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集中暴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10:40

 

                         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集中暴发 震区新城受挑战          新京报 2010年08月23日02:00                  8月16日,汶川映秀镇新城全貌,水位略有下降。                 都江堰龙池镇栗坪村余庆秀家的楼房被泥石流灌进半边屋子,地震前那里未发生过泥石流。                 龙池镇南岳村被掩埋的农家乐。本报记者 杨万国 摄        ■ 核心提示

  在今年汛期大暴雨诱发下,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地质次生灾害集中暴发。

  8月20日,四川省对外发布“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受灾情况,截至8月19日,已造成全省576万人受灾,发生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75处,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68.9亿元。

  作为地震极重灾区的绵竹清平、汶川映秀以及都江堰的龙池三乡镇,也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专家指出,山区地震诱发的地质次生灾害将持续10年以上,其中5年内是高发期。由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山洪形成灾害链,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考验四川。

  四川省政府加强群防群测等四项举措,应对防灾新难题。

  “这次受损程度是地震的5倍。”8月17日下午,唐维元背着哇哇哭个不停的女儿,满面愁容地看着自家深埋在泥石中的“明苑”农家乐。

  “地震房子裂了还可以加固,倒了还可以掏出一些东西。现在泥石流淹过,啥也没有了”,唐维元认为,此次泥石流给龙池造成的损害程度是汶川地震的5倍。

  震后着力打造“国际山水旅游度假小镇”的都江堰龙池镇,以农家乐为主导的震后重建搞得风生水起。

  唐维元的“明苑”是龙池镇南岳村最早开业的农家乐。汶川地震,农家乐房屋被震裂,她和姐姐唐维淑两家贷款、借债,凑到70万元,重新加固、装修。去年5月1日,她们能同时接待40人的农家乐顺利开业。

  唐维元说,就在她期盼着早日还清贷款时,8月13日的泥石流让她的希望顷刻化为泡影。

  “想到严重,没想到这么严重”

  连日暴雨,都江堰龙池、汶川映秀、绵竹清平,这三个地震重灾乡镇暴发的泥石流均超预料

  8月17日,记者在龙池南岳村看到,沿河岸的数十栋黄白相间的小别墅,都被埋在泥石中。这些小别墅农家乐,有村民贷款自建,也有和成都市民联建等形式建起来的,投资从几十万到两三百万不等。

  “汶川地震后,我们预测到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会很严重,但没有想到这么严重。”许强告诉记者。

  许强是《汶川地震地质灾害专项防治规划》编制组组长,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内权威的地质灾害专家之一。

  8月13日,暴雨云团沿着龙门山脉弧形推进。

  当日下午1点,都江堰市龙池镇开始出现大暴雨,下午3点,特大山洪泥石流开始在龙池暴发。龙池镇沿龙溪河18公里长度范围内有50多条山沟同时暴发泥石流,比地震当年汛期后发生的泥石流增长近4倍。400万立方米的泥石淹没了龙溪河两岸无数新建的农家乐。

  到14日凌晨,暴雨云团抵达映秀。

  8月14日凌晨3时,短短2小时映秀降雨量达163毫米,映秀红椿沟的泥石流终于暴发。70万立方米的泥石流冲出红椿沟,截断岷江。改道的河水顷刻淹没了即将完工的映秀镇新区。

  都江堰的龙池、汶川映秀、绵竹清平,这三个地震重灾区乡镇,此次泥石流暴发规模都超出预料。许强说,震区许多几十年没有出现过泥石流的沟,此次都暴发泥石流。

  8月13日,绵竹清平暴发泥石流后,他第一时间赶到清平实地调查。

  “大沟小沟,几乎沟沟都发”,许强介绍,在清平乡沿绵远河近3公里之内,有10余条山沟同时暴发山洪泥石流。最终,清平乡附近山洪泥石流冲出量达600万立方米,被认为是国内近几十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山洪泥石流灾害。

  四川省政府20日通报,截至8月19日17时,此次强降雨共引发较大规模地质灾害75处(其中滑坡30处、崩塌6处、泥石流39处),576万人受灾,全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68.9亿元。

  清平乡预警范本

  当地今年已进行3次泥石流预警演练,熟悉撤离路线;此次深夜遇灾3000人成功撤离

  “要不是政府及时通知,并组织连夜转移,我们全家肯定没命了。”清平乡圆包村村民谢明邦在事后仍心有余悸。

  绵竹清平的成功疏散最具典型,当地泥石流在深夜暴发,暴发前,当地成功组织转移,避免了重大伤亡。

  据悉,在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前三天,清平乡就接到暴雨预报,各地质灾害监测点开始24小时监测雨情。

  8月12日16时33分左右,绵竹市国土资源局接到四川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及绵竹市气象局预报信息,未来48小时内有一次大雨至暴雨过程。经分析,强降雨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绵竹市国土资源局分别在17时39分和18时,向各山区、沿山区乡镇传达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和防灾要求。

  当日18时左右,清平乡开始降雨,至晚22时,雨势加剧。晚23时40分,绵竹市国土资源局迅速要求清平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危险区内人员撤离。

  就在那天晚上8点,清平乡7个监测点的16名监控员进入二级应急状态。此时,村干部开始挨家挨户通知村民们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晚12点,清平乡组织全乡机关干部到各村组发布疏散撤离警报,并组织危险区内的3000余人按预定路线向清平乡政府转移。

  13日凌晨1时左右,乡境内大规模暴发群发性山洪泥石流,因疏散转移及时,目前为9人遇难,5人失踪。

  许强从地震后一直关注着清平,多次到清平进行调研。

  他认为,清平的成功除了前期预警,果断转移外,还得益平时的演练,“平时给群众都发了‘地质灾害明白卡’,上下写清楚自家附近哪里可能有滑坡,哪里有泥石流。发生灾害后,往哪里跑。老百姓做到心里有数,灾难来临前才不会慌乱”。

  清平乡党委书记付兴和介绍,地震后这两年,每年进入5月1日以后,清平就要进行这方面演练,今年已演练了三次,通过演练让村民熟悉撤离路线。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震后四川灾区形成防灾共识,为避免巨大死伤,宁愿深夜转移群众而背负小题大做骂名

  8月12日以来,四川遭遇的泥石流灾害虽然“超出想象”,但全省提前实施预防避让,撤离群众1.8万人,避免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全省因灾死亡16人,失踪66人。

  其中,尤以都江堰龙池、绵竹清平和汶川映秀成功避险最为典型。

  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李云贵认为,这3次地质灾害,如果不及时撤出,至少有50%的人将有生命危险。

  “宁愿听骂声,不要听哭声”,蒋俊说,这是地震后,四川省国土厅应付地质灾害的原则。

  他介绍,因为泥石流难以预测,深更半夜通知群众转移,有时却平安无事,一些老百姓就认为政府小题大做,会骂人。“但是一旦撤离晚了,巨大的死伤就难以避免。”

  这显然成为震后四川灾区防灾共识。都江堰龙池镇镇长杨源宝告诉记者,“宁愿错撤100次,也不能错过一次”。

  防洪与防泥石流并举

  泥石流截断岷江,即将交付的映秀新城被淹,面临二次重建;省官员表示,重建规划没问题

  红椿沟70万立方米的泥石流,让震源映秀是否原址重建的争论再次兴起。

  震后,映秀原址重建。地质专家们为此进行周密论证和规划,映秀周边的山体上,筑起防护钢网和密密麻麻的防滑坡,力图保证映秀安全。

  但紧挨新城的岷江被忽略了。

  8月14日,来自红椿沟的泥石流,轻而易举地截断岷江。波涛汹涌的江水迅速改道,淹没映秀新区。那时,距离新区交付只有10多天。

  东莞援建,总投资1900多万元的映秀水厂,所有的设备都已安装到位,马上将投入使用,在这次泥石流中彻底报废。

  东莞援建的大片安居房,被洪水淹没,浸泡5日。目前是否安全,还待检测。

  东莞还为映秀新城建设了全部的地下市政管网、线路。

  东莞援建者称,这次泥石流过后,很多下水道被石块堵满,无法冲洗。映秀面临二次重建,必须把铺好的沥青路面挖开,把管道挖开,然后重新铺设管道,再铺路面。“这付出的代价,付出的努力,将是之前的两三倍。”

  映秀新区的绿化基础工程也已完成,此次也被泥石流毁掉。

  映秀镇镇长徐红军初步估算,映秀镇在这次的泥石流灾害中,损失约6.3亿元。

  “当初重建规划没有问题”,许强告诉记者。他认为,映秀被淹,并不能说当初重建时对地质灾害评估不够。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副处长蒋俊向本报记者介绍,四川震后重建,全部重建点都进行了严格的地质灾害评估。“但是震后地质次生灾害隐蔽性强,变化很大”,蒋俊坦诚,确实有一些当初评估没有问题的重建点,现在都被泥石流淹没。

  记者从汶川县获知,目前地质部门正在对映秀周边地灾进行进一步调查评估。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强调,在加固、修复房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防洪水、防泥石流灾害,地下填充物和一楼梁柱的硬度、抗冲刷能力都要有所提高,让映秀更加安全,给老百姓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房。

  目前,映秀依靠在新城边筑起一道十多米宽,接近200米长,5米多高的临时土坝,暂时挡住了汹涌岷江。

  汶川常务副县长罗尔基木此前表示,映秀将在新区进行二次重建。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映秀新城边,将修建一条永久性的大坝,抵挡可能再犯的岷江洪水。

  龙池慎重二次重建

  地震后3至5年泥石流高发,针对龙池是否缓建,都江堰官员表示,尽快重建但慎重防灾

  映秀可以筑坝,挡住未来可能被改道的岷江洪水。但对于龙池镇南岳村,他们已没有退避空间。

  村民唐维元说,原来村里的龙溪河道只有20多米宽,河道边是一条公路,村民的农家乐分布在公路里侧,背后紧靠高山。植被茂盛的龙溪河沟,几十年来从没有发生过泥石流。

  现在,河道变成了上百米宽,卡车一样巨大的石头掩埋了公路,村民漂亮的小别墅跑到了河道中央,大多数只露出残破的房顶。

  专家的讲解和政府的宣传,让南岳村的村民都明白了,大地震后的泥石流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现在不敢再建,现在已背了一身债,如果建起后,再遇到更大的泥石流怎么办”,唐维元担忧地说,一些邻居准备搬离南岳村。

  不过更多村民表示对家园坚守。龙池有国家森林公园,震后2年,农家乐恢复很快。

  许强告诉记者,大地震后的3至5年,正是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高发期。

  刘启平是龙池镇云华村支书。他说,他刚和都江堰市一位领导私下讨论过这个问题,“泥石流的阴影起码还有三五年,重建能否缓一缓,等山沟里该冲下来的泥石冲下来,山坡上地皮稳定一点再开始重建?”

  刘启平说,“这又涉及到过渡期安置、村民生活补助谁来发的问题”。

  刘启平说,都江堰市领导表示,这需要大“政策”,要更上层领导决定。目前需要收集数据和民意,再综合考虑。

  17日,都江堰市市长助理高山表示,目前龙池正在进行进一步的地质灾害评估,“还是要尽快重建的。等灾害评估结果出来后,由专家进行选址和规划。我们慎重对待次生灾害”。

  监测全省两万多隐患点

  地震改变了地质灾害参数,防灾面临新课题,四川以群防群测等4项举措应对新难题

  汶川地震是我国首次遭遇的山区高震级地震。他使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面临一个新课题。

  许强说,地质灾害的很多固有特点和常规技术参数,在地震后都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泥石流流量计算公式现在都不适用了。

  他认为,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将持续10年以上。之后地质生态才能慢慢恢复,基本固结则可能需要15年以上。

  作为滑坡领域研究的权威之一,何思明认为,震后主要次生灾害就是泥石流,防范泥石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弄清这条沟暴发泥石流的临界降雨量,然后在沟里装上自动雨量计,监测这条沟的降雨量,达到临界参数,及时预警,避免伤亡。

  他说,这些需要学界的努力,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更大的投入和支持。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副处长蒋俊告诉记者,四川已经意识到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严峻,已从4个方面大力加强灾害处置。

  这4方面分别是监测预警、应急除险、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

  四川震后加大了群防群测建设力度。

  “省长强调,要把群防群测落实在操作层面上”,蒋俊介绍,目前全省28000多个隐患点都落实了监测员,监测员由村干部或灾害点附近农民担任,他们享有补助,每天要查看灾害点变化,在监测本上做日记。监测员背后有村干部担任的责任人,负责监督。

  在政府层面,地质部门和气象部门建立了联席预警制度,加强会商。预警信息以往发到县级,现在则发到村组,具体到监测员手机上。

  对于灾害点小,处置简单的一些隐患点,采用应急除险办法,比如爆破危岩。

  而对于灾害规模大,威胁性很大的隐患点,则采取工程治理办法。

  对于灾害点规模非常大,威胁性很急迫的隐患,没有办法进行工程治理的,则组织搬迁避让。

  蒋俊介绍,2008年10月,国家批准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其中2334处较大隐患确定为工程治理。规划要求两年完成,目前已经完成一半。

  蒋俊说,此次山洪泥石流灾害,许多灾害隐患点发生了变化,还有新增的隐患点。目前地质部门正在调查,最终拿出处置方案。

  新老地灾不断叠加。蒋俊坦承,四川今后较长时间内,应对地震次生灾害形式严峻。

  许强说,“人干不过天,也干不过地,急不得”。

  本报记者 杨万国 四川报道

              泥石流重创汶川灾区 农房重建成最大难题之一      《瞭望新闻周刊》  2010年08月21日14:22        《瞭望》文章:泥石流重创汶川灾区

  近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使汶川地震以来的一些灾后重建成果毁于一旦,其中农房重建是最大难题之一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三军

  “我家花了近30万元盖的三层楼,其中贷款3万元,借亲戚几万元。泥石流淹到了二楼,房子肯定不能再住了。地震后花10多万买的货车也冲走了。”在四川绵竹市清平乡元宝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遇到村民赵学莉,在再次袭来的灾害面前,他显得有些无奈。

  同村村民陈进孝、袁连芳夫妇也一脸愁容地告诉本刊记者,他们花7万多元盖的平房才住了9个月,但刚刚发生的泥石流不仅把房子冲走了,置备的所有家电家具也都被冲没了,两人逃出来时只穿了一身衣服。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日子,原定在今年9月底。然而,入汛以来特别是近期的几场暴雨及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重创汶川、绵竹、青川、平武、安县、都江堰等四川地震重灾区,也给重建任务的按期完成制造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在汶川县映秀镇,不少受灾群众向本刊记者反映,刚刚辛苦建起的新房又被洪水、泥石流毁了,再不敢在原地重建,但是汶川县山多、平地奇缺,又到哪里去重建呢,哪里才安全,重建资金又从哪里来呢?

  汶川地震后为何灾区地质灾害频发?如何才能够建立起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这些问题关系着科学重建能否真正实现,保障灾区群众的长久平安。

  暴雨泥石流接踵而至

  8月12日至14日,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四川阿坝、成都、绵阳、德阳等市州,暴雨导致江河水位猛涨,岷江、沱江、青衣江等江河出现超警戒水位,并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灾区损失惨重。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几乎都是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或重灾区。

  绵竹市清平乡因暴雨引发山体崩塌,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冲毁了大桥、公路,堵塞河道,379户民房及学校、派出所等公共设施被泥石流掩埋,600多户民房进水,当地交通、通信、电力中断,5000余人一度被困。

  汶川县映秀镇、银杏乡等10余个乡镇受灾,其中,映秀新城遭受重创,山洪泥石流使得岷江河畔的九寨沟旅游环线、213国道11处断道,并形成多个壅塞体,堵塞岷江河道,迫使江水改道,水位迅猛上涨、泥沙俱下的洪水冲进映秀镇新区,成排的震后新居浸泡在约2米深的洪水中,300余人一度被困。

  受灾严重的还有什邡、青川、平武、都江堰……

  受灾群众安置、道路抢通、堰塞湖排险,“8·13”暴雨泥石流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刚刚取得一些成效,8月18日至19日,新一轮暴雨又至,汶川、绵竹、平武、青川等地再度受灾,灾区群众雪上加霜。

  在绵竹市,18日晚的强降雨引发泥石流,再次阻断刚刚抢通的绵竹清平乡至汉旺镇的道路,泥石流冲出物再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至19日凌晨,壅塞体才被洪水冲开,成功泄流。

  在青川县,特大暴雨导致的山洪、泥石流、塌方等灾害,导致进出县城道路全部中断,县城成为“孤岛”,茅坝、关庄、红光、石坝、马公等乡镇均断路、断电,灾害已造成3人死亡、4人失踪。

  在汶川县,强降雨导致映秀镇红石沟泥石流抢险现场再次出险。左岸泄洪槽泥石流堆积物再次垮塌、完全堵塞导流明渠,右岸围堰前水位迅速上涨翻坝,映秀新城再度告急。所幸经昼夜抢险,右岸子堤得以保全,映秀新城幸免于难。

  在成都市,灾害已造成3人失踪。受灾最重的都江堰市部分城区进水,二王庙到龙池、虹口部分路段塌方,交通中断;境内白沙河、杨柳河等岷江小支流水位上涨迅速,上千人一度被困。

  19日15时15分许,滑坡、泥石流导致宝成铁路德阳至广汉间石亭江大桥倾斜。行至该处的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旅客列车司机发现险情后紧急刹车,两节车厢脱轨掉入河中,所幸乘客疏散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接踵而至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情,给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四川省政府提供的消息称,仅“8·13”灾害就导致全省10个市(州)、500余万人受灾,死亡13人、失踪59人,倒塌民房2400户、6700余间,损坏民房1.4万余户、3.3万余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7亿元。

  而值得庆幸的是,由于预报预警及时、救灾措施有力,四川灾区紧急转移受灾群众40余万人,人员伤亡得以降低到最低限度。

  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会员、高级工程师何平在清平乡实地调查后说:“清平乡的泥石流规模达500万立方米以上,甚至超过了舟曲。但全乡5400名群众都得到安全转移,仅造成14人死亡或失踪。科学预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地质灾害多发省,近年来,四川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网络。一遇到强降雨天气,气象及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就会迅速传达至降雨范围内的县、乡、村、组,而每一个存在地质隐患的村都设有专门的监测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及时发现险情。

  群测群防的应急避险手段,也显现出效力。汶川地震后,四川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宣传工作,为全民参与防灾抗灾打下良好基础。

  灾害频发成因复杂

  当前,四川灾区道路抢通、堰塞湖除险、受灾群众安置等救灾及灾后恢复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同时,经历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人们也在思考,为何汶川地震后四川灾区地质灾害频发,损失如此惨重,灾后重建应怎样谋划才能保证长远?

  据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会员、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总工程师何平介绍,此次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映秀、清平、龙池等地,都位于汶川大地震的主断裂带上。这些地区地形地貌特殊,山体坡度陡峭,且地质构造复杂,岩石层破碎。汶川地震对山体产生了晃动和摇摆,表面的土体更加松散、岩体开裂,形成不稳定结构面,为山体崩塌和滑坡埋下了隐患。前期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使山体愈发松动干裂,形成了可启动的松散物源,近期的强降雨则最终诱发了这些地方的特大泥石流灾害。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李云贵认为,汶川地震对整个地震灾区地质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震后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曾组织开展了对44个地震灾区县(市、区)的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共排查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近1.3万处,严重危及人口密集区、生命线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据了解,从2008年至2010年两年半的时间内,四川省需要治理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达2300多处,这是1950年代以来我国最大的专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其总量是三峡库区的2倍还多,而实施时间比三峡库区少三分之二。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宋光齐说,震后地质灾害的影响和破坏具有长期性,短期内难以消除。根据国内外以往经验,特大地震发生后其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所产生的影响将持续10年左右,特别是近3至5年,泥石流将成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灾种。

  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具有复杂多变和隐蔽性强的特点,局地强降雨、余震以及恢复重建中的爆破、开挖、切坡等人类活动,都可能诱发、加剧或产生新的地质灾害,这些都增加了防治工作难度。因道路中断、植被覆盖等原因,灾区还有不少地质灾害隐患点未被发现,尚处于隐蔽状态。

  根据震后巡查排查成果,四川灾区一些滑坡体、崩塌体、危岩体目前仍然处于高危状态,具有突发性强、势能大、摧毁力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这些隐患一旦成灾,可能造成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多位受访专家还反映,一些地方地质灾害频发,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子。

  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林凌教授告诉本刊记者,汶川境内的岷江两岸不仅有地震断裂带,而且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结构复杂、山体破碎。近年来,主要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岷江及其支流沿线大建水电站,对生态破坏十分严重。特别是经过汶川地震的冲击,整个岷江流域生态地质条件更加脆弱。

  林凌教授分析,地处成都上游的岷江是长江重要支流,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已十分脆弱,并不适合修建水电站和发展工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流域应以生态建设为主。他呼吁,现有水电站也应逐步“退电还水”,以保护生态。

  重建难度再次增大

  下一步如何防灾减灾,地质专家们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即走“综合防治”之路,具体来讲有以下措施:

  一是搬迁避让,确定危险区域,将人员和设施布置在危险区域外;二是监测预警,这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三是工程治理,通过工程手段,稳固灾害体或将其引向不会造成危险的地方发生;四是群测群防,即建立比较完整的防治体系,上至省委、省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下到市州、区县、乡镇、村组直至个人。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总工程师钱江澎指出,四川地震灾区的地质灾害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要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最重要的是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防灾避险、自救互救技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使汶川地震以来多方努力取得的一些灾后重建成果也毁于一旦,其中农房重建是当前四川灾区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一些房屋毁损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灾区群众反映,未来恢复重建中,他们不仅面临资金困难,而且不敢在原址重建。

  采访中,绵竹市纪委书记李思源介绍,初步统计清平乡有397户群众的房屋被泥石流损毁,并且基本上都是灾后重建的新房,希望中央尽快出台对这些群众的临时救助和临时安置政策。同时,当地灾后重建还没有结束,这些群众再次受灾,他们的重建怎么办?

  四川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也谈到,这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情中,受灾最重的是汶川地震重灾区,为实现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任务极为艰巨。

  这位负责人说,由于地震灾区生态脆弱、地质结构还不稳定,再次重建和解除灾害威胁尚需时日,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一系列优惠政策已经或即将到期。建议中央适当延长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各项优惠政策期限,在对基础设施等各类重建项目的灾害损失作出评估的基础上,比照汶川地震重建基金安排,增加四川中央重建包干基金总量。          四川绵竹清平乡泥石流过后满目疮痍                 2010年8月16日,四川绵竹市清平乡,昔日美丽的乡村被泥石流肆虐过后满目疮痍。                            汶川泥石流引关注 地质专家称重建选址没问题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0年08月21日07:19          四川日报记者胡彦殊 胡敏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丹

  近期,我省强降雨引发的多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8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邀请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强和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平回答了记者提问。

  关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

  记者:近期发生的多起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几乎都表现出破坏性强、规模巨大的特点,它们的形成有无共同原因?

  何平:经初步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巨大、强降雨诱发是近期多起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共同原因。

  此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区域有着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一是地形地貌特殊,山高坡陡,从最高分水岭到沟口3至5公里的沟道相对高差均在1300米以上,沟床纵坡坡降大,最大可达540‰,地形地貌条件十分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二是地层软硬相间岩体破碎,发生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三叠系、二叠系、泥盆系、寒武系、震旦系,页岩、泥岩、砂岩、灰岩,软硬互层,沿坡面覆盖有大量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三是地质构造复杂,发生区域在区域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向斜西北部,次级构造属四川盆地西北部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前缘。该区地质构造作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多为推覆体内部的次级褶皱。岩层多陡倾、直立乃至倒转,为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提供了地质构造条件。

  “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巨大。发生区域位于汶川特大地震极震区,受地震影响岩体震裂松动,岩石疏松破碎并诱发了大量的表层滑塌、崩塌、滑坡,致使大量的松散物质堆积在沟道内,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这是本次特大型山洪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强降雨诱发。这些地区今年汛期的降雨量均大于往年的平均水平,局地短历时强降雨大于往年平均降雨量的好几倍。8月12日18时至8月13日4时,绵竹清平镇场镇附近在10个小时内的总降水量达到230毫米左右。根据山区降水的规律,泥石流形成区的降水量可能超过230毫米。短历时强降雨是此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的主要诱因。

  关于灾后重建选址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一些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安置点、公路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它们的前期选址是否经过了科学论证,是否做到了安全可靠?

  许强:“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各临时集中安置点、过渡集中安置点、永久集中安置点都是由当地政府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其他相关方面的评估,只有评估结论认为适宜或基本适宜的才作为集中安置点安置受灾群众,灾后恢复重建的选址是经过科学论证的。

  纵观整个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程,无论是基础设施、机关学校,还是城乡住房建设,绝大部分重建场址都是安全的,本次受灾的场址仅是个别的和极少数的,这也表明灾后恢复重建选址是没有问题的,是科学的。

  至于“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确实造成个别城乡镇,如绵竹清平乡、汶川映秀镇,遭受部分毁坏,我们认为是有特殊原因的,主要原因如下: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是爆发“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的泥石流爆发特点与震前具有显著的区别,其典型特点是群发性、突发性、规模巨大,所以其造成的损失就异常严重,并且很容易堵断和淤埋河道,形成堰塞湖,产生次生洪涝灾害。

  灾害性气候是“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直接诱发因素。今年天气异常,灾区降雨的主要特点为短时局地强降雨。如清平乡10小时降雨量接近230毫米,是该区历年平均日降雨量的好几倍,这种灾害性气候是“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直接诱发因素。

  灾害链效应是造成极大损失的重要原因。暴雨诱发泥石

  流灾害,泥石流堵塞、壅高河道形成堰塞坝,由此引发掩埋灾害和洪涝灾害。正是由于这种灾害链效应才造成了清平乡、映秀镇的巨大损失。

  地震灾区与强降雨的叠加,几个特殊条件和灾害类型的有机组合,导致了部分灾区形成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应该说这是目前人类很难预知的特大自然灾害。

  关于地质灾害治理修复

  记者:人们一般认为植被发育比较好的地方地质条件应该比较稳定,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此次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区域却不乏植被发育比较好的地方,能否解释一下原因?

  何平:包括地震灾区在内的四川盆地土地肥沃,雨水丰沛,在泥石流堆积体、滑坡堆积体、崩塌堆积体以及比较破碎的斜坡体上均能长出茂盛的植被,但植被下面的岩土体仍然是松散的。地质灾害大发生与地质地貌、岩性及岩石结构、坡度、固体物源、降雨等因素密切相关,与植被是否发育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在局地强降雨及其它地质应力的作用下,仍然容易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集中暴发 汶川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集中暴发 面临二次重建 汶川震灾区地质灾害集中暴发 专家称高发期3到5年 汶川震灾区地质灾害集中暴发 专家称高发期3到5年 大撤离!灾区面临地质灾害_四川汶川7.8级地震纪实 汶川地震一周年:航拍地震灾区巨变[组图] 汶川地震一周年:航拍地震灾区巨变[组图] 急!急!急! 向汶川地震灾区挺进 美间谍卫星在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拍摄灾区图像 (原创)汶川地震灾区的兄弟姐妹现在还好吗? 美间谍卫星在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拍摄灾区图像 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灾区的足迹(组图) (原创)汶川地震灾区的兄弟姐妹现在还好吗? 急!急!急! 向汶川地震灾区挺进 汶川地震等4因素致甘肃舟曲特大山洪地质灾害 汶川地震 组图:地震灾区的动物_国内图片_ 汶川512大地震专题新闻 向四川灾区捐款乞丐被重庆企业录用 - 汶川地震专版 - 迅雷论坛 李江涛:汶川灾区多位地震幸存者遭民生银行虚假开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汶川地震灾区农村信用社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四川省国家税务局转发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汶川地震灾区农村信用社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大图:地震震中汶川县城、映秀镇现场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 为灾区人民祈福捐款] IT.com... “城市病”集中暴发 距“宜居”越来越远 汶川地震灾区暴雨引发泥石流 联盟启动救灾紧急预案 - 壹基金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