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缶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42:03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缶似乎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在古代中国,缶是我国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使用的器具。那么,“ 缶”究竟是何模样呢?它有什么用处,是容器还是乐器?在我们的文化中,它又留下了哪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本文中,我们将全面了解“缶”,包括它的名称、形制、典型器物、用途,以及历史上有关缶的故事。

李冰供图

缶这个字,今天我们已经很少单独使用了。它的读音同“否”,是古代一种大腹小口、平底带盖的大型容器,外形很像坛子或者大水壶,有些在器身两旁还有两只把手。最早的缶是先人们用泥土烧造而成的,所以又叫瓦缶,古书上也写作“缻”。缶出现的时间较早,是许多坛坛罐罐的祖型,也是古代陶容器的泛称,所以汉字中出现了很多带“缶”边旁的字,它们都和缶有关。比如我们常用的“缸”字,就是比“缶”大的容器,在“缶”旁加上音旁“工”就成了“缸”。类似的,“罐”、“罄”、“窑”、“陶”等字,都与陶瓦制品“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缺”字,就是从残破的“缶”引申出“缺少”、“缺损”的意思。可见,虽然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不再使用“缶”这个字了,但是这个物体却融入了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成为了一个不太起眼的历史遗产。
缶是大型容器,如果出土的类似器物上没有任何文字说明的话,一般考古学家会按照习惯,定名为某某“壶”或者某某“罐”,很少会使用“缶”这样很古老特殊的名称。毕竟缶和壶、罐的外形区别不是很大。
但是考古发现的陶器中,的确有自名为“缶”的器物出土。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如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出土的缶,底部就有一个刻款“缶”,说明当时的人还把这个器物称为“缶”。而出土青铜器中自名为“缶”就较多了,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的四个缶,以及河南淅川下寺出土的两个缶,都自名为“尊缶”,也都属于春秋时期。根据《礼记•礼器》的记载:“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缶与当时的祭祀礼仪有关。
缶最早是一种容器,主要用来盛置液体,如酒或水,所以制造得高大壮硕、纹饰简单。如《左传•襄公九年》记载:“具绠缶,备水器”,又可参见唐李商隐的诗《行次西郊》:“浊酒盈瓦缶,烂穀堆荆囷”。
缶既然可以盛水,也就可以用来舀水,某些贵族就这么使用缶。蔡侯墓出土有两个缶自名为“盥缶”,淅川下寺楚墓有两个缶自名为“浴缶”,都证明缶还可以用来个人洗漱。
但缶怎么会从容器变成乐器的呢?这和器物功能的延伸有关。
从先秦时期开始,人们唱歌时喜欢敲击缶来打节拍,古籍也有很多记载,如《诗经》:“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汉书》:“酒后耳后热,仰天拊缶”。大约因为缶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吃饭宴会时总是有它的身影,高兴起来拿着筷子随手就可以敲敲打打,十分方便。大型的陶器敲打起来声音粗犷有力,久而久之,“击缶而歌”就代表了一种朴实的歌唱方法。但是考古并没有发现作为专门乐器的缶,缶也不和一些常见的乐器钟、鼓一起出土。由此可知,缶的基本功能还是容器。
有关“缶”最生动惊险的故事,莫过于“秦王击缶”的典故,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记录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公元前279年,秦王派使者约赵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相会。赵王畏惧暴秦,担心遭诡计多端的秦王暗算而不想出行。但大将廉颇与谋臣蔺相如却主张赵王赴会,如果不去,会被秦国笑话,显得赵国怯弱。赵王被说服同意赴约,命令蔺相如同行。宴会上,秦王酒酣完毕戏弄赵王说:“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一种古代弦乐器)。”赵王不知是个圈套,“赵王鼓瑟”。哪知,秦国史官赶快把这件事记载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令赵王鼓瑟。蔺相如见此情景,立刻上前对秦王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缶,以相娱乐。”秦王大怒,严厉拒绝,蔺相如再次相请:“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左右护卫立即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眼怒斥,众人吓得畏缩不前。于是秦王迫不得已在缶上敲了一下。蔺相如立即命令赵国史官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这里秦王所击的缶,就是用作打击乐器。相比于瑟这样的专门乐器,秦国的缶就显得太粗线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