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献初个人网站-论著概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03:57
《经典释文》“如字”与音变构词
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  万献 初
“如字”是唐陆德明所撰写的《经典释文》等音义书中特用的一个音切术语,它主要是用于说解当时通用书面语中有异读的常用字的读音和意义。一般说来,“如字”是指一个字有两种以上的读音或写法,音义书指出,就这个字出现的具体语境而言,该字应选用当时习惯中最常用的那个读音和意义(个别时候是字形)。
“如字”是《释文》仅次于“反切”和“音”的第三大音切术语,我们所作的音切数据库显示:《释文》全书在796个字头下标注“如字”3035次,占全书实注音切70803次的4.3%。《释文》中的“如字”10%辨析字形而90%辨析音义,所以说“如字”主要是一个音切术语。“如字”在《释文》所注十四种经典音义中的分布基本平衡,说明它是用来辨析当时常见习用字音义的,是个既常用又习见的音切术语。《释文》的“如字”又作“如字读”、“读如字”等,如“敦丘:郭云音顿,或丁回反,谢如字读”;“关盛衰:并读如字”。
“如字”至少是已见于六朝,《颜氏家训·书证》“《诗》云‘有杕之杜’,江南本并木旁施大,……而河北本皆为夷狄之狄,读亦如字,此大误也。”一般说来,有非如字才有“如字”,如《释文》“不为:如字,徐于伪反”,正因“为”有去声“于伪反”一读存在,才需要定平声一读为如字读与之区别。故“如字”绝大多数是从至少两个以上书面语的异读(异写)中选择当时习用的一个。“如字”多与“破读”相辅相成,“破读”也叫“读破”或“破字”,是主要的非如字。“破读”一般有两种含义:有破借字读如本字的,即本有其字的假借(通假);有破“如字”产生新音新义而构成新词的,即常说的音变构词。《周礼·天官·盐人》贾公彦疏“杜子春读苦为盬者,盐咸,非苦,故破苦为盬”,已将“读”与“破”连用了,陆德明在《释文》中没有径直用“破读”作术语,而多用“读”、“音”等来表示破读。《释文》中与“如字”对应的破读90%以上是构成新词的,所以它主要是表述音变构词的音切术语。汉语的音变构词建立在以单个汉字为载体的单音节词基础上,起初是一字形负载一音一义,然后词义引申,到一定程度就须独立成新词,于是改变音节中的音素来分担独立出来的新词新义,形成一字形负载多音多义多词的现象,如不混淆,就长期共存,如易混淆,就造新的“今字”来分担,再后是造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来作形、音、义的全面区别。
《释文》标注3035次“如字”于796个字头之下,平均每个字头注3.8次。这796个字头基本上都是常见习用字,绝大多数都不超出现代汉语3500常用字的范围。其中 “如字”见次在10次以上的字头只有63个,都是十分熟见的常用字,一个生僻字也没有。这63个常见习用字只占796个“如字”字头的8%,而它们共注“如字”1483次,占总量的49%。可见“如字”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当时有异读的常见习用字标示当时最常见最通用的音义,提醒读者凭借自己所熟悉的音义去辨别和认识不太熟悉的音义。数据显示,“如字”见次率越高的越是含有音变构词内容的常见习用字。63个高见次字头中,见次率最高的如“为、朝、行、中、间、长、好、分、难、乐、相、将、藏”等直到现代汉语还是常用异读字。如“为”在《释文》中被注1184次,除7次是异文外,1177次是纯音切:注“如字”79次,“依字读”1次(实际也是“如字”),注“于伪反”1096次,注“于威反”一次(疑“于威反”是“于伪反”之误);再如“与”注“如字”39次,注“音预、音豫、音馀、音余”等502次;“近”注“如字”25次,注“附近之近”235次等等,都是很典型的辨析音变构词的用例,反切、“音”和“某某之某”常常与“如字”相对应来表示音变构词的破读。
《释文》3035次“如字”的内容为:辨字形的338次;明假借的108次;标注字音的74次;辨析音变构词的2515次,占总量的82.9%。可见“如字”与非如字的破读对应来辨析音变构词是其最主要的作用。《释文》2515次显示音变构词的“如字”内容为:叠音构词78次,占3%;变声构词394次,占15.7%;变韵构词192次,占7.6%;变调构词1853次,占73.7%。因“如字”总是与“音”、反切、“某某之某”等“破读”相对应,才能完整地表述音变构词的内容,故分析时须多考虑“如字”与其它音切类目的相互关系,从而集中讨论音变构词的通则和规律,对《释文》集录的音变构词现象作一个简略的整体观照和小结。
一、与叠音构词对应的“如字”78次
狭义叠音词,指由两个相同的汉字(音节)重叠构成的双音单纯词,也称“重言”、“迭字”、“重言形况字”等等。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他是把叠音词和双声、叠韵的联绵词视为同类来看的。我们认为,刘勰对叠音词的归类和表述是颇有道理的:双声即声母重叠,叠韵即韵母重叠,均为准叠音,是叠音词的延展,可视为它的变体,所以叠音、双声、叠韵实属一类,都为广义的叠音词,都属于双字叠音构词法。初民造字,本是一物一名一字,颇为实在。随后有了一些特殊的名称和越来越多的意义抽象的声气状貌需要表达,用单字不足以喻,就用叠音方式来构造新词,先叠字(灼灼),后双声(参差)、叠韵(沃若)。《诗经》是诗歌,须表达的抽象意象特别多,绘形拟声,描态状貌,叠音构词法用得最为广泛,已经相当成熟了,所以刘勰一气引了一长串,则叠音是最早的音变构词法。
叠音构词法用单音字重叠构成双音词,义有定,音近似,形多变,正所谓“逶迤八十三形,崔嵬十有五体”,口传师授,各有所本,变化甚多。这些历史久远、来源复杂、变化多端的形和音积淀到《释文》的音注系统中,就与当时常用的“如字”形成异读或异形,看似破读,实存古音,因此整理《释文》语音系统时要注意甄别,不可把它们视为同一平面的破读。陆德明整理这些繁复材料时,是以“务从易识”为原则,定字形简易读音常见的为“如字”,除6例列传统破读于首而列“如字”于后外,72例都列“如字”为首音,其他异形异读一律列入其后以备参考。
[1]《诗·小雅·宾之初筵》:“威仪反反”(486c),《释文》:“反反:如字,重慎也。韩诗作昄昄,音蒲板反,善貌”(87-12)[①]
[2]《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2490b),《释文》:“空空:如字,郑或作悾悾,同音空”(349-84,《汇校》“同音空”作“同音控”)
[3]《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1000),《释文》:“狂狂:如字,又九况反”(400-50)
[4]《诗·大雅·云汉》:“兢兢业业(562a),《释文》:“业业:如字,郭五荅反,危也”(98-43)
《诗·小雅·采薇》:“四牡业业”(413c),《释文》:“业业:如字,又鱼及反,或五盍反,壮也”(76-47)
[5]《诗·豳风·七月》:“二之日栗烈”(389a),《释文》:“栗烈:并如字,栗烈,寒气也。《说文》作??颲”(73-21)
[6]《周礼·夏官·方相氏》:“以戈击四隅,驱方良”(851 b),《释文》:“方良:上音网,下音两,注同。又并如字”(128-113)
[7]《周礼·天官·内宰》“上春”郑玄注:“从容论妇礼”(686a),《释文》:“从容:如字”(112-160)
例[1]作首音“如字”的“反反”对应的是异形词“昄昄”,形异音也稍异;[2]的“空空”对应异形词“悾悾”是形异义同音也同;[3]是“如字”平声对“破读”切语的去声,义同形同音异;[4]是一个“如字”对应三个不同音的破读切语,形同音变义也有变(危也-壮也)。这4例都是叠字式的狭义叠音词(纯叠音词),都以“如字”作首音。
例[5]是双声联绵词,“并如字”的“栗烈”对应的是异形词“??颲”,义同音同形有异。例[6]是叠韵联绵词,“方良”读“网两”即暗言当作“魍魉”,义同音异隐含了形异,“如字”作又音。例[7]的“从容”是古今都很常用的叠韵联绵词,独注“如字”而使其破读处于零位,提醒读者这里是双音联绵词,不要错当作两个单音词来理解。
上7例分别展示了用“如字”来显示的叠音词的各种类型和构成,展示了叠音词中“如字”与破读的异形字、“音”、切语等的多种对应关系,还展示了“如字”与破读在形、音、义上的多种多样的同异关系,理解了这些复杂关系,其余注“如字”的叠音词就可以类推了。
这些叠音词的“如字”与“破读”有的是音变(包含形变)构成了新词,有的没有。其实,单个汉字重叠为双音节的新词,重叠后多数变读为平声,本身就是音变构词,成形后的双音词再在其“如字”读的基础上变音(变形),就是二度音变构词了。不管“一度”还是“二度”,都是音变构词,所以我们总是把《释文》中的叠音词放在音变构词类中来讨论。
二、与变声构词对应的“如字”394次
“变声构词”,即改变一字的声母来分担新生出的词义而构成新词,是破读的一种。“变声构词”、“变韵构词”和“变调构词”都属于单字音变构词法,比起较原始的双字叠音构词法来,单字音变构词法可能晚出一些。从《释文》大量标明音主的破读材料来看,三类单字音变构词大约发生在上古,成熟于中古,或说它们在中古最为能产,《释文》正好集其大成。
《释文》“如字”类的394次变声构词中,有347次为清、浊声母的变换,由清变浊的228次、由浊变清的119次,占变声构词总量的90%以上。《释文》“音”类的清、浊声母变换占其变声构词总量的98%,切语类的清、浊声母变换占其变声构词总量的77.5%,比例也都很大。综合来看,清、浊声母变换曾是上古到中古单字音变构词法中非常能产的一种,仅次于去声的转换构词。与此同时,上古到中古音系的声母系统逐渐发展成熟了一套十分整齐而又活跃的全浊声母,而当双音合成构词法(联合、偏正、加缀等)取代了单字音变构词法后,这套全浊声母不断清化,于《中原音韵》前后逐渐从通用官话音系中消失了。这两者之间似乎有某种深层的有规律的联系:是已有的整套全浊声母使得清、浊声母变换构词特别能产,还是清、浊声母变换构词的需要促使全浊声母整齐化?这,还有待更深入的探讨。
2.1 清声母为“如字”、浊声母为破读的228次
由清声母破读为浊声母是公认的变声构词常例,有的传至现代汉语中(已改用非清浊声母区别的形式),其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待深入认识,《释文》较集中地保存了这类资料。
[8]《周礼·夏官·叙官》“道仆,上士十有二人”郑玄注:“王朝朝莫夕,主御王以与诸臣行先王之道”(832b),《释文》:“朝朝:上如字,下直遥反”(126-45)
[9]《左传·襄公26》:“遂见公于夷仪”(1988c),《释文》:“遂见:贤遍反,一音如字”(266-61)
[10]《礼记·檀弓上》:“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1285b),《释文》:“夫夫:上音扶,下如字,一读并如字,注及下同”(169-47)
[11]《左传·僖公18》“齐人杀无亏”杜预注:“以说宋”(1809c),《释文》:“以说:音悦,又如字”(234-53)
[12]《庄子·寓言》:“夫子行不閒”(962),《释文》:“不閒:音闲,下同。一音如字”(398-22)
[13]《庄子·徐无鬼》:“举之童土之地”(864),《释文》:“童土:如字,又音杜,向云:童土,地无草木也”(394-55)
例[8]“朝”是最典型的由清变浊的变声构词,“如字”读知母、宵韵、平声(朝旦义,清声),破读“直遥反”为澄母、宵韵、平声(朝向、朝廷义,浊声),共73见,标“如字”于首或后完全是为了确定“朝”在该句中应选哪一义。这对变声构词一直保留到现代汉语,只是变成声母zh、ch的不送气、送气之别了。[9]“见”的“如字”读见母、霰韵、去声(看见义,清声),破读“贤遍反”读匣母、霰韵、去声(显现义,浊声),共47见,虽然清浊音变是明确的,但两义的差别甚小,不易辨别。47见中,陆德明独标“如字”的7次是很肯定的,余40次是两读并出,“如字”作首音17次,作又音备考的23次,说明前人看法多有不同。正因为难于区别,后来才另造今字“现”来分担浊声匣母的破读义,形成“见-现”古今字,这才全面区分清楚了。[10]“夫”16见,“如字”读非母清声为实词(名词),破读奉母浊声为虚词(发语词),是词性的不同,今天不用那个浊声母的虚词,破读就自然消失了。[11]“说”是以一对多的破读,“如字”读书母、薛韵、入声(说解义,清声母、入声),破读一为以母、薛韵、入声(悦怿义,浊声母)14次,破读二为书母、祭韵、去声(游说义,去声)31次,一为“清-浊”变声,二为“入-去”变调,关系复杂,于是造“悦”字分消其一而成全其二。例[12]“閒”略近“说”类,后来清浊变声用“闲”字来消解,平去变调使它自己也连带变成了“间”,走得更远。
上几例是较典型的“清-浊”式变声构词。例[13]“土”读“他古反”为“如字”是透母清声,所引破读“音杜”(或“徒古反”)是定母浊声,然词义区别很模糊,是不大成熟的“清-浊”式变声构词,故陆德明在“土”字被注的4例中一律以“如字”作首音。标有“如字”而见次较少的“清-浊”式变声构词的字头如“世、卦、焦、嗟、括、绮、枝”等也都词义区别模糊,不大成熟,陆德明也都是一律以“如字”作首音,使读者用起来简洁便利。当然,也有“昭、葬、兼、阙”等仅1见的,他以破读作首音而以“如字”作又音,是客观地列出前人的不同读法,供读者参考和选择。
3.2 浊声母为“如字”、清声母为破读的119次
黄坤尧在《释文如字辨音》中分析了8组该类破读:败(并-帮)、坏(匣-见)、折(禅-章)、断(定-端)、别(并-帮)、属(禅-章)、尽(从-精)、焉(为-影),认为该类“亦属常例”,言之有理。[②]仅从“浊-清”119次对“清-浊”228次的数据来看,前者也不可能是特例或是后者的变例,“音”中的比例是“浊-清”662次对“清-浊”403次,则“浊-清”式反而占多数,切语中的比例是“浊-清”688次对“清-浊”1823次,数字都不小。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浊-清”式曾是独立而常用的变声构词方式。因此可以说,清、浊声母的互为破读曾经是汉语单字音变构词法中变声构词的最主要方式。略补析该类用例如下:
[14]《诗·小雅·巧言》“为犹将多”郑玄笺:“女作谗侫之谋大多”(454c),《释文》:“大多:音泰,又如字”(82-131)
[15]《周礼·考工记·轮人》“三材既具,巧者和之”郑玄注:“调其凿内而合之”(907b),《释文》:“而合:音閤,又如字”(136-107)
《周礼·考工记·序》:“合此四者”(906a),《释文》:“合此:如字,刘音閤”(136-29)
[16]《礼记·曲礼上》:“乐不可极”(1230a),《释文》:“可极:如字,皇纪力反”(162-13)
[17]《左传·昭公9》:“则戎焉取之”(2057a),《释文》:“戎焉:於虔反,又如字”(279-69)
《左传·隠公6》:“晋、郑焉依”(1731c),《释文》:“焉依:如字,或於虔反,非”(223-96)
例[14]“大”注音切24次,以浊声匣母为“如字”,以“音泰”清声透母为破读,后造“太”分其破读义。同类的还有“父-{甫}”、“奉-{捧}”等。[15]“合”注音切20次,只有3例陆德明以破读“閤”浊声匣母作首音,因为它们在句中确有“和合使之恰当”的动作义,其余一律读清声见母“如字”。“匣-见”声变的还有“会”6次、“活”3次等。[16]“极”以浊声群母名词为“如字”,以“纪力反”清声见母动词(达到极点)为破读,词义区别不甚明显,故所注6例中陆德明全以“如字”作首音。[17]“焉”有代词与副词、语气词之别,前者为浊声匣母“如字”,后者为清声影母破读。这种词性的分别在当时是很困难的,陆德明能凭语感来把握,确属不易。
2.3 其余的变声破读44次
这44次归属10种,基本上都是近声通转:1)“不送气-送气”4次,如“将”:精-清(请、愿);2)“送气-不送气”7,如“郭”:溪-见{廓};3)“见-影”9:如“景”-{影};4)“昌-彻”4:如“出”-{黜};5)“精-端”5:如“载”-{戴};6)“娘-日”6:如“女”-{汝};7)“日-泥”3:如“兒”-{齯};8)“书-章”4:如“摄”-(折叠);9)“晓-溪”1:“虚”-{墟};10)“明-微”1:“貓”(家)-(野猫)。引2例则可窥见全貌:
[18]《诗·周南·鹊巢》:“百两将之”(284a),《释文》:“将之:如字,送也。沈七羊反”(55-52)
[19]《易·升》:“升虚邑”(58c),《释文》:“升虚:如字,空也。徐去余反,马云丘也”(27-61)
例[18]“将”的“如字”读精母、阳韵、平声,破读之一为“七羊反”清母、阳韵、平声,有“敬请、意愿”义。陆德明认为在此句中“将”该是“送给”义,应读精母“如字”,而不是沈(重)认为的破读清母“请”义,故列沈的破读为又音以备考。[19]“虚”读晓母、鱼韵、平声“如字”为“空虚”义,破读“去馀反”溪母、鱼韵、平声为“丘虚”义,后造今字“墟”以别之。陆德明认为句中的“虚”是“空”义,而不是马(融)注的“丘墟”义,故以“如字”作首音。
三、与变韵构词对应的“如字”191次
“变韵构词”即改变一字的韵母来分担新生出的词义而构成新词。变韵构词似乎应是比变声、变调出现得早的一种音变构词方式。
相邻、相对韵部之间的通转关系,曾是清代古音学家们不断探索并卓有成效的课题,从孔广森《诗声类》提出“阴阳对转”到章太炎《成均图》更大范围的对转、旁转,虽是以诗歌押韵为主题,但所得理论的应用自然延展到字词的韵近义通(同)、同源派生等问题上,章太炎的《文始》探索和推衍汉语同源词族,其中大部分就是从韵母的转变来追索派生词的来源的。其实,段玉裁的“同声必同部”除了韵部归并上的意义外,还揭示了同谐声偏旁的字其古韵相通则义多有联系的隐含规律。这些研究,有意无意都涉及到了汉语变韵构词的一些问题,也意味着变韵构词是出现颇早且颇受关注的语言现象。由于变韵构词产生较早,变韵分化出来的新词早就在汉语中通行,为求书面上的区别,有一部分在字形上也产生分化,由新出的字形来分担,形成古今字,到中古就看不出它们是变韵构词了。
《释文》是集前代字(词)音义之大成的著作,音变构词的材料丰富而全面,自然也保存了前人变韵构词的资料。不过,陆德明贯彻他“务从易识”的宗旨,多依自己时代的“如字”读,而他的时代,“四声”在语音系统中的地位已经非常明晰而突出,不少原来变韵的破读悄然置换为变调了,比如上古“阴入对转”、“阳入对转”纯属韵部(韵母)转换问题,而中古多成了声调转换问题。这就象中古的派生构词常常有清浊声母之别,但由于全浊声母清化,现代多转换为相邻声母、韵母或声调之别一样。因此,一对破读材料可能在含有声调变化的同时也含有韵母、声母的差别,但给人们突出印象的往往是声调上的差别:如“比”的动词“对比”义读“如字”帮母、旨韵、上声,形容词“亲密、比并”义破读为章母、质韵、入声,“旨”是“脂”(阴声韵)的上声、“质”是“真”(阳声韵)的入声,韵母有别,但感觉上是声调差别大(古为“上-入”、今为“上-去”);又如“长”的“长短”义读“如字”澄母、阳韵、平声,“生长”义破读为知母、养韵、上声,声母有“浊-清”之别,但还是声调的“平-上”之别感觉突出。基于此,分类时我们把这种用例多归入变调构词之中去。字形分化、暗中置换与明白划归,这就使上古本来较多的变韵构词材料越来越少,而变调构词后来居上,在中古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这就是《释文》中变韵构词数量只有变调构词十分之一的基本原因。
尽管变韵构词用例只有191次,但积淀了很久远很复杂的内容,比较零碎,不大容易系统归类。而象“行”以动词“行走、行动”义为“如字”读匣母、庚韵、平声,以名词“大路、行列”义为破读匣母、唐韵、平声(“庚-唐”旁转),又是古今都习用而广为人知的两读,故在《释文》中仅被注6次,这样的无须列举。现选定一些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来显示变韵构词的基本类别:
[20]《尚书·酒诰》:“薄违农父”(207c),《释文》:“违:如字,徐音回,马云:违,行也”(47-130)
[21]《庄子·盗跖》:“罢兵休卒”(993),《释文》:“罢兵:如字,徐扶彼反”(400-8)
[22]《礼记·中庸》:“民不可得而治矣”(1629b),《释文》:“而治:直吏反,一音如字”(209-15)
[23]《仪礼·乡射礼》:“请以乐乐于宾”(1004c),《释文》:“以乐乐:下音洛,下句同。又皆如字”(147-144)
[24]《左传·昭公13》:“其贵亡矣”(2071a),《释文》:“其贵亡矣:亡音无,又音如字”(281-152)
[25]《左传·哀公17》:“衡流而方羊裔焉”(2179b),《释文》:“衡流:华盲反,又如字”(303-84)
《左传·成公10》:“郑人杀繻,立髠顽”(1906b),《释文》:“顽:如字,徐五班反”(252-22)
[26]《礼记·杂记下》:“既封而退”(1563a),《释文》:“旣封:彼验反,又如字”(200-27)
例[20]“违”以“离开、背反”义为“如字”读匣母、微韵、平声,以“廻环走”(后作“廻”)义为破读匣母、灰韵、平声,“微-灰”旁转,这是平声韵旁转的一类。[21]“罢”以“遣去、废除”义为“如字”读并母、蟹韵、上声,以“停止、完结”义的“扶彼反”为破读并母、纸韵、上声,“蟹-纸”旁转,这是上声韵旁转的一类。[22]“治”以“治人”义为“如字”读澄母、志韵、去声,以“被人治”义的“直吏反”为破读澄母、至韵、去声,“志-至”旁转。这是去声韵旁转的一类。上古“志、至”是分韵的,《切韵》也分,而在陆德明音注里则已混用,中古后就更不分了,“治”的变韵就置换为声母“zh-ch”和声调“去-平”的变读了,今南方的不少方言还把“治鱼”的“治”念作“迟”音。[23]“乐”以名词“音乐”义为“如字”读疑母、觉韵、入声,以形容词“快乐”义“音洛”为破读来母、铎韵、入声,上古两读都在“药部”,可能只有“疑-来”的声母区别,但到中古则分化为“觉-铎”两个入声的差别,这是入声韵旁转的一类。[24]“亡”以动词“逃、灭”义为“如字”读明母、阳韵、平声,以否定副词“无”义为破读明母、虞韵、平声,上古两读都在“阳部”,到中古则分化为“阳-虞”两韵的差别,这是阳声韵与阴声韵对转的一类。[25]“衡”以“平衡”义为“如字”,即《广韵》“户庚切”匣母、庚韵、平声、开口呼,以“纵横”义“华盲反”为破读,即《广韵》“户盲切”匣母、庚韵、平声、合口呼;“顽”以“粗钝”义为“如字”,即《广韵》“五还切”疑母、删韵、平声、合口呼,以“强暴”义“五班反”为破读即疑母、删韵、平声、开口呼。“衡”为开口转合口,“顽”为合口转开口,这是两呼互转的一类。陆德明也许未能自觉地区分韵部的开合口,只是如实录存了前人的破读音,材料自身就显示了开合口的分别,这正是《释文》客观录存音切资料的内在价值体现。
至于例[26],则情况颇为特别。“封”的“如字”是“封土、封闭”等义,《广韵》“府容切”非母、钟韵、平声;而破读“比验反”为帮母、酽韵、去声,《集韵》“陂验切”本自《释文》,义为“棺木下葬”或地名,字或作“窆”。声、韵、调都有别,而以韵母差别最大,“酽韵”是“严韵”的去声韵,“钟-严”虽都是三等阳声韵,但开合、洪细、韵尾都不同,而《释文》所引又非只一例,显然不是偶然现象,应视为变韵构词的特例。当然,由于“封-窆”字形和读音差别都较大,上古又多混用,认为是假借字,似乎更稳妥一些。
四、与变调构词对应的“如字”1853次
“变调构词”,即改变一字的声调来分担新生出的词义而构成新词,是音变构词破读中最为多见的一种。关于汉语的变调构词,周祖谟“四声别义”之论较为集中。现又有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一书出版,把该项研究更进一步推向深入。
语言是发展的,读音的地位也是因时而异且变动不拘的。“如字”是个包含历史音变内容的描述性音切术语,它与破读的内容只是相对对应而非绝对对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是可能转化的,上古某字的破读到中古就可能很通用而变成“如字”,中古新产生的破读到现代也可能成为新的“如字”。比如“为”上古也许只有平声“作为”义一读,后分化出介词则破读为去声;中古两词两义两读并行,形成典型的平声“如字”与去声破读对应的“平-去”变调构词;发展到近现代,介词去声一读极常用,“作为”义平声一读被双音词分担了,读平声的反不再单独成词而只作双音词的语素,这时在感觉上“为”的去声是“如字”,平声反而象是破读了。再如“衣、王、雨”等中古前后都是“名词-动词”型的“平-去”变调构词,后来破读去声一义由双音词分担,平声“如字”一读失去了对应的破读就不成其为“如字”了,这类上古、中古的“如字”就成了历史概念,后人勉强用“词类活用”来指称它们。
很多学者认为上古没有去声,其说多本于段玉裁《六书音韵表·今韵分十七部》:“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攷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去声,平声多转而为仄声,于是乎四声大备而与古不侔,有古平而今仄者,有古上、入而今去者,细意搜索,随在可得其条理。今学者读三百篇诸书,以今韵四声律古人,陆德明、吴棫皆指为协句,顾炎武之书亦云平仄通押、去入通押,而不知古四声不同今犹古本音部分异今也。明乎古本音不同今韵,又何惑乎古四声之不同今韵哉”,“古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上与平一也,去与入一也,上声备于三百篇,去声备于魏晋。”《释文》巨量的去声转换构词用例颇能支持段氏的“古无去声”之说,不过去声是形成于魏晋还是更早一些,还有待深入研究。
去声可能是从古入声和部分舒声中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声调的,《广韵》有“祭、泰、夬、废”四个奇怪的独立去声韵,很可能是某一段时段内去声大量涌现,有些较早脱落入声尾而形成独特的去声韵。由于去声后出,一般都认为去声一读多是破读。然而,《释文》“如字”变调构词中,就有181次去声为“如字”,平、上、入三声为破读的用例,“音”中有564次,切语中也有2138次,数据都这样大,说明不是偶然为之。可以推测,这些去声原来就是破读,到陆德明的时代,后来者居上,它们所表示的派生新义发展成为常用义了,自然就成了“如字”。黄坤尧在《释文如字辨音》中分析了27例“以去声为如字,以平、上、入声为破读者”,结合本书大量的该类数据的分析,可知“如字”与破读是互相转化的,在中古去声的变调构词中,这类转化尤为突出。当然,总体上还是平、上、入三声为“如字”(或本读),去声为破读的用例多,“如字”中共有1557次,占变调构词总次数的82% 强,“音”中有1936次,切语中有13501次,说明去声之读的确是在上古到中古之间不断产生。
《切韵·序》有“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之语,说明去声在当时的各地方音中发展很不平衡,变动还很活跃,这与《释文》反映出来的去声变换构词十分活跃的情况是相符的。何九盈通过调查后说:“无论是《切三》《王三》以及后来的《广韵》,入声和去声相交叉的情形特别严重”,[③]这种“入声和去声相交叉”的情况也合乎《释文》该类音切数据所反映出来的实际状况。看来,魏晋时期去声大量从入声(也有平、上声)中挣脱而出,独立地去表示新词新义,是从多种角度都能看到的语言事实,而《释文》中的巨量去声变换构词则显得尤为突出。
4.1 三声破读为去声的1557次
平、上、入三声破读为去声以造新词,是变调构词的常例,发展得且构词量大,是历代音变构词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的最通用的构词方式,《释文》“如字”用例反映的情况也是如此。
4.1.1 平声破读为去声的961次
从一字的平声分化出去声以区分新词新义或新的词性,曾经也是很能产的构词方式,《释文》中注次很高的该类构成还有不少存留在现代汉语中,如藏(动-名)、观(动-名)、将(副-名)、丧(名-动)、间(名-动)、中(名-动)、和(形-动)、难(形-名)、长(形-量)、为(动-介)、相(副-名)等等;有的当时极常见而后来被双音词所取代,如王(名-动)、冠(名-动)、先(名-动)等等;还有的后来造今字分担了新生词的音义,如知{智}(动-名)、陈{阵}(动-名)等等。尽管这一类比较常见,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以便加深认识。
[27]《左传·定公13》:“今三臣始祸”(2150b),《释文》:“三:如字,又息暂反”(297-25)
《左传·庄公10》:“齐人三鼓”(1767a),《释文》:“三鼓:息暂反,又如字”(228-12)
[28]《礼记·王制》“凡九州岛,千七百七十三国”郑玄注:“诸侯相并”(1324b),《释文》:“相并:必政反,又如字”(173-58)
《左传·庄公16》“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杜预注:“曲沃武公遂并晋国”(1772b),《释文》:“遂并:如字,王必政反”(228-116)
[29]《左传·宣公3》:“公子兰奔晋,从晋文公伐郑”(1869a),《释文》:“从晋:如字,又才用反”(244-155)
《左传·文公15》:“宋华耦来盟,其官皆从之”(1854C),《释文》:“皆从:才用反,注旅从同。又音如字”(242-127)
[30]《庄子·说剑》:“王三环之”(1022),《释文》:“三环:如字,又音患,绕也;闻义而愧,绕馔三周,不能坐食”(401-40)
[31]《仪礼·士丧礼》:“祝受巾巾之”(1137a),《释文》:“巾巾:并如字,刘下居觐反”(155-174)
例[27]“三”的“如字”读心母、谈韵、平声,破读“息暂反”为心母、阚韵、去声,读平声的是实数,“三臣”就是“三个臣子”,读去声的是动作的次数,“三鼓”即是“三次或多次击鼓”,《释文》“三”下注有“如字”的27见,其中“如字”作首音的7次,作又音的19次,说明在陆德明时代这是个用得较普遍的变调构词,反复标注“如字”于首或后,是在确定当句中的“三”是实数还是次数。
例[28]“并”的古字形是用“二”把两个“人”串连在一起,本义是动词“合并”,当读《广韵》的“府盈切”帮母、清韵、平声,后来地名和姓氏占有了这个字形和读音,就分化出“必政反”帮母、劲韵、去声一读来负担“合并”义;又“並”的字形是两个“立”字相依,本义是“並排”,读并母、迥韵、上声。后来因“并、並”形音义皆相近,两字一度混用,为求区别,再后“并”读平声专表地名和姓氏,“並”读去声兼表“合并、並排、连词”等义项。但从《释文》的用例看,陆德明时代这些变化可能才刚刚开始,“并”和“並”时有联系但还没有混用到分不开的程度,而“并”以平声一读为“如字”表“合并”,以新生的去声一读为破读表“吞并”。由此例的分析可见,《释文》所存的音切材料的确能在离析汉语字词音义的历史层次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弄清“并、並”二字在形、音、义上的交错,音与义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转换,“如字”与破读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对应关系等等,都具有历时语言研究的理论意义。
例[29]“从”平声“如字”的“服从、听从”义与去声破读的“跟随”义区别甚明,“如字”作首音或又音只是在确定当句的词义。这类典型的变调构词用例说明,在限定性强的双音词产生以前,这种分音以别义的破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例[30]的“环”和[31]的“巾”都有平声(名词)、去声(动词)的两读,但陆德明在两字各7见的用例中,一律以平声“如字”作首音,去声破读作又音以备考,说明他虽然引用了前人的破读材料,但并不认为该字所负载的义项已到了必须分音构造新词的程度,也就是还没有成为成熟的变调构词。这与他对待例[29]那样很成熟的变调构词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显示了陆德明的“识断”。今天看来,“从”的去声破读“跟随”义必须造双音词来分担,而“环”、“巾”的去声破读义则或用“名词活用为动词”来解释或用单音词“绕”、“戴”来兼表,也说明了陆德明识断的准确性。
4.1.2 上声破读为去声的304次
《释文》浊声母上声字变去声的多,清声母上声字变去声的少些,以见次多的一些字头为例,浊声匣母:远(16)、下(11)、后(11)、右(9)、雨(8),以母:与(23)、养(11),从母:坐(16)、聚(6),定母:弟(8)、道(5);清声精母、清母:左(8)、此(15)、取(13),晓母、溪母:好(26)、巧(11),生母、书母:使(14)、守(19)。这种破读音变的趋向与历史音变中的“浊上变去”显然有一定的联系。
“如字”用例中304次上声变去声涉及52个字头,覆盖率颇高,说明曾经也是能产的构词方式之一。象好(形-动)、远(形-动)、与(连-动)、使(动-名)等“上-去”式变调构词今天仍然很容易理解,有的则稍微难一些:
[32]《礼记·曲礼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为上”郑玄注:“坐在阳则上左”(1239b),《释文》:“坐在:才卧反,又如字”(163-74)
[33]《诗·小雅·四牡》“不遑将父”毛传:“将,养也”(406c),《释文》:“将养也:以尚反,下注同。一音如字”(75-45)
[34]《易·益·彖传》:“自上下下”(53b),《释文》:“下下:上遐嫁反,下如字,注同”(26-100)
[35]《周礼·地官·胥师》“察其诈伪、饰行、儥慝者”郑玄注:“巧饰之”(737c),《释文》:“巧饰:苦敎反,又如字”(116-154)
例[32]“坐”《广韵》本有“徂果、徂卧”二切,上声“如字”为动词,去声破读为名词,《释文》也分得甚清,后来名词造今字“座”,“坐、座”都读去声,就看不出变调构词的路径了。[33]“养”上声“如字”是“饲养、养育”义,破读“以尚反”去声是下对上的“供养、奉养”义,后尊卑色彩渐淡,破读义消失,去声一读也就消失了,这是语用引起语音的变化。[34]“下”的上声“如字”是方位名词,破读“遐嫁反”去声是动词。这一类还有“上”、“高”、“后”等等,后来都不再破读为二音。汉语的语法意义常常只需在上下文中体现出来则可,只求经济实用,达意而已,不很强调表现形式上的外在与齐一,不象西方语言那样强调有明确的外在形式标记。[35]“巧”的“上-去”变调似乎在形容词、名词的不同上,差别甚微,比较模糊,是不大成熟的变调构词,后来就不变调了。大约“窍门”之“窍”该来自“巧”的去声破读吧,在“窍门”义上“巧-窍”应是变调构词形成的古今字。
4.1.3 入声破读为去声的292次
“恶”入声破读为去声的变调构词列在《序录》引例之首,应是陆德明认为较成熟较典型的用例。从古音学家对汉语四声的研究成果来看,就陆德明时代而言,“入-去”变调的确已是“有自来矣”。《释文》“如字”中291次“入-去”变调构词覆盖40个字头,高见次相对集中于几个字头之下:“恶”55次、“杀”31次、“说”27次、“食”23次、“出”22次、“约”21次,这样的常见习用字,这么反复地辨析,足以说明“入-去”变调当时在辨义上是有普遍性和实用性的。再查次高见次的字头,只有“北”、“伐”一律以“如字”作首音,似乎在当时还是不大成熟的变调破读,而高见次者都有破读作首音“如字”作又音的,是成熟的变调构词用法,说明“入-去”变调构词在当时已经相当稳定了。
[36]《礼记·缁衣》:“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着也”(1650c),《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212-70)
[37]《礼记·杂记下》:“不能食食”(1563c),《释文》:“食食:上如字,下音嗣”(200-36)
[38]《礼记·坊记》:“杀其君之子奚齐”(1621b),《释文》:“杀其:音试,注及下同。一音如字”(207-65)
《周礼·考工记·序轮人》“欲其揱尔而纎也”郑玄注:“揱纎,杀小貌也”(907c),《释文》:“纎杀:色界反,刘色例反,下同。一音如字”(136-116)
[39]《尚书·甘誓》“戮于社”孔安国传:“不用命奔北者则戮之”(155c),《释文》:“北:如字,又音佩,军走曰北”(41-61)
[40]《周礼·考工记·辀人》:“熊旗六斿,以象伐也”(914c),《释文》:“象伐:如字,刘扶废反”(137-128)
例[36]“恶”作形容词读“如字”影母、铎韵、入声,作动词破读为影母、暮韵、去声,古今沿用,人所共知。[37]“食”入声“如字”是一般的“饭食、吃”义,破读去声是“给吃、供养”义,有使动意味,也常被提及。[38]“杀”的一般动词义读“如字”生母、黠母、入声;第一种破读“色界反”,生母、怪韵、去声,为“减省、消耗”义;第二种破读“音试”,即《广韵》“式吏切”书母、志韵、去声,为下杀上(后作“弑”);第三种破读“色例反”,生母、祭韵、去声,为“降杀、递减”义。一入破读为三去,可见“入-去”变调曾一度非常流行,十分能产。[39]“北”6见、[40]“伐”3见,陆德明一律以入声“如字”作首音,以去声破读作又音以资比较,说明他虽然熟知前人的破读,但不认为它们是必要的或常用的,即《序录》所谓“恐非为得”者。值得注意的是,“伐”在《公羊传》何休注中就已有“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的析音辨义的破读了,陆德明并不因为汉人破读了他就一定依从,而是根据自己时代的实际情况和读通经注文句的需要来选定,始终贯彻“务从易识”的宗旨。这种客观实际的施注态度是可贵的。
4.2 去声破读为三声的181次
以去声为“如字”,破读为平、上、入三声来构新词,应是晚于三声变去声的变声构词方式,去声的晚出前人论证颇多,证据不少,《释文》大量的用例所反映出的历史层次也能证明这一点。新生的事物总是充满活力和表现力,去声大量涌现后,很快就大量用来表示常用的音义,其中不少都成为中古的“如字”读,而与它们对应的那些平、去、入三声读法则反被看成破读。“如字”中有“去声-三声”的变调构词181次,“音”中有564次,切语中有2138次,可见它曾经是一种稳定而能产的变调构词方式,不是偶一为之。
4.2.1 去声破读为平声的49次
去声变平声没有见次高的字头,49次分属26个字头,最多的也只是一个字头下6次,这可能说明该类变调构词只是在初生阶段,还未能普遍使用开来。
[41]《礼记·明堂位》“夏后氏骆马黑鬣”郑玄注:“顺正色也”(1490b),《释文》:“顺正:音征,又如字”(191-138)
[42]《周礼·天官·小宰》:“一曰听政役以比居”(654a),《释文》:“政役:郑音征,司农如字”(109-69)
[43]《左传·定公4》“入于云中”杜预注:“入云梦泽中”(2136c),《释文》:“云梦:如字,又音蒙”(294-126)
[44]《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其地而制其域”,郑玄注:“小国贡轻,字之也”(705a),《释文》:“字之:如字,一音滋”(114-126,《汇校》“滋”作“兹”)
[45]《尚书·洪范》:“而畏高明”(190a),《释文》:“畏:如字,徐云郑音威”(46-47)
例[41]6次“正”和[42]5次“政”的“如字”读章母、劲韵、去声,破读“音征”为章母、清韵、平声。推测可知,上古两字都只有平声一读,是其“正直”、“政事”的基本义;在去声大行的时期,基本义音变作去声,分出平声表“正月”、“征役之事”。则[41]以平声为“正”的首音,还是古读的残留;[42]以破读音表破读义,才是中古的常情。从这里看得出音读变化的历史轨迹。[43]用已经稳定了的去声表示“梦”字的基本义,分出平声来表专名,这是中古“去-平”变调构词的常例。陆德明在这里以“如字”作首音,似乎认为“梦”作专名还不必变读。[44]“字”与“滋、孳”是同源词,都从“生育”义来,上古当同读平声,中古“字”转读去声为“如字”表示“文字”等常用义后,分出平声给动词表“养育”义,再后用双音词分担“养育”义,破读消失,今天就无所谓“如字”了。[45]“畏”的情形与[44]“字”略近,它本有“威严”义读平声,去声一读表示动词义成为常用“如字”读后,则读平声的“威严”义反而成为破读。
4.2.2 去声破读为上声的88次
去声虽多从入声变来,但它成为独立的一个声调之后,倒是与上声的关系越来越近,与平声相比它俩都是仄声,与入声相比它俩都无塞音韵尾,所以《释文》中去声破读为上声的比破读为平、入声的多,高见次字头也有。
[46]《论语·学而》:“信近于义”(2458b),《释文》:“信近:附近之近,下及注同。又如字”(345-63)
[47]《诗·周颂·闵予小子》“陟降庭止”郑玄笺:“陟降,上下也”(598b),《释文》:“上下:时掌反,又如字”(103-32)
[48]《周礼·夏官·田仆》“令获者植旌”郑玄注:“植,树也”(858b),《释文》:“植树:如字,一音竖”(129-148)
例[46]“近”的“如字”读群母、焮韵、去声,为形容词;破读“附近之近”即《广韵》“其谨切”群母、隐韵、上声,为动词。标有“如字”的25次,“如字”作首音15次,作又音10次,足见当时是成熟且常用的“去-上”式变调构词。[47]“上”的“如字”去声为方位词,破读上声为动词,共见22次,也是当时常见的“去-上”式变调构词。贾昌朝《群经音辨·辨字音疑混》云“居高定体曰上,是亮切;自下而升曰上,时掌切”,就是把去声一读列在前的,说明唐宋前后的确是以去声为“如字”,以上声为破读的。至今汉语声调“上声”的“上”还读上声,当是中古破读的残迹。[48]“树”上古为“树艺”义,是动词,读上声;中古“树”替换了“木”的名词义,以去声为“如字”,分出上声“音竖”表动词“树立”义;现代“树立”义只在作双音词素时才用,不须破读,“树”就只有去声一读了。“树”音义的三度变化有明显的历史层次。
4.2.3 去声破读为入声的44次
一般认为去声有很多是上古入声丢失了塞音尾巴而形成的,故去声与入声有较深的渊源关系,从《释文》变调破读的材料看,确有可能如此。《释文》变调构词破读的用例中,平、上两声极少与入声互为破读,数据聊胜于无:“如字”中“平、上-入”互为破读的总共才6次,而入声破读为去声有292次,去声破读为入声有44次;“音”中“平、上-入”互为破读的18次、切语中22次,而“音”中“入-去”破读543次、切语中2968次,“音”中“去-入”破读61次、切语中508次。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去声与入声关系较为密切。
[49]《尚书·吕刑》:“度作刑以诘四方”(247b),《释文》:“度:待洛反,注同。马如字,云法度也”(51-23)
[50]《礼记·坊记》“则不视其馈”郑玄注:“不视,犹不内也”(1621c),《释文》:“不内:音纳,又如字”(207-77)
[51]《尚书·大诰》:“弗吊”(198a),《释文》:“吊:音的,又如字”(46-169)
例[49]“度”有15次,去声“如字”是名词“尺度、法度”等义,破读入声“待洛反”是动词“测量、猜度”义,是很典型的“去-入”变调构词用例。[50]“内”注有音切7次,本字就读入声,上古韵在缉部,是动词“交纳”义,引申为方位名词“内部”。去声大行后,两词分化,以去声“如字”作方位词,破读入声作动词,后造今字“纳”以分担动词义。历史脉络甚为清楚。[51]“弔”注有音切8次,本义是“追悼死者”,引申为“至、来”,两义分化成两个动词,以去声为“如字”表“追悼”义,以破读“音的”端母、锡韵、入声表“至、来”等义。实际上,“弔”的“至、来”义甚古,存于书面语中,中古口语不一定还用,经师们在传授经注音义时为使学童易于区别经义而相承破读,这是符合当时大趋势的,并不象清儒所说是“经师强生分别”。
4.3 其他声调的互相破读
平声破读为上声的80次,上声破读为平声的29次,“平、上”两声的关系不算很密切,远比不上去声与三声的关系那么紧密。这也显示了“去声后出”的可能性。
平声破读为入声的仅1次,入声破读为平声的3次,入声破读为上声的2次,没有上声破读为入声的。四声中入声的性质很特别,本师宗福邦先生云:“带塞音韵尾正是入声最基本的特征,……入声与平声、上声、去声不同,后者反映的是汉语字音高低升降变化的状况,属于声调范畴,前者反映的是汉语韵尾的状况,属于韵母结构形态的范畴。”[④]看来,入声与平、上两声相隔甚远,极难互为破读,这是以其内在性质各不相同为背景的。黄侃论及古代“音变界限”时说:“平声音变者,至去声而止,下不及于入声。入声音变者,至上声而止,上不及于平声。此音变之大界,不期其然而然。”[⑤]黄季刚先生这种基于语感的认识与我们电脑数据显示的《释文》音变用例情况是基本相合的,足见其功力之深厚。
4.3.1 平、上声的互为破读
“如字”中,有“平-上”式变调构词80次,“上-平”式变调构词29次。有“长”注相关音切23次,以澄母、阳韵、平声为“如字”表“长短”义,破读知母、养韵、上声表“生长、长幼”义,是“平-上”变调构词的典型用例,一直沿用至今;有“与”注相关音切14次,用以母、语韵、上声为“如字”表“随从、党与、连词”等义,破读以母、鱼韵、平声表语气词(后作“欤”),是“上-平”变调构词的典型用例。这样的不多,所以该类中见次高的很少。
[52]《仪礼·燕礼》“士荐脯醢”郑玄注:“宰胥荐脯醢由左房”(1017a),《释文》:“宰胥:刘思叙反,一音如字,下胥荐同”(148-109)
[53]《庄子·秋水》:“严乎若国之有君”(584),《释文》:“严乎:鱼检反,又如字”(382-110)
[54]《庄子·逍遥游》:“且适南冥也”(14),《释文》:“且适:如字,旧子馀反,下同”(361-3)
[55]《左传·僖公7》:“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宁母”(1798c),《释文》:“宁母:如字,又音无,注同”(232-74)
例[52]“胥”的“如字”读心母、鱼韵、平声表动词“观察、扶持”等义,破读“思叙反”心母、语韵、上声为名词“胥吏”义。[53]“严”的“如字”读疑母、严韵、平声表“严肃、严格”等义,破读之一的“鱼检反”疑母、琰韵、上声表“威武貌”后作“俨”。这是比较成熟的“平-上”变调构词。[54]“且”有标“如字”的9次,一律以“如字”作首音,列为又音的破读都引自徐(邈)和“旧音”,其中7次出自《庄子》。徐邈大约是要以清母、马韵、上声为“如字”表连词“并且”义,而以“子馀反”精母、鱼韵、平声为破读表副词“将要”义。但平声一读曾是表示名词“俎”的,所以陆德明不取徐说作首音,仍以“如字”上声作首音表副词。[55]“母”读明母、厚韵、上声为“如字”指“母亲”,破读“音无”明母、虞韵、平声为否定副词,字形后来分化作“毋”,是“母”的变形字,这显然是很古老的破读了,可见“上-平”变调构词产生得很早,上古已有变调构词了。
4.3.2 平、上声与入声之间的破读
入声与平声、上声相去甚远,尤其是在中古,互相转换的情况极为少见。《释文》“如字”例中只有6条该类材料,较成形的只有4条:
[56]《周礼·秋官·叙官》:“冥氏,下士二人”(868c),《释文》:“冥氏:如字,又莫历反”(131-43)
[57]《公羊传·成公17》“用然后郊”何休注:“必先有事于恶池”(2298c),《释文》:“恶:如字,又火吴反”(318-36)
[58]《庄子·让王》:“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982),《释文》:“削然:如字,李云反琴声,亦作梢,音消”(399-37,《汇校》“梢”作“俏”)
[59]《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蹝迹也”(313b),《释文》:“委曲:如字”(60-57)
例[56]“冥”《广韵》“莫经切”明母、青韵、平声,当是《释文》“如字”一读,表示“暗、幽、深”等义;《集韵》有“民坚切”明母、先韵、平声一读,当是“迷惑”义,引自《释文》的《庄子音义》;《集韵》又有明母、霰韵、去声一读,引《文选》李善注“昏乱”义。都没有“莫历反”明母、锡韵、入声这一读。此处是《周礼》的官名,可能前人有入声一读传下而后人不用了,算不得真正的“平-入”变调构词,故陆德明只以“如字”作首音,录入声一读作又音以“传闻见”。可见“冥”不是典型的“平-入”变调构词破读的用例。[57]“恶”也是上古的地名用字,“火吴反”晓母、模韵、平声可能是古读。若依《礼记·礼器》“必先有事于恶池”郑玄注:“恶当为呼,声之误也,呼池、沤夷并州川”,则是借“恶”代“呼”作地名用字,“火吴反”是“呼”的读音,则是明假借。可见“恶”也不是典型的“平-入”变调构词破读的用例。[58]“削”《广韵》“息约切”心母、药韵、入声,读“如字”为“平割、刮、除”等动词义;破读“音消”心母、宵韵、平声,作拟声词(或作“俏”),属“入-平”变调构词。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平”变调构词,只是陆德明从简易,以“如字”作首音,大概因破读出的新词使用率太低而无须独立罢。不过,他如实地保存了前人的这类破读材料,使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入-平”变调构词类型,十分珍贵,《集韵》“削”存平声一读,乃本《释文》此条。[59]“曲”上古属入声屋部,《广韵》“丘玉反”溪母、烛韵、入声,读“如字”则为“蚕箔、弯曲、折”等义,兼跨名词、形容词、动词;后破读为溪母、麌韵、上声,指乐曲,就是今天通行的读音,《集韵》也存有“颗羽切”上声一读。陆德明是知道这对“入-上”变调构词的,只是此处句中“委曲”之“曲”有“曲折”义当读入声,故独标“如字”而让破读上声处于零位。
小  结
1、“如字”是音义书常用的一个描述性的音切术语,主要是指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别义异读,合乎当时书面语习惯中最常用的那个读音和意义的就是“如字”。《释文》“如字”主要是给有异读的常用字标注当时最常见最通用的音义,提醒读者凭借熟悉的音义去辨识不太熟悉的音义,是个便利实用的音切术语。“如字”与破读相对应,破读就是非如字,它主要是破“如字”而产生新音新义并构成新词,我们主要用“破读”来表述变音构词的一读。
2、语言是发展的,读音的地位也是变动的,“如字”一般代表一字原本的音义,破读代表派生的音义,“如字”早于破读。但“如字”是个时段上的相对概念,包含历史音变内容,它强调一定时代的“习惯”和“常用”,它与破读的内容只是相对对应而非绝对对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是可能相互转化的。去声大量涌现并表示破读,它所表示的派生音义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就可能很常用,也就成为新的“如字”,而原来的“如字”音义反而被看成了破读,即派生音反而去表示原生义,这就是“反向分音”现象,则“如字”不全等于“本读”,如“骑”、“勝”的平声是本读“如字”,去声是变调构词的破读,发展到今天,“骑”、“勝”的破读去声“骑坐”、“胜利”义远远超过本读平声的“一人一马”、“担当”义,则今以去声为“如字”了。《释文》有时说前代某人“如字”,不是前人用了这个术语,是说前人所作的这一音义相当于陆德明时代的“如字”。《切韵》全收《释文》的“如字”音,很少收《释文》的破读音,说明“如字”可能就是陆德明时代的常用读书音。《释文》“如字”也有一小部分是用来辨析字形和明假借的,合乎当时通用版本和书面语所用字形以及句中意义的就标“如字”。但《释文》82.8% 的“如字”是用来辨析音变构词的,大量汇录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音变构词材料,借助辨音来析义,以利于读懂经文和注文。在限定性强的双音构词法产生以前,这种分音以别义的音变构词破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3、叠音是最早产生的音变构词法,用单音字重叠构成双音词,义有定,音近似,形多变,看似破读,实存古音。清浊声母变换是上古到中古时期单字音变构词法中很能产的一种,伴随清浊声母变换构词的大势,中古音系在上古浊声母的基础上发展成熟了一套十分整齐而又活跃的全浊声母,随着双音合成构词法取代单字音变构词法,这套全浊声母不断清化,最终消失了,其中的联系很值得研究。变韵构词出现颇早,在汉语四声完备的过程中,不少变韵破读悄然置换为变调破读了,比如上古“阴入对转”、“阳入对转”纯属韵部(韵母)转换问题,而中古多成了声调转换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释文》“如字”类变韵构词中已录存了前人开合两呼互转的一类。变调构词最能产,去声变换更为突出。上古没有去声,去声从古入声和部分舒声中逐渐独立为一个声调,《广韵》“祭、泰、夬、废”四个独立的去声韵可能是最早脱落入声尾而成为独立的去声的。从《释文》海量的去声变换构词材料看,段玉裁认为周秦汉初无去声,魏晋四声才大备,是有一定道理的,也许正是大量变调构词的实际需要促成了汉语四声的完备。大量涌现的去声变调构词与历史音变中的“浊上变去”以及入声的逐渐消失有一定的必然联系。
4、去声独立后,与上声的关系最近,与入声次之,与平声则联系不多。入声本质上是韵母(韵尾)上的差别,而不是声调(音高)问题。上古“阴入、阳入对转”是韵母变换,可以互通。入声与平、上两声相隔甚远,极难互为破读,只是与去声有特殊的渊源关系,去、入才较多地互为破读。《释文》还录有一个入声派生三个去声词的破读材料,可看出去声变换构词的特别能产性,陆德明时代“入-去”变调构词已经相当稳定,说明它产生较早。“平、上”相互变调产生也很早,很稳定,但不多,有一些还保留至今。《释文》所录存的材料可以说明上古已有变调构词。
注  释:
[①]下引例句中,《周易》等12部经、注引文出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阮刻本《十三经注疏》页码和上、中、下三栏,如376b即378页中栏;《老子》王弼注和《庄子》郭庆藩集释引文出中华书局1954年《诸子集成》和1982年《新编诸子集成》本页码。《经典释文》引文出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通志堂本页码和页中序号,如99-48即第99页第46条。
[②]参见黄坤尧《音义阐微·释文如字辨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③]何九盈《切韵音系的性质及其他》(第16页),中国语文1961年9期
[④]宗福邦《论入声的性质》(第457页),《音韵学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84
[⑤]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第1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5年1月)
《经典释文》“如字”与音变构词
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  万献 初
“如字”是唐陆德明所撰写的《经典释文》等音义书中特用的一个音切术语,它主要是用于说解当时通用书面语中有异读的常用字的读音和意义。一般说来,“如字”是指一个字有两种以上的读音或写法,音义书指出,就这个字出现的具体语境而言,该字应选用当时习惯中最常用的那个读音和意义(个别时候是字形)。
“如字”是《释文》仅次于“反切”和“音”的第三大音切术语,我们所作的音切数据库显示:《释文》全书在796个字头下标注“如字”3035次,占全书实注音切70803次的4.3%。《释文》中的“如字”10%辨析字形而90%辨析音义,所以说“如字”主要是一个音切术语。“如字”在《释文》所注十四种经典音义中的分布基本平衡,说明它是用来辨析当时常见习用字音义的,是个既常用又习见的音切术语。《释文》的“如字”又作“如字读”、“读如字”等,如“敦丘:郭云音顿,或丁回反,谢如字读”;“关盛衰:并读如字”。
“如字”至少是已见于六朝,《颜氏家训·书证》“《诗》云‘有杕之杜’,江南本并木旁施大,……而河北本皆为夷狄之狄,读亦如字,此大误也。”一般说来,有非如字才有“如字”,如《释文》“不为:如字,徐于伪反”,正因“为”有去声“于伪反”一读存在,才需要定平声一读为如字读与之区别。故“如字”绝大多数是从至少两个以上书面语的异读(异写)中选择当时习用的一个。“如字”多与“破读”相辅相成,“破读”也叫“读破”或“破字”,是主要的非如字。“破读”一般有两种含义:有破借字读如本字的,即本有其字的假借(通假);有破“如字”产生新音新义而构成新词的,即常说的音变构词。《周礼·天官·盐人》贾公彦疏“杜子春读苦为盬者,盐咸,非苦,故破苦为盬”,已将“读”与“破”连用了,陆德明在《释文》中没有径直用“破读”作术语,而多用“读”、“音”等来表示破读。《释文》中与“如字”对应的破读90%以上是构成新词的,所以它主要是表述音变构词的音切术语。汉语的音变构词建立在以单个汉字为载体的单音节词基础上,起初是一字形负载一音一义,然后词义引申,到一定程度就须独立成新词,于是改变音节中的音素来分担独立出来的新词新义,形成一字形负载多音多义多词的现象,如不混淆,就长期共存,如易混淆,就造新的“今字”来分担,再后是造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来作形、音、义的全面区别。
《释文》标注3035次“如字”于796个字头之下,平均每个字头注3.8次。这796个字头基本上都是常见习用字,绝大多数都不超出现代汉语3500常用字的范围。其中 “如字”见次在10次以上的字头只有63个,都是十分熟见的常用字,一个生僻字也没有。这63个常见习用字只占796个“如字”字头的8%,而它们共注“如字”1483次,占总量的49%。可见“如字”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当时有异读的常见习用字标示当时最常见最通用的音义,提醒读者凭借自己所熟悉的音义去辨别和认识不太熟悉的音义。数据显示,“如字”见次率越高的越是含有音变构词内容的常见习用字。63个高见次字头中,见次率最高的如“为、朝、行、中、间、长、好、分、难、乐、相、将、藏”等直到现代汉语还是常用异读字。如“为”在《释文》中被注1184次,除7次是异文外,1177次是纯音切:注“如字”79次,“依字读”1次(实际也是“如字”),注“于伪反”1096次,注“于威反”一次(疑“于威反”是“于伪反”之误);再如“与”注“如字”39次,注“音预、音豫、音馀、音余”等502次;“近”注“如字”25次,注“附近之近”235次等等,都是很典型的辨析音变构词的用例,反切、“音”和“某某之某”常常与“如字”相对应来表示音变构词的破读。
《释文》3035次“如字”的内容为:辨字形的338次;明假借的108次;标注字音的74次;辨析音变构词的2515次,占总量的82.9%。可见“如字”与非如字的破读对应来辨析音变构词是其最主要的作用。《释文》2515次显示音变构词的“如字”内容为:叠音构词78次,占3%;变声构词394次,占15.7%;变韵构词192次,占7.6%;变调构词1853次,占73.7%。因“如字”总是与“音”、反切、“某某之某”等“破读”相对应,才能完整地表述音变构词的内容,故分析时须多考虑“如字”与其它音切类目的相互关系,从而集中讨论音变构词的通则和规律,对《释文》集录的音变构词现象作一个简略的整体观照和小结。
一、与叠音构词对应的“如字”78次
狭义叠音词,指由两个相同的汉字(音节)重叠构成的双音单纯词,也称“重言”、“迭字”、“重言形况字”等等。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他是把叠音词和双声、叠韵的联绵词视为同类来看的。我们认为,刘勰对叠音词的归类和表述是颇有道理的:双声即声母重叠,叠韵即韵母重叠,均为准叠音,是叠音词的延展,可视为它的变体,所以叠音、双声、叠韵实属一类,都为广义的叠音词,都属于双字叠音构词法。初民造字,本是一物一名一字,颇为实在。随后有了一些特殊的名称和越来越多的意义抽象的声气状貌需要表达,用单字不足以喻,就用叠音方式来构造新词,先叠字(灼灼),后双声(参差)、叠韵(沃若)。《诗经》是诗歌,须表达的抽象意象特别多,绘形拟声,描态状貌,叠音构词法用得最为广泛,已经相当成熟了,所以刘勰一气引了一长串,则叠音是最早的音变构词法。
叠音构词法用单音字重叠构成双音词,义有定,音近似,形多变,正所谓“逶迤八十三形,崔嵬十有五体”,口传师授,各有所本,变化甚多。这些历史久远、来源复杂、变化多端的形和音积淀到《释文》的音注系统中,就与当时常用的“如字”形成异读或异形,看似破读,实存古音,因此整理《释文》语音系统时要注意甄别,不可把它们视为同一平面的破读。陆德明整理这些繁复材料时,是以“务从易识”为原则,定字形简易读音常见的为“如字”,除6例列传统破读于首而列“如字”于后外,72例都列“如字”为首音,其他异形异读一律列入其后以备参考。
[1]《诗·小雅·宾之初筵》:“威仪反反”(486c),《释文》:“反反:如字,重慎也。韩诗作昄昄,音蒲板反,善貌”(87-12)[①]
[2]《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2490b),《释文》:“空空:如字,郑或作悾悾,同音空”(349-84,《汇校》“同音空”作“同音控”)
[3]《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1000),《释文》:“狂狂:如字,又九况反”(400-50)
[4]《诗·大雅·云汉》:“兢兢业业(562a),《释文》:“业业:如字,郭五荅反,危也”(98-43)
《诗·小雅·采薇》:“四牡业业”(413c),《释文》:“业业:如字,又鱼及反,或五盍反,壮也”(76-47)
[5]《诗·豳风·七月》:“二之日栗烈”(389a),《释文》:“栗烈:并如字,栗烈,寒气也。《说文》作??颲”(73-21)
[6]《周礼·夏官·方相氏》:“以戈击四隅,驱方良”(851 b),《释文》:“方良:上音网,下音两,注同。又并如字”(128-113)
[7]《周礼·天官·内宰》“上春”郑玄注:“从容论妇礼”(686a),《释文》:“从容:如字”(112-160)
例[1]作首音“如字”的“反反”对应的是异形词“昄昄”,形异音也稍异;[2]的“空空”对应异形词“悾悾”是形异义同音也同;[3]是“如字”平声对“破读”切语的去声,义同形同音异;[4]是一个“如字”对应三个不同音的破读切语,形同音变义也有变(危也-壮也)。这4例都是叠字式的狭义叠音词(纯叠音词),都以“如字”作首音。
例[5]是双声联绵词,“并如字”的“栗烈”对应的是异形词“??颲”,义同音同形有异。例[6]是叠韵联绵词,“方良”读“网两”即暗言当作“魍魉”,义同音异隐含了形异,“如字”作又音。例[7]的“从容”是古今都很常用的叠韵联绵词,独注“如字”而使其破读处于零位,提醒读者这里是双音联绵词,不要错当作两个单音词来理解。
上7例分别展示了用“如字”来显示的叠音词的各种类型和构成,展示了叠音词中“如字”与破读的异形字、“音”、切语等的多种对应关系,还展示了“如字”与破读在形、音、义上的多种多样的同异关系,理解了这些复杂关系,其余注“如字”的叠音词就可以类推了。
这些叠音词的“如字”与“破读”有的是音变(包含形变)构成了新词,有的没有。其实,单个汉字重叠为双音节的新词,重叠后多数变读为平声,本身就是音变构词,成形后的双音词再在其“如字”读的基础上变音(变形),就是二度音变构词了。不管“一度”还是“二度”,都是音变构词,所以我们总是把《释文》中的叠音词放在音变构词类中来讨论。
二、与变声构词对应的“如字”394次
“变声构词”,即改变一字的声母来分担新生出的词义而构成新词,是破读的一种。“变声构词”、“变韵构词”和“变调构词”都属于单字音变构词法,比起较原始的双字叠音构词法来,单字音变构词法可能晚出一些。从《释文》大量标明音主的破读材料来看,三类单字音变构词大约发生在上古,成熟于中古,或说它们在中古最为能产,《释文》正好集其大成。
《释文》“如字”类的394次变声构词中,有347次为清、浊声母的变换,由清变浊的228次、由浊变清的119次,占变声构词总量的90%以上。《释文》“音”类的清、浊声母变换占其变声构词总量的98%,切语类的清、浊声母变换占其变声构词总量的77.5%,比例也都很大。综合来看,清、浊声母变换曾是上古到中古单字音变构词法中非常能产的一种,仅次于去声的转换构词。与此同时,上古到中古音系的声母系统逐渐发展成熟了一套十分整齐而又活跃的全浊声母,而当双音合成构词法(联合、偏正、加缀等)取代了单字音变构词法后,这套全浊声母不断清化,于《中原音韵》前后逐渐从通用官话音系中消失了。这两者之间似乎有某种深层的有规律的联系:是已有的整套全浊声母使得清、浊声母变换构词特别能产,还是清、浊声母变换构词的需要促使全浊声母整齐化?这,还有待更深入的探讨。
2.1 清声母为“如字”、浊声母为破读的228次
由清声母破读为浊声母是公认的变声构词常例,有的传至现代汉语中(已改用非清浊声母区别的形式),其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待深入认识,《释文》较集中地保存了这类资料。
[8]《周礼·夏官·叙官》“道仆,上士十有二人”郑玄注:“王朝朝莫夕,主御王以与诸臣行先王之道”(832b),《释文》:“朝朝:上如字,下直遥反”(126-45)
[9]《左传·襄公26》:“遂见公于夷仪”(1988c),《释文》:“遂见:贤遍反,一音如字”(266-61)
[10]《礼记·檀弓上》:“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1285b),《释文》:“夫夫:上音扶,下如字,一读并如字,注及下同”(169-47)
[11]《左传·僖公18》“齐人杀无亏”杜预注:“以说宋”(1809c),《释文》:“以说:音悦,又如字”(234-53)
[12]《庄子·寓言》:“夫子行不閒”(962),《释文》:“不閒:音闲,下同。一音如字”(398-22)
[13]《庄子·徐无鬼》:“举之童土之地”(864),《释文》:“童土:如字,又音杜,向云:童土,地无草木也”(394-55)
例[8]“朝”是最典型的由清变浊的变声构词,“如字”读知母、宵韵、平声(朝旦义,清声),破读“直遥反”为澄母、宵韵、平声(朝向、朝廷义,浊声),共73见,标“如字”于首或后完全是为了确定“朝”在该句中应选哪一义。这对变声构词一直保留到现代汉语,只是变成声母zh、ch的不送气、送气之别了。[9]“见”的“如字”读见母、霰韵、去声(看见义,清声),破读“贤遍反”读匣母、霰韵、去声(显现义,浊声),共47见,虽然清浊音变是明确的,但两义的差别甚小,不易辨别。47见中,陆德明独标“如字”的7次是很肯定的,余40次是两读并出,“如字”作首音17次,作又音备考的23次,说明前人看法多有不同。正因为难于区别,后来才另造今字“现”来分担浊声匣母的破读义,形成“见-现”古今字,这才全面区分清楚了。[10]“夫”16见,“如字”读非母清声为实词(名词),破读奉母浊声为虚词(发语词),是词性的不同,今天不用那个浊声母的虚词,破读就自然消失了。[11]“说”是以一对多的破读,“如字”读书母、薛韵、入声(说解义,清声母、入声),破读一为以母、薛韵、入声(悦怿义,浊声母)14次,破读二为书母、祭韵、去声(游说义,去声)31次,一为“清-浊”变声,二为“入-去”变调,关系复杂,于是造“悦”字分消其一而成全其二。例[12]“閒”略近“说”类,后来清浊变声用“闲”字来消解,平去变调使它自己也连带变成了“间”,走得更远。
上几例是较典型的“清-浊”式变声构词。例[13]“土”读“他古反”为“如字”是透母清声,所引破读“音杜”(或“徒古反”)是定母浊声,然词义区别很模糊,是不大成熟的“清-浊”式变声构词,故陆德明在“土”字被注的4例中一律以“如字”作首音。标有“如字”而见次较少的“清-浊”式变声构词的字头如“世、卦、焦、嗟、括、绮、枝”等也都词义区别模糊,不大成熟,陆德明也都是一律以“如字”作首音,使读者用起来简洁便利。当然,也有“昭、葬、兼、阙”等仅1见的,他以破读作首音而以“如字”作又音,是客观地列出前人的不同读法,供读者参考和选择。
3.2 浊声母为“如字”、清声母为破读的119次
黄坤尧在《释文如字辨音》中分析了8组该类破读:败(并-帮)、坏(匣-见)、折(禅-章)、断(定-端)、别(并-帮)、属(禅-章)、尽(从-精)、焉(为-影),认为该类“亦属常例”,言之有理。[②]仅从“浊-清”119次对“清-浊”228次的数据来看,前者也不可能是特例或是后者的变例,“音”中的比例是“浊-清”662次对“清-浊”403次,则“浊-清”式反而占多数,切语中的比例是“浊-清”688次对“清-浊”1823次,数字都不小。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浊-清”式曾是独立而常用的变声构词方式。因此可以说,清、浊声母的互为破读曾经是汉语单字音变构词法中变声构词的最主要方式。略补析该类用例如下:
[14]《诗·小雅·巧言》“为犹将多”郑玄笺:“女作谗侫之谋大多”(454c),《释文》:“大多:音泰,又如字”(82-131)
[15]《周礼·考工记·轮人》“三材既具,巧者和之”郑玄注:“调其凿内而合之”(907b),《释文》:“而合:音閤,又如字”(136-107)
《周礼·考工记·序》:“合此四者”(906a),《释文》:“合此:如字,刘音閤”(136-29)
[16]《礼记·曲礼上》:“乐不可极”(1230a),《释文》:“可极:如字,皇纪力反”(162-13)
[17]《左传·昭公9》:“则戎焉取之”(2057a),《释文》:“戎焉:於虔反,又如字”(279-69)
《左传·隠公6》:“晋、郑焉依”(1731c),《释文》:“焉依:如字,或於虔反,非”(223-96)
例[14]“大”注音切24次,以浊声匣母为“如字”,以“音泰”清声透母为破读,后造“太”分其破读义。同类的还有“父-{甫}”、“奉-{捧}”等。[15]“合”注音切20次,只有3例陆德明以破读“閤”浊声匣母作首音,因为它们在句中确有“和合使之恰当”的动作义,其余一律读清声见母“如字”。“匣-见”声变的还有“会”6次、“活”3次等。[16]“极”以浊声群母名词为“如字”,以“纪力反”清声见母动词(达到极点)为破读,词义区别不甚明显,故所注6例中陆德明全以“如字”作首音。[17]“焉”有代词与副词、语气词之别,前者为浊声匣母“如字”,后者为清声影母破读。这种词性的分别在当时是很困难的,陆德明能凭语感来把握,确属不易。
2.3 其余的变声破读44次
这44次归属10种,基本上都是近声通转:1)“不送气-送气”4次,如“将”:精-清(请、愿);2)“送气-不送气”7,如“郭”:溪-见{廓};3)“见-影”9:如“景”-{影};4)“昌-彻”4:如“出”-{黜};5)“精-端”5:如“载”-{戴};6)“娘-日”6:如“女”-{汝};7)“日-泥”3:如“兒”-{齯};8)“书-章”4:如“摄”-(折叠);9)“晓-溪”1:“虚”-{墟};10)“明-微”1:“貓”(家)-(野猫)。引2例则可窥见全貌:
[18]《诗·周南·鹊巢》:“百两将之”(284a),《释文》:“将之:如字,送也。沈七羊反”(55-52)
[19]《易·升》:“升虚邑”(58c),《释文》:“升虚:如字,空也。徐去余反,马云丘也”(27-61)
例[18]“将”的“如字”读精母、阳韵、平声,破读之一为“七羊反”清母、阳韵、平声,有“敬请、意愿”义。陆德明认为在此句中“将”该是“送给”义,应读精母“如字”,而不是沈(重)认为的破读清母“请”义,故列沈的破读为又音以备考。[19]“虚”读晓母、鱼韵、平声“如字”为“空虚”义,破读“去馀反”溪母、鱼韵、平声为“丘虚”义,后造今字“墟”以别之。陆德明认为句中的“虚”是“空”义,而不是马(融)注的“丘墟”义,故以“如字”作首音。
三、与变韵构词对应的“如字”191次
“变韵构词”即改变一字的韵母来分担新生出的词义而构成新词。变韵构词似乎应是比变声、变调出现得早的一种音变构词方式。
相邻、相对韵部之间的通转关系,曾是清代古音学家们不断探索并卓有成效的课题,从孔广森《诗声类》提出“阴阳对转”到章太炎《成均图》更大范围的对转、旁转,虽是以诗歌押韵为主题,但所得理论的应用自然延展到字词的韵近义通(同)、同源派生等问题上,章太炎的《文始》探索和推衍汉语同源词族,其中大部分就是从韵母的转变来追索派生词的来源的。其实,段玉裁的“同声必同部”除了韵部归并上的意义外,还揭示了同谐声偏旁的字其古韵相通则义多有联系的隐含规律。这些研究,有意无意都涉及到了汉语变韵构词的一些问题,也意味着变韵构词是出现颇早且颇受关注的语言现象。由于变韵构词产生较早,变韵分化出来的新词早就在汉语中通行,为求书面上的区别,有一部分在字形上也产生分化,由新出的字形来分担,形成古今字,到中古就看不出它们是变韵构词了。
《释文》是集前代字(词)音义之大成的著作,音变构词的材料丰富而全面,自然也保存了前人变韵构词的资料。不过,陆德明贯彻他“务从易识”的宗旨,多依自己时代的“如字”读,而他的时代,“四声”在语音系统中的地位已经非常明晰而突出,不少原来变韵的破读悄然置换为变调了,比如上古“阴入对转”、“阳入对转”纯属韵部(韵母)转换问题,而中古多成了声调转换问题。这就象中古的派生构词常常有清浊声母之别,但由于全浊声母清化,现代多转换为相邻声母、韵母或声调之别一样。因此,一对破读材料可能在含有声调变化的同时也含有韵母、声母的差别,但给人们突出印象的往往是声调上的差别:如“比”的动词“对比”义读“如字”帮母、旨韵、上声,形容词“亲密、比并”义破读为章母、质韵、入声,“旨”是“脂”(阴声韵)的上声、“质”是“真”(阳声韵)的入声,韵母有别,但感觉上是声调差别大(古为“上-入”、今为“上-去”);又如“长”的“长短”义读“如字”澄母、阳韵、平声,“生长”义破读为知母、养韵、上声,声母有“浊-清”之别,但还是声调的“平-上”之别感觉突出。基于此,分类时我们把这种用例多归入变调构词之中去。字形分化、暗中置换与明白划归,这就使上古本来较多的变韵构词材料越来越少,而变调构词后来居上,在中古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这就是《释文》中变韵构词数量只有变调构词十分之一的基本原因。
尽管变韵构词用例只有191次,但积淀了很久远很复杂的内容,比较零碎,不大容易系统归类。而象“行”以动词“行走、行动”义为“如字”读匣母、庚韵、平声,以名词“大路、行列”义为破读匣母、唐韵、平声(“庚-唐”旁转),又是古今都习用而广为人知的两读,故在《释文》中仅被注6次,这样的无须列举。现选定一些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来显示变韵构词的基本类别:
[20]《尚书·酒诰》:“薄违农父”(207c),《释文》:“违:如字,徐音回,马云:违,行也”(47-130)
[21]《庄子·盗跖》:“罢兵休卒”(993),《释文》:“罢兵:如字,徐扶彼反”(400-8)
[22]《礼记·中庸》:“民不可得而治矣”(1629b),《释文》:“而治:直吏反,一音如字”(209-15)
[23]《仪礼·乡射礼》:“请以乐乐于宾”(1004c),《释文》:“以乐乐:下音洛,下句同。又皆如字”(147-144)
[24]《左传·昭公13》:“其贵亡矣”(2071a),《释文》:“其贵亡矣:亡音无,又音如字”(281-152)
[25]《左传·哀公17》:“衡流而方羊裔焉”(2179b),《释文》:“衡流:华盲反,又如字”(303-84)
《左传·成公10》:“郑人杀繻,立髠顽”(1906b),《释文》:“顽:如字,徐五班反”(252-22)
[26]《礼记·杂记下》:“既封而退”(1563a),《释文》:“旣封:彼验反,又如字”(200-27)
例[20]“违”以“离开、背反”义为“如字”读匣母、微韵、平声,以“廻环走”(后作“廻”)义为破读匣母、灰韵、平声,“微-灰”旁转,这是平声韵旁转的一类。[21]“罢”以“遣去、废除”义为“如字”读并母、蟹韵、上声,以“停止、完结”义的“扶彼反”为破读并母、纸韵、上声,“蟹-纸”旁转,这是上声韵旁转的一类。[22]“治”以“治人”义为“如字”读澄母、志韵、去声,以“被人治”义的“直吏反”为破读澄母、至韵、去声,“志-至”旁转。这是去声韵旁转的一类。上古“志、至”是分韵的,《切韵》也分,而在陆德明音注里则已混用,中古后就更不分了,“治”的变韵就置换为声母“zh-ch”和声调“去-平”的变读了,今南方的不少方言还把“治鱼”的“治”念作“迟”音。[23]“乐”以名词“音乐”义为“如字”读疑母、觉韵、入声,以形容词“快乐”义“音洛”为破读来母、铎韵、入声,上古两读都在“药部”,可能只有“疑-来”的声母区别,但到中古则分化为“觉-铎”两个入声的差别,这是入声韵旁转的一类。[24]“亡”以动词“逃、灭”义为“如字”读明母、阳韵、平声,以否定副词“无”义为破读明母、虞韵、平声,上古两读都在“阳部”,到中古则分化为“阳-虞”两韵的差别,这是阳声韵与阴声韵对转的一类。[25]“衡”以“平衡”义为“如字”,即《广韵》“户庚切”匣母、庚韵、平声、开口呼,以“纵横”义“华盲反”为破读,即《广韵》“户盲切”匣母、庚韵、平声、合口呼;“顽”以“粗钝”义为“如字”,即《广韵》“五还切”疑母、删韵、平声、合口呼,以“强暴”义“五班反”为破读即疑母、删韵、平声、开口呼。“衡”为开口转合口,“顽”为合口转开口,这是两呼互转的一类。陆德明也许未能自觉地区分韵部的开合口,只是如实录存了前人的破读音,材料自身就显示了开合口的分别,这正是《释文》客观录存音切资料的内在价值体现。
至于例[26],则情况颇为特别。“封”的“如字”是“封土、封闭”等义,《广韵》“府容切”非母、钟韵、平声;而破读“比验反”为帮母、酽韵、去声,《集韵》“陂验切”本自《释文》,义为“棺木下葬”或地名,字或作“窆”。声、韵、调都有别,而以韵母差别最大,“酽韵”是“严韵”的去声韵,“钟-严”虽都是三等阳声韵,但开合、洪细、韵尾都不同,而《释文》所引又非只一例,显然不是偶然现象,应视为变韵构词的特例。当然,由于“封-窆”字形和读音差别都较大,上古又多混用,认为是假借字,似乎更稳妥一些。
四、与变调构词对应的“如字”1853次
“变调构词”,即改变一字的声调来分担新生出的词义而构成新词,是音变构词破读中最为多见的一种。关于汉语的变调构词,周祖谟“四声别义”之论较为集中。现又有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一书出版,把该项研究更进一步推向深入。
语言是发展的,读音的地位也是因时而异且变动不拘的。“如字”是个包含历史音变内容的描述性音切术语,它与破读的内容只是相对对应而非绝对对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是可能转化的,上古某字的破读到中古就可能很通用而变成“如字”,中古新产生的破读到现代也可能成为新的“如字”。比如“为”上古也许只有平声“作为”义一读,后分化出介词则破读为去声;中古两词两义两读并行,形成典型的平声“如字”与去声破读对应的“平-去”变调构词;发展到近现代,介词去声一读极常用,“作为”义平声一读被双音词分担了,读平声的反不再单独成词而只作双音词的语素,这时在感觉上“为”的去声是“如字”,平声反而象是破读了。再如“衣、王、雨”等中古前后都是“名词-动词”型的“平-去”变调构词,后来破读去声一义由双音词分担,平声“如字”一读失去了对应的破读就不成其为“如字”了,这类上古、中古的“如字”就成了历史概念,后人勉强用“词类活用”来指称它们。
很多学者认为上古没有去声,其说多本于段玉裁《六书音韵表·今韵分十七部》:“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攷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去声,平声多转而为仄声,于是乎四声大备而与古不侔,有古平而今仄者,有古上、入而今去者,细意搜索,随在可得其条理。今学者读三百篇诸书,以今韵四声律古人,陆德明、吴棫皆指为协句,顾炎武之书亦云平仄通押、去入通押,而不知古四声不同今犹古本音部分异今也。明乎古本音不同今韵,又何惑乎古四声之不同今韵哉”,“古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上与平一也,去与入一也,上声备于三百篇,去声备于魏晋。”《释文》巨量的去声转换构词用例颇能支持段氏的“古无去声”之说,不过去声是形成于魏晋还是更早一些,还有待深入研究。
去声可能是从古入声和部分舒声中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声调的,《广韵》有“祭、泰、夬、废”四个奇怪的独立去声韵,很可能是某一段时段内去声大量涌现,有些较早脱落入声尾而形成独特的去声韵。由于去声后出,一般都认为去声一读多是破读。然而,《释文》“如字”变调构词中,就有181次去声为“如字”,平、上、入三声为破读的用例,“音”中有564次,切语中也有2138次,数据都这样大,说明不是偶然为之。可以推测,这些去声原来就是破读,到陆德明的时代,后来者居上,它们所表示的派生新义发展成为常用义了,自然就成了“如字”。黄坤尧在《释文如字辨音》中分析了27例“以去声为如字,以平、上、入声为破读者”,结合本书大量的该类数据的分析,可知“如字”与破读是互相转化的,在中古去声的变调构词中,这类转化尤为突出。当然,总体上还是平、上、入三声为“如字”(或本读),去声为破读的用例多,“如字”中共有1557次,占变调构词总次数的82% 强,“音”中有1936次,切语中有13501次,说明去声之读的确是在上古到中古之间不断产生。
《切韵·序》有“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之语,说明去声在当时的各地方音中发展很不平衡,变动还很活跃,这与《释文》反映出来的去声变换构词十分活跃的情况是相符的。何九盈通过调查后说:“无论是《切三》《王三》以及后来的《广韵》,入声和去声相交叉的情形特别严重”,[③]这种“入声和去声相交叉”的情况也合乎《释文》该类音切数据所反映出来的实际状况。看来,魏晋时期去声大量从入声(也有平、上声)中挣脱而出,独立地去表示新词新义,是从多种角度都能看到的语言事实,而《释文》中的巨量去声变换构词则显得尤为突出。
4.1 三声破读为去声的1557次
平、上、入三声破读为去声以造新词,是变调构词的常例,发展得且构词量大,是历代音变构词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的最通用的构词方式,《释文》“如字”用例反映的情况也是如此。
4.1.1 平声破读为去声的961次
从一字的平声分化出去声以区分新词新义或新的词性,曾经也是很能产的构词方式,《释文》中注次很高的该类构成还有不少存留在现代汉语中,如藏(动-名)、观(动-名)、将(副-名)、丧(名-动)、间(名-动)、中(名-动)、和(形-动)、难(形-名)、长(形-量)、为(动-介)、相(副-名)等等;有的当时极常见而后来被双音词所取代,如王(名-动)、冠(名-动)、先(名-动)等等;还有的后来造今字分担了新生词的音义,如知{智}(动-名)、陈{阵}(动-名)等等。尽管这一类比较常见,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以便加深认识。
[27]《左传·定公13》:“今三臣始祸”(2150b),《释文》:“三:如字,又息暂反”(297-25)
《左传·庄公10》:“齐人三鼓”(1767a),《释文》:“三鼓:息暂反,又如字”(228-12)
[28]《礼记·王制》“凡九州岛,千七百七十三国”郑玄注:“诸侯相并”(1324b),《释文》:“相并:必政反,又如字”(173-58)
《左传·庄公16》“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杜预注:“曲沃武公遂并晋国”(1772b),《释文》:“遂并:如字,王必政反”(228-116)
[29]《左传·宣公3》:“公子兰奔晋,从晋文公伐郑”(1869a),《释文》:“从晋:如字,又才用反”(244-155)
《左传·文公15》:“宋华耦来盟,其官皆从之”(1854C),《释文》:“皆从:才用反,注旅从同。又音如字”(242-127)
[30]《庄子·说剑》:“王三环之”(1022),《释文》:“三环:如字,又音患,绕也;闻义而愧,绕馔三周,不能坐食”(401-40)
[31]《仪礼·士丧礼》:“祝受巾巾之”(1137a),《释文》:“巾巾:并如字,刘下居觐反”(155-174)
例[27]“三”的“如字”读心母、谈韵、平声,破读“息暂反”为心母、阚韵、去声,读平声的是实数,“三臣”就是“三个臣子”,读去声的是动作的次数,“三鼓”即是“三次或多次击鼓”,《释文》“三”下注有“如字”的27见,其中“如字”作首音的7次,作又音的19次,说明在陆德明时代这是个用得较普遍的变调构词,反复标注“如字”于首或后,是在确定当句中的“三”是实数还是次数。
例[28]“并”的古字形是用“二”把两个“人”串连在一起,本义是动词“合并”,当读《广韵》的“府盈切”帮母、清韵、平声,后来地名和姓氏占有了这个字形和读音,就分化出“必政反”帮母、劲韵、去声一读来负担“合并”义;又“並”的字形是两个“立”字相依,本义是“並排”,读并母、迥韵、上声。后来因“并、並”形音义皆相近,两字一度混用,为求区别,再后“并”读平声专表地名和姓氏,“並”读去声兼表“合并、並排、连词”等义项。但从《释文》的用例看,陆德明时代这些变化可能才刚刚开始,“并”和“並”时有联系但还没有混用到分不开的程度,而“并”以平声一读为“如字”表“合并”,以新生的去声一读为破读表“吞并”。由此例的分析可见,《释文》所存的音切材料的确能在离析汉语字词音义的历史层次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弄清“并、並”二字在形、音、义上的交错,音与义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转换,“如字”与破读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对应关系等等,都具有历时语言研究的理论意义。
例[29]“从”平声“如字”的“服从、听从”义与去声破读的“跟随”义区别甚明,“如字”作首音或又音只是在确定当句的词义。这类典型的变调构词用例说明,在限定性强的双音词产生以前,这种分音以别义的破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例[30]的“环”和[31]的“巾”都有平声(名词)、去声(动词)的两读,但陆德明在两字各7见的用例中,一律以平声“如字”作首音,去声破读作又音以备考,说明他虽然引用了前人的破读材料,但并不认为该字所负载的义项已到了必须分音构造新词的程度,也就是还没有成为成熟的变调构词。这与他对待例[29]那样很成熟的变调构词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显示了陆德明的“识断”。今天看来,“从”的去声破读“跟随”义必须造双音词来分担,而“环”、“巾”的去声破读义则或用“名词活用为动词”来解释或用单音词“绕”、“戴”来兼表,也说明了陆德明识断的准确性。
4.1.2 上声破读为去声的304次
《释文》浊声母上声字变去声的多,清声母上声字变去声的少些,以见次多的一些字头为例,浊声匣母:远(16)、下(11)、后(11)、右(9)、雨(8),以母:与(23)、养(11),从母:坐(16)、聚(6),定母:弟(8)、道(5);清声精母、清母:左(8)、此(15)、取(13),晓母、溪母:好(26)、巧(11),生母、书母:使(14)、守(19)。这种破读音变的趋向与历史音变中的“浊上变去”显然有一定的联系。
“如字”用例中304次上声变去声涉及52个字头,覆盖率颇高,说明曾经也是能产的构词方式之一。象好(形-动)、远(形-动)、与(连-动)、使(动-名)等“上-去”式变调构词今天仍然很容易理解,有的则稍微难一些:
[32]《礼记·曲礼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为上”郑玄注:“坐在阳则上左”(1239b),《释文》:“坐在:才卧反,又如字”(163-74)
[33]《诗·小雅·四牡》“不遑将父”毛传:“将,养也”(406c),《释文》:“将养也:以尚反,下注同。一音如字”(75-45)
[34]《易·益·彖传》:“自上下下”(53b),《释文》:“下下:上遐嫁反,下如字,注同”(26-100)
[35]《周礼·地官·胥师》“察其诈伪、饰行、儥慝者”郑玄注:“巧饰之”(737c),《释文》:“巧饰:苦敎反,又如字”(116-154)
例[32]“坐”《广韵》本有“徂果、徂卧”二切,上声“如字”为动词,去声破读为名词,《释文》也分得甚清,后来名词造今字“座”,“坐、座”都读去声,就看不出变调构词的路径了。[33]“养”上声“如字”是“饲养、养育”义,破读“以尚反”去声是下对上的“供养、奉养”义,后尊卑色彩渐淡,破读义消失,去声一读也就消失了,这是语用引起语音的变化。[34]“下”的上声“如字”是方位名词,破读“遐嫁反”去声是动词。这一类还有“上”、“高”、“后”等等,后来都不再破读为二音。汉语的语法意义常常只需在上下文中体现出来则可,只求经济实用,达意而已,不很强调表现形式上的外在与齐一,不象西方语言那样强调有明确的外在形式标记。[35]“巧”的“上-去”变调似乎在形容词、名词的不同上,差别甚微,比较模糊,是不大成熟的变调构词,后来就不变调了。大约“窍门”之“窍”该来自“巧”的去声破读吧,在“窍门”义上“巧-窍”应是变调构词形成的古今字。
4.1.3 入声破读为去声的292次
“恶”入声破读为去声的变调构词列在《序录》引例之首,应是陆德明认为较成熟较典型的用例。从古音学家对汉语四声的研究成果来看,就陆德明时代而言,“入-去”变调的确已是“有自来矣”。《释文》“如字”中291次“入-去”变调构词覆盖40个字头,高见次相对集中于几个字头之下:“恶”55次、“杀”31次、“说”27次、“食”23次、“出”22次、“约”21次,这样的常见习用字,这么反复地辨析,足以说明“入-去”变调当时在辨义上是有普遍性和实用性的。再查次高见次的字头,只有“北”、“伐”一律以“如字”作首音,似乎在当时还是不大成熟的变调破读,而高见次者都有破读作首音“如字”作又音的,是成熟的变调构词用法,说明“入-去”变调构词在当时已经相当稳定了。
[36]《礼记·缁衣》:“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着也”(1650c),《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212-70)
[37]《礼记·杂记下》:“不能食食”(1563c),《释文》:“食食:上如字,下音嗣”(200-36)
[38]《礼记·坊记》:“杀其君之子奚齐”(1621b),《释文》:“杀其:音试,注及下同。一音如字”(207-65)
《周礼·考工记·序轮人》“欲其揱尔而纎也”郑玄注:“揱纎,杀小貌也”(907c),《释文》:“纎杀:色界反,刘色例反,下同。一音如字”(136-116)
[39]《尚书·甘誓》“戮于社”孔安国传:“不用命奔北者则戮之”(155c),《释文》:“北:如字,又音佩,军走曰北”(41-61)
[40]《周礼·考工记·辀人》:“熊旗六斿,以象伐也”(914c),《释文》:“象伐:如字,刘扶废反”(137-128)
例[36]“恶”作形容词读“如字”影母、铎韵、入声,作动词破读为影母、暮韵、去声,古今沿用,人所共知。[37]“食”入声“如字”是一般的“饭食、吃”义,破读去声是“给吃、供养”义,有使动意味,也常被提及。[38]“杀”的一般动词义读“如字”生母、黠母、入声;第一种破读“色界反”,生母、怪韵、去声,为“减省、消耗”义;第二种破读“音试”,即《广韵》“式吏切”书母、志韵、去声,为下杀上(后作“弑”);第三种破读“色例反”,生母、祭韵、去声,为“降杀、递减”义。一入破读为三去,可见“入-去”变调曾一度非常流行,十分能产。[39]“北”6见、[40]“伐”3见,陆德明一律以入声“如字”作首音,以去声破读作又音以资比较,说明他虽然熟知前人的破读,但不认为它们是必要的或常用的,即《序录》所谓“恐非为得”者。值得注意的是,“伐”在《公羊传》何休注中就已有“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的析音辨义的破读了,陆德明并不因为汉人破读了他就一定依从,而是根据自己时代的实际情况和读通经注文句的需要来选定,始终贯彻“务从易识”的宗旨。这种客观实际的施注态度是可贵的。
4.2 去声破读为三声的181次
以去声为“如字”,破读为平、上、入三声来构新词,应是晚于三声变去声的变声构词方式,去声的晚出前人论证颇多,证据不少,《释文》大量的用例所反映出的历史层次也能证明这一点。新生的事物总是充满活力和表现力,去声大量涌现后,很快就大量用来表示常用的音义,其中不少都成为中古的“如字”读,而与它们对应的那些平、去、入三声读法则反被看成破读。“如字”中有“去声-三声”的变调构词181次,“音”中有564次,切语中有2138次,可见它曾经是一种稳定而能产的变调构词方式,不是偶一为之。
4.2.1 去声破读为平声的49次
去声变平声没有见次高的字头,49次分属26个字头,最多的也只是一个字头下6次,这可能说明该类变调构词只是在初生阶段,还未能普遍使用开来。
[41]《礼记·明堂位》“夏后氏骆马黑鬣”郑玄注:“顺正色也”(1490b),《释文》:“顺正:音征,又如字”(191-138)
[42]《周礼·天官·小宰》:“一曰听政役以比居”(654a),《释文》:“政役:郑音征,司农如字”(109-69)
[43]《左传·定公4》“入于云中”杜预注:“入云梦泽中”(2136c),《释文》:“云梦:如字,又音蒙”(294-126)
[44]《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其地而制其域”,郑玄注:“小国贡轻,字之也”(705a),《释文》:“字之:如字,一音滋”(114-126,《汇校》“滋”作“兹”)
[45]《尚书·洪范》:“而畏高明”(190a),《释文》:“畏:如字,徐云郑音威”(46-47)
例[41]6次“正”和[42]5次“政”的“如字”读章母、劲韵、去声,破读“音征”为章母、清韵、平声。推测可知,上古两字都只有平声一读,是其“正直”、“政事”的基本义;在去声大行的时期,基本义音变作去声,分出平声表“正月”、“征役之事”。则[41]以平声为“正”的首音,还是古读的残留;[42]以破读音表破读义,才是中古的常情。从这里看得出音读变化的历史轨迹。[43]用已经稳定了的去声表示“梦”字的基本义,分出平声来表专名,这是中古“去-平”变调构词的常例。陆德明在这里以“如字”作首音,似乎认为“梦”作专名还不必变读。[44]“字”与“滋、孳”是同源词,都从“生育”义来,上古当同读平声,中古“字”转读去声为“如字”表示“文字”等常用义后,分出平声给动词表“养育”义,再后用双音词分担“养育”义,破读消失,今天就无所谓“如字”了。[45]“畏”的情形与[44]“字”略近,它本有“威严”义读平声,去声一读表示动词义成为常用“如字”读后,则读平声的“威严”义反而成为破读。
4.2.2 去声破读为上声的88次
去声虽多从入声变来,但它成为独立的一个声调之后,倒是与上声的关系越来越近,与平声相比它俩都是仄声,与入声相比它俩都无塞音韵尾,所以《释文》中去声破读为上声的比破读为平、入声的多,高见次字头也有。
[46]《论语·学而》:“信近于义”(2458b),《释文》:“信近:附近之近,下及注同。又如字”(345-63)
[47]《诗·周颂·闵予小子》“陟降庭止”郑玄笺:“陟降,上下也”(598b),《释文》:“上下:时掌反,又如字”(103-32)
[48]《周礼·夏官·田仆》“令获者植旌”郑玄注:“植,树也”(858b),《释文》:“植树:如字,一音竖”(129-148)
例[46]“近”的“如字”读群母、焮韵、去声,为形容词;破读“附近之近”即《广韵》“其谨切”群母、隐韵、上声,为动词。标有“如字”的25次,“如字”作首音15次,作又音10次,足见当时是成熟且常用的“去-上”式变调构词。[47]“上”的“如字”去声为方位词,破读上声为动词,共见22次,也是当时常见的“去-上”式变调构词。贾昌朝《群经音辨·辨字音疑混》云“居高定体曰上,是亮切;自下而升曰上,时掌切”,就是把去声一读列在前的,说明唐宋前后的确是以去声为“如字”,以上声为破读的。至今汉语声调“上声”的“上”还读上声,当是中古破读的残迹。[48]“树”上古为“树艺”义,是动词,读上声;中古“树”替换了“木”的名词义,以去声为“如字”,分出上声“音竖”表动词“树立”义;现代“树立”义只在作双音词素时才用,不须破读,“树”就只有去声一读了。“树”音义的三度变化有明显的历史层次。
4.2.3 去声破读为入声的44次
一般认为去声有很多是上古入声丢失了塞音尾巴而形成的,故去声与入声有较深的渊源关系,从《释文》变调破读的材料看,确有可能如此。《释文》变调构词破读的用例中,平、上两声极少与入声互为破读,数据聊胜于无:“如字”中“平、上-入”互为破读的总共才6次,而入声破读为去声有292次,去声破读为入声有44次;“音”中“平、上-入”互为破读的18次、切语中22次,而“音”中“入-去”破读543次、切语中2968次,“音”中“去-入”破读61次、切语中508次。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去声与入声关系较为密切。
[49]《尚书·吕刑》:“度作刑以诘四方”(247b),《释文》:“度:待洛反,注同。马如字,云法度也”(51-23)
[50]《礼记·坊记》“则不视其馈”郑玄注:“不视,犹不内也”(1621c),《释文》:“不内:音纳,又如字”(207-77)
[51]《尚书·大诰》:“弗吊”(198a),《释文》:“吊:音的,又如字”(46-169)
例[49]“度”有15次,去声“如字”是名词“尺度、法度”等义,破读入声“待洛反”是动词“测量、猜度”义,是很典型的“去-入”变调构词用例。[50]“内”注有音切7次,本字就读入声,上古韵在缉部,是动词“交纳”义,引申为方位名词“内部”。去声大行后,两词分化,以去声“如字”作方位词,破读入声作动词,后造今字“纳”以分担动词义。历史脉络甚为清楚。[51]“弔”注有音切8次,本义是“追悼死者”,引申为“至、来”,两义分化成两个动词,以去声为“如字”表“追悼”义,以破读“音的”端母、锡韵、入声表“至、来”等义。实际上,“弔”的“至、来”义甚古,存于书面语中,中古口语不一定还用,经师们在传授经注音义时为使学童易于区别经义而相承破读,这是符合当时大趋势的,并不象清儒所说是“经师强生分别”。
4.3 其他声调的互相破读
平声破读为上声的80次,上声破读为平声的29次,“平、上”两声的关系不算很密切,远比不上去声与三声的关系那么紧密。这也显示了“去声后出”的可能性。
平声破读为入声的仅1次,入声破读为平声的3次,入声破读为上声的2次,没有上声破读为入声的。四声中入声的性质很特别,本师宗福邦先生云:“带塞音韵尾正是入声最基本的特征,……入声与平声、上声、去声不同,后者反映的是汉语字音高低升降变化的状况,属于声调范畴,前者反映的是汉语韵尾的状况,属于韵母结构形态的范畴。”[④]看来,入声与平、上两声相隔甚远,极难互为破读,这是以其内在性质各不相同为背景的。黄侃论及古代“音变界限”时说:“平声音变者,至去声而止,下不及于入声。入声音变者,至上声而止,上不及于平声。此音变之大界,不期其然而然。”[⑤]黄季刚先生这种基于语感的认识与我们电脑数据显示的《释文》音变用例情况是基本相合的,足见其功力之深厚。
4.3.1 平、上声的互为破读
“如字”中,有“平-上”式变调构词80次,“上-平”式变调构词29次。有“长”注相关音切23次,以澄母、阳韵、平声为“如字”表“长短”义,破读知母、养韵、上声表“生长、长幼”义,是“平-上”变调构词的典型用例,一直沿用至今;有“与”注相关音切14次,用以母、语韵、上声为“如字”表“随从、党与、连词”等义,破读以母、鱼韵、平声表语气词(后作“欤”),是“上-平”变调构词的典型用例。这样的不多,所以该类中见次高的很少。
[52]《仪礼·燕礼》“士荐脯醢”郑玄注:“宰胥荐脯醢由左房”(1017a),《释文》:“宰胥:刘思叙反,一音如字,下胥荐同”(148-109)
[53]《庄子·秋水》:“严乎若国之有君”(584),《释文》:“严乎:鱼检反,又如字”(382-110)
[54]《庄子·逍遥游》:“且适南冥也”(14),《释文》:“且适:如字,旧子馀反,下同”(361-3)
[55]《左传·僖公7》:“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宁母”(1798c),《释文》:“宁母:如字,又音无,注同”(232-74)
例[52]“胥”的“如字”读心母、鱼韵、平声表动词“观察、扶持”等义,破读“思叙反”心母、语韵、上声为名词“胥吏”义。[53]“严”的“如字”读疑母、严韵、平声表“严肃、严格”等义,破读之一的“鱼检反”疑母、琰韵、上声表“威武貌”后作“俨”。这是比较成熟的“平-上”变调构词。[54]“且”有标“如字”的9次,一律以“如字”作首音,列为又音的破读都引自徐(邈)和“旧音”,其中7次出自《庄子》。徐邈大约是要以清母、马韵、上声为“如字”表连词“并且”义,而以“子馀反”精母、鱼韵、平声为破读表副词“将要”义。但平声一读曾是表示名词“俎”的,所以陆德明不取徐说作首音,仍以“如字”上声作首音表副词。[55]“母”读明母、厚韵、上声为“如字”指“母亲”,破读“音无”明母、虞韵、平声为否定副词,字形后来分化作“毋”,是“母”的变形字,这显然是很古老的破读了,可见“上-平”变调构词产生得很早,上古已有变调构词了。
4.3.2 平、上声与入声之间的破读
入声与平声、上声相去甚远,尤其是在中古,互相转换的情况极为少见。《释文》“如字”例中只有6条该类材料,较成形的只有4条:
[56]《周礼·秋官·叙官》:“冥氏,下士二人”(868c),《释文》:“冥氏:如字,又莫历反”(131-43)
[57]《公羊传·成公17》“用然后郊”何休注:“必先有事于恶池”(229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