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好文章-----竞底战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25:57
以下观点转自《商略》作者孙力
----------------------------------------------------------
这次奶粉事件,可是越来越大了,其实这根本不是一个偶发事件。
我在下一本书<竞底战略>中,就专门论述这种经营战略:其实这是中国人的一个最传统的战略。
中国人自禹帝以来,五千年一直都在玩这个,只不过有人玩得好如李世民、曾国藩,有人玩得不好如王莽、袁世凯。
所谓的“竞底”,顾名思义,就是尽可能地向底线靠拢,把自己或对方打到底线。
谁能在底线边上玩得越稳,谁就是高手。
往奶粉中加三聚氰胺,现在看来,根本就是乳制品业的一个竞底潜规则:加了就可以人为提高氮含量,显得蛋白质高了,那么牛奶掺水就可以遮掩过去了。
关于这个行业现象,有人如此解释:“07年为了抑制通胀,曾经出台了政策,要求重点是食品行业,要涨价的必须先通过发改委的核准,当时食用油长的最厉害,方便面联合涨价,这个大家都知道。乳品也要长,后来zf出台规定,涨价必须先核准,乳品企业就是蒙牛伊利三鹿。ZF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不想让乳品涨价。但都知道,这几年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暴涨,牛奶的成本大涨,农民养奶牛成本提高了很多,都在长,尤其是饲料,豆油我们知道从30涨到了80一桶,饲料用的豆粕价格也翻了翻。牛奶的成本上升了很多,但ZF要求企业卖给人民的牛奶不能长钱,企业怎么办,只能将成本向下游奶农转移,加之本来在中国奶农就处于相对低下没有话语权的位置,乳制品亏损的成本只能向他们转移。奶农有什么办法,都是小散户,只能兑水啊,兑水蛋白质不够了,怎么办,只能加蛋白精啊。”
我觉得这有点象真的(这年头什么都不敢确定),这说明奶粉事件的源头,是政府对服制品企业竞底,把它们打到底线(没钱赚了),然后企业对奶农竞底(假设是奶农掺假,如果是厂家自己掺假,道理是一样),最后是厂家对婴儿竞底,让他们得了结石。
这些著名厂家如三鹿、蒙牛、伊利、........都在加,因为在同一个市场,劣币驱逐良币,不加就没法生存,大家都在玩底线游戏。
大家都指望少加点,没事,他们的本意肯定也不想让婴儿结石的,因为那样底线就击穿了,竞底游戏就玩不转了。
不过三鹿太胆大,它的添加量是第二名(600毫克/公斤)的3倍(2200毫克)!!!!!
****MD,真是胆大。
于是,底线被击穿,出现了三鹿门,然后爆出所有的乳制品企业都在玩底线。
估计现在行业内这些厂家,个个把三鹿给恨得,牙根都要出血。
食品行业的竞底就不必多说,象油条、粉丝、生猪等等的添加,地沟油、死猪肉香肠之类,大家都耳熟能详。其它行业,包括商略在写的通信行业,华为的战略其实也是特别典型的竞底战略,所以华为才会频频发生橫死事件。
我会在书中着重分析华为的案例,也将涉及联想、海尔、比亚迪、富土康等一系列中国的顶尖企业,把他们画在自己身上的的“文化”、“理念”、“使命”等等画皮去掉,看看竞底战略是如何让他们发家、立业、扩张的。
他们都是成功的竞底典型,但也有失败的,如爱多、德隆、巨人、秦池、三株。
唉,尽说别人了,其实我们每个人,不都在被竞底吗:
老板把业绩指标拚命往上提
财务却把费用指标拚命往下压
呵呵,祝大家早日赢得对别人竞底的地位,而不是总被别人打到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