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离世界标准有多远——广东省食品安全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02:47
中国标准离世界标准有多远
发布时间:2010-8-25 10:32:39     作者:佚名     来源:半月谈网络版
近期,麦乐鸡“橡胶门”、“霸王洗发水致癌”以及“乳品国标倒退25年”等话题相继成为社会热点,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标准”的思考。中国标准水平和检测管理体系距离世界有多远?现有的标准化工作,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日用品标准体系还存在哪些差距和问题?该如何看待和提升“中国标准”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半月谈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标准不一,各方争执不下
不久前,美国爆出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两种化学成分,分别是含有玩具泥胶和从石油中提取的成分。我国质检部门经过调查确认,麦乐鸡中所含的食品添加剂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然而,公众疑惑重重:同样是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为什么美国认为其含有的两种化学成分“有安全问题”,而中国却认为是“合法使用”?为什么英国出售的麦乐鸡不含上述两种化学成分,而在中国却含有呢?
同样,新近颁布的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引发热议,主要争议在于“生乳安全标准”中的蛋白质含量、菌落总数等细分指标均低于1986年的国标,其中生乳蛋白质含量由1986年旧版生乳国标中的2.95%降至2.8%,每毫升菌落总数从原来的50万放宽至200万,而国外尤其是欧洲的该项标准是在50万以下。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舆论关注,很多网友表示不解:这到底是我们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不能达到高标准呢,还是乳制品企业不愿去做到高标准生产?国人的身体健康难道要让位于企业的利润吗?
从事乳制品行业多年的云南省奶业协会原秘书长陈德端说,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降低,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奶牛饲养水平普遍较低,很多都是分散养殖,奶农收益微薄,不可能在养殖成本上过多投入,如果标准提高到欧洲水平,奶农所提供的产品将很难达标。但是底线是要有起码的安全保障。
卫生部的一些专家也认为,这一行业标准是从目前我国乳制品生产的实际出发来制定的。但是这样的说法却得不到消费者和部分从业者的认可。
昆明某乳企负责人马先生表示,尽管主管部门希望放松标准来维护广大奶农利益和行业的发展,但当标准降低后,最终不利于乳制品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更为实用的解决办法是,政府对奶农应该予以适当补贴,降低奶农的生产成本。
云南省农业厅外经办主任周开联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体系与国际食品标准的一致性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标准仍然偏低,项目仍然偏少。拿农残限量指标来说,我国的允许农残量要比欧盟和美国高出数倍,出口的农产品农药允许添加种类远远少于国人食用的农产品允许添加的种类。
一些消费者认为,在产品质量标准与生产水平的关系上,不但不应由生产水平决定质量标准,反而应由质量标准来决定或者说调整生产水平。现有的生产方式生产出的东西质量较次,达不到应有的标准,不是质量标准有问题,而是生产方式有问题,应当予以改进。
 
“标准事件”频发暴露标准化差距突出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马贤凯介绍说,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委统一管理,各部门归口管理的数百个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具体负责制定,参与的各行各业的专家有近3万人。
“按照标准的性质不同,现行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大约占15%,推荐性国家标准大约占85%。”马贤凯说。
采访中,相关标准化专家也指出,对大量推荐性标准的实施和执行,我国企业的自律意识、竞争意识与国外企业有很大差距,标准研究体系、标准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国内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扭转。
专家分析认为这与国内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有关。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农业标准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士胜告诉记者,标准特别是国家标准的制定首先必须符合产业基本发展实际,标准的水平既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又反过来促进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农业领域相关标准的水平就与当前我国仍主要采用的一家一户式生产模式分不开,因此相关标准也就不可能与美国等国家大农场生产模式比肩。
另一方面,这一差距也与我国现行的标准化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有关。“在国标、地标、行标、企标这四级标准中,国标应该说是最低标准,是企业的‘门槛’,企标应该是最高标准,因此,行业企业的严格自律对标准规则的遵守和创新突破是执行标准、落实标准的关键。”张士胜说,而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由于标准化程度比较高,标准化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自我行为”,产品质量优劣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甚至决定是否能生存下去。而我国的标准化管理更多的还停留在政府管理的层面,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参与标准化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仍不高,严重制约了标准化的提升。
标准化之路任重道远
如何稳步提升标准化水平,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各界的标准化意识。马贤凯说,企业是标准的第一执行者,但当前许多标准的宣传推行力度和社会认知程度不够,有些企业没有把标准化作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抓手,更没有把制定并执行标准贯穿全过程,实际生产中往往就急、就近、就便,将标准撇在一边,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还有待完善。
加强标准化人才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安徽省质检部门通过对较大型的271家企事业单位进行的调查显示,从事标准化工作的2161人,本科以上学历占38.1%,硕士以上只占3.5%,并且有一半单位没有专职标准化人员,有72.6%的企业未派员参加过任何标准化相关培训。破解标准化人才的匮乏难题迫在眉睫。
标准更新换代必须加快,这应该成为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据统计,安徽省到2008年底发布的878个省地方标准平均标龄为5.7年,标龄5年以下的地方标准545项,占全部地方标准的62%,说明目前还有38%的地方标准没有达到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的复审周期不超过5年的规定,标准的“老龄化”问题亟待解决。
“此外,还应该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现有标准长期以来都由政府部门作为主体来制定,企业作为标准使用的主体参与标准制定的很少,从而导致企业很少投入标准化研究经费,在标准的执行上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未来应当将企业和行业纳入标准制定工作中,使其参与标准化的系统性研究,让标准化工作真正符合并服务于产业发展。”张士胜告诉记者。(《半月谈》2010年第16期)半月谈记者 马姝瑞 关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