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分类和施灸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31:05
 

除了特殊的灸法,在施行艾灸时都需使用到艾叶,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软细,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因此,必须用陈久的艾叶,而且越陈越好,有“七年之病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这也确有道理,因新艾含挥发油多,燃之不易熄灭,令人灼痛;陈艾则易燃易灭,可以减少灼痛之苦。将陈艾叶经过反复晒杵,筛选干净,除去杂质,令软细如绵,既成为艾绒,方可使用。治疗时可直接将艾绒捏成炷状施灸,也可制成艾卷进行艾灸治疗。不过艾绒和各种艾卷在各药店和医院均有成品出售,价格便宜,不需我们自己收集和制作了。

 

按照灸法分为艾灸和发疱灸(非艾灸,又叫天灸),后者用斑蝥、巴豆、大蒜泥等任选一种,涂在穴上覆盖包扎,让其局部发疱,即为之发疱灸,现在广为流行的“冬病夏治”多属于此。

根据施灸的形式分为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艾卷灸

直接灸则是将细艾绒捏成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温度可达达70℃。此法又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前者又称为瘢痕灸、着肤灸、打脓灸,虽然对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体质虚弱,发育不良,慢性气管炎,肺结核,阳痿,遗精,早泄,缩阳症,其他慢性病、顽固性疾病均具有显著的效果,但因烧灼皮肤,痛苦异常,复有担心化脓后感染,现已较少应用。

非化脓灸则因操作方便,无痛苦,易于为大众所接受。操作时取极细之艾绒,做成麦粒大小 (比麦粒稍大也可以)的圆锥形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旋转于穴位之上,再用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知痛即去掉或按灭,每穴一般灸三、五壮,局部发红为止,最多起小水泡,一般不致化脓,不须处理。如果施灸过重,起大水泡,可以用消毒针穿破放水,如需连续施灸,可在原处再灸,用这种方法比较方便,必须常灸,每次多灸几穴,才能收效。

间接灸也叫隔物灸,间隔灸,即利用其他药物将艾炷和穴道隔开施灸,这样可以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另外还可以借间隔物之药力和灸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效果。此法早已被广泛利用了,常用的有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隔盐灸,操作起来都相对比较简单,唯要在施灸时需悉心照料,防止烫伤和室内着火。

 

温针灸法最早见于《伤寒论》,又名传热灸,烧针尾。此法流传已久,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医生使用,在江浙沪一带尤为盛行。此法有一举两得之妙,既达留针之目的,又加热于针柄,借针体而传入深部,其适应症很广。但操作时颇为繁琐,要求有一定的手法技巧,一般推荐在医院或诊所由专业医生使用。

   艾卷灸自明清以来已很盛行了,艾卷有加中药的,有不加中药的。其名称有太乙针、雷火针、药艾卷、纯艾条等。艾卷灸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实按温热灸法,资深针灸医生偏爱使用,另一类是悬起温和灸,最为常用灸法,一般有药无药之艾卷均能使用,比较方便易行。早期多由施灸者手持燃着艾卷垂直悬起,约离皮肤3~4厘米,直接照射在穴位上,使病人觉得温热舒服,或微有热痛感觉。现代自针灸名家周楣声老先生发明灸架、灸筒和灸盒以来,悬灸法更是因为其操作方便、疗效持久而广为流行,既适合在医院用于防病治病,又适合人们自己在家施灸养生保健,应该说是现代灸法的一次革命。

 

首先,艾灸的疗效就十分神奇。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而且,关于艾灸的起源更是神奇。据研究表明,灸的发明应是原始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艾草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把龟甲兆纹与人体的血脉取得模拟想象,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进而产生了艾灸这种神奇的治疗手段。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正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并呼吁对艾灸深入研究,推进艾灸的现代化发展。
  市场上有一些经过改进的现代化灸疗仪器出现,但大多数是以光电的方法为主,向纯物理疗法靠拢,与用艾作热源的灸法产生的药物和热源的复合作用完全不同,也和灸法的中医学原理格格不入,能起到的保健和医疗效果也十分有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化的艾灸治疗仪应该是传统艾灸材料与光电仪器的结合,在现代新型热源的作用下(如红外线、磁疗)充分发挥艾的药物效用,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
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皆是。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自我保健艾灸方法,它见效快,操作方便,相对无药物伤害之忧,读者不妨一试。
一、延年益寿保健灸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二、艾灸治冻疮
  穴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足三里穴。
  方法:在冻疮局部先揉按5分钟。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对准已发或将发冻疮处,各悬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色为度。若冻疮在上肢或耳朵,必须加灸合谷穴3~5分钟;若冻疮在下肢,必须加灸足三里穴3~5分钟。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用本法连续艾灸3天,冻疮不再复发。
  三、艾灸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因此,除胃溃疡出血、穿孔等重症,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外,其他不论什么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时止痛。
     四、艾灸治痛经:我有痛经,是气滞血瘀型的。很奇怪只是左腹痛。第一次用艾灸治疗痛经是看过淘宝网上有人卖痛经宝贝,及单桂敏的帖子以后。点燃艾条后,很紧张,害怕艾条火炭会掉下来烫伤肚皮。先灸了肚脐(神阙),悬垂向下大概离肚皮3cm。紧张中感觉腹部热哄哄的,然后就感觉肚皮下有气流开始窜动,而且越来越厉害。然后感觉左腹肠子也开始动起来,是那种翻滚感觉。甚至有些痉挛难受。渐渐感觉痛经轻了很多,大概10分钟。我起身吃午饭,给妈妈说很管用。还掀开肚皮给妈妈看,把妈妈吓了一跳。哎哟!你的肚皮怎么那么红呀。吃完中午饭,没管用多久,又开始痛了。下午血量多起来,腹痛也加重。躺着舒服一些。晚上10点我打算在尝试一下艾灸。于是把半根艾条又点燃了。开始主灸肚脐,加天枢,关元,中级。同样气窜及肠痉挛翻滚感。渐渐的肚子竟然不疼了。我也松了一口气。昨天因腹痛一晚没睡着,今晚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简单特效治疗痛经法:三根艾条抓在一起,灸承山穴(在小腿肚正中处),五分钟即可止痛,每次灸30分钟。每个经期灸2一3次,连2一3个周期即愈。注:此病到医院就诊,除了用止痛药就是切除子宫,向曾遇到一位未曾婚育者不堪此痛而切除子宫的!也有十数载都赖止痛药度过“非常时期”的。

 

 

 

 

 

一、概述:
             24罐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创立的一套全新的保健和治疗方法。它虽然只是在局部或经络腧穴穴位上刺激,但可循经传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起局部乃至全身反映,从而调整机体功能,达到通其经脉、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活血散淤、消肿止疼、祛风除湿、逐寒、祛病强身的目的。如果将24罐同时叩拔于人体督脉和膀胱经上的俞穴,可强行快速疏通人体五脏六腑之经气,调整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还可以达到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24罐疗法三大功能:
          (一)诊断病情:就是将24支大小不同口径的罐依据各穴位的情况,从上至下依次叩拔于背俞穴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根据罐印色素反应来诊察病症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早期发现体内五脏六腑的异常变化,然后再依诊断结果进行治疗。
            罐印色素反应如下: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不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6、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
            7、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8、罐体内壁上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应。
   (二)治疗疾病:采用以华佗夹脊穴和背俞穴为基础,运用留罐、闪罐、走罐等十余种方法,对几十种急慢性疾病的治疗。治疗前可先外用活血药水喷在需要拔罐的部位,再将24罐按照一定的规律叩拔于体表背俞穴上。吸拔10分钟后全部取下。可以再喷药一次,并用手快速揉搓到药液全部吸收,皮肤发涩、发热止。主要的24罐排列顺序如下:
               1、背部督脉(后背脊柱正中)上的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督脉上的腰阳关穴(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3、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 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心俞( 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 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肝俞( 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胆俞( 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7、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脾俞(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8、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胃俞(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9、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三焦俞( 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0、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肾俞(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1、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大肠俞( 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2、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小肠俞( 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一骶后孔)
               13、足少阴肾经上的涌泉穴(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然后再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经络上的穴位进行拔罐,方法按一喷二拔再喷再搓的顺序进行。选穴根据临床辨证进行。
   (三)保健强身:按照以上方法在背俞穴和华佗夹脊穴上进行,施以24罐叩拔或走罐。根据罐印色素反应来观察出现的反应,然后做进一步调理。单纯的保健可以疏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整全身之气血,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白天拔手增活力,晚上拔脚去浊气,疏通经络元气补,健体强身不用急!
三、24罐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除有以下情况的,各科各证几乎能都有所作为。
      如果有下列情况不宜用拔罐:
          1、病人狂躁不安,或全身剧烈抽搐者。
          2、精神失常,精神病发作期。
          3、久病或身体极度虚弱,皮肤失去弹性者。
          4、有血友病、白血病、恶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性疾病,绝对禁止拔罐。
          5、广泛的皮肤病,皮肤严重过敏或疥癣等皮肤传染病,皮肤破损溃烂者。
          6、恶性肿瘤患者。
          7、孕妇,妇女月经期。
          8、血压过高,中重度心脏病,心衰,呼吸衰竭,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宜拔罐。
          9、五官及前后二阴不宜拔罐。
      10、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
      11、外伤、骨折部位,静脉曲张,大血管体表投影处,疤痕处,等不宜拔罐。
      12、三岁以下儿童慎用。
四、拔罐时和拔罐后的注意事项:
       1、晕罐的处理:拔罐当中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休克和晕厥,此时患者感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心烦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厥冷,冷汗淋漓,唇甲青紫,呼吸急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甚则昏迷等现象,应立即将罐取下,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重者可针刺十宣、人中或指压人中,即可恢复常态。继续平卧休息15分钟后,才能离开治疗室。
       2、拔上罐后应询问病人感觉,如有发热,发紧,凉气外出,温暖舒适的感觉都属正常反应。如病人感觉过紧,灼疼,难受可能是吸力过大或此处不易拔罐,应起罐重拔,或改变拔罐位置,或改用小罐。
   3、拔罐,起罐时应保持室内温度,避开风口,防止受凉。
   4、起罐后,局部潮红,瘙痒不可以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可消散。
   5、拔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只须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常提示病情较重,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如较重的按烫伤处理。
五、拔罐时间和力量选择:
       一般吸拔的时间为10-15分钟,短为5分钟,长可达30分钟。根据病情,病人反应,病人身体状况,病人的耐受力和局部变化来决定。
   经常拔罐的老病人时间要长。新接受治疗的新病人时间要短
   需要兴奋、提高机体功能状态的,吸拔时间要短,力量要小,罐数量要少,如闪罐,一般5-10分钟,用于治疗各种麻痹;对于各种疼痛,需要抑制的,吸拔的时间要长,力量要大。
   急性病应每日拔罐治疗一次,慢性病应隔天拔罐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0-15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