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不感恩资助者寒心 襄樊5名贫困生受助资格被取消(楚天都市报 2007-8-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27:51
受助不感恩资助者寒心
襄樊5名贫困生受助资格被取消
楚天都市报 2007-8-22
本报讯(记者李剑军 通讯员周华玲 姚武)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
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
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4.5万元。
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劳神费力的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为此十分尴尬,她感觉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http://ctdsb.cnhubei.com/ctdsb/20070822/index.htm
人民网:中国式"知恩不感 施恩索报"的尴尬
王石川
据报道,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
消息甫出,有人指责学生忘恩负义、知恩不感,也有人指责企业家为富不仁、强人所难。笔者认为,不讲逻辑地挥舞大棒,进行单纯的批判,于事无益。
具体而言,受助大学生该不该向资助者打打电话、写写信、说些感谢的话?当然该!从宏观上,人家慷慨解囊,救你于危难之中,表达感谢是人之常情;从细节上,早在入学前,襄樊市总工会就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就如在一些地方,贫困生接受捐赠前先签“工作后要捐款”的道德协议一样。这叫有约在先,要是不遵守,显得既不近人情,又有违契约精神之嫌。
其实,资助者要求受资助者定期汇报学习情况等等,无可厚非。说高尚点,这有利于监督受助者善款善用,还有助于督促受助学生好好学习;说狭隘点,即便要求受助者日后图报,又何咎之有呢?只要双方你情我愿即可。问题的关键是,在现实语境下,富人容易招致口水,而且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有钱人施恩也不应图报,图报的施恩便居心不良。有句话常常口耳相传:你对别人的恩你要忘记,别人对你的恩你要记住。
于是,《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这则新闻就被不少人解读为,企业家太为富不仁,你有什么资格要求受助者对你汇报,这不是道德勒索吗?同时,许多人对受助的学生满怀同情,纷纷进行声援和力挺。这种错位的结局和扭曲的批判逻辑,令人感慨良多。由此,我想起了我的捐助小记。读大学时,我用稿费资助了一名安徽滁州的失学女童,当我将500元汇给负责此事的安徽省妇联后,不久就收到了该女童的感谢信,我也迅速回信,鼓励她好好学习,有什么要求可写信给我。但后来,我就再也没收到她的来信了,我也没有再写信给她。现在我想,如果一直保持联系的话,想必我还会继续帮助她。遗憾的是,现在无法知道该女童的消息了,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能继续读完初中没有?回忆这段往事,笔者想说明的是,资助者希望得到受助者的消息,其实并非全为索报。
一件正常的捐助为何偏偏以双方关系破裂而告终?为何引起轩然大波?为何资助者、受助者,包括旁观者都不无失态,不能心平气和呢?这实际上与我们欠缺慈善文化有关。
据《中国日报》报道,2006年是美国慈善事业收获颇丰的一年,全美前15大慈善捐赠金额累计达350亿美元,为近年之最。有数字显示,75%的美国人为慈善事业捐款,每个家庭年均约1000多美元。显然,无论是巨商豪贾还是一介官员,乃至平民百姓对慈善事业,都怀有一种虔诚的情结,这种情结不是用来标榜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而然的,是生活的一部分。无独有偶,人民日报记者丁刚曾谈到他在瑞典所看到的慈善现象。丁刚称:“我认识的瑞典人几乎个个都有捐赠的经历,慈善早就深深地融入了瑞典人的生活。”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徐永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02年中国的私人捐赠人均只有0.92元人民币,总共10多亿元,之后两年并没有太大变化,该信息也在网络上面广为传播。就徐永光看来,中国和美国人均收入相差38倍,而人均慈善捐款相差了7300多倍。此外,那些坐拥金山的富豪并没有捐献出与之相匹配的善款,中华慈善总会统计,目前每年收到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
综上例证,可以看到,正因为我们的慈善文化没有深厚的社会根基,企业家的每次捐款总引人注目,被众星捧月,资助者难免心理失衡;而受助者又缺乏慈善文化的熏陶,缺乏契约精神,同时,受社会不良习气影响,对一些富人心存敌意,认为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
中华慈善总会理事章立凡说,良好的民间慈善需要有三个层面的土壤,法律、道德和文化。慈善文化其实是慈善最内核的东西,因此要培植出成熟的慈善文化,不仅先富起来的人需要努力,我们每个人也不应作壁上观。当富裕的人把慈善当作精神胎记,当普通百姓把善念当作精神信仰,当受助者知恩图报,当政府为慈善事业构建出良好的制度设计时,相信这种中国式“知恩不感、施恩索报”的尴尬场面就会大幅度减少。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708/24/t20070824_12660848.shtml
霹雳无影脚
资助贫困学生别太功利了
京报网 www.bjd.com.cn    北京晚报 2007-08-23 14:35
姚丽颖
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但三分之二的受助学生未能按要求给资助者写信汇报学习情况。今夏,由于部分女企业家“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楚天都市报8月22日)
大学生不知道感恩固然令人失望,但是企业家因此拒绝资助也太过功利。无偿捐助不是做交易,还要计算每笔的投入产出比。资助贫困大学生,仅仅因为他们需要帮助。至于他们能否成材、是否感恩,不应作为捐助的条件。况且,这些企业家还有承诺在先,单方面毁约势必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如果想以此作为对学生的惩罚的话,我想说,这些企业家可能买卖做得精,对慈善的理解实在很肤浅。
遗憾的是,主办方也认同企业家的决定,宣布5名大学生被取消受助资格。也许对主办方来说,这不过是不太圆满的一单业务,但取消捐助对贫困学生意味着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总工会和女企业家协会如果不能承担接下来的资助,也应当给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途径,才算把好事做到底。
还有,凭什么说学生不懂感恩呢?从文章中,似乎主要是受助学生没有写信汇报情况。汇报情况这种事,别说孩子,我等成年人也常头痛,还要带着感恩的心,太为难学生了吧。一个城市选定区区22名受助者,按照目前捐助活动的正常规律,都应该是比较出色的学生。大多数人不愿写信,还被认为“无情”、“不感恩”,我想学生与企业家之间存在不小的沟通障碍。D140
http://epaper.bjd.com.cn/wb/20070823/200708/t20070823_337896.htm
关键词:滴水之恩
2007-08-23 10:12:38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8月中旬,襄樊市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请允许我代那5名老乡道歉
我是一位来自襄樊的贫困生,大学后三年学杂费均来自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名曾受资助的贫困学生,我对来自国家的每一分钱都怀着敬畏和感恩之心,学习期间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现在刚出校门,目前我唯一的目标就是尽快还上贷款,卸去几年来挥之不去的一种心理压力。
虽然自认在贷款上学问题上,我大学表现还算稍能自慰,不致有道德上的亏欠和负疚感。但今天看到那几位老乡的作为,我还是感到了一种愧疚。设身处地若我是“金秋助学”中受助一分子,我会是现今为人所鄙的1/5吗?我发现好像并不能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复。我回想起了小时候的教育环境:那是一个人人牢记“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的地方,那是一个人人仇官仇腐的地方。以我的老家襄樊枣阳为例,那时当地民谣:龙飞了,桥塌了,棍(桂)支着。“龙”、“桥”、“棍(桂)”分别是连续三任父母官,后来我离乡上大学那年,研究生学历的“容”上任,但大一回家据说又“荣归”(容被双轨)了。同样大二时,远在异乡的我,路过学校报亭又被一知名新闻周刊封面大书的“襄樊孙楚寅”“中国官场地震”等字扎伤了眼,竟没敢走近细阅。
那5人应和我是基本同一批入学的。在那一个反腐民谚如此发达的地方,在一个民间心态觉得几近“官民对立”的地方,在一个应试教育把学生异化为只认分数不认爹的地方,长期在此条件下锻造出的学生,让他学会感恩真的有点奢侈。甚至可说在那种情势下,整个社会都缺失感恩。
我离家也有四年了,不知现在情况是否有改观。若大环境不变,学生要怀感恩之心,则只能依靠个人道德修为和家庭教化。所以有受助后感恩图报的,也有不知道谢的,对此请不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我无意于为以上学生辩护,我还想代表他们向全国人民道歉,如果我有此资格的话。也请道德家在挥舞舆论大棒时,也能看到现在资助制度和心态的一些不足,比如缺少人性化关怀:曾出现过监视消费等带歧视性的规定,对贫困生进行道德炙烤的资助。
“贫困是贫困者获助的权利”,我们不妨多尝试匿名的“盲助”,这亦无碍受助者的感恩。如有论者所言,当扶贫助学成为我们身边的一件平常事,当施善与受助的人都怀有一颗平常心,施恩不图报,受惠常感恩,助学才更真挚、更深沉。 □李晓亮
经济贫穷不可怕,心灵断断不可贫穷
有人为5名受助大学生打抱不平,之所以不会感恩,是“怕丢人,爱面子”。难道说,一声谢字就会丢人失面子?也有人责怪捐助者“讨恩”不仁义,事实上,一个连金钱都不在乎的人,“计较”感恩又有多大甜头。很大程度上,是伤害了资助者的感情和热情!
就捐助者而言,捐助事大,感恩事小。人家资助这些大学生,是希望看到自己的付出,为社会挽救人才,是希望那些大学生学有所成,是不希望自己的付出“一声不吭”,或者是白白打了水漂。就受助者来说,经济贫穷不可怕,心灵断断不可贫穷。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这不是一个人的“贫穷”,甚至是和谐社会的“贫穷”。
由此看来,感恩何尝不是道社会亟须破解的难题?
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懂得理解他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理解;一个懂得情感的人才会获到人间真情!5名受助大学生,因在感恩上成了“受阻”大学生。
但愿他们能从此“一跤”中清醒过来,补上感恩这一课,而我们在取消其经济资助的同时,社会不能袖手旁观,要加快对品德贫穷、精神贫穷、心灵贫穷贫困生的救助。 □陈文祥
富人必须慈善,穷人必得慈善
无论一个人多富有,无论一个人多贫穷,都不能构成富人必须慈善,而穷人必得慈善的理由。慈善只能是一种出于个人道德自由选择的“实然”行为,而不存在任何法律意义上必须履行的“应然”责任。不能想象,弱者接受捐赠时理所应当的态度和心安理得的神情,还能激发富人持续高涨的捐赠热情?某种意义上,让捐赠者“寒心”,也就是让慈善事业萎缩。
在谈到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缓慢问题时,税收政策滞后、慈善法规不健全、慈善组织缺乏公信力等原因被经常提到,而受助者的感恩意识缺乏却常常被忽视了。原因或许在于,感恩意识的缺乏实在是全社会高度功利化之后的普遍现象:富人不懂得感恩穷人,穷人为何要感恩富人?是的,富人应该感恩穷人,事实上,慈善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富人感恩穷人的重要方式,富人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因此是一种必要的感恩。只不过,慈善的感恩含义不能异化成受助者无须感恩的理由。
如同“为富不仁”与“仇富情结”的正比例关系一样,利他的赠与和受赠的感激,也从来都是双向作用的。慈善(富人的“礼物”)本身是一种感恩行为,受赠的感激(穷人的“礼物”)更是一种感恩行为,感恩是慈善文化不可或缺的“礼物”。 □舒圣祥
呼吁有公信力的民间慈善机构
由于信任结构的缺失,慈善渠道的不畅,许多捐赠者不是依靠慈善机构,而是选择了直接的捐赠模式。而这种捐赠与被捐赠“面对面”的模式,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著名演员孙俪停止捐助贫困生一事,就曾被传得沸沸扬扬,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样的尴尬事件,对于双方当事人,以及对于我们尚不太成熟的慈善事业的影响,都是消极的。
政府如果能放宽民间慈善机构的设立和运作,让更多直接捐赠变为间接捐赠,也许会破解这一问题。以慈善机构来管理善款,如此一来,捐助者的目的会明确化,捐助的项目会得到比较好的管理。在慈善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人们的善举大多都是通过第三方来实现的。此举也会使善行公开在阳光之下,接受公众和舆论的监督。同时,慈善机构也会争取社会公信力,严格按照法律所规定的制度运作慈善活动,也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得到帮助。 □田德政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zy/200708230365.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