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老思想与我国古代的意境论(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22:43:47
来源:3COME文档频道   [收藏此页]  复制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老子的“恍惚”、“窈冥”,其中有“象”、有“信”、有“精”之说,庄子的“唯道集虚”、“虚室生白”(《庄
本篇论文是由3COME文档频道的网友为您在网络上收集整理饼投稿至本站的,论文版权属原作者,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或者抄袭,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否者后果自负,如果此文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结语
总之,老子的“恍惚”、“窈冥”,其中有“象”、有“信”、有“精”之说,庄子的“唯道集虚”、“虚室生白”(《庄子·人世间》)、“象罔”(《庄子·天地》)之说,正道出了“境界”说之本;佛家的“六根”、“十八境界”和境界缘诸根而起之说、境界的“三次地”之说,以及空灵妙觉的“禅境”之说,则深化、丰富和完备了“境界”说。老子的“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 方能显“玄通” 、“玄览” 之智而得道、悟道之说,庄子的“心斋”、“坐忘” 方能借“象罔”显“神遇”、凭“意致”之妙而得“玄珠”(道)、“游无穷”、处“逍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之论,佛家的去六根、空五蕴、“澄怀无住”、“禅定止观”而真如自性妙明显、大圆镜智出之说正是如何营造、创建高妙之境,借境传道、悟道之三昧。
借境审美、悟道是中国诗学至为高妙的独创,是中国诗学之核心内涵和历史贯穿发展的主线。其间蕴含着老庄、佛学之精髓,集大成的包容涵盖了中国诗学的最精华的审美范畴与方法。借境以审美、悟道包含着:一种整体、模糊的全息、全象、同构、圆融、洞通的妙合;境界中有“象外象”、“味外旨”、“韵外致” ……,“境”能达“言有尽而意无穷,象有限而旨意全,曲有终而余韵绵。”之妙。
“象”是单一、有限、具体的,是凭感官和心识可感、可知、可察觉的,而“境”则是整体的,蕴含着全息全象和无穷意味的。“境”,特别是高妙之“境”,是难以凭借六根可感、可知的,而必须凭借超越六根、六识的“神遇”、“意致”、“妙觉”、“玄览”、“禅观”、“灵悟”方式才能够领悟和把握。得意可忘言、忘象,但得道却仍在至高妙的无境之境中,因最高妙的至境是“无形无象”、“无待”的无境之境。
有人用诗勾画了禅宗诗意的三境界:第一境是“落叶满空山,何处觅踪迹。”这是一种初觉、初悟之境。虽然有所看空世俗的价值观和意义,想追求某种超凡脱俗的自在,但由于智能有限,因而不能超越,也不知道怎样寻求,还有所迷惘;第二境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在此境界,既有所悟空,心性已基本脱离了世俗红尘,与自然大道已十分贴近、妙合,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超越能力,空灵妙觉已经获得初步显现;第三境是“长空万里,清风明月。”在此境界,已达得道见佛的至地。此时已“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此时的平淡犹如心性已进入极至的虚静、空灵、无住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真如自性”显、“大圆镜智”出的,极至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与天地自然、宇宙大道全息相应、圆融为一的至地。
 
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1]叶 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版 P267-273
[2]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2月版 P188
[3]王 弼《周易略例·明象》
[4]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年5月版 P129
[5]杨成寅主编《美学范畴概论》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1年3月版P1113
[6]韩林德《境生象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年4月版
[7]成复旺《神以物游》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年5月版
[8]张节末《禅宗美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