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观察:网络新闻观之互动参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3:08:51
参与是人的天性,为大众提供参与的机会是媒体二十多年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区别于早期的单向广播,参与衍生出了互动的概念,强调信息受众与信息传播的者相互作用,突出了信息受众的主体地位。
互动类节目并非网络的独门功夫,80年代开始流行的电话点歌到今天短信参与的电视娱乐,说明传统媒体早就开始从广播转向互动。
笔者做了个简单的分析,时长30分钟到60分钟的点歌节目,能打进直播间的电话充其量也就20个,对于广大的听众而言,只有万分之一甚至十万、百万分之一的机会,仅从数据来看,这个比例低的近乎是零,跟买彩票中头彩差不多,却没有中头彩奖励,按理不会有什么人追捧。
笔者曾经热烈的参与过电台点歌,自身的经历与数据的分析结果相矛盾,长达两个月的执著打进过一次电话到直播间,当时激动万分。尽管后来几乎没再打进过电话,但我还是经常准时收听节目,遇到有好朋友,我会告诉他,我曾经和某主持人打过电话,喜悦难于言表。
互动类节目演化到现在,许多电视和电台到了互动泛滥的程度,足以说明用户追捧的程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巨大的落差呢?
参与性和参与并不是一回事,参与性是指节目能够提供用户参与的可能性,参与是指用户参与到具体的节目中,媒体互动类节目,用户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能够参与到节目中,而不在于电话打进直播间到底要说些什么内容,作为饭后的谈资,只需要告诉别人自己曾和某某著名主持人通过电话,而别人也不关心你到底说的是什么。
由此看来,尽管参与性并不能大量的转化成参与,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积极性,相反,如果电台的初衷真是让每个听众都参与进来,能不能听到歌就难说了。听歌的过程中,也没有几个听众真是奔着听另一个听众打电话进去说“我非常激动能打进电话”。
网络互动性的发展趋势同样不能简化地认为就是让每一个人参与,更不是平等的参与,一条新闻一万个人看,如果同时再显示给你这一万个人的评论,到底还能不能让人方便的看到新闻?
参与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诱因,但却不是全部,不同情况下参与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看一场球赛无论踢得好还是踢得坏,你只需要骂声娘就行了,如果评论员瞎评论,你就需要摆摆自己的龙门阵。
课堂上,老师们正在改变填鸭式授课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授课模式,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老师和学生会变得平权,学生之间也不会是平均主义的参与,老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导者。
由此看来,对于参与性或者互动性的认识需要有更丰富的内容,参与性并不表示所有人的真实参与,也不是大家毫无区别的参与,更不是参与的越多越好。米饭要吃饱为止,味精则点到即可。
参与是一种良好的服务模式,但并非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参与大概无需我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