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有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24:00

中国离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有多远?

2010年08月03日11:46中国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左)在中国网中国访谈演播室接受主持人专访。(杨丹 摄)

中国访谈:中国离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有多远?

嘉宾: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周大地

时间:2010年7月30日17:00

编者按:日前,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消息称,中国已在去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国家能源局旋即否认这一说法。那么,中国的能源消费到底有多大?中国离世界能源消费的第一把交椅还有多远?今天我们请来能源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周大地,来给大家算笔账。

中国能源消费量的数据,应以中国自己的统计数字为准,目前还不是世界第一。但从趋势来看,中国能源消费快速增长,消费量巨大,都是事实。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日前,媒体广为报道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国际性的关注,这则消息说,国际能源机构(IEA)7月19日透露:中国已在去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在这能源日益紧张、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代,尽管中国很快就辟谣,说国际能源机构的估算不可信,但是很多人仍然会心存疑虑,毕竟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这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非常快。那么中国的能源消费到底有多大?中国离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大国还有多远?今天我们请来了周大地先生来给大家算笔帐,来解答大家心目中种种有关能源问题的疑惑。

周大地:您好,主持人好。

中国网:您也关注到这条消息了吧?

周大地:对。

中国网:大家可能未必清楚国际能源机构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它是怎样来估算中国的能源消费的,它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周大地:国际能源机构就是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它是国际经合组织——就是OECD的一个能源机构,一开始成立的时候主要是建立OECD中这些发达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来共同管理战略储备。它是发达国家的官方能源政策(管理的)这样一个机构。后来因为石油战略储备问题,长期以来大多数情况下是管而不用,所以它这些年来加强了所谓的能源政策的分析研究,包括做一些能源预测。国际能源机构应该说在全球来讲还算一个有一定权威度的国际性的能源方面的机构。但是它又不是世界能源机构,它的成员国都是OECD的成员国,就是经合组织的发达国家。它也定期做一些能源形势分析,也定期出一些它的展望。

周大地:跟中国的关系是这样子的:因为中国不是OECD的国家,在国际能源问题方面的影响还是越来越大,所以国际能源机构还是多次到中国来,他们希望中国能够参加他们的很多活动,现在跟我们也有一定的联系。他们的一些报告也很愿意到中国来发表,跟我们像国家能源局这些机构也有一定的官方接触,有一定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关系,是这么一个组织。

中国网:其实我们注意到,它发布的数据里面说,去年中国消费了22.5亿吨石油当量的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和水能等等,比美国高出了大概4%。第二天能源局就否定了这个数据,周主任跟我们说说,去年我们国家的能源消费是什么样的情况?

周大地:中国现在能源消费的统计,从官方的统计,比如说(官方)通过的《统计摘要(2010年)》里面,对2009年的能源消费用了大约30.66亿吨标准煤这样一个数字,因为标准煤和国际通用的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标准油当量体系不同,还是要折算一下,折算相当于21.4亿吨标准油。

周大地:当然,中国这几年在能源消费统计方面还是碰到了很多问题,一个是我国煤炭生产单位非常多,过去多的时候有几万多个煤矿,现在经过整顿数量仍然很多。在一些煤炭丰富地区,这种煤炭生产的随机性很高,市场好的时候就多挖,市场多的时候就少挖,有些是通过正式的营销渠道,而有些并没有通过正式的营销渠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能源统计不断地加强。这几年因为节能减排工作任务重,各地对能源统计都非常重视,所以不断地完善我们的统计体系。同时随着煤矿的整改,关了很多非法生产的小窑,对煤炭生产量的统计越来越完善。但是,应该说我们能源消费的统计本身还不是那么容易。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运输途径也很多,尤其小窑煤,汽车一拉就跑了,计量也不是那么完善。但是总的来说,中国自己的统计还是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各方面的能源统计还是比较多的。

周大地:另外一方面,还有一块属于传统的统计里面估计不是很足的,比如说,我们农村用的很多生物质能,农民烧的秸秆,这只有调查的一些数字,没有统计性的数字。另一方面,近年来我们用的一些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能够折合多少能源,这个数量都是一些调查分析数字。现在我们自己的统计基本上是按照商品能源统计的,就是农村烧的那些秸秆没有计算在内。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这块可能占的比例就很高。中国这块过去占的比例比较大,现在已经比例很小了,因为大多数农村也都有一些商品能源,但是这个数量如果真正计算的话,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的。

周大地:我个人认为,如果按照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数据),它说中国去年消费了22.52亿吨油当量能源,它没有记录中国的这种农村用的传统生物质能。这个数字跟我们现在发布的统计数字的确有一定的差别,差了大约有1亿吨油当量左右,如果算煤炭的话就是2亿吨煤这么个数量。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还是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这个数字——认为还是相对比较准确的。因为你不管用什么方法,你不在中国,你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源,你怎样估算,都是一个估计数字。所以,中国的能源消费数字,还是以中国自己的统计数字为准。但是应该说两个数量差别不是太大,20多嘛,22——21,差这么5%左右。我想应该说这是个准确性的问题,但趋势性的问题,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和现在的消费数量巨大,我认为还是事实。

中国能源消费增加,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说明中国进步很大,但同时会带来多方面的压力,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中国网:其实您刚才也提到了,这两个数据的差别不是特别大,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离能源消费第一的距离也不是特别遥远了。您觉得这个“能源消费第一”,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周大地:能源消费多,总的来看是反映经济发展的规模。因为到现在为止,全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加起来可能还没有中国多,但是他们消费了全世界能源的一半以上。所以,一般的情况来看,特别是商品能源,尤其是优质的商品能源,比如说天然气、石油、核电这些,这些能源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量,还是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高于发展中国家,也比我们高了很多。所以能源消费量大本身不能说明它是好事还是坏事。从你的经济发展规模上来看,能源消费的增长说明你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了,工业化程度已经初具规模了,中国的人均消费也比其他的——特别是像非洲、拉丁美洲一些穷国,包括亚洲的一些穷国,比较起来,我们明显比他们高了。

周大地:大家也感觉到了,80年代的时候,家里只有那么200瓦电,几盏灯,有个小电视,什么家用电器基本没有——然后才开始有点洗衣机、电冰箱。甚至买个蜡烛还很费劲,上街要去买点煤油还要配给。那说明能源供应水平很低。我们现在能源消费量增加,从这方面看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说明我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业化程度比以前大有进步。同时我们国家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比较大的能源供应能力了,否则你想要——没有。所以我们现在基本上电力是能够满足要求的;石油经过努力,国产再加上进口,大家开车也可以加油去了。当然可能有人对油价还有说法,但无论如何你掏钱就可以买到了。同时,其他的能源消费,采暖、空调,服务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应该说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但是光说进步,我觉得也还是——我们自己要明白,做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这个日子也还是有压力的,资源的保障程度、能源安全问题、污染问题、污水排放问题等等等等,都凸显出来了。所以,我们要一分为二,用这样一个观点看问题还是比较对的。

从人均能源消费比较看,中国比所有发达国家都低,所以指责中国能源消费太多,是毫无道理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能源消耗增长是必要的。

中国网:您刚刚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从总量上来看,中国的数字是很大的,但是我们如果从人均来看,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一算人均,美国比中国高出五倍,您如何评价?我们应该怎样衡量能源的消费水平?说明什么问题?

周大地:中国有13点几亿的人口,现在正在往14亿靠近,每年要增加将近一千万人,真的使这么多人有比较好的生活水平的话,中国的能源消费量还是要继续增加的。目前从人均能源消费比较看,我们跟现在的发达国家比,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比我们高,所以他们说中国能源消费太多了,真是没有什么道理。像美国比我们真的多了四五倍还要多。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基本点: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还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能源服务水平,我们还需要继续增长。这一点上来讲,我想不管你怎么节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能源消耗增长还是必要的。现在的数量也是给我们敲一点(警钟),就是不要掉以轻心:你这么大的能源消费量,再增加的话,的确要用很大的力气去解决能源安全供应问题,也要解决能源开发所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我想这个能源消费量,从过去传统的发展路线和工业化,也就是现在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路来看,能源消费多,说明你的工业化水平高,说明生活水平高,有一个正向的关系。

周大地:但是从现在的状态看,现在的世界资源,不足以支撑所有国家的人都像发达国家这样来消费能源。现在的状态是,发达国家人数那么少,世界的1/5,消费世界一多半,50%以上的能源;优质能源就更多,60%、70%,甚至80%、90%,是发达国家消费掉的。这种情况移植到发展中国家来,还要每个人消费掉那么多能源,特别像一些发达国家,像美国,包括日本、欧洲,也有一些奢侈性的、不必要的浪费,这些我们想完全地照搬,也是做不到的。

 

中国能源消费主要依赖自产,因而煤的比重很大。中国现在希望调整能源结构,使优质清洁能源占更大的比例。

中国网:我们刚才说了很多宏观的数据,大家可能还不是非常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数字来进行一个说明。首先周主任我就想问问您,中国现在的能源消费的结构大概是什么样的?煤、气、油各占的比例是多少?新能源现在开发利用的水平如何?

周大地:中国现代能源消费里面煤炭还是占主要的。我们从一次能源,就是说最原始的状态开始,煤炭烧完了变成热和电,我们就看最初的能源到底用了多少?煤炭我们现在是占了70%以上,70%多一点;石油大约是18%,天然气是3.9%,水电、核电、风电这些,占的大约不到8%,7.8%左右,这是去年这样一个状态。

周大地:这个状态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和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差别还是很大的。世界加上中国的大平均看,煤炭占了将近28%左右,石油是不到40%,天然气占了24%、25%,每年有所变化,10%左右是核电和水电。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在世界的能源平衡里面,目前好是比较小的数量,特别是风电和太阳能,尽管发展很快,但总的数量来讲还是非常小的一个数字,有没有1%?这么一个状态。但是他们还是以石油、天然气加起来占60%几,煤炭在发达国家里面只占1/5,这样一个状态,我们是煤炭最多。

当然这个结构也说明,我们中国发展还是依靠自有资源的,煤炭基本上是国产的,少量进口,还有一点出口。石油里面现在大约一半,从现在开始不到一半——53%可能是进口的,53%、54%这样一个状态——自己有46%、47%。天然气目前是以自己生产为主,而核电和水电也进口不了,现在还没有进口。

周大地:这个能源结构是因为我们长期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源,并没有去以依靠国外资源为主来发展我们的能源供应,这样造成的。当然,这里有它的好处,就是对外依存度比较低,自我资源保障稍微好一些。坏处就是第一,煤炭和天然气相比起来,使用起来效率比较低,同时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影响,也比石油和天然气大,所以我们现在也想把我们的能源结构进一步调整,使优质清洁的能源占的比例更多一些。

中国网:您在介绍能源比例的时候,说到全世界新能源开发的比例都是比较低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还是技术手段的问题吗?

周大地:能源的问题,我给举一个例子,我们吃饭这是人们天天要做的事,说来说去,还是在吃大米、白面,或者是杂粮。这个东西如果没有,你说我光吃豆子,或者光吃一点什么特殊的食品,顶不了大事,要把这个转换出来,是要用很长时间的。能源本身也是这样,一旦形成一定的能源结构以后,你想调整,第一它不会很快,第二它的数量巨大,从一个其他的新的能源,想从一个数量非常小的这样一个状态,增加到现在,我们用了30多亿吨煤了,要去解决、替代30亿吨煤,这个数量可是非常巨大的,搞风电、太阳能,真得干个几十年。煤炭发展也是,因为我们煤炭的发展有百年的历史了;世界上石油开采的历史也很长了,石油变成主流能源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所以这种能源替代、能源变化需要时间。

周大地:第二,这些可再生能源,风电、水电这些能源,目前跟传统能源比还是比较贵的,技术上也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真正把它用好、用多,还要克服它的一些经济性的障碍,也要克服技术上的障碍。我举一个例子,太阳能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太阳能只有白天有,甚至晴天的时候就好,阴天就不太好,晚上就没有。你要用电的话,你可不是说只有晴天才用电,只有白天才用电,特别晚上你还想用,特别要点灯,这种情况下和你用的时间不一样。其他的,用煤炭发电、用核能、石油、天然气发电,可以控制,煤炭生产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什么时候发电,多发就完了。但是太阳能不能控制它,不能说我不让太阳落下去,不行的。所以,你还得采取其他的技术,把白天发的电,转换成晚上去用,这样的话对整个电力系统就有很大的新的要求,对它的发展,成本方面、技术方面,都还要慢慢地从技术进步上使它更有竞争性。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迅速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

中国网:所以就是说,与能源替代、能源转换面临的很多困难相比,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提高能效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节能减排的路子。我们也注意到,有媒体说,中国之所以以超出预期的速度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一定程度上是过去十年,美国在提高能效方面远远领先于中国,美国每年提高2.5%的能效,中国每年仅提高1.7%。您能否就人均消费量和能效方面给我们做一个比较,中国的能效情况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周大地:这个比例是很不完整的比较。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78年,特别是80年到2002年,20多年里面,创造了世界上能效提高最快——如果按GDP单位能源消费量算的话,20多年是一个非常快的下降期,当时可能每年提高率能达到将近5个百分点,4.6%,我记得是这么一个数,可能不是特别准确,但是是这样一个范围。世界的平均的提高量,多年平均大约是1.1%到1.2%每年,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化;我们是4.6%。但是我们的确,2002年以后,我们有3年能源高速增长,弹性系数,就是能源增长的速度比GDP增长的速度还快,当然这也是我们产业结构以出口导向为主,也是我们经济增长最快的一个时候。

周大地:当然,如果只算这三年,那中国这三年不但没有提高能效,反而降低能效了。但是经济的问题要看一个阶段,应该说,如果算本世纪前几年,我们是有一段时间相对而言能源消费的效率提高的速度不是太快的。但是从2006年开始,我们提出20%节能降耗目标以后,我们确实又把这个趋势扭转过来了。那么我们现在要实现的五年下降GDP单耗20%,相当于平均每年要下降4.4%。大约是从2005年到2009年这四年,我们平均下降率大约是4.1%左右,所以这四年是远远超过世界上、又重新超过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单耗下降速度。从我们最差的这几年,包括2000年以后,有这么三年反弹的一个阶段,如果说从2000年到2007年的话,我们这几年前后中间最差的有三年,前后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不太明显,我们平均年下降的也是1.05% 。美国这几年,能源消费总量很大,是3亿人,我们13亿多人,如果说现在我们的数量和它差不多的话,你可以想想,它是我们人均多少倍?这个情况下,它已经达到了经济饱和。特别是这两年,它的经济又出现衰退,能源消费量的确有所回落。所以,它有这么一段时间年均下降率也达到2%左右。但是我们如果长期平均的话,我们从1995年到2007年的话,我们是平均3%左右。如果按照长期平均的话,我们是年均下降4%以上,按30年算。所以,如果客观地看,既要看一个中长期的状态,又要看近期十年或者十五年的比较,你不能拿其中有那么几年的突变来作为一种长期趋势,长期趋势中国能源效率提高还是很迅速的。

周大地:但是,我想我们也不要太光肯定自己,也可以看到,世界能源技术的进步,还是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的,并不是中国一家在努力。当然现在大家在比谁做得更多一点,你要看到欧洲、日本,包括美国,在这几年来,不管是什么原因,或者是经济发展得不太好也罢,或者是政策起的作用也罢,或者是通过它的能源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一定的能源效率,有一些客观的因素也罢,世界各国的能源效率仍然是用一个相对比过去有所加快的速度在前进。我说过去30年平均它才1.2%,可能因为《京都议定书》,因为他们有碳排放下降的死目标,逼得发达国家在这方面采取了更多的行动,所以最近10年以来,很多发达国家的节能量、节能率是比过去有所提高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太骄傲。

 

中国的产业结构是高能耗低能源产出的,因此节能减排非常必要,“十一五”规划提出降低单位GDP能源20%的目标,意义重大。在全国上下的重视和努力下,完成这一任务大有希望。中国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的发展道路。

中国网:确实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周主任您看中国的能源消耗现在主要集中在哪些项目上?耗能大户都在哪些行业?

周大地:中国和世界的区别在于我们现在过多地把能源用在工业建设和工业生产方面。实际上世界的能源消费,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从终端消费来讲,主要是集中在:一个是工业生产,有一些国家不到30%,多的不到40%,交通用能大约占30%到40%,建筑物,也包括家里面的居民用房和一些办公用房——办公用房也是人在里面工作,办公室,或者是公建——商场、医院等,这一块又占了30%到40%,所以它基本上是1/3一个,工业不到1/3,建筑物和交通加起来有70%,这是发达国家。我们国家倒过来,我们国家是工业占70%多,电力占80%几,都是在工业生产方面,特别是几个大的高耗能产业,比如说钢铁、化工、建材,电力本身自己也是一个耗电、耗能的,还有石化,还有有色金属,这六个高耗能,加起来消费了中国总的能源的将近一半,不到50%,有一些省,这六个行业加起来超过一半。

应该说,耗能大户这么多,说明我们的产业结构还是很重,属于高能耗低能源产出的这样一个产业结构,这也是我们今后必须注意加以改变的一个方面。

中国网:其实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注意节能减排,尤其是“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 现在“十一五”规划接近尾声了,我们现在节能减排的工作效果是如何的?

周大地: 这次提出定量的节能减排指标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过程之中,有必要去选择我们最优的发展道路,GDP本身也应该由合理的内容来组成,所以中央也提出来我们要又好又快。“十一五”提出的20%,的确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提出这样一个定量的,能够涵盖经济、资源利用、资源效率,包括重要的资源、能源效率的这样一个指标,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们遏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扩张等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同时,节能减排现在看来,本身节能的项目、措施,也是赚钱的,并不是光是花钱,白花的,经济效益是好的。

对这个情况,我感到,由于去年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在刺激经济增长时,更多地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保持所谓的8%的经济增长,这个过程之中,给我们的节能减排还是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的。因为你投资一大,你就是要去盖新工厂、修新路、建基础设施,大量的还是钢铁水泥。所以去年下半年以后,又把高耗能产业给推上去了一块。但是现在看来,前四年从全国各个省的完成情况来看,还是基本上按照时间进度,大多数省市完成了原定计划,有相当一部分省已经达到80%以上,20%里面有5分之4做完了,全国水平也接近80%。

周大地:但是今年前半年并不乐观,去年的投资翘尾,属于高耗能产品的需求很旺盛,去年这方面又反弹了一下,前半年,现在可以说,对我们完成今年原定计划还是造成了巨大压力的。现在从两方面看,一个是经济增长本身这种靠高耗能继续扩张,本身也走不动了,实际上从二季度开始,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高能耗产品的扩张,又出现了到头的迹象。所以经济本身下半年有可能给节能目标的实现,客观地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另外一方面,全国各地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务院开始,到现在各个省,对节能还是非常重视的,大家也在采取更多的措施,力保咱们20%左右的节能目标能完成。

周大地:我个人认为,中国的事就是这样,你要真正解决要吃饱饭、穿暖衣这个问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下一步是如何更好地发展的问题,是解决你基本需求之外的相对富裕的需求的时候,就不应该以单纯增长GDP为唯一目标,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提高增长质量,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使大家过得更舒心、更安全、更健康,这是应该逐渐重视起来。所以,我想我们在所谓的经济增长速度超高的过程之中,更多地强调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强调我们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是一个健康发展的体现。这个速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高出来的最后的结果是把房价抬上去了,把环境搞坏了,大家的居住条件不但没没有真正的改善,安全、愉快的程度还下降了,这不是我们原来想搞高速度的目的。我个人感到,只要下决心,采取措施,我们完成20%的目标还是有希望的。但是不作为,仅靠经济本身,说高能耗开始出现下降,出现到顶的状态,自然发生,结果就调整过来了,那么这个速度不够快。所以今年加强工作来完成指标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中国的事是事在人为啊,这方面,把GDP搞上去也是采取人为措施,大量投资啊,甚至借款啊。我们搞可持续发展,为什么不能用这么大劲呢?只要大家真是努力去做,我想完成20%还是很有希望的。

节能减排的最大难处在于发展模式的选择。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要转变发展方式,是对节能减排的最大肯定和支持。

中国网:您觉得节能减排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周大地:最大困难是——节能不完全是一个技术问题,技术是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的发展,它是不断地——第一从资本运作来讲,资本要追求最大利润,增值,GDP本身也是这样一个东西。怎样能够最大增值呢?环境这些问题,资源性的问题,对它来讲是外部性的,市场本身,除非已经到了要受到惩罚的时候,人人都呼吸不了了,大伙都生病了,这就太晚了——在这以前,市场本身不会出来说:你这个事情搞多了,搞坏了。所以市场的推动力不完全是往可持续发展方向推动的。市场上很多热门的东西向你招手,做广告最有力的,大部分不是节能减排的内容,而你要求你进行——可以说有些是奢华的消费的部分。我们现在以一种奢侈品消费引导市场发展。

周大地:过去各个国家,不管什么主义,实际上是这样一个状态:先拉动少数人的高档效果,然后来引导多数人的消费。这种方式本身是会要求你钱越多,消费得越多,甚至有很多是浪费得越多。一件衣服只穿一次,一样东西只用一次,什么东西不需要考虑节约,最好就不节约。这个发展和我们现在这种经济想高速度(发展)——高速度怎么办?就要多投资;多投资怎么办?就是要不断地批地,不断地建新房子,拆了建,建了拆——这种GDP的发展方式也是一种资源高消费的。这些东西跟我们节能减排本身不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在多种目标上,既想富,想快富,又想赶超人家发达国家,又没有很好地区别哪些是我们该学的,哪些不见得是好事,不一定非得学的。这种情况下,有很多目标之间是互相矛盾的。节能减排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个东西进行一定引导,但是这个引导过程也不见得被所有的经济部门都接受。从微观上来讲,只要赚钱,他就想扩张,各地都要重复建设,而且很有理论,说重复建设本身是促进竞争。但是你没有想到,这种恶性竞争的情况下,社会财富就会大量地提前浪费掉。

周大地:很多经济理论方面也没有完全解决“什么叫做最优发展道路”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是我们在一边干,一边总结,一边摸索,这里面有很多的决策也罢,市场经济的行为也罢,并不是按照资源节约型社会在走。这是节能的最大障碍,就是说,尽管你有这样的政治愿望,要搞资源节约型社会,但是你又有另外的一些目标,这些目标也没有界定清楚,有些目标是推动资源浪费的。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之中,是在不断总结、摸索,怎样把这个目标慢慢地理清。比如我说汽车的问题,汽车是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觉得有个车还是方便。但是汽车多了,特别是上班,你都必须在街上弄一个钟头堵车,你既是耗能的,又不是舒服的,还是污染的,对吧?时间一天两个钟头就在路上跟人生气,这也不是舒服的。但是这个东西没有认识以前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发生成这样了。我们现在总结出来了,要搞公共交通、要修地铁、要轨道交通,要限制车辆的无效行驶,等等等等。但是真正把它变成一个系统的行为,从红绿灯道路的设计、交通模式的设计,你也没有(搞得)很好,都是各干各的,这种情况还存在。这些都是我们现在节能里面碰到的重大困难。

周大地:当然,微观上来讲,怎样去推动节能技术的引进、使用等等,那么这个技术本身的竞争和这个决策的微观过程,也还是有很多障碍要克服。应该说最大的难处在于我们发展模式的选定,中央提出要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这是对节能最大的肯定和最大的支持,也是节能重要性之体现。我想真正搞好节能,就是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的时刻。科学发展观没有完全落实的时候,节能永远要继续做下去。

中国希望把世界能源市场的蛋糕做大,大家共赢。这个目标能不能做到,除了仰赖中国自己努力之外,其他国家也应调整自己的政策,适应新的变化。只有大家都走高效节能、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的道路,世界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中国网: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新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摸索一些新的方法。刚才我在节目一开始也说到了,IEA发布了这个消息之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多媒体的非常广泛的讨论,我们这里也搜集了一些评论,其中有一个西方媒体这样说:“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展现出,在全球经济低迷、美国能源消费增长停滞的情况下,不断增长的中国经济是如何推动能源消费上升的呢?它说预期中国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决定全球如何使用能源,从生产什么汽车,到建造什么样的电厂。”这反映出西方媒体认为世界的能源消费上升是中国推动的,中国能源消费的方式可能要决定世界能源消费的走向,不知您对这种看法是如何解读的?

周大地:迄今为止,发达国家仍然占全球能源消费的一半以上,石油、天然气、核电这些优质能源消费占2/3,甚至更多。当然,这是过去,也就是到现在为止的状态,过去就更多,过去能源消费占70%以上,甚至更多,现在逐渐地,份额被发展中国家,包括石油输出国这些说不清是哪种国家,反正它很富,但也不是很工业化,资源性国家——这些国家占的能源消费量越来越多了。实际上就是说国际能源消费市场的结构是有所变化的,过去由发达国家少数统治整个能源市场,现在慢慢地亚洲的,包括中国,包括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逐渐地占的比例大起来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现在将要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但不是世界能源市场最大的买主,石油市场我们只买2亿多吨,美国是买6亿吨左右;日本现在还是2亿多吨,目前还比我们多一点,而且它还要进口大量的液化天然气,如果加上液化天然气,它进口的还是比我们多;欧洲也是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进口。从贸易量上来讲,中国现在还是占很少的一块。这是客观事实。

大地:但第二个,中国的份额是在增加。我们在世界银行,我们在国际金融组织里面,我们现在的份额也在增加。实际上这是发达国家应该说所不愿意看见的,有些人是希望世界上永远是富者更富,穷者虽然不说更穷吧,但最好也别富,这种差距是很多人很高兴的事。差距变小,出现新的所谓新兴国家,有些人是不习惯的。当然,这个,对世界的石油市场、能源市场,还是有新的因素产生了,有些人认为这会改变由于能源所相关的一些地缘政治格局,认为中国会介入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一些热点问题更多,因为现在能源,或者其他经济利益,比过去更多了。我觉得这个也不奇怪,也是很正常的。当然,我们可以不同意某些人的观点,但是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过去你没有,过去你很弱小,现在你逐渐比较大了嘛,他也要认真对待这件事。当然,对我们来讲,这也还是有考验的,就是我们怎样在这个和平发展的过程之中,处理好涉及到国际能源、安全、资源这些问题的新秩序问题,我们要既不走过去帝国主义争霸这种道路,又能够和平地解决资源的充分利用,还要使发展中国家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不能在某种程度上,非要把别人的利益怎么给干掉一块。我们想把蛋糕做大,大家共赢。这个目标能不能做到,除了中国自己努力之外,其他这些国家,调整自己的政策,适应新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同时,也只有最后大家都走一个高效节能、节约资源,甚至在碳排放上都有很多进步、克制,也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否则的话,都采取不管什么方式,都使劲消费,最后可能还是要抢馒头。

中国网:而且是恶性循环。

周大地:这个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我想这个事,一方面中国变得重要了,你的经济总量现在快世界第二了,能源消费总量,或者是已经,或者是快世界第一了。这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些评论,你可以不同意这些评论,但是不等于我们自己可以不好好干,从节能方面,从环保方面,从增加国内生产供应方面,从更多地投资到科研发展,把我们的新能源、替代能源搞好,这方面都要大量地做工作。

中国网:今天非常感谢周主任跟我们一起讨论了中国能源消费这样一个问题,我想对大家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也感谢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策划、责编:韩琳/ 文字:韩琳 / 主持人:常海燕 / 摄像:董超、高聪 / 后期制作:周姗姗 / 图片:杨丹)

  • 相关阅读:
·国际能源署被指暗算中国 美能源消费仍世界第一 2010.08.02
·中国能源消费“被第一”专家驳斥责任论 2010.08.02
·外媒称中国能源消费全球第一 诱中国强制减排 201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