【博览】上海世博园里的稀世珍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59:49
世博园里的稀世珍宝
埃及馆展出的“法老舍松契二世面具”(下图)

5月11日,在上海世博园埃及馆,游客正在参观“头戴法老王斑纹头巾和风神休之羽的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该石像雕工十分精美,已有将近3300年历史。( 下图)

福建馆中展出的德化瓷雕“世博和鼎”高1.29米,直径0.72米,由瓷艺设计大师陈仁海组织29名陶瓷艺人,历经29个月数十次精心创作,在1300多摄氏度高温下烧制成功。福建馆的工作人员(右)向游客介绍德化瓷雕“世博和鼎”(下图)

德化瓷雕“世博和鼎”上特意制作有“海宝”的挂件。(下图)

福建馆中展示有一座3.23米高、重达8吨的汉白玉妈祖雕像,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汉白玉妈祖雕像。福建馆中的妈祖雕像(下图)

金丝平填花丝为四川工艺美术一绝,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唐,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金花丝芙蓉熊猫座盘”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件金花丝工艺品,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成玉设计,并带领7位能工巧匠历时1年,用6公斤重的纯金制作而成,有红珊瑚15粒、红宝石6粒、翡翠231粒、绿宝石18粒。“金花丝芙蓉熊猫座盘”(下图)

云南馆的镇馆之宝是两件恐龙化石,它们来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的恐龙谷,分别是巨型禄丰龙化石和许氏禄丰龙化石。这两具恐龙化石一小一大,小的是许氏禄丰龙,体长6.4米,站高2.5米,生存于距今约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大的为巨型禄丰龙,体长10米、站高4米,生存于早侏罗纪时期。云南馆巨型禄丰龙化石(下图)

福建馆展出的大型寿山石雕刻《春声赋》用整块名贵高山鸡母窝石雕刻而成,高1.4米,宽0.78米,雕刻着56只飞禽和1对凤凰共聚一颗松树。该作品由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先生历时5年创作完成。游客在福建馆观看大型寿山石雕刻《春声赋》(下图)

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华古果”、“辽宁古果”、“中华龙鸟”等10块珍贵的古生物化石亮相世博园辽宁馆。“辽宁古果"、“中华古果”化石来自于距今1.45亿年的中生代,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被称为“世界最早的花”。“中华龙鸟”化石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有着1亿多年的历史,其发现构成了鸟类是从恐龙演化而来的重要证据,在国际古生物界曾引起巨大轰动。上海世博园辽宁馆内展出的“中华龙鸟”古生物化石(下图)

上海世博园辽宁馆内展出的“中华古果”古生物化石(下图)

上海世博园辽宁馆内展出的“辽宁古果”古生物化石(下图)

江苏馆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的“镇馆之宝”为一颗价值上亿的“玉白菜”。这颗“玉白菜”的原料是一块300公斤的翡翠,长90厘米,宽56厘米,高56厘米,净重达150公斤。上海世博会江苏馆展出的“玉白菜”(下图)

山西馆的镇馆之宝来自山西博物院的凤鸟尊。凤鸟尊整体造型为高冠凤鸟形,造型极为生动。凤鸟作回首站立状,头上有一高冠,嘴上后部有两个月牙形鼻孔,圆眼、钩形眉。两翼上卷,尾部一只大象探出脑袋,长长的鼻子向内卷起,恰到好处地与凤鸟的双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保证了凤鸟的稳定性。身上饰有羽毛纹及云雷纹,两翅和两足饰卷云纹。背上有盖,盖上有一鸟形捉纽。据专家介绍,这在中国同期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设计,也使其成为了中国青铜艺术的珍品。上海世博园山西馆展出的青铜艺术珍品“凤鸟尊”(下图)

广西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座名为“珍珠神女”的雕像,她头戴的皇冠由228颗南珠、1880枚钻石和18K黄铂金镶嵌而成,上面的珍珠最小的直径6毫米,最大的直径15毫米,堪称“海之皇冠”。“珍珠神女”手心里的那颗珍珠,直径约有25毫米,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天然珍珠,号称“南珠王”。游客在上海世博园广西馆内观看雕像——“珍珠神女”。(下图)

上海世博园广西馆展出的雕像--“珍珠神女”(下图)

天津馆内展出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吸引了众多游客。据介绍,1878年,清朝政府海关在天津试办邮政,首次发行的邮票以中国传统“龙”的形象为图案,全套3枚。上海世博会天津馆内展出的“大龙邮票”。(下图)

上海世博园捷克馆入口处陈列着“镇馆之宝”——从布拉格古老的查理大桥上拆下的两块青铜浮雕。这两块浮雕原本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查理大桥扬·聂波姆斯基雕像之下,具有传奇色彩,人们相信只要摸一摸这些浮雕,就能获得好运,这是其300年来首次被运往国外展览。捷克馆的青铜浮雕(下图)



春雨秋风
积分:3031
1 楼:春雨秋风
发表于:2010-05-17 03:16
4月25日下午,丹麦国宝“小美人鱼”雕像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与观众见面。“小美人鱼”雕像被视为丹麦的象征,是丹麦雕塑家艾里克森根据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海的女儿》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于1912年用青铜浇铸而成。这是“小美人鱼”百年来首次离开家乡,今后半年它将以世博园为“家”。丹麦馆内的“小美人鱼”雕像(下图)

游人在丹麦馆欣赏“小美人鱼”雕像。(下图)

“金色少女像”“诞生”于1923年,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视为卢森堡“国宝”。卢森堡馆外的“金色少女像”(下图)

卢森堡馆入口处“金色少女像”。(下图)

4月28日,法国7件“国宝”亮相上海世博园。据悉,这7件展品从未同时在法国境外展出过。这7件“国宝”均由法国奥赛博物馆提供,其中有6件为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作品。它们分别是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的《化妆间》、梵高的《阿尔的舞厅》、米勒的《晚钟》、马奈的《阳台》和高更的《餐点》(又名《香蕉》)。另外一件是罗丹的雕塑《青铜时代》。奥赛博物馆的前身是巴黎为举办1898年世博会而修建的火车站,后改建为博物馆,以收藏19世纪法国美术黄金时代的作品为主,被誉为印象派艺术殿堂。它与蓬皮杜文化中心和罗浮宫博物馆并称为巴黎三大艺术中心。
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下图)

博纳尔的作品《化妆间》(下图)

梵高的《阿尔的舞厅》(下图)

米勒的《晚钟》(下图)

马奈的作品《阳台》(下图)

高更的《餐点》(下图)

罗丹的雕塑《青铜时代》(下图)

4月29日,一名小朋友在触摸新西兰馆的“镇馆之宝”——一块重达1.8吨的墨绿色玉石。新西兰馆的前厅摆放有一块重达1.8吨的墨绿色玉石。这是毛利人的尊崇之物,每个参观新西兰馆的游客将被邀请来触摸这块玉石。(下图)

上海世博会保加利亚馆主题为“共同遗产的城市”,通过把过去的文明与现代的城市发展联系起来,展现一个“古老而现代”的保加利亚,展品中最珍贵的是特雷西安金制藏宝和来自罗马时期的马赛克。    公元前三世纪特雷西安国王休西斯三世的铜制头盔和金制花环。(下图)

特雷西安国王特雷斯的面具,面具是23K金,重量694克,表面是精细的人物面容,鼻子、眼睛、胡子和头发的制作极其逼真精细。(下图)

5月4日,一名观众在上海世博园蒙古国馆观看“双龙之战”恐龙化石。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蒙古国馆展出了在蒙古国南戈壁挖掘出的恐龙化石,让人们再次感受了晚白垩纪蒙古疾走龙和安氏原角龙激战正酣的惨烈场面。(下图)

蒙古国馆展出的“双龙之战”恐龙化石(下图)

5月6日,一位以色列贵宾在以色列馆内观看爱因斯坦相对论手稿。手稿中包含爱因斯坦亲手书写的、著名的相对论公式:E=MC2(2应在C的左上角,即E=MC的平方)。(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