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变幻无常的经济命运:大滞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5:16:31

  《解读变幻无常的经济命运:大滞胀》

  第1节: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

  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实事,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和所谓的历史经验,就不可能指望他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约瑟夫·熊彼特第一章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本章导航该怎样看待通货膨胀?又该怎么看待滞胀?2008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滞胀现象,如同一个诡异的难解之谜。而它所引发的一场全球经济豪赌,又会把人类的命运带向何方?要点索引--这其中蕴含着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钱来说,比起洛克菲勒的钱,明显地不那么值钱了。--印钞机如同一位魔术师,它不断地在人们眼前表演金钱的幻术。而人类之所以成为它最忠诚的观众,在于一个古老的错觉:金钱与财富的错觉。--奥巴马不只是赌上了他的总统职位,更赌上了美国的未来。若他赢了,他或会成为总统山上的新成员;但若他输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系也许将会因此而破产。钱多了,财富却少了……通货膨胀(inflation),不仅是最令经济学家迷恋的研究课题,也是老百姓们街谈巷议的热点。顾名思义,通货膨胀,就是价格总体水平的上涨。当今年的100元钱,只能买到去年90元所买的东西时,当猪肉由上个月的8元钱1斤涨到本月的10元钱1斤时,当白菜不再是去年的1元钱1斤,而是3元钱1斤时,老百姓嘴里就会冒出一个经济学专用名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意味着一件见怪不怪的怪事:钱多了,但财富却少了。比如1949年的上海,人们可能要用一车的钱去买一盒火柴,甚至穷人用钞票做糊窗纸来抵御寒风。那时,正是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前夜。那一次通货膨胀,也是全球历史上罕见的超级恶性通货膨胀。而大多数时候,人们容忍一定限度或是一定条件下的通货膨胀,猪肉、白菜涨价固然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是,只要我们的工资也能跟着涨一涨,一切似乎都是可以接受的!显然,通货膨胀将导致劳动力价格(工资)的上涨,而劳动力价格(工资)的上涨又会加剧通货膨胀。高水平的通货膨胀会导致人们的恐慌,而温和的通货膨胀却是很难觉察甚至是令人舒适的。只是,在不知不觉当中,钱这个东西,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这种变化,短期来看也许并不明显,但如果用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作为参照,我们就会看到非常令人震惊的变化!微软的创立者比尔·盖茨,曾经连续14年名列美国《福布斯》富豪榜之首,在比尔·盖茨处在相对鼎盛时代的2007年,根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数据,他的资产为590亿美元。而位居富豪榜第二的,是被誉为股神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其总资产为520亿美元。

  第2节: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

  到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比尔·盖茨在《福布斯》富豪榜上的排名降至季军,其总资产也缩水为580亿美元。而巴菲特的总资产上升至62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正如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财富巨星,20世纪上半叶也有诸多亲身演绎了商界神话的财富巨星,比如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他的财富如果换算成数字,又该是多少呢?据记载,1935年,洛克菲勒的资产总额达到66亿美元,私人财产也超过了15亿美元。66亿美,这和比尔·盖茨的590亿美元、巴菲特的620亿美元相比,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数字。难道,洛克菲勒真的不如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有钱吗?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他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垄断企业模式--托拉斯,他的垄断触角还伸展到金融、公用事业和一些工业部门。到1935年,洛克菲勒已经控制了海内外大约200家公司。这一切,真的只有比尔·盖茨资产的十分之一吗?其实,单是洛克菲勒在1935的15亿美元私人财产,假如折合成今天的美元,就约有2000亿。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今天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相当于2008年《福布斯》前三名富豪资产的总和!实际上,还有一种算法,就是个人财产总额与当时的gdp进行比较。洛克菲勒大约是1/65,排在第1名,而1995年比尔·盖茨大约是1/425,排在第31名,巴菲特大约是1/532排在第39名。这其中蕴藏着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钱来立,比起洛克菲勒的钱,明显地不那么值钱了。可见,通货膨胀是何等厉害,何等顽固,又是何等为人们习以为常!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任何国家的货币都一直在贬值。人类的钱,总是会越来越不值钱。依照教科书的定义,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依照价值规律,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商品供不应求。如此说来,如果出现通货膨胀,是否说明社会总需求远远大于社会总供给呢?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现代社会除了少数商品有供不应求,总体的生产能力,远远超出了社会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几乎没有哪件商品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卖出去的。除了国民经济遭受意外打击之后的复苏阶段,会出现凯恩斯主义者们所描述的总需求过度之外,供大于求往往是现代经济的常态,特别是在全球产能过剩的情况之下。货币,从洛克菲勒时代甚至更早一些时代的值钱的钱,量移斗转变成了今天不值钱的钱,显然并不意味着今天的种种商品比之过去供不应求。通货膨胀,不过是印钞机开动马力的直接产物。

  第3节: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

  那么为什么人类要源源不断地印刷出来越来越多的纸币呢?这似乎是给研究通货膨胀问题的专家们出的一道难题。其实,印钞机如同一位魔术师,它不断地在人们眼前表演金钱的幻术。而人类之所以成为它最忠诚的观众,在于一个古老的错觉--金钱与财富的错觉。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两个多世纪前写道:财富由钱币或金银构成这一普遍存在的观念,是自然而然地因货币有两重作用而产生的,一是作为交易的媒介,二是作为价值的尺度……想要富有,必须取得金钱。按照通俗的说法,财富和金钱,无论从哪一点看来,都是同义语。这种通俗的说法,意味着人类一个最古老而又最顽固的错觉:把金钱和财富混为一谈。财富,是那些已经生产出来并供人们消费的东西,比如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供我们使用的铁路、公路、车辆、轮船、飞机、工厂和学校,还有用来娱乐的钢琴、绘画和书籍等等。而金钱,是我们手中那些那些充当价值符号的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或计算标准。但是,财富与金钱之间的含糊表达总是普遍存在的,二者极其容易混淆。这种混淆,很容易被印钞机的掌控者钻了空子,以此施展一场掠夺人们财富的骗局,比如上文提到了1949年上海的通货膨胀。其实这样的例子,从远古开始就一直存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正因为如此,进入工业社会的几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们广泛地研究了货币问题。对于现代的通货膨胀,主要有货币主义(moneytarism)和新凯恩斯主义(newkeynesian)的不同解释。货币主义将通货膨胀方式的罪魁祸首直接归结到印钞机的掌控者--也就是政府和中央银行。而新凯恩斯主义将通货膨胀分为三种主要形式,即三角模型,包括需求拉动通胀(demand-pullinflation)、成本推动通胀(cost-pushinflation)、固有型通货膨胀(built-ininflation)。需求拉动通胀是高需求造成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胀是因为供给震荡所造成,如石油价格提高引起的通货膨胀,这是二战之后经常发生的现象;而固有型通货膨胀是因为工资的不断提高,继而造成产品价格的上涨。且不论上述两种经济观点谁胜谁负,货币发行,毕竟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了。随着工业社会金融体系的发展和中央银行系统的完善,各国政府都在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调整利率等手段,来稳定物价,求得经济快速发展。政府确定新发货币量的依据,就是经济增长规模。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

  第4节: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

  根据货币主义的掌门人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2006)的观点,货币的发行量经常是大于经济增长规模的。而其原因,就是利用金钱的幻觉,为社会经济打一针兴奋剂。而长时期服用兴奋剂的后果,就造成了间歇性的通货膨胀或者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现象,也就是通货膨胀与低增长、高失业率并存的复杂困境。时至今日,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虚拟资产与货币供应增长率,都大大超过其物质生产的增长率,各类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又极大地放大了各类资产价格的膨胀速度。换句话说,五花八门的债券、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产品,已经脱离了原有的生产能力、实体经济的基础,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纸上游戏。当这种金钱魔术一发不可收拾,必然会显露出金钱本身的破坏性,反过来对社会财富造成巨大的伤害。于是,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进而扩大成为全球的金融海啸,物价飞涨,钱不值钱的噩梦又一次成为全球民众的新恐慌……2008梦魇:从滞胀到通缩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全世界cpi飙高。2008年6月份,美国通货膨胀率出现了26年来最大的单月涨幅。在英国,从2007年起,一场食品价格通货膨胀震惊朝野与媒体。玉米、小麦的价格涨了一倍,炸鱼和土豆条等快餐也跟着涨价。而在亚洲,早在2008年初,就有分析专家指出,亚洲大部分地区已陷入通货膨胀之中。在中国,随着猪肉涨价,拉开了通货膨胀的序幕。至2008年6月,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上涨到每公斤21.32元,与前一年的6月相比,涨幅为46.3%。继而是肉、蛋、奶、蔬菜、粮食等食品和日用品价格的全面上涨。这次世界性的通货膨胀,让人们回忆起上世纪的70年代,也回忆起一个痛苦的词汇--滞胀(stagflation)。不论是曾饱受滞胀折磨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未曾亲历滞胀的新兴国家,都惶恐不安,如临大敌。全世界的媒体上,不断出现的滞胀这个字眼,专家们不断进行着种种关于滞胀的预测。因为,滞胀是一段太可怕、太糟糕的回忆。滞胀,曾整整持续了十年以上,贯穿上世纪整个70年代。十年当中,在整个西方社会,经济不断下滑,企业纷纷破产,股市萎靡不振,失业不断加剧。不仅如此,随着一次次石油危机的爆发,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整体物价水平节节攀升。享受过二战之后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富裕生活的西方社会,再一次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境。然而,现代经济越来越像一个看不懂的迷宫。几个月前,整个世界都笼罩在通胀失控的阴霾之中,能源价格暴涨,食品价格暴涨,各国央行被迫大幅加息,以抑制高扬的物价。而仅仅几个月后,cpi似乎突然撞上了一个神秘的天花板,能源、食品价格纷纷大幅回落。美国、日本、欧洲……全世界几乎是一夜之间同步进入了经济衰退期。

  第5节: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

  2008年10月,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跌1%,为1947年以来最大跌幅。在中国,也同样面临相似的状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cpi涨幅2008年2月为8.7%,是近12年高点,而10月份cpi涨幅已回落至4.0%。到了12月,cpi涨幅更是降到1.2%。根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定义,通货膨胀只要小于1%,就是通货紧缩(deflation)。显然,令人惊恐的滞胀已诡异般悄然离去,而令人更加不安的通缩却向我们步步进逼。于是,用来与现今情况做对比的历史,不再是上世纪70年代,而是上世纪30年代。人们对未来的预测,不再是滞胀,而是一个看似更为可怕的字眼:大萧条(thegreatdepression)。希腊神话中有两个水中怪兽--斯库拉(scylla)和卡律布狄斯(charybdis),它们分别守在墨西拿海峡两侧。拥有六个头颅的女妖斯库拉藏身悬崖下的岩洞中,吞噬过往的船只和水手。长着巨嘴的卡律布狄斯,则通过吞吐海水制造出巨大的漩涡。凡是勉强逃出斯库拉之口的,必被卡律布狄斯的漩涡吸入腹中。这个故事,似乎可能说明现在的世界经济形势,刚刚逃出了滞胀狼窝,又不幸陷落到衰退虎口。前有斯库拉的巨嘴,后有卡律布狄斯的漩涡,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竟是2008世界经济的真实写照。到了2008年下半年,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信贷萎缩,投资者信心消失、消费快速下降,金融资产价格剧烈波动。一些新兴国家因原材料价格急跌而陷入了增长困境,另一些新兴国家则因出口订单骤降而风声鹤唳。一个经济不景气的时代,毫无疑问地悄然来临。2008年的滞胀神神秘秘,来得快去得也快。而造成2008年与20世纪70年代这种天壤之别的局面,主要原因正是石油的价格。在现代社会,石油、粮食等大宗产品的价格,将大幅度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自2006年起,因全球粮食减产,粮食库存跌到20年来的最低点,导致国际市场粮价持续上涨。同时,石油价格也不断狂涨,于是造成以玉米作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快速发展。2006年,美国玉米产量的20%用于生产燃料乙醇,造成2007年5月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同比上涨51.9%。石油的价格更是解不开的谜团,与国际政治角逐、国际投机资本的暗箱操作无不相关。在上世纪70年代,造成石油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第一次是欧佩克为了抗议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而通过了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决议;第二次则是伊朗革命引起了该国油井严重破坏。而2008年的油价,却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诡异神秘。2008年上半年,油价匪夷所思地一路飙升至历史新高的每桶148.60美元,紧接着便谜一般地一路暴跌。几个月之后,油价就已跌至每桶70美元以下。此后不断振荡下跌,直至2008年末的最低点每桶35美元。

  第6节: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

  油价是扑朔迷离的小迷局,世界经济的走向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迷局。防通胀、防滞胀的锣声还未彻底消散,防通缩的警钟却突然敲响了。当时,美林证券发布的经济研究报告便指出:投资者通胀忧虑刚过,通缩问题便至,通缩将会是下一个经济隐忧。越来越多的学者预测更显忧患意识,在2008年一次短暂的滞胀之后,世界经济将全面走向大萧条。曾准确预测次贷危机的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比尼(neurielroubini)预测,2009年美国经济将陷入5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信用泡沫爆破,失业率在2010年前升至9%,已重挫25%的房价在2010年触底前还会再跌15%。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将严重减速,而全球其他国家的衰退则更为恶化。华尔街当红分析师惠特尼则认为,2008年是市场重创经济,2009年则是经济影响市场,世界银行版图将经历重大改变。而全球经济将比预期得更加糟糕,最大问题是消费需求的持续低落。……2008年的全球经济,走马灯似的轮番上演着经济史上曾经有过的、用来形容经济形势的种种名词。而种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还有未来的前景,却隐藏在深深地迷雾之中。种种不解疑团里,一个最显著、最事关重大的疑团就是:滞胀真的彻底远去了吗?赌桌上,全是凯恩斯的牌时光步入2009年,凯恩斯(johnkeynes,1883~1946)这个鼎鼎大名,又一次闪耀在全世界的上空。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甚至把现今时代称作凯恩斯时刻。凯恩斯这个名字,几乎等同于国家干预刺激经济增长这一政策的代名词。作为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凯恩斯的理论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代,并引发了整个西方世界所谓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主义为各国治理经济、促进发展提供了一件法宝--拉动内需。最先带有凯恩斯主义色彩的国家经济政策,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任期间实行的新政(newdeal),他推出了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动用大量国家财政开展公共工程建设,扩大就业机会和提高社会购买力。繁荣与滞胀,是凯恩斯留给20世纪的两大遗产。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等国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换来了五六十年代的经济迅速发展,和此后长期的滞胀。凯恩斯主义作为不景气经济学,可以作为应对经济萧条的救急之策。然而,如果长期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总需求拉动政策,必然导致人为措施越来越拉动无力,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困难程度提高,甚至造成经济的休克--这就是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局面。

  第7节: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

  而今天,在金融危机步步升级的时刻,世界各国的救市方案也在不断升级。美国、欧洲、日本……相继推出高达数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凯恩斯主义又复活了!以美国为例,新当选总统奥巴马(barackobama)在其上任的第一个月,就推出了史无前例的重量级新政,首批七千亿美元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涉及公路、桥梁、宽带互联网、学校建筑、医疗开支等方面,其详尽程度远超以往当选总统宣布的提议,其中包括美国50年来最庞大的基建计划。2009年,他又公布了近四万亿美元的预算草案,这宣告着美国政府将步入一个空前的赤字财政时代。70多年前,凯恩斯曾经重新定义了资本主义,他认为,由于动物精神的存在,市场经济国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萧条,而政府能够在危急时刻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30年前,两次石油危机引发滞胀之后,凯恩斯逐渐被怀疑,被抛弃。更加关注市场机制的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的成为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此后,以撒切尔夫人主义为代表,欧洲国家开始将大批国有企业私有化。如今,当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全球央行联手救市时,我们看到,凯恩斯主义又强势杀了回来。我们不妨看看奥巴马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班底就心知肚明了。奥巴马上台后,他的经济政府的左膀右臂自然备受关注。其中的核心人物,现年53岁的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summers),被提名为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他曾于1999年至2001年在克林顿政府任财长。萨默斯出身经济学世家,其父母都是经济学者和宾夕凡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他的叔叔保罗·萨缪尔(paulsamuelson)森和舅舅肯尼斯·阿罗(kennetharrow)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其中,保罗·萨缪尔森被称作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1936年,萨缪尔森第一次读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此,他成为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传播人和美国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权威人士之一。他将凯恩斯主义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形成新古典综合学派(neo-classicalsynthesis)的理论体系,又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劳伦斯·萨默斯的舅舅肯尼斯·阿罗,1972年因在经济均衡和社会福利理论领域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萨默斯本人,曾是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2001年出任哈佛大学校长,2006年辞职后,于2009年1月出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协助总统制定包括金融援救计划在内的各项经济政策,他被广泛认为是国内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

  第8节: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

  此外,被提名财政部长的莫西·盖特纳(timothygeithner),在克林顿时期任财政部助理部长和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并为萨默斯的学生。从总体来说,奥巴马的经济班子,可谓重用克林顿的旧臣。所以有美国媒体戏称,奥巴马是在组建克林顿第3届政府。这时,美国一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就发出了这样的欢呼:现在我们大家都变成凯恩斯主义者了。即便是美国的右派也加入到了凯恩斯主义的阵营中,他们都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并且其规模在以前根本是无法想象的。对于像我们这些声称与凯恩斯主义有某种关联的人来说,现在是一个胜利的时刻!毕竟在过去三十多年里,我们一直被遗忘甚至被回避。而奥巴马上任以来公布的草案,可说是最大胆的草案。他不只要向市场注资万亿美元,拯救短期严峻的经济局面,更要耗巨资开展绿色工业、教育和全民医疗保障改革。毫无疑问,奥巴马在用美国经济进行一场豪赌,而他满满一手抓的都是凯恩斯的牌。就像英国《泰晤士报》撰文指出的那样,奥巴马不只是赌上了他的总统职位,更赌上了美国的未来。若他赢了,他或会成为总统山上的新成员;但若他输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系也许将会因此而破产。奥巴马的竞选口号是明天会更好。已经当上总统的奥巴马依旧风采迷人,但是赌局的玩法却越来越令人恐惧。不仅奥巴马,全世界似乎都在打凯恩斯的牌,因为全世界都有一个共同目的:救急!救市!拯救衰退的经济!全球经济如同一个极度衰弱的病人,现在,需要大剂量的强心针。于是,有关70年代的恐怖回忆,又重新萦绕在人们心头。毕竟,凯恩斯已经不仅仅是一位经济学家的名字,它已经和滞胀千丝万缕地关联在一起了。究其原因,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多印票子,来人为地制造和扩大总需求,提高人们的购买能力,从而实现充分就业。这种方法对治理经济周期中的萧条阶段可以一时有效,然而却会积累大量的结构性矛盾,在日后形成糟糕的滞胀局面。比如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迅速上涨,厂商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大幅提高。同时,大众预期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更愿意把钱花出去,企业也事先将通货膨胀因素反映在未来成本上,这些因素不约而同地造成了物价上扬。不过,对一种经济理论,人们总是会不断地进行修改和扬弃。现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变换,正体现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交锋,而政策制定者会吸收不同理论中有价值的东西,以混合的、兼顾的组合出击方式来治理经济。

  第9节: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

  以美国为例,一般来讲,作为政府的两大利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美国政府在财政政策方面则更多地借鉴凯恩斯主义,而在货币政策方面更多借鉴货币主义。代表大财团、金融寡头利益的共和党上台时,成功者如里根,失败者如小布什,其施政方针更倾向新自由主义,注重物价稳定和自由市场竞争的作用。而代表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上台时,往往更多地施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注重拉动内需和充分就业。这其中,有借助新经济的东风而扶摇直上的克林顿,也有临危受命的奥巴马。与克林顿比起来,奥巴马带有强得多的凯恩斯色彩。幸运地赶上繁荣周期的克林顿,提出的是政府不仅要更多地干预,而且还要更好地干预的口号。而奥巴马面对的形势,只能使他别无选择地扮演又一个罗斯福。2008年,滞胀与通缩这两位演员,走马灯般地轮流上场。那么,2009年、2010年……等待我们的又是将是什么?凯恩斯的经济学说能否带领世人走出衰退?还是衰退未远,滞胀现前呢?这一切,如同一个前所未有的诡异迷局,也将引发全人类的一次豪情赌局……直升机伯南克在行动与此同时,神奇的印钞机也启动了。自救市行动实施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fed)一直向外界发出这样的信息--在经济开始复苏增长以前,它将无限量地印刷钞票。2009年3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将在未来几月内收购3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和至多1.25万亿美元由两房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舆论惊呼:绰号直升机伯南克的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bernanke),终于开启印钞机了。早在2002年,还是美联储理事的伯南克,在有关通货紧缩的一次演讲中,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话说,为克服通缩,要不惜从直升机上撒钱。2006年,伯南克当选美联储主席后,正值次贷危机、金融风暴、经济衰退等事件接二连三地侵扰美国经济之际,除政府、国会之外,美联储当仁不让成为美国迎战金融风暴的急先锋。于是,全世界开始拭目以待伯南克从直升机上撒钱的救市政策。的确,伯南克接掌美联储不久,就把他有关克服通货紧缩的理论家底,一一落实在了货币政策上,从零利率到定量宽松,伯南克祭出了扩张型货币政策的利器。直到美联储已经将利率降到几乎为零,没有余地继续下调时,伯南克继续采取了大手笔,即上文提到的,进一步向市场输血1.25万亿美元。而对于媒体的质问这种政策是否会引发的通货膨胀危险时,美国官方回答显得轻描淡写。他们表示,美联储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适时储收缩银根,从而避免通货膨胀。

  第10节: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

  伯南克为什么那么偏爱印钞机?其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伯南克称得上是研究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专家,他写过一本叫做《大萧条》的书,和他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一样著名,都是他的代表作。对于大萧条产生机理的认知,使得伯南克将会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避免大萧条的再次发生。其二,伯南克在美联储主席这一位置上的责任感和恐惧感迫使他这样做。伯南克难免担心,如果他未能大把撒钱,以至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这个万劫不复的境地,自己将成为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罪人。而假如用直升机撒钱无济于事,至少他也算尽到了自己的本分。伯南克的思想,在现代社会是很具代表性的。人们对大萧条的恐惧,远远胜过对通货膨胀的恐惧。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通货紧缩仿佛萧条的代名词。自二战以后,各国政府都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导向,普遍实行以适度通货膨胀为目标的经济政策,旨在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而凯恩斯本人,正是在比较之后选择了通货膨胀,70年前他就说过这样的话:通货膨胀不公平,通货紧缩不聪明。只要不是德国那种过度通货膨胀,两害相比,还是通货紧缩的害处更大。还是在2008年初,受国际物价上涨大潮的影响,日本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了,上涨的幅度很低,只有1.2%,然而,对于早已深陷零利率、零通胀的日本,这却是十年来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是,日本人几乎欢呼了,差点喊出了通货膨胀万岁了。总之,现代人对通货膨胀的态度是复杂的。当物价有所上涨时,必然引起财富缩水,民心不稳,而稳定物价,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不过,与普通百姓对涨价的畏惧相比起来,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和经济形势的分析者们,显然更加害怕通货紧缩。也就是说,他们倾向于尽可能地制造温和的、不至于产生急剧社会动荡的通货膨胀,这也是西方国家政府常用的经济政策,也就是伯南克所表述的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货膨胀,难道真的有如此迷人的魔力?金钱的幻相,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正是本书纵览历史、剖析现实之后,将为你提供的。我们,还是先从伯南克讲起。现在来讲一讲伯南克这个人,还有他的治学方式。伯南克是一位学者,他197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接着,他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深造,1979年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可以说,伯南克是20世纪70年代培养的经济学家。在美国,成长于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往往熟读历史,非常注重经济历史,崇尚以史为鉴。而80年代后所培养的经济学家,则注重数学模型,衍生工具,数理推导。甚至有这样的现象:假如你走进美国一所大学的经济学课堂,只要看看黑板上公式的多少,就能知道课程的等级。本科生的经济学课上,黑板上只有少数的公式;到了研究生那里,公式就变多了;而假如教授写了满满一黑板公式,那一定是博士生的课程。

  第11节: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

  但是伯南克那一代经济学者却不是。比如伯南克自己,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最主要研究兴趣就是美国的过去,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并从中吸取理论营养,终有建树,成为上届总统小布什和新任总统奥巴马都离不开的人物。诚然,历史学派与数学学派是研究经济学的两种流派和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对二者没有必要厚此薄彼。但要知道是,对历史的了解,显然有助于一个人把握对未来的判断。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致力于研究经济波动的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1883~1950)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实事,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和所谓历史经验,就不可能指望他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也许,伯南克正是因为吃透了大萧条,所以才爱上了通货膨胀。根据他所处的环境,所在的职位,他偏爱的政策,是他研究历史之后做出的选择。而本书,正是将要带你走上探索历史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我们会发现,这种对通货膨胀的偏爱,并非始于大萧条时代,也并非始于工业社会或者资本主义社会。它几乎和人类古老的历史一样久远。为什么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为什么它从洛克菲勒手中的值钱的钱,随着时光流逝而变成比尔·盖茨手中不值钱的钱?其原因也正是缘于通货膨胀。当然,书中还会包括通胀的反面--通缩,以及令人担心的滞胀等方面内容。如果通缩治理好了,通胀还会回来吗?特别是滞胀--这种现代类型的通货膨胀,真的会发生吗?对于这些问题,自然没有人可以充当未卜先知的预测家。但是,当你充分地认识了过去,你就会发现:现在经历的事情,过去似乎发生过。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过去也曾经发生过。因此,对于这些问题,你必然会更加心明眼亮,从而给出自己正确的答案。那好,就让我们首先从历史开始吧!

  第12节:货币的神奇与魔法

  通货膨胀对社会从来没有好处,只是牺牲一群人的利益来造福另一群人。--莫瑞·罗斯巴德第二章货币的神奇与魔法本章导航从货币的起源以及铸币时代的通货膨胀,来探求货币的魔幻属性,指出通货膨胀是造成财富转移和集中的主要根源。其中,有许多令人惊奇的故事。要点索引--如果通货膨胀不能使一部分人受益,如果通货膨胀不能实现财富的再分配,那么,为何历史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通货膨胀呢?--关于财富的错觉,到底是何种强大的力量,可以让金钱变得非常值钱,也可以让货币变得一钱不值?--通货膨胀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如不及时控制通货膨胀,就会摧毁整个社会。然而,为什么危险的通货膨胀会成为解决政府财政困难最有效、有快捷的办法?甚至如同毒品一般令人上瘾,不能自拔?虚构:一种强大的力量从古至今,通货膨胀的故事就屡见不鲜。通货膨胀,特别是恶性通货膨胀的危害,早已无数次警示了人们。然而,每到关键时刻,印钞机总是会再次开足马力,急速地增加货币的数量,制造一次又一次的通货膨胀。似乎,通货膨胀是对治经济不景气的一剂万能药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去了解货币的神奇魔力。货币,这种本不具备使用价值的价值符号,它有一种人类赋予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称作虚构的力量。货币不是价值,它只是一种交换价值。货币不是财富,它只是财富的符号和象征。货币,是一种虚构的财富,一种错觉,一种真实而合理的错觉。然而,错觉的强大魔力,可以让金钱变得非常值钱,也可以让它变得廉价如纸。货币,它有时会在人们眼中身价百万。而当时过境迁,它又在人们眼里变得不值一文,不过是一枚废铜,或是一张废纸罢了。货币,如同一个谜。特别是货币数量的忽多忽少,造成它在流通中的膨胀和紧缩,由此对世界经济的产生的影响,更是令人匪夷所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认为,人们常常认识不到货币体制乃至货币政策的细微变动,会给社会乃至国家的命运带来重大影响,其中的原因是,在人们的眼中货币太过神秘。货币,其外形不过一些纸片,或是一些圆形金属,然而,作为价值的载体,这些纸币和金属就有了神秘性。它作用于人类(从国家政权掌控者到最普通的消费人群)的某些本能心理,从而为人类带来不小的麻烦。人类社会早期使用的货币,曾经是石块、贝壳、羽毛等等,继而发展为金、银、铜等贵金属,后来又演化为纸币。到了纸币已经广泛使用的今天,仍有少数人迹罕至的荒蛮原始部族保留着原始的货币形态。比如,太平洋中部加罗林群岛之中,就有一个小岛叫做雅浦岛,又称雅浦共和国,属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该岛独特的原始货币制度,引起了现代经济学家的注意。雅浦岛上不出产金属,所以岛上居民们把石头打制成圆形,作为交换媒介,他们管这种当货币使用的圆形石头叫做费(fei)。用石头作货币,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毕竟,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古老年代中,羽毛、珠串、贝壳等都一度充当过货币。但这里居民的交易方式比较奇特:他们在完成一笔交易后,竟然可以不用搬走石币费。

  第13节:货币的神奇与魔法

  岛上有一家人堪称财主,这里的居民公认他们家是最有钱的。这家人的祖上曾经去过另外一个盛产石头的小岛,采到了一块硕大的费。然而,在运回雅浦岛的途中,运费的木筏遭遇了风暴,为了救人,人们只好砍断了捆着费的缆绳,费也因此沉入了海底。幸存者们回家后,都证明那家人的祖先得了一块质地优良的费,体积也非常巨大。从那时起,岛上所有的人都认同了这家人的财富,尽管它已经沉没到海底。因为海水虽然淹没了石头,但影响不了石头的购买价值,就像放在家里后院一样。毕竟那块石头已经被凿制成型,很多人都看见过它。因此,这块费虽然躺在太平洋底下一动未动,但它在岸上却支持了几辈人的交易。进入殖民时代以后,因为雅浦岛上没有公路,当时的殖民统治者想修一条路。然而,岛上居民们因为赤脚走惯了碎珊瑚小路,所以这个命令很难执行。情急之下,殖民者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派出一个人,拿着一支黑笔,在每块有价值的费上面,都画上一个黑十字,表示这块费已经被政府征收。这个办法真果然奏交,岛上的公路马上就修好了,而且非常齐整。然后,当局又派出几个人,擦掉了费上的黑十字。于是,费又成了岛民们自己的资本,岛民和当局都皆大欢喜。人类学家亨利·福内斯与经济学家弗里德曼,都对该岛的这种交易习惯非常感兴趣,并在他们的著作中屡屡引用。岛民们的想法和行为,也许在现代人看起来原始落后,不可理喻。而实际上,同类的事情,在文明社会也是司空见惯的。弗里德曼在《祸币的祸害》中还讲过另外一个类似的例子,一个发生在两个金融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的故事:1932年,法国国家银行法兰西银行担心美元贬值,于是要求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把法国存在美国的美元资产,转换成黄金。当然,把大笔的黄金装船运回法国,不仅费力费时,也要冒一定风险,所以,法国银行要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把黄金存到法国银行的会计账簿上。于是,联邦储备银行的官员来到地下金库,将那笔黄金从一个柜子里搬运出来,然后又放到了这个金库的另一个柜子里。不同的是,这个柜子上有个标签,标签上表明,这个柜子里的东西是属于法国的。美联储官员的这一行动,当然会见诸财经报刊头条,内容自然是说美国的黄金储备正在减少,法国的黄金储备正在增加。市场对此的理解则是,美元走软,法郎走强。于是,表面上仅仅是黄金从一个柜子挪动到另一个柜子中,却最终导致了1933年银行业大恐慌,进一步加剧了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金融危机。

  第14节:货币的神奇与魔法

  这样看来,现代人和小岛原始居民对财富的看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小岛原始居民将开采出来并打制成型的石头视为自己的财富,宝贝似的放在自家后院中;现代人将开采出来并经过冶炼的黄金视为自己的财富,又贮藏在精心设计的地下金库中。而某种东西为什么会成为宝贝,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每个人都相信:别人会接受这个东西!哪怕我们只是捏着一张纸,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这张纸能代表财富,我们就会十分珍惜它。这里其实存在一个信念价值,石头、黄金或是纸张之所以能代表财富,是因为人们基于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有时候非常强大,坚不可摧,有时候非常脆弱,轻推即倒。这种信念,在现代银行体系中,被称为货币的信用(credit)。在现代社会中,银行非常清楚人们对货币的信念价值。因此,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往往是动用货币这一政策工具,而这种做法,利用的就是人们对货币的信念。比如,各国央行经常利用人们对货币的信念,而增发货币,扩张流动性,从而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于是,通货膨胀就开始发生了。自然,这种做法也有不利后果,那就是破坏了货币的信念基础--信用。所以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力求实现合理程度的通货膨胀,在不造成物价飞涨、市场混乱的前提下,刺激消费需求,实现市场和经济繁荣。但是,货币这种特殊事物,因其作为于人类心理的魔幻特质,使它常常在运行过程中偏离轨道,脱离人们的预先设想而一发不可收拾。于是,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之日起,通货膨胀,特别是可怕的恶性通货膨胀,便不可避免地一次次发生了……画饼充饥也会上瘾既然通货膨胀的过程常常脱离人为政策的控制,那么,通货膨胀的内在产生机理究竟是什么呢?作为第一个系统研究通货膨胀问题的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作过这样最通俗的假设:在一个经济长期稳定的国家中,突然有一天,一架飞机飞过这个国家,并且从天上撒下一笔钱,这笔钱的数量等同于这个社会流通领域中的货币量。我们知道,人们当然会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腰包。如果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把这笔多出来的货币放在家里,就不会出什么事情了。在经济中,价格还是原来的价格,收入还是原来的收入,只不过每个人手中的现金余额增加了。可是,从人的本性讲,他们是不会这样行为。再没有什么事情比现在手中有了更多的钱更让人高兴的事情了。人们会去花钱。但是,这笔多出来的货币在流通过程中会从一个人手中转到另一个人手中,当每个人都感觉手中的货币多了,都以为自己富裕了的时候,商品的价格也在上涨,上涨的程度刚好在抵消这笔多出来的货币。因此,在天降一笔货币之后(好比央行扩大货币供给),一开始,整个社会的确有了需求扩大现象,人们也都会高兴一阵,但不久就会清醒过来,商品价格就会急剧上升。

  第15节:货币的神奇与魔法

  但很多时候,人类的本性都是宁肯要假象上的财富增长,而忽视了真实的财富。当人们清醒之后,就会对未来的通货膨胀形成预期,在对钱会越来越不值钱的担忧中,逐渐产生大量的消费行为,在供求规律的作用下,促使商家进一步抬高价格。这种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的现象,在现代经济术语中,就被称为通货膨胀惯性。正因如此,人类历史上,通货膨胀才一次又一次地波涛汹涌。不过,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害怕通货紧缩,远胜于害怕通货膨胀。人们欢迎并试图保持温和的通货膨胀或者适度的通货膨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曾说:价格上升通常可以带来高度就业。处于轻微的通货膨胀中,工业之轮开始得到良好的润滑油,私人投资活跃,就业机会增多,历史上的情况便是如此。历史上的情况真是如此吗?其实,萨缪尔森所说的,应该是纸币本位制度以后的历史。当纸币与贵重金属再也没有任何联系,纸币完全是一个信用货币之后,建议政府采取轻度、适度通货膨胀的政策从而刺激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家越来越多。而在铸币时代,情况却是不同。因为人们手里的货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成色、分量稍有变化,就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信心,从而形成经济灾难。因此,铸币时代的通货膨胀,往往是高烈度的,也是对国家和社会最具有毁灭性的。也许会出乎很多人意料,在世界上第一个建议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并给国家和自己最终都带来巨大灾难的学者,竟然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388年,40岁的柏拉图去拜访古希腊属国塞拉库斯的统治者、专制君主狄奥尼休斯,建议发行面值超过实际价值4倍的锡制货币,以增加君主急需的财政收入。当时,为了强迫老百姓接受价不符实的锡币,柏拉图还建议狄奥尼休斯采取严峻的刑法,包括对拒绝接受新币者实施死刑。狄奥尼休斯接受了哲学大师的货币政策,然而,臣民们却拒绝使用这种劣质锡币,哪怕是冒着被砍头的危险。很快,塞拉库斯的货币体系和经济体系陷入了极度混乱,并最终导致经济崩溃。盛怒之下,狄奥尼休斯将柏拉图发配到奴隶市场等候拍卖,幸运的是,柏拉图遇到几位哲学家朋友慷慨解囊,为他赎回了自由。不然,人类的哲学思想史上,恐怕就会少了一颗灿烂的巨星。在铸币时代,贵重金属的成色决定着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用降低成色来增加货币面值的做法,与纸币时代大量印钞票是如出一辙的,都是一种画饼充饥的做法。然而,不幸的是,柏拉图倡导的这种画饼充饥式的货币理论和政策主张,在其后直到今天的人类历史上仍然大行其道,甚至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第16节:货币的神奇与魔法

  柏拉图之后的几百年,又一次类似的事件发生了。这次恶性通货膨胀,甚至毁掉了一个领土广阔、盛极一时的帝国--古罗马。古罗马文明起源于公元前10世纪初的意大利半岛,历经罗马王政时代和罗马共和国之后,于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灭亡。其实,罗马帝国表面上的军事溃败,早有经济崩溃为其埋下了伏笔,其原因,就是高烈度的通货膨胀。公元前50年,古罗马的统治者凯撒大帝,发行了一种含金量极高的金币安瑞尔斯,并将商业贷款利息保持在了3%~5%。于是,罗马帝国的各行各业都繁荣昌盛起来,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从公元前50年到公元后50年这百年中间,古罗马实行金银双币制,此时,金币和银币的含量、纯度都非常高。在这100年货币的最佳时期,整个罗马帝国的经济、军事都处在全盛状态。然而好景不长,凯撒之后,罗马皇帝们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开支需要和穷兵黩武的军费压力,开始争先恐后地在货币中掺假。到公元150年,罗马帝国的货币含金量只相当于凯撒时代的千分之二,到了公元300年,则只剩六千万分之一了。金属铸币的成色下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公元138~301年,罗马的军服价格上涨了166倍,同一时期,当时最重要的商品--小麦的价格,则上涨了200倍。与此同时,几乎罗马帝国上上下下的每位民众,都参与了加剧通货膨胀的进程。普通老百姓的造假手段是叫奴隶把金属铸币装到一个大袋子里面,然后不停地摇晃,这样就会有产生很多金属碎屑。然后,他们会把袋子烧掉,从灰烬里面把金屑找出来。这种土办法赚到的金屑,只要抵得上奴隶的口粮和口袋的成本,大家便竞相效仿,乐此不疲。政府当然不会坐视无睹,下有对策,上有政策,古罗马皇帝的招术是冻结物价法令。比如,迪奥克莱廷皇帝就曾经颁布法律,为近800种商品规定了最高限价,其中包括小麦、棕榈油等生活必需品,甚至对理发师、拉丁语教师的最高工资也做了规定。如有违反者,将处以死刑。物价管制这种政策,在此后近两千年中,不论那个国家,每到通货膨胀加剧时,无数统治者往往又拿出来使用,但最后几乎全都以失败告终。在这方面,古代社会和近现代社居然有着惊人的相似。古罗马皇帝进行物价管制的后果是,农民不再卖粮食了,理发师、教师、工匠们也统统歇业。与此同时,黑市却繁荣了。措手不及的古罗马皇帝只得开始残酷镇压黑市,就是谁要在黑市上去卖东西就杀头。同时颁布新的法令,很多行业实行子承父业。然而,所有这些努力,最后统统宣告失败,古罗马的经济一片萧条。而帝国的政权,自然也难逃崩溃的命运。

  第17节:货币的神奇与魔法

  在缺少有效金融监管的铸币时代,通货膨胀几乎是解决政府财政困难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快捷的办法。如同一剂饮鸩止渴的虎狼药,又如同令人欲罢不能的毒品,让政府非常容易上瘾,不能自拔,直至陷入自我毁灭的深渊。然而,在古罗马帝国之后,只要能够救得了国家财政的一时之急,很多统治者还是心甘情愿去吃这剂虎狼药。这,自然是后话。白银的泛滥,贫穷的开始与柏拉图如出一辙,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1473~1543),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经济学家身份。不仅如此,哥白尼还是早期货币数量论的奠基者之一。1519~1528年年间,哥白尼曾担任波兰国王丁格蒙德一世的货币改革问题顾问,并于在1526年撰写了《论铸币》一书,提出了今天称为货币数量论的思想,以及不少进行币制改革的建议。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使得黄金、白银等美洲产的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引起欧洲的物价普遍上升1~2倍,这种现象称为价格革命(pricerevolution)。价格革命也严重影响了哥白尼的祖国--波兰,很快就造成了国内的纷争、动乱、土地荒芜和货币贬值。针对这种现象,哥白尼指出:当货币过多时,币值就要下落……货币贬值大概是因为它数量过多。哥白尼把铸币定义为货币,把本价金属定义为商品,由此论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货币增加引起货币贬值是由于铸币本身成色减损,铸币分量不足,或者铸币长期使用造成的磨损和破碎。这样,铸币相对于本价金属(如金或银)贬值,本价金属价格就上升了。这就是对于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解释,也正是货币数量论的核心思想。哥白尼认为,要稳定经济,必须稳定币值,稳定币值就必须使铸币有其与本位金属相同的价值。他所主张的币制改革就是收回不足成色的铸币重新炼铸,使之成为足成的铸币。通过这种办法,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这种观点与后世一些经济学家可谓不谋而合。比如19世纪初,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在英国国会的金块与反金块争论中,他作为金块委员会委员,也提出了与哥白尼类似的限制分量不足铸币的主张。然而,尽管当时一些学者们不欢迎价格革命,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但它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牧场主,以及新贵族们,都纷纷从中获得了利益。而按传统方式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则大量破产。同时,对英法等国家来说,价格革命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初步理顺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时期的价格体系。

  第18节:货币的神奇与魔法

  但是,有一个国家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它没有在价格革命中争得任何机会,而是追求奢侈生活,大肆挥霍,任由白银流失到国外,最终引发了持续通货膨胀,输给了其他列强。这个国家,就是当时的殖民大国西班牙。16世纪,随着海航业的发展,西班牙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跻身欧洲强国的行列。作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墨西哥北部荒漠和秘鲁的波托西山脉等地,都发现了大量高纯度的白银矿,于是,大量的白银被源源不断地装上船只。据记载,整个16世纪,由墨西哥和秘鲁矿山的产出中,有1700万公斤纯银和18.1万公斤纯金涌入西班牙。除官方渠道,走私的数量也相当大,据保守估计,相当于官方进口量的10%。白银的大量流入,造成西班牙物价在一个世纪上涨了4倍多,年物价上涨率为1.5%。很多经济史专家根据这组数字,将16世纪西班牙的通货膨胀界定为良性或适度的通货膨胀,因为其通货膨胀维持在一个稳定、缓慢的上涨水平上。如果放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1.5%的物价年增长率,可以说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数字了。而当年的西班牙,也正是靠这些白银挽救了自己,甚至挽救了整个欧洲。如果没有这些白银,西欧各国不可能在维也纳阻挡住土耳其连年的进攻。1535年,西班牙从土耳其手中夺取突尼斯,成了无人挑战的欧洲霸主。它在西半球不可一世,垄断了许多地区的贸易,其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可以说,是白银支撑起了西班牙显赫一时的霸主地位。然而,白银就像一剂补药,适当食用可以强身健体,服用不当,也会变成蚀骨毒药。当时西班牙王室采取了一个错误的政策: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禁止商品出口。这样等于将海外殖民地市场拱手让给了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国。西班牙的工商业因失去了大量市场而得不到发展,而英法等国,却借技术革命的力量,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它们的商品越来越物美价廉。西班牙的消费者很快就发现,买外国货更加划算,于是,西班牙几乎放弃了产业发展,只用大把美洲白银来进口大量消费品。同时,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继续推行称霸欧洲的政策,将巨额白银用于军事支出。西班牙的贵族们为了追求奢侈生活而大肆挥霍,这都造成从美洲运回的金银很快就流失到了国外。西班牙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并没有促进本国的工业革命,而是滋养了整个波罗的海地区,让这个地区的资产阶级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据统计,1492~1595年,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白银像水一样从西班牙流过,却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财富,反而让它变得一贫如洗,在金银狂潮退去之后,留下的是飞涨的物价和极度的贫困。

  第19节:货币的神奇与魔法

  西班牙曾经拥有丰富的货币资源,并且实现了国强民富,称雄一时。但从美洲获得的财富并没有用来提高生产力,而是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奢侈而愚蠢地消费掉了。所以这个帝国很快就被其他欧洲列强甩在了后面。纵观西班牙的昌盛和衰落,真可谓是成也白银,败也白银!财富转移,通货膨胀的实质从上面的一段历史中我们可以得知,通货膨胀,并不能带来实际财富的增长,实际上,它带来的是财富的转移。它的背后,可能是统治者对民众财富的转移,也可能是不同国家、不同利益财团之间竞争的结果,是财富从一个利益集团转移到另一个利益集团的过程。实际上通货膨胀也就是一种财富的博弈,一种转移和集中财富的手段。尤其是在缺少有效金融监管的封建铸币时代,通货膨胀,必定是当权者为满足其财政支出而常用的手段。也正因为如此,通货膨胀往往也是造成经济崩溃、国家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货币这个东西,正是这样充满了神秘性、迷惑性,才使它成为经济发展的双刃剑。不正确地处置货币,就会使人们和国家使去了自己的财富,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当然,这并不是货币本身的错。对于通货膨胀在不知不觉之间所造成的财富转移,可以比做旧中国的一则五鬼运财的迷信故事。所谓五鬼运财,说的是有五个神通广大的小鬼,可以不进入别人家里,也不打开别人的箱子,而且不用任何东西靠近金银珠宝,就可以偷走别人的钱财。关于这五个小鬼,有一种说法是,它们的名字分别叫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还有人说,它们是五个瘟神。但不论它们的身份如何,只要谁能请来它们施行搬运法术,就能将别人家的财物运到自己家里。所以,不少骗人的术士、走街串巷的神汉,都声称自己掌握了五鬼运财术,为那些急于发财、幻想投机的人画符作法,好让财富源源不断地流进自己的腰包。这个故事,如今已经在经济学领域广为应用,来比喻种种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而我们要知道是,通货膨胀可能意味着这样一个如同五鬼运财一般的实事:当人们手中的金钱表面上增多了,但他们的真实财富,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大大缩水,早已被悄悄地搬运走了。不仅古代社会如此,纸币时代,乃至现代金融社会都是如此。对这种现象背后的实质,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莫瑞·罗斯巴德(murrayrothbard,1926~1995)就曾这样评说过:通货膨胀对社会从来没有好处,只是牺牲一群人的利益来造福另一群人。也正是因为这种财富转移的实质,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自从有了人类的经济活动以来,通货膨胀就似乎是一个永远也摆脱不掉的经济恶魔。数千年以来,它总是在人们毫无准备时爆发,它使人们通过辛苦工作而积累下的财富毁于一旦,使无数人堕入失业、贫穷、饥寒交迫甚至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它导致了历史上无数个政权的覆灭,甚至像瘟疫一样,从一个国家蔓延到另一个国家,成为战争的导火线。

  第20节:货币的神奇与魔法

  通货膨胀也是一种经济疾病,一种危险甚至致命的疾病,如不及时控制通货膨胀,它可能摧毁整个社会。人类历史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生在俄国和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在一个国家里为共产主义奠定了基础,而在另一个国家里,却为纳粹主义奠定了基础。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加速了蒋介国民党石政府的倒台。3.20世纪50年代的巴西,通货膨胀率达到大约100%,由此催生政变,产生了军人政府。4.而与巴西同属拉美国家的智利和阿根廷,遭受到比巴西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导致1973年智利阿连德政府的倒台和1976年阿根廷庇隆政府的倒台,两国最后都由军人接管了政权。……经过无数次灾难,付出过无数种代价,也尝试过无数种治理措施,然而,时至今日,钱为什么突然变得不值钱了依然是个难解的迷局,而且这个迷局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也变得越来越云山雾罩,迷雾重重。应该说通货膨胀不是纸币的产物,因为铸币时代就有通货膨胀。然而,当人类进入纸币时代,通货膨胀的现象却愈发频繁,这又似乎说明,印钞机是通货膨胀的根源。通货膨胀与社会制度也无太大的关联。中国自解放后直到改革开放以前,几乎没有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并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现象。前南斯拉夫,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通货膨胀率在同时期的欧洲国家当中可属最高。而当时的瑞士,一个资本主义的堡垒,其通货膨胀率却是欧洲最低。而同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英国、意大利和日本,却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也正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普遍发生大滞胀的时期,政府官员曾经为通货膨胀找出了种种理由--贪得无厌的企业家、得寸进尺的工会、挥霍浪费的消费者、提高了石油价格的阿拉伯酋长、造成减产的恶劣气候,等等。然而,所有因素都可以导致使个别商品的价格上涨,但它们不会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它们可以造成通货膨胀率的一时涨落,但它们不会造成持续的通货膨胀。更重要的是,这些被指控的罪犯中没有哪一个拥有印钞机,能印出那些装在人们口袋里、被称为金钱、用来购买各种幸福和享受的纸片。基于这方面的研究,在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看来,通货膨胀好比赛跑,看谁最先拿到新钱。而在这过程中,与政治权力密切相关的利益集团往往获利最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货膨胀表面上创造了经济的繁荣,但实际上则损害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同时,通货膨胀不仅改变了整个市场的经济预期,也成了掠夺广大民众财富的重要工具。不同的利益集团常常会以不同的金融管制方式,不完全地攫取和掠夺他人的利益,从而造成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上一个又一个的利益不平衡,而这种利益不平衡,正是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与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显而易见的是,当人类进入纸币时代之后,通货膨胀的这种财富转移的特性,将体现得更加激烈,也更加扑朔迷离。其中有无数令人心酸和离奇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掘其背后的真相……

  第21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我竭力希望我们能及时回头,恢复我国通货原来久已存在的健康状态,因为离开这种状态就会产生现有的危害和未来的破坏。--大卫·李嘉图第三章空手套白狼的游戏本章导航纸币取代了金属货币,并逐渐挣脱贵重金属对它的最后一点羁绊。于是,通货膨胀将一发不可收拾,空手套白狼的游戏诱惑无穷,它的发生,类似于家常便饭。要点索引--为什么约翰·劳那么看重纸币呢?因为发行金属货币要看手上有多少金子、银子。而纸币就没有这个限制,启动印钞机,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纸币是一种没有真正商品价值的、纯粹的信用货币,它的最大优点和最大的漏洞,都在于可以无限发行。用纸币制造通货膨胀,比金属货币方便得多。这种财富转移法,堪称空手套白狼的游戏。--进入21世纪,银行家们发现通货膨胀是他们的发财手段。他们便迅速地完成了从黄金卫道士到黄金死敌的这一本质转变。约翰·劳的点纸成金术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交易量不断扩大。然而,贵重金属毕竟数量有限,开采和贮运开采起来也困难重重,这就使得金属货币面临着清偿力不足的问题。于是,纸币应运而生,在历史舞台上粉墨登场,并步步为营地取代了金属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纸币,它可以仅仅是一种货币符号,而不必是内在价值与交易物相等的商品。于是,纸币这种不足值的信用货币得以追捧并大行其道,直至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信用货币体系。在制度经济学看来,纸币是交易方式的一大创新,它的发行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的扩张。然而,纸币的流行,也为通货膨胀的财政主张创造了更大的便利和更大的诱惑力。在18世纪初的法国,就上演了第一场经典的纸币通货膨胀闹剧。当年,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连年发动战争,使得法国经济陷入困难,并伴随着严重的通货紧缩。就在这个紧要关头,货币理论的一代怪杰约翰·劳(johnlaw,1671~1729)走上历史舞台,为纸币本位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卡尔·马克思(karlmarx,1818~1883)曾经观察到,早期的经济学家并不像后世的经济学家那样,是纯粹的学者。他们往往具有复杂的身份,比如哲学家、疯子、牧师、股票经纪人、革命者、贵族、美学家、怀疑论者或者流浪者。约翰·劳也正是这样一个涉猎广泛、经历坎坷、酷爱冒险、被人称为花花公子甚至骗子的早期经济学家。

  第22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约翰·劳出生于英国爱丁堡,他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苏格兰银行家兼金匠,作为父亲的大儿子,约翰·劳从小就对数字表现出极高的天赋,这让他的父亲非常高兴,于是在约翰·劳14岁的时候,父亲就把他带到银行的会计室里,学习银行的各项业务知识,期望他将来继承父业。年轻时代的约翰·劳身材健美,机智幽默,是社交圈的明星,不仅时常制造出桃色绯闻,而且也是赌场的常客。1694年,约翰·劳在与情敌的一场决斗中失手杀人,不得不逃亡他乡。在流亡过程中,约翰·劳仔细观察了欧洲各国的银行、金融和保险业。他晚上去赌场碰运气,白天则趴在书桌上废寝忘食地研究货币金融问题,终于,他提出了独特的货币金融理论。和许多18世纪的经济学家一样,约翰·劳认为,在就业不足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在实现了充分就业之后,货币扩张能够吸引外部资源,进一步增加国民产出。国民产出增加后,对货币的需求也会相应跟上来,从而使得货币需求和国民产出在更高的水平上维持均衡。1705年,约翰·劳出版了《论货币和贸易》(moneyandtradeconsider),主张用纸币刺激经济活动,提高商业效率。34岁的约翰·劳扬言要点纸成金。在欧洲,十七世纪才刚刚开始有纸币发行,最早发行纸币的是英格兰银行。在约翰·劳的时代,欧洲各国货币基本上还是采用金属本位制,市场上广泛流通的仍然是金币和银币。欧洲人习惯地认为,跟黄金白银相比,纸币简直显得太不靠谱了。但约翰·劳却不这么看。他认为,纸币本位要比金属本位更为可取,发行纸币才是使一个国家繁荣的最好方法。金银的储量有限,很难在短期内大量增加,这就会给金融机构的信用创新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带来极大的限制,很难为经济繁荣提供足够的信贷和货币支持。而纸币本位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为能发行货币的银行提供更多的运转空间和控制宏观经济的能力。为什么约翰·劳那么看重纸币呢?说白了,发行金属货币要看手上有多少实实在在的金子银子,而纸币就没有这个限制,只要启动银行的印钞机,要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约翰·劳是苏格兰人,但是苏格兰议会拒绝考虑他的建议,反而将他驱逐海外。于是,约翰·劳继续周游欧洲各国,推行自己的理论主张。终于天赐良机,1715年,约翰·劳来到法国,此时追求奢侈、穷兵黩武的路易十四刚刚去世,留下一个濒临崩溃的财政烂摊子。当时的法国仅政府债务,就已高达30亿里弗赫。当时,法国每年的税收才1.45亿里弗赫,政府年度开支则为1.4亿里弗赫。也就是说,法国不考虑利息,仅仅偿还国债本金就需要足足600年。

  第23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由于新的国王年幼,路易十四的弟弟奥尔良公爵做了摄政王。奥尔良公爵为了填补巨大的财政窟窿,早已坐卧不安,伤透了脑筋。而此时,约翰·劳的理论正好像是向他抛出了一个救生圈。约翰·劳一见到奥尔良公爵,就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并在备忘录中指出,货币不足已经严重困扰了法国经济,如果没有纸币的辅助,金属货币是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商业国家的正常要求的。于是,在法国政府的特许下,1716年,约翰·劳与他的兄弟成立了一家叫劳氏公司的银行,并规定它所发行的纸币可以兑换金属货币和支付税收。该银行的资本为600万里弗赫,每500里弗赫一股,共分为1.2万股,其中四分之一可以用金属货币购买,其余可以用国债购买。经历了十几年的游说和流浪岁月之后,约翰·劳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凭借着对金融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早年积累的银行业务知识,约翰·劳游刃有余地处理着公司的各项经营事务。他先是公开宣布,他的银行发行的纸币可以随意兑付金属货币或者支付税收,而且他将全力保证纸币的正常价值。约翰·劳对纸币发行所持有的慎重态度,使得劳氏公司所发行的纸币在公众心目中的价值逐渐上升了,人们对这种劳氏纸币逐步建立起了信任。不久之后,法国的商业活动也逐步回升,萎缩的经济也开始复苏了,而物价并没有因为劳氏纸币的发行出现大幅上涨局面,人们开始按时纳税,抱怨声也渐渐减少了。一年之后,劳氏银行所发行纸币的市场价格,竟然超过了面值的15%,而国债的市场价格则下滑到了面值的21.5%。这种情况对约翰·劳来说好的有点出乎意料,他的银行生意也因此蒸蒸日上,并在里昂、罗谢尔、图尔、亚眠和奥尔良等地开设了分行。奥尔良公爵对约翰·劳的成功大为惊奇,他原先做梦也没想到,仅仅是开银行、发纸币,就能收到这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此时,为了尽快实现偿清国债的目的,约翰·劳又向奥尔良公爵提出了著名的密西西比计划(mississippischeme)。当时,盛传法国在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就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河西岸路易斯安那州一带盛产黄金。据此,约翰·劳建议设立一个新的西方公司,拥有与上述两个地区做贸易的垄断权。1717年,政府的贸易特许状发了下来,西方公司顺利成立,整个公司资本分为20万股,每股500里弗赫,允许公众用国债来购买。在随后的时间里,西方公司所拥有的权力范围在不断扩大,先是垄断了烟草业务,然后又兼并了和非洲进行贸易的塞内加尔公司,在1719年又兼并了东印度公司和中国公司,此时约翰·劳将这些庞大的公司集团重组为一个新的公司系统,并命名为印度公司。

  第24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然而,此时的法国贵族们却越来越不满于一个如此重要的公司被外国人所占据,频频向摄政王发难。于是,在1718年12月,劳氏银行被国有化,更名为法兰西皇家银行,约翰·劳仍然担任该银行的主管。这场国有化无疑是走向灾难的重要一步,因为奥尔良公爵已经深深地迷恋于纸币的神奇魔力,他下令该银行发行了面值数亿里弗赫的纸币。通货膨胀好像是一把火,玩火则往往是危险的。那么,奥尔良公爵和约翰·劳为什么如此热衷并依赖于这把火呢?究其原因,就是通货膨胀本身所具有的那种不可抵挡的诱惑力。在当时,约翰·劳的通货膨胀政策的确起作用了。由于印度公司具有强大的政府背景,大量的垄断权力,再加上密西西比河蕴藏着金矿的神话故事,以及约翰·劳本人的魅力,都使得法国人民对印度公司的前景极为乐观,整个国家的民众在发财梦的驱使下,都在争先恐后试图购买印度公司的股票。印度公司的股票的面值,在1719年4月间只不过为500里弗赫,但仅在半年之内就被炒作到了18000里弗赫。约翰·劳也攀上了他一生事业的顶峰。1720年1月,约翰·劳被任命为法国的主计长和监督长。他一手掌管政府财政和皇家银行的货币发行,另一手控制法国海外贸易与殖民地发展。他和他的印度公司负责替法国征收税赋,持有大量的国债。随后,印度公司干脆接管国家银行的经营权。在人类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家有如此好的机会来实践自己的理论。摄政王奥尔良公爵对他言听计从,有许多已经破落的贵族,依靠印度公司的股票又重振了古老家业。约翰·劳如同法国的救世主和守护神,而他本人也依然保持旧日的朴素、节俭、和蔼可亲,以及优雅、礼貌的骑士风度。当时法国所有的大小诗人都大肆赞美约翰·劳的伟大形象,赞扬他的每句话都闪耀着智慧,每一种行为都代表着美德,每一种表情都代表了骑士风度。在最狂热的时候,每次约翰·劳出门的时候,都有大量的崇拜者跟在他的马车后面想一睹容颜,以至于摄政王不得不派出一队骑兵来保护他的安全。约翰·劳居住的甘康普瓦大街,也成为热闹非凡的股票经纪人聚集地。据说,有一个原本在这条大街上摆摊的补鞋匠,把自己的摊位出租给那些股票经纪商,靠这种办法他一天就能赚取200里弗赫。更离奇的故事则说,一个驼背的人站在街头,他把自己的背出租给那些忙碌的股票经纪商当做临时书桌,也赚了一大笔钱。而此时的巴黎,到处是一片繁荣昌盛、纸醉金迷的局面,已然成了全世界的奢侈品消费之都。尽管法国议会一再发出警告,纸币发行量过大迟早会使国家经济崩溃,但奥尔良公爵对这些警告置若罔闻,仍然下令发行大量纸币。

  第25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纸片的第一次大溃败任何盲目的乐观预期,总是能轻易吹大金融泡沫,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大癫狂,即便是强有力的政权力量也无能为力。而一旦泡沫破裂,伴随着现有货币丧失信用,必然导致资本市场甚至一国经济的全面崩溃。事情的发端是在1720年,一位叫孔蒂的亲王用三驾马车拉满纸钞,来到法兰西皇家银行,要求将纸币兑换成金属硬币。这个事件如同一盆冷水泼在火炉上,让局面直转直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纸币产生了恐慌。于是,人们陆陆续续将自己的纸币兑换成金属货币,并悄悄运往英国和荷兰。可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的金属货币量,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金属货币来应对人们的纸币兑换要求。于是银行股价大跌,约翰·劳只得以超高价格回购银行股票。为此,就更需要疯狂加印钞票了,随后一年,法国的通胀率高达68%。无奈之中,约翰·劳发布了硬币贬值令,宣布将硬币的价值贬为同面值纸币价值的95%,继而又是90%,同时规定每次最多只能兑换100里弗赫的金币和10里弗赫的银币。但这种做法更加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人们还是源源不断地涌入银行要求兑换金属货币,大量的贵重金属不断被人们偷偷地运往国外,留在国内的那部分也被人们小心翼翼地保管起来。最后,约翰·劳不得不下令彻底禁止硬币的流通。随着劳氏纸币的大幅贬值,人们对印度公司的前景也产生了巨大的怀疑,老百姓不再相信密西西比河一带蕴藏着黄金的说法了。情急之下,约翰·劳和奥尔良公爵竟然共同策划了一起欺骗表演,也就是宣布了征兵计划,将巴黎所有流浪汉强征入伍,由政府提供衣服和工具,一批批乘船送往美洲,去一个新发现的大金矿上干活。流浪汉们日复一日地肩扛铁镐,从巴黎街头招摇而来,列队直奔港口的方向,让老百姓们以为他们真的去了美洲。很多人认为印度公司又有了新的财源,股价也有所稳定。而实际上,这些流浪汉只是被分散到法国各地,不久又卖掉工具重操旧业,不到三个星期,一些人就重新回到了巴黎。纸当然是包不住火的,骗局一旦戳穿,人们对纸币和印度公司前景的信心完全动摇了,人们又开始疯狂抛售印度公司的股票,纸币也急剧贬值。当时的巴黎议会议长曾当面告诉摄政王,他宁要10万里弗赫的金银币,也不愿意接受500万里弗赫的纸币。到了1720年5月,约翰·劳实在支持不下去了。他发布了股票贬值令,计划分7个阶段将股票的价格从9,000里弗尔降到5,000里弗尔,同时也降低纸币的面值。恐慌的民众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资产,争先恐后地抛售股票。股价在1720年9月跌到2,000里弗尔,1721年9月跌到500里弗尔,重新回到了1719年5月的水平。

  第26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这次金融灾难,史称密西西比泡沫,为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三大历史投机泡沫之一。与此同时,1717年到1721年的三年间,巴黎物价急升一倍,所以又被称为约翰·劳通胀。金融创新的基础是信用,而金融泡沫的崩溃,则源于信用的流失。发生在资本主义早期的密西西比泡沫,实际上已经奠定了日后无数次货币危机的基本模式。正如美国20世纪著名的制度学派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galbraith,1908-2006)所说:价格的下跌总是比上涨更加迅猛,一只充足气的气球一旦被戳破,就不会有条不紊地漏气。三大历史投机泡沫密西西比泡沫与郁金香泡沫、英国南海泡沫一起被称为三大历史投机泡沫。郁金香泡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16世纪中期,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到17世纪30年代,一些珍品卖到了不同寻常的高价,这一时尚导致了一场投机狂热。到1636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竟以40头公牛的价格售出。随后郁金香价格大跌,成千上万的人因投机行为倾家荡产。18世纪初,英国经济活跃,股市看好。英国南海公司与政府交易,换取了特许经营特权,为了刺激股票发行,该公司还接受了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于是投资更为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飙到1000英镑以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与人们预期严重背离。1720年6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许多公司被解散,也涉及南海公司,造成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票,股价一落千丈。史称南海泡沫。郁金香泡沫只是商品炒作,而南海泡沫和同一时期的密西西泡沫却发生在金融市场,也都具有官方背景,而造成的损失也都涉及广大中下层百姓。从这一点来说,南海泡沫和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更具有现代特色。在股票崩盘中倾家荡产的法国人,一致认定约翰·劳是头号骗子。一时,曾经风光无限的约翰·劳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法国最终又不得不恢复到以金属硬币为基础的旧体制。密西西比泡沫的破产,连累银行这个名词在法国被诅咒了一个世纪。而约翰·劳本人,也只得重演当年故伎--逃亡,他连夜出走比利时。九年之后,约翰·劳在无穷追悔之中客死于威尼斯。人们为他写下了这样的墓志铭:这里长眠着那个著名的苏格兰人,他的金融才能无人匹敌,他用最简单的代数法则,把法国变得一贫如洗。如果货币数量过多,就会导致货币信用遭到破坏。因此,弗里德曼认为,除非货币数量受到控制,否则任何信念价值都会遭到破坏。长期以来,对货币数量有效的控制,是通过货币与商品之间的联系达成的,这种联系是价格水平的锚。所以,美国著名数理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1867~1947)也说过:对于相关国家,拔锚起航是一个祸害。

  第27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其实,在约翰·劳的《论货币和贸易》一书中,有三句话就可以鲜明地表明他的观点:1.一国的实力和财富,与人口、军火和外国商品的数量有关。这些东西依赖于贸易,而贸易又依赖于货币。(nationalpowerandwealthconsistsinnumbersofpeople,andmagazinesofhomeandforeigngoods.thesedependontrade,andtradedependsonmoney.)2.没有货币,再好的制度也不能动员人民、改进产品、促进制造业和贸易。(thebestlawswithoutmoneycannotemploythepeople,improvetheproduct,oradvancemanufactureandtrade.)3.如想和他国一样强大富有,就必须拥有与该国数量相等的货币。(tobepowerfulandwealthyinproportiontoothernations,weshouldhavemoneyinproportionwiththem.)由此可见,约翰·劳把货币和财富看作是同一回事,他以为,创造货币就等于在创造财富,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用今天的金融学观点来看,约翰·劳没在没有足够准备金的情况下发行纸币,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和信用体系崩溃。后来,卡尔·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约翰·劳:既是骗子,又是预言家,因为他的骗术或曰观点,与后世一些经济学家颇为神似。比如,时至今天,仍然有很多人执迷于这种虚构的财富,误认为股市的火暴就意味着经济的繁荣,资产价格的上涨就等于国家财富的增加。在2006年美国的次贷泡沫之中,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其实,从约翰·劳那里,就早已经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影子。不值一个大陆币就这样,早期的纸币在欧洲完全经不起考验,铩羽而归,但是后来,却在美国大行其道起来。这其中的原因,自然与美国独立战争以前流通货币不足有关。早期奔向新大陆的,大多非常穷困,身上没有多少硬币。尽管美洲发现了一些金矿和银矿,但与后来19世纪的淘金时代相比,这些金矿和银矿的发掘规模要小得多。不仅如此,与英国的贸易逆差使得新发现的贵重金属几乎全部流向了英国,美国自身成了一个货币稀缺的国家。18世纪一度回复了原始的物物交换,皮毛、贝壳、烟草、大米、小麦、玉米等商品都曾先后被用来当作货币使用。解决这种局面的办法自然是发行纸币。独立战争之前,美国已经发行流通殖民券,它是一种纯粹的政府信用货币,只要政府接受其作为缴税的支付手段,它就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美国的纸币与欧洲的纸币不同,欧洲当时流行的信用货币形式为银行券,可以直接兑换金银,而殖民券则没有任何金银实物作抵押。

  第28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到了独立战争期间,为了筹集战争资源,13个殖民地的联合政权召开了大陆会议,批准发行新的纸币--大陆币。这种既无政府债务抵押、也无金银实物抵押的货币,自然很快贬值了。战争常常伴随着严重的通货膨胀,这是古往今来的历史规律。无休止地发行纸币,固然能解筹集战争资源的燃眉之急,但也必然会给民众带来极大的苦难,美国独立战争也是如此。美国官方及主流社会总是宣称,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民主的解放战争,体现了一种新的进步以及新的政治精神和价值观念,也是第一次将欧洲启蒙运动的自由哲学思想大规模地付诸实践。然而,下面要说的这些历史场景,却与上述宣传中为自由而战的伟大精神相距太远了。1781年7月初,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法美两军在白色平原会师,准备发动纽约战役。但是美国大陆军的情况显然让法国人大吃一惊,在当时一位法国炮兵中尉的记录中有如下的描述:初次看到这支军队的时候我震惊了……他们没有制服,多数人衣衫褴褛,他们中的多数人光着脚。他们的形体各异,甚至有不到十四岁的孩子!而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boorstin,1914~2004)的《美国人》三部曲之《开拓历程》中则是这样讲述着当时的情况:这里连最起码的军纪都没有,基本的卫生条件都不具备,深感惊骇。他们看到一天之内就挖了一百个墓穴,埋葬死于疾病的士兵。要塞内臭气冲天,极易引起传染病,劳登在威廉·亨利要塞听到汇报后说,所有生病的人都住在里面。营地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要糟得多,他们住的房子、厨房、坟地、屠宰场,都挤在营区。逃兵只受到轻微的惩罚。劳登还吃惊地看到,士兵们在训练后随便放枪,在哨位上睡大觉,在行军途中开枪乱射猎物。那些被选任的军官怕不得人心,很少惩办违法乱纪的人。……民兵们在服役一个夏季期满以后,可以把战斧、毯子、背包全部据为己有,后来他们又很快养成一种多捞一把的习惯,连毛瑟枪也背回家去……部队不停地调来调去。装备很差,穿得很糟,纪律极坏。有些人真如他们自己所说的,早已超期服役,有些则是新兵。简直是一群乌合之众,每个人都是他们自己的上司,每个人都俨然像个将军……在描写独立战争的美国电影里,充满了美国大陆军或是民兵们的英雄主义、勇敢无畏和自我牺牲的事迹。而当时大陆军和民兵的实际情况,却是非常糟糕,治理混乱,战斗力极低。而造成美军这种混乱和战斗力低下的原因,却是当时美国严重的通货膨胀。

  第29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如同其他战争一样,美国独立战争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是沉重的。特别是英国实行贸易封锁以后,所造成的物资匮乏,引发了严重的国内财政赤字和恶性通货膨胀。大陆币远远脱离了黄金这个价值基础,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狂奔起来,造成纸币所允诺的清偿力没有相等的信用。所以,美国革命一如之前所有的战争那样,迅速将物价推高了一百几十倍。据记载,起初人们还自愿接受大陆币,但到了1776年底,大陆币开始快速贬值,最终在1781年8月停止流通。长期以来,英属北美殖民地流通最广泛的货币是泰勒(thaler),沿用德国银币泰勒的名称,而泰勒在英语中也写成dollar,即后来的美元。1777年初,一个泰勒兑1.16元大陆币,但到1780年时,大陆币已贬至一个泰勒兑32.5元大陆币,贬幅惊人。试想,如此不值钱的军饷,大陆军的战斗力从何而来呢?甚至因为大陆币一文不值,有将近十分之一的军队发动兵变。而英国政府曾日夜不停地大量伪造大陆币,通过其间谍,在大陆军占领的地区四处散发。一般公民不辨真伪,照用不误。这更加剧了通货膨胀,使民众对大陆币失去了信心。大陆币没有人愿意要,普通百姓只有在枪口指着的情况下才肯接受大陆币。法美两军在白色平原会师期间,指挥法军的陆军中将罗尚博在向法国当局的汇报里提到,华盛顿(georgewashington,1732~1799)带来的大陆军不仅装备低劣、军容不整,而且我们的友军还不到四千人。罗尚博中将作为一个参加过14次攻城战的职业军人,在观察了纽约的城防工事后,断然拒绝进攻纽约。取代这次军事行动的是一个经济行动:罗尚博把自己所掌握的现金的一半--12万里弗赫的银币借给了华盛顿,让他先去发军饷。12万里弗尔的银币,对于稳定军心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正是这些货真价实的银币主导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大陆币的命运可想而知,以至于到了今天,在美国英语中,鄙夷某人某事某物,说其毫无价值,有时便用一句俚语表示自己鄙夷的程度:不值一个大陆币!(notworthacontinental)美国的货币制度,从它最初产生的阶段,就带有强烈的信用货币色彩。而由于早期的币制混乱,引发了种种社会动荡。但是,美国在规范货币制度的过程中,并没有沿用欧洲的金属货币制,而是逐渐形成了以政府抵押债券为基础的债务货币。并以此影响了欧洲和全世界的货币体系,直至形成了今天被称作纸本位的世界信用货币格局。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政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国家财政,解决联邦政府发行的纸币--大陆币的急剧贬值问题。

  第30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这时,三十岁出头的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1757~1804)担任美国的财政部长,并进驻刚刚开始繁荣起来的华尔街,实施汉密尔顿计划。汉密尔顿首先开始发行新纸币,用以取代大陆币。其次,汉密尔顿又发行联邦债券,募集了8000万美元资金。债券买卖主要面向沿海商业中心地带的券商和经纪人。这样一来,政府有钱了,不值钱的大陆币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经纪人持有了国家债券,国债交易也日渐发达。可是,新旧币投机的生意也由此开始了。一些经纪人按极低的价格买进旧币,有众多旧币持有者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纷纷兑换新币,使众多旧币持有者遭受了重大损失。就连汉密尔顿的副手--部长助理杜尔也参与其中。杜尔利用职务之便,几乎是第一时间知道了即将发行新纸币的消息,立刻通知了他的小弟,在市场上大肆收购大陆币。汉密尔顿发现新纸币被投机者绑架,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纽约银行不再为杜尔和他的同伙提供进一步的贷款,以致杜尔无法向集资的百姓履约。杜尔最后的结局是进了监狱。而这次事件,被称作历史上华尔街第一次金融丑闻。这次丑闻的发生,与货币发行是分不开的。或者说,投机者钻了新纸币与旧纸币兑换的空子,这也再次体现了货币,尤其是纸币的魔幻特质。这个由大陆币直接导致的丑闻也说明单纯信用货币的危险性。的确,美国在建国早期,经常调整它的币制,每每废除旧币,改发新币。而这些币制的共同特点,就是既无政府债务抵押,也无金银实物抵押的单纯信用货币。美国人似乎是从一开始就偏爱纸币,希望纸币自由地发挥其调节经济的职能,而避免与金银等贵金属发生联系。也正是这种倾向,主导了日后全世界现代货币制度的形成。金块与银锭的较量此时的欧洲,其信用货币体系也在不断发展。但与美国不同,欧洲人坚持以金属为纸币发行的基础。然而,究竟是哪种金属更适合作为货币发行抵押物,是黄金还是白银?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起了长久而广泛的争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以及殖民战争的财政需求,促使各国政府大量发行纸币。而民众则不断拿来纸币要求兑现金银,又使金银储备不断流出,引发纸币的不断贬值和金价的不断上涨。比如英国,由于纸币贬值和金价的多次上涨,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对金价问题的火热探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块主义和反金块主义的论争。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古典自由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大卫·李嘉图,就是金块主义的代表人物。1809年8月29日,李嘉图在《晨报》上匿名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黄金的价格》,其中指出,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原因,在于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银行券)过多。他竭力主张恢复原先的金本位制。

  第31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李嘉图在文中说道:我竭力希望我们能及时回头,恢复我国通货原来久已存在的健康状态,因为离开这种状态就会产生现有的危害和未来的破坏。事实上,李嘉图起初是支持银本位制的,因为黄金数量有限,不能很好地作为商品交易的媒介,所以白银一直也在英国流通。但后来几名技术人员的话影响了李嘉图,使他认识到,机械特别适合于银矿使用,因此非常容易导致这种金属大量增加,并因此而使其价值发生变动。到了1819年,英国国会就选用白银还是黄金作为本位币开展了国会辩论,这时,李嘉图对金和银的货币数量进行了深入思考,建议国会选用黄金而非白银作为英国的本位币。英国强盛的国力,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币制,使世界各国紧跟其后相继采用金本位,而放弃银本位,就连当时的美国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但是,各国选用黄金的结果使世界黄金供不应求,黄金数量也不敷使用,从而导致了19世纪上半叶的世界性通货紧缩。西方国家近代的币制演变从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和银本位制都为金属货币制度的一种。银本位制是银铸币作为实际交换媒介在流通中发挥货币功能的金属货币制度。银币作为本位币,一般可自由铸造,银铸币可自由兑换白银,白银可输出输入。然而,由于银矿的分布广,开采成本低,导致了银本位的最大缺点是价格不稳定。因此,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国家开始普遍采用金本位制。银本位制主要在不发达国家流行,比如中国、日本、印度、墨西哥等。中国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一直保留着银本位制。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一般来讲,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银行的货币储备使用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美国1900年的《金本位法》的出台,最终在美国确立了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又称不兑现的纸币流通制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实行的货币制度。它是一种不能兑现黄金、取消黄金保证、凭借国家信用、通过信用渠道发行和流通的货币制度。由于黄金被排除在国内流通之外,因此就失去了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如计划不周,货币会因发行过多而贬值,进而导致通货膨胀。1850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发现黄金,导致全世界黄金存量突然增加。于是,更多的欧洲国家,一个接着一个从银本位制转向了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在欧洲算是站稳了脚跟,而在美国,情况却大不相同了。

  第32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1851年至1855年,美国的黄金产量占全世界的45%,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金国。然而,1861爆发了美国南北战争,这些黄金大都成为美国购买武器物资的支出流出美国。黄金的不足,迫使美国恢复金银复本位制度,即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货币流通。在战争爆发初期,南方军节节获胜,林肯(abrahamlincoln,1809~1865)政府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别无选择,只能发行新币。1862年2月,国会通过《货币法》,授权财政部长蔡斯发行1.5亿不可兑赎金银硬币的新纸币。这种新货币使用绿色的图案以区别与其他的银行货币(banknote),史称绿币(greenback,也称绿背银币)。这种新货币的完全没有金银等金属做抵押,并在20年里提供5%的利息。1862至1864年,为支付战争费用,联邦政府共三次发行这种没有贵重金属支持的信用货币,总额是4.5亿,几乎占到了全部流通货币的一半。大规模的货币扩张,自然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南北战争结束之后,按绿背纸币计算的物价已经翻了一番。由此看来,美国百年来实行的纯粹的信用货币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美国必须以金属作为纸币发行的支持物了。于是,经过诸多讨论,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采用了事实上的金本位制。1873年,美国通过了《1873年铸币法案》,废弃了白银,采用了黄金本位制。此后美国不再铸造银元,白银只被用来铸造辅币。反对这一法案的人,将其称为1873年罪行。因为,采用单一的金本位制度往往会减少货币基础。从1874年到1896年,美国的物价一直下降,因此这段时间被经济史学家称为萧条时期。国会和行政部门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要求通过无限制地自由铸造金币和银币恢复金银复本位制度。1878年的布兰德-阿利森法实际上对此作出了妥协,美国又恢复了金银双本位制。1896年,美国民主党人士布莱恩,甚至以要求恢复白银本位为政纲竞选美国总统。然而,早在1887年,苏格兰三位化学家发明了氰化法,这种方法可以从低级别的金矿石中提炼出黄金。1896年,非洲的金矿使用这种方法,使世界黄金产量突然大增,从而断送了布莱恩的政治前程,当然,也断送了银本位的前程。其实,金本位制和天然具有通货膨胀倾向的银本位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全世界白银供给速度远远高于黄金,白银相对黄金不断贬值。如果实行金银复本位制,对美国的货币需要来说,是如同饮鸩止渴的短视之举。加之其他国家不断用白银来套换美国的黄金,就会使美国财政部的黄金储备更加迅速地流失。

  第33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最终,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还是逐渐采取了彻底的金本位制,这为后来影响世界格局的黄金美元打下了务实的基础。通货膨胀与健全货币在整个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一共发行了4亿5千万美元的绿背纸币。这种新的货币机制运行得如此之好,以至于林肯总统开始认真地考虑要把这种无债货币(debtfreemoney)的发行长期化和法制化。但蔡斯、谢尔曼等共和党人士认为,发行政府信用货币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他们计划,一旦当战争结束,则立即收回绿背纸币,以新建的国民银行体系所发行的纸币(也就是有贵重金属作为支撑的货币)取而代之,作为全国的统一通货,从而取消财政部直接发行钞票的权力。1865年,林肯遇刺后,在银行家和工业资本家的要求下,政府采取了通货紧缩政策,规定债务人以金币偿债。1866年,国会通过了《紧缩法案》,试图回收所有流通中的绿背纸币,兑换成金币,然后把绿背纸币彻底踢出流通领域。这一政策却遭到一批喜欢通货膨胀的人们反对,历史上最早主张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呼声,就这样自发地从民间兴起了。这一批人,就是美国当时的农场主阶层。其实,美国早期的农场主曾经是硬币主义者,他们坚持视金银等硬通货为唯一的货币形式,反对发行任何形式的纸币,不管政府发行的信用货币,还是私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他们甚至反对建立任何银行,尤其是私人银行。但是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情况却发生了变化。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已随着农业的商品化浪潮逐渐消失,国内工业的悄然兴起为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原来那么痛恨纸币和银行的农民,突然发现他们前所未有地需要钱,需要更多的钱。在新的农业经济中,如果不借助于机器设备、信贷和现金,就不能在日渐激烈竞争中生存下去。要知道,当内战结束后,美国农业陷入了长达30年的萧条时期,谷物和小麦的价格年复一年地下降。农场主们认为,农产品价格下降是由于货币量不足引起的,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那么价格就会自动上升。而货币之所以供给不足,自然是因为以华尔街为首的银行家,为了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企图撤回绿背纸币,以便恢复硬币支付。于是,农场主们组织了绿背党,又称独立国民党,要求联邦政府控制和增加货币信贷供给,以实现通货膨胀、减轻债务负担。绿背党积极参加竞选,后来又有工人参加,组成绿背劳工党。这一反对通货紧缩的斗争竟然长达了30年之久。绿背纸运动也受到当时一些经济学说的影响。比如,当时的破产商人爱德华·凯洛格主张,货币供给不能与金银保持固定联系,货币的价值应该根据全国的生产量和贷款的利率来衡量。同时,政府必须控制货币的发行,通过货币和政府债券的互换来保证货币的价值。

  第34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而另一位思想家亚历山大·坎贝尔,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货币问题研究,坎贝尔继承了凯洛格的观点,主张联邦政府根据农民和劳工的需要,摆脱黄金储备量的限制,直接发行信用纸币,制造通货膨胀,以刺激农产品价格上涨,减轻农民债务负担。从这些早期的经济学说中,已经可以看到了后来20世纪凯恩斯主义的雏形。而在当时,绿背党与主张恢复银币和金银复本位制的白银委员会联合在一起,作为民间自发形成的组织,与银行家、新兴资本家主导的金币本位制进行斗争。前者希望政府制造通货膨胀,后者主张国家采用健全货币,从而形成了两派对垒的局面。《紧缩法案》与《1873年铸币法案》造成了美国19世纪70年代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美国的失业率一度达到30%。下层的美国民众怨声载道,期待回到林肯绿背纸币和银币共同构成流通货币的时代。比如,美国白银委员会就发出呼吁:黑暗的中世纪时代正是由于货币短缺和价格下降所造成的。没有货币,文明就不可能发生,货币供应减少,文明必将消亡。在罗马的基督徒时代,帝国共有相当于18亿美元的金属货币流通,到了15世纪末,欧洲的金属货币流通量只剩下了2亿美元。历史表明,没有任何灾难性的变化能够与从罗马帝国变为黑暗的中世纪相比。另一方也针锋相对,与白银委员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银行家协会(theamericanbankersassociation)的态度。协会在发给所有会员的信中指出:我们建议你们竭尽全力去支持著名的日报和周刊,特别是农业和宗教方面的媒体,坚决反对政府发行绿币,你们要停止资助那些不愿表示反对政府绿币发行的候选人。废除银行发行国家货币或恢复政府发行绿币都将使(国家)能够向人民提供货币,这将严重伤害我们作为银行家和放贷者的利润。立刻去约见你们地区的国会议员,要求他们保护我们的利益,这样我们就能够控制立法。为维护币值稳定和企业投资信心,工商金融界人士主张通过立法确立单一金本位制的稳固地位,于是发起了健全货币运动。通货膨胀派与健全货币派的斗争在1896年大选中最终摊牌,黄金派,也就是健全货币派获得了最终胜利。1900年,美国正式通过了《金本位法》,确认黄金为唯一的货币。不过,美国采取了另一种方法来弥补黄金的不足,这就是用一般资产担保来发行纸币。黄金作为足值货币,其物价水平与一般资产基本上同向变动,而金本位下纸币与黄金又要保持固定比率兑换。这必然导致以下后果:在通货膨胀时,人们不断使用纸币来兑换黄金;在通货紧缩时,人们不断用黄金来兑换纸币。结果,一般资产担保的货币扩张,并不能真正起到货币扩张的作用,其本质上仍然是金本位。

  第35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新美元,横空出世银行家与工商业者阶层对金币本位的固执,使得在整个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银行家阶层在美国成为被人唾弃的一个群体。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随着当时国际金融产业的发展,银行家阶层对金钱的认识有了一个重大的飞跃。早先,银行家阶层坚决反对通货膨胀,因为任何货币贬值都会直接伤害了银行家的利息实际收入。然而,到了19、20世纪之交,银行家们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更为高效也更为复杂的法定货币体制。法定货币彻底摆脱了黄金和白银对贷款总量的刚性制约,对货币的控制更加有弹性,也更加隐秘。银行家们逐渐明白,通过无限制地增加货币供应来获得的收益,远比通货膨胀带来的贷款利息损失要大得多时,他们摇身一变,随即成为了纸币最热烈的拥护者。既然通货膨胀是如此神态的发财手段,那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银行家们便戏剧性地完成了从黄金卫道士到黄金死敌的180度大转变。而对当时美国的银行家来讲,设立一个中央银行,以国债作为抵押来发行货币,实现政府举债,银行发行货币,只要确保债务规模越来越大,就能保证银行家不断增长的巨额收益。1913年,美国制定《联邦储备法》。根据该法案,美国成立了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reservesystem,简称fed),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reserveboard,简称美联储)、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reservebank)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thefederalopenmarketcommittee,简称fomc)等组成。联邦储备系统的核心机构是联邦储备委员会,由七名成员组成,其中主席和副主席各一位,委员五名,须由美国总统提名,经美国国会参议院批准方可上任,任期为十四年,主席和副主席任期为四年,可连任。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全国划分12个储备区,每区设立一个联邦储备银行分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由十二名成员组成,包括联邦储备委员会全部成员七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其他四个名额由另外11个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轮流担任。美联储在货币金融政策上有独立的决定权,直接向国会负责。因此,该委员会主席的作用几乎超越美国总统。美联储的作用在于控制通货与信贷,运用公开市场业务、银行借款贴现率和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比率三大杠杆来调节美国经济。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章程,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创造环境,促进高就业率、稳定物价、国民经济增长和不断提升的消费水平。

  第36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美联储收益超过5%部分上缴财政部,也就是说,美联储是非赢利机构。而事实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作私有的中央银行。它看似美国政府的银行,但实际上,它是由华尔街的大型私有银行发起成立,并占据着董事会的显要职位。从此,银行家们可以左右美国的金融政策,并控制着货币的发行。美国政府要想发行货币,就必须将国债抵押给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联邦储备银行券。1914年,由12个联邦储备银行发行的第一批联邦储备银行券,成为法定货币,这就是当今的美元(unitedstatesdollar)。美元,其dollar的名称由德国银币泰勒演化而来,并由1792年美国铸币法案通过。而美联储系统控制发行的、被称为联邦储备银行券的美元,则标志沿用到今天的现代美元的诞生。美元是一种用国债抵押支持其发行的货币,是实质上的债务货币。美元,也就是联邦储备银行券为基准的单一主权名誉纸币,使得货币职能在美国国内得到稳固。这在当时,是健全货币派的再次胜利,在中央银行体系的现代银行制度、货币制度的促进下,美国的投资银行业得以进一步繁荣。美联储成立不久,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欧洲政府把美国作为主要的资源供给方,因此在战争爆发后的三年内,美国投资购买的欧洲有价证券数量超过他们在19世纪的总购买量。加上外国政府将大量的黄金卖给美国,1913-919年年间美国的黄金储备增加了一倍。而根据美联储的政策,美元保持着和黄金的可兑换能力。于是,美元逐渐成为了公认的世界货币。也可以说,战争的爆发成为了美元国际化的催化剂。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众所周知的世界性大萧条。于是,增加货币量被看作是防止物价下跌、刺激经济上升和解决财政困难的有效手段。西方各国自行减弱或解除了对纸币发行的限制。于是,金本位制逐渐崩溃,纸币本位制乘机登场。美元取代黄金,成了硬通货,被人们称作纸黄金。真正意义上取消金本位制,是在1971年。当时,尼克松总统取消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从此,彻底改变了金钱的规则。纸币本位制,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财政变革,对日后的世界经济产生了直到现在仍无法下结论的巨大影响。由此可见,美国的纸币体系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走下去的:无金属抵押物的纯粹信用货币金本位货币(期间经历了金银复本位制,最终确立金本位制)以金本位为基础的美联储体系的债务货币彻底脱离金本位的债务货币

  第37节: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元的发展历史,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和贵重金属脱离关系,为实施通货膨胀的政策导向制造方便。最初向往纸币和通货膨胀的绿背党,因其政治地位的低微,其斗争毫无结果。一旦掌握美国经济命脉的金融家阶层开始了解纸币的无穷好处之后,债务货币就自然而然地确定了。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纸币才彻底摆脱了与黄金的联系。这些将在本书后面章节中介绍。那么,纸币的好处到底是什么呢?这在于纸币是一种没有真正商品价值的、纯粹的信用货币,它的最大优点和最大的漏洞,都在于可以无限发行。纸币本位制,使国家得以充分地管理货币的流通,任意地增减货币量,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用纸币制造通货膨胀,比金属货币快捷方便得多。这种财富转移法,堪称空手套白狼的游戏。虽然在现代的银行制度中,可以通过准备金来调节、控制纸币的供给,但空手套白狼的诱惑是谁也抵挡不住的。这就决定了纸币一定是不断增发,注定是不断贬值的命运。用这种办法(超级通货膨胀)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了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一百万人中也不会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用这种办法(超级通货膨胀)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了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一百万人中也不会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约翰·凯恩斯

  第38节:最"经典"的通货膨胀

  第四章最经典的通货膨胀本章导航通过观察最经典的通货膨胀,也就是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可以洞悉现代通货膨胀的机理与危害,以及通货膨胀对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要点索引--如果把通货膨胀比作一部财富绞肉机,摇动手柄的是德国银行家,他们血洗了中产阶级的储蓄,使大量社会主流人士一夜之间沦为赤贫,从而奠定了日后纳粹上台的群众基础--20世纪,所谓的恶性通货膨胀已不再是古代或是工业革命早期那样,年物价上涨200倍之类的小儿科,而是动辄以较几何级数更快的指数模式飙升。--近乎于荒诞的纸币发行,不仅制造了一个个荒诞离奇的经济故事,给德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同时,它也为日后战争的爆发埋下了重重的伏笔。印钞机,再次粉墨登场场景一:有位先生走进了咖啡馆,花8000马克买了一杯咖啡,当他喝完这杯咖啡,却发现,原来同样的一杯咖啡,此时已经涨到10000马克。场景二:一个美国人去德国旅游,他来到银行,想把一张5美元的钞票兑换成马克。可银行职员说:我们没有这么多钱,您能不能只换2美元?美国人看看背后的长队,只好同意了。场景三:另一个美国人,在离开德国之前,给了他的德国导游1美元小费。这个德国人居然拿着这1美元,成立了一个家族基金,掌管这笔款项。场景四:有家大工厂发工资了。只见火车拉来了一车的钞票,火车还没停稳,就开始向焦急等候在铁路旁的工人们,大捆大捆地扔钱。场景五:一个老人想买一盒鸡蛋,却数不清价格标签上的零。卖鸡蛋的小贩却说,你数数有多少个鸡蛋就行了。……这一组令人匪夷所思的镜头,绝不是什么虚构的故事,而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恶性通货膨胀的真实写照。当时光进入20世纪,所谓的恶性通货膨胀已不再是古代或是工业革命早期那样,年物价上涨200倍之类的小儿科,而是动辄以较几何级数更快的指数模式飙升。因为,比起以往的任何时代,20世纪的人们普遍使用着便于携带、便于交易、也便于大量印刷的纸币。在西方世界逐渐确立金本位制的过程中,信用货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也发展了起来,除钞票之外,银行期票、汇票、银行券、支票等信用货币形式都普及到社会生活中。20世纪的人们,已经不再使用沉甸甸的硬币支付日常交易,塞到钱包里充当财富符号的,都是种种由信用构成其价值的花花绿绿的印刷纸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战争和大规律的经济衰退,谁也难保印钞机不开足马力工作,让货币的数量快速地释放和膨胀。比如第一次大战之后的德国,就创造了打破世界纪录的通货膨胀。一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普通陷入了经济衰退。整个欧洲在1920~1921年年间,制造业就下降了9.5%。英国失业率高达11%,美国的失业率则达11.5%。每个国家,都承受着社会大变动的剧烈震撼。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这样概括当时人们的恐惧心情:普遍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能胜任重建的任务……资本主义社会的衰落就在眼前,这是不容置疑的。相较之下,更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则发生在俄国和德国,并都伴有恶性的通货膨胀,一日之间物价陡升一倍甚至数倍,显得稀松平常,不足为怪。这同时,为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德国堕入纳粹主义则制造了环境和铺平了道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发生在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1919年1月到1923年12月,德国的物价指数由262上升为126160000000000,上升了4815亿倍,被称为最经典的通货膨胀。迄今为止,也只有1946年的匈牙利和1949年的中国可与之相提并论。

  第39节:最"经典"的通货膨胀

  当时,德国在战争中丧失了10%的人口和将近七分之一的土地,换来的是每年1320亿金马克的赔款,相当于1921年德国商品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德国拿不出这笔钱,法国就联合比利时、波兰,毫不客气地进入了德国经济命脉鲁尔工业区,史称鲁尔危机。手忙脚乱的德国政府走投无路,断然采取了千古不变的饮鸩止渴的老办法:大量增发纸币。真正的灾难由此开始了。随着印刷机的全速开动,1921年1月31日,世界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如同张开翅膀的死神,扑向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德国经济。人们尚未来得及摆脱战败的沮丧和羞辱,严峻的生计问题就噩梦般紧逼了上来。那么,这次通货膨胀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可以这样打一个比喻:如果一个人在1922年初持有3亿马克债券,仅仅两年后,这些债券的票面价值就买不到一片口香糖了。据说,有两位教授曾将德国的通货膨胀数字绘成书本大小的直观柱状图,可是限于纸张大小,未能给出1923年的数据柱,结果不得不在脚注中加以说明:如果将该年度的数据画出,其长度将达到200万英里。而对所有的企业主来说,薪水必须按天发放。不然,到了月末,本来可以买面包的钱只能买到面包渣了。发工资前,大家通常都要活动一下腿脚,准备好起跑姿势,钱一到手,立刻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市场与杂货店。那些腿脚稍微慢了几步的,往往就难以买到足够的生活必需品,而且会付出更高的价格。农产品和工业品生产都在急剧萎缩,市面上商品奇缺,唯一不缺的就是钱。孩子们把马克当成积木,在街上大捆大捆地用它们堆房子玩耍。1923年,《每日快报》上刊登过一则轶事:一对老夫妇金婚之禧,市政府发来贺信,通知他们将按照普鲁士风俗得到一笔礼金。第二天,市长带着一众随从隆重而来,庄严地以国家名义赠给他们1000000000000马克--相当于0.24美元或者半个便士。更有甚者,就连钞票也先是改成单色油墨印刷,继而又改成单面印刷--因为来不及晾干。而最经典的一幕,莫过于一名女子用马克代替木柴,投入火炉中烧火取暖,因为这样更划算一些。到了这个地步,德国人的日常生活可想而知。无数百姓陷入赤贫,整个德国处在深深的绝望之中……犹太银行家的罪责?一战之后,德国政府曾以极低的利率向工商业者贷款。而一旦投放巨额纸币,这些纸币又很快贬值,工商业者们就可以用廉价的马克偿还贷款。于是,就产生了一批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国难财的金融投机者。而德国的各经济部门,还有每个民众的家庭生活,却受到致命的打击。

  第40节:最"经典"的通货膨胀

  巨大的社会财富遭到疯狂的无形洗劫,无数普通德国人倾家荡产,美元或英镑的购买力被无数倍地放大,在美元英镑与马克间兑率的狂跌和暴涨过程中,财富已经悄然易手。与以往任何武力驱动的赤裸裸的掠夺相比,这种转移显得更加文明和更不留痕迹,但同时也更加残酷。任何一个手上有一些美元或英镑的外国人,在德国都可以生活得像一个国王。几个美元便可以使人过得如同百万富翁一般。因此,外国人蜂拥而至,以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四处抢购德国人的家庭财富,包括不动产、珠宝和艺术品。如果把通货膨胀比作一部超级财富绞肉机,那么,摇动手柄的就是德国银行家,他们血洗了中产阶级多年辛辛苦苦的储蓄,使大量社会主流人士一夜之间沦为赤贫,从而奠定了日后纳粹上台的群众基础,并深深种下了德国人对犹太银行家的痛恨。实际上,下一场更为惨烈的世界大战的所有诱因已经在1923年基本上全部到位了。关于这场恶性通货膨胀,是否该完全归罪于犹太银行家,历史上尚无定论。因为,作为数百年来一直在影响世界金融格局的国际犹太金融集团,他们的事迹很难见诸媒体。但是,西方社会的种种街谈巷议,却都将他们锁定为历次经济危机的谋划者和制造者。据说,他们从来不出现在前台,却能把手伸向各个国家和民族,培养他们的代理人,左右各国的经济政策。至于资本主义的癌症--经济危机,就是他们的统治和掠夺渠道。他们利用现代金融机制,利用各种投机市场,制造金融繁荣将财富进行最大规模的集中,再通过崩盘进行集中掠夺。支持这种观点的不乏其人,比如近年来以揭露国际金融战争内幕而畅销国内的《货币战争》一书的作者宋鸿兵,以及那些自诩为经济杀手的人。暂不论犹太金融集团在德国通货膨胀中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可以证实的是,巨大的悬殊的贫富分化,已经在这次危机中形成了。这必将引起社会的阶级对立,导致社会动荡。德国老百姓对犹太人的仇恨,也必然会被日后的战争狂人所利用。有一位后来影响了整个西方社会的经济学家,当时曾作为英国财政部的公务员,出席了凡尔赛召和会,他就是以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闻名的凯恩斯。凯恩斯极力劝说协约国对德国采取较少的惩罚,劝说无效后,他冲出大会,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在这篇文章中,凯恩斯认为德国永远不会遵从条约中苛刻的经济条款,而且邪恶的德国会对欧洲持续的稳定造成威胁,还可能发动另一场战争。凯恩斯写道:用这种办法(超级通货膨胀)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了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一百万人中也不会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

  第41节:最"经典"的通货膨胀

  不过,一百万人中也不会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的论断,似乎武断了些。此时,在巴伐利亚的监狱里,一个未来的恶魔也正在关注通货膨胀问题。1923年11月,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1889-1945)发动了以失败而告终的慕尼黑啤酒馆政变。这位未来的元首只好坐在监狱里,埋头写作《我的奋斗》,并在文章中表达了他对通货膨胀的看法:政府镇定沉着地继续印发这些废纸,因为,如果停止印发的话,政府就完蛋了,因为一旦印刷机停止转动--而这是稳定马克的先决条件--骗局马上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果受惊的人民注意到,他们即使有几十亿马克,也只有挨饿的份儿,那他们一定会作出这个结论:我们不能再听命于一个建筑在骗人的多数决定的玩意儿上面的国家了:我们需要独裁。后来发生的历史告诉我们,凯恩斯的预言很不幸地言中了。战争赔款、通货膨胀,如影随形,在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的20世纪初,德国的灾难,也必将会演化为全世界的灾难!谁来拯救德国的货币?在1923年底,持续将近三年的恶性通胀,终于开始得到了缓解和控制。这个功绩与一个名字密不可分,他就是雅尔玛·沙赫特(hjalmarschacht)。25年以后,此人作为纳粹战犯,出现在了举世震动的纽伦堡审判的法庭上。而在当时,他却是拯救德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英雄。1923年11月,46岁的德意志帝国银行董事雅尔玛·沙赫特被任命为国家货币流通专员,治理德国的通货膨胀问题。雅尔玛·沙赫特与德国总理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和财政部长汉斯·路德共同制定出一个创造性的新财政政策--地产抵押马克(又称为地租马克,rentenmark),用以遏制当时的恶性通货膨胀。因为德国国内缺乏足够黄金支持马克,于是,发行地产抵押马克的地租银行(rentenbank)用价值32亿地租马克的土地与工业产品做为抵押,以支持新发行的货币。此时,通货膨胀时代不值钱的马克被人们称为纸马克(papiermark)。新的地租马克与美元挂钩,以4.2马克兑换1美元。与纸马克的比价,则是1马克等于1兆的纸马克。同时,根据国际上要求德国中央银行保持独立的呼声,1924年魏玛政府颁布了《银行法》,规定当时的中央银行--帝国银行独立于政府,独立对其货币政策及其贷款活动承担责任,向政府提供贷款数额也有严格的限制,对于流通中的货币必须至少拥有40%的黄金及外汇储备,承担以黄金和外汇兑换其纸币的义务。另外,在机构设置上,为了保证帝国银行的独立性,摆脱德国政府的控制,设置了行使实质性权力的股东大会和理事会,同时,也为了保证政府对战胜国的赔款义务,该法还规定,帝国银行理事会中半数成员应当为外国人,而且其中负责发行货币的专员必须是外国人。

  第42节:最"经典"的通货膨胀

  地产抵押马克和中央银行稳定的货币体系重新确立,消除了造成通货膨胀的产生机制,使德国经济逐渐走向稳定。而沙赫特,也由此成为沟通华尔街金融集团和纳粹德国核心圈子的关键人物。沙赫特,一位为希特勒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经济学家。他不仅对治理德国20世纪20年代的通货膨胀卓有成效,后来也为纳粹创造了许多新方案,并奉希特勒之命着手拟定战后世界的总方案,对希特勒的新欧洲作出了经济上的完备规划。沙赫特的父亲是德裔美国公民,也是一位银行家。成长在美国的沙赫特,从少年时代起就是美国精神的信仰者。沙赫特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先后攻读医学、哲学和政治学,年仅22岁就得到了经济学博士头衔。在父亲的影响下,沙赫特步入银行界,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很快成为引起关注的金融精英。当沙赫特受命拯救德国货币流通体系时,以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他自然会向美国、向华尔街寻求帮助。此时美国作为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中最强有力的一端,已经开始闪亮登场,并试图完成向欧洲大陆的经济渗透。此时德国伸过来的求援之手,与华尔街的金钱魔杖正好一拍即合。1924年,以美国银行的查尔斯·道斯(charlesdawes,1865~1951)为首的委员会推出了道斯计划,1924~1928年内总计8亿美元的贷款流向德国,帮助它偿还凡尔赛条约的赔款,利息收益直接投资于德国市场。同时,国联出面调停法、比两国撤军,接管了鲁尔工业区。到了1924年,地产抵押马克作为取代纸马克的过渡性货币,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作用。有了一定黄金储备的帝国银行开始发行国家马克(reichsmark,简称rm)。折磨德国漫长而可怕的恶性通货膨胀,终于结束了,国家马克一直发行到1948年德国分裂为西德和东德之前。1928年,沙赫特率领德国国家银行代表团,与美国为首的国联赔款委员会谈判签订了杨计划,它是道斯计划的延续,德国每年只要付赔款额的三分之一,剩下的部分可以推迟。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胡佛总统甚至提议暂停德国赔款的90%。道斯计划和杨计划背后,都站着华尔街金融巨鳄摩根财团的庞大身影。据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卡罗尔·奎格雷的研究结果,道斯计划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摩根产物,而杨计划的提出者杨(owenyoung)就是摩根财团派出的代表。这两个计划最大限度保证了美国金融资本的利益,美国资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德国实业界,将德国私人资本几乎全盘排挤出去。

  第43节:最"经典"的通货膨胀

  这种情况下,德国中小企业破产,实业资本流失,造成了大面积的失业,刚刚稳定的经济又面临着新的考验。华尔街把世界推向战争由于美国的经济渗透,刚刚从恶性通货膨胀灾难中走出的德国老百姓,不得不再次面对生活的艰辛,这为纳粹的蛊惑宣传打下了良好的民意基础。而美国资本集中的电力、钢铁、化工几个大的行业,此时正滚雪球一般在积累着财富,为希特勒的竞选活动提供了主要资助,进而为他发动的战争承担了经济支持。1924-1933年,在道斯计划和杨计划的支持之下,通过华尔街的国际财团经手流入德国的贷款总额为330亿马克,其中最大的三笔款项,分别建立和帮助了三家大工业的卡特尔(cartel)。卡特尔这种垄断形式最早就源于德国,词根也是德语,指的是把小生产厂家由统一定价限量的协议联合起来,控制某一种行业的整个市场。卡特尔的特点是简单有效,缺点是不够稳定,每人都有破坏协议的动机。但德国有着持重守信的悠久传统,德国人不愿做背信弃义的事。于是,美国资本很快就看中了这种垄断形式。美国银行家们的操纵方法很简单,控股其中最强的一个或几个企业,让它们在一两种基本产品上占绝对优势,进而控制整个卡特尔。三家最有名的卡特尔,分别是德国通用电力(a.e.g)、联合钢铁和法本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i.g.)。其中,法本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因其与党卫军的合作,生产屠杀用化学制剂而臭名昭著。它的大股东则包括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纽约联储银行的董事,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的董事,曼哈顿银行总裁,以及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泉基金的主席。三家卡特尔分别控制了电力、钢铁和化工行业,把握了整个德国的工业命脉。美国资本促进了德国工业的迅速卡特尔化,除了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经济环境和金钱资助之外,也成为纳粹经济政策中的重要一环。先是华尔街的股东养肥了卡特尔,后来,纳粹上台后,继续在工业界大搞卡特尔,用巨额订单喂养它们,从而为战争提供足够的物资保证。1930年,希特勒赢得了选举中的第一次胜利,纳粹党取得107席,成为德国议会第二大党。希特勒在与工业家达成共识后,转身讨好工人,许诺消灭失业,提高福利。正是这个时候,美国爆发的大规模经济危机波及到全世界,过度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自然不能幸免,于是生产收缩,失业率骤增。政府只得将凡尔赛赔款和美国杨计划贷款,都转嫁到了民众身上。而此时的沙赫特,越来越不满于政府对美国作出的一些新让步,黯然辞去了帝国银行主席的职务。

  第44节:最"经典"的通货膨胀

  辞职后的沙赫特来到美国,在各大学里演讲,会见各界名流尤其是华尔街的同事,抨击凡尔赛条约,鼓吹德国经济复兴。就在这次旅途上,沙赫特读到了《我的奋斗》。尽管他评价希特勒的文笔无异于在糟蹋德语,但其中的观点却正中下怀。在对软弱无能的魏玛政府绝望之后,沙赫特毅然转向了希特勒。1931年之后,在纳粹党二号人物戈林的引荐下,沙赫特与希特勒见面了。沙赫特开始运用他的声望、人脉和杰出的理财本领,为希特勒经营竞选资金。1932年11月,沙赫特成功发动了一次德国工业和金融界大规模联名上书,要求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为帝国总理。1933年1月底,希特勒戏剧性地上台,2月,希特勒宣布竞选总统。沙赫特不失时机地组织了一个晚会,工业界的大部分巨头,如法本化工、克虏伯军火、通用电力、德国汽车协会、联合钢铁公司、电报电话公司全部到场,当场解决了竞选资金问题。不仅如此,这个晚会还发出了一个显著的信号:德国的工业寡头,以及作为其后台的美国金融资本,对希特勒上台和进一步统治德国表示了他们的认可。不过,纳粹党还是没有在议会选举中占领法定席位,希特勒阴谋制造了国会纵火案,以此打击国内反纳粹力量。直到1934年,兴登堡总统逝世,希特勒才操纵国会宣布,德国总统和总理的两个职务合并为一。从此希特勒自称为元首,拥有国防军最高统治权。由此德意志第三帝国正式形成。魏玛共和国,这个夹在两个好战政府中间的民主共和国,终于走到了尽头。它失败的根源是它缺少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脆弱的货币体系,沉重的外债负担,没有长大的本国工商业,都造成了它畸形的经济结构。任何一点经济波动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动荡,也必然会最后摧毁上层建筑。经济奇迹的背后……在德国上上下下充斥着民族主义狂热的时候,纳粹党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迅速实现德国复兴的主张,很轻易地就成为德国人最大的共识。他们宣传的所谓德国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一下子就俘获了民众的心。从1932年到1937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纳粹当局的确在不长的时间里,创造了德国经济复兴的奇迹。而这一奇迹,又是如何创造的呢?其实,纳粹治理经济的方法并非独出心裁,与同一时代发生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前苏联的计划经济,都有很多共同点。在当时,大萧条使得西方世界开始质疑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与此同时,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却高速发展起来。于是,首先采取国家干预政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便是美国和德国。

  第45节:最"经典"的通货膨胀

  美国的新政以及其与日后1970年代世界性大滞胀的因果关系,本书将在后面章节剖析。而纳粹德国的经济政策,比之美国,其国家计划的色彩还要更强一些。希特勒的第一项计划是治理失业。与罗斯福一样,希特勒非常识时务地将经济重建的突破点放在了筑路、工业以及电气化等基础设施上,成功地为饥饿的德国人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面包。希特勒在上台后的第三天,他就在广播电台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声称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农民,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在纳粹当局的努力下,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降到了1.3%,而同期美国失业率为1.89%,英国为8.1%,这样对比一下,纳粹党足可以宣传自己创造了消灭失业的奇迹。同时,政府大力推选社会保险制度,增加和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在通过劳动美化活动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的同时,还扩大了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纳粹属下的工会劳动阵线,在疗养胜地鲁根岛等地,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仅1937年1年内,全德就约有1000万工人享受到了这项福利。希特勒政府上台依始,就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军事计划主义经济政策。1933~1936年秋天,帝国经济部是最高中央调节机关。它下面设有各种专业管理局,分管各工业部门,如农业、市场、对外贸易、物价等等。同时,根据1934年的《德国经济有机结构条例》,在原有企业主联合会及各垄断组织基础上,新设立了按部门和按地区的两类经济调节机构,交由垄断寡头及其亲信直接掌握。这两类调节机关都具有政府机构的权力,通过各级经济集团和省经济厅系统,在有关中央专业管理局的协同之下,垄断资本。希特勒政府企图自上而下地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双重交叉控制。有计划的经济,使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英、法、美等国。德国在希特勒独裁之下的确曾经取得了一些卓越成就。然而,军事化的计划管理使德国的部门经济结构出现了不平衡。在军火工厂加紧制造武器的同时,德国的纺织及制鞋工业的半数设备被闲置起来。在农业方面,从播种面积及作物类别、农业就业人数、化肥的分配、饲料的购买、农产品义务上缴数量、农产品价格、经营农产品贸易的利用额、农户的收入,甚至农民自己留用的脂肪量及运送给城市亲友的蛋品数量等,都受到国家的控制,导致农业停滞不前,希特勒政府时期的德国粮食产量基本停滞在30年代初期的水平上。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同时,纳粹政府继续强制执行卡特尔化,淘汰中小企业,扩大垄断组织。1933年7月,希特勒政府颁布所谓的卡特尔条例,规定帝国经济部有权建立新卡特尔,而一切卡特尔则有权限令局外企业合并起来。大量中小局外企业被迫并入垄断组织,受垄断资本的直接统治。卡特尔的数目迅速增加,1930~1936年,德国已登记的卡特尔总数,由2100个增加到2500个。

  第46节:最"经典"的通货膨胀

  1937年,希特勒又颁布了《股份公司改革法》,规定凡是资本不足10万马克的小股份公司应予淘汰,而新设立的股份公司,资本不得少于50万马克。由此,中等资产阶级被的势力大大削弱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部门生产的垄断化达到惊人的程度。垄断组织控制生产的比重在钾盐、炼铁、金属加工、人造氮、水泥、制糖、化学及药品、电力等部门为95%~100%,在机器及运输工具制造、人造丝、麻织业、制纸业等部门为80%~95%,在优等钢生产中为60%~70%。资本进一步集中于各康采恩(concern,相关利益共同体的意思,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手中,到30年代末,他们已经控制了全国股份资本总额的85%,为数众多的小业主被迫沦于破产。同时,纳粹政府启用新的货币政策,拒绝接受国外借款,以生产作为德国货币的基础,而不是以黄金为本位。并停止所谓外汇自由,用直接易货的方式来进行进出口贸易。纳粹政府把德意志帝国银行转变为自己筹措战争款的工具,帝国银行则完全丧失了独立性,按照政府甚至希特勒个人额意志发行货币。为了使以信用扩张来支持战争经济的金融体制合法化,希特勒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银行法规。1933年,重新修订的《银行法》颁布,规定取消帝国银行的理事会,帝国银行行长及董事会成员的任命权转归国家元首。帝国银行可以创造就业汇票进行贴现,以便为创造就业向新政府提供资金。但是,当这一融资手段被用作为战争准备资金时,这一制度彻底丧失了信用,并由此导致了通货膨胀性的货币供应。到了1937年2月,帝国银行新秩序法颁布,规定帝国银行董事会由元首直接领导,该银行的独立性被彻底剥夺。到1939年,该董事会也被最终解散。1939年,纳粹政府又颁布《帝国银行法》,规定停止金属兑换纸币,而中央银行对帝国提供的贷款数额最终由领袖和帝国元首决定。至此,纳粹政府最终完成了中央银行在法律上和经济上的国有化。于是,另一次和战争有关的货币大贬值由此拉开了序幕。刚刚从恶性通胀钱不如纸的梦魇中挣扎出来的德国人民,面临的是更大的蛊惑和更大的灾难。如果追根溯源,正是一战后的通货膨胀,如阴沟里的瘟疫一样,毁掉了这个国家主流民众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