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生人快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55:34
726讲
迷信耶?伪科学?
---掣肘传统文化弘扬的几个思想误区
李土生(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
时间:2007年8月5日(星期日)上午9-11:30;地点:北京朝内137,自然科学史所会议室
-----------------------------------------------------------
中国传统文化瑰丽多姿、博大精深,它以其特殊的魅力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一些人对待传统文化缺少起码的温情与敬意,甚至为了沽名钓誉,不惜数典忘祖,有意制造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哗众取宠。对传统文化,无建设之功,而有破坏之力,让人扼腕瞠目。同时,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也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的思想误区。误区之一是很多人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迷信。比如对风水理论、易经学说和宗教信仰的曲解和误读。误区之二是很多人将传统文化视为“伪科学”的代名词。人们在使用科学一词时,不自觉地接受了自然科学的诸种概念,并无限扩大它的适用范围,进而以科学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一切事物和现象,将一切不能用科学手段检测、实验、测量的事物都视为“伪科学”。流风所及,传统文化的某些领域,如气功、中医也在劫难逃。此外,由于五四以来极左思潮的危害,儒家文化被丑化、妖魔化所造成的人文精神的失落,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拨开掣肘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的层层雾霭,正本清源,捍卫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
727讲
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阴阳家的创建
孙开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时间:2007年8月12日(星期日)上午9-11:30;地点:北京朝内137,自然科学史所会议室
-----------------------------------------------------------
一·邹衍(约公元前324----前250年)生平与师承
邹衍与孔子同姓子,可以说邹衍的祖辈是从邹迁移到齐来的。邹衍为孟子的再传弟子。
二·阴阳说五行说的产生和发展
阴阳说和五行说起初是两种以理论思维来掌握世界的哲学学说。早在夏商时代,原始阴阳说、五行说就产生在齐国。
(一)阴阳说的产生和发展:1·阴阳最初的意义;2·甲骨文中有的阴阳;3·以刚柔配阴阳;4·具有哲学意义的阴阳的产生;5·神化的“阴主”、“阳主”;6·历法与阴阳观念;7·阴阳与农时;8·阴阳与地震;9·阴阳的相互转化及其变化规律;10·阴阳之事,不主吉凶;11·以阴阳解释日食;12·日夜转化是由阴阳转化造成;13·《孙子兵法》中阴阳说的运用与发展;14·《吕氏春秋》的阴阳定义
“天”同于“太一”说晚于邹衍。
(二)五行说的产生与发展:1·五行说最早在何时产生的几种意见。
(三)占星说兴起与邹衍结合阴阳说、五行说而形成阴阳五行学派:1·占星说的兴起;2·邹衍结合阴阳说、五行说而形成阴阳五行学派;3·邹衍在稷下创建阴阳家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他是儒家孟子的再传弟子,特别是接受思、孟伦理化的五行说;第二阶段:改造儒学而创建阴阳五行学派)。
邹衍继承了伯阳父、苌弘等人的思想,也继承了《管子》的《五行》、《四时》、《幼官》等篇的五行相生说的思想,创建了阴阳家

-----------------------------------------------------------------------------------------------------------
728讲
竺可桢是开发自然国学现代科技创新功能的奠基人
--庆祝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立50周年
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
时间:2007年8月19日(星期日)上午9-11:30;地点:北京朝内137,自然科学史所会议室
-----------------------------------------------------------
竺可桢(1890—1972)是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一代宗师、中国科学事业受人爱戴的领导人之一。人们已清楚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在气候变迁、物候、农业气候、自然区划和科学史等领域,有杰出的成就。”但是人们对他在科学史上的成果实了解不深,除了想起他创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和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宏文,其他就不太清楚了。
竺可桢是博古通今的学者,但他首先是中国科学事业主要领导人之一,肩负着领导现代科技发展的重任,所以由他奠基的中国科学史事业根本目的是古为今用。他领导发掘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事业并非只是为考证而考证;也并非满足于近现代科技知识、概念乃至定理的中国“古已有之”,而要开发中国传统科学的现代科技创新功能。
现已清楚,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研究涉及两门完全不同的学科:自然科学史与历史自然学。由于科学发展的阶段性,在中国,有关历史自然学的工作长期归在自然科学史名下,但这是不确切的。自然科学史只是认识史不能包括属于自然史的历史自然学。如今历史自然学(包括历史天文学、历史气候学、历史地震学、历史地质学、历史水文学、历史自然地理学等)早已从自然科学史中独立出来,所以本文要全面评述竺可桢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开发工作,就不能再用自然科学史来概括,而必须用更广义的能包容自然史和认识史两大性质不同的“自然国学”。
竺可桢是科学巨匠,是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上的代表人物,所以对他作科学史研究,就不能是一般性的纪念文章,而必须进行全面的评述:既要充分肯定竺可桢的成就;也要评价他成就的时代局限性。本此报告分七个方面:一,历史气候学上的杰出贡献;二,历史天文学上的工作;三,历史地震学上贡献;四,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的成就;五,自然国学研究的建制化;六,历史地理解30、40年代竺可桢的“中国古代无科学”论的本意,正确地阐述竺可桢的科学史观;七,竺可桢时代,自然国学成果类型及其历史局限性。
***********************************************************************************************************
[通知]正组织2个天地生人学术会议,欢迎参加,提供论文摘要(800-1200字):
一,中国传统科技对世界文明贡献研讨会--附《莱布尼兹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出版座谈会
会议重点如下:(1)中国古代科技对古代世界,特别对汉文化圈的贡献;(2)中国传统科技对世界文明,特别对文艺复兴、近代科学启蒙的贡献;(3)中国整体论科学传统对21世纪复杂性科学崛起的推动作用;(4)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念和实践对当前解决人与自然协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作用。(5)本次会议中,有一个分会,即《莱布尼兹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胡阳、李长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座谈会(半天),欢迎参加。
二,民间科技发展政策问题研讨会
会议重点如下:(1)当前民科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2)民科调查的必要性和方法;(3)民科发展的政策要求;(4)如何实现民科与官科的平等发展和优势互补;(5)汇编《(已发表的)民间科学政策研究文献目录》。
-----------------------------------------------------------------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 快讯
第227期(共3页)(2007年7月28日)[载www.tdsrjz.org或www.tdsr.cn]
本期责编: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
主题:中医哲学的“元”创性
*****************************************************************************************
中医哲学的“元”创性
刘长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00732)
近年来对中医哲学感兴趣的人多了起来。一位青年友人说,中医哲学很快会成为“显学”。我不禁吃了一惊。可是认真想一想,此语不无道理。因为中医哲学的阐释不仅是当今中医学存在和健康发展的关键,而且还必将引发一场科学观的革命。
一、中医的“危机”实际是科学观的危机
自1879年清代大儒俞樾发表《废医论》,提出废止中医,随其后,众多知名国学大师不断挺身批评中医不科学。近年更有一些景仰西学之士痛斥中医理论体系是“伪科学”,“是产生医疗保险骗局的富饶土壤”,“必须彻底根除”。
然而,遍览前后相继的所有批评,真正符合实际的理由和根据不外:“中医不能建立明确的因果关系”,“不能与西医解剖学、生理学对接”,“阴阳五行没有可作说明的对应实体”,“经络找不到解剖依据”,“中药没有经过‘双盲实验’”,“中药有效成分至今写不出分子式”,“中药药理不能用来自西方的药理学解释”,等。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整个中医理论体系违背通用的科学标准,与现代科学理论、思想和方法格格不入,因此是“伪科学”。
对于所有实事求是、不带偏见的科学工作者来说,对中医的指责和批判实际上是激化了一个早已存在的深刻冲突:一方面,中医理论的确不符合现代通用的科学标准;另一方面,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普遍的可以无数次重复的优良临床效果,这也确凿不虚。中医不仅在数千年里保障了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至今依然发挥着巨大的在很多情况下是独到的医疗保健功能,而且正快步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地区的人民和官方医疗机构所接纳。
这两个方面都是推不倒的事实。怎么办?科学的态度认为,原则不应当是研究的出发点,而应当是研究的结果。当原则与事实发生冲突时,应当尊重事实,修改原则,而不是强持原则,抹杀事实。因此,中医与通用科学标准的冲突至少引发了两个问题须要解决:一是有必要重新考订科学概念,一是承认科学并非只有源于西方的科学一种类型。
所谓通用的科学标准,也就是对科学的界定。事实上,那些批评中医不科学的人所秉持的科学标准,不论罗列了多少规条,都是从科学方法和科学形态上来界定是否合于科学的。如,强调科学必须采用封闭式的实验方法、推演的逻辑方法并能以数学形式表述,必须建立明晰可靠的因果关系,等等。
其实,以方法和形态来定义科学本身就不科学。我们知道,方法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制定的,是从属的。科学形态则由所用方法、实际规律的形态和认识水平所决定。而科学方法和科学形态总是随着认识的拓展、深化和研究对象的更换而相应变化。因为一定的认识方法和科学形态,只是与一定的对象层面相对应,就是说,利用某一种方法只能进入世界的某一个层面、某一个或某一些领域,而不能进入所有的领域或层面。世界上没有万能的认识方法和可以包容一切的科学形态,却存在着无限多样的领域和层面,故不应当用某种认识方法和科学形态来界定科学。这就像不同的运载工具要走不同的交通航道,只能进入一种相应的空间一样,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运载工具可以进入世界的所有地方。因此,如果以科学方法和科学形态作为科学的标准,必定束缚科学的手脚,拘囿人类认识的视野,也不符合人类(包括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可见,无论多么优越的方法和形态都不能代表科学的本质。
我认为,科学是文化的一个门类,惟有从功能和作用的角度来定义,才能抓住科学的本质,而不拘囿于某种特定的方法和形态,也才能准确地与文化的其他门类相区分、相并列。那么,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人的认识活动。一切能够获得正确知识和规律性知识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都属于科学的范畴。人类利用这样的认识成果指导实践,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解决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用“做什么”而不用“怎么做”来定义科学,将科学从处于当今强势地位的方法和形态中解放出来,强调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门类,于是就会顺理成章地承认,世界上各大成熟民族和地区必定有自己的科学认识的历史。因为科学作为认识活动,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特有方式,为各大民族所不可缺少。
科学认识活动不是孤立的,不是纯粹客观的,它是由活生生具有一定文化体系的人来进行的。科学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必定受其所在文化体系的影响。而从事科学活动的人所具有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则决定着科学认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进入世界的哪些层面。如西方人偏重空间,重视现象背后的实体,喜欢运用抽象思维,故发展出当今在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物质科学”。而中国人偏重时间,重视作为事物自然整体层面的现象本身,重点在利用意象思维寻求现象本身的规律,也就是自然状态下事物之间相互关系,即老子所谓恢恢“天网”的规律,其认识可以称之为“象科学”或“意象科学”。
可见,科学像文化一样,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存在领域的不同决定科学分为不同门类,而同一存在领域的不同层面则决定了科学的多元。
二、唯物论之外的认识路线
从中医与通用科学标准的冲突理当得出科学多元的结论,而用科学多元的观点又可以解释所谓“李约瑟难题”:中世纪中国科学技术曾领先世界千余年,可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
道理很简单。根本的原因在于尽管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十分发达,但是它所沿循的认识路线,它所采用的基本方法与西方传统完全不同。而近代科学正是在西方认识论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识论和科学方法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传统科学与诞生于西方的近代科学完全是两种体系,是跑在两条不同轨道上的车。因此,无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无论等待多长时间,不仅西方近代科学不可能在中国诞生,而且当其诞生之后,也不可能与中国传统科学相衔接,相通约。百余年来,“中西医汇通”和“中西医结合”经过众多学人的无数努力,在医理上至今了无进展就是明证。
这种情形充分说明了认识的多元性,而用“维度”“范式”一类的概念则远远不能表述。因为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带有本原性,来自于认识之根本出发点的不同。
众所周知,西方科学与唯物论哲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其基本的一致性就在于主观与客观的严格界限和对立。在此前提下,唯物论认为物质存在第一性,思维、精神第二性,人的主观世界、一切认识都是对外物的反映。认识与外物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因此唯物论的认识论,即西方科学传统强调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性与客观性密不可分,客观性是科学性的基本条件。
其次,既然主观与客观、人与外物相对立,为了精确深入认识世界,在认识过程中人就“有权利”也应当对外物进行控制,将认识对象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只让认识主体所关注的过程和关系发生作用,准确地找到各单一要素之间的因果必然联系。这就是现今普遍采用的封闭式实验方法。显然,用这样的方法所获得的规律是有严格条件的,惟有满足这些条件,它们才会以纯然的形式发挥作用。在事物的自然状态,它们就会被干扰而变态,或被遏制而无从显示。
第三,从主客对立出发,就是以空间为本位来观察世界。从空间角度看世界,万物作为整体是由其部分合成的。为了弄清事物(整体),就必须将事物(整体)分解,研究其构成。所以势必采取还原论的方法,将找到并弄清事物(整体)的物质实体构成视为科学认识的目标。这也就是唯物论哲学的基本诉求。
西医学正是沿着这样的认识路线做的。它以人体解剖生理学为基础,采用控制边界条件的实验方法,以生理病理的客观指标为诊断依据,力求找到实体病因病灶。其治疗途径则是选取一切可能的手段,直接消除实体病因病灶。
中国传统的认识论则不然。它的根本前提是主观与客观相融合,因此,它不是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因为唯物唯心虽然相悖,但同以主客对立为前提,而中国传统的认识论所遵循的是“天人合一”的路线。
这里须要辩明,主客相融、天人合一有不同的层次。除了达于极点之外,它并不泯除主客的分别,并不取消认识的对象。许多国学研究者以为,既然主张“天人合一”,就没有了对待,也就不可能再有认识,由此认定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科学思维。其实,这是一个大误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主客融为一体是指主客乘同一时间之舟,相伴相随,同流大化。此时主客之分依然存在,只是不取对立、冲突的态势,故不仅完全可以进行认识活动,而且以这种方式认识世界,与西方科学相比,其所进入的则是世界的另一层面。
首先,以主客相融的方式认识世界,主体与客体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含的,所以明确承认所获知识中含有主体成分。事实上,在很多的认识活动中,排除主体对客体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因此,这样的知识只强调真实性,不强调客观性。运用这样的知识于实践,只要考虑到其主客相融的特点,做相应安排,同样可以取得圆满成功。
以上说的是“外观”。主客相融一体,做到深度入静,还可能实现“内观”,或称“反观内省”。通过内观可以获得许多外观和反映论所不能得到的知识。
其次,既然主客一体,相伴相随,主体就应尊重外物,不得加以控制、切割、隔离。对待外物只能采取“顺”的方式,在顺随外物自然运演的过程中,去发现它们的规律。如果做实验,也是在维护对象自然整体的彻底开放的状态下进行。这样揭示的规律,属于事物的自然整体层面,也就是现象本身的规律。
中国哲学和中医学所说的“阴阳”,就是天地万物和人之生命自然整体关系中最具纲纪性的关系。而以阴阳为总纲的自然关系之网,从自然整体的角度观察,则难于分辨出明晰的因果关系,而处于极其复杂交错的互为因果的关系之中。所以中医学和中国传统科学不以西方哲学所说的因果关系立论。而因果关系并非规律的唯一形式。
第三,从主客一体出发,就是以时间为本位来观察世界。从时间角度看世界,万物作为整体是一个自然演生的过程,其部分是由整体所产生、所分化、所决定。因此认识事物的重点在于研究其自然生化的过程,主要不是从部分看整体,而是从整体看部分。一切还原为物质实体构成的做法,虽然静态的部分构成清楚了,但动态的自然整体联系却被破坏而遗失了。中国传统的认识论正是要把握事物动态的自然整体联系。
中国的认识论不取物质实体方向,而着意研究事物(系统)自身内部、事物与宇宙环境、事物与认识主体之间自然存在的关系。这些关系具有无限性、变动性和随机性。因此描述这些关系的概念体系也必须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但又不失动态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即所谓“变中之常”。这样的概念体系,就其对自然整体之复杂动态关系网的描述,要求做到清晰、准确而决不模糊,但其内涵又必须留有随机变化的足够空间,因而带有极大的灵活性。概念的这种特点是由事物之自然整体状态所决定,而绝非不科学的表现。
中医学正是这条认识路线的集中体现,用老子的话即“道法自然”。阴阳五行是人身五藏六府和天地万物共同受制的规律性的基本关系,藏象经络和各种辨证法则则是人之活的生命在自然整体状态下所呈现的规律。所以中医治疗不是去寻找和祛除物质实体的病因病灶,而是通过调整和恢复人之健康生命的自然整体关系,激发人身自有的康复机能,使病因不得在体内生存,使病灶得以自然痊愈。
中医哲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并进一步开发体现在中医学中的这条中国式的认识路线。
三、中国传统认识论具有伟大生命力
毫无疑问,发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取得了辉煌成就,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生活便利,这是不容否认的,但同时它也产生了不能由它自身克服的巨大负面效应。究其最终根源,正是在于它以“主客对立”为认识的出发点和一切行为的基础。由主客对立产生了物质科学,同时也使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关系遭受无情的破坏。
对物质实体的发现和研究有其必要和成功的一面,但这样的认识绝不是万能的。西医学走这一条路,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面对奇妙的生命也遇到了许多难于逾越的困难。据本世纪初报道,美国的医疗费用远居世界之冠,而化学合成药物的副作用等医疗事故却已成为美国人死亡的第三杀手。
中国式认识论从主客相融一体出发,所把握的是事物自然整体层面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就可以避免上述西方科技的缺失,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当然,中国的认识论和科技传统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天然的局限。但是,事物的自然整体层面是真实存在的,不会消失的,从宇宙大观看,与物质实体同样具有独立本体的意义,对事物的形成、变化和演进起着具有决定性的特殊的作用。试想,如果天地之间没有日月阴阳、昼夜四时的关系变化,光有原子、分子的物质存在,大地之上能有今天如此众多的物类吗?人之生理结构和生理功能能够形成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见对天地万物自然整体关系的研究和掌握,是以主客对立为基础的西方科学不能代替的。
自1840年至今,我们的许多知识分子一直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是中国文化的失败,是中国传统科学落后的结果,甚至根本否认中国传统有自己的科学。因此力主丢掉传统,学习西方。然而,从中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高度看,这一至今仍被很多学人视为真理的结论,其实是极片面的!我们知道,在生物进化和人类社会中,并非一概是优胜劣汰。历史上,文化落后的民族打败甚至消灭文化先进民族的事屡见不鲜。鸦片战争虽不属此,但鸦片战争的失败只是满清政府的失败,而绝不能证明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科学的落后。以战争的胜负或一时的兴衰来判定某种文化和某种科学的先进与否,这是一种比较的错位。中医哲学昭示我们,文化是多元的,科学也是多元的。不同元的文化与科学,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价值,不能相互取代。
(2007年4月27日写完,发表于《河北学刊》2007年第3期)
-----------------------------------------------------------------------------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 快讯
第228期(共6页)(2007年8月1日)[载www.tdsrjz.org或www.tdsr.cn]
本期责编: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
主题:阴阳的认识论意义
**************************************************************************************
阴阳的认识论意义
刘长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提要]
中国传统科学拥有一条与西方科学不同的认识路线。要说明这一点,必须充分估计运动和运动所形成的关系的独立意义。事实上,宇宙分为物质存在和运动关系之网两大对立层面,二者在存在方式上具有互斥性。因此认识不可能同时以这两个层面为出发点,而必定或者以物质实体为本位,或者以运动关系之网为本位来把握世界。这样就形成了对世界认识的两条路线。西方传统的认识论属于前者,中国传统的认识论属于后者。认识层面与认识方法是相应的。于是,西方科学主要采用抽象方法、封闭式实验方法和还原方法,中国传统科学主要采用意象方法、彻底开放的实验方法和静观方法。阴阳概念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路线的特点。
关键词:运动关系,意象,静观,阴阳
中国人视阴阳为万物本根,妙化之源。阴阳昭示了一种与西方哲学不同的宇宙观,并代表了一条中国特有的认识路线。
一、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要重新定位
为了论证以阴阳为基本范畴的宇宙观和认识论,须从头、即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说起。
西方科学哲学,也是当今在中国居统治地位的哲学,将世界分为物质和运动这样两个最为根本的方面,强调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运动系物质在运动。就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可归纳为两个基本要点:1、物质和运动从不分离。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物质是体,运动是用;物质是本,运动是末。物质在运动中展示,运动不过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现代科学所说的信息虽然不等于物质本身,但仍然是物质运动的产物,是物质运动的一种方式。
基于以上看法,那么认识世界不外是认识运动与物质的统一,而统一的基础在于物质。就是说,认识世界归根结柢是要认识运动着的物质,或物质如何运动。即使现代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其实质仍然是以运动着的物质作为理论的出发点,所谓复杂系统和复杂性运动仍然是以现实存在的物质结构为基础,只不过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极大的横向综合性和高度的抽象概括性。
这里所说的物质,是标示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存在于人的感觉之外,可以直接或间接被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故物质作为客观实在总是处于与人的感觉并立相外的位置。
物质存在的这一基本性质决定了,它的具体存在方式必定是有形、有限的,同时它首先是一种空间存在,以空间性质为主、为本,以时间性质为次、为从。因为人的感觉器官的感知能力只能把握有形有限的事物。而一切有形体、有界限的存在,必定是空间性质占优势的存在,否则就不可能具有相对稳定的形体和界限而被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西方科学哲学着眼于世界的实体,视世界统一于物质,所以在观察世界时以空间为本位。或者也可以说,西方学者在观察世界时以空间为本位,故将物质实体视作世界统一的基础。
纵观古今,西方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与上述哲学观念始终是相应的。不可否认,这其中包含了真理性,并且在人类认识史上确实创造了辉煌。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上述关于物质与运动关系的看法不过是一种认识路线的产物,是不完善的,存在偏颇和缺失。
问题的关键在于,上述哲学没有充分估计运动和运动所形成的关系的独立意义。
世界的确存在物质和运动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融合在一起,不可分离,以至没有真正的分界。比如就原子之间的化合与分解而言,原子是物质存在,化合与分解是原子的运动。然而,原子自身也充满运动,由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运动关系所构成。由此推出去,无不如是。因此,物质和运动的区分仅具有相对意义,不能简单地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属性”,物质派生运动。事实上,物质与运动既相融不分,又各具独立意义,可以说它们互为“属性”,处在相互派生之中。
运动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具体的物质存在是有限的,而由运动交织成的关系和联系是无限的。
物质是一抽象概念。实际中存在的物质,都是有具体性质的个体化的实物或物理场,无不具有自己的时空边界。但是,这些具体的物质存在在运动过程中,必定会与其他物质存在发生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联系。这些关系和联系即是运动的显示,运动的过程和体现。它们以自然整体的方式存在,没有时空界限,构成一个永恒变化着的杂错交织的整体运动关系之网。这个“网”是无限的,不可切割的,如果硬加切割,则会破坏宇宙整体运动联系的本来面目。
毫无疑问,这个宇宙运动关系之网与构成宇宙的所有物质存在之间,是相互应合的。但是,由于运动关系的复杂交错,彼此影响,它们与各有时空边界的具体物质存在不可能保持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作为无限的运动关系之网,实质系宇宙的整体层面。这个无限宇宙的整体层面相对于各有时空边界的具体物质存在,自然具有了巨大的独立性和特殊的规律性,不为各具体的物质存在自身所固有。
我们知道,每一具体的物质存在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物质系统。该物质系统作为一个本始的整体,除了其物质构成之外,应当包括它自身在自然状态下固有的全部内部联系和与宇宙运动关系之网发生的所有外部联系。而这些物质系统在自然状态下的所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就是该系统的自然整体层面,它们都属于宇宙运动关系之网的一部分。物质系统的复杂程度越高,其整体层面的独立性和特殊规律就越是不能用其组成部分和物质构成来说明,而各个物质系统的自然整体层面与宇宙运动关系之网是连为一体的。
可见,实际中存在的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显示为无数有一定时空边界的个体物质存在与无限整体的宇宙运动关系之网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宇宙中同时共存、又各具独立和特殊意义的两个实在的层面。这两个层面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推动,相互决定,而决不是仅由一方(物质)派生另一方(运动)。所谓物质进化,物质系统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正是在宇宙运动关系之网的作用和制导下实现的,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运动关系中方能实现。
老子说: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73章)
“天网”即“天之道”,也就是宇宙运动关系之网。它究竟由什么来承载,通过什么来实现,在这里可以不具体讨论,因为运动和物质存在相融而不可分,运动是物质和其他一切实在(元气)的存在方式,物质和其他一切实在(元气)也是运动的存在方式。总之,运动和一切实在,“天网”和万物,虽各有自己的独立意义,但不是各占不同空间的两个东西。这里要辨明的是,运动和一切实在不过是宇宙存在的两面:从物质的角度看,宇宙由无数具体有限的个体实在所组成;从运动的角度看,它显示为无限不可分割的宇宙关系之网。
表面看起来,“天网”性虚,物质性实。天网不像物质那样有形可见,有体可察,但它无所不通,无所不及,无不包容。正是由它推展流形大化,运变万物生神。
它虽然性虚,却并非无迹。天网之迹,其实就是万物在自然状态下变化着的现象。运动的自然呈现,就是现象。现象显示运动过程,它将一切运动关系物化、形化。所有交叉错综的运动关系都会通过现象综合地昭显出来,储存起来,发挥效能。现象即宇宙万物的自然整体层面,系各物质系统表里内外、上下左右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反应和反映。现象的丰富性、变动性、随机偶然性,等等,正是根源于运动关系的复杂性、无限性和不确定性。现象就是“天网”的作用和明鉴。
现象作为宇宙万物的自然整体层面,决不仅仅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物质实体的外在表现,更不是什么片面的、零碎的,其本身就有自己的规律和本体存在的独立意义,对宇宙演化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现象的实质,也就是运动和运动所形成的宇宙关系之网。
二、 阴阳是“天网”中起决定作用的关系
由于宇宙分为物质存在和运动关系之网两大对立层面,二者在存在方式上具有互斥性,一为无量之有时空界限的个体,一为统一之无时空界限的“天网”,因而认识就不可能同时以这两个层面为出发点,而必定或者以物质实体为本位来把握世界,或者以运动关系之网为本位来把握世界。这样就形成了对世界认识的两种选择。西方传统的认识论属于前者,中国传统的认识论属于后者。
认识层面的特点与认识方法的特点是相互对应的。
物质实体层面,其具体存在是有边界的个别事物。对这样的事物,根本上须要从相对静止的角度去观察,才能对它们的存在和变化作出明晰的刻画。而从相对静止的角度去看事物,人们看到的是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决定整体。因此,对它们的认识就要从实体构成上去进行。于是,切割分解的方法,还原的方法势必成为基本的方法。对整体和过程的把握则须在分解还原的基础上来完成。
“天网”层面,其具体存在是各种运动过程和由它们所形成的无时空界限的极端复杂的整体联系。对这样的运动关系网,根本上必须从动态的角度去观察,才能对它们的存在和过程加以把握。而“天网”的呈现就是自然状态下的现象,故把握“天网”就要在自然的运动过程中观察现象。现象作为事物的自然整体层面是不容分割的,而在自然整体状态下观察现象,事物演进呈现整体产生和决定部分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要把握宇宙运动关系之网的本质和规律,实际就是要通过现象找出“天网”中那些起规定性、制导性作用的关系。正是那些“不争而善胜”,“不召而自来”,无所不及,无不包容的关系,推动事物演进,使整体产生和决定部分。
由于对宇宙存在层面的选择不同,西方人以物质实体作为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概念,而中国人以天道——天网作为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概念。西方人在物质实体中找到了原子、粒子,而中国人在天道——天网中发现了阴阳、五行。西方科学以物质原子为万物之本,中国科学则以天道阴阳为万物之本。
众所周知,阴阳不代表任何物质实体,是指某种运动状态及其所形成的关系。而这种状态和关系源于日、月、地三者的交错运动:
“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系辞上》)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阴阳系日月。”(《灵枢·阴阳系日月》)
“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素问·阴阳应象》)
受日照射为阳,受月照射为阴。天之影响为阳,地之影响为阴。日月往还,天地动静,就生出了阴阳交替。“神明”即指阴阳,阴阳成为规定天地万物运动变化最根本的规律,系世间一切妙化之源。
阴阳在大地上的本始表现即昼夜、四时。昼为阳,夜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一过程直接显示为明暗、寒热的交替。明暗、寒热系阴阳的基本性态。从此基本性态出发,则引申出动静、进退、出入、升降、内外、显隐、伸收等动态关系,分属于阴阳两范畴。继而再将刚柔、水火、雌雄、仁义、南北、东西等的功能趋向赋予阴阳的属性。“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同上)凡与水火相类的性态,均可纳入阴阳。而水火的性态集中代表了日月、天地的功能趋向。
阴阳的各种引申义与阴阳本义——昼夜四时及其基本性态——明暗、寒热,是有内在联系的。从具体表现看,那些引申是阴阳本义本性的延续和扩展,它们相互勾连,相互包含。从本质上说,它们之间有感应关系,即“同声(类)相应,同气相求”(《易·文言》),有“气”相通。
由于与昼夜四时、明暗寒热发生感应关系的事物无量繁多,所以阴阳概念具有极大的广普性,阴阳关系成为支配天地万物的一条基本规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太阳、月亮和地球往来周旋,交错变换,其向外辐射的作用乃是大地万物得以生化演进的根源。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包括日月往还、天地动静在内的所有阴阳现象,有可能受更大时空范围和更深层的阴阳关系的决定与影响。
《易传》明确立论:“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刚柔者,立本者也。”
(《易·系辞下》)《内经》更有详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素问·四气调神》)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
这些论述认为,源于日、月、地三者交错运动的阴阳关系,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因和规范,决定着万物的死生终始和无穷变换。从变化和状态的角度看,阴阳的确是万物成毁的本根和依据。没有亿万斯年昼夜四时的往来循环,天地之间光凭着分子、原子和各种速度的粒子,是不可能有今天如此多样和如此样态的形物、生命类型和万千变化的。
《内经》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天地之气即阴阳之“气”,四时之法即阴阳之法。人为万物之灵,万物和人都是在天地四时即阴阳关系的规定下生成和运化。因此,“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同上)上下表里、藏象经络无不取法阴阳四时,无不与阴阳四时通应。如肝、心、脾、肺、肾分属春、夏、长夏、秋、冬(五行),十二经脉与十二月相应,还有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等。万物亦如是。
可见,由日、月、地形成的阴阳关系,就像“基因”一样,通过恢恢天网赋予万物万事,将其刻印在它们身上。只不过这种“基因”不是有形物质,不是分子原子,而是一种运动关系。这种运动关系生存于一切生化过程之内,成显于万物和人的功能结构之中,同时也就决定它(他)们的形体和状貌。
由于天地万物无不含有阴阳“基因”,因而组成了一个有规律性联系的统一的“大家庭”。不同事物之间,按“同气相求”的法则,会交错发生“以阳召阳,以阴召阴”(《庄子·徐无鬼》)从而相互加强的关系。由是,不同事物的阴阳实际上也会交错发生互根、对待的关系。中医学正是依据天地万物的这种关系,建立自己的治疗和药物理论。选择和炮制自然之物,或创立某种手段,因其性能的阴阳偏向,用以调节和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中国传统的广义生态学(如堪舆)、农学、建筑工程学、各类管理学等,也利用这种自然存在的关系,为实现最佳目标服务。
西方科学的自然观以物质为宇宙存在的基础,认为宇宙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并进而提出物质形态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究其实,西方近现代的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就是以这种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学科的具体研究对象不同,但统一的物质概念能够使它们相互沟通。
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强调一切存在都是变化的存在,宇宙本身就是流形大化,因此以自然状态的运动关系为一切存在的基础。而宇宙真正的统一性,在于万物皆为天道或元气所生所化。天道或元气的实际显现就是复杂多样的运动关系,或称“天网”。天网中起决定作用的普遍存在的关系,则使各类不同事物相互沟通。
正像西方科学主要研究物质运动和物质形态那样,中国传统科学主要研究“天网”,着重从中发现起重要作用的普遍性的关系,揭示它们对天地万物的制导和影响。因此中国的认识论势必采取“以大观小”的自然整体的方法,而不是“以小观大”的还原方法。
三、 阴阳是意象概念,不是抽象概念
“天网”通过自然状态的现象昭示,现象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无限广远的联系。直接承载现象的是物质实体,而物质实体躲在现象背后,所以要把握物质实体就必须将现象在思维中“过筛”,拨开芜杂,祛除现象中非“本质”的,即与物质实体非直接性的联系,提取“本质”性,即与物质实体直接相关的联系。因此,抽象方法成为西方科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中国传统科学寻求天网的规律,也就是能够在自然状态的现象中发挥效能的规律。这样的规律一定与天网无限广远的宇宙联系相贯通,相适应,并以其为存在的必要条件。所以要探索天网的规律就必须保持现象的原始状态,在不对现象进行任何破坏或人为控制的前提下,提取“象”信息,加以分析和综合,比较和类推,进而找出具有重复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规律。这样的规律不表现为抽象的形式,而表现为象的形式。在思维中做这样的加工,所采用的是意象方法,简言之,就是做概括而不离象的思维方法。
阴阳即主要是以意象方法获取的意象概念,系表现为象的形式的规律。
任何概念都有特定的内涵,即自身的规定性。抽象概念的内涵是通过思维获得的抽象共性。这种共性在现实世界是不直接存在的,而只寓于现实存在的个性之中。如物质为抽象概念。现世界没有赤裸裸的“物质”,物质的规定性作为思维的产物,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客观实在之中。意象概念的内涵则不是抽象共性,而是某种共有的象,可称“共象”,也就是某种感性具体的运动关系的规定,它们作为现实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重复性。如张仲景对六经病的概括,就属意象概念。六经病中关于太阳经病,他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脉浮、头项强痛和恶寒都是病象,三者的组合构成太阳经病概念的基本内涵。只要同时出现这三种病象,即为太阳经病。太阳经病有自己特殊的变化规律,治疗也有一定的相应之方。
前面提到阴阳的直接表现、基本性态和引申性态,它们作为阴阳概念的规定性,显然不是抽象共性,而是现实存在的运动状态、过程和关系,表现为象,而非抽象。《内经》之《阴阳应象》的篇名已清楚指明,阴阳属于现象层面,以象的形式出现。
《内经》说:“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何谓“名”?《说文》:“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也。”名就其字义,是指以文字或口说指称某一事物。该事物本来可见,因冥而不得见,故须以文字或口说来指代。此注与先秦诸子相一致。《管子·心术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荀子·正名》:“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名与实相对,是对有分别之形物的称代。就是说,名之所指是感性具体的实物。这一点,荀子有专论:“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同上)“天官”,指人的感官。“意物”,指以感官感知事物而形成感觉之象。“比方”,比较对照。“疑似”,即拟似,指事物的实象一致。如果事物的感性实象相近而通,为同类同情者,则约定一个共同的“名”称指,以便表达和交流。
可见,所谓“名”是指代具体实象、实物的概念,其内涵不是西方哲学所说的“共相”,而是某种感官可意之象的规定。阴阳作为“名”,正是指代一系列可感之象。但是,阴阳同时又“无形”。“无形”的第一层含义是说,阴阳不是指物质形体。而不表示物质形体的象,则只能是表示某种运动关系。其第二层含义则在强调,阴阳作为天网中的一种运动关系,不是仅对某种特殊的形物发生作用,也不为某种固定形物所专有。就是说,阴阳作为某种“象”,是有严格界定的(“有名”),但它所标示的运动过程和关系却可以、而且必定会与万物发生联系,体现在任何一种形物身上(“无形”)。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42章)原来,万物是在宇宙运动关系网的大环境中,在相互作用、漫长演化的过程中,因日月往还、天地动静而收受了阴阳关系。归根结柢阴阳是自外至内、自大(范围)至小(范围)的作用和影响,从而使万物呈显阴阳的性态和趋向。故曰“负”阴而“抱”阳。
一切概念不仅有内涵,还有一定的外延。外延指合于概念内涵规定的所有对象。一般以抽象为特征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成反向关系:内涵越丰富,外延越狭小;内涵越空疏,外延越广大。然而,用意象方法形成的概念却不同。意象概念的规定不是抽象共性,而是感性具体的运动关系,所以内涵和外延不是反向关系,而是正向关系,内涵越丰富,外延越广大。如阴阳的意义由昼夜、四时引申出明暗、寒热以至升降、出入等等,内涵增加,外延也就跟着扩大。清代名医程钟龄说:“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至于病之阴阳,统上六字而言,所包者广。”(《医学心悟》)寒热、虚实、表里是人体生命运动的整体感性状态和关系,显示为病“象”。阴阳将此六项统为自己的内涵,就把所有可能出现的证候全部囊括。如果内涵仅限于六项中的一部分,其外延就会减少,就不能涵盖一切证候。
更重要的是,由抽象概念和意象概念分别形成的“类”别关系有本质不同。抽象概念所涵盖的事物与该概念所规定的“类”的关系,为类属关系,即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凡属于某一类的事物,一定具有规定该类事物的抽象共性,它们也仅仅是因为共同具有这一抽象共性而被联系在一起,归为一类。它们的统一性正是在于这一抽象共性。它们各自的特殊性则不在其类概念之中。
意象概念也形成“类”。意象概念所涵盖的事物与该概念所规定的“类”的关系,为归属关系,或称归纳关系。它们不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因为由意象概念所形成的类别,其规定性不是某种抽象共性,而是某种感性具体的运动关系。凡受制于某种具体的运动关系的事物,就归属于某一类。而所谓某事物受制于某种具体的运动关系,当然是指整个的该具体事物,也就是它感性的全部。所以,依据意象概念所做的归类,事物不是以其部分,更不是以某种抽象共性归于某一类,而是以其自然的整体进入该类。就是说,属于某一类的诸事物,不是在抽象共性的层面发生联系,而是整个事物与整个事物在共有某种具体运动关系上发生联系。这种联系是个别与个别、个别与全体之间的联系。
由上可见,抽象思维有利于寻找现象背后的本质,即物质实体的性质及物质实体之间稳定的直接的关系。意象思维则适合于探察现象层面,即自然整体事物之间稳定的规律性的联系。例如以四时阴阳为基础的五行,就是意象概念。其内涵不是什么抽象共性,而是自然状态下事物与春夏秋冬四时的感应关系。凡与春季发生感应联系的各种事物,其性属“木”,为木类;凡与夏季发生感应联系的各种事物,其性属“火”,为火类;凡与长夏发生感应联系的各种事物,其性属“土”,为土类;凡与秋季发生感应联系的各种事物,其性属“金”,为金类;凡与冬季发生感应联系的各种事物,其性属“水”,为水类。五行代表五种属性,它们不是抽象共性,而是五种感性具体的运动关系,凡具有这种运动关系的事物就分属一行。而同行之物会发生相应相成的关系,不同行之物则分别具有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关系是阴阳关系的展开,也是“天网”中起重要作用的关系。这些规律性的关系是实际存在的,认识它们,利用它们,无疑是人类科学事业不应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 阴阳认识路线的彻底开放性和自然时间性
要把握物质实体及物质实体之间的关系,光通过思维中的抽象是不够的,还须要做控制边界条件的封闭性实验。所谓控制边界条件,就是在实验中将现象“过筛”,将现实中存在、却不为我们所关注的作用关系排除,而只剩下我们所感兴趣的关系和过程。这就是近现代科学所说的实验方法。这种实验方法同抽象方法、还原论方法相辅相成,一脉相通。它体现了以主制客的主客对立关系。
中国传统科学寻求“天网”的规律,必须保持宇宙运动关系和万事万物的自然本始状态,所以不可能采取上述实验方法,而是采取静观的方法。静观,是在保持和不干预事物之自然本始状态下,对事物的运变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易传》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下》)此即静观。如果可能,还要设法做彻底开放的实验,就是在完全自然本始状态下做实验,如“神农尝百草”。可见实验方法有两类:封闭式和彻底开放式,分属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前面提到,事物的自然本始即自然整体状态,包括事物系统自身的全体内部关系和事物系统与“天网”的所有外部关系。须要特别指出的是,事物作为认识客体在实际过程(包括认识过程)中与主体建立的互动关系,也是事物系统外部关系的一部分,为事物自然整体状态不可缺少的组成。西方科学要把握物质实体的本来面目,而物质实体的实际存在是有时空界限的个体,因此十分强调认识的客观性,强调在认识过程中严格划清主观和客观的界限,在认识的结果中要彻底排除主体因素。对于西方科学,认识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是不可分的。
中国传统科学则不然。要真正保持事物的自然整体状态,做到静观,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就必须“相融”与“合一”。“相融”与“合一”并不意味泯除主客界限从而取消认识,而是承认和尊重主客在实际过程(包括认识过程)中建立的互动关系,不做彼此分隔,并将其包括在认识的范围之内。事实上,在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彻底排除主观因素和主体对客体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主客相融、天人合一的关系中如何实现认识?认识的根本方法为何?岐伯曰:“惟顺而已矣。”(《灵枢·师传》)《易传》也说:“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卦·彖》)“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卦·彖》)“说(悦)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临卦·彖》)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这样的论述不胜枚举,说明中国的认识论以“顺”为基本原则。顺,就是在不干预、不控制客体的前提下,因循其自然整体的运动,寻找其变化的规律。
“天网”和万物自然整体的状态,即宇宙运动过程和运动关系的本始状态,突出显示的是原本的或自然的时间。而躲藏在现象背后、以一个个具体的个体形式存在的物质实体,则突出显示的是空间。意象、静观和彻底开放的实验,是顺应自然时间流变的认识方法。抽象、还原论和封闭式实验,是适应空间稳定构成的认识方法。中国传统科学着重事物的气化生成,不等于不关注事物的空间物质构成,但它是从天时流变的视角去考察对象的空间物质构成,故与西方物质科学有着本质差别。西方科学着重事物的物质构成,不等于不关注事物的整体时间变化,尤其在古希腊时代和现代系统科学中,有关于整体生成过程的许多精彩论述,但它是以物质实体为基础讨论对象的变化生成,或虽然离开具体的物质实体,却仍以主客对立的方式和抽象思维来研究事物的整体性和生成过程,因而不可能进入事物自然整体的范畴,不可能与本始状态的“天网”沟通。由此看来,由于看世界的立场和本位不同,“生成论”和“构成论”都各有两种形态,故不能笼统地以“生成”和“构成”作为中国与西方不同认识取向的分界。
毫无疑问,物质和运动、空间和时间是相融而不可分割的。那么,以物质(空间)为本位去研究运动(时间)和以运动为本位去研究物质,这两种认识方向最终能否汇合呢?就是说,中西两条认识路线、两种科学体系能否最终沟通呢?答案应当是否定的。因为这两种认识方向,都以破坏对方存在的根本条件为前提。
当以物质为本位去认识世界时,由于具体的物质存在是有时空界限的,所以要清晰地把握它们,就必须适度折断它们与宇宙“天网”的联系,将它们分离开来,抽取出来,加以研究。这样,宇宙运动关系的整体状态就被破坏了。于是,天网及其与该物质存在的本始联系就不可能进入视野。反之,当以运动为本位去认识世界时,由于自然状态下事物运动所建立的联系是无限的,所以要原本地把握它们,就必须保持对象的自然整体状态,不破坏对象与天网的任何联系。这样,对象的实体构造和时空界限就处于流变和振荡之中,从而被模糊了。因此,从这两个认识方向的任何一方,都永远不可能过渡到另一方。
由于物质与运动、空间与时间本来就相反相成,相融而不可分,故而这两个认识方向对称互补,都有无限发展的前景。而它们的认识成果,一定可以相互启示,相互利用,成为促进对方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6期]
-----------------------------------------------------------------------------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 快讯
第229期(共2页)(2007年8月2日)[载www.tdsrjz.org或www.tdsr.cn]
本期责编: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
主题:关于加强地震预测工作的呼吁
********************************************************************************
关于加强地震预测工作的呼吁
2006年是唐山地震发生30周年。我们参加了2006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从海城地震到青龙奇迹研讨会”。在会议内容的感召下,特提出“恳请国家加强‘地震预测’工作的呼吁”。
“地震预测”是当今尚未解决的世界性科学难题,关系着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理应成为我国政府和地震部门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
我国是地震灾害非常严重的国家.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后,周恩来总理当即到现场视察,组建地震监测队伍,提出了“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防工作”的地震工作方针,为我们地震预测预防工作的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周总理还亲自委托我国著名学者李四光、翁文波教授研究地震预测。
李四光、翁文波没有辜负周总理的嘱托,他们突破现有西方主流地震理论和观测方法的局限,分别自主创新地提出了以地质力学的地形形变理论和信息预测理论作为地震预测、预报的理论基础,相应地提出了用仪器监测地应力变化和可公度法来预测地震。翁文波还亲自筹组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团体。
我国广大专业和业余地震工作者,在广泛调查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预测方法基础上,涌现和成长起一批新型地震预测专家,他们在李四光、翁文波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天地耦合”、“旱震关系”、“磁暴月相二倍法”、“信息有序性”等地震预测新理论与新方法。在地震监测手段上也有了很多新发展和新创造,除自制的地应力仪外,陆续开发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下水、地电、地磁、次声波、地倾斜等地震监测仪器,使我国的地震预测工作,从理论方法到监测手段都获得了很大进展。这些理论、方法、仪器、手段,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当代先进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科学理念的结合,具有自主创新的鲜明特点。
20世纪70年代,由于正确贯彻了周总理提出的专群结合、土洋结合的方针原则,我国成功地预测、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7.3级地震。对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震前确有预测和局部预报,只是由于预报受阻才酿成重大悲剧,但毕竟还是创造了在唐山强震下青龙县无一人死亡的奇迹。近十几年,我国专业和业余地震工作者,又对国内外一些强震进行了成功的预测。中国人一次又一次成功预测预报地震的事例,打破了“地震不可预测”的悲观论点,使我国在地震预测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遗憾的是,随着国务院(1974)69号文(即国务院批转中国科学院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的报告,其中提出和论述了地震工作方针)被(有意或无意地)终止执行,实践已证明行之有效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被边缘化,甚至被取缔,至使我国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阻碍了它的蓬勃发展。
从全球角度看,当前处于天灾重大灾害频发时期。为了我国科学事业的自主创新,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东方科学思维与方法),为了中国人民和全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中国人应有决心、有信心把地震预测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为此,我们恳请我国政府、特别是地震部门加强地震预测、预报工作:
一、国务院及中国地震局应明确恢复和监督执行国务院(1974)69号文件所强调的“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防工作”的地震工作方针。
二、认真总结并吸取唐山地震血写的教训,认真总结海城地震成功预报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青龙县预防地震的典型经验,广泛地加以宣传,让人民群众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地震文化和地震科学知识。
三、在今后的地震预测工作中,贯彻“双百”方针,建立奖惩制度和问责制度,奖励并充分发挥对地震预测有自主创新的有功人员作用;对玩忽职守、贻误预报时机并造成重大损失者追究其责任。
四、严格区分地震预测研究与地震预报(向社会公告)的界限。地震预测专家只进行地震预测研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开展开放式的预测研究;政府部门根据不同专家预测成果、经综合后负责向社会以不同形式发布地震预报(公告)。这样既可减少专家进行地震预测的压力,又能把因误报地震(公告)可能带来的损失减低到最小程度。
我们呼吁:我国所有从事地震预测、预报的同志,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把地震预测、预报放在自己全部工作的首位,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确保2008年奥运会地震安全出力,为祖国的地震预测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呼吁人(按姓氏笔划):
王文光:中国专利局,高级工程师
任振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孙文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
孙振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李世辉: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杨雨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张以诚:中国矿业联合会,研究员
张家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矿冶局,高级工程师
陆吉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周 明:中国文联,编审
金燕侠:《光明日报》社,主任编辑
胡祖尧: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原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
耿庆国: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徐好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
徐道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徐钦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殷 杰:华夏意象文化艺术书院教授
黄相宁: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研究员
商宏宽:地震出版社,编审
2007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