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璎——又见人间四月天(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59:50

林璎与越战纪念碑

  关于越南战争,美国人一直争议不断,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是在帮助越南人,另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无权干预其他国家的事务。所以战后许多年都在为此争论不休。这样,参与越战或战死在战场上的人的亲属,便感到受到了冷落。有人提出修一座纪念碑,以抹平人们心中的伤痕。1982年,美国国会同意越战老兵的要求,决定建一座越战阵亡者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

  21岁设计美国越战纪念碑。21岁的华裔女大学生林璎设计的方案在1441件应征作品中被选中。她当时还是耶鲁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学生。她设计的方案是: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像打开的书向两面延伸。两墙相交处从下面到地平面,约有3米高,底线逐渐向两端升起,直到与地面相交。墙面上刻满阵亡者的名字。林璎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那么多身价不菲的建筑大师的作品都被淘汰了,一个尚未大学毕业的女孩子的作品,怎么会好?有人说:它像澳洲土著民用的回飞镖,而回飞镖意味着灾难必将重演。有人说:这是地面上的一个黑洞,是麻烦的象征。有人说:纪念碑应该拔地而起,雄伟壮观,而不应陷入地下。

  接下来,批评逐步升级到人身攻击。什么“丢脸的破墙”、“令人羞辱的阴沟”、“黑色伤疤”等等。有人嘲讽林璎,你可真幸运,只在纸上画一道黑线,就拿了冠军。最后,人身攻击又升格为政治攻击。说什么:“怎么能让一个亚洲人设计在亚洲发生的战争的纪念碑,那对我们美国人岂不是太讽刺了吗?”一个美国大富翁看到纪念碑是一位亚洲人设计的,大怒。他自己掏钱给那些气愤的越战老兵买机票,鼓励他们去华盛顿抗议。他还纠集了一批人提出由政府拨款,请一位白人雕塑家,再设计一个包括三个美国军人和一面美国国旗的雕塑,建在林璎纪念碑的正前方。闹到最后,连美国内政部长沃特也出来干预,他说:如果不能和反对者达成妥协,就取消建纪念碑的计划。

  林璎坚持自己的主张。她尖锐地指出:那些附加的东西对于原作无异于一种造成缺陷的入侵行为。她不同意野蛮地将两种风格的纪念碑放在一起的做法。她说:“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我的确希望人们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

  形势越来越严峻。幸运的是美国建筑界与艺术界是厚道的,主张学术公正。他们为了平息争论,决定再度审阅一次全部1441件大赛作品。全体评委再次表决,大家仍然一致认为林璎的作品确实是最好的。可是,他们为了调和强烈的反对声音,也是为了让这样一个天才的、杰出的作品能够问世,最后同意了在纪念碑附近再建一个“三个战士铜塑”以及一面美国国旗。1982年10月,纪念碑建成,碑面上镌刻着58132名美军越战阵亡者的名字。

  竣工的日子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人们在纪念碑上寻找着自己在越战中死去的朋友或亲人的名字,献上鲜花和礼品,寄托哀思。但是,在典礼上居然没有任何人提到林璎的名字!在典礼的节目单上,也只印着另一个人设计的“三个战士铜塑”。

  争论的热潮尚未完全平静,林璎已离开了热潮的中心——华盛顿,开始了继续求学之路。这种宠辱不惊、踏实努力的品格让人一下子就想到她的家庭。她的父亲是陶瓷专家,美国俄亥俄州美术学院院长,母亲是俄亥俄州英语文学教授。姑父是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姑母就是林徽因。家庭的影响,亲属的熏陶,个人所受的教育,成就了林璎。几年后,她获得了耶鲁大学硕士学位,接下来又获得了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威廉学院和史密斯学院荣誉博士学位。正直的美国人没有忘记林璎的贡献,在纪念碑落成后的几年,大量的荣誉和奖励接踵而至,1984年她获得了美国建筑方面的权威奖项——美国建筑学院设计奖,随后又获得了总统设计奖。她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璎的纪念碑已经成为最具观赏性的场所之一。当人们在纪念碑上找到自己朋友或亲人的名字时,他们在怀念和忧伤中思考和反省生命的代价和死亡的原因。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作品就应该具有这样的力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只有坚守自己的心灵,他的作品才能感动世人,超越时代。

林璎近日获美国国家艺术勋章,奥巴马亲自为其授勋。此最新荣誉是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2月25日,白宫东厅,美国总统奥巴马为身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披挂上紫绶带的金质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后记:

        我是因为龙庆忠教授的原因而去关注梁思成的事迹的,而在在整理梁思成的资料的资料时却被林徽因的故事深深第吸引而沉溺,后来把资料整理出《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刊登在自己的日志里,后来自己开博了,就把该文也刊登出来,没想到引来了许多同道中人而热捧。

        在评论中,有人问我:你知道林徽因有一位很出名的后人吗?我当时的回答:真不可能有比林徽因更出名的后人。结果——我错了!

        在整理林璎的资料时,我是按着《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思路去的,结果,文章就搁浅在草稿箱里一个多月。实在是太正路了,只能写出人物传记,无法去出彩啊!

        又实在不甘心文死稿中,最后一狠心,直接就把搜集的资料刊登出来。就有了这么一篇《林璎——又见人间四月天》

        实在是感觉文不对题,就补充部分内容。

 

在国内,林璎的名字是近几年才被人所熟悉。在她的身份介绍中,总是少不了这样的前缀:“林徽因的侄女”。林璎的父亲林桓和林徽因是同父异母的姐弟。在林徽因逝世之后4年才出生的林璎,从未见过这位姑妈,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总是将她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林璎的长相也确实和中学时代的林徽因有几分相似,人淡如菊,浓浓的书卷气质。美国的媒体这样来形容林璎给人的最初印象:“好像是一个要急着赶去上课的大学生。”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林璎完全不知道这个姑妈的存在。





   

林璎不会说中国话,直到21岁生日的时候,她才对自己的家世有所了解:“他(父亲)当时提到了姐姐林徽因,我的姑妈,一个建筑家……她和她的丈夫梁思成一起参与设计了天安门广场并整理了许多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史料。”林璎看得出来,父亲对这位姐姐很是喜爱。“我想正是出于这种钦慕才使他一直希望有一个女儿。”据说,林璎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果敢独断、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才情,正是和姑妈林徽因一脉相承。“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致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我曾经非常惊讶自己为什么会与中国建筑存在如此微妙的联系。直到在一次与家人回中国福建的经历中,看到了父亲度过童年的老房子,我看到了那些简单的庭院,精雕细琢的木头,可随意撷取的湖畔小景环绕着整个院子……”

  林璎是个大忙人,要在纽约苏活区的工作室工作,又要到遍及美欧的工地看进度,更要照顾两个稚龄女儿,她的丈夫是从事照片交易的丹尼尔·伍夫。 今年四十六岁、身高约一百六十公分的林璎,虽已名满天下,但她仍不讲究衣着,一名美国记者说她平时穿着就像一个「匆匆赶去上课而又害怕迟到的大学生」。 她为人极其低调,不喜和媒体接触,亦甚少参加社交活动,最近和前第一夫人希拉里一同被选入妇女名人堂,她觉得没什么,她已拥有许多荣衔,二十多年来,华人艺术家在美国各行各业大放异彩。名人追悼会一定找马友友拉大提琴;女星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或有钱的新娘选购礼服一定找王薇薇(Vera Wang);找人设计纪念碑、花园和景观,第一人选就是林璎。

     

梁启超曾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话送给儿子梁思成和媳妇林徽音,其实这句话亦可转送给林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