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淋的教训:破产的小城镇遍地开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21:05
文章提交者:美共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http://www.kdnet.net
有关中国城市化的前景已无争论,最大的争论是究竟以发展大城市为主还是以发展小城镇为主。至今两种声音争持不下。
但在我们看来,如果交由市场来解决,真正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那么所谓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伪问题,是无需争论的问题,就象企业规模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还是以大企业为主,并非人为计划而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一样,城市发展以都市化为主还是以中小城镇为主,也非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不可事先预设的,只能由市场竞争来决定。
在主流的讨论和政策中,"小城镇,大战略"得到肯定。但从市场经济的思想出发,从城市竞争的趋势来看,我们认为,都市化才是中国城市化的真正含意,大都市而不是小城镇的发展才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20世纪以来,世界城市发展已经出现这样的变化趋势,中国也可不可能独处于世界潮流之外。
在世界城市化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大城市相比小城市更具竞争优势从而得更快发展。有关研究表明(史先虎,2002),在整个20世纪的城市化过程中,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日益增多,其拥有的人口在城市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00年到1980年,50-100万人口的城市由38座增加到251座,增长了6.6倍,年均递增2.39%,而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由11座增加到227座,增长了20.6倍,年均递增达3.86%;1920年,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口只占到城市总人口的3.6%,而到1980年,这一比例已提高到14.9%。50-100万人口的城市总人口由2500万增加到17400万,增加了5.96倍;100-250万人口的城市总人口由1200万增加到24000万,增加了19倍;250-500万人口的城市总人口由800万增加到13400万,增加了15.8倍;500-1000万人口的城市总人口由700万增加到14900万,增加了20.3倍。韩国在35年的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39.2%提高到1995年的85.4%),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由1960年的51.5%上升至1980年的66.3%,而5-10万的小城市占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由1960年的18.5%下降到2.1%,城市的个数由18个减少到6个。
相比大城市的发展,大部分小城市在萎缩。在日本和美国中部地区,1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都在萎缩,只有大城市、特大城市周围小城市保持繁荣,如加州的硅谷,这主要得 益于大城市的辐射和小城市的产业结构,而不是来自于小城市自身规模的活力。七、八十年代,联合国曾在亚洲和非洲建设了一批3-5万的实验性小城市,试图平衡大中城市的发展,但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吸引不到足够的人口,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但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过去的20多年中,小城镇大发展成为全球最独特的一景。
1978年,中国只有2176座小城镇,2000年猛增到20312座,即在目前的小城镇中,有近90%是1978年之后增设的,年均增设820多座,增速可以说十分迅猛。要是将平均不足万人的2万个建制镇(总人口为1.5亿人口)加进来,我国城市的平均规模将不到20万人口,实际上只有6%的人口住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里。
然而,小城镇的发展并非必然,而是因为人为的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人为地控制了大城市的发展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是市场对资源配置尚不到位出现的扭曲结果。
然而,选择以小城镇为重点的城市化道路,违背了世界各国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是一条城市化成本最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欠佳的道路。浙江省省委书记张德江的一番话值得人们深思:"我认为我们现在一个大的失误,现在大家也都认识到了,至于将来怎么定论再说,就是现在这个小城镇遍地都是,我认为是一大败笔,是对遏制城市化的一种反抗,因为你不让我进城,那么经济社会发展到这种程度了,你就是不让他进城,他只能是就地,所以搞得村村象城镇,镇镇象农村?quot;
有不少人认为,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化只能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也就是走人口分散居住的道路。其实,正因为人口众多,中国才必须走都市化的道路。
一是人口集中居住比人口分散居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如果分散居住,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另一方面,集中居住所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分散居住所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更便于治理和管理,成本也会低一些。现在我国山林被毁、湖泊退化、草场荒漠,这同人口分散居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很大关系。中国人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将一些穷山恶水的地方的人口迁移出来,集中居住,恢复生态无人破坏的状态。二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已有人口集中居住的成功先例。例如,日本人口密度超过了我国,但它的人口80%以上集中在东京、大阪附近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大城市里,而它的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全球最好状态的国家之一,绿化面积在65%以上。三是人口集中居住,有利于人口数量控制和人口质量的提高,因为人口集中居住,既便于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有利于人口数量控制,又有利于人口受到良好的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四是人口集中居住比人口分散居住,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人口就业问题。五是人口集中居住,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经济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规模溢出效应,有利于市场经济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廖丹清,2001)。
我国多年来的发展实践业已证明,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的城市化道路问题多多。第一是小城镇建设需要占用的土地资源要比发展大中城市多得多。据测算,小城镇人均用地需要450-550平方米,而大中城市人均用地为60-100平方米,特大城市甚至低于60平方米。如果大力发展小城镇,与我国国情严重不符,必将加剧人与土地、水等稀缺资源的矛盾,动摇农业的发展基础地位。1991年至1996年连续7年,我国耕地面积以年均410万亩的速度递减,1999年,我国耕地净减高达654.9万亩。这一年耕地剧减同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与全面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有关。而另有学者推算,如果转移两亿多农民,可使耕地增加大约1800万亩。第二是由于小城镇规模太小,缺乏明显的集聚效应,公共产品的社会效益差,导致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耗费的资金按人头计算明显偏高。据有关测算,从总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进行定量分析,规模过小的城市,规模收益低,政府负担的外部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人口在10-100万人规模区间,才有正的净规模收益,在100-400万人规模区间为城市净规模收益最大。第三是由于小城镇城市功能残缺,企业进城的成本较高,往往造成非农业企业不愿也不敢进城。结果是当小城镇建设起来后,因缺乏支撑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持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最后使小城镇成了"空城"。第四是在小城镇缺乏支撑产业的条件下,一方面一部分进城农民会出现"两栖化"倾向,即有一段时间在城镇,另一段时间又在农村,农民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离农;另一方面由于进城农民找不到稳定的职业,一部分人便会利用城镇建筑物保留的空间养猪、养兔、养鸡鸭,甚至种瓜、种果、种菜。如此一来,城镇又出现?quot;农村病"(马晓河,2002)。
尽管强调发展小城镇,但由于市场的作用,我国大城市发展的优势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表现。2000年,我国有大型城市93座,其中,大城市53座、特大城市27座、超大城市13座,这些大城市产业和人口高度集中,规模经济优势强,集聚效应明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骨干作用。随着大城市中心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辐射能力的逐渐加强,对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统计资料,2000年93 座大城市共计人口1.9亿,创造了2.74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呈超前发展态势。从综合实力最强的50个城市与全部地级以上城市的对比资料(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根据1996年城市统计年报数据的《城市综合实力比较研究》)来看:(1)50市所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1.1%,是城市平均水平的 2.3倍,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说明这部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已走上快速起飞阶段;(2)50 市的第一经济效率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占有量达 16671.8元,是地级以上城市平均水平的 1.4倍;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4%,也比地级以上城市平均水平高 3.7个百分点;50市的资金利用效益和土地使用效益也均高于城市平均水平;(3)50市的百元资金利税率为7.5元,比地级以上城市平均水平高0.4元;50市的城市土地产出效益更显著,平方公里土地贡献GDP达2236.5万元,是地级以上城市平均水平的2.7倍;(4)50市居民生活水准明显较高,人均消费水平是全部地级城市平均水平的 1.3倍;每万人拥有医生45人,也比全部地级城市平均水平多9人。 50个市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达25部,比全部地级城市城市平均水平多7部。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该知道一江春水向何处流了!
再举一个实例,也许最能说明城市变迁的趋势了。
浙江乐清市柳市镇,是一个生产低压电器的经济强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这里出现了象正泰、德力西、天正等一批名闻遐尔的民营企业。然而,柳市毕竟只是一个镇,它不能满足,也不可能承载这些急于在国内外经济舞台施展拳脚的大企业的需求,于是,大量的资金从柳市这块经济热土流向上海,正泰去了,在上海青浦购买了200亩地,德力西也去了,在上海南浦买了200亩地,而天正则走得更彻底,连总部也搬到了上海。
98年一年,仅柳市镇就有十几家企业在上海买地置厂,仅购地一项,柳市一年流向上海的资金就达十几亿,象这样的大企业还有很多,如杉杉、雅戈尔、茉织华等,难怪有人感叹,二十年辛勤积累,到头来却为他人作嫁衣裳。其实走的还不止是这些企业,几百万走南闯北的浙江商人,他们当中许多人或许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
为什么要弃故地而去?德力西集团高级顾问朱银存说得好:"企业家象候鸟一样,哪一个地方环境适应他就会到哪里去,所以我们到上海去发展,完全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原来,趋利的企业决定着城市的盛衰成亡。
诚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世间从来没有谁能够斗得过市场的。城市竞争的理性不过是市场的理性,其结果不过是将市场尘埃凝聚为星球而已。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107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