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散文十二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7:39:22

优美的双语散文十六篇




 
           
             
              
              我为何而活
              
                 伯兰特.罗素
              
    三种简单却极其强烈的情感主宰着我的生活: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痛苦的难以承受的怜悯之心。这三种情感,像一阵阵飓风一样,任意地将我吹的飘来荡去,越过痛苦的海洋,抵达绝望的彼岸。
              
    我寻找爱,首先,因为它令人心醉神迷,这种沉醉是如此美妙,以至于我愿意用余生来换取那几个小时的快乐。我寻找爱,其次是因为它会减轻孤独,置身于那种可怕的孤独中,颤抖的灵魂在世界的边缘,看到冰冷的、死寂的、无底深渊。我寻找爱,还因为在爱水乳交融时,在一个神秘的缩影中,我见到了先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预览的天堂。
 
    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尽管对于凡人来说,这好像是一种奢望。但这是我最终找到的。
              
    我曾以同样的热情来追求知识。我希望能理解人类的心灵,希望能知道为什么星星会发光。我也曾经努力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他们认为数字主载着万物的此消彼长。我了解了一点知识,但是不多。
              
    爱和知识,可以最大可能地,将人带入天堂。可是,怜悯总是将我带回地面。人们因痛苦而发出的哭声在我心中久久回响,那些饥荒中的孩子们,被压迫者摧残的受害者们,被子女视为可憎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们,以及那无处不在的孤单、贫穷和无助都在讽刺着人类所本应该有的生活。我渴望能够消除人世间的邪恶,可是力不从心,我自己也同样遭受着它们的折磨。
              
    这就是我的生活。我觉得活一场是值得的。如果给我机会的话,我愿意开心地,再活一次。
              
                            
 
              ―――――――――――
              
           人是为了别人而活着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是奇怪的:每个人,都是来做一次短暂的访问,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不过有时似乎也会觉察到有某种目的。
              
    但是从平日的生活来看,有一件事情我们是很清楚的:我们是为别人而活,最重要的是为了这些人活:他们的笑容和幸福构成了我们快乐的源泉。同时,我们活着还为了另外无数个不相识的生命,怜悯之心,将我们同他们的命运联系起来。每天,很多次,我都会意识到我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那些活着的,和死去的人们的工作之上的,意识到我必须诚挚地、竭尽全力地努力去回报我所得到的东西。我经常心绪不宁,感觉自己从别人的工作里承袭了太多,这种感觉让我惴惴不安。
              
    总体上在我看来,从客观的角度,没完没了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存在,或者是生命有什么意义,是非常愚蠢的行为。不过,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来指引着自己的抱负和辨别是非。始终在我面前闪耀着光芒,并且让我充满活着的喜悦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理。对我来说,以舒适和享乐为目标的生活从来没有吸引力。 以这些目标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套伦理观点只能满足一群牲畜的需要。
              
              ―――――――――――
              
 
              
            工作和娱乐
              
              温斯顿.丘吉尔
              
    要想获得真正的快乐与安宁,一个人应该有至少两三种爱好,而且必须是真正的爱好。到晚年才说“我对什么什么有兴趣”是没用的,这只会徒然增添精神负担。一个人可以在自己工作之外的领域获得渊博的知识,不过他可能几乎得不到什么好处或是消遣。做你喜欢的事是没用的,你必须喜欢你所做的事。总的来说,人可以分为三种:劳累而死的、忧虑而死的、和烦恼而死的。对于那些体力劳动者来说,经历了一周精疲力竭的体力劳作,周六下午让他们去踢足球或者打棒球是没有意义的。而对那些政治家、专业人士或者商人来说,他们已经为严肃的事情操劳或烦恼六天了,周末再让他们为琐事劳神也是没有意义的。
              
    也可以说,那些理性的、勤勉的、有价值的人们可分为两类,一类,他们的工作就是工作,娱乐就是娱乐;而另一类,他们的工作即娱乐。大多数人属于前者,他们得到了相应的补偿。长时间在办公室或工厂里的工作,回报给他们的不仅是维持了生计,还有一种强烈的对娱乐的需求,哪怕是最简单的、最朴实的娱乐。不过,命运的宠儿则属于后者。他们的生活很自然和谐。对他们来说,工作时间永远不嫌长。每天都是假日,而当正常的假日来临时,他们总是埋怨自己所全身心投入的休假被强行中断了。不过,有些事情对两类人是同样至关重要的,那就是转换一下视角、改变一下氛围、将精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确实,对那些工作即是娱乐的人来说,最需要隔一段时间就用某种方式把工作从脑子里面赶出去。
              
                            
  
              
              ―――――――――――
              
             一种错觉
              
              威廉. S. 毛姆
              
    认为青春是快乐的,这是一种错觉,是那些失去了青春的人的一种错觉。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他们脑子里充斥了被灌输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每次与现实接触时,都会碰的头破血流。似乎,他们是某种阴谋的牺牲者:那些他们所读过的精挑细选的书,那些长辈们谈起的因遗忘而蒙上玫瑰色薄雾的往事,都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不真实的生活。
              
    他们必须自己发现,所有他们读到的、听到的东西,都是谎言、谎言、谎言。每一次的这样的发现,都像是另一根钉子钉入他们的身体,那被束缚在生活的十字架上的身体。可是奇怪的是,每个曾经被这种错觉折磨过的人,轮到他们时,有一种不可控制的力量,让他们不自觉地为别人增添这种错觉。
              
                            
  
              ―――――――――――
              
           人生的完整
              
              佚名
              
    从前有个圆圈,它丢失了一小段。它想变得完整,于是它到处寻找它所丢失的那部分。由于不完整,它只能滚的非常慢。在路上,它羡慕过花儿,它与虫子聊过天,它享受了阳光的照耀。它遇到过很多不同的小段,可是没有一个适合它。所以它把它们丢在路边,继续寻找。有一天,圆圈找到了可以与它完美结合的一小段,它非常高兴。它现在终于完整了,不缺任何东西了。它把丢失的那段装到自己身上,然后滚了起来。它现在是个完整的圆圈了,它可以滚的很快,,快到忽视了花儿,快到没有时间和虫子们说话。当它意识到由于它滚的太快,世界变得如此的不同时,它便停了下来,把找到的那段卸下丢在路边,慢慢地滚走了。
              
    我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某种奇怪的意义上说,当我们缺少什么东西时,我们反而是更完整的。一个拥有一切的人在某些方面也是个穷人,他永远不会知道什么是渴望、什么是期待;永远不知道用渴求更美好的东西来充实他的灵魂。他永远不会知道一个爱他人送给他一样他所梦寐以求的东西时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人生的完整性,在于接受自己的缺陷,勇敢地丢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且不觉得这样做是失败的;人生的完整性,在于知道自己足够强大,可以承受人生的苦难,可以在失去一个人时仍然觉得自己是完整的。
              
    生活并不是上帝为了谴责我们的缺陷而设下的陷阱。人生也不是一场拼字比赛,无论你拼出了多少单词,只要拼错了一个你就前功尽弃了。人生更像一个棒球赛季,最好的球队也会丢掉三分之一的比赛,而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胜利。我们的目标是让打赢的比赛比输掉的比赛多。当我们接受了“不完整性”是人生的一部分时,当我们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前进并且欣赏生命之美时,我们就获得了别人只能渴望的完整的人生。我相信这就是上帝对我们的期望:不求“完美”,也不求“从来不犯错误”,而是追求人生的“完整”。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爱,足够强大的力量去原谅别人,足够的宽容因别人的快乐而快乐,并有足够的智慧去认识到我们身边充满着爱,我们就会得到其它生命所得不到的一种满足感。
      

                          
              ―――――――――――
              
            两条道路
              
              约翰.罗斯金
              
    那是一个除夕之夜,一位老人站在窗前。他悲伤地望着天空,望着深蓝色的天空,繁星像百合花一样漂浮在清澈平静的天空之湖里。他望着地面,却没有几个像他这样绝望的,奔向唯一的终点――坟墓的人。在通往生命终点的旅途中,他已经走过了六十个驿站,收获的却只有过失和悔恨。如今他的健康不佳,精神空虚,内心痛苦,晚年的生活并不舒适。
              
    年轻的时光像梦一样在浮现在眼前,他回想起那个关键的时刻,父亲把他带到人生的岔路口,有两条路摆在他面前:一条通往一个宁静的、阳光灿烂的地方,那里满是花果,柔和甜美的歌手回响在空中;另一条却通往一个黑暗无底的洞穴,那里流淌的不是清水,而是毒汁,那里恶魔肆虐,毒蛇横行。
              
    他仰望着天空,痛苦地哭喊道:“啊,青春,回来吧!啊,父亲,重新把我带到生命的起点吧,我会选择另一条更好的路!”可是,他的父亲连同青春,都已经离开他了。
              
    他看到黑暗中点点光亮被吞没,那些是他虚度的日子;他看见一颗星星从天上坠落,消失了,那他的象征。悔恨,像一把锋利的剑,深深刺入他的心脏。他想起那些童年时的伙伴,那些同他一起踏上生命的旅途的人们,如今都是成功的、受人尊重的。此刻,他们都沉浸在除夕的幸福中。
              
    教堂高塔上的钟声敲响了,这让他想起了小时父母的爱,那些谆谆教诲,那些他们为他的幸福所做的祷告。可是他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路。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奢望父亲所居住的天堂。他昏暗的眼睛饱含了泪水,他绝望地奋力哭喊:“回来吧,我逝去的岁月!回来啊!”
              
    不过这次他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因为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除夕夜他做的一场梦而已。他仍然年轻,尽管确实犯过错误,不过仍然没有进入那黑暗的洞穴,他仍然可以选择那条通往安宁和光明的道路。
              
    正在人生路口徘徊,犹豫着是否选择光明之路的年轻人啊!请记住,当时光已逝,你的双脚在黑暗的山间举步维艰、跌跌撞撞的时候,你会痛苦地呼喊:“啊,青春!回来!啊,把我逝去的日子还给我吧!”可是,那一切都是没用的!
              
              ―――――――――――
              
 
             拿破仑.波拿巴致玛莉.约瑟芬
              
              拿破仑.波拿巴
              
亲爱的玛莉,
              
    我收到你的信了,我可爱的宝贝。你的信让我的心充满了快乐……自从和你分开后,我就一直闷闷不乐。
              
    我唯一的快乐就是陪在你身边。我脑子里不停地回想着我们的吻、你的泪、以及那甜蜜的醋意。我美妙的约瑟芬的魅力在我心中点燃了一团熊熊的火。我何时才能每时每刻都伴在你的身边,除了爱你什么都不做、除了告诉你和向你证明我有多爱你之外什么不想呢?不久之前我爱过你,自那以后,我感到我对你的爱增加了一千倍。自从我们相识以来,我一天比一天更加爱慕你。这证明了那句拉.布鲁耶尔所说的“爱总是突如其来”是多么错误。啊,让我来看看你的一些美中不足吧,但愿你能少几分优雅、少几分美丽,少几分温柔,少几分善良,但是坚决不要嫉妒,坚决不要掉眼泪。你的泪水会让我我神志不清――会点燃我的血。请相信我,如果我有一个念头不是你的,有哪个意愿不是顺从你的,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回到我身边,那时我想不管怎样,我们在离开人世时都可以说: “我们曾经有过很多幸福的日子!”给你几百万个吻,也吻你的爱犬。
              
                            
   
              
             
         
              
              ―――――――――――
              
          择友
              
              佚名
       &nbs;      
    一个好友胜过一笔财富。人性中有一些品质会让友谊变成一种幸福的事,而金钱买不到这些品质。最好的朋友是那些比我们更睿智和更出色的人,他们的智慧和美德会激发我们去做更高尚的事情。他们有着比我们更多的智慧和更高尚的情操,可以在精神上和道德上将我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观其友而知其人”,这句话总是对的。高层次的交往会有力地塑造一个人的性情。在交往中,品性对品性的影响胜过其它任何因素。纯洁的品格会培养纯洁的品格,爱好会引发相同的爱好。这些表明,在年少时,选择朋友甚至比选择老师和监护人还要重要。
              
    不可否认,有些朋友总是我们不能选择的。有些是工作和社会关系强加于我们的。我们没有选择他们,也不喜欢他们,可是我们不得不或多或少地与他们交往。不过,只要我们心中有足够的原则来承担压力,与他们交往也并非毫无益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选择朋友的,而且,必须选择。一个年轻人毫无前瞻性,也无目的性地随意与张三李四交往,是不好的,也是没必要的。他必须遵守一些确定的交友原则,应当把它们摆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并经常加以审视。
              
    无论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友谊,都是一种教导。它可以培育或是高贵,或是卑微的品格;它可以使灵魂升华,也可以使之堕落;它可以滋生美德,也可以催生邪恶;它的影响没有折中之道:如果它让人高尚,就会用一种无比高贵的方式,如果让人堕落,也会用一种无比邪恶的方式。它可以有力地拯救一个人,也可以轻易地毁掉一个人。播种美德,就会收获美德;播种邪恶,就会收获邪恶,这是非常确定的,而有益的友谊帮我们播种美德,有害的友谊则支使我们撒下邪恶的种子。
     

                      青春
              
              塞缪尔·厄尔曼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
    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
    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拟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一旦天线下降,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
              
           无知常乐
              
              罗伯特.林德
              
    一般用电话的人都不懂电话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总是把电话、铁路、排字机、飞机等看成是自然而然的东西,就像我们的祖先觉得福音书里的奇事都是很自然的一样。他们不懂,也不问。似乎我们每个人都只钻研、弄懂很小范围内的一些事情。大多数人都认为日常生活之外的知识是花里胡哨的东西。然而,我们也在不停地抗拒着我们的无知。有时,我们会振奋起来,进行思考。我们会信手拈来一个问题,然后沉浸在思考中――如死后的生活,或者其它问题,比如一个据说曾经困扰亚里士多德的问题:“为什么从中午到午夜打喷嚏是好运气,而从午夜到中午打喷嚏代表坏运气?”在寻找知识的过程中陷入无知,是人类的一大乐事。无知的快乐,说到底,是提问题的快乐。一个已经不会提问的人,一个用教条的答案回答问题并以此为乐的人,他的头脑已经开始僵化了。我们很羡慕裘伊,他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居然开始做下来学习生理学,而大多数人在远未达到这个年龄就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无知了。我们甚至会为我们的一点浅薄的知识而沾沾自喜,甚至觉得,流逝的时光本身就会自然地给我们所有的知识。我们忘了,苏格拉底之所以流芳百世,不是因为他什么都懂,而是他发现在他七十岁的时候,仍然什么都不懂。
      

                                        
              ―――――――――――――――――
              
           生活之路
              
              威廉.S.毛姆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决定。他们顺从地甚至乐意地接受命运把他们所扔进的环境。他们就像电车一样满足地行驶于他们的轨道上,并且瞧不起那些在敏捷地出没车水马龙中,快乐地奔驰于旷野上的车子。我尊重他们,他们是好公民、好丈夫和好父亲,当然总得要有人来交税。但是,他们并没有令人兴奋的地方。我被另外一些人深深吸引,他们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似乎把它改造成他们所喜欢的样子,这样的人是很少的。而或许我们并没有所谓的自由意志,但不管怎样我们总有那样的幻觉。在一个十字路口前,似乎我们可以走这条路也可以走那一条路,不过一旦做出选择,我们很难意识到其实是整个世界历史进程迫使我们选择那个方向的。
              
              ――――――――――――――――

              
             
           自我的展现
              
              阿诺德.本涅特
              
    一个人永远也不知道他给别人留有什么样的印象,明白这点是有益的,也是让人觉得奇怪的。一个人很容易准确猜出这种印象是好的、坏的,还是不好不坏的,因为有些人让你不用去猜,他们几乎直接就告诉你了。但那不是我要说的,我要说的不止这些。我要说的是,一个人对他在别人脑子里留有的印象毫无所知。你曾想过这样的事吗:有个神秘的人,到处闲逛,走在大街上,去茶馆喝茶,和人聊天,谈笑风生,发牢骚,与人争辩,你所有的朋友都认识他,都与他很熟,而且对他是什么样的人早下了定论,但除了一两次谨慎的只言片语外,他们从未对你提过他,但这个人就是你?假如“你”走进一个休息室,你正在里面喝茶,你会认出那个人是 “你”吗?我想不会。你或许会对自己说,正如休息室里被人打扰的客人一样:
   “这个家伙是谁?挺让人不舒服的,希望他不要讨人嫌。”你的第一反应会是带有点敌意。甚至当你自己在一面突然撞见的镜子里看到自己穿着那件你非常熟悉的衣服,从而你意识到那就是你自己时,你为何总会为这种念头而感到几乎震惊呢?时常,在清晨很清醒的时候,你在镜子前梳头,你是否看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而且对他很好奇呢?如果说诸如形象、颜色、动作这些精确的外观细节都会让你感到这样,更不用说像精神、道德这样不易把握的、复杂的个性特征所形成的印象呢?
              
    一个人极力试图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结果如何呢?结果仅仅是,他的朋友们在内心里会把他看作是一个努力给别人留有好印象的人罢了。如果仅仅是一次或几次会面,一个人也许可以使别人信服地接受他所期望展现出来的印象,可是如果接受者可以随意安排他的时间来认识这个人的话,那么印象制造者最好还是坐下来,什么事情都不做,因为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或影响他所最终给别人的印。真实的印象,最终不是刻意地而是无意地做出的。此外,它也不是刻意地而是无意地被接收的,它取决于双方。而且是事先就已经确定了的,是没办法欺骗到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