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四首》学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25:12

《宋词四首》学案

学习重点

  把握艺术形象,探究词的意境及表达技巧。

一、课前热身:

1、文学常识:

    ①苏轼,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其父_________、弟___________都有文名,父子三人号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词突破了音律的束缚,开拓了词的领域,开____________的词风,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辛弃疾,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历城人,辛弃疾与____________齐名,世称苏辛,被誉为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著有词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声声慢》“慢”即          ,为词的长调。这首词作者是宋代李清照,她是       派的代表,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作者              的心绪。

    ④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是            ,他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          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他通晓音律,善于吸收民间语言,明白晓畅,流传甚广,人称“                  

2、字词积累:

(1)字音:

骤雨(    )  凝噎(    )  今宵(    )  公瑾(    )  纶巾(    )  酹(   

寻觅(    )  戚(    )  憔悴(    )(    )  舞榭歌台(    )   巷陌(   

(2)词类活用:

大江东去(                               

羽扇纶巾(                               

强虏灰飞烟灭(                                        

尚能饭否(                               

(3)古今异义:

都门帐饮无绪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赢得仓皇北顾

(4)文言句式: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3、诗词诵读:

①《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初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初中)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貂裘,千骑卷平。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胸胆尚开张。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北宋,苏轼)(初中)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④《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初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五十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阅读鉴赏

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1-3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词的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词历来被公认为宋词中豪放风格中的代表作,试分析其豪放风格得以体现的原因。

3对于词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两句的思想感情,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表明作者无可奈何的感慨,有人说这是作者思想上消极的一面。你有什么看法?

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4-6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                   ,表现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了几处典故,分别是哪几个,抒发了词人什么感情?

6、赏析“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

7、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

 阅读《雨霖铃》完成8-11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处歇”这句词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9、“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种景物与词人的愁绪有何联系?

10、“今宵酒醒何处?扬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11、通读《雨霖铃》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景物描写、人物行动和情感抒发三个方面比较两词的不同,进而体会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特点。

 

《雨霖铃》

《念奴娇·赤壁怀古》

 景物

 

 

人物

行动

 

 

作者

情感

 

 

结论

 

 

 

阅读《声声慢》完成12-8试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忺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2、首句14个叠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13、“愁“可以说是文人墨客最难将歇的一种情感状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三、课外阅读

●阅读苏轼《定风波》一词探讨1-2题: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1、 体会这首词的意境,说说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感情?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通过这首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归纳苏词的艺术风格。

●阅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回答3-5题: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3、词中“玉壶”指            ;“阑珊”的意思是              

4、词的开头是怎样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的?

5、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词,全词用元宵节的盛况烘托出一个孤高、忧郁的“那人”形象,就是词人所要寻找的意中人;也有人说是爱国词人辛弃疾“有所寄托”的;特别是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中说最后几句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一种境界。你如何看待?

● 阅读李清照《一剪梅》并与《声声慢》比较回答6-7题:                       

                     一剪梅    李清照(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本词大约写于词人新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外出求学之时。

6、有人说李清照的心绪从《一剪梅》到《声声慢》,其实是由“幽怨”到“凄苦”的流变。幽怨,尚有人事可寄托相思,而凄苦,则人事无处寻觅了。你如何理解?

7、简单谈谈你对婉约词风格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