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得一年有多少个节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38:59
1、传统节日
  春节 原名元旦。“元”意为始,“旦”意为晨,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元旦之晨,始于殷商时期。汉武帝时创《太初历》确定以农历的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从此以后,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于是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改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民间对过春节非常重视,进入农历十二月就开始忙起来了。民称:“廿四团子廿五呀饭,廿六廿七咚咚块(意即敲锣打鼓准备过年了)”。所有碾米、磨面粉等事务都要在廿四之前做好。民俗:廿三不碾米,廿四不磨面。在外面做生意的人都要在廿七之前回来,廿七之后不再出远门。
  人们为了欢度春节,年前有很多事要做好。如送灶、接灶,掸尘、贴春联等。
  送灶和接灶:灶神俗称灶王、灶君、灶老爷,与百姓关系最为密切。送灶的日子是在二十三、二十四两天。
  旧时,丹阳民间送灶时,将贻糖、枣栗、赤豆饭或糖团以及寸草若干置于灶上,主人点烛焚香跪拜,并不断祷诵:“灶君老爷朝君王,二十四日上天堂;好言好语多说句,恶言恶语莫声张。”同时一边抛撒寸草和红豆,一边唱:“囤囤满,仓仓满,一年四季宝盆满,碎砖瓦片滚出去,金银财宝滚进来;尖头老鼠射出去,弯角牯牛牵进来。”这套仪式完成后,便揭下灶君像放在备好灶马(用红纸折叠)的盘子里,配上锡箔课锭一串,手提灯笼送往屋外,在预先备好的麦杆、芝麻杆上烧化,并燃放鞭炮一挂,以示鸣炮送行。接灶是在除夕夜进行,灶上贴新的灶马,两旁贴对联,内容大都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晨昏三叩首,朝晚一炉香”;“灶是一家主,神为五福尊”;“童子担柴进,将军送米来”等等。
  除夕: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晚上为除夕,俗称大年夜(前一日称小年夜)。除夕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掸尘,所谓掸尘是将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除夕是近年最忙的一日,许多重要活动都必须在这天完成。这天晨起,多将冬青松柏枝插屋檐下,取长青之意。有的人家还加上芝麻秸,叫“节节高”。家家贴门联,正门幅多为4字,或切姓,或吉利语。如吴姓“延陵世泽,让国家风”;吉利语联为“年丰人寿,国泰民安”等。门楹联多为7字,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房门联如“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业荣”等。其他如祖龛、柴门、牛栏、猪圈、厨房、后门,皆贴联语。门楣或书四字成语的横幅,或贴以红纸书写的大福字的横条。农户于客堂等处张贴年画,各种器具亦贴红福字或连体字如“日进斗金”、“一本万利”之类。居丧之家贴蓝纸联或黄纸联。农户也有不贴门联,左右门上贴门神秦叔宝、尉迟敬德,后门红纸书浮进,斜贴,用以却鬼。民俗,对联贴上门后,要债的人不能再上门讨债。丹阳风俗还有:用散石灰在门前地上画戟,以辟邪;烧芝麻秸、豆秸以求大发。
  除夕晚餐称年夜饭或“团圆饭”,一般不请外人。年夜饭鸡、鸭、鱼、肉等菜肴齐备,素菜必有热青菜,取意亲亲热热。还必备水芹菜(芹谐音勤,象征勤快,节节相通取意路路通顺),鲤鱼(取意鲤鱼跳龙门,象征年年有余)。饭后,须将水缸挑满,灶堂灰出空,所谓“穷灶堂,富水缸”。有的人家在锅碗里放上豆腐、桂花糕和两棵葱。豆腐谐音“逗富”或“都富”,桂花糕取意生活步步高,葱示意生命力旺盛。诸事妥当,行辞岁礼,小辈穿新衣向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分发压岁钱。
  除夕的压台戏就是守岁,谓之“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农村除夕夜的守岁,大都以自然村为一个集体,在公房里点亮灯、燃起火堆,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青年男女有的在室外敲锣打鼓,有的三五成群在一起踢毽子;年纪较大的男性则围坐桌子旁搓麻将,妇女坐在一起摸纸牌;老年人则围在火堆周围拉家常,互道新年吉祥。是夜,家家户户屋内点着灯,直至子夜,民间将此与集中燃火堆称作“烘亮堂”。待半夜子时一到,敲锣打鼓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夜在丹阳南乡、西乡一带,有敬天地敬祖宗活动。一般以自然村为单位在祠堂或公堂内悬挂“天地图腾”,旁边陈列祖宗牌位,至诚敬祭。北门大泊一带则家家悬挂“天地图”守岁,张灯点火,全家在天地图前通晓达旦。访仙一带“烘亮堂”时至正月初三,胡桥一带时至正月初五。北门外农村在三十夜青壮年还举行焰火接力赛。解放后,上俗逐渐淡化,唯吃年夜饭,放鞭炮、迎新年等遗存。改革开放以来,电视进入千家万户,中央电视台又推出新年除夕晚会,守岁多以家庭为单位,一家人围坐一起,一边吃年夜饭,一边观看电视。待到零点,敲锣打鼓、燃放烟火爆竹,祝贺新年。近年来,城区革除了燃放鞭炮的习俗。现今电话普及,人们通过电话拜年,有些亲朋好友多的人家,更是电话铃声不断。
  初一:即春节。这天凌晨,家家鸣放鞭炮,人人穿新衣、新鞋,至诚恭敬,忌说不吉利话。早上,吃糯米圆子或年糕,晚辈向长辈请安。早饭后在本村范围内开始拜年活动,见面时面带笑容,分别对象,口说“恭喜发财”、“身体健康”、“添子添孙”、“万事如意”等吉利话。对上门拜年的人,主人以烟、茶、鸡蛋、糖果、花生等招待。
  此日沿俗家中不扫地(唯恐把财气扫出去)、不动菜刀(怕凶杀)、不动针线(怕长针眼)、不动剪刀(怕有口舌之争)、不吃粥(怕出门遇到雨)、不汲水(怕干旱)、不能打破器具(怕破财)、不请医生(怕多生病)、不说不吉话(怕犯顺)和晚上不点灯等等。午夜后,家家还有祭财神习俗。祭财神民称烧利市,以求新的一年运好发财。新中国成立后,初一这天,以行政村为单位,由干部带队,集合工、青、妇代表人物,敲锣打鼓,到军烈属门上去拜年、赠送慰问品。正月初二日开始,外出向亲友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半左右。其顺序是初二拜寄娘,初三、初四拜娘舅,初五、初六开始拜其他亲友。
  春节拜年各地相同,唯麦溪村与各地异同。初一这天,闭门不出,鞭炮不鸣,而至初二日家家户户则鞭炮齐放,村头巷尾锣鼓喧天,才开展村内拜年活动,并在祠堂内对祖宗集中祭祀。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灯节。灯节的灯市一般为5天,即十三晚试灯至十八晚落灯。亦有延续至二月二日落灯的,这叫大落灯。有的地方是从正月十一开始至二十止。上灯和落灯需分别以圆子和面条祭祀祖宗,谓之“上灯圆子、落灯面”。
  正月十五这天,县城内举行赛灯会,农村举行迎灯游行,俗称“行灯”。有些地方新生男孩的户主还集中到家堂或土地庙前的场地上,燃起焰火、盆花,供合村男女老少围观评赏。正月十八落灯日,丹阳农村妇女有离家出游“走百病”和吃面的习俗。走百病又称走三桥,传说在这一天走过三座大桥,便可终年消除百病。
新中国成立后,此风俗逐年淡化,但丹阳城内挂灯习俗仍盛,市政府和云阳镇政府于1991年曾举行灯会。
  中和节 农历二月初二古称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日。所以这天的食品都带龙。是日,妇女均停做针线,说是防止刺伤龙目;农家要把屋内打扫干净,在桌、床、箱等家具上贴上蜒蚰榜。所谓蜒蚰榜是书有“蜒蚰、蚂蚁、蟑螂、蜘蛛、蛇、蝎、蛀虫、壁虎、臭虫、白蚁一切诸虫皆入地”的红色或黄色纸条。张贴时,小孩在旁唱“贴上蜒蚰榜,害虫都死光”。贴此榜时,须竖着倒贴,是谓“倒贴蜒蚰榜”。
  这天,又是土地公公的生日,城乡土地庙都挂灯笼、贴庙联。是日忌下雨,农谚:“土地生日落,地上难得白”。
  民间视二月二为大吉大利的日子,常选择这天奠基、上梁、砌灶、订婚、出行、会亲和为孩子理发、断奶等。新中国成立后,此习俗在一些地方仍遗存。
  上巳节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已节,俗称拔荠节。丹阳民间习惯吃爆米花、爆麦花以及蚕豆、花生等炒货。是日,门上、灶神前插放荠菜花,以示吉祥。女人将荠菜花插戴在鬓角上,谓之“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女人不插无钱用,女人一插米满仓”。旧时,农家灶上蚂蚁群集,人们把荠菜花放在灶台上,还在灶脚处贴“三月三,蚂蚁不许上高山”条幅(倒贴),说可使蚂蚁不上灶。
  丹阳民间以三月三这天的天气来预测农业收成,谚云:“三月三日晴,蚕妇笑吟吟,三月廿五雨,大麦吃得苦。”这天,丹阳有4个地方兴集,它们是:大泊镇的牛郎庙,胡桥镇的岗背村,埤城镇的真武庙和麦溪村。
  寒食节 冬至后105天是寒食节。旧时,家家不举炊烟,以纪念介子推被焚绵山。此俗久废。丹阳埤城一带,于寒食日纷纷结伙去丹徒长江边爬B127山,称这一天是望绵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者初也,按地支计算,五月称为午月,古人也常把五日称为午日,初五当然也就被称为端午了。又因为人们把午时称为阳辰,于是端午节则又常常被称为端阳节。
  端午节这天家家以青芦叶或竹箬裹糯米粽子,煮咸鸭蛋。粽子形状大多四角交错,并有小脚、斧头、枕头、秤锤、圆筒等形,以小脚粽为常见。粽内有赤豆、蚕豆瓣、红枣、咸肉、火腿、鲜肉等,但农家多裹白水粽。俗云:“端午不吃粽,老来无人送终”。煮粽子时将鸡鹅蛋放进同煮,其味清香可口,称之千滚蛋。
  端午节日,民间在屋内悬挂钟馗或张天师画像和神符,在门旁插艾枝,俗称“端午不插艾,死了变成老鳖盖”。也有人家在室内焚艾叶、洒雄黄酒,以为可驱邪魔。东乡一些集镇有跳钟馗讨钱的风俗。这天妇女戴绒花,孩子穿虎衣、挂香袋、贴背符,是为治邪。一般人家备丰盛的菜肴合家聚饮,俗称赏节。清末,县城还有在练湖赛龙船的习俗。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称天贶节,此节始于宋真宗年间。这天,亦谓“曝阳节”,不论城乡,家家晒衣被、典籍等物。俗话说:“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又云“六月六,晒龙衣,湿了龙衣烂蓑衣”。
  六月六,又是男童剃头的日子,俗称“六月六,剃贼头”。选在这一天替孩子剃头,认为容易躲过邪祟的侵害。
  此外,丹阳城乡在这天还有一种习俗,即取“六六”以示吉利,妇女、儿童用凤仙花染指甲。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称七巧日,又名七夕,别名乞巧节。神话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
  七夕的时令食品是巧果,是以面粉和糖油氽的。民间以糖霜油面、映花烧饼为巧果馈赠亲友。另有水碗丢针乞巧之俗,此俗是于前日先用碗盛水,置阳光下曝晒,任其在露天过夜,初七日水面生膜后,用绣花针投水面,看水底投影,呈塔形、笔形则是聪明姑娘,谓之得巧。七夕另一事是看巧云,有清晨看,也有傍晚看,而丹阳民间多在晚上聚集广场,观看云彩的各种造型,为之一乐。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这天的行事以孤魂野鬼为主体对象,又称鬼节。相传地狱门七月初一起开放,鬼魂外出觅食,至三十日回归地狱,故七月又称鬼月。又有传说,七月十四阎王放野鬼出门,故七月十四晚,民间常以纸钱到野外烧祭野鬼孤魂,并将荷叶或芋头叶浮于河塘,在叶上焚化纸钱,称为放河灯,意在祭奠“淹死鬼”。访仙一带在七月半这天,将扫帚点燃,男女老少到山上挥舞,意在除邪。这天,家家都要祭祀祖先,村村都要做太平会,每个田块内都要插小黄旗,以求秋熟丰收。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此节始于唐开元年间。中秋之意按我国古历来解释,七、八、九3个月为秋季,八月是中秋月,十五恰又是中秋月之中,故称中秋节。
  节前,大家都赶办节礼,礼品一般是月饼、菱藕以及其他果品。民间送礼主要是学徒向师傅、女婿向岳家送以示孝敬。现礼品多有鱼肉、烟酒以及营养保健食品等。
  此日晚间,全家团圆宴饮,叫吃团圆饭。饭后吃月饼赏月。妇女设香案、斋月宫(亦称敬月)、供月、祭月。谚云:“女不祭灶,男不拜月”。
  此日,丹阳文人在中秋夜有登舟赏月之风。旧时丹阳城西的练湖一碧千顷,银色的月光洒在湖中,景色分外迷人,一些文人雅士泛舟湖中,赏月吟诗,饮酒作乐。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易经》以九为阳数,故九月九日称重阳。
  重阳节中最重要的活动便是登高。关于这登高的来历,流传最广的是《续齐谐记》中的说法:“东汉汝南一带发生瘟疫,恒景为除瘟疫拜费长房为师。一天费长房忽然对恒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大难,快叫家里人每人做一只红布袋,里面装满茱萸,扎在手臂上,一同登上高山,再喝点菊花酒,就能避过灾难”。恒景回家令亲人一一照办。
  这个故事还另有说法,说恒景携老父亲登高山躲瘟疫,山上遍插茱萸,大家同饮菊花酒,浓郁的酒气和刺鼻的茱萸气味,使瘟疫不敢接近,恒景则挥剑与瘟魔大战于山下,使民众躲开了一场大难。从此,每年九月九日登高山、饮菊花酒、插茱萸就成了习俗。
  古籍记载,西汉初年,皇宫中已盛行在九月初九日饮菊花酒,吃莲饵,佩戴茱萸,目的是为了求长寿。汉都长安,近郊有一座高台,重九时,人们往往登上高台,游玩观景。登高习俗应源于此。
  重阳这天,年迈体弱不能登山者,多选择有楼的饭店,登楼畅饮,呼为登高求寿。住在平地的人家,则以吃糕表示登高消灾。
  1978年以来,各地区纷纷自发将重阳作老人节,开展各种敬老活动。
  下元节 传说农历十月半为水官生日,道家称之下元节。此时家家用新糯米磨的粉做米团子,蒸熟后置门外祭天。俗谓“十月半,牵砻米团子斋三官”。有的大村是日在广场竖一大杆,杆端挂黄旗,上书“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收灾降福”等字祥。晚间,旗杆上挂三盏天灯。此俗已久废。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腊月之说源于远古,那时,人们常在冬末十二月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俗称腊祭。久而久之,十二月便被称为腊月,腊月的三个“八”:初八、十八、二十八,皆称腊八。腊月是结账讨债的关口,谚云“第一个腊八尤自可,第二个腊八意如火,第三个腊八无处躲”。
  腊八节的民俗是吃腊八粥,其来历可远溯宋代。据当时的一些文献记载,十二月初八,寺院及百姓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荤、柿、栗等果实与香谷共熬成粥,名曰腊八粥,又叫五味粥、七宝粥。旧时习俗,腊八粥煮好后,必先供奉祖先和天地。
  煮腊八粥讲究多煮,吃不完次日再吃,俗称“富贵有余”、“越吃越有”。
  2、新兴节日
  新兴节日,是指新中国成立后法定的以公历纪念的节日。所有这些法定的节日中,凡与青少年有关的如青年节、儿童节等,民众性活动较多;凡伴随节日享有法定假日的如元旦、劳动节、国庆节等,带有民俗事项和旅游活动较多。
  元旦 1月1日是元旦,放假一天。这一天,城乡都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不少单位悬起“庆祝元旦”的巨幅标语,欢庆新年。
  “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是太阳升起的意思,两个字合起来,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为了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公元1月1日定为元旦了。
  元旦将近时,青年人、学生都互相寄赠贺年卡,写上几句祝福的话语,学生还给教师送年画。元旦前一天下午至晚上,学校里多举办除夕晚会,机关、工厂则多举办舞会。
  妇女节 全称是三八国际妇女节或国际劳动妇女节。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争取自由平等,反对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和歧视,举行了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得到广大劳动妇女的热烈响应。
  1910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上,提出“同工同酬”、“保护妇女、儿童”等提案。领导会议的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杰出的领袖、德国革命家克拉拉•蔡特金向大会建议,为纪念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罢工,为促进各国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定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个建议获得大会通过。
  我国的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民国13年(1924年)在广州召开第一次群众性的“三八”纪念大会。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规定“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为中国劳动妇女的节日。妇女节期间,各单位要表彰在工作中作出优异成绩的妇女。另外,举办舞会、拔河、各种球类比赛或文艺演出等,有的单位招待妇女观赏电影,并于是日对妇女放假半天。
  植树节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民国4年(1915年),北京政府曾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孙中山逝世后,民国政府又于民国18年规定各省应于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及造林活动,以唤起民众注意林业。
  1979年2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并决定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丹阳各地在植树节期间,多组织植树活动。
  劳动节 5月1日,亦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劳动节、劳动节。它是1889年7月,以恩格斯为领导的第二国际,为纪念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英勇斗争而规定的。
  我国工人阶级最早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始了“五一”节庆祝活动。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大规模地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民国9年(1920年)。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此日放假1天。1999年9月国务院改为放假3天。
  劳动节期间,工厂里常举办生产竞赛。工会组织职工参加文娱活动、观赏电影等。许多家庭多利用劳动节的假日,搞家庭卫生,进行大扫除。年轻人多利用节日聚会或外出旅游,亦有选择劳动节成婚的。
  青年节 5月4日是中国青年节,亦称“五四”青年节。这一节日是为了使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运动的光荣传统而定的。民国28年(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青年节期间,学校多举办歌咏比赛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机关、工厂由团组织带领青年开展文体活动。也有的团组织打着共青团旗,上街做好事。各团组织亦选择在这一天举行新团员入团仪式。
  母亲节 母亲节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难最多的母亲们而设,定于每年5月的第二周周日。近年来,小辈为母亲贺节已蔚然成风。他们大多为母亲送上一束鲜花,外加小礼物。有的全家人一起聚餐,以示庆祝。这一天前后,电视台、广播电台播放的点唱歌曲,清一色全是子女们献给母亲的。
  护士节 5月12日为护士节。这一天是英国女护士、护理学的奠基人南丁格尔的诞辰日。南丁格尔是欧美近代护理学和护士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她曾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以献身精神为病员救死扶伤,被认为“给人们带去幸福的天使”。1907年她84岁高龄时,英国授予她“大不列颠荣誉勋章”,她是第一位接受这种极高荣誉的妇女。英国决定以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为护士节。许多国家相继决定在这一天开展纪念活动。
  文艺节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艺运动的开始,选定为文艺节。延安时代曾经欢庆过,后停止。新中国成立后,每逢5月23日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纪念日,各地多举办庆祝活动、文艺会演。
  儿童节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亦称六一国际儿童节、儿童节。国际儿童节是根据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理事会上决定产生的。其目的是为保障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的权利,反对帝国主义虐杀和毒害儿童。我国自民国20年(1931年)起,根据中华慈善协会的建议,曾以每年的4月4日为儿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49年11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令,规定“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中国儿童的节日。从此,每逢6月1日,全市儿童普遍开展各种庆祝活动。
  儿童节是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的节日。教师、家长多参与活动。活动形式大致为歌舞表演、歌咏比赛、趣味体育、体能表演等。许多小朋友于节日期间加入少年先锋队。
  党的生日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民国10年(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派的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等13人,代表全国57个党员。共产国际派代表参加了大会。将“七一”作为党的成立纪念日,最初见之于民国27年5月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演讲。他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一年7月1日出版的《解放》周刊,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纪念特辑。
  建国以后,每年都纪念党的生日。每到这一节日前后,报纸发表纪念文章,市、乡镇和有些单位组织文艺演出,以示庆祝。
  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也称“八一”建军节。
  民国16年(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于当年7月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8月1日凌晨,经过5个小时的激战,歼敌军1万余人,占领了整个南昌城,起义宣告胜利。这时,南昌城头飘起革命红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军队建立了。为了纪念这一光辉日子,民国22年7月11日中华工农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作出《中央政府关于“八一”纪念活动的决定》,规定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的光荣节日。
  新中国成立后,节日期间,各单位都派专人赴军属家慰问,召开转业、复员军人座谈会。文艺团体和学校宣传队到部队作慰问演出,政府也进行表彰拥军优属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各种活动。
  教师节 9月10日,是我国人民教师的节日。我国于民国20年(1931年)曾定每年的6月6日为教师节,旨在以改良教师的生活待遇,保障教师的地位稳固和增强教师的事业修养为目标。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同意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
  在教师节前夕,各地各学校均评选和表彰先进教师、举行专题演讲会,举办教师书画展、摄影艺术展,有的学校进行教学比赛活动。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节期间,购买一些生活用品或食品发给教师,以示祝贺。
  国庆节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称作国庆节。国庆节原放假2天,国务院于1999年9月修订放假办法,规定放假3天。国庆期间,各界、各单位举办各种文艺庆祝活动,许多家庭在假日全家团聚。有些人家专门选择国庆节举办婚礼。当今利用假日外出旅游者越来越多。
记者节 11月8日为我国记者节。2000年8月1日国务院批复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每年的11月8日定为我国记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