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旅行日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16:55:46




 澳新旅行日记      

大自然偏爱的新西兰

 

    北京时间早上7点40分、当地时间12点40分,飞机徐徐降落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机场,结束了连续10个多小时的空中旅途。与当地导游汇合后,乘坐旅游大巴直奔此行的第一站——新西兰北岛中北部的罗托鲁阿城。

    向窗外眺望,新西兰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着我,劳顿疲惫渐渐淡去。散落在茫茫绿草中悠然自得的牛群、羊群和马匹,使我想起前不久去过的内蒙古大草原,不由地哼起: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据说诗人顾城曾经到过新西兰并留下“人在车上坐,车在画中游”的词句来描述这里的自然景色。此时,还真有“画中一游”的感觉! 

    新西兰是一个“人少畜多”的国家,总人口还不足500万,而牛、羊、鹿等牲畜的总数竟达到9000万之多。在新西兰放牧非常轻松,因为牛羊等牲畜几乎都是半野生放养,人的参与率极低,连挤奶的程序都是靠电脑指令,由领头牛带领群牛排队到指定地点进行。经过大片大片的草地,成群的牛、羊、马,确实没有看到一个放牧人。


新西兰的主色调

    这里的牧草大多是人工种植,他们引进英国的优良草种,实施飞机撒种,每3年翻耕一次。如果土地不够肥沃了就临时改种玉米,而且玉米秆也会通过发酵作为奶牛的天然催奶剂。由于气候适宜,新西兰的草地一年四季都不会枯黄。

    新西兰的农场多是私有化的,每公顷土地的价格约在8万到10万纽元,其购买合同订立的使用期限为999年,车上的人谁也没有猜对这个数目。农场主管理有方,他们利用牧草成长周期为49天的规律,用木栅栏把自家大片的草地分成七块,每块地的草正好够放养的牲畜吃一周,下一周就换在另一块草地,从而保证了饲料的循环,而牛羊总能吃上新鲜的牧草。

    途中,发现有些草场上放养的马匹身上盖着一块帆布毯,一问方知这是预售马,盖上帆布就说明已经有了买家。身上那块帆布毯有2、30斤重,买主来牵马时将它揭掉,这马立刻就显得脚步轻盈,有点像运动员的负重训练。同时,身盖帆布毯也会保护马的毛发,使其更加光亮。


为了卖个好价钱,准备成交的马匹盖上帆布毯

 

    12月份的新西兰已经正式进入夏季,也进入多雨的季节,这两天的降水概率已经达到92%,但阴晴变化无常。导游引用一位到过中国的新西兰人的说法:这里的天气预报和中国的股市预测一样不准。因为这位先生听信了“权威人士”的股票预测在中国输了一把,又因为这里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没有准。刚刚踏上新西兰这片土地,一阵雨一阵晴的天气已经让我们领教了几分。

    新西兰的城市与我们印象中的现代化都市大相径庭,城区内和道路两旁随时可见一栋栋精致的色彩不同的尖顶木屋,各自的院落用栅栏围起,鲜花绿草环绕四周,有的小院干脆就是以花草为界,导游告诉我们新西兰是一个“农村化的城市”,倒是很贴切。



从车窗望去,树丛中低矮的房舍很有特色。

 

    新西兰又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所以这里的建筑多采用轻型材料,那些看起来像是砖石结构的外墙是为了美观的装饰而已。在冬季,这里的最低温度基本在零度以上,人们大多就地取材,用废羊毛填充在墙壁的夹层保温,也有的用壁炉或电暖器取暖。

    我们的导游到新西兰已经十年有余,说起自己的经历感受很多,他称新西兰是“年轻人的坟墓,老年人的天堂,儿童们的乐园”,因为这里人太少,环境太好,生活太过安逸。话虽夸张,但比喻也无不当。

    刚刚来此,已恋上这里的气候、空气和花草,让人感到很舒适。大自然太过偏爱新西兰人,给了他们那么优厚的自然环境。怪不得当地人总会表现出自豪和自信,他们说新西兰是上帝最眷惠的子民,是人类最后一块净土。

 


路边的“虞美人花”,是罂粟花的变种,色彩很鲜艳。

 


途经一个新西兰小镇,街道很清静,行人很少。

     第一天的行程很简单,时间大部分耗在路上。晚上入住罗托鲁阿市一个挺别致的酒店里,也如花园一般。
  

 

迷人的罗托鲁阿

     

    罗托鲁阿也叫罗托鲁瓦,是新西兰最早开发的观光胜地之一,其中最为称奇的是这里的地热资源,树丛中、山林处,到处可见烟雾缥缈,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连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那时地热泥浆散发的气味,所以这个精致的小城还有“硫磺之城”和“臭鸡蛋之城”的称谓。罗托鲁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地热奇观吸引着游客如云,去了又来。

    今天的天气有些阴沉,还不时落下一阵雨,但没有影响我们的行程,很悠闲也很紧凑地游览了几处景点。阴而多雨是新西兰主要的气候特征,每年只有冬季大约5个月左右的时间降水量见少,可以看到蓝天白云的大晴天,其余时间几乎每天都要有雨水降下。

    虽然是雨水季节,但是并不潮湿,不会出现在多雨地区常见的潮湿现象,房间里不必抽湿,物品不会发霉,洗过的衣物也不会不干,而湿润的空气使人感到很清新很舒服。

    罗托鲁阿湖。罗托鲁阿湖罗托鲁阿市16个湖泊中面积最大的,由火山喷发引致凹陷而成,湖面有80平方公里,这里的原住民“毛利人”世代居住在湖的周围并成为他们的圣地。来到湖边时,阵雨刚刚停下来,罗托鲁阿湖水显得有些忧郁,但是在湖中游荡嬉戏的黑天鹅和野鸭并不在乎,还有成群的红嘴海鸥在湖面和岸边飞来飞去,看起来自在又快活。在湖畔歇息、散步应该是很舒适很惬意的。

   在岸边,我们学着导游的样子,把面包屑抛向空中,果真飞来成群抢着啄食的海鸥,速度之快准确率之高堪称一绝。那种水鸟在头顶盘旋的感觉真好,大家都那么开心。湖畔成群的海鸥呼啦啦从草地飞起。

骄傲的黑天鹅在湖边结伴游荡。

    艾格顿农庄。参观艾格顿农庄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这个面积达350英亩的农庄有天然的大片草场,随处可见放养的绵羊、不同品种的牛、鹿、鸵鸟,还有我们很少见到的羊驼和鸸鸟。这里的工作人员带我们乘车游览了农庄的养殖地和果园,还引导我们与那些“农场主角”近距离接触,用特制的饲料给它们喂食,根本不用担心会受到袭击。在果园,我们品尝了橄榄茶和猕猴桃蜂蜜。



羊驼,也叫驼羊,其实跟羊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它是骆驼的一种,也叫无峰驼,所以叫它羊驼更为合适。羊驼的皮毛比羊毛更贵重,人称软黄金。


你要把它当成鸵鸟就错了,它的学名叫鸸鸟,它们和鸵鸟的区别主要看脚趾:鸸鸟三趾,鸵鸟是二趾。

 
一群鹿中只有一只公鹿,可谓妻妾成群。


发情期的鸵鸟脚和嘴都变成了红色


美丽诺绵羊是这里最多的牲畜,以它为原料制成的各种成品深受欢迎,包括羊胎素、绵羊油、羊毛被等等。


    这里的牛种类很多,有黑牛、黄牛、腰带牛等。草地上成群的野鸭是真正意义上的野鸭,没有人专门喂养也没有人侵犯
头一次见到了像葡萄架一样的猕猴桃架,看到了开放的小白花和刚结成的果实:原来猕猴桃是这样生长的。

 
在农庄,还赶上了“狗赶羊”的表演,挺有意思。

    红木森林。据说这里的树种源自英国,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森林里生长的红杉树也叫红杉松,高大挺拔,直入云霄,木材的使用价值不高,但生长得很快。


天有比翼鸟,这有连理枝。

     政府花园。听说原来这里是要用作政府办公的场所,在市民的呼吁下改作供市民休闲游览的地方——树木成荫,花草遍地,一处清静幽雅的开放式园林。


醒目壮观的巴斯宫是早年英国贵族修建的,诸如我们所说的“洗浴中心”,现在已经不对外开放,部分作为展览用。

    温泉小体验。我们此行中有“免费体验温泉”的项目,当然要依照计划执行啦!导游带我们来到一个开放式的地热公园,那里有一个专供游人泡脚的温泉池,当地生活不算富裕的人会到这里泡脚。我们也学着当地人和导游的样子,脱掉鞋袜,享受了号称为“水油”的温泉水。


在公园内还有一些翻腾的泥浆,像小火煮开的粘粥。

    参观鹿加工厂。与其说是参观不如说是引导游客购买鹿产品。不过,听鹿厂的人一介绍,倒是了解了一些关于“鹿”的知识,比如为了获取高质量的鹿茸要用直升机轰赶鹿群,比如鹿茸的生长期是60天,比如鹿的浑身全是宝,等等。  

  毛利村、活火山、冷泉公园 

 

今天活动的重头是参观毛利村和地热保护区,都是新西兰最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毛利文化村。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土著居民。传说毛利人大约在一千多年前由太平洋中部的哈瓦基乘木筏迁徙到新西兰,并在此定居,并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殖民时期毛利人惨遭屠杀,人口一度锐减,直至1907年新西兰独立后,毛利人的民族权利才逐步受到尊重,人口也快速回升,但也只占新西兰人口百分之十几。

 


从这里进入毛利村

 典型的表情:瞪眼睛、吐舌头,表示勇猛和战争

毛利人身材高大,肤色棕黄,头发乌黑,鼻短唇厚,性格爽朗,部族观念强,而且能歌善舞。历史上总把新西兰的毛利人看作是野蛮的民族,而现代的毛利人仍然为他们祖先的强悍勇猛感到自豪。

 

我们在一座毛利族会堂观赏了毛利传统的歌舞表演。毛利人的音乐曲调流畅,旋律优美,舞蹈动作夸张,表情丰富,像是在用歌声和肢体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传说。我们基本上听不懂也看不明白他们要表达的内容,只有在导游的解释下才似乎明白一点点。因为下雨,毛利人古老的迎宾仪式没能进行,留下些许遗憾。

 


毛利人演出的大会堂


    时过境迁,现代的毛利人由于长期接受英裔新西兰人的影响,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部落界限被打破,逐渐融入到新西兰的社会之中。同时,他们仍然崇仰和继承着祖先的文化遗产和传统风俗,毛利文化也得以在复兴和发展中被保留下来,并通过传统歌曲、舞蹈、美术、雕刻、建筑等形式流传。许多毛利人的文化习俗仍被保存下来,比如一切毛利人的正式集会都伴随著毛利语的演讲、战歌,正式接待宾客时都要互相以鼻子摩擦表示欢迎,有时还举行一种作为仪式的挑战;在预先烧热石头的地炉上烹调食物等等,雕有毛利人崇拜图案的房屋仍在建筑。

 

 
毛利人崇拜的雕刻图案随处可见
 

导游介绍,我们今天看到的毛利村,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的旅游胜地,毛利人早已摆脱了原始的生活方式,表演歌舞的毛利人也是在“工作”而已。毛利人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关于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毛利人富有感染力的歌舞

 


这是毛利人用来盛放食物的小屋,与地面相隔主要是为了割断地热

 

 
毛利人崇拜纹身。能在面部作纹身图案的是他们中间的有身份的人


    华卡雷瓦雷瓦地热保护区。著名的华卡雷瓦雷地热保护区是离市中心最近的一处地热区,与毛利村毗邻,也是新西兰最主要的地热名胜。进入其中,立刻会被不同凡响的地热奇观吸引,烟雾弥漫在硅石阶地和数座巨大的死火山中间,给人以如梦如幻的感觉。那些静卧的山石和那些沸腾的你将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讲述着过去发生的惨烈故事。

 

大片的硅石阶地在蒸汽笼罩中流淌着热泉的痕迹

如梦如幻的地热保护区
 

沸腾的火山泥在泥坑里不停地冒着泡泡,难怪人们称其“青蛙池”,挺形象的。据说火山泥的温度可以达到200度,它还是最有价值的美容品,但这里的泥浆是带不走的,泥巴离开火山体就会逐步变成硬石头,火山泥面膜等美容产品是经过特别加工的。

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当属新西兰最大的间歇喷泉,倾泻而出的热泉如擎天水柱,每天可以喷发20次左右,泉水喷出的高度通常有16到20米,最高时可达30米。我们正赶上热泉喷发,一股股从地下喷出的泉水与薄雾蒙蒙的天空混为一体,神奇又壮观。


正在喷发的间歇泉

我们还在保护区的小展室里观赏到濒于灭绝的新西兰国鸟。国鸟又称“几维鸟”也被叫做“奇异鸟”。说起来这鸟也真够奇异,它们有眼看不见,有翅不会飞,但奔跑速度非常快,每小时可达60-65公里。繁衍后代是由雄性鸟孵化完成,鸟蛋占身体二分之一的位置,鸟的成活率极低,因此十分珍贵。

冷泉公园。没想到,地热资源如此丰富的地方还能有这样幽静的“冷泉”公园。高大粗壮的红杉树组成茂密的森林,走在其间就像是走在画里,清新的空气也令人陶醉。湖水清澈透底,冷泉水不停地涌出泉眼,流淌而去。湖中游动着冷水鱼,个头比九寨沟的冷水鱼大得多,据说味道也相当不错。


高大的密林中空气非常清新,遍地是松杉脱落的树皮,像是厚厚的红地毯

 


各种水鸟和野鸭自由自在,飞来飞去

 


人称新西兰的九寨沟,的确美不胜收
 

冷泉的水质非常纯净,含有多种矿物质,传说有不仅甘甜而且益寿延年。在冷泉的源头,可见源源流淌的泉水泛着涟漪,清澈得无法判断水的深浅,导游为我们灌了几瓶,喝下去果真冰凉爽口。

 


在冷泉的发源处舀一杯泉水

 


好大的一条冷水鱼

 

羊毛被加工厂。之后,我们又去了羊毛被加工厂,也算是开了眼。特别是用羊驼绒制成的羊驼毯,无论是手感还是图案都非常吸引人,不愧为稀有的“软黄金”,一条双人的羊驼毯要用18条小羊驼的皮毛做成,所以价钱也很贵哦!

 


 “国鸟”图案的羊驼毯,柔软细腻

 


工人正在加工羊毛被

   

    结束一天的参观游览,乘车赶赴奥克兰。  

 

 

富有自然魅力的奥克兰        在奥克兰,我们可以感受到奥克兰的自然魅力和现代繁华的完美融合。奥克兰是新西兰的门户,位于新西兰北岛北部两大海港之间,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和人口最多的居民点,在2007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名列第五。新西兰的常住人口集中在北岛,而北岛的人口又集中在奥克兰,这个城市拥有160万人,占了全国人口的近40%。我们在在奥克兰看到了在罗托鲁阿很难见到的楼房,也看到了繁华的街道和人流,我们的旅游大巴在进入市区时还遭遇了拥堵,这是我们不曾想到的。


一起玩耍的小朋友


一种长满红色花朵的树,圣诞季节开得更加热烈,白色的花骨朵都会变成鲜红,这就是真正的“圣诞树”

     帆船俱乐部。奥克兰市民酷爱扬帆出海,痴迷于海滩、划船和烧烤野餐,这些都得益于上苍赐给他们美丽的港口、泳滩、幽静的小岛和海岸,还有适合户外活动的气候条件。澳克兰德帆船俱乐部曾经举办过美洲杯帆船赛,而奥克兰人很看重这项赛事,因为美洲杯帆船赛是世界三大顶级赛事之一,是一项较量综合实力的比赛,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据说,平均每8个奥克兰人就拥有一艘帆船和游艇,“帆船之都”的美誉真是名不虚传。


帆船林立

    奥克兰海港大桥。奥克兰海港大桥连接奥克兰最繁忙的港口两岸,离海面高43米,全长1020米,海港大桥与停泊在奥克兰艇俱乐部的万柱桅杆,组成了一幅壮观美丽的图画,海港大桥也成为奥克兰极富代表性的一处景致。


从海港大桥一端望去

    海港大桥建于1959年,十年后的1969年又请日本专家设计,把大桥两侧由原来的4条道增至(6)8条车道。由于奥克兰集中的住宅区和商业区方位相反,在上下班高峰期通过“移动隔离带”缓解拥堵,减轻交通压力,而被移动的隔离墩之间用铁链相连接。我们看到大桥上有两间大蓬屋用来存放工作车,负责每天早上、中午、下午和晚上四次隔离带移动,司机告诉我们每次移动隔离带用时在27分钟。这个方法看上去有些笨拙而有趣,但是在奥克兰还是很有效的。现在大桥每天高峰期过往车辆达115000辆以上。人们称这个新增加的车道为日本增加道。 

    教会湾海滩。教会湾海滩是第一位传教士来新西兰传教的地方,因此得名。在教会湾海滩度假区,可以游泳、风帆,也可进行划独木舟和游艇等水上活动,是当地民众假日休闲的绝好去处。


美丽的海滩

 
教会湾畔的草坪

    伊甸山。伊甸山是一处休眠火山的火山口,也是奥克兰海拔最高的地方。说是最高,其实海拔也才不到200米。沿着边缘向下望去,倒圆锥形的火山口里布满青草,实在想不出它爆发时的样子。


好大一个坑


    伊甸山的山顶设置有了望台,供游人眺望城市景色,这里视野开阔,可以将整个市区和附近的海面尽收眼底。俯瞰奥克兰全景,最让我留恋的是绿树红房,这大概就是奥克兰的魅力所在?整个城市就像是一片片天然的大花园,房舍被绿色烘托着包围着,彩色的房顶点缀其间,相比于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完全是另一番迷人景象。


从不同方位可以望到不同景象,这一处最具典型性
 

    中央公园。奥克兰中央公园坐落在奥克兰市中心,占地有800公顷,是奥克兰市民假日里最佳的休憩场所,也是年轻人健身娱乐的好去处。新西兰是一个倡导健康的国度,动感的生活使它的城市显得很有活力,在街道上和海边上经常可以碰到跑步锻炼的年轻人和不太年轻的当地朋友。


街道上经常看到跑步的健身者

    中央公园里有粗壮的树木,开阔的草坪,温室的花朵,还有湖面和岸边嬉戏的鹅、鸭、鸟,在这里伴随着鸟鸣享受宁静和阳光,可以让心情完全松懈下来。


还陶醉在茫茫草原上散养牛羊的图画中,在公园里又看到茵茵绿草上进行运动的儿童和青年人。


花卉温室的外景。下雨时我们在室内赏花,雨停后正好在公园里散步。


在鸭妈妈的带领下...

 

 

    告别了自然美丽的奥克兰,我们一行人赶赴机场,乘坐阿曼的航班飞往澳大利亚。空姐的装束很独特,红帽白纱,驼色衣裙,讲英语,还有“空哥”一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