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名人”之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8:57:25
仰望“名人”之忧
(金台随感)

  赵 刚

  名人出书,成为时尚,男女众星,趋之若鹜。从歌坛到影
视圈,从体育明星到节目主持,纷纷上阵。一时间,文坛少了
几分冷清,多了几分热闹。出版商们逐“名”追利,一个个发
了财,笑歪了嘴;市井百姓争先恐后,一本本买回家,看花了
眼。饭后茶余,街谈巷议,百姓平添了说长道短的话题,名人
们也借机深入人心,总之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按说,这些名人,早已是广播里有声,屏幕上有影,报刊
上有名,不少人早已是别墅名车的百万富翁,绝对不会“著书
都为稻粱谋”,犯不着再劳神费力地写书。依我之见,名人出
书,说雅一点,是游戏文坛,消遣大众,玩儿的是深沉。说俗
一点,名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虚荣心,也想追求不
朽。即使不想什么“不朽”,用名人自己的话讲,也是怕观众、
歌迷、影迷、追星族冷落了自己,遗忘了自己。这就像月亮本
无光,全凭太阳的光反射,才熠熠生辉。名人之“名”,全靠
有人捧场而家喻户晓,若无人喝彩,何名之有?只得向隅而泣。
因此,出本书,有事没事,让人翻翻,总比没人搭理强吧!

  这几年,在“出书热”中掺和的名人,既非学术上卓有成
就的权威、某一领域的巨匠泰斗,也非确有研究建树的学者专
家,而多是些公众眼中的“流行人士”。流行者,或许同流感
相仿,必然在一个时期,惹得众人感冒发烧,头脑昏昏沉沉,
流泪打喷嚏。高烧过后,神清气爽,头脑也就清醒多了,自然
分辨得出文章的优劣高下。不信,您就看,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一两年。

  名人书里的那些事,你我都曾发生过。不过,这些事要搁
在咱们百姓身上,编辑们恐怕连看都不看一眼,甭说编辑出版
了。这就好比普通人家的马桶,定会让人侧目掩鼻;区区小民
脚上的皮鞋,或许叫人疑心传染脚气;寻常百姓戴过的乳罩,
绝对让人觉得腌月赞。可同样的物件,换成老佛爷慈禧御用过
的恭桶、铁蝴蝶马科斯夫人足下的宝屐、红颜薄命戴妃贴身的
文胸,就非同一般,不但名称变了,身价也不同凡响。这些物
件就变得高贵而有品“味”,什么味?名人之“味”。

  由此而论,名人之所以能出书,就在于“名”。至于是不
是名副其实,质量上有无保证,就退而求次了。名人出的书,
不因语法不通或遣词造句有误而降价处理,出书的名人也不会
顾忌有人评头品足或说三道四,而就此罢手。出版社要借名人
的效应、影响力,赚钱生存。名人们要靠出版社和书商们出书
炒作,扩大知名度。两厢情愿,情投意合,“涮”的是消费者。
其实,名人的歌中早已告诫:“义字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理解不深,琢磨不透,自个儿犯糊涂,那能怪谁?

  在利益面前,不能怪号称“文坛伯乐”,有着一双火眼金
睛,善于慧眼识文的编辑们看走了眼;在名人面前,编辑们只
好跪着。可对名人的文章,要是跪着瞧,仰着审,还能品出好
坏来吗?

  其实,编辑们心里明镜似的,他们所跪拜的并不是名人的
文笔,而是“名”物化在名人身上的金钱。最近,读到《新民
晚报》上范敬宜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一位名叫沈茹菘的老学
长,他是当代国学大师王蘧常的入室弟子。此人学识渊博,才
华过人,诗词歌赋,书画篆刻,无一不精,尤其擅长史学、佛
学。红学专家冯其庸谈及此人,十分佩服,并惋叹不置。原因
就是沈茹菘先生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积数十年研究撰写的《
中国美术史》,因无力支付出版费用,一直未能出版。这本极
具学术价值的巨著不能出版,不能不说是一个损失,而沈先生
也因患肝癌,驾鹤西归,抱憾终身。

  假如出版社把用在为名人们出书的精力,也用一点儿来扶
植沈先生;假如编辑们也多花费些心思,帮助沈茹菘先生出版
此书,又有谁能说,其贡献和影响比出名人书小呢?

  宋儒理学代表人物陆九渊有一首著名的读书诗,不妨改写
如下:“著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名利不妨权放过,
洁身须要细思量。”

《人民日报》 (2000年03月25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