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批《揭穿“贞观之治”的谎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29:20
痛批《揭穿“贞观之治”的谎言》
马拉多纳刀锋      2007-6-14
(附:lovexue《揭穿“贞观之治”的谎言》一文:
《旧唐书》是唐朝人写的,读此书,让我觉得不很享受,因为文中吹捧李世民太过份了,有过的地方,或者歪曲,比如他杀兄囚父,被篡改成别人要谋害他,人家太子谋害你干什么?再有就是败仗不提,一笔代过,比如其征伐高丽,有时把败仗写的比胜仗还荣耀,比如高丽之战明明失败了,却大肆吹嘘。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宋史,明史,或者清史稿,看看这些历史中的皇帝传是否象唐人写的《旧唐书》这么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我看到的史书,《旧唐书》是最无耻的一本。
之所以要看《旧唐书》,是因为想核实一下,课本中伟大的“贞观之治”到底有多伟大。因为是唐人写的,绝对不会丑化的,而是尽力夸张美好的一面。很遗憾,我看完了 太宗本纪,“贞观之治”根本没有课本和网上一些人吹的那么神。例子如下:
网上说“贞观之治”,而书中说的是“贞观之风”。我认为“贞观之治”是后人编造的。道理简单,当时户口,人口和版图面积都不如杨广时代,如果叫这个“贞观之治”,杨广时代是否该叫“大业之治”,甚至叫“大业盛世”?
隋炀帝被丑化,是李世民的手下干的好事,以凸显自己的文治武功,但是,李世民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不如隋炀帝。李世民时代,打不过突厥,签订了“渭水之盟”,“空府库” ,把钱才上贡给突厥。 文治上,李世民时代的人口数字始终未达到杨广时期的水平,直到李隆基时代,唐朝的人口才可以和隋炀帝时代相比,隋炀帝大业中期人口890万户,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人口891万户。也就是说,所谓的贞关之治,在很大程度上战乱后人口和经济的自然复苏而已,没有被吹捧的那么好,注意,是贞关之治,而不是贞关盛世,这就说明问题了。论个人文才,李世民更是拍马也赶不上杨广。
杨广之死,完全是个意外,是死于宇文化及谋杀。如果他不死,所谓的农民起义并不会推翻隋朝。说明这个道理很简单,李家是隋朝的臣子,甚至是杨广的亲属,李家是打着给杨广报仇的旗号起兵的,最后平息叛乱,一统中原。如果杨广没被暗杀,李家作为隋朝臣子,本身就可以把起义镇压下去了。
大业五年,杨广亲自主持大运河的巨型工程接近尾声。国家图书馆藏书达三十七万卷,创中国历代之最,科举制正式确立。 隋朝疆域共有五百九十个郡、一千二百五十五个县,朝廷控制的民户达八百九十万户,全国统计出的人口四千六百零三万人。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资治通鉴》说:“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贞观时代的田地开垦量只有隋代的三分之一弱,贞观十七年的户口不到三百万,还不到大业年间的一半。” 《资治通鉴》:“(贞观十一年)于是唐地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唐太宗贞观十一年疆域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9510乘以10918等于103830108) 隋炀帝大业五年疆域东西:九千三百里, 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9300乘以14815等于137779500)隋大业五年137779500比唐贞观十一年103830108疆域大33949392。
经常看到有人说“贞观之治”时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在书里面是不存在的,相反,你可以看到当时百姓卖儿卖女,当时天灾瘟疫,政府不得不救济。还有各种农民起义和反叛。
这本书最有趣的是,前面吹李世民如何不信神仙,后面又记录其炼仙丹的事,李世民也死于“成仙”之梦。不知道是史官糊涂了,还是故意玩弄李世民一下。 迷信仙道,和秦始皇一样死于吞金,也就是自杀。唐太宗曾经嘲笑秦始皇和汉武帝用丹药,现在自己也一样。
贞观十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差点杀了魏征, 唐太宗开始走下坡路。 毁魏征墓碑,这也太恶毒了。赐刘洎自杀。刘洎(?~645) 的资历和魏相近,唐朝宰相也是敢于讲真话的忠臣,性疏峻,敢言,武则天的大周给平反了。
大造宫殿,腐化堕落: 宫中多用金玉装饰,还大量挑选民女入宫,贞观十六年,唐太宗下诏,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唐太宗自己也开始修造宫殿,贞观十一年在东都洛阳修飞山宫,二十一年又修翠微宫。)
近读《揭穿“贞观之治”的谎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故就该文作者(以下简称LZ)所提出的论点与论据,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一:“玄武门事变”的前前后后。就这场事变本身,其实就是一场夺权之争而已。无论是李世民后来成了暴君还是圣君,这场事变本身就只是一场政变而已!至于说到“谋害”,双方互相之间都有啊,为什么LZ不将太宗的罪状公布于天下呢?看来LZ替李世民讳了啊,你应该乘胜追击,如此猛料,LZ!唐王也是一直想“谋害”太子及齐王的。这种李世民的滔天“罪证”,连LZ认为是吹捧太宗的《旧唐书》都写得那么详细,更不用说是《新唐书》及《资治通鉴》了。你是不知道才不说的吧?我来告诉你,最为详细的是《旧唐书•列传第十四•隐太子建成传》,省得你找不到。至于《新唐书》及《资治通鉴》,看来你认为是没有吹捧太宗了,应该如实评述或贬低太宗了,那么里面记载的“玄武门事变”的真相,应该大大不利于太宗了,那么请你写文告诉我们!太宗是如何谋害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吧。
其二:太子为何要谋害秦王,秦王为何要谋害太子(这点你没说,我替你加上太宗这个大罪状)?你这么聪明绝顶,知道古今中外历史真相的LZ怎么不知道呢?既然你不想说,我来说。为了生存,为了皇位,兄弟阋墙太正常了,我想不用在这里给你上课吧。秦王打下了唐朝大半江山,建成主要靠嫡长子地位成为太子。因此功高都已经震到唐高祖的秦王当然也严重威胁到了太子地位。而秦王亦非池中物,这点我们根本不用替他隐讳。矛盾激化的最终结果,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常见的皇室内争。谁胜谁败,本来是无所谓之事。但从马后炮的角度来看,太宗这位千古圣君当了皇帝,总应该比建成好吧。建成本身才能和贤德远不如太宗,太子府和齐王府的人才也远不如秦王府鼎盛。贞观之时的中国百姓是有福的,他们遇上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圣君。
其三:征高丽失败?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辽东、高丽,收复辽东,未克高丽(被阻于城下)。太宗亲征,“拔城十,徙七万人入内地,斩首四万级,战士死者近二千人,战马死十七八”,这是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而不是《旧唐书》的吹嘘或隐讳之原句。你说太宗是胜了还是败了?被阻于城下未克是败吗?太宗对此战其实很后悔,认为所得不偿所失(主要是粮食、战马等物资消耗、损失太大,而不是指战士伤亡数量),还说“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史学家也公认是无功而还,但败从何谈起?这是题外话。
其四:《旧唐书》是最无耻的一本史书?LZ以上所列论点论据我都已一一反驳。就是以上诸点都成立,《旧唐书》就是最无耻之史书?可笑!LZ的论据不够,请再说,我愿一一论证之。LZ在其它文章中也说过“二十五史”是世界历史上“最假的一个”,同样是有论点而无论据。
其五:贞观之治与贞观之风。不是网上说贞观之治,而是历史上实有之。至于“贞观之治”与“贞观之风”在名称上的不同,难道LZ还要玩文字游戏吗。恕不奉陪了。
其六:LZ的逻辑。LZ说:“我认为“贞观之治”是后人编造的。道理简单,当时户口,人口和版图面积都不如杨广时代,如果叫这个“贞观之治”,杨广时代是否该叫“大业之治”,甚至叫“大业盛世”?”请用我用LZ的逻辑来推论一下:“户口,人口和版图面积”大,就可以称为“某某之治”。清末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而“户口,人口和版图面积”都远胜于贞观年间,那么清末就是“道光之治”、……、“同治之治”、“宣统之治”了。换而言之,自唐朝之后的绝大多数皇帝都是可称“某某盛世”、“某某之治”了,因为“户口,人口和版图面积”都胜于“贞观之治”啊。LZ,你来哄三岁孩子吧?!连个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是不愿懂?还是懂装不懂?可笑!
其七:李世民文治武功都不如隋炀帝?你先把隋炀帝的文治武功摆出来。我这里先说太宗的武功与文治。武德元年,李世民一战而降薛仁杲;三年,突袭败逐刘武周、宋金刚及突厥联军;四年,俘窦建德;降王世充;这些唐统一中国的重大战争的胜利,都是李世民作为主帅取得的。唯一的一场重大战争,其他人(太子李建成,这也是他唯一一次统兵取得重大胜利)与唐王共享了胜利荣誉,这就是俘杀刘黑闼。太宗的文治,已经不用多说了。杨广的文治武功,他有吗?有的是祸国殃民之功夫吧。隋炀帝的暴政在整个历史上都是数得着的,LZ想翻案,知道根本不可能,先哗众取宠再说,挣些眼球再说。杨广他(其时已是太子)弑父隋文帝,“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他弑兄,诛杀无辜前太子杨勇(正因杨广谗言阴谋,贤而被废;让人想起了秦始皇长子扶苏)及全部十子;发丁数十万充劳役筑长堑以环卫洛阳(他自长安迁都于洛阳);营建东京,每月发丁二百万,历时十月而成,丁壮死者十之四五;营建光仁宫,周围十余里;筑西苑,周围二百里;发丁百万开通济渠;自长安至江都,置离宫四十余所;造龙舟数万艘;三次出游江都,船只首尾长达二百余里,所过州县不堪供给,许多民户倾家荡产;大造车舆仪仗,用工匠十余万人;大征散乐,极尽奢华;三次巡游北境,民为之空;发丁百万筑长城(仅为巡游北方自己的安全,限二十日完工),死者十之五六;宴会穷侈极欲,于外国使臣酋长前竞夸其富,外人都为之惊;官员议其政非,皆被处死;其车上容侍卫数百人;其帐可坐数千人;建汾阳宫;多杀谏臣忠臣(我还没说所征天下奇珍异宝,及大量物资)…………其它恶行都是小的了,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列举了。他的武功,主要有亲征三攻高丽。首攻,其军队共一百一十余万,小胜而大败。宇文述等将军入狱。第二次,攻城未克之际,国内生乱,杨玄感起事;弃绝大多数物资于敌手,回师平叛。第三次,路多有逃卒,战而胜敌,高丽王降。他的武功如何,我不用多说了,大家看看以上就知道了。隋炀帝有诗云:“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读此句诗,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啊,只怪当时老百姓命不好了遇上这种主!至于二位皇帝的文治武功,谁优谁劣;孰圣孰暴,不用我赘言了。
其八:“渭水之盟”与“空府库”。玄武门事变后不久,太宗初登基;突厥兵十余万侵入中原,屯兵渭水北岸。太宗厚赐金帛,双方未战而和,是为“渭水之盟”。因此太宗打不过突厥之说何来。秦王只与突厥交战过一次(之前突厥与唐之敌军联手不算在内,那次大胜,前面已讲),就是二年前作为主帅抗击突厥的入侵。双方也是未发生大的战斗而结盟退兵,其可汗与世民结为兄弟,盟誓而去。后来太宗出兵攻打突厥,屡战屡胜,东突厥亡。篇幅所限,请LZ读太宗本纪及贞观诸将传。由此可见,渭水之盟未败,双方打了个平手而已(严格来说,根本就没有发生重大的战斗)。至于“空府库”,请LZ指出其出处。
其九:贞观之治“在很大程度上战乱后人口和经济的自然复苏而已”?秦取天下多暴,治天下亦暴;其统一六国后,天下已经没有战乱了,其人口和经济怎么就不见其自然复苏呢?贞观年间,人口未能达到隋文帝时的数目,恰恰就说明了隋炀帝的暴政及之后的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惨痛!“贞观之治”和“贞观盛世”只不过是名称的不同而已,就如史书称“贞观之风”一样,请LZ不要搞什么文字游戏,我没空陪你玩;你和小学生去玩吧。
其十:“论个人文才,李世民更是拍马也赶不上杨广。”这点,请LZ举出例子证明。退而言之,就是隋炀帝文采可比肩太白谪仙,他也永远是个暴君;他的文章诗词也只有你这样的人去“奇文共赏析”。秦桧的书法多好,看来你也喜欢,常常欣赏了;好好学吧,我愿领教一下。
其十一:杨广怎么死的,我不关心;只愿他早死罢了。隋炀帝得善终,天理也难容啊。秦帝国比隋朝强大吧,还不是三年而亡;看来你希望隋炀帝的暴政一直持续下去了!李氏就是为了纯粹的“逐鹿中原”而起兵统一全国,也比战乱频仍好。请记住,李氏不是首先起兵叛隋的。这说明李氏有其私心啊,不愿首当隋兵之锋。至于李氏会为隋朝出力,那是你的个人主观推论,我都不想驳之。论证历史上的“如果”毫无意义,沙龙里谈谈自然无妨,只不过你不配!
其十二:大运河工程?他为了自己享受,而大耗民力;虽然客观上对后世防洪、经济等有促进作用,但在当时杨广主要为了自己水路下江都游玩!可不是为了老百姓及国家!其虐民之心当大诛!“导洛至河至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史家公认:“大运河实亦为隋末劳役繁重之历史见证”!隋末人口之所以急剧减少,先有炀帝之暴政,继之以战乱矣。
其十二:隋文帝之治与隋炀帝的败家。文帝为隋朝积累了大量财富,因此其逆子杨广客观上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败家子和暴君之一!文帝励精图治,“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唐朝建立二十余年后,前隋朝所留库藏仍未用尽,可见隋仓库储积数量之大。隋朝之盛,是开国皇帝文帝的功劳,不是暴君炀帝的功劳。至于图书馆的藏书数量达到中国历史之最;科举制的正式建立——比之他的暴行,LZ,你还好意思说啊!真为你所不齿!他的滔天之大暴大恶你一句不说,无关痛痒的这种事你倒知道或抄了不少啊。一代明君竟然有如此暴君之子,真是让人感慨良多啊。而这也反面说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重要性。
其十二:贞观之治不存在?你说的是什么书啊,是经你删改后的史书吧。我怎么看《旧唐书》、《新唐书》、《贞观政要》及《资治通鉴》里都说是盛世啊,到你那儿都没了?哦,是你自己新编的唐史或中国通史吧,我有幸一睹吗?这个问题,我不准备反驳了。我都为他感到恶心、伤心!可怜亦可笑可叹者矣。至于天降瘟疫,卖儿卖女,民不聊生者,你要把天灾归于政府的罪恶,我是一点也无话可说了。呜呼哀哉!
其十三:民间反叛,请LZ举例说明。
其十四:关于国家面积。你的意思是唐太宗把国家送人了?卖了?还是……?我不明白,请LZ说明!哦,是老百姓或李世民吃了吧。国家面积的多少,你所引数据本身的精确性就值得商榷。就是完全正确,你又想说明什么呢?是如清末那样割地于外国吗?还是战败被占了?以上诸点于贞观年间都不存在啊!我知道你永远不明白,我来告诉你吧。隋大业年间,辽东及高丽诸国都是隋的附属国,因此把它们的南北国土长度加上去了!LZ!唐朝时以上诸国多有独立了,因此南北长度少了!另外我教教你数学,中国那时和现在的国土都不是长方形的,因此你的计算方法连小学生都知道错了!回学校先学学小学数学吧!
其十五:要杀魏征?“毁魏征墓碑”?“赐刘洎自杀”。要杀魏征?太宗毁魏征墓碑?我孤陋寡闻,不知出于何处,请赐教。你也应该把证据加在这里及你抄的那文中,如此大罪证,应该公布于天下啊!贞观十九年侍中刘洎被杀,当然是因为他有大罪啊;有大罪的不该杀吗?你自己附的那文中不就自己也说了吗,我有必要再说吗?顺便说一句,贞观四年,天下死刑者二十九人。
其十五:李世民的晚年过失或可能过失:如炼仙丹、营造宫殿、大量选民女入宫。这些确实存在,这也是太宗千古圣君的白璧微瑕之处,我们根本不必否定!也没有必要否定!你我又不是李氏直系子孙!汉武帝大炼仙丹,程度比太宗严重得多,但他仍是一代雄主;造洛阳宫:洛阳是唐之东都,政治、经济及文化地位仅次于长安。建洛阳宫实在有必要。但此宫屡建屡停,就是因此大臣屡谏之故,最终还是建成了。因此我把这点算作可能的过失。营太和宫(改名翠微宫),这是太宗唯一为自己造的一座避暑别宫,现在还在长安郊外,叫翠微寺。我这里顺便做广告,大家有空去看看,实地了解一下其历史及过去和现在的规模。太史公写史,是先游历而后动笔的。太子李泰不受限制?你不知道了吧!太宗对李泰确有放纵之时之处,但基本是严格的,还请严师如魏征等。后来太宗渐不属意太子,朝野观望,因此太宗将太子地位又加以强调,自己亲自过问太子之事(而不是不管),这才有你所说其它机构不得限制之说。选民女进宫,一直就存在,只是各时期数量的多少而已。请LZ说明当时选女数量究竟有多少,你认为宫女多少是合适的?LZ,你可以吹毛求疵,上纲上线,怎么定性就看你能不能服众了!我都不想拿这些LZ所说的“罪证”与其他帝王去相比!对后人来说,最为关键的是,他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个至今都难以企及的盛世。
好了,该对LZ说的差不多都说了。当然从学术角度看,我的论据还可以或需要大大补充,但对于LZ,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他就是一个无知者,一个哗众取宠者。那么多引文要注明出处,是很累的;我已经够累了。本想多写些,来日方长,若与论坛有缘,应该是有机会说的吧。
我在另一篇驳他某文的文章《严驳《历史浩劫制造者:司马迁与李世民》》里说过,他没有资格让我诛心,还不配!这次我要诛其心了。他倒不是什么居心叵测者,他没有这个历史和理论水平!我要诛的是他浮躁之心,哗众取宠之心,流毒他人之心!他根本没有水平来颠覆历史,只不过象一个无人疼爱的小孩子故意捣乱以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和宠爱那样,只是因为想引起论坛诸位同仁的注意而故作惊人之语罢了。
他的许多论点和论据,都是别人的,灌了水放到这里,还号称知道“古今中外的历史真相”!而许多都是别人并不高明或是完全错误的牙慧!论到史学史才史识,他根本没有资格让我为他写这么长的反驳文章,我是怕他流毒蔓延啊。因此才出手批一批他。前面那文未见他应战,不知道本文他会不会抗辩呢?应该不会,不是他不想,而是肚里没货啊,想说说不出来,骂娘总不是办法——他只好选择深默了。
林大了,什么鸟都有。我对他的观点并没有任何成见,只恨他没有任何论据来支持他的观点,就敢纵论古今!对于再大胆的论点,我都举双手欢迎,但一定要有根据,至少能够自圆其说吧。历史不是纯粹的哲学,它需要足够的论据。而且不但要能“破”,还要能“立”。比如你可以认为“贞观之治”不存在,但你就得全部否定《旧唐书》、《新唐书》、《贞观政要》及《资治通鉴》的伪作性——只要你做得到就行!因为你不能说此四史中就只有写“贞观之治”是造假的,而四史中记载其它的内容却都是信史。你可以从考古成果中找,但不能从主观推论中找,比如嬴政不可能怀胎十二月出生的一样。
这样的文章,论坛在作者发后,应该提醒作者,他的论据不够;当然这在学术和操作上都很难,但总不能这样的每篇文章都要别人写文来批驳,以肃清流毒吧。LZ,尔意欲何为者也?为一己无聊之微末虚名乎!?要做狂生是很难的,至少你要有才学;不能人家一驳就倒啊!老兄,先回家读读书,静静心。在历史方面,即使只想做个票友也是很难的;没有十载寒窗苦,就别大发立不住脚的议论了,尤其是别人并不高明的牙慧尽量少捡(专家的研究成果则要多看)。人贵有自己的思想,你就不会多想想,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吗?至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毛病,非不能改也,乃不为也!愿君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