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牡蛎的情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47:35

给牡蛎的情书

(2010-08-19 11:58:46)转载 标签:

牡蛎

美食

时尚

分类:纸醉金迷 最早知道牡蛎这个词,是中学课本上,当作生词来学,还得防止念作DU。那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讽刺想跻身上流社会的小市民,长大后再来看时,早已忘了总结中心思想的方法方式,反倒对其中细节的描写,尤其是文中个个是怎样吃牡蛎感起了兴趣。像是“一方精致的手帕托着蛎壳,把嘴稍稍向前伸着,免得弄脏了衣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喝了进去,蛎壳就扔在海里”,这是标准的上流社会吃法;“一试着模仿那两位太太,就立刻把牡蛎的汁水全溅在他的礼服上”,这便是没有经验的初学者了。 最好是新鲜的牡蛎,仿佛还带着大海的味道,启开那凹凸不平彷佛饱经岁月蚕食的壳,一口吞下,原汁原味是对牡蛎最好的尊敬。若嫌味道不够,还可以滴上几滴柠檬汁,以酸甜中和腥臊,又提出了鲜味,海鲜与水果的搭配,也是人类为了追求更愉悦的口舌快感反复寻找到的最佳组合。但是人工养殖的泛滥,海水的污染,运输的周折,我们也知道牡蛎可能永远不是当年渔民们养在近海,靠养珠女们采摘上来的那一只,甚至连于勒叔叔船上卖的那只都不是。所以为了更好地对待这大自然的美味,也更好地对待我们日渐憔悴的脾胃,还是弄熟为妙,蒸煮炒烤,牡蛎一切应对自如。 西方人偏好炖煮,混合着奶油牛油,只是加了太多的其他浓郁芳香,保留了滑嫩的一面,却盖过牡蛎原本的鲜,并非他们不懂食物,牡蛎自古以来都被西方世界认为是惟一可以生食的贝类,可见他们一早明白个中的奥妙。而中国对牡蛎的记载,比较常见的则是医书,《本草纲目》里的“肉治虚损,解酒后烦热”,《食经》则说“牡蛎肉治夜不眠,治意不定”,仿佛加上医药疗效,即使外观乍看可怖,也能够心安理得地送入口中。再加上由于富含锌、磷、钙、铁等重要元素,尤其当中对男性健康至为重要的锌,让牡蛎也成为成人间心照不宣的一个暗号,情侣间互相挤上柠檬汁液送到对方口中,眉目传情之余,是否还有更大的空间,那就需要两个人的默契了。而除了生吃的至真,西餐的优雅,近年国内大肆流行的牡蛎吃法,却多了几分平民化,也添了几多豪情。无论是都会如北京的某个小巷,还是沿海的青岛厦门街头,找到那间挂着“碳烤生蚝”灯箱的食肆,推开陈旧的带着些许油污的门,坐下便点上整整一打生蚝,豉汁、蒜蓉口味任挑,十数分钟后,热腾腾的牡蛎们盛放在不锈钢的大方盘中,以不规则的形式排列着,却散发着同样的诱惑。廿一世纪的美食也汲取了快餐文化的便捷,只要享受到舌尖的快感,形式粗糙并不重要,只要牡蛎美好的滋味依旧。 家常的牡蛎,只需要洗净蒸熟,再浇上姜醋汁,也能成为夫妇情人间情感调剂的佳肴。点一只蜡烛,情调其实更源自坐在你身旁的那个人。一直以来牡蛎作为珍珠的母体,在那凹凸不平的外壳中,经过天然或人工的刺激,被分泌物层层包裹,凝结成贝类晶莹纯洁的泪。当然我们并不指望从海鲜市场买回的牡蛎中能惊喜地发现珍珠,不过,对那些美好的不离不弃,对美食的苦心经营,才是生活中闪闪发光的那一粒,就像牡蛎,美好永远藏在平凡外壳之下,只等待人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