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汉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42:40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汉朝

(2009-04-18 11:36:00)转载 标签:

历史

政治

汉朝

钱穆

分类: 历史之疑惑

黄仁宇把汉朝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而非秦, 钱穆也说秦只是汉的开始. 中国二千年中央集权的帝制从政治制度, 人事制度, 经济制度和文化基础都已基本成形, 在以后的朝代里虽有改变和进化, 但几乎没有对汉朝制度根本性的突破. 难怪中国人称自己为汉人.

 

从政治制度上, 钱穆反对普遍认为的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专制, 而指出从汉朝起在制度的构造上, 已建立了皇权和相权的划分, 即皇室的权力和政府的权力分别以皇帝和宰相以及三公九卿为代表,已有所规范.  这种规范到唐朝更有加强.  汉朝虽没有建立科举制度, 但是从汉朝起, 官吏的选拔已经不是贵族世袭或军人执政, 而是以太学为人才培养机制, 加之乡举里选的制度, 形成了相对于贵族政府, 军人政府, 商人政府的士人政府延续至今.

 

在经济制度上, 汉朝除了武帝时期, 基本轻徭薄赋. 经济和赋税制度以自耕农为基础. 黄仁宇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从公元前到二十世纪始终直接向各个农户抽税的国家, 赋税基础之广泛而薄弱, 为西方经验所无.  钱穆进一步指出, 汉朝起, 耕地归民间所有, 农田税归于大司农, 为政府收入. 而山海池泽归皇室, 山海池泽之税则属少府, 供皇帝私用. 对盐铁(来源于山海池泽)的官府专营亦从汉朝起. 比如汉武帝为了支付庞大的军用, 并不能随意增加田租, 而施行盐铁政策, 从中补贴.

 

汉朝的文化从黄老起始, 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建立了中国文化和意识形态之正统. 产生百家的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政治还在封建割据时期, 政治的不稳定, 给予不同思想萌芽的土壤和生存空间. 汉朝的大一统, 制衡已经相当复杂的政府组织, 庞大的地域和增长快速的人口即赋税单位, 黄老的无为而治在没有市场化的时代显然不能有效地治理, 法家的严厉从更本上也不能持久. 儒学对道德行为的规范, 对上下尊卑的界定, 对人本主义, 人民生计的关怀, 对家族传统的维护, 对礼仪的重视, 既赋予了皇帝统治以合法性, 也给官僚,知识分子进为入仕的途径, 退为修身的精神指引, 同时兼顾了普通百姓的家庭伦理和基本生存的需求.  儒学在中国历史中的经久不衰绝不是偶然的.

 

二千年前的大一统制度在设计上即使有其合理性, 在具体执行上难免出现很多问题. 中国一向是人制多于法制, 政治上皇权和相权的分离, 一旦遇到如武帝这样强势的皇帝, 相权就会被架空, 变成个人专制. 当然历史上好像除了开国皇帝, 和少数如汉武帝这样的强权者, 大多时期, 政府运转的实权的确在以宰相为首的官僚集团手里, 至少始皇帝和官僚集团相互牵制.

 

经济制度上, 从汉朝起, 土地所有权的纠葛和土地兼并的问题已经很突出. 黄仁宇所说的数目管理在技术不发达, 地广人众的古代中国的确是软肋.  所以虽然制度上十五税一, 实际上农民的负担要高得多.

 

相比大多数现代的学者对中国古代制度所采取的批评的态度, 钱穆先生所强调的不能以时代意见取代历史意见, 对制度的讨论要重视其时代性, 地域性和国别性, 是公允的. 

 

从二千年前的历史时期和事实条件来看, 汉朝的制度已经是相当完整和周全的了. 中国的人文地域条件和古希腊时代的以小城邦为单位的政治形态相去太远. 古希腊的城邦可以通过简单的市政广场的集会听取民意,实行原始的民主. 这在已经有几千万人口的汉朝是不能想象的.

 

同时制度的早熟从长远而言并非好事. 越是成熟, 稳定的制度, 越是通过内部的改变难有突破, 而需要强有力的外部冲击. 中国有其特殊的地域环境, 几千年里, 于当时其他相对进步的文明, 欧洲, 中亚等相距甚远, 所受影响很小.  周边的文明相对弱小, 不管是游牧民族, 还是西域国家, 最多能形成一定的军事骚扰和威胁, 从体制和文化上不能相题并论. 所以中国的帝国虽有改朝换代, 却没有根本性的制度和文化的突破. 中国文化的一脉传承和儒学推崇复古和维持现状, 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没有可能通过文艺复兴去改变.  中国一直等到西方科学进步到能跨越地域的间隔, 来震醒我们的千年之梦.  这正是中国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