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07:18
“三生石”一直是中国极有名的石头,可以和女娲补天所剩下的那一块顽石相媲美,后来发展成中国人对生前与后世的信念,不但许多朋友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下他们的誓言,“缘订三生”的俗话就是这样来的。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人死后,走过黄泉路,到了奈何桥,就会看到三生石。它一直立在奈何桥边,张望着红尘中那些准备喝孟婆汤、轮回投胎的人们。

神话传说

  中国古人认为,万物有灵,人既有属于物质的肉身,又有超离物质肉身的魂魄(即三魂七魄)。凡人大限及至,魂魄离体,之后就会在地狱使者即鬼差的带领下进入鬼门关,走过黄泉路,到了奈何桥,就会看到一块名叫三生石的石头。在人们创造神话传说中认为,每个人的前世今生,因果轮回,缘起缘灭的故事,都被重重地刻在了这块三生石上,因而它就能映照出每个人前世今生的模样。  这块名叫三生石的石头,千百年来一直伫立在奈何桥边,张望着地狱中那些准备喝下孟婆汤,然后轮回投胎的人们。它在无言之中见证了无数人的苦与乐,惯看了多少人的悲与喜,听过了多少人的笑与啼。如果三生石有灵,它也许会为这匆匆来去的芸芸众生恸哭流涕;如果三生石有情,它也许会为了这匆匆来去的芸芸众生黯然神伤;如果三生石有义,它也许会为了这匆匆来去的芸芸众生仰天长啸。但即使是它的有灵、有情、有义,怕也不会为这芸芸众生发出一声哀叹。千年百年,当它日日朝朝看着那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芸芸众生,它已知晓,该了的债,该还的情,三生石前,一笔勾销。

文化影响

  三生石的传说如此美妙,但究其本质亦属虚幻之说,但从哲学的眼观来看,关于三生石的传说其实是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永恒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而正是透过这种“轮回”与“转世”的观念,中国人建立了深刻的伦理、生命,乃至于宇宙永恒发展变化的理念。  中国所建立的这种理念对我们的思想意识,乃至于日常生活影响至深。我们常说的“七世夫妻”,常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常说的“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常说的“缘订三生,永浴爱河”……甚至于在生气的时候咬牙说:“我死了也不会放过你!”在歉意的时候红着脸说:“我下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你!”在失败灰心丧志的时候会说:“前辈子造了什么孽呀!”看到别人夫妻失和时会说:“真是前世的冤家!”乃至民间妇女杀鸡杀鸭时会念着:“做鸡做鸭无了时,希望你下辈子去做有钱人的儿子”和连死刑犯临刑时也会大吼一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大抵都是这种理念的体现。

[编辑本段]轮回转世

人世轮回

  我们关于三生石的种种认识与理念,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一种世界性的宗教——佛教的思想的影响,而佛教思想对于有关三生石的种种认识和理念影响最深的就是佛教的轮回与转世观念。  轮回与转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佛教认为万物有生就有死,有情欲就有轮回,有因缘就有果报,人与人之间可能会生生世世为友,永生永世做爱侣,也可能会一再的成为敌人,如此等等。但与此同时,佛教也认为生生世世永处缠缚是不能够得到解脱的,一如《出曜经》里有一首谒,点出生死轮回的本质一样:“伐树不尽根,虽伐犹复生;伐爱不尽本,数数复生苦。犹如自造箭,还自伤其身;内箭亦如是,爱箭伤众生。”在这里,爱作欲解,没有善恶之分,被仇恨的箭所射固然受伤,被爱情的箭射中也是痛苦的,一再的箭就带来不断的伤,生生世世地转下去。要想从生死轮回的束缚中得到终极的解脱,就必须看透一切生死情欲,破除一切虚妄幻想,认识到“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雾”的真理。

世界轮回

  以上所说的只是佛教关于人的轮回的各种认识,其实佛教关于轮回的认识范围是更为宽广。它不仅局限于人,也不仅局限于物,它涵盖了存在于宇宙间个一切事物,佛教经典《圆觉经》两段经文便有所体现,它说道:“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犹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从这两段佛经中可见,佛教认为轮回的不只有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表示云消失了,是因为云离开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示没有月亮,而是它运行到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的船一开动,两岸的风景就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就这样了。人的一生就像行船,出发、靠岸,船(本性)是不变的,但岸(身体)在变,风景(经历)就随之不同了。虽然佛教是一种较纯粹的唯心主义哲学,但这种理念就现在看来也是有其先进性的,它和辩证唯物主义所提倡的物质不灭的思想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轮回故事

  中国历史上,由佛教轮回转世思想演绎出的故事数不胜数。其中有一个关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大诗人黄山谷(即黄庭坚,号山谷道人)的故事尤为著名,本故事出自黄庭坚的故乡江西省修水县的修水县志。故事讲的是,黄山谷中了进士以后,被朝廷任命为黄州的知府,就任时才二十六岁。  有一天他午睡的时候做梦,梦见自己走出府衙到一个乡村里去,他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婆,站在家门外的香案前,香案上供着一碗芹菜面,口中还叫着一个人的名字。黄山谷走向前去,看到那碗面热气腾腾好像很好吃,不自觉端起来吃,吃完了回到衙门,一觉睡醒,嘴里还留着芹菜的香味,梦境十分清晰,但黄山谷认为是做梦,并不以为意。  到了第二天午睡,又梦到一样的情景,醒来嘴里又有芹菜的香味,因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起身走出衙门,循着梦中的道路走去,一直走到老太婆的家门外,敲门进去,正是梦里见到的老妇,就问她有没有摆面在门外,喊人吃面的事。  老太婆回答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辰,因为她生前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门外喊她吃面,我每年都是这样喊她。”  “女儿死去多久了?”  “已经二十六年了。”  黄山谷心想自己正好二十六岁,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于是再问她女儿生前的情形,家里还有什么人。 老太婆说:“我只有一个女儿,她以前喜欢读书,念佛吃素,非常孝顺,但是不肯嫁人,到二十六岁时生病死了,死的时候对我说她还要回来看我。”  “她的闺房在哪里,我可以看看吗?”黄山谷问道。  老太婆指着一间房间说:“就是这一间,你自己进去看,我给你倒茶去。”  山谷走进房中,只见房里除了桌椅,靠墙有一个锁着的大柜。  山谷问:“里面是些什么?”  “全是我女儿的书。”  “可以开吗?”  “钥匙不知道她放在哪里,所以一直打不开。”  山谷想了一下,记起放钥匙的地方,便告诉老太婆找出来打开书柜,发现许多文稿。他细看之下,发现他每次试卷写的文章竟然全在里面,而且一字不差。  黄山谷这时才完全明白他已回到前生的老家,老太婆便是他前生的母亲,老家只剩下她孤独一人。于是黄山谷跪拜在地上,说明自己是她女儿转世,认她为母,然后回到府衙带人来迎接老母,奉养终身。  后来,黄山谷在府衙后园植竹一丛,建亭一间,命名为“滴翠轩”,亭中有黄山谷的石碑刻像,他自题像赞曰:  似僧有发,似俗脱尘;  作梦中梦,悟身外身。  为他自己的转世写下了感想,后来明朝的诗人袁枚读到这个故事曾写下“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名句,意思是说像黄山谷这样的大文学家,诗书画三绝的人,并不是今生才开始读书的,前世已经读了很多书了。

[编辑本段]历史故事

僧圆泽传

  原文  

师名圆泽,居慧林,与洛京守李源为友,约往蜀山峨嵋礼普贤大士。  师欲行斜谷道,源欲沂峡。师不可, 源强之,乃行。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婴汲水,师见而泣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为是也,彼孕我已三年,今见之不可逃矣,三日浴儿时,顾公临门,我以一笑为信。十二年后,钱唐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言讫而化。妇既乳儿,源往视之,果笑,寻即回舟。  如期至天竺,当中秋月下,闻葛洪井畔有牧儿扣角而歌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源知是师,乃趋前曰:“泽公健否?”  儿曰:“李公真信士也,我与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  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寻已遍,欲回烟掉上瞿塘。”  遂去,莫如所之。  现代散文  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住在寺里修行。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什么。  有一天,他们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眉山,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不同意。圆泽只好依他,感叹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于是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位穿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看着就流下泪来,对李源说:“我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三年了还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诉王氏,王家便拿钱把圆泽埋葬在山下。李源再也无心去游山,就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徒弟才说出圆泽早就写好了遗书。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泽的约会,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  我是过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赏月吟风的往事早已成为过去;惭愧让你跑这么远来探望我,我的身体虽变了心性却长在。  李源听了,知道是旧人,忍不往问道: “泽公,你还好吗?”牧童说:“李公真守信约,可惜我的俗缘未了,不能和你再亲  近,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将来还有会见面的日子。”随即又唱了一首歌:  身前身后的事情非常渺茫,想说出因缘又怕心情忧伤;  吴越的山川我已经走遍了,再把船头掉转到瞿塘去吧!  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他往那里去了。  再过三年,大臣李德裕启奏皇上,推荐李源是忠臣的儿子又很孝顺,请给予官职。于是皇帝封李源为谏议大夫,但这时的李源早已彻悟,看破了世情,不肯就职,后来在寺里死去,活到八十岁。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它写朋友的真情、写人的本性、写生命的精魂,历经两世而不改变,读事令人动容,这个故事歌颂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情义。圆泽禅师和李源的故事流传得很广,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还留下一块大石头,据说就是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称为 “三生石”。

甘泽谣·圆观

  简介  三生石本为佛教故事,古时不甚闻名。后经北宋苏东坡所作《僧圆泽传》方才为人熟知,之后石凭文 贵,三生石便也名扬四海,千古不衰。但《僧圆泽传》实非出于苏东坡的奇思妙想,乃是苏东坡润色古人文章而成。此故事最早记于唐代袁郊作《甘泽谣》中的有一篇《圆观》传奇故事,以下为其原文。  原文

  圆观者,大历末,雒阳惠林寺僧。能事田园,富有粟帛。梵学之外,音律大通,时人以富僧为名,而莫知所自也。李谏议源,公卿之子,当天寳之际,以逰宴饮酒为务。父憕居守,陷于贼中。乃脱粟布衣,止于惠林寺,悉将家业为寺公财。寺人日给一器食,一杯饮而已。不置仆使,断其闻知,唯与圆观为忘言交。促膝静话,自旦及昏。时人以清浊不伦,颇生讥诮,如此三十年。二公一旦约游蜀川,抵青城峨眉,同访道求药。圆观欲游长安,岀斜谷,李公欲上荆州三峡。争此两途,半年未决。李公曰:“吾已绝世事,岂取途两京?”圆观曰:“行固不繇人,请岀三峡而去。”遂自荆江上峡,行次南浦,维舟山下,见妇人数人,锦裆负罂而汲。圆观望见泣下,曰:“某不欲至此,恐见其妇人也。”李公惊问曰:“自上峡来,此徒不少,何独恐此数人?”圆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逾三载尚未娩懐,以某未来之故也。今既见矣,即命有所归,释氏所谓循环也。”谓公曰:“请假以符咒,遣其速生。少驻行舟,葬某山下。浴儿三日,公当访临。若相顾一笑,即某认公也。更后十二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与公相见之期。”李公遂悔此行,为之一恸。遂召妇人,告以方书。其妇人喜跃还家,顷之亲族毕至,以枯鱼献于水濵。李公往,为授朱字符。圆观具汤沐,新其衣装。是夕,圆观亡,而孕妇产矣。李公三日往观新儿,襁褓就明,果致一笑。李公泣下,具告于王。王乃多岀家财,厚葬圆观。明日,李公回棹,言归惠林。询问观家,方知有治命。后十二年秋八月,直指余杭,赴其所约。时天竺寺山雨初晴,月色满川,无处寻访。忽闻葛洪川畔,有牧竖歌竹枝词者,乘牛叩角,双髻短衣,俄至寺前,乃观也。李公就谒,曰:“观公健否?”却问李公曰:“真信士!与公殊途,慎勿相近。俗縁未尽,但愿勤修不堕,即遂相见。”李公以无由叙话,望之潸然。圆观又唱竹枝,步步前去,山长水逺,尚闻歌声。词切韵髙,莫知所诣。初到寺前,歌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逺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縁恐断肠。吴越山川逰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后三年,李公拜谏议大夫,一年亡。  现代散文  法师不知何许人也,居住于洛阳城中之宅第,平日为人率性而疏阔简朴,有时精勤于佛学,然而喜好从事世间生产,而获得田产园林之利益,当时的人称之为空门中的农牧富人。  此外其举止行为非常特异,而且通达音律。唐代宗大历的末年与李源为忘形之好友,李源的父亲李澄担任过太守,天宝末年曾经身陷于贼人之手中,  后来李源于是将家产事业施舍于洛阳城北的慧林寺,此即是父亲李澄之别墅也,以作为慧林寺公用无尽之财产。而李源自己则每日使用一个饮食器具,随著慧林寺的僧众一起饮食而已,  如此经过了三年。  李源喜好服丹食药之仙术,有一日忽然约圆观一起前往游历四川的青城山、峨嵋山等山洞去求仙药。圆观想要游长安,经由斜谷之路。而李源想要从荆州而进入三峡。两个人争执此二条路途,  经过半年都尚未决定。李源曰:‘我已经不侍奉朝廷的天子王侯,因此游行时不愿意经历洛阳,长安两个京城间的官道啊!’圆观曰:‘出游行路也不必要坚持路线,那就依照你的意思吧!’  于是两人乃从荆州上行三峡。  行经南浦此地时,在停泊舟船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妇女穿著丝质的衣带,锦绣的衣服和玉耳环,背上肩负著小水瓶而在溪边汲水。园观见到之后即俯首而悲泣曰:  ‘我之所以不想要经过此路途者,就是恐怕会遇到此妇人也。’李源曰:‘自从上了三峡以来,我们见到此地如此穿著的妇人也不少了,你何以独独于此地哭泣呢?’  圆观曰:‘此位妇女乃是王氏,是我下辈子出生托身之处也。其怀孕已经经过了三年,尚未生产分娩,正是因为我尚未前来之故。如今既然见到了,我的性命也有所归属,  这正是佛家所谓的轮回循环也。请先生你用符咒,令其尽速生产。并且稍微停留航行之舟船,把我的遗体葬在山谷之间。等到其王家生了儿子之后,沐浴婴儿之时,也期望先生你前来拜访。  如果那时婴儿能够顾视你而一笑,即是还能认识先生你也。经过十二年后,当中秋月圆之夜,特别约定于杭州钱塘的天竺寺之外,乃是与先生你的相见之期也。’  李源于是后悔前来此地的这一趟旅行,导致园观来到此地丧命于此,心中悲伤而哀痛欲绝。于是召唤那位妇人前来,并告诉他可以令其生产,妇人便欢喜踊跃地回家。过了不久,  她的亲戚族人都前来聚集,以干鱼和浊酒,在河水之滨馈赠李源,李源于是前往授以符咒之水。而园观则自己准备沐浴,并更换新的衣装。圆观死亡之后,孕妇便生产分娩了。  李源经过三日之后前去看新生的婴儿,襁褓中的婴儿从房中抱到明亮之处时,果然向李源笑了一笑。李源便悲泣而把整件事之原委告诉王氏妇人,王氏乃隆重厚葬了圆观。  第二日李源便回转船棹而归回慧林寺,询问圆观之弟子,才知道圆观在事先已经有打理吩咐了。  李源常常忆念十二年后杭州之约定。到了十二年后中秋之期,前往天竺山寺。那天夜里月亮皎洁光明,忽然间听到在葛洪井的井边,有牧童吹奏竹枝之管者,乘著一只牛敲击著牛角,  头上绑著两个发髻而穿著短衣,徐徐缓缓地来到天竺寺之前,一见乃是圆观也。李源乃趋前作礼曰:‘不知观公康健否?’牧童曰:‘李公真是有信之士,我与先生你乃是不同路途之人,  千万不要再靠近了。先生你世俗之缘尚未尽,但是只要精勤修行而不堕落,即得能够相见。’李源心中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只是望著牧童而潸然泪下。牧童圆观又吹奏竹枝之管,  在昏暗中摇曳而前行离去。其歌唱之声激切而曲调极高,无法知道其所唱言词之意。

三生石诗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己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编辑本段]现实存在

西湖三生石

  西湖边上有一块三生石,这块三生石是一块状貌奇钦磊落的巨石,在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该石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石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石上多唐、宋时的题词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认,只有元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太史杨瑀、翰林张翥等人的题词仍清晰可见。

九仙山三生石

  曲阜九仙山上也有一块三生石,这块三生石位于曲阜城北20公里的九仙山上,传说此山乃掌管人间缘分的“缘池仙翁”的养道修行之圣地。历朝历代都设坛焚香敬奉。现存碑记可见,清乾隆四十三年、嘉庆十七年曾多次投资复修“缘池仙洞”,直至解放初还有出家人管理。 缘池仙洞东南数里有一凌空屹立的巨石,有数米之高,上曰:“三生石”,传说是缘池仙翁洞察人间男女并安排有情人相遇的地方。

[编辑本段]三生石产品

  【三生石简介】:三生石是一种泥质石灰岩,呈泛红、玄黄、土黄等色。三生石产于孔子故里曲阜城北的九

仙山上,其质地柔软、文理精腻,山体前面的三生石为紫红色,经打磨抛光之后可现类似于木纹的图案,所以又有“石中紫檀”的美誉;而山背面的石头多呈玄黄色或土黄色,并有黑色天然画面装点,构成高山流瀑、古木枯枝、飞禽走兽、风流人物等图案,清晰逼真,各得其妙,有水墨画的清高淡雅。  【三生石的特性】:  三生石中含有朱砂、石英、方解石、辉锑矿、地开石、高岭石等成分,涵盖了四十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镁、锌、铬、锶、硒等20多种抗衰老元素;有奇异的能量场,作用于人体皮肤表明可产生极远红外辐射,其频带极宽,远红外频率可达范围为7~20微米;晶体粒度小于0.03mm的方解石微晶岩体,其质感非常细腻,摩擦人体使人感到非常舒服;三生石佩戴过程中能产生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超声波脉冲,平均超声波脉冲次数可达3700多次,频率范围为2-200万赫兹,甚至优于和田玉石。  【三生石的寓意】:三生石是姻缘的象征,缘定三生。  【三生石辟邪功效】:“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而三生石又产于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故里的九仙山上,传说中的缘池仙翁又为道家的代表。中国的宗教文化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释、儒、道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所以,三生石更是一种灵石。集“佛道”“人道”

“道”于一体的三生灵石面前,还有什么“邪”与“噩”可言呢?佛家讲究“明心”,儒家叫做“正心”,道家追求“炼心”。在这背后,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再换一个角度来说,三家对人生的概括,儒家讲的是“未知生焉知死”、“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不要去着迷于云里雾里的事情,而要重视现世的修炼;道家讲的是“穷尽变化”,努力了解世界和社会的变化规律;佛家则讲“缘起性空”,不要被外部世界纷纷扰扰的现象所迷惑。所以,集天地灵气于一体的三生石本身就是释儒道三教文化的精髓,佩戴三生石又是明法正心、驱除邪恶、寄托希望的一种实物变现形式。  【三生石产品】:  三生石是一种文化产品,拥有三生石更是人生修养的一种体现,被一些文人墨客、艺术家、政商领导所推崇。在产品开发上多被加工为石砚、原石摆件、高档饰品等。

[编辑本段]相关诗词

金玉盟

  金玉盟  作者:子雁  一世岩石出,化作英雄冢,情意无可摧。  二世磐石破,摆渡姻缘桥,鸳鸯两双飞。  三世玉石焚,誓守金玉盟,生死永相随。  上联:三生石上定三生,三生庙前许三生。  下联:三世情缘圆三生,三世缱绻情三生。  横批:情深缱绻共三生,缘起不灭恋三生。

三生石

  三生石  作者:日暮  三生石上望三生,流水年年江月横。  曾是天家仙人客,只随江流无痕迹。  别来春月无数山,春江有水春江潸。  春江山水难慰我,春月无边空婀娜。  我望远山数芳菲,远山望我似依稀。  几番追光春愁尽,一瞬年华相思引。  金乌流火只无名,魂随汗发何其轻。  时来秋风勾叶落,秋风萧杀只漠漠。  莫道红叶好相思,无数相思难载词。  思来飞雪似可待,落红纷纷无人采。  苍山可怜白云深,戚戚无声恨无心。  死去来生犹不易,别是春风又一夕。  三生石上三生缘,底事年年不见还?  只今风做三生石,生生相望不相识。  2003.07.31.一稿  2004.07.12.二稿

三生石赋

  三生石赋  作者:秋硕  川江水碧东流急,上有白鹭双展翅。  抵喙对鸣盈盈语,吻颈相戏绵绵意。  举翅欲飞还徘徊,留连嘻戏又迟疑。  双双高飞望巫山,巫山道远阴云雨。  巫峡枫叶红如火,欢啼双飞隐秋荻。  日暮双栖在江边,江边石上理细羽。  羽细如锦白如雪,交喙互理诉情意。  双眸凝视情意久,江石有灵记三生。  蜀江水碧蜀山青,巴山蜀水蕴灵气。  巴男手巧苇做笛,巴女歌喉婉如水。  妹骑牛背唱竹枝,郎吹竹叶声相随 。  少小不曾弄青梅,自幼牧牛偕同归。  同慕天边双飞鸟,共觅石间并蒂枝。  巴山高远人迹少,两心相许有天知。  曾向青天立重誓,地老天荒不相离。  家中阿爹怜阿女,富户豪门觅佳婿。  欲嫁巴女出巴山,山高水阔远别离。  震雷惊碎鸳鸯梦,长跪门前哀求乞。  此生愿同尘与灰,天踏地陷死难离。  生难双飞何惜死,来世为弟伴阿姐。  瞿塘浪高蜀水恶,断魂悠悠无归期。  巴山秋雨细如织,梧桐叶落孤雁栖。  独对蜀山空垂泪,猿啼声哀泪沾衣。  来年家中添阿弟,眉目宛似断魂人。  喃喃私语诉前事,默默凝视叹今生。  前世悠悠堪可叹,今生漫漫空遗恨。  堪羡江上双飞鸟,双飞双栖两情深。  愿化双鸟续前缘,岂抱孤枕了残生。  日隐云间不忍看,江涛拍岸猿啼紧。  三生石空江自流,魂魄不见水悠悠。  俄见双鹭出江面,循江绕石久盘旋。  低飞低鸣诉三生,惊天泣地三生恋。  生难相拥共枕眠,死亦同飞比翼展。  生生世世不相离,笑煞七夕长生殿。  2002/11/10 12:25旧秋色

[编辑本段]文学作品

三生石第一世

  那一世,你为古刹,我为青灯;那一世,你为落花,我为绣女;那一世,你为清石,我为月芽儿;那一世,你为强贼,我为骏马。我知道,我将生生世世与你结缘。于是我跪在佛前求了500年,求他让我在最美丽的时候遇见你,求他让我们结一段美丽情愫。佛于是把我变成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我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期盼,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泪水。然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我就是这样枯萎了,在我死去的那一瞬间,我看清了你脸上的惊讶,你捧起我的枝叶,泪湿衣襟。那一刻,我含笑。回到佛前,我泪垂不止,长跪不起。佛垂首,叹息。

三生石第二世

  这一次,你是真的认不出我了吗?我生生世世无怨无悔的追随你,你都忘了吗?我努力的唤醒你前世的记忆,你为什么还是那样冷漠?你还在怨恨着我吗?是的,你一定是在怨恨我,为了那一世,我负你。那一世,你为皇帝,我为战俘。你是那样意气风发,少年得志的轻狂皇帝。在我父兄叛乱之后,你怒发冲冠,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身愧疚,满心痛楚女扮男装希望蒙混过关,然而终被你发现认出,在你杀光我的族人后,强掠我回宫。这一役,你稳定了疆土,扩充了版图,又带回一位满身素缟的异族皇妃。你说,你等得我好苦,你会爱我,照顾我,生生世世长相厮守。然而我恨你杀我父兄,破我家园。你看我的眼里有无限痴迷,而我只能紧闭双眸,心如刀绞。是的,我爱你,在生命的轮回中,我是经过了怎样的期盼与你相逢啊。午后的阳光透过层层宫幕,光点与灰尘在阴暗的宫殿里飘浮。抽出你腰间的匕首刺入自己的心脏,我突然觉得生命抽丝般离我而去。我就这样自绝在你面前,我很残忍。我无声的睁大双眼,轻声说:“对不起。”我伸出如兰手指轻抚你的面颊,你带着沉重喘息将我紧抱怀里。我知道,这一生你不愿再放开我。弥留中,我看到你莫大的悲愤与哀伤,我听见整个宫殿回荡你无助的唉啸,你咬破中指,将一滴鲜血点在我的手腕,指天发誓,以此为印,永不弃我,那一刻,我心碎了 你还记得吗?这是三生石上的第二世。

三生石第三世

  我与苦海中挣扎沉浮,哀求了700年,佛终于肯原谅我,向我伸出莲花圣手,让我再次与你相遇 然而你却不记得我了。轻扶手腕,那血红胎迹竟在发烫。为了这前世未了的溯源,我在你孤傲的身资下握住一把残破旧事。:对我微笑吧,即使那微笑里有千里的距离,我也心动。对我怒视吧,若那怒视里有痴心的责备,我亦无悔 然而你只是漠视。每日夜里,我含泪祈祷神明,如果你看了我一眼,我就会幸福的死掉,如果你不看我,我就会痛苦的死掉。是不是爱一个人就是这样生生死死而又心甘情愿?而你,仍然漠视。我等待的心 痛苦又幸福,我微笑地看你从我身边无视地走过,看着你的目光从我头顶越过,有你存在的故事里,怎样的结局都好 夕阳温柔,听耳边许多新鲜又陌生的笑声响起。

[编辑本段]相关歌曲

《情殇》

  望川河畔有黄泉 奈何桥上常相怜  三生石边见孟婆 三生你我共黄泉  生死与共我已知 惟有孟婆笑我痴  痴中惊醒已觉晚 今生缘灭三生石  我代孟婆已千年 千年轮回视等闲  黄泉花开花又落 命中注定良缘破  良缘即破无对错 尘烟一屡眼前过  后记:  看似尘烟  亦非尘烟  有谁堪破  情思万千?  疑似神伤  而非神伤  心中所思  忧郁彷徨  前尘过往待思量  一点相思  一处《情殇》

《三生石》

  词曲:张世彬  演唱:焦恩俊 周奇奇  电视剧《华夏演义》(又名《远古的传说》)片尾曲  (周)看不清 醒没醒 往事如烟水如镜  听不听 耳畔飘忽的声音  行不行 定不定 履行前世的约定  说不明 是否冥冥中注定  (焦)心不静 等天明 远远看见云泛青  风不腥 貌似熟悉的情景  睡不醒 似曾经 冷山云雾的约定

记不起 思绪刹那已透明  (周)纵然是缘来缘散分分合合又何妨  命中注定刻在三生石上  (焦)叹息无法遗忘上天捉弄分两旁  三生石上留下泪两行  (周)无怨无悔 就算无法抵挡心会伤  三生石上留下雕刻时光  (焦)叹息无法遗忘上天捉弄分两旁  三生石上留下泪两行  (周)心不静 等天明 远远看见云泛青  风不腥 貌似熟悉的情景  (焦)睡不醒 似曾经 冷山云雾的约定  记不起 思绪刹那已透明  (周)纵然是缘来缘散分分合合又何妨  命中注定刻在三生石上  (焦)叹息无法遗忘上天捉弄分两旁  三生石上留下泪两行  (周)无怨无悔 就算无法抵挡心会伤  三生石上留下雕刻时光  (焦)叹息无法遗忘上天捉弄分两旁  三生石上留下泪两行  (合)纵然是缘来缘散分分合合又何妨  命中注定刻在三生石上  叹息无法遗忘上天捉弄分两旁  三生石上留下泪两行  无怨无悔就算无法抵挡心会伤  三生石上留下雕刻时光  叹息无法遗忘上天捉弄分两旁  三生石上留下泪两行

《三生石 三生路》

  歌手:alan(阿兰)  窗外寒星冷月隔着雾 长夜对残烛  镜中愁容满面发未梳 素颜眉头蹙  自古多情总被无情误 相思穿肠肚  悠悠岁月几番寒暑 此去经年陌路  三生石 三生路 三世情缘尘归土  但相思 莫相负 再见时盼如故  如花美眷谁人顾 浮生无你只是虚度  似水流年惹人妒 人间有你却胜无数  今生的我还在读 前世诀别的一纸书  手握传世的信物 而你此刻身在何处  没有你 不见你 未见你 芳心问谁吐  没有你 满腹的心事向谁诉  窗外寒星冷月隔着雾 长夜对残烛  镜中愁容满面发未梳 素颜眉头蹙  自古多情总被无情误 相思穿肠肚  悠悠岁月几番寒暑 此去经年陌路  三生石 三生路 三世情缘尘归土  但相思 莫相负 再见时盼如故  如花美眷谁人顾 浮生无你只是虚度  似水流年惹人妒 人间有你却胜无数  今生的我还在读 前世诀别的一纸书  手握传世的信物 而你此刻身在何处  只因你 让青史绝唱于千古  谁说莫把青春误 浮生无你只是虚度  谁说莫把伊人负 人间有你却胜无数  今生的我还在读 前世诀别的一纸书  手握传世的信物 而你此刻身在何处  今生的我还在读 前世诀别的一纸书  可你转世的脸谱 究竟轮回在哪一户  没有你 不见你 未见你 芳心问谁吐  只因你 让青史绝唱于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