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4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39:03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灌注在象征他们痴(chī)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B. 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zuó mo)的问题。
C.从呀呀学语到初识句读,他从曲径通幽绿树蓊(wěng)郁红荷映日的朗润园走出了绚丽人生的第一步。[来源:学科网]
D.老板的本意是让客户知道自己团队的实力,却没想到他以主角自居,发挥过了头,不仅不尊重老板的存在,甚至得意忘形,泄露(lù)了公司的机密。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季羡林先生治学严谨,为了弄清每句话的出处,判断对方说法的真伪,他跑了好几家图书馆,披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B.古希腊的德勒菲的著名巫师以闪烁其词而臭名昭著。当这些斯巴达人问道,在波斯人攻击希腊时会发生什么时,这巫师回答道:要么斯巴达会被消灭,要么其国王会被杀害。
C.早已被生活费、按揭费、通讯费、水电煤气费、孩子的奶粉尿布费压得气喘如牛的“80后”众“奴”缠身。而原本应该喜气洋洋的春节也被当成了“春劫”,高昂的人情节费让“80后”变成了“年清族”。[来源:学科网ZXXK]
D.女人的手指振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目前的上车旅客数量不多,而出站旅客则大幅增加,多以探亲、商务、务工旅客以及学生客流为主。
B.如果像小品《捐助》里表现的那样,对弱势群体进行变相歧视与搞笑,那么无论是受捐者还是捐献者,都毫无尊严可言。
C.上述建议能否真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取决于北约各成员国能否本着合作的态度对该问题认真地进行磋商和谈判。
D.江西正紧紧地抓住建设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的机遇,力争以大规划、大投资、大建设推进江西的开发建设,正式吹响江西全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镰认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应该是南阳,理由是“在中原的地名中,有另外一个‘宛’与之对应。”而南阳的别称就是“宛”。
B.诸子乃出自当时的“士”:不是拳勇之士,而是谋略之士,即知识型的谋士。
C.她对宝玉的爱情也浸透着这种追求的痛苦,不断的猜疑、担心、试探、怄气……简直搅碎了她那颗本来就脆弱的心。
D.修辞既是选择的过程,就得有选择标准。怎么选择?根据什么选择?怎么叫选择得好,怎么叫选择得不好?
5.下列四组句子填入横线处,语意最连贯的是(     )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①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檀,断砖墙。
②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
③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
④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科学争论和政治博弈
在现代国际社会,对任何一个全球性话题的讨论,哪怕是所谓最纯粹的“学术”问题的讨论,都不可能不受到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诸多“非学术”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也是一个基本常识。减缓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课题,也反映了绝大多数地球居民的诉求,但如何减缓则牵涉到各个国家的具体利益,隐藏在这些具体利益背后的还有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传统等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现实需求。这就决定了科学与政治成为影响气候谈判的两大基石。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第一次现代环保运动开始兴起。人类对气候研究的重点开始转移到研究人类如何在无意中改变地球气候。几十年来,世界科学家中多数人承认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科学事实。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也得出结论:“20世纪中期以来,大多数对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观察表明,气候系统变暖是由于人类温室气体集中排放在大气中累积的结果。”
虽然科技界达成了基本共识,但在其他一些重要问题上,仍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比如,欧盟国家认为,到2050年,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这一长远目标是合适的和可行的。而有些科学家则认为北极地区的温度上升幅度将远远高于全球,北极地区的迅速升温将使冻土地带中冰封的甲烷气体释放,甲烷气体的大量释放又会使气候系统进一步升温——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将使升温控制的目标成为“科学幻想”。随着气候系统的升温,全球的洋流和季风也将发生变化,这将最终影响全球水资源分配的格局。正如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所揭示的,影响气候变化的自变量多不胜数,因而人们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仍然存在着众多争论。
如果说在科学问题的争论上至少是大家在用“同一种语言”说话,那么在政治上,各方所争夺的无疑是制定规则的话语权。《京都议定书》是第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行动方案,其“cap and trade”(总量控制下的配额交易)的原则创造了“碳交易”这个概念。“碳交易”概念由于具有灵活减排的效果受到了各方的好评,但是也因为西方国家借此从发展中国家廉价购买碳排放权以支持自己奢侈的消费方式,同时又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而广受批评。在以往的气候谈判中,各国往往对远景目标态度明确、高调频弹,但对于具体的实施计划则激烈争吵,可以说对于气候话语的争夺背后是政治权力的斗争。由此可见,科学上的争论和政治上的博弈是人类解决气候问题时必须认真面对的。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6.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减缓气候变化是现代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全球性课题,它牵涉到各个国家的具体利益以及方方面面的现实需求,因此政治影响气候谈判已是一个基本事实。.
B.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科学家中多数人所承认的,并且有机构得出结论说,几十年来的观察表明它是人类行为的结果。.
C.北极地区的迅速升温使冻土地带中冰封的甲烷气体释放,大量释放又使气候系统进一步升温,随着升温,全球的洋流和季风也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全球水资源分配的格局。这已有的实际过程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D.20世纪中叶以前,人类如何在无意中改变地球气候并不是气候研究的重点,现代环保运动也未兴起,全球气候变暖也没成为科技界的基本共识。.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和信心十足的政治家不同,科学家认为全球温度的迅速上升,造成了北极地区的进一步升温,然后又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全球升温控制的目标成为“科学幻想”。
B.“在科学问题的争论上至少是大家在用‘同一种语言’说话”,表明科学家在诸如升温控制目标能否实现等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C.“碳交易”概念受到好评是因为它具有灵活减排的效果,但灵活减排的弊端是西方国家借此从发展中国家廉价购买碳排放权以支持自己奢侈的消费方式,同时又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
D.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国际社会各方争夺制定规则的话语权,这表明人类解决气候问题时除了科学争论,还存在着政治博弈。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受到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诸多“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当今时代不可能有纯粹的“学术”问题的讨论。
B.欧盟国家认为,到2050年,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这一长远目标是合适的和可行的。但事实上,影响气候变化的自变量多不胜数,升温控制目标能否达到尚存争议。
C.《京都议定书》“cap and trade”(总量控制下的配额交易)的原则创造的“碳交易”概念,有利于西方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并不是这个概念本身造成的。
D.在以往的气候谈判中,对远景目标,各国往往态度明确、高调频弹,但涉及到具体的实施计划时,则争吵激烈。这种科学上的争论和政治上的博弈,充分展示出减缓气候变化   的必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
【明】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①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宣、大数告警,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寇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寇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野行者之馘②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③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④俞君,于是裒⑤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来源:学科网ZXXK]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
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⑥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经历:掌管文牍的小官。②馘:g uó,古代战时割取的所杀敌人的耳朵。③阃寄:指边将领。④给谏:掌管谏诤、弹劾之官。⑤裒:póu,聚集。⑥作:激发。
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诋:痛斥
B.以恣寇之出没                               恣:任凭
C.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       矜:夸耀
D.至于文词之工与不工                       工:工巧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而父之哭其子                              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①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C.①其能遗之也乎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   ②茅子受读而题之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说明沈青霞是“古之志士之遗”的一组是(         )
①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②数鸣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③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讥刺
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⑤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
⑥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青霞先生敢于真谏,受人尊重,后因反对宰相专权误国而被陷害致死,他的讥刺时政的诗文也是他招祸的原因之一。
B.沈青霞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申冤,但当年迫害他的官员和宰执也因陷害他被追究罪责而撤职。
C.先生逝世后,他的一个姓俞的学生才收集并整理先生一生著作的诗文若干卷,刻印成书,准备流传它。
D.这篇序文,是为沈青霞的文集而作,却是从沈青霞其人写起,作者成功地把握了论文中“知人论世”的原则,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第 Ⅱ 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2)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
(3)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14.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注]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此词为王安石晚年罢相后隐居金陵半山时所作。
(1)前两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2)“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3分)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8分)
(1)          是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巴尔扎克用总标题为《            》的一系列小说,展开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诸葛亮故居建有武侯祠,内有一联云:“布农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沉羽鹤,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战。”这里面暗含杜甫《蜀相》里的两句诗,这两句是                      ,                       。
(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暗  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   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到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辙。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来源:学科网ZXXK]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16.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17.胡笛具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结合小说加以概括。(6分)
18.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和理由。(6分)
19.下 列 对 小 说 有 关 内 容 的 分 析 和 概 括 ,不 恰 当的 两 项 是( )( (4分)
A.“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看就是石丁画上的记号,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误会,
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
B.“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一句中,石丁的神态变化表明了他对世间小人之
多的愤怒。
C.“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以及“画,题款,印章,都真真
切切出自他的手”等文句都是为下文胡笛并没有换走石丁的原作埋下的伏笔。
D.“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此描写表现了胡笛的傲
慢以及不满。
E.石丁“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他这样做是为了警醒自己,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与信任的呼唤。
六、(9分)
20.阅读下列一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李某,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自小父母就对其娇生惯养,以至于李某自私狭隘,蛮横粗暴。从小学到中学,同学都“惹不起”他,对他避而远之。高三时,李某因上网逃课,被班主任唐老师发现后,批评了一顿。李某竟怀恨在心,在晚自习时,掏出尖刀,在众目睽睽之下刺向没有防备的唐老师,唐老师因抢救无效身亡。据悉,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案件在全国已发生4起。
日前,××法院已对此案做出判决,判处19岁的李某死刑。
类似事件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家报纸都纷纷进行专题报道。但不同的报纸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报道的重点和倾向是不同的。请试着为下面两家报纸各拟一个标题,力求体现各自的报道倾向。(不超过20字)
《中国教育报》:
《中国法制报》:
21.《孔雀东南飞》被明人胡应麟称为是“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它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的忠贞与反抗精神。假若刘兰芝当选为当年“感动世界”年度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5分)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公布2010年高中语文课纲草案,文言文比率由45%调整到65%,选修科目增列“国学常识”。
(2)易中天、于丹等学者因在中央台“百家讲坛”节目将《三国演义》《论语》等经典篇目置于新时代的背景下进行解读而一炮走红。
(3)面对近年兴起的“国学热”,季羡林认为,现在的国学研究还很粗糙,范围还比较狭隘;纪宝成认为,今天重振国学,不是对传统国学的简单回归与重复,而是以现代的理念指导国学的研究与发展;也有专家学者指出,目前“国学热”里透着过度娱乐化、商业化的倾向,国学有被庸俗化的危险。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自身学习文言文的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所写内容必须与材料相关;文题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语  文  参  考  答  案
1.B(A“灌注”应为“贯注”C“呀呀学语” 应为“牙牙学语”D泄露lù应读lòu。)
2.A(B应为模棱两可,C应为气喘吁吁,D.“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摆动多次,应该用“震动”。)
3.B(A“多”“以......为主”杂糅。C“建议取得进展”搭配不当,“认真”和“进行”互换位置。D成分残缺,缺宾语的中心语,应在 “示范区”后补“的号角”。)
4.C(A“对应”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后,B冒号应是破折号,D“选择得好”后的逗号应是问号。)
5.B(④承前文“封闭”,放在最前面;①中“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承④中的“不大愿意搬家”,接在④后面;故选B)
6.C(此为一些科学家的观点,是一种推断,并不是实际的过程。)
7.D(A.从“北极地区的温度上升幅度将远远高于全球,北极地区的迅速升温将使冻土地带中冰封的甲烷气体释放”得知,并不是全球温度上升迅速造成的。B.“同一种语言”是指有关气候变暖的基本共识,不是就升温控制目标取得了一致的意见。C.“灵活减排的弊端”的说法是偷换概念。)
8.A(根据原文,不能反推出因果关系,此外,前提是“全球性话题的讨论”,也不是所有的学术问题。)
9.C(矜:同情。)
10.B(A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介词①拿、把;②因为。C语气副词,表反问。D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11.D
12.B(这些人被撤职并非因为陷害沈青霞。)
13.(1)正竭力罗织他罪名时,幸亏(或依赖)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评分要点:构、薄、句意各1分)(3分)
(2)沈君原来就凭借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或被当时的人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大多对时政多所讽刺指责,逐渐传播出去。(评分要点:故、被动句式、稍稍、句意各1分。)(4分)
(3)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或害怕),同时使边陲战士的战马飞奔(或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评分要点:“寒”“跃”的使动用法、固、句意各1分。)(3分)[来源:Zxxk.Com]
14.(1)“闲”。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诗人摆脱宦海远离尘世的村野情趣,表现了作者安然闲适的生活态度。(3分)
(2)设问,引起读者对诗人生活环境的思考。以黄鹂叫声中的闲情照应开头的“闲”字,营造出悠闲恬静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抒发了诗人洒脱放达之情。(3分)
15.(1)陶渊明,《人间喜剧》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共8分,每空1分】
16.(5分)①衬托了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与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形成对照),突出胡笛的率直和坦诚。②突出了主题,通过写石丁在画中作“暗记”,表现出对胡笛的不信任,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信任”缺失现象。
17.(6分)①画艺高,人品好。“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去掉暗记而又不着痕迹,与石丁的笔墨如出一辙。②正直、坦诚。“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③大度、无私。面对石丁的不信任,胡笛没有抱怨,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消除隔阂,扭转局面。
18.(6分)这一情节的安排是合理和巧妙的。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首先,它符合和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社会上普遍的“信任”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因而讲诚信者、坦诚待人者十分难得和可贵;(3分)其次,它符合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强化了人物性格:胡笛是国画专业毕业的,山水画有名气,所以改掉暗记石丁看不出;他性格犟直(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才敢改掉别人画中的暗记。(3分)(“不合理”如能从主题,情节,人物性格方面分析言之成理也可评高分。)
19.(4分)BD(B还有因自己对胡笛不信任的心理被识破而感到羞愧;D应该是从容、镇定,内心无愧。)
20.(4分)《中国教育报》:杀师悲剧频发,教改路在何方?
《中国法制报》:法制教育缺失,酿成杀师悲剧。
【每点2分。一定要能突出各自报道倾向才可得分】
21. (5分)在漫漫长夜里,刘兰芝以自身的美丽、坚强与宿命相抗衡,那清池中层层的涟漪是坚贞爱情迸发出的火花,是怨男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举身赴清池”这种凤凰涅槃式的悲壮,在那一瞬间穿越生与死,绽放爱与恨!这是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22.参照2009江西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
文言参考译文:
沈君青霞,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向皇帝上奏表痛斥当权的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在那段时期,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
不久,沈青霞就疲惫着携带妻儿出关在塞上安家。正巧碰上北方的敌人多次侵犯到国境内来,而总督以下的将领,毫不抵抗,缩在堡垒里束手无策,凭借敌寇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事都没有做到。甚至等到敌人退却,就割下自己队伍中阵亡者和在郊野行走百姓的左耳,冒充杀敌数字邀功请赏。于是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君对上既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对下又痛恨众将士任意残杀人民,蒙骗朝廷,多次哭泣感叹,便把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之中,以抒发情怀,就成为文集中的这些篇章。
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所讽刺,逐渐传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进行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它们难道都符合古诗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戒”。沈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