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大学必修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45:42
【《TXT论坛》www.txtbbs.com , 欢迎您来TXTBBS推荐好书!】【文案】
self-education awareness对任何一个大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我们要足够聪明,能为自己设计出完美的大学教育。在短短的四年间,我们将可以很有计划地去寻找机会,去建立关系,去利用资源,并通过自觉的训练,最终培养出过人的鉴别力、方向感和眼界……关 键 字: 必修课 大学 考试 任羽中 天生我才 挑战自己 张锐 【正文】《完美大学必修课——你不能错过的四年/大学时,有些事情你必须去做》作者:张锐&任羽中 TXT下载  序一:大学的实验室精神(1)  张锐 大学生活、大学教育与self-education awareness(自我教育的自觉),在动笔写这本书之前,我特意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联系了10个刚刚毕业的大学同学,问他们两个问题: 你觉得你的大学生活有缺憾吗?你觉得你的大学教育有缺憾吗? 对第一个问题,十个人中有八个说没有缺憾,两个说有,一个的理由是没有谈过恋爱,另一个的理由是从来没有出去旅游过。这个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里可以尽情享受青春与自由,可以理直气壮地在校园中多愁善感或者好高骛远。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无疑属于“有闲阶层”; 而从财富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现在每个大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现金流(收入)的预期,然后将这个现金流做一个折扣变现的分析,基本上我们也可以把大学生归于“有钱阶层”。尽管这些钱还没有真正装在口袋里,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未来的财富带来的心理上的积极效应:每个大学生都是可能受市场追捧的概念股,尽管口袋很瘪,可是对自己的预期都不低。因此中国的大学生呈现出一种和中国股票相同的特点:很高的市盈率(每股定价/每股盈利),牛气冲天——当然是在泡沫还没有被戳破之前。 嗦了上面这一段,其实是想证明,基本上每个人的大学生活都会很有意思,都会值得回忆,这也是那么多关于大学生活尤其是大学爱情故事的小说能火起来的原因。 但是,我们这本书关心的话题却并不仅仅是“大学生活”,而是“大学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从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中就可以看出来。与第一个问题截然相反,十个人中有九个人认为自己的大学教育有缺憾,理由林林总总,有非常概括的:荒废了太多的时间、没学到太多有用的东西、觉得自己懂的很多却找不到工作等等等等;也有非常具体的:英语学得不好、口才不够好、性格上有弱点等等等等。惟一一个没有缺憾的人的理由是: 我已经尽力了,再读一遍还是这样——于是我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对今日中国的很多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倾向于对自己接受的大学教育表示否定和失望。 你可以反驳说这个调查的结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人都可能永远会觉得学无止境,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谦虚”了起来,或者,并不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有问题,而事实是学生自己不够努力。甚至你还可以论证这个小小的调查在样本上有偏差——这十个都是我认识的人,因此他们可能都是像我一样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自以为知道什么是完美的大学教育的人。 这样的反问提醒我们,在本书中,我们将不会过多地谈论为什么中国的大学没有给大学生提供完美的大学教育。这个问题应该留给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一方面强调“与国际经验接轨”,一方面又拒绝考虑改变学生社团的注册管理制度的“中国特色”;或者花无数的美金去聘请“海归”学者,却不舍得在学生就业指导培训上认真投资。  序一:大学的实验室精神(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将从学生的角度来讨论: 如果你要一个完美的大学教育,你就必须要有self-education awareness。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你面对的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大学生的竞争,你面对的是一个自助式的教育环境,你要靠自己,去设计和取得一个完美的大学教育。  教育模式的变化  田园牧羊式教育VS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本积累教育。 工业经济早就毁坏了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可当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时候,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却还是一派田园风光。大学生们千辛万苦,闯过了高考的独木桥,来到大学的校园后,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大群绵羊中的一只,悠闲地徜徉在草地之上,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牧羊人要么不存在(想想看一年里你能跟那些有声望的教授说上几句话),要么他不管你的营养问题而只是教你要服从各种规矩——如果你幸运,来到比如北大这样一片比较肥美的草地上,也许四年中你漫不经心中也能吃到一些嫩草,但假如你所在的地方太贫瘠,或者你又不幸地被传染上了厌食症,那四年下来,你会发现你比四年前还要瘦骨嶙峋。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必须改变传统牧羊式的教育方法:那种放任学生沉者自沉、浮者自浮的方法,美其名曰是自由发展,其实也可以说是不负责任。倒退十年,这种方法也许还可以接受,因为那个时候大学里的智力水平远远高于中国社会的其他组织,无论学生在大学里获得了什么,都会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可近十年间沧海桑田,一方面国门打开,外来知识迅速进入,使得社会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要求突飞猛进,达到了“国际水准”;而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迅速和大学里教授的知识相对缓慢的更新,使得大学能够提供的智力资源比起社会的需要而言,已经不具有任何的优势。 这种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举个例子来说,十年前某大型企业的一位高级经理的学历水平可能只有大专,也只需要大专,而今天,你会发现在这个层次上的经理大多拥有博士学位和海外教育的经历,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几乎都是你在课本和学术论文中无法碰到的。更重要的是,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公认,某些私人部门提供的培训和教育的质量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大学,比如说你在McKinsey咨询公司工作了三年后,人们会说你graduate from McKinsey(从McKinsey毕业),并且会认为你过去的三年受到的训练甚至优于一个三年的Ph.D学位。 我并没有丝毫贬低大学与大学教育的企图,作为社会中提供高等教育的最成熟的机构,大学的功能不可取代。但是大学教育必须和社会的需要接轨。高度复杂的知识经济体系对个人的要求已经变成了“资本化”的要求,人力资本成为了经济体系判断、衡量一个人的标准。“资本”的特质是创造出额外的价值,一个“人力资本”高的个体,在任何组织和社群中能带来和创造的价值都高。而大学,理应在学生人力资本方面加强培养,这意味着重新组织教学的课程、流程、模式,同时也意味着,学生作为积累自身human capital的主体,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以简历为导向(1)  Educational Plan and Resume-oriented(以简历为导向) 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与其他的资本积累一样,需要正确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向,合理投入时间、资源、劳动,通过整合、调整、优化来形成良好的资本结构,最后达到资本的增值。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人、资本的所有者、资本的受益者都是你自己,因此你理所当然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去考察市场、分析自身的资本状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计划。 大学已经越来越趋向自助式教育: 必修课程的减少、选修课程的增加、入学时专业方向的淡化与灵活、课堂教育外非正式教育机会的增加(社团、交流活动、暑期实习、学生助理职位的增加等等),这一切使得大学的教育体制越来越趋向于一个超级市场,学生进入市场,选择你感兴趣的东西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后你会发现,你把时间投资在不同的领域,最后会在你离开校园后决定你的投资回报——就业市场和你的职业发展早晚会给你一个公平的答案。 什么是简历? 你的个人简历难道仅仅是一张薄薄的A4纸吗?假如把你的投资视为是一个公司的行为,也许你的个人简历就是这个公司最终的财务报表。在我接触过的众多的世界名校的学生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他们的resume-oriented的态度。 首先,他们对自己的简历非常重视,仅仅是一张A4纸,但他们可能已经改过了100次——这还不包括请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家或者其他高手帮忙修改的次数。他们力图用最职业的方式、最精确的语言、最完美的格式,表达出他们的全部“卖点”——其实找出“卖点”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可能有100个人都当过班长,那么怎么样在你的班长职位下面用一行字描述出你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给读你简历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引起兴趣,才是关键所在。 他们还会花很多的时间去安排自己在简历上想要提到的事项。一份好的简历要足够的consistence(协调一致性)、diversification(多样性)和balance(平衡度)。一个想要成为律师的学生,会有意识地去参加各种法律援助活动或者去律师事务所做实习律师助理,这就是consistence。每个人都想表现出自己多样的经历和兴趣,所以他可能参加过一个考古发掘小组,但是同时又有着很强的金融背景,这就是diversification。而balance更加重要,你会发现最出色的人才往往在专业知识、社区服务、艺术和体育等领域都有着令人赞叹的成绩。 正是通过这种主动的自我塑造,当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走出校园时,一张薄薄的A4纸都够记载下他的职业发展兴趣、个性、才艺,从而被职业市场认可。而这种resume building 和 resume-oriented的态度,正体现了一种最基本的自我规划的意识。  以简历为导向(2)  相比之下,中国的大部分学生,往往是茫然地度过了四年后,才知道需要有一张简历来总结自己的所学所得,才发现除了寥寥几行的基本情况,几乎没有什么能令人耳目一新的特长。于是有的人铤而走险,虚构经历,最终损害了做人起码的诚信。  大学的实验室精神  大学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大学是人生的实验室。 在大学里你可以尝试一切新的东西,在大学里你可以犯错误而不会承担无法挽回的后果,在大学里你可以做人生的实验,最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擅长什么。 让我们回顾一下做实验的过程:提出理论上的假设——动手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假设的差距——总结经验成为知识。 正是这样一个个主动的过程,才最后决定了四年前相差不大的同一批人,一起进入同一个校园,听同样的教授的同样的课,四年后却有着大不相同的未来。区别的关键正是,有的人在四年里勤奋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实验,总结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实证了各种各样的假设。而有的人,却连一次实验也没有做过。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除了操作上的努力,更关键也更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你提出的假设是什么。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回顾过去二十多年里最成功的大学生的形象的变迁:80年代最“酷”的大学生,要会写诗、会弹吉他、喜欢把尼采和弗洛伊德挂在嘴边、喜欢在学校边上脏兮兮的小酒馆里纵横捭阖地谈论中国的外交和内政大事;90年代最“酷”的大学生,是网虫、努力地考托考G、听格莱美、喜欢在麦当劳或是肯德基里会餐、一块儿闲聊申请美国学校和签证的种种传说;千禧年之后最“酷”的大学生,他们热衷于各种NGO(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和活动、议论New York Times网络版上关于中国经济的评论文章、在“雕刻时光”或“星巴克”里计划下次境外背包游的路线、在心里清楚地比较哪个咨询公司或者投资银行提供的海外培训计划更加诱人。 你会发现他们在做非常不同的事情,或者说,非常不同的实验。而这一切的不同与时代有关,与环境有关,更多的我觉得与他们自己能够提出的假设有关。提出的假设不同,几乎决定了发展与努力的层次不同,也必然决定了最终获得的知识与成就不同。  空白、狂妄与分享  话题最后还是回到我们这本小书上边来。在中国发达得过分的出版市场上,却没有人认认真真地写过类似话题。我们居然还能发现这样一个空白,简直是奇迹。 当然,你可以发现,已经有数不清的人在描述大学里边花天胡地的生活,但那是小说,那可以让我们感动但不能培养理性; 也有数不清的书在教我们如何成功,但如果看看作者,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名单——除了外国人、商人之外,就是小留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我个人的感觉是,这些书不太适合大学生。 想想也奇怪,从来没有中国自己的大学生,对于如何在中国的大学里取得成功,给出任何的建议——似乎在中国的大学里已经找不到合适的人了,要不然他们都出国了,要不然他们都根本不屑于读大学?可在哈佛广场的书店里,我看到,满满几个书架都是如何在大学里发展的书籍,从抽象的大学成功哲学到实用的社团和课程介绍手册。也许美国大学的学费太贵,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大学四年的时间有多么宝贵;而中国的学生却恰恰因为教育费用的低廉(实际上,现在的学费已经相当可观了),因此少了一份对大学教育更加严肃和负责的态度。 我和任羽中并不一定就是这本书最合适的作者,比我们成功的北大学生还很多。我们也并不“狂妄”地认为我们就接受了完美的大学教育,也许把我们俩的教育加在一起能够更接近“完美”。但我们可以坦然地说,我们是这个体制下的“成功者”,无论是高考,还是在大学里边的收获。羽中正在向着成为学者的路上努力地走着,我也正在与哈佛、耶鲁等名校毕业的美国学生旗鼓相当地竞争着工作的机会。 由于各种各样的机缘——对羽中来说,是因为未来做教授的打算使得他去思考大学的教育,而我则是因为不断有机会接触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大学生,所以不得不持续地比较中国和先进国家的差异——我们一直在关注着这个问题,也正是在长达5年的思考和讨论之后,这本书才水到渠成地写了出来。我们把自己的经历作为思考的载体和评论的对象,展现给读者,也给自己日后的回顾一个交待。 一直以来我都感觉,中国社会很缺乏一种分享的精神。即使在大学里,各种资源以及学生成功的个人经验都很少被拿出来共享。但我相信,人们相互竞争,最终是为了推动参与各方的“多赢”。因此,我和羽中都认为,这本书的意义,至少在于我们愿意与大家分享,愿意用自己的浅见来引起你更多、更深刻的思考。 E-mail:zhangrui00@yahoo.com  序二:鉴别力·方向感·眼界(1)  任羽中 Z是广州一所知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本来大家都说这个专业找工作容易,当初报志愿的时候也知道这是大热门,但而今Z却一直都在碰壁。他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读晚报的“人才”版,去每一个招聘会投简历。但时间一个月一个月地流走,他试过的30多份工作却没有一个能够落实,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只有三次。看见周围的同学纷纷拿到OFFER,Z愈发感到心灰意冷。他把希望寄托在公务员考试上,费了很大力气终于通过了笔试,但最终录取名单上还是没有他。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我没有什么特长,过去几年没做过什么兼职,也不是学生干部。我只在学校里边有几个哥们儿,别的谁也不认识……虽然生活了四年,我觉得自己还是这个城市的匆匆过客。可我的成绩不算差啊,我也有6级证书,为什么那些老板不注意我?我不知道我到底怎么了。”Z的语调非常低沉,四年前“金榜题名”时的得意,仿佛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梦。 Z的遭遇只是一个缩影。全社会都在为大学生就业难头疼,甚至共和国的总理,每天最关心的数字也是大学生的签约率。 “ 当Z兴奋地接过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一定忘记了,随着连续数年的大规模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每一年都可以有几百万和他一样聪明的青年人进入大学校园。而在大学围墙之外,这个社会的变化又那么惊人。哪怕北大和清华的学生,也不再是注定的精英,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出类拔萃,我们就必须在校园里获得充分的锻炼。 大学教育是自助式的教育。越是知名的学府,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大,你尽可以努力地做学问、做社团,也可以逃课玩“传奇”、看《色即是空》。如果不出意外,大家都能在四年以后得到一纸学历证书,但这张纸的价值和意义却大不相同。每个月40000港币的薪水或者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不会平白无故地落到谁头上,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人。 我们敬重那些白发苍苍的教授,我们了解学术的寂寞与尊严,但我们不指望能从书本上得到有关人生的全部知识。狭隘地接受大学教育不可能使你的知识和素质有根本性的进步。 于是,你不可以懵懵懂懂人云亦云,不可以坐井观天逃避挑战,你最值得依靠的只有自己,自己的头脑和勇气。 self-education awareness对任何一个大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我们要足够聪明,能为自己设计出完美的大学教育。在短短的四年间,我们将可以很有计划地去寻找机会,去建立关系,去利用资源,并通过自觉的训练,最终培养出过人的鉴别力、方向感和眼界。  序二:鉴别力·方向感·眼界(2)  就是基于上述的理由,我和张锐——两个刚刚完成本科教育的北大学生一起写作了这本小书。我们不认为自己的教育就是完美的,我们只是普通的大学毕业生。这本书里,也会特别强调那些令人懊悔的错误选择和刻骨铭心的挫折。成长的过程中,代价原本无可避免,但有很多付出其实只是美丽的陷阱,如果总是盲目冲动,那么付出之后还是不会知道自己需要收获什么,又可以收获什么。 在过去的四年间,我们在不断地进步,我们看得清楚自己的每一个脚印。理性的设计,使我们日益成熟,并尽可能地避免了遗憾。我们也总是在思考,在那么多的选择当中,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什么是必须放弃的;而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又该怎么样去磨砺品性、学习技能,从而信心百倍地度过每一天。 在五光十色的大学校园里,在这喧嚣浮躁的年代里,我们才是主人,自己的主人。 真的希望,可以和更多新入大学或者正在准备高考的朋友一道来分享这些意味深长的故事,共同分析当日的得失。无论如何,我们已经走过了这一段路,而你的完美大学之旅,正待展开。 我们也要把这本书献给Z,还有和他一样在毕业时才开始后悔的那些朋友。刚刚二十出头的你,还有好多好多机会,你没有输,你也不准认输!但现在你必须认真思考:大学四年里,你到底错过了什么,而在此后的岁月,你又将如何为自己不完美的大学教育“补课”。 请把我们的这本小册子,当作“补习班”的“课程表”。 E-mail:renyz1980@china.com.cn  张锐:  美丽的校园、来自天南地北的有趣的同学、巨大的如迷宫一般的图书馆、白发苍苍睿智风趣的老教授、熄灯后唇枪舌剑的宿舍卧谈会……这些景象在我脑海里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找了很多关系去打听北大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当得知高考成绩之后我说,让我到时一个人去大学报到吧。伟大的老爸老妈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一)最基础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1)  我从小就是个玩心很重的人。出生在陕西的秦岭山脚下,一直长到11岁,父母当时也不在身边,于是整天跑出去疯玩; 11岁后和父母一起回到了老家广东,从家门口走出去5分钟就到了海边。父母工作都很忙,所以也基本上是一个人随心所欲地玩完了小学、初中。后来一算,一共换了四所小学,每到一处都是先和班上的坏孩子打架,不打不相识,之后就成为了好朋友,可是没过多久又要转学了。 这种经历锻炼了我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而从小父母管束不多的教育风格,也培养了我从小就比较独立、喜欢冒险的性格。 一转眼到了高中,继续风风火火地在校园里玩各种各样好玩的事情: 做学生会主席、做校园广播站的播音员、办校园报纸、写校园小说、疯狂地踢足球、去海上的小岛露营、成立像漫画《灌篮高手》里面一样的篮球俱乐部和篮球协会、主持校园文艺晚会、上电视参加“第二起跑线”等等等等。在我们那样一个小地方的高中,想像中能够玩的事情都被我玩遍了,于是长出了一口气,也发现自己已经到了高三。 高三那年有一本小说颇为流行,名字叫做《正是高三时》,故事的原型其实就发生在和我们中学是竞争对手的另外一所中学:他们位于一座小岛之上,所有学生必须住校,而每年补课的时间几乎和我们的假期一样多,所以在我初中升高中的时候想也没想就把这所学校踢出了考虑范围——然而从这本书里我却读到了住校生活的种种精彩,于是当时对于大学生活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美丽的校园、来自天南地北的有趣的同学、巨大的如迷宫一般的图书馆、白发苍苍睿智风趣的老教授、熄灯后唇枪舌剑的宿舍卧谈会,这些景象在我脑海里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因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一所好大学,一定要去一所离家远一些的风景优美的好大学——那么北大,显然就是最好的目标。 强烈的获得高考胜利的愿望是来自对大学生活的期盼,而不是出于高考的压力或者家长的叮咛,这是我觉得我的高三生活一直心情舒畅并且斗志昂扬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成绩还是要一步一步赶的,高一高二并没有全身心投入,使我的成绩绝非在全年级里可以数一数二,用我们当时校长在一次全年级高考动员会上的话说: “有的同学,比如张锐,综合素质不错,可是学习成绩不行……”成绩不行,那只有努力了。我觉得我努力的第一个方向是寻找方法,当时看了不少诸如《在北大等你》、《等你在北大》、《北大在等你》之类的高考状元介绍经验的书。尽管后来进了大学之后,我一直尽量拒绝写这种东西,但是事实上,当时高中的时候看这些书,还是有不少积极的正面影响的。因为尽管学习方法不能够套用或者照搬,但这些来自成功者的声音能够给内心一种积极向上的暗示(至少在发现高考文科状元写的介绍学习经验的文章里也有病句和用错成语的时候,信心就会大增)。  (一)最基础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2)  然而到了后来,还是发现其实最基础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够在高考前做到:第一次不会做的题第二次都会做了,第一次错的题第二次都不会错了,其实在高考中得高分也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二)先看学校,再看专业  选择志愿一直是高三时盘桓在心头的一件大事,当时觉得,选择了志愿也就选择了一生的职业,因此一定要慎之又慎。其实现在看来,选择专业和将来选择工作一样,选择的时候总是如履薄冰,而且选择确实也非常关键,但只要年轻,前面的道路总是很宽,只要努力,人的选择不可能只有一次。 我的想法一直是先看学校,再看专业。因为一所好的学校是一个更大的环境,里面的机会、氛围、熏陶对大学生活的影响会更大,即便你的专业可能有些冷门或者不让你完全满意,但是你仍然可以在专业之外学到很多一般大学学不到的东西。相反,如果你去了一个不那么好的大学的好专业,诸如金融、法律等,也许大学四年下来你会发现其实还是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当然,这个观点从就业的角度来看也许未必正确。 当时我在报志愿的时候,找了很多关系去打听北大各个专业的情况,而且我已经知道,如果选择北大的法律专业,那还可以读经济双学位; 而如果选择经济,却没有办法选择法律了。于是,在北大那一栏我不假思索地就填上了“法律”,之后又填上了“服从分配”。当然,幸运的我最后也没有需要被“分配”。 报志愿的时候还出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小事情,我填了北大之后,我的任课老师在这件事情上有两种态度,比较少的一种是支持,比较多的一种是反对。我的数学老师庄老师还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对我说:你的数学成绩这个样子,你怎么还敢报北大呢?当时我面带微笑,心里想,不报北大的话也就没有这个机会听到这么好玩的评价了。后来高考之后,庄老师才告诉我,他觉得我这种脸皮厚的学生应该被额外地刺激一下,才会更努力地学习。我由衷地同意,并且一直到现在都很感激庄老师的策略——我的数学成绩最后果然不错。  (三)我的大学生活终于要开始了  高考结束后我一直拒绝看任何标准答案,因为觉得没有道理让自己提心吊胆,并且对了答案也对已经结束的考试没有半点意义。于是我开始在赤日炎炎之下学开车,在我刚刚可以开着教练车上路练习的一个下午,我突然接到电话,班主任李老师告诉我,我考了全省第一。 我当时的第一个反应是对老师说: “这个笑话需要心理素质比较好的人才可以接受。” 在终于确认这不是一个笑话后,我继续上路练车,两个小时后回到家里,发现我的父母已经接到了无数的电话。家里的电话铃一直在响,以至我不堪其扰,建议老爸老妈一起去海边度假村里住两天,清静清静。 我伟大的老爸老妈尽管有些犹豫,讨价还价后还是带上了手机,和我一起离开了家。在路上,我问他们,现在是不是我提什么要求他们都会答应。老爸说是。我说,那让我一个人去大学报到吧。伟大的老爸老妈再次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我的大学生活终于要开始了。  任羽中:  我将第一次离开家门,我甚至不知道熙熙攘攘的大食堂是什么样子,我也没有用过互联网;曾经的理想是做一个心无旁骛的历史学家,但志愿填的是“国际政治”;行囊里有两本书:《师门五年记》和《英华大词典》。  (一)我所欠缺的东西还太多  我家在四川资阳,当然这不算一个特别闭塞的地方,相对来说,文教事业还比较发达,比如我就读的中学就以学风严谨著名。这使得我特别能考试,一直以来都善于将平时的全部积累和灵感铺天盖地一样地表现在试卷上。高考我很成功,但这个成功能且只能给予我一个入门的许可。要在大学里边顺利发展,我所欠缺的东西还太多。 在18岁之前,我还从来没有过独立生活的经历,我没有洗过衣服,没有住过集体宿舍,甚至不知道熙熙攘攘的大食堂会是什么样子。我不喜欢父母干涉自己的事情,但在心理上又依赖父母。 1998年的时候,互联网距离我的生活似乎还很遥远,我学了一个学期的BASIC语言,但老实说我最后连打字都不怎么熟练。另外我的英文一般,尤其是口语不好,没办法完成交流。其实,几乎所有非中心城市的学生都可能有这些缺陷,我们比较缺少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以及来自现代都会生活的见识,而这些又是未来生活所必需的。 在高中三年我曾经是班长或者别的什么干部,但我从来没有兴趣组织任何活动,我不打算指挥任何同学做事情——同时也不愿意被别人指挥,我没工夫去参加学生会之类的团体。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埋头做自己的事情,而自己并不具备政治家的素质。 在同学中我人缘不错,但很少发现有什么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来完成,独立思考自行其是是生活的主要方式。其实这也没有办法,因为此时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考试,而考试显然不需要谁出头来策划组织。  对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  A) 缺少独立生活的经历 这样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就比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一个人假如觉得周围什么都不好,自然就离群索居了,跟别人打交道也不会自信,因此很可能在新的集体中被边缘化。 我们系曾经有一个男生,中学的时候谈恋爱,所以家里就管得非常凶,成绩虽然好,却在班里边老觉得抬不起头。上大学之后不久他中学的女朋友就要和他分手,本来他就显得孤僻、不合群,失恋之后更是认为大家都在和他作对,于是终日郁郁寡欢,最后只好退学。假如他比较独立、坚强而且开朗、大度,那么到了北大这么宽松的环境,肯定有办法排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其实,我们不仅要小心翼翼地尊重别人,也要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不要让心灵受伤害。 B) 见识有限,外语水平不高 如果和北京、上海等大都会的同龄人相比,我会处于劣势,失去一些重要的机会。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中国的大学把英文看得太重,比如中文系的学生就没必要去考英语4级。但其实所有抱怨这些的人心里也清楚,假如英文好,哪怕是学中文的也可能获得更多发展的机遇,英文已经成为知识分子和政商精英的“普通话”,与其牢骚,不如发奋。 C) 缺乏团队精神与领袖气质 并不是说我就有野心要成为某个团队的领袖,只是在大学里,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与人合作。你要想有很多将来可以帮助你的朋友,你就要找到一些事情——比方说组织一个研究日本漫画的社团,参加全校的篮球联赛等等,这些事情会有很多热心的参与者,而你的任务,就是和大家一起,坚持做好这件事情。 如果你还认为自己的意见更有道理,那么你应该像政治领袖一样有好的口才,说服他人并且影响整个团队的方向。 你也看得出来,假如能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上面列举的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你要有这样一种心理准备: 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下一步的成功在努力。  (二)敏锐地发现自己的优点  对于自己的缺陷,我并不感到气馁,过分自卑只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和理智。其实任何人都会有很多很多缺陷——这个判断相信大家都会接受。 我们向往完美,但完美只能是一个不断被接近的目标。高中生的我一直憧憬,大学里有最出名的教授,有最多的机会,只要肯用心,我将能够在大学里边弥补自己的不足。 任何人也会有他的特点和长处,我甚至认为,敏锐地发现自己的优点比一天到晚检讨自己的缺点更重要。只有知道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才能找准努力的方向。  我的优势  A) 有比较好的性格 尽管我承认自己缺乏领袖气质,但却能够和各种类型的人和睦相处,我会冷静、会忍让,不迁怒于人,愿意理解别人的难处,能平和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样我很难有敌人,不必牵扯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中。 你呢?你经常感到压抑而且无法排解吗? 你有时感觉到“特别特别恨”周围的某个人吗? 你会在背后议论别人的长短吗? 请注意,上述的状况都不利于你的心理健康和交往能力,开朗、乐观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B) 有比较好的习惯 从初中开始,我会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安排时间,做事情的效率比较高。同时我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主要是读古诗文,每天晚上我会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书,即使是除夕夜也如此。当整个世界都进入欢腾状态时,我却在悄悄和古人说话,这简直就是诗一般的生活。 青年人最容易改变,因此青年人最宝贵的品质就是持之以恒。 而对于集体宿舍的生活来说,作息时间有规律、讲究个人卫生、打水扫地的时候稍微勤快一点就不错了。如果在家里你就邋遢惯了,以后别人会厌烦和你住一起。 C) 阅读量很大 是的,我到18岁的时候还没有离开过家门,但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我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获得信息,中华书局和三联书店的新书目录我会按时收到,所以我在阅读方面并不比任何北京的学生落伍,而且因为我的时间更充裕,所以我读书可能比他们更多。 假如条件允许的话,请你从中学开始订阅一份《文汇读书周报》,再加一份《上海学生英文报》。 D) 对大学已经有相当的了解 我的舅舅是四川师范大学的教授,假期中我常常会在大学校园里度过,我也了解一些学术界的情形。这些信息将来会很有用。所以我建议你利用假期的时间,多和已经考上大学的学长们聊聊,听听他们的见闻与感触。 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发现你自己!你的优势是什么呢?  (三)大学,不是世外桃源  1998年我高考前的几个月,正是北大百年校庆最热闹的时候。从“校友专列”到纪念邮票,从静园草坪上的晚会到人民大会堂的庆典,让我这个还远在两千公里以外的中学生激动不已,潜意识里简直已经把自己算作了北大的一分子。而当时我对大学的想像基本上来自《北大往事》之类的书籍,我一度认为,北大就是一个充满了穿长衫的“怪才”的海德公园。 后来才明白,这些印象很可能是别人或者自己造出来的神话。大学,哪怕北大,也不可能是世外桃源,生活永远是赤裸裸的现实。你不必指望象牙塔式的纯净生活,更不要因为有一些看不惯想不通的事情就觉得一团漆黑最后自暴自弃。面对现实,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必须和他们(它们)打交道。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最要紧的是先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曾经铁了心要考历史系,历史系每年也只招很少的学生,而这一年在四川根本就没有名额。于是我另报了一个名头很唬人的国际政治系。这个系的招生宣传口号是“外交官的摇篮”,外交官这个职业很风光,但要我整日保持温文尔雅的笑容,衣冠楚楚地周旋于酒席与谈判桌之间,说一些没有棱角摸不着边际的套话,那实在困难。但我当时想,可能“国际政治”会是最接近历史的一个专业吧——进大学之后,就是这个马虎的决定让我苦恼了很久。 “  怎么样选择未来的专业?  A) 给自己多一些理由先 自己的兴趣、专业的热门程度、其他人的意见都很重要。但是不能仅凭一个方面的理由就做出决定,比如我就认为自己最喜欢历史,但填志愿的时候我才18岁,这个兴趣真能长久保持吗? 热门的专业当然值得去追求,但是到四年以后,这个专业还是热门吗?宣传材料上写的那些诱人话语,到底有几分真呢? 所以,你必须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在选择之前,请真正说服自己。 “ B) 通过大学里边的人搜集信息 你可能说,我没有亲戚做教授啊。但是你的邻居家呢?你们中学前年考到北京去的那些师兄师姐呢?对了,你应该去找他们咨询,只有在大学里边的人最清楚,哪个专业现在容易申请到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哪所大学的师资力量最强就业前景最乐观。听听他们的意见,对你绝对有益。 “ C) 做完选择之后,不要那么快后悔 做出决定以后,已经放弃了的那些选择可能仍然让你魂牵梦萦,我们平凡人哪里能有那么坚定啊。不过,请你不要那么快就后悔,并且暂时不要考虑这个问题,等进入大学一年以后再做结论,到时候还可以争取机会重新选过。  (四)在北大找到我自己的路  不管我对北大如何幻想或者对未来的专业多么犹豫,也不管考了“状元”之后有多少无聊的过场,拿到通知书之后我还是兴高采烈地准备行囊了。其实我不知道会需要什么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是妈妈包办的,包括厚厚的冬衣、袜子、皮鞋、剃须刀和小镜子——还有两罐辣椒酱(在到北京之后的第二个月,就被我和同寝室的云南同学吃光了)。 最后我在已经塞得很满的背包里装了两本书,一本是罗尔纲写的《师门五年记》,这是一本回忆胡适先生的小书,只有几万字。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台湾,这本书就像教科书一样大量印行。它教给我的第一点就是要明白师道尊严,念书的人,不管将来念成什么样子,老师永远都是老师,你始终要尊重他,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你在老师面前注意礼数,绝对是必要而且有意义的。 这本书还讲了胡适那一派学人做学问的方法,比如说,应该如何扬长避短选择学术课题,什么样的文章可以写,什么样的文章不能写,考据的文章该怎么写等等。在整个大学四年里,我都反复体味这些内容——也很难找到比这更好的学术研究入门手册了。 另外一本书是《英华大词典》,很老的版本,定价才9块钱,但是收词很多。我没有用过文曲星什么的,遇到生词就抱这个大词典,后来越用越快,和人家用电子词典的速度差不多了。 就带着这两本书,我第一次离开温暖湿润的四川盆地。在进机场安检门的时候,我对送行的爸爸妈妈做了一个“V”字手势——我是有准备的,我要在北大找到我自己的路!  性格和习惯将决定你的命运  张锐VS任羽中:性格和习惯将决定你的命运。 张:我们在上大学之前真的很不一样,生活的方式还有对自己的认识都相差很多,不过对大学的想法是一样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发展完善自己的地方,有很多机会的地方,上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机遇,你到那里去寻找人生的使命。大学生活不是每天坐在草坪上唱歌。 任:在选择专业的问题上你比我成功,尽管我现在也并不觉得国际政治专业怎么不好,但当时完全有可能再了解更多的信息,再慎重一些。我那会儿觉得只要能上北大,哪个专业都不错,但其实不同专业未来的发展完全不同。最近几年,甚至还有好多从北大、清华退学回家重新参加高考的例子,一方面我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一方面也觉得是一种浪费。 张:呵呵,那欢迎你到法学院来读博士。 任:其实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培养一个好的习惯,习惯与性格的发展也是相关的,习惯好了,性格就好。比如说你因为转学多的缘故,所以能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性格比较开放,这对今后的发展很关键。 我想,对高中生来说,参加你们年级的足球队可能是一个好办法,到学生会做一些组织工作也不错。有一些这样的经历,上了大学会更快地进入角色。 张: 在大学里边,有学问的学生总是最受赏识的,所以从中学开始就应该尽可能地多读些书,尤其是经典。 任:比如我推荐的《师门五年记》?哈哈。  张 锐:  大学生活的前100天也许已经决定了后面四年是精彩或是平淡。与其参加一个社团,为什么不自己创立一个社团?与其参加学生会,为什么不去竞选学生会主席?在大一的时候,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  (一)大学,绝对是一场短跑(1)  人生是一场短跑还是一场长跑?这似乎是个奇怪的问题。如果是短跑,你知道不得不咬紧牙关,不遗余力,力图从第一秒开始领先,在短短的几十秒钟内爆发出全部的潜能。如果是长跑,也许你还会想想如何分配体力,在开头的时候策略性的低速,有时也能够给自己在落后时一个可以接受的心理借口。 人生是一场短跑还是长跑?我不知道,还在跑。大学是一场短跑还是长跑?刚刚跑完的我,回头看这四年,一切似乎都发生在电光火石的刹那——短跑,大学,绝对是一场短跑。 既然是短跑,那么起跑的优劣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大学的起跑,其实就是在适应。适应得快,占据了有利的首发位置,状态迅速地调整到最好,再往下跑你就会发现已经在队伍的前端,而接下去的,后面不断要冲上来的对手,和前面你不断第一个看见跑道的情况,都会促使你习惯性地全力奔跑、保持领先。当领先变成了一种习惯——犹如那句广告词一般——一切都变得那么自然。跑步如此,F1如此,大学生活如此,所有的事情也都如此。 我是拖着两个箱子背着一个大包一个人站在大学的起跑线上的,两个“历史悠久”的箱子似乎来自父母结婚时重要的财产组合之中,因此我也心安理得“婉拒”了他们要求送我到大学报到的“虚荣之旅”。当我站在两位年轻的博士班主任面前时,他们既诧异我一个人拖着两个大箱子从广东自己跑了过来,又诧异我成为了整个法学院第一个报名的学生——在正式报名的前一天就到了昌平园这个京郊毗邻明朝皇家坟墓的荒凉的地方(关于“昌平园”,可以参见本章任羽中的介绍)。 “为什么来得这么早?”老师问。“暑假在家呆烦了,”我实话实说,瞄了一眼他们身边一大堆乱糟糟的即将分派给新生的各种材料,“也看看早点来能不能帮得上你们什么忙。”我顺嘴就加了一句。 若干年之后在香港当我告诉我的好导师和好朋友,胡百全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Lester Huang: 也许是因为这句话也许不是,总之第二天我发现我被暂时性地任命为我们班的班长了。他哈哈大笑地问我当时为什么会冒出那么一句话,是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我回忆了很久,告诉他,对于当时那个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次见到博士的小孩子的我来说,那个问题纯粹出自我一贯的态度。他收起了笑容,很认真地对我说:“You see, attitude matters.”(态度决定一切——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前主教练米卢的口头禅)然后又突然无厘头地对我说,“助人乃快乐之本啊。” 我当然快乐了。突然成为了一个传说中卧虎藏龙的北大新生班级的班长,这种快乐的感觉对一个刚刚从中国的二级城市的中学考上北京的小孩子来说,也许比比尔·盖茨得知他又是本年度世界首富还要开心。剩下的一切似乎都变得非常顺理成章——因为是班长,所以我必须更多地去认识其他的同学,更多的同学也会认识我,你认识的人越多,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感越少,而你对环境的感觉越好,你的心理状态就越好,你越是经常地微笑,越容易和人相处、让人亲近,自己开心。  (一)大学,绝对是一场短跑(2)  我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开口和陌生人说话,在陌生的环境里迅速地交朋友,都并非是一件很容易和自然的事情。这的确与性格有关,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你的态度。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往的人,不知不觉从态度上就会流露出不愿意和人交流的信号,愿意保持在心理学上称之为“comfort zone”的小天地里。但是,如果你真心希望多和别人交流,如果你觉得你的问题更多的是出在技巧上(脸红、口吃、有奇怪的口音、不知道说什么、不会讲中国话——感谢你还在看我这本书!),你会发现其实最容易做到也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去做的,是改变你的态度。态度仿佛是弥漫在你身边空气中的化学信号,一句话也不用说,当你的态度不一样,你与别人交流的感觉也不一样。相信我,一个不太说话且感觉上也不太想和人说话的人,和一个不太说话但是感觉上很友善很希望与人交流的人,当他们站在一起,你的感觉会非常非常不一样。 基本上在我看来,大学生活对于新生来说需要适应的最主要的就是人。宿舍生活习惯、食堂伙食、讲课风格、考试角度这些因素其实都不会是无法克服的困难,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习惯,感觉会越来越自然。然而对于人、和如何适应独立地处理与身边人的关系,却是一个可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拖越大的问题。 在这里我不想细细地展开如何去适应新类型的人际关系和新的生活模式的具体策略了,操作性的指引实际上很容易在现在的书店里找到——从卡耐基的《人生的奥妙》到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其实操作性的智慧并不复杂,关键还是在于你的态度和愿意去改变与调整的心态。 需要去适应的还有很多很多,新生的话题简直可以写一本书。非常幸运的是我刚刚在网络上读到了迄今为止我看到的对这个问题总结最好的一段文字,那就是北大法学院朱苏力院长对2003年入学的大一新生所作的演讲《这一刻,你们是主角》中的一段——朱苏力院长不仅仅是杰出的学者,还是一个高超的演讲家,每年在新生入学、老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字字珠玑——这些文章传播在网络之上,如果你有时间,应该去好好读读。就让我凿壁偷光把下面这段文字引述出来: 你必须培养一种新型的责任感,不但要好汉(好女)做事好汉(好女)当,而且要对你的机构、你的单位、你的“老板”负责,一定不能混淆了自己的和“老板”的利益;你要学会自己面对各种各样的陌生人,同你喜欢或不喜欢的、行为古怪甚至居心叵测的人合作——包括某些时候的不合作,而不能按地域、学历、家庭或其他因素来选择;因为你喜欢“熟悉”,你必须更多面对“陌生”——这意味着持久的学习;因为你在乎一个长久的成功,你必须接受众多眼前的失败——这意味着不断的风险;你必须学会面对种种诱惑,仍然要信守承诺、诚信做人,必须从现在——也许从助学贷款或遵守时间——开始培养自己的信誉;你可以充满理想,但不但不能太理想化,而且要宽容像我这样的好像没什么理想的人;你可以且应当从情理想事,但必须学会按原则办事;你们可以保持甚至坚持自己的偏好,却必须学会用效率的眼光来考察社会和自己的选择和付出;你们不要指望大学老师还像高中老师,不但是知识的化身,而且是真理甚或道德的楷模,其实他们只是另一种职业的知识人;你们必须遵守各种规则,不要指望好学生总会从老师和家长那里得到优待和特权,因为你们——至少本科生——每个人都至少是本县的状元;在这里,你会感到社会中的各种知识的类型和重要性都在发生改变,那些曾经或仍然令你们动心、动情或动容的文字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只能作为你熄灯后侃山的谈资,或恋人间“秋日的私语”;你们要面对的是一套看上去很其实未必冷冰冰的关于社会的因果性的知识,斐然的文采必须让位给叙述的精确; 甚至你们必须学会一套现代的有关知识和学术的规范:抄录他人的精美文字,在中学时可能得到作文老师的一串串红圈,而在这里,则是侵犯知识产权,甚至是剽窃,不能毕业,得不到学位;你们会发现这里学习的许多职业规范与你在中学或父母那里获得的社会规范不完全一致,甚至完全不一致,你必须重新界定各自的适用范围。  (一)大学,绝对是一场短跑(3)  “ 已经读完了大学的我在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真不由得拍案长叹:诚哉斯言!我想,也请诸位读者牢牢记住这些道理。现在的你也许还无动于衷,但并非是因为这些道理稀松平常,而是你阅历不够还难以领会到其中的奥妙。 只需记在心里,在你生命未来的某一个拐角时,你会因为突然想起这些道理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自己创设一个社团(1)  在校园这个不大不小的“江湖”或是“生态圈”中,大大小小的学生组织与社团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治性色彩比较浓重的,以学生会、团委、学校组织的文学社、广播站等为代表,他们的特点是组织比较严密,有很强的承续性,与官方的关系密切,活动的内容也往往与政治性的任务有关。另一类社团往往以共同的兴趣组合而成,活动的内容以社团成员的兴趣和利益为出发点,但是往往组织上比较松散、能够从社会和学校方面得到的资源比较少、活动时断时续。 参加两种不同的学生组织的学生在气质和目的上也多多少少有些不同。参加“政治性团体”的学生,目的比较明确——在这样的组织中,认识的人可能来自学校各个年级和专业,同时密切与学校和老师的合作,也会带来一些实践、交流或者展现自我的机会。而参加社团的学生,则带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色彩,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从事的事情上去,收获的是比较纯粹的快乐。 这些区别我也是慢慢才明白过来的。刚到北大,传说中的“百团大战”对闷头学习了三年的高中学生来说的确有一种眼花缭乱的震撼力。于是经常能够听说某个人同时加入了五六个社团,并同时在三四个组织中担任“部长”、“助理”等“重要职位”。被禁锢了三年的社会活动热情,在许多新进校的freshman身上彻底地爆发了出来。 我也并不例外,一时间跃跃欲试,然而却也很怀疑“遍地开花”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将带来不良后果,特别是看到许多社团在成员热情退却后迅速就变得奄奄一息的时候,我就和宿舍里的几个哥们儿商量:与其加入一个社团,为什么不自己创设一个社团? 创设一个社团意味着更大的自由和自主,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杂务。然而既然社团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凝聚一批朋友,借用这个平台来做一些我们喜欢做的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更加积极地来控制这个进程呢? 说做就做,我们立刻开始分工准备社团的注册,注册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北大注册社团,与在中国注册一个企业,程序上不乏相似之处。为了让我们的社团在活动和日后的发展上有更大的灵活性,我们绞尽脑汁地希望把“企业”的“经营范围”写得宽泛一些,最后终于得出了一个看上去颇为可笑的社团名称与宗旨: “博闻社”——以开拓社员见识、增长社员能力、丰富校园文化为宗旨的社团。 这样模糊不清的社团能够注册成功吗?关键在于对校园里管理社团机构的负责老师进行游说。游说又是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情,我们向老师诚实地承认,我们的社团目前面目不清,但是随着它的成长,半年后我们会提出一个更清晰的思路。  (二)自己创设一个社团(2)  游说终于成功了。于是北大“百团”中又多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团体。我们用社团都干了些什么呢?我们撮合了北大负责北京招生的孙东东教授与北京四中学生的交流,作为我们回报社会的活动;我们四处奔走,和那些小有名气的校园歌手、talk show节目主持人、名记者和探险作家等大学生感兴趣的人去接触、谈判,或低声下气或盛气凌人地希望他们能够驾临我们荒凉的昌平园与学生见面或是开展活动。 坦白说,我们的活动成功的少,失败的多,但我们还是乐此不疲。我们后来发现社团的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有了一个组织,我们代表这个组织去和社会上的各色人等平起平坐的交流;社团给了我们一个平台,让我们在这个平台上自由自在地实现我们各种各样的奇思怪想。也许从活动的规模、社团的名气、媒体的包装来讲,我们的社团不上规模,但是从我们几个社团的骨干的经历和锻炼来说,我们一直在做一个组织中最有创造性和最value-added的工作。我经常想起中国的VCD行业,也许如果我们加入了那些庞大和久负盛名的社团,我们可能仅仅只能在长长的流水线上装配某一个环节上的零件(比如:贴海报。新生,这是你第一年可能做得最多的事情!),但当我们自己为自己的社团以企业家的精神去做出努力时,不管最后我们是否成功,我们做的都是给VCD设计、制造芯片的工作。还是那句话,要做,就做最有创造性和最能增加附加值的工作。 事实上我们还是做了不少非常漂亮的事情。我们请来了中国的破产法专家曹思源给我们做了一场演讲。时隔多年后,我们在他的新书上看到了当时演讲时人满为患的相片。回到了燕园之后,赶上台湾大地震,我们的社团又第一个在没有任何官方支持与同意的背景下开始了校园募捐,李宁、金铭和许多北大的台籍学生都加入了帮助我们筹款的行列。最有趣的是,姗姗来迟的某个著名的北大慈善社团,在终于等到了学校对筹款活动的明朗态度后才找到我们要求联名开展活动,这让我们对那些半官方社团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有了自己做社团这样的经历,自己出来竞选学生会主席也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竞选是一件非常锻炼人的勇气、意志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的事情。说实话,这其实是我参加竞选的一个初衷。我和同屋的徐青、另外一个好朋友马运涛一起组阁,参加竞选。竞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赢得别人信任的过程,你会发现尽管平日大家可能都是相处融洽的好朋友,可是竞选来临的时候,她或者他的这一票是投给你还是投给你的对手,这里面其实折射着非常多的人性的因素:信任、利益、控制、人情。通过一场竞选,无论是胜是负,通过把自己摆在让别人来选择、判断和评论的不舒服的位置,你会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刻地发现你自己性格上和心理上的弱点。  (二)自己创设一个社团(3)  尽管输赢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当然还是更愿意选择赢。当赢了之后,我们立刻意识到的是责任感和压力。既然在选举的过程中承诺了许多,如何把这些承诺一一落到实处,就成为了我们自我鞭策的动力。事实上,一个人的责任心、面对压力时的意志力,都是在完成这样的任务和接受这样的挑战之下培养起来的。英文中“leadership”这个词语,经常指的是一种在性格和能力上对人的测度,如果一个在大学期间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leader”的人,他怎么能够在面试的时候回答一个最基本也最经常被问到的问题:Tell us about your leadership experience(请述说你作为团队领袖的经历)。 我的leadership experience自认为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心路历程,尽管有酸甜苦辣,但最重要的是,经历这些波折与麻烦本身就具有无比的价值。我在大学里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那些不愿意经历也不愿意尝试的人,在大学这个人生的实验室里,如果你排斥对自己的改造和实验,那还不如躺在家里舒舒服服地看四年书。 最后,让我把当时法学院学生会竞选成功后我起草的一个宣言附在下面,当时那些激情澎湃的语言现在却觉得很矫情,但这就是大一的标志。 “  昌平园法律系学生宣言  在从矫情稚嫩的高中学生向融汇激情和理智的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蜕变途中,立志投身于中国法律事业的最年轻的理想主义者们,始终没有放弃冷静理性的思考与焦灼痛楚的自我剖析。 直面自身的浮躁与喧嚣、好高骛远与急功近利,心系国家与社会的殷望和要求,每个98法律人的理想与信念迫使我们格外珍惜昌平园的每分每秒。 尽管个人的自由、独立的意志、鲜明的个性始终是98法律人最为珍视的本色,然而增强法律人的团队精神和用实践创造价值也是我们决不回避并视为不言而喻的权利与责任。 由此,每位98法律人慎重与坚定地将个人的一部分自由和权利拿出汇为公意,交付给即将成立的昌平园法律系学生会,并以民主的选举方式,和谐的权力制衡体系,保障法律人的权利,实现我们的意志。 制度的生命在于鲜活的经验,而不在于抽象的逻辑。所有98法律人相信,这一制度将在本届法律人手中充分运作并完善;而这一制度的精神,将伴随我们相传于未来、相传于我们投身其中的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怀着对法的神圣的崇敬与信仰,我们谨以我们的尊严、荣誉和信念,互相共同保证,诚实拥护并遵循此项宣言。  (三)喜欢你的兴趣爱好(1)  大一的时候,课程不紧,时间充裕,然而我却也见到不少大一的新生,看上去忙忙碌碌,可一年下来回头再想,却感觉不到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对于大一新生的这种感觉,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 高中三年,就好像是在黑夜中走路,只能看到远方一点灯火(高考),就向着那个方向走去,心无旁骛。然而等到终于走到灯火辉煌的地方(通过了高考),却突然发现这个时候天亮了,于是周围的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远处也没有灯火了,这个时候反而不知道往哪里走了。 于是我觉得大一是寻找你的“终身伴侣”的最好的时间——呵呵,请不要紧张,我说的不是找女朋友,而是说要寻找到你的终身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一个人的心灵是否丰富、孤独是否必然寂寞、劳累了一天学习或工作后是否必然陷入无聊与疲倦,其实都和这个人是否有兴趣爱好息息相关。兴趣爱好无需特别、无需神秘、无需高雅,只要你喜欢,只要你能够通过享受你的兴趣爱好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灵魂的宁静,那么你就去喜欢吧。 在昌平园里被我苦苦寻觅最终如胶似漆的两位终身伴侣,一是读书,二是摄影。 昌平园里好读书。回想起来也许是她的地理位置所致,长城的凝重,皇陵的肃穆,还有昌平园一楼图书馆里岁月陈旧吱吱呀呀的木地板,让我拿起一本书可以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而不停歇。其实大一的心态也最适合读书,高中三年看到无数想读的书却因为高考所迫而不能畅快的读,进入大学以后看着教授在黑板上列出的长长的书单上陌生的名字而产生出对知识的敬仰,都促使着我不断的读书、思考、写作、再读书。记得大一第一学期结束时,列出了半年来认真“读完”的书,薄薄厚厚共有20本,平均一周一本。 大一新生读书,有可能会走入两个误区:一是拼命地捧着经典,囫囵吞枣,想把经典尽快读完;一是只看专业书籍,想迅速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 经典当然不可不读,但不一定要早读、快读。经典因其深邃、隽永而成为经典,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往往也很简练、抽象、晦涩。对于专业根底浅薄的大一学生而言,读书应该循序渐进,不应求快求多,对经典的阅读要目标明确,知道要看什么、想看什么的情况下再投入时间与精力。而只专注于专业书籍的坏处则在于,大一读书的视野仍然应该放宽,目光太窄其实不利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以,保持对无关专业的书籍的好奇心和“翻翻看”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假如说读书是我理性的选择,那么摄影则能满足我感性的需求。最早继承了老爸的一个70年代末购买的与我同龄的海鸥相机,我便开始通过镜头在荒凉之中寻找美丽,最终还以一组十三陵的图片获得了昌平园摄影比赛的一等奖。  (三)喜欢你的兴趣爱好(2)  摄影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直接激发了我对于绘画、电影、广告、雕塑等其他视觉艺术的兴趣,同时也促使了我日后对于旅游、摄影的狂热。说实话,在来到北大之前我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当摄影慢慢地把我带进艺术的殿堂后,我就发现艺术对于一个人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艺术能够让人对美更加敏锐,而美总是与创造性的表达联系在一起,因此你会发现艺术才是人类创造性最集中表现的途径。因此一个人培养起对艺术的敏感和热爱,不知不觉地也会培养起对创造和美的感觉。当人们总是用“艺术”来形容一些人把一些事情创造性地做到了最好的时候,你会发现对于那些能够把自己专长的事情做到“艺术”层次的人,其实他们都很有艺术的感觉和创造的才华。甚至现在美国出现了一种专门为高级金融和管理人员设计的通过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培训来开发右脑,提高创意水平的高级培训课程。 了解艺术必须要了解艺术的历史,否则你很难深入地去评价那些在特定情境之下的美的表达,而了解艺术的历史,你会对整个人类的历史、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演变有一个特别维度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社会的角度,也会使一个人在看问题时有更广阔的视角。总之,加强艺术的素养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任羽中:  下了飞机就被送到离昌平县城还有十公里的“北京大学200号”,校区周围全是玉米地;开完见面会后,北京的同学就叹道,咱们全班都是“牛人”;听人家嘴里蹦出来的一串一串的英文,我知道自己再不能睡懒觉了;大学第一节课无聊得惊人,但是舅舅写信说,你必须适应老师的风格;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到期末的时候,《世纪风》选我做“十佳作者”。  (一)一定不要怕辛苦  随着最近几年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旧的校园已经容不下那么多蜂拥而来的学生,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校区”,而这些校区一般还处于建设过程中,地理位置也比较偏僻,所以原本憧憬着美丽校园的学生进来之后都特别失望。 其实,生活条件差一点没有关系,寝室里条件太好了你可能就不爱去图书馆了,但如果因此带来信息的闭塞,那影响就大了。假如你也必须在分校生活,那么请你一定不要怕辛苦,不要老呆在屋里不出去,要尽可能地多到学校本部去听讲座、泡图书馆、拜访教授,甚至哪怕只是看看最新的海报,否则你会失去好多机会! 北大虽然在扩招问题上非常克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从1995级到1999级的文科大一新生还是被送往远在昌平乡下的一个废园。在这个周围都是玉米地的荒凉的园子里,我们要度过一年的时光。 地方的偏僻当然会带来很多不便,比如想去银行就必须跑二十里路到县城,比如没有互联网。但对我最大的考验还是心理上的落差。在第一次全班同学的见面会上,有十几个女生上去都用英文做自我介绍,听得我都傻了。坐我旁边的一个北京的同学当场就叹道,这班上都是“牛人”啊。 我既不擅言辞又没有参加集体活动的习惯,与形形色色的学生干部选举、社团招新当然没有关系。可以想见,在这个只有600来号学生的小小的“熟人社会”里,我必是边缘人物。而最开始的两周课程也比较无聊,原本以为北大的老师都是满腹经纶口吐莲花,结果第一节课,听着那个老太太呶呶叨叨,我简直难受得要命,觉得还不如我们中学的老师讲得有意思。 于是我很想家,打电话的时候都差点哭了。此外还产生了两个念头,第一是转系,我强烈地认为历史系的学生都过着故纸堆生活,那才适合我;第二个念头是厌烦北大,觉得北大的学生怎么都这样能说话,看来清华“行胜于言”的风格更值得向往——非常有趣的是,我后来认识一个清华的朋友,他在开学的第一周烦透了清华的古板作风,决定回家重新考北大,火车票都买好了——当然在上火车之前他改变了主意。四年之后,他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大清华主义者,每次见面都要和我抬杠,而那张废掉的火车票,现在还在他的皮夹里。 我把我的失落和想法写信告诉了舅舅,希望他会支持我。很快,他的回信来了。  (二)舅舅的两封信(1)  羽中儿: 你好!收到你9月9日的来信已经几天了都没给你回信,一是由于我工作太忙,二是由于佳穗姐已经到北京去看了你,妈妈也给你写了信,我对你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虽然你在信中流露了思家的情绪,但我对你还是充满信心的,对于一个心态比较平稳的有志者来说,一时的不适应只会是暂时的。调整自己心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我觉得你应该是能很快调整过来的! 想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从古至今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离开家乡而成功的,也没有一个人不思念家乡,这是个一般规律。所以说“五更归梦三千里,一日思乡十二时”。我只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想到,你不是孤立无援的,亲人们都在关注着你,支持着你,这一点上你是非常幸福的。作为一个男子汉,你应当多一点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在关键时候,应当有咬牙精神。舅舅从十二岁离开家乡,外出求学,由于家庭出身不好,经济又十分困难,受到了多少人的白眼,可说是小小年纪受尽人间的几多煎熬,有些事情可能是你一时难以想像的。但是我总相信一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丈夫,应当有非常之志,付出非常之劳,然后才可建非常之功。在非常困难的时候,我想到的总是“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唐代诗人李咸说:“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成就事业,就应当有这样一种精神! 至于说到班上党员同学多,由于资阳的特殊情况,你没有可能发展成党员,这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一个人入党,实际上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真有那样的人把中学入党当成一种“优越”,这种人实际上是不可能有多大的出息的。你现在没有写入党申请,可以先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党的认识,加强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与现状的认识,要在业务上冒尖,再通过实际行动来争取入党,这不是达不到的事情。我入大学之前,班上不少人已经是有多年党龄的同学,但是,在我的同学中,真正有出息的反而是后来入党的同学。我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我的学习、我的工作终于在全年级拔了尖,成为了“学习标兵”,所以大二就成为了全年级首批发展的学生党员。要知道,一个党要有生命力,必须把最优秀的分子吸收进自己的组织。那么,你就应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成就,证明自己是“最优秀分子”,这样的党员才是有带头作用与影响的,万不可为入党而去争取入党。 其二,关于你自己觉得内地的外语教学水平和沿海有些差距,自己的水平和别人差距较大,这可能是客观实际。但是,这一切也都是可以努力赶上的。我上高中时,我们班的同学比我多学三年外语,结果后来成绩好的还是我们几位后来者。关键是,你一定要尽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在心理上尽快地调整过来,要有战无不胜的信心和勇气!你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二)舅舅的两封信(2)  祝秋祺! 舅舅 1998年9月20日 羽中儿: 你好!真没有想到前封信没有寄出,就收到了你所报告的一些喜讯,陈佳洱校长、任彦申书记对你们的接见和鼓励,葛兆光先生的赠书,这些都是值得祝贺的事。我感到十分欣慰。 你想转专业的问题,我想先是把现在的专业学好,学扎实,然后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先多了解一些情况,等春节回川后再谈此事,到时我也将到北京问问朋友。你相信舅舅是比较开明的,同时,也是十分理解你的。但是,对于你对北大的一些认识,我觉得还太肤浅。不正确认识北大,将对你未来有极大的影响。你现在所看到的只是昌平,仅仅是北大分校的大一教学,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出现一些问题非常自然。事实上,北大的历史和成就,远非中国其他任何一所院校所能比拟,特别就文科而言,你选择北大是绝对没有错的。清华当然也是中国最出色的学校,但1952年的院系调整过后,清华的文科元气大伤,可以这样说,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它也不可能赶上北大。更不用说,当年清华也有一个分校在四川绵阳,就是如今的西南工学院,其条件之差,还不能和昌平比,如果清华还背着这个包袱,很多到清华的学生也是会后悔的。 你说清华人“行胜于言”,这本来就是工科大学的特点。但如果说北大人都好逞“口舌之辩”,那未免失之偏颇。春秋时的“百家争鸣”,就带来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大发展。如果没有北大“兼容并包”的学风和提倡科学民主的精神,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就不可能借重于北大。由于中国的某些特色,北大作为新思想的暖床,一直是旧势力压制甚至是打击的对象。但是北大的学风和北大人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远非其他任何一所大学所能比拟。今年北大百年校庆,你就可以有所了解了。你应当为有幸成为新一代北大人而骄傲,而且要有为北大增光添彩的志气,这样才不辜负亲人和师长们的期望,才不辜负历史赋予你们的责任。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受那些幼稚的想法影响时间越长,那么走的弯路可能就会越多。 其二,关于上课有些失望,我想你们新生在昌平,一些名教授不能来上课,你们国政系又还是一个年轻的系,这种情况在所难免。加之中学生刚上大学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大学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导减学增”的过程,如果你不下决心听好课,尽快去适应老师的讲课风格,从教师的讲授中去探求治学的方法,这是会给你的学习进步带来影响的。目前,你应当主动去寻求老师对你的注意,对你的指导。你会记得9月3日晚上我和你的谈话的,在此,我就不想多说了。  (二)舅舅的两封信(3)  我个人觉得,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做两个事情,一是要说明问题,二是要探索规律。人称现在的学问是“后经学时代”,也似乎有一点道理。“公羊春秋”讲“微言大义”,相当于探索规律;“左氏春秋”讲训诂考证,相当于说明问题。你说期中要写两篇小论文,我想第一要选好题。选题首先要有现实意义,今人可以有所借鉴。要选那些别人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问题,才可能快出成果,我对我的学生讲,科研选题要树立几个意识,即宏观(整体)意识,时代意识,危机意识,素质意识,速度、效益意识。对中国近代史,我现在涉猎较少,但是,从当年读书时我就特别注意一些问题,觉得颇有意义。如“兴中会”的组织、性质和作用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其成立于海外,当时有不少华侨参加,似乎有资料说还有外国人参加了。还有如戊戌变法之后,中国掀起了留学热,特别是留学日本,清政府令张之洞与日本驻华公使内田康哉商定的《约束鼓励出洋学生章程》,这个事情可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重建问题,如马歇尔使华问题,有很多细节大家还没有搞清楚。这些问题你可以问问你的老师,老师会给你帮助的。第一次写论文不宜选太大的题目,应当量力而行,但一有了打破坚冰的伟大尝试后,以后就会有真正的创作欲,成果就会不断地涌现,应当相信,一切成功都会在战胜自我中不断取得胜利。 另外,你要的《可爱的四川》以及《阮元思想研究》,我马上就给你各寄几本去,你可以各送两本给昌平分校图书馆。再过两天是中秋节了,希望你节日愉快! 即祝秋祺! 舅舅 1998年10月3日  (三)提前起跑才有优势  我明白了,我的失落和不适应,只因为一个原因,就是我还不清楚自己的角色已经改变。我不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考试超人,我已经是一个北大的学生,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我都要在这里展开自己的生活! 我要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做从前害怕做的事情,直到获得成功的经验。刚开学的时候我一般都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无聊了就打个盹儿,谁也看不见。现在我也像那些女生一样,提前一刻钟到教室,坐到第一排最右边靠门的那个位置。坐在前面总是会引人注意的,习惯被人注意,信心自然就有了。说话的时候,我也一定会正视别人的眼睛,这样更能够让别人感觉到你可以信任。不自信的人总怕别人看出自己的“虚弱”,所以当别人正视他的时候,他就会躲避别人的眼神。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尝试着当众发言。我记得有一次上课讨论陈独秀,老师突发感慨,北大什么时候能为陈独秀立一座像啊。这个时候我站起来说,其实更应该在北大立像的是胡适,胡适对于北大乃至整个中国的意义并不在陈独秀之下。还有一次近代外交史课上,讲到杨度的时候老师说这个人他也不太清楚,我在下面嘀咕了一句“王运的学生”,他马上就说,好,你来给大家说说,于是我大讲了一番“帝王之学”与“辞章之学”的关系。慢慢的,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认识了我,而我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是一个读书比较多,喜欢思考而且并不内向的学生。 我开始觉得,全新的生活其实并非那么可怕,那些很“牛”的同学也并不需要我仰视,我该学习他们的长处而不光是羡慕。我还要认认真真听课,哪怕是那些表达能力比较有限的老师,我也找机会向他们提问,而且在课后,到图书馆找他们的书来读。读多了我就可以清楚,哪个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他的主要学术观点是什么,他最近又发表了什么文章,他过去的学术经历如何,他的老师是谁等等。对愿意做学问的学生来说,这些信息极其重要。不要等到你要考研究生的时候再来搜集,从大一开始,你就要开始准备,提前起跑才有优势。  在新环境里树立信心的建议  A) 要有倾诉的对象,不要怕把自己的失落感告诉别人,说出来以后也许就放得开了,想方设法掩饰反而心理包袱越来越重。我一直愿意给父母和舅舅讲自己的心里话,他们总是能给我最热情的鼓励,他们看着我长大,他们了解我。在刚开学最难过的那几天,我还经常和我上铺的兄弟说自己多么想家,呵呵,直到四年之后他还拿这个事情开我玩笑。 B) 想办法多和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交流,从他们那里学到一些解决困难的办法,请他们帮你出出主意。过来人的意见非常重要。 C) 改变一些生活的细节,比如上面说到的,上课坐在第一排,说话正视人家等等。此外,请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1/4。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走路的速度和姿势与他的心理状态有关。那些遭受挫折、被排斥的人,走路的时候垂头丧气,很萎靡。只要你有意识地抬头挺胸,比平时走得快一些,你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活力,就会感到自信心在滋长。 “ D) 写日记,在日记里激励自己,整理每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告诉自己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也把郁闷的心情锁到日记里边。 “ E) 主动去认识新同学,包括其他院系的同学。没有人会拒绝你的。也只有在刚开学的一个月里,你会因为最偶然的原因结交很多朋友。有一次我在厕所里碰见一个人,他冲我点头,我想我不认识你啊,但是我也点头笑笑,然后问他是哪个系的,他说是考古系的,我说我是三星堆专家,他就邀请我去他们寝室坐坐。后来我和他们屋5个人都成了兄弟。 当你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走在路上常常要和人微笑打招呼,那么显然你已经融入这个环境之中了。 此外还需要提到的是,大一新生都喜欢与同乡打交道,这也是一个迅速扩大交往面的办法。不过不要局限在这个圈子里,朋友也要搞五湖四海。 F) 不要怕碰钉子,遇到尴尬的时候,让自己脸皮厚一点。你只是一个新来到的小家伙,没有人会继续为难你的,真的,大胆去尝试,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去找欣赏自己的人——大不了错了再重来!  (四)不要让自己总生活在遗憾中  转系的事情,我一直也还是在考虑。我经常去找历史系派到昌平校区的老师聊天,他反而劝我要慎重考虑。因为历史系的毕业生,真能做学问的也很少很少。大一新生对本专业往往都有失望的感觉,但其实每个专业都有它有趣的地方,等学多了学深了,自然能够品出个中三昧。 我也告诉自己要冷静地分析。想来,大一毕竟还只是大一,知道的东西很少,如果太快做决定真不见得好。最现实的是,决定转系就需要付出一些代价,比如重新适应环境、补上大一的课程;而如果不考虑转系,大二就可以有时间修第二学位。而且我知道,国政系的英文课要求最严,我在这里提高也会最多;国政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比较不错,要到历史系则很可能会头疼。 最后我决定不转系,但同时也决定坚持去听历史系名师的课,尽可能地多读一些历史书。而假期回四川的时候,舅舅也同意我的想法,他还带我去拜访了四川师范大学的杨天宏教授。杨教授是治近代史的名家,在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他给了我很多教益,我因此保持了对近代史的兴趣,一直在跟踪这个领域的学术动态。 当时大家觉得国际经济专业是最热门的,我们班上就有好几个同学准备转到经济学院去,但最后只有一个女生坚持到成功。我觉得她是最值得佩服的,一个人只要认准了方向,不达目的就不能放手!不要让自己总生活在遗憾中! 确定了自己对本专业的认同,所谓“进入角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五)提高外语和写作水平  提高外语水平是大一学生的头等大事,这个时候专业课比较少,课外的活动也有限,完全应该多花时间来K英文书。而第二件要紧的事情,我认为是练笔。文科学生无论想做官还是做学问,都要靠笔杆子,你的文章就是你的第二张面孔。 当时除了写一些高考经验之类的文字换取稿费之外,我还写了不少比较有趣的东西。我在四川师大的同学很能干,他们在学校图书馆的赞助下办了一份叫《读书生活》的小报,我于是经常写一些书评给他们寄过去。有一次我看了《读书》上面曾昭奋先生的文章《清华园里可读书?》,很有感触,就写了一个比较北大和清华“风水”的文章,借此来说自己对大学精神的理解。结果师大的领导读到这个文章觉得有意思,就和我舅舅谈起来,舅舅一看才发现作者居然是我,当时就笑了。 到我大三的时候,《读书生活》寿终正寝。但是我和那些编辑的友谊却长久保持,他们现在已经成为成都新闻界或者高校中的生力军,在不少事情上都给我帮了大忙。 此外,昌平校区也有一份名为《世纪风》的杂志。北大学生有自办刊物的传统,我曾经翻检过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学生刊物,真有恍如隔世望洋兴叹的感觉。而这个《世纪风》的编辑和作者中也有不少后来的“名人”,中文系的陈平原先生专门写了一篇关于昌平的文章登出来。我们这一届的主编是一个四川老乡,她经常找我要稿子,我的积极性也很高,到学年末的时候还被选做“十佳作者”。 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校刊,虽然印制粗糙,但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会读。你的水平怎样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你有一点点才气,人家也会表示欣赏。所以,在校刊上写文章更要认真,一篇出色的小札记,很可能就是你成功的起点。  (六)翻烂经典(1)  昌平校区图书馆简陋但是安静,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除开吃饭睡觉和走路的时间之外,基本上都在图书馆里。而到了周末,我会坐校车到北大图书馆去呆上一整天,并且借一本可以在一周内读完的书回来。我很快熟悉了图书馆的各种数据库,学会了光盘检索,而很多同学到大四做论文时才第一次去检索室。 前面我已经提到,对于本专业名教授的著作,有必要从大一开始就关注。那些本专业的权威核心期刊,每一期你无论如何都要翻一翻。大一的时候也许很多文章看不懂,但是没关系,你可以先了解一下,哪些课题是大家都重视的热点,一般通行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是什么样的,甚至在翻阅杂志的这个过程中,你将培养起对学科术语或者说“行话”的亲切感。术语堆砌的文章未必是好文章,但对一个本科生来讲,文章中恰当地使用术语却是一大本事。 就文科学生来说,《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肯定是要经常翻翻的。甚至和理科的同学关注SCI一样,我们也要关注CSSCI一类的学术Index。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对图书馆里几十种大学学报全部了然于胸,你随便讲一个教授的名字,我会马上说出他一两年来都发了些什么东西。当然,和那些早晨7点带上几个馒头进入图书馆晚上十点再出来的同学相比,我的道行还浅得很。我有时候想,毛主席当年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的时候,虽然一个月只拿七八个大洋,虽然要受那些大牌教授的轻视,但他的知识、他的雄心壮志却不断地在增长。北大图书馆在这个湖南来的青年人眼里,恐怕就相当于金庸小说里的少林寺藏经阁。 老北大还有一个著名的传说,讲的是研究印度文化的金克木教授。他原本也只是图书馆的一个管理员,但是每次有名学者到图书馆借书,他都悄悄把人家列的书单记下来,一有空就按照这些书单自学,最后成就了很大的学问。 确实,看的东西多了,信息足够充分了,你才能判断什么样的文章是“好”的,什么样的知识是“新”的,自己动手的时候才会更有把握。 跟踪前沿、了解动态很重要,不过这些东西还是不可能构成你学问的基础。通过看杂志、看名教授的著作,聪明的你会发现哪些书是本专业的经典,而这些经典不仅仅要“翻”,还要争取“翻烂”。你永远不要说你在“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你永远都要说,我正在“重读”《政治学》。 记得当时历史系的班主任有一本旧版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是陈寅恪先生的传世之作。这个老师就对班上的学生讲,大家都来抄这本书,谁抄得最漂亮就把书送给谁。结果他们班有好几个女生都把书抄了一遍,而这些女生,后来也就是历史系最“牛”的才女。  (六)翻烂经典(2)  另外,我还在大一养成了读报的习惯。国政系出钱为每个寝室都订了一份《参考消息》,尽管这个报纸也会有一些缺点,但是它信息量大,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在电视上很神气的国际问题专家,实际上都离不开这么一份朴素的报纸。我想,学政治、学国际经济的同学,都应该有读“参考”的习惯。  #张锐VS任羽中大一要完成的事  张锐VS任羽中:大一的时候,有几件事情请你一定记着去完成。 张:我想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我们有一些观点不一样,比方说我认为大一未必适合去读经典,未必需要读很多专业方面的东西,但你的想法是要尽快进入角色。 任:你说得很对,读书是要讲循序渐进,贪多嚼不烂。我的意思是,有兴趣在学术上发展的同学,必须抓紧时间让自己入门。大一就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或者说让自己的眼界开阔一点,以后会更有优势。 张:也对,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方向。 任:我还想到了以下几个事情,大一的时候应该记着做好。 第一,在大一就应该通过英语4级考试,并且开始准备考6级,尤其要抓紧时间扩大自己的词汇量。高中阶段掌握的词汇太少了,要阅读艰深一点的文献必须背词典。 第二是注射各种疫苗,比如乙肝疫苗。我有一个同学非常优秀,毕业时也完全有机会进入中央某部委,可就因为体检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遇到了很多麻烦。大学生,尤其是我们男生的生活往往不太规律,卫生状况也不理想,所以千万小心各种传染性疾病。 第三是交入党申请书。我想,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充分的认识,那么请在大一就申请参加学生党校的学习,并递交入党申请书。 还有,寒暑假回家时,请一定去拜访中学时候的老师,我们考上大学也是老师的骄傲,不忘记师恩,会使老师非常欣慰。而和中学同学相聚时,请注意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其他大学的情形——哪怕是比较普通的大学,他们在各个方面的成功经验都值得学习。 张: 我也想提醒几个问题——到这个学年结束时,你的电话簿上有多少个新号码了?请收集你们系办公室、教务、团委还有任课老师以及一些师兄师姐的电话,这些号码以后会非常有用。 此外,除了你们系的老师之外,你还认识别的系或者别的大学的教授吗?不一定要有很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你起码应该了解他们的学术成果和学术背景,一旦有一天你有机会向他们请教的时候,不至于什么也问不出来。 任: 我觉得还可以算一算自己一年来的花销情况,想想哪些钱花得不值。无论你家庭经济情况如何,都请注意节俭。过分注意物质上的享受会损害你在精神世界里的敏感程度,换句话说,花钱太厉害了你可能变傻。 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张 锐:  我创造了一个概念叫“信息能力”。To double,or not to double——大学生需要怎样一个“平衡的”知识结构呢?在香港,我成了“问题少年”,因为所有的讲座之后我总有问不完的问题。通过一个特别的奖学金,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在大学里,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圈子需要有心人的培养和维持,但是当你进入了这样一个甚至几个圈子后,你的大学生活,从此会与众不同。  (一)信息能力(1)  什么叫“信息能力”?这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人为了指导自己的行为,搜集、分析、处理、管理大量复杂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这种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对这种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非常不幸,在中国的大学里还绝对找不到专门的课程。 大二时我们回到了北大的本部——燕园。与封闭、单纯的昌平园不同,我第一个感觉是我真正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北大的学生宿舍已经接入全中国速度最快的互联网,三角地每天铺天盖地的是各种各样讲座的信息,在你身边有着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不同特长的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可以交流……于是,你要做出的选择也变得多了起来:选什么课?修不修双学位?考不考TOFEL、GRE?打不打工?参加什么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问题纷至沓来,我甚至听到过一个女生抱怨北大里食堂太多每次都得想半天才能决定去哪个。 做出选择前当然要想一想,但“想”的关键是要获得能够帮助你做出判断的正确信息。在经济学里有一个基本的假设:人的决定总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当赖以做出决定的信息越充分,人做出的选择越明智。 因此,当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寻找信息。而无论是纸张还是比特,信息的来源其实只有一个: 人的经验。你要寻找的答案,很可能并没有被记录了下来,它们可能存在于每个同样面对过类似问题的人的脑海里。因此,你除了会利用Internet在各大搜索引擎、相关网站、图书馆、资料室里慢慢搜索外,永远不要忘记你的鼻子下面还有一个人类用于表达交流的最重要的发声器官。 学会寻找信息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它还涉及到许多判断:需要找什么样的信息?去哪里找?向谁问?怎么找?怎么问?在不知道该怎么做出一个决定时,不妨先从寻找信息这一步开始着手,列出一个寻找到信息的路线图,你会发现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答案就一步一步地清晰了起来。 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后,第二个问题也许就是“小马困境”了——还记得那篇小学时的课文吗?小马要过河,不知道水的深浅,老牛说水特别浅,松鼠说水非常深,究竟小马能不能过这个河呢?寓言最终的意义是:小马应该勇敢地去试试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可以先去“试试看”。假如你先去选了一门课,听了半个学期之后才明白原来不值得去听,那显然就太晚了。于是,我们在多数情形下,仍然无法摆脱“小马困境”——不同的人,不同的信息来源,会给你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信息和建议。  (一)信息能力(2)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建议有两个: 1)Always keep all the doors open. 当涉及到时间、精力分配的选择,在不是百分之百肯定的情况下,永远选择灵活度最大的方案,为将来的各种改变打好基础和留下余地。并且你会发现,你的偏好、想法也不断地在变化,今年你对出国一点兴趣也没有,于是放松了英语的学习,而明年也许你的打算会发生180度的转变,而等到那个时候才后悔当初不应该放松了英语的学习,就悔之晚矣了。 2)在对比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你可以对比不同的人的不同意见,再来判断谁的意见更有说服力;你可以对比给出不同意见的不同的人,谁现在的发展更加出色,谁做到了自己提出的建议;你还可以对比你自己和给你意见的人,你和谁的情况比较接近,也许他(她)的意见对你来讲更有可行性。 “信息能力”不仅仅是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非常重要,其实在现代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头等大事。互联网和出版业的发达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海量的信息,许多时候学习、研究的过程就转变为了一种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掌握、运用的过程。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在GOOGLE或者百度上键入你准备写的论文题目,往往会发现上百篇甚至成千上万相关的学术文章或新闻,你会发现,那些从网上下载的各种各样“可能有用”、“值得一读”的文章将迅速占据了硬盘的大量空间,你会发现杂志报纸越来越厚、出版周期越来越短,这期还没有看完下期的已经来了,你还会发现老师开的书单越来越长、学术著作越来越厚,尽管你把它们都买了回来放在床头,可是永远也读不完。 十年前的人们遇到的麻烦是信息总是不够,十年后的我们遇到的麻烦是信息总是太多。我想说的是,我们一定要控制心态,不焦虑、不急躁、不放弃,讲求方法:速读、短时记忆、不断整理自己的信息储备、具备放弃无用信息的决断力。只有不断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和习惯,你才能够成为驾御信息的主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总是把决定和行动建立在优质和准确的信息基础之上,think ahead, act ahead, 才能成为大学里的赢家。  (二)今天你双了吗(1)  “今天你双了吗?”有一段时间这是我和几个朋友见面互相打招呼的问候语。“双”指的是双学位,在我进入北大的时候,仅仅有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办了双学位,而此后的几年间,广告、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国际关系、哲学等院系也纷纷正式开办了双学位课程,再加上北大许多的院系还允许外系学生辅修。所以我想,在进入大学之前,你就应该想一想在大学四年里你要学哪两种学科,而不是一种。 尽管我前面就提到过,之所以当时进北大报法律专业,就是因为知道同时也有机会学经济。然而当真的要决定是否开始修读双学位的时候,我仍然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气: 12门4学分的课,其中有4门高等数学,所有的课程都是在晚上、周六、周日授课,这就意味着一个星期有40多节课,也意味着那些已经让我很不轻松的法律课程会给我带来更沉重的感觉。 读双学位,还是不读,这是一个问题。一边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学习时间和压力,会给你的大学生活带来不小的改变,也许你会觉得甚至从此后你就再没有时间去享受大学生活;而另一边呢,你又能够获得什么? 你能够获得的首先是一个“平衡的”知识结构。无论你学的是物理、化学这样纯自然科学的科目,还是学的历史、考古这样纯人文科学的科目,无论你是深深地热爱你的专业、准备一辈子去钻研,或者你不太喜欢你的专业,对于将来是否从事和专业相关的职业毫无头绪,你都会发现,当你选择一种专业、一种知识结构的时候,你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知识的雷达缩小了,在不知不觉中,你所关注的可能仅仅是社会上一小部分人关注、感兴趣的东西。 这样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社会需要分工,人的术业也要有专攻。要不然大学里面还干嘛要分这么多专业呢?我也有些犹豫,干脆认认真真地读法律将来成为一名法律专家不就得了吗? 真的让我下了决心的是这样一件事情。那是一个周日的上午,我和往常一样起床后悠闲地拿过新的一期《南方周末》,然而整整半个小时,我都被一篇讲石油经济的文章卡住了,反反复复地读了几次,仍然不明白作者在里面谈的问题,我陷入了深深的沮丧之中。 我知道,在19世纪的英国,对“绅士”的定义里包括:拥有1000英镑以上的财产、热爱体育和政治、能够读懂《泰晤士日报》上的文章。而今天,我,一个北京大学的本科生,却无法读懂现代社会中一份主流报纸上的文章。你会觉得有些荒谬吗?可是不要笑,你可以去做个实验:去买最新的一期《经济观察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财经》之类的社会政治经济类的报纸杂志来看,如果其中所有的文章你都能看得懂——不是说每个字都认识,而是明白作者想讨论什么问题、作者的逻辑和论据是否完整,你能够了解并做出评价,那么应该说你在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经济和金融方面的知识储备是不错的; 但如果你仅能读懂百分之五十的文章,对另外百分之五十迷迷糊糊、似懂非懂,那说明你的知识背景有所欠缺; 如果你根本就觉得这些文章面目可憎、难以卒读,那只能说明你的知识结构和现代的高度发达的经济和金融生活已经难以兼容了。  (二)今天你双了吗(2)  这么强调经济和金融这些知识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的地位有什么必要呢?你可以反驳说陈景润可能连投资银行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但是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位成功的数学家。没错,我同意,你的知识结构里没有经济和金融的内容,并不就注定了你在你的专业上会失败。可是我们不要忘记,在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比如英国,他们甚至在高中就开设了经济和会计方面的课程,作为一个正在大学里建立自己知识结构的年轻人来说,为什么不尝试着让自己“接轨”呢? 读双学位的日子并不轻松,上课、读书、写论文、考试、经济、法律……真的太累,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几乎就要放弃了。这个时候我认识了一位法学院的师姐,师姐是当年的北京高考“状元”,考入北大后,大二就托福满分,大三考GRE几乎满分,LSAT成绩几乎为历年来北大法学院学生中历史性的高分,同时法律专业一直成绩名列前茅,然后在大三的时候开始选修经济学双学位,两年读完,最后用英文写完本科毕业论文,从法学院给分最严苛的教授手中拿到了90分的高分,毕业后获得美国Duke大学法学院奖学金,赴美国攻读法学博士(J.D)学位。在这个师姐身上我看到了太多的神话被创造出来,太多的不可能被奇迹般地改写为可能,太多的我自己给自己预设的极限和潜力被成功突破了。这个师姐的故事让我震惊和惭愧了很久,特别是当这个故事就活生生地站在你的面前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再一次体会到了这句话。因此我觉得在大学里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榜样去效仿和学习绝对是一件可贵和正确的事情。感谢这位师姐,让我在意志薄弱的时候终于没有屈服于自己为自己寻找的借口,而承受住了压力走了过来。而当我修完四年的经济和法律之后,回头看看走过的那段路,也觉得其实没什么特别的。这也许就是人的性格吧,有时候,咬紧牙,多撑一会,所有克服困难的过程都会有这么一段心理上的过程,习惯了以后面对困难也不会觉得是困难了。  (三)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的意思我是通过“明德”奖学金才深刻体会的。 你已经知道,本书的两个作者都曾经是“状元”。考上“状元”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说实话,在进入北大之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事发生在我的身上——至少没有人来找我做什么增进智力的口服液的广告,没有什么传说中的“重奖”,而我也尽可能地回避了一切当地媒体的采访,准备到北大来忘记高考这件事情。 然而冥冥中自有天意,在我正在想着尽快忘记这件事情的时候,生命中已经有另一番安排出现了北大的校园之中,而且这个安排给我的大学四年带来了日后才发现的深远的意义: 朋友圈子、责任感、额外的欢乐和忧愁。 其实应该从1998年大一的时候说起,那个时候北大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大张旗鼓地在三角地把来自各省的“状元”或者得到奥赛金牌的孩子的大大的相片和简历公之于众,让所有的行人驻足观看。其实想一想,所谓的“状元”在北大的确没什么意义,能上北大的人谁不是“状元”?不是全省的,也可能是全市的;不是全市的,也可能是全县的。至少我觉得,来上北大更多的是实力与努力的结果,而“状元”在某种程度上更多的是运气的成分。 运气就运气吧,刚进北大没多久,我就知道所有的“状元”都得到了一笔奖学金,名字叫做“明德奖学金”,不但要发钱还要请所有的“状元”吃饭。居然有这么好的事情?我乐呵呵地就去了。到了现场一看,全北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状元和国际奥林匹克金牌和银牌的得主都到了,第一个感觉是,北大“状元”真多啊!本科四个年级的人加在一块,超过了200,站在大厅里感觉颇为滑稽。然而半个小时后,我的第二个感觉是,这里面聪明的人真多,随便聊聊天,我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一下子认识了许多有意思、说话信息量特大的人,特别是同桌有几个大四的师兄,听两句话就知道大学的生活没有虚度,每个人现在都有着光辉的前途。我不由暗自地想:谁说“状元”都是书呆子来着?是有看上去气质比较呆的人,可是聊几句你也会发现聪明劲仍然不住地从眼神和出乎意料的回答中流露出来。特别是事实上“状元”的确大部分都集中在几个专业里,当文科和理科的热门专业的学生坐在一起,大家的共同语言超乎意料的多。 也就在这次晚宴上我才了解到,是香港的陈国钜先生和一批关心、支持北大发展的香港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成立了“北大之友”的社团法人,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了北大许多项目的建设,而“明德”奖学金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陈先生也特意提出,他并不担心“明德”学生是否能保持学习上的领先位置,却害怕这些读书厉害的人在社交礼仪、为人处事方面的锻炼不够,因此他希望“明德”奖学金的获得者们能够定期地举行一些活动,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能够相互认识,也让大家能够多体验一些正式的社交活动,获得锻炼。  (三)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2)  还有一个小故事让我思考了很久,在陈先生艰苦创业的日子里,每当事业上有了起色,他总要犒劳自己,去一个高档的餐厅或是宾馆里吃饭或者喝咖啡。他这么做的原因不是为了享受美食,而是为了近距离地观察那些在饭馆里消费的上流人群——去学习、体会成功人士的举止和行动,从而在心理上给自己正面的暗示和激励。 这个故事实际上点出了大学教育中最缺少的一部分: 局限在围墙之内、书本之上,却很可能不了解外面社会的价值标准。于是我和几个刚刚认识的朋友就商量,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明德”学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社团呢?也许在一个社团的形式下,我们能够在自我塑造、弥补大学教育不足的方面采取更主动的行动。慷慨的陈国钜先生和“北大之友”的董事们非常支持这个想法,我们很快就获得了一大笔活动经费——10万元!并且陈先生表示,只要活动有意义,经费上的事情,不需要担心。 一下子“明德”就成为了北大经费最充裕的社团。可是,请等等,我们还不是一个社团呢,于是我们赶紧准备申请注册,然而没有想到,这个社团一直也批准不下来。直至今日,为什么“明德”一直没有取得官方的合法身份还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肯定的权威答案。但是通过与“内幕人士”的交流后,我推测,原因还是在于“高考状元”这个敏感的话题。 “ 尽管没有合法的身份,但我们仍然可以经常参与到正式的社交场合中,从西餐的礼仪开始学起;我们自己设计或是请来人力资源专家,在聚会中通过各种游戏来锻炼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我们还组织了许多内部的交流活动,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明德”学生中分享经验、互相帮助、培养友谊;而每年的假期,我们也可以组织社会实践考察,去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或者偏远落后的山区,去拜会成功的私营企业家或者给农村小学里的孩子教课,去报社、去政府机关、去百姓人家……总之让我们对中国的社会实况有了更加全面与广泛的了解。 “明德”给我带来了许多许多宝贵的回忆和收获,然而其中最重要的,我想还是在里面结识的好朋友。和很多人讲的一样,我相信上大学就是要做三件事情:读天下文章,看天下风景,交天下朋友。而“明德”不是一个社团,她更像是一个圈子,圈子里的人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一起开怀大笑、一起出谋划策、一起经过阳光、一起走过风雨。在大学里,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圈子需要有心人的培养和维持,但是当你有了这样一个甚至几个圈子后,你的大学生活,从此会与众不同。  (四)问题少年和跨文化合作(1)  大二的夏天,我有幸前往香港大学,和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60名学生一起,参加“李韶经济社会考察计划”。李韶先生是一名成功的商人、社会活动家,他创立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国内地大学生和美国学生对香港的了解,所以我们每天上午都会在港大听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讲座,了解香港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下午则被分成了不同的研究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和讨论,最终完成一篇考察报告。 在40天的活动里,我们听了30多场讲座。从“特首”董建华先生,到当时的成功商人现在的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从著名的台湾导演侯孝贤到香港艺人梅艳芳,从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到渣打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每次讲座之后都会有学生提问的时间,而我每次都会举手,因此得了一个称号:问题少年。 为什么要问问题?因为我觉得问问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且不说你的提问对象是如何的声名显赫、精明睿智,也不论你的问题能够被所有在场的听众听到,问题的愚蠢与聪明立刻能从你身边的听众的表情中得到反映,最难的还是,你要努力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这必须建立在你对演讲者以及演讲话题的背景、演讲本身的逻辑有敏锐的理解和判断,然后还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起精辟的语言,提出问题。 这个过程非常锻炼人的思维、急智和口才,而我就把问问题当作了一种训练,所以才几乎偏执地在每次演讲后都举手提问。也正是这种训练,使我日后在面对不论什么样背景和级别的人,都可以从容地提出问题。 “李韶计划”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完成一篇调查报告。我和来自哈佛大学的Owen和来自香港大学的Trevor在同一个小组里,我们的报告主题是“法律”。来自三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说着三种不同的语言,要在一起完成一个复杂的任务。 其实这也许是你将来工作中经常能遇到的情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的团队合作可能是最常见的工作环境。所以在大学里,希望你一定要找到机会,和你的留学生同学或者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一起合作一些事情,来感受和锻炼一下cross-culture team building(建设跨文化的团队)。 学会合作本身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交流,更加不容易。首先第一步要学会交流,交流不畅,则很难培养起信任、培养起默契、培养起互相尊重,没有团队的凝聚力,几乎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而交流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又非常的困难,大家英语水平的差异,本来已经限制了表达的有效性,再加上或多或少存在的陌生感,使得交流的双方耐心下降,最糟糕的时候可能出现完全不愿意交流的情况。因此,真诚的态度、耐心宽容的心态、互相鼓励的气氛都是保证跨文化交流成功的关键。  (四)问题少年和跨文化合作(2)  在建立起了畅通的交流机制后,我、Owen和Trevor已经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们最终确定把题目缩小到讨论“法律援助”这个话题上来,我们在图书馆里寻找资料、列出了准备采访的专家和当事人的名单、设计了调查问卷准备在申请法律援助的人群中进行调查,最后开始一步一步的落实。 合作中的互相适应和宽容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Owen总是很惊讶中国学生能够持续长时间的学习能力,他要求必须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得去酒吧休息一下;Trevor对于要用中文写作感到十分的头疼,总是在抱怨中文写作的繁琐;而我则是面对大量的英文文献有些望而生畏。 经过好几个不眠之夜,我们终于完成了我们的调查报告,并且在最后的报告评比中获得了15个小组中的第一名,第一次的跨文化团队合作,我们给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任羽中:  上游泳课的时候,体育老师盯着我说,你胆子大一点,我就不信你学不会,结果到第十周的时候我突然发觉自己能漂在水面上了。很偶然地参加了学生会学术部,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战略与管理》杂志社,要和他们合作办一个系列讲座。暑假参观上海靳羽西公司的时候,副总裁沈宏女士特意送给我们每个男生一瓶香水,她说注意自己的仪表、学习社交礼仪是成功男士的必修课。  (一)生活其实总是公平的  和其他大学不同,北大的军训安排在大二开始之前的暑假。我们去的是驻扎在平谷县的38军某炮兵旅。38军在朝鲜战场上战功卓著,乃是赫赫有名的“万岁军”,而这个炮兵旅则是电影《弹道无痕》的故事原型所在,营门口白杨参天,令人难以忘怀。从此以后我们班的男生都对人民解放军的战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还有两个女生毕业后投笔从戎。直到现在,喝醉酒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高唱《38军军歌》。 军训的意义,除了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之外,还在于让我们体味一种与大学里边完全不同的生活——比如在军营里,你最大的美德是服从而不是挑战权威,最好的状态是整齐划一而不是百花齐放。有时候我真羡慕那些毕业以后去西藏支教或者参军的同学,因为他们的经历会比常人丰富,也能获得更多的人生经验——这些经验,决不可能从书本上读来。 军训也是培养友谊的最好时机,所谓患难真情,此间的点点滴滴,都将长久铭刻在彼此的心中。 军训结束后,我们也从昌平搬回了燕园。当大客车从西侧门开进北大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欢呼起来。多少回在梦中出现的湖光塔影,以后就常在身边了。 再回头想想,昌平校区生活闭塞,很大程度上就是“高四”,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一些大型的活动,也因此失去了不少机会。但是正因为生活的简单,我才可能读更多的书,写更多的文章,认识更多的朋友,才不会因为选择太多而迷失了方向。推而广之,如果你的大学不在全国性的中心城市,那么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比北京的大学生更扎实,在未来的竞争中,这就是你的优势。 生活其实总是公平的,我们没必要抱怨什么,真正的问题是,那些失去了的东西,怎么样努力才能补偿回来。  (二)急功近利是成长的大忌  回到燕园之后,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北大真的是太大了,北大的生活也真是太快了。三角地的海报永远都是墨迹淋漓,图书馆南配殿的小电影总是前卫,从“海归”教授嘴里冒出来的名词无不与时俱进。而每一天的晚上,都可以同时有五六场讲座。无论是白发苍苍的学者还是志得意满的富商大贾,都以能在某一间简陋的教室里做讲座为莫大的荣耀。 班上的同学很快分化,有的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成了与学工干部打得火热的活跃分子,也有的从此逍遥自在地看先锋电影过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人生”。 那我呢,我该做什么呢? 五光十色的生活,当然充满了诱惑,谁都想快快成功,快快得到众人的瞩目。但是,急功近利是成长的大忌。当你得到机会表现自己的时候,请先想想,我已经把自己铸造成器了吗?我真的清楚自己的分量吗? 不是说只要韬光养晦不要有所作为。只是说,我们要经得起机会的考验,机会越多越容易出风头的时候,我们越要气沉丹田。 所以我告诉自己,不管怎么样,我先要把书念好,把每一门课的成绩考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自己的路。很多同学因为忙别的事情把专业课的学习耽搁了,最后或多或少都有些后悔,大学里边考试成绩虽然不再是判断成败的惟一标准,甚至不算重要标准,但分数对于想保送研究生或者出国深造的同学来说,还是非常有用的。 前一章已经提到,和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交流特别重要。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都讲究长幼有序,其中当然蕴藏着深刻的智慧,只要人家长你一岁,就总有比你成熟的地方,你虚心求教,必有收获。在大二上学期的时候,我也总是想方设法找机会和学长聊天。当时大三的一个师兄为了跟我说明他的学习方法,甚至专门画了一个时间分配表送给我。还有一个师兄非常厉害,大三的时候已经在《欧洲》和《世界经济与政治》上发表了论文,他不但教我读理论著作的办法,还把一本做满了批注的Waltz的《国际政治理论》借给我。从他们那里,我得到了很多重要的信息,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同时更因为有了眼前的榜样而增长了信心。 毛主席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简简单单的话,请你置于座右。  (三)最大的敌人首先是他自己  解放前北京的大学圈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做“北大有胡适之,清华有体育馆”。胡适是北大的校长,他一辈子都深深地爱着北大,死的时候遗体上盖的都是北大校旗,北大当然要以他为荣,这个很好理解。而清华以“体育馆”来对胡适之,你想是什么道理呢? 当年的清华本是留美预备学校,它的毕业生只要不出意外都是要出洋的。但我们中国的读书人太文静,到了美国以后,也不会打棒球,也不会踢足球,人家一推他他就倒,人家冲他一瞪眼他就哆嗦。于是那些外国学生就觉得中国人真是“病夫”。后来清华终于下了决心,在修了大礼堂、图书馆和科学馆之后,又盖起了宏伟的体育馆(当时合称“四大建筑”),设施之先进在当时的中国首屈一指,直到今天也仍然运转良好。清华也从此强迫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并且形成了几十年一贯的传统,不仅让学生拥有了健康的体魄,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原来清华人能领一代风骚,与这个“体育馆”也是分不开的。 到我入学的时候,北大开始借鉴清华的经验,规定本科学生要想毕业的话,首先必须能游200米。这个规定对于从小就是旱鸭子的人来说,简直有一点蛮横——可是,真的就有北大学生因此延期毕业,也真有人因为在考游泳的时候舞弊而被处分。在制度面前,平凡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不适应的话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大二开始上游泳课的时候已经到了深秋,水好冷,我的心里也直发毛,但是体育老师不管那么多,总是把我赶下水去,然后托着我的肚子让我划水。我拼了命一样地在水里扑腾,却一下子呛了好几口水。 下了课,看见体育老师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他却狠狠地瞪着我说,你胆子大一点!我就不相信你学不会!这样我才真正下了决心,觉得自己真该豁出去了,于是每天晚饭后都到游泳池去练习,结果到第十周上课的时候,我突然就发觉自己能漂在水面上了。当时真是高兴得不得了,可以说比高考得了第一还高兴。而体育老师也高兴,他对学生们说,你看人家任羽中,小伙子真不错,大家一起鼓鼓掌,呱唧呱唧。 在全班男生里边,我是倒数第二个学会游泳的,但是到最后的考试,我得到89分的高分。这个事情也使我真正认识到,一个人要成功,最大的敌人首先是他自己,是他内心的胆怯和虚弱,他要是自己都不怕了,那什么事情都好办。  你经常锻炼身体吗?  A) 如果是男生,你有必要对足球抱有兴趣。因为你也看到了,中国足球那么糟糕却有那么多的球迷,可见这项运动的魅力。假如你原本一点兴趣也没有,那么不妨尝试着去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当大伙都挤在一起看“皇马”的时候,你也不至于扫兴地走开。 B) 如果你性子特别急,我想太极拳是不错的选择,有助于养成冷静、沉稳的性格。要不就尝试着打坐,在心情郁闷的时候坐下来,“五心朝上”,调匀呼吸,慢慢地你会变得心平气和。 长跑也是修身养性的好办法。日本的作家村上春树居然能够跑42公里的马拉松,酷吧? C) 学校运动会的时候尽可能去报名参加一项比赛——比如大家都不愿意参加的3000米长跑。为了不在运动会上丢丑,你一定会强迫自己坚持锻炼。 总而言之,你必须找到一两项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保持身体的活力。在读大学的时候我们都很年轻,还感觉不到身体的压力,但是健康的底子就是在这个时候打下的。本来生活条件就一般,吃饭睡觉又不太规律,如果再拒绝运动,那肯定要出问题的,迟早。  (四)学习社团样样都要做好(1)  提到“山鹰社”,大约本书的读者人人都会来一句“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但要知道,“山鹰社”不过是北大上百个学生社团中的一个,还有无数的“校园政治家”都有过组织社团的经历——你可以参看上一章张锐的描述。做社团确实很能锻炼人,你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需要为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成员安排角色,需要不停地想出点子并且找到赞助付诸实践,于是你根本就是一个小公司的CEO。 每个人都会有想做一点事情的冲动,但如果一方面想把书读得特别好,一方面又要应付那么多的杂事,那真的很辛苦。我的意见是,不管多辛苦,两样事情都要去做,两边的经验都很重要,而且要做就都要做好! 有一天一个大三的师兄跑来找我,说他要竞选院学生会主席,希望我能帮助他。他还拿了一张表要我填,看我有兴趣参加哪个部门。这个时候我没有办法说拒绝,就说参加学术部吧。 不久这个师兄果然竞选成功,他召集我们开会的时候就要大家出主意。前一届的学生会在全校发起了一个“文明修身工程”,口号叫做“治国平天下,先从修身起”,影响是比较大的,而新一届的学生会也要争取搞出一个什么“工程”来。 这个时候正是1999年底,所谓的“世纪末”,什么事情大家都喜欢冠上“世纪”这样的字眼。所以到我发言的时候,我就建议做一个系列讲座,主题叫“跨世纪的中国”,邀请各个领域的实力派学者来回顾20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一说完主席眼睛一亮,马上就指着我说,好!太好了!任羽中你来负责这个事情! 想推是推不掉的,但我也很犯难。我只是北大一个普普通通的大二学生,我能请得动多少大学者呢?正好当时我在上王联老师的专业英语精读课,他有一个学生也是我们的师兄在《战略与管理》杂志社工作,所以这个杂志每期都送一份给王老师,于是我们都有机会先睹为快。印象最深刻的是温铁军先生关于“三农”问题的文章,还有张睿壮老师的文章。我就想,为什么不能找这个杂志社,争取与他们合作,由他们出面帮忙联系一些学者呢? 第二天我就拨通了杂志社的电话。实在也太巧了,接我电话的就是执行主编杨学军先生,他不仅是北大的校友,还是我们国际关系学院的“家属”。他听了我的想法之后马上答应下来,并且很快给了我一份名单,包括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张文木博士,他来讲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刘力群先生,讲中国国土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部研究中心的温铁军先生,讲“三农”问题的世纪回顾。他一一与这些学者联系之后,我再打电话确认具体的细节,这样就一路绿灯,非常顺利了。  (四)学习社团样样都要做好(2)  系列讲座有了如此豪华的阵容,理所当然会成功。不过七八次讲座下来,要联系场地、写海报刷糨糊、迎来送往、办简报……把我搞得筋疲力尽。而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比如到时间了还没接到人,比如提问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站起来慷慨激昂说半个小时不知所云的话,这些都必须想办法应付。做过这些事情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组织活动的辛苦,要想皆大欢喜,那你就要细心、细心、再细心,耐心、耐心、再耐心!  成功社团的关键词  A) 归属感 要让成员们相信,我们这个社团与众不同,我们最优秀,更重要的我们有共同的令人振奋的目标。因为有了归属感,才可能有热情。 B) 实干 光有热情也做不成事,社团更需要踏踏实实做工作的人,而不要滔滔不绝的策划者。 C) 责任感 做事情就需要负责任,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人在负责。 D) 团队合作 明确的分工和协调的配合将使工作更有效率,令成员间的关系更融洽,并可以反作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一个成员,都要学会将好的思路与别人分享,而不必担心别人抢了你的风头。在一个团队中,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E) 创新 社团的每一个会员都应该被鼓励创新,只要你有梦想并且能提供实现梦想的方案,整个社团都会全力支持。这将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国际化的眼光和开阔的思路。 F) 竞争意识 社团内部鼓励互相竞争,但是请记住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名言:“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更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更强。”  (五)学会“讲话”不容易  在众人面前说话的时候,你是否会面红耳赤心跳加速?你能恰当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吗?你觉得自己讲话有逻辑能说服人吗? 老实说,学会“讲话”不容易。 尽管,在课堂上我会很愿意发言,但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环境,周围都是老师和朋友,不至于放不开。真正到了一些正式的场合,需要对陌生的听众或者地位尊贵的人说话时,我就发现自己的训练实在太不够了,之前精心准备的内容都讲不出来,更不用说临场应变的急智。 一个读书人,敏于行讷于言也许真是一项美德,我们也不打算把自己操练成崔永元第二。但不论你怎么优秀,哪怕你就是要做一个寂寞的学者,不善于表达也是一种缺憾。你将无法让更多的人来理解和分享你的成果。所以我们不可以只生活在一个只有熟人的世界中,而应当尽量学会与各阶层的人交往、沟通,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要去寻找面向公众发表演讲的机会。 在我大二的时候,大学生创业正是一大社会景观,几个北大政治学系的学生毕业以后也决心自己做自己的老板,他们成立了一家“象牙塔公司”,而其中一项业务就是把高考“状元”带到各地去做讲演,介绍学习经验。对于这个事情我并不是特别有兴趣,因为我不希望上了大学之后还要靠高考那点事情来招摇,但是这家公司提供的报酬对特别希望实现经济独立的我来说非常诱人,而且毕竟是北大学生在做,值得信赖。于是我就报名参加了,前后我一共到过太原、成都、大庆和长沙四个城市。而每次讲演之前,“象牙塔公司”的S师兄——他是北大和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双料硕士——都要反反复复教我们注意台风,也教我们一些技巧和各种应变的经验。我逐渐明白,所谓的表达能力绝不单是“口才”的问题,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包括你的语气、声调、表情、举止甚至你的衣着,都和语言同样重要,人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更直观地判断你为人处事的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从而获得十分重要的“第一印象”。 “讲话”是需要学习和模仿的,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一方面当然要听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揣摩“形式”。请你留心那些演讲的高手,看他们是怎样抖包袱,怎样埋伏笔,怎样做手势,又怎样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  (六)一定不要放过每一个“偶然”,(1)  在前边张锐已经提到了“明德”奖学金的有关情形,而我成为“明德核心小组”的成员也和参加学生会一样,非常偶然——看来,一定不要放过你生活中的每一个“偶然”,尤其是那些你认为重要的人带给你的“偶然”,它往往会造成后来的一连串事件。一天张锐突然来敲我们屋的门,并且告诉我,明天晚上7点钟在临湖轩有一个活动,你一定抽空去参加。我对临湖轩这个地方是很感兴趣的,多年以前燕京大学的校务长司徒雷登曾把它当作官邸,而现在已经成为学校接待贵宾的地方,到北大以后我还没机会进去,所以正好去看看。 到了时间我就骑着车去了,可是转来转去我都没发现门在哪里。正准备回去的时候碰见一个保安,他才指给我看,原来门很小而且虚掩着——和我一样接到活动通知的好几个同学,就因为没找到门而失去了机会,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在放弃之前请一定再多坚持一分钟。进去以后,张锐坐在会客厅里,另外几个师兄师姐也在,他们看见我就说,今晚请你来随便谈谈,你觉得“明德”可以在哪些方面给你帮助。 当时我正好在修改一篇小论文,准备投给四川一个大学的学报,但是人家要求交几百块钱的版面费,我当然就没有兴趣了。我跟他们几个说了这件事,表示希望“明德”能够资助一些同学做科研,尤其是鼓励不同学科的同学联合起来完成一个项目。和我一起去的还有生物系的魏迪明,他说希望申请到一笔钱,然后在大讲堂门口养一些广场鸽。 过了几天,教育基金会的黄生老师打电话给我,要我去开会。我这才知道原来那天晚上是在面试。之后我们这二十几个“核心”成员有了定期的联系,一起组织了给96级“明德”奖学金获得者的欢送会。而到暑假的时候,我们一起到南方的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和海南进行了考察。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起生活、学习,一起代表北大和外界接触,这样形成了深厚的友谊,而“明德”也从此成了一个非常有凝聚力的团队。其实,学生可能多少都有一点傲气,独来独往的时候比较多,而在考察活动中要强调纪律和协作,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课堂。而且,我们这些人当惯了乖孩子、好学生,在待人接物、处理一些社会上的事情时未必能干,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往往会显得很幼稚,所以出门一趟,都真的很受锻炼。 除了看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状况之外,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还是那些成功长者的教诲。比如,奖学金的捐助者陈国钜先生专门赶到深圳来看我们,在餐桌上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候创业的故事,实在让人感慨。在华人世界里,有很多人就靠自己的聪明和勤奋,在短短几十年间创造出了奇迹,而今天的中国大陆也正处在经济起飞的时期,尽管有的大学毕业生可能连找工作都很难,但对那些有眼光而且肯用心的青年来说,满世界都是机会。我们生逢其时,怎么敢不努力呢?  (六)一定不要放过每一个“偶然”,(2)  上海靳羽西公司的副总裁沈宏女士在座谈以后,特意送给我们每个男生一瓶香水。她说,男生粗犷一点很好,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经得起摔打,但是也要有温柔细腻的一面。注意自己的仪表、学习社交礼仪是成功男士的必修课。 对于一个生长在内地小城的学生来说,能听听这些商界精英的经验之谈,真可能胜读十年书了。而回想大二这一年,我读书的时候老老实实,向别人学习的时候也老老实实,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时候也尽可能细致、耐心,所以觉得自己走的每一步都看得很清楚。尽管有时候事情多了难免伤神,但心里边仍然是踏实的。  踏踏实实才是最IN的感觉。  张锐VS任羽中:踏踏实实才是最IN的感觉。 张: 进入大二,我们都强调了“团队”、“朋友圈子”。因为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人是政治的动物,人必须学会合作、交流、分享,现代社会的成功人士都不是单打独斗出来的。 任: 其实北大的传统可能更赞赏那些特立独行之士,但是我想,在保持与众不同之外,更应该学会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共同点,这样才能跟得上校园里的“主流”。 张: 这一章我们用“一步一个脚印”做题目,是希望说明,大二可能是进步很快的一年,这一年里你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的生活方式,而最要警惕的就是人变得虚浮油滑起来。我们还是强调,不管做什么都要踏实,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任何事情都不要急着下结论。 任:是!胆子越大,做事就越要细致;越是风生水起,越要气沉丹田。 张:在大二结束之前,我觉得还需要提醒读者几个事情,比如,你有一套在正式场合穿着的正装吗?你了解一些必要的社交礼仪吗?平时穿着简朴是对的,但是当你参加奖学金颁奖礼时,当你要代表学校或者社团与外界交流时,请一定穿正装。社交礼仪是成人世界的规则,尽管你现在还是学生,但是了解这些规则,在需要遵守这些规则的场合遵守这些规则——这既是尊重对方,也是尊重自己。 任: 大家还需要进一步地去熟悉自己所在的城市。大二的学生已经在这里呆了两年,不应该还是一出校门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在床头应该挂一份城市交通图,闲暇时可以读一些描述这个城市的书籍,并且找机会了解一般市民的风俗习惯。而到寒暑假,除了读书、打工之外,也尽可能背上背包出去走走、看看。钱多就走远一点,钱少的话则尽可能节省一点。或者可以争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三下乡”活动。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同样重要。 张: 在旅游的过程中,人的感悟总是格外的丰富,心理的成长也更加的全面。除了旅游,多认识一些已经奋斗成功了的校友、或者其他的校外人士也很有意思。听他们的人生经历,你也同样会有一种旅游的感觉——在时空中旅游——多和比自己年纪大、阅历丰富的人交往,也是一种旅游。 最后一个问题——在学校之外,你还认识其他校友吗?比如在别的大学念研究生的师兄师姐,比如你老家的地方官员等等,并不是说要去想办法攀附他们,但可以主动去创造接触的机会,让他对你有一个印象。同时,请记得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寄一张小卡片问候他们。  张 锐:  竞选学生会主席的失败,给了我一笔宝贵的财富,而搬出宿舍在校外租房的经历也非常有意义。在捷克和韩国,我发现异国的同龄人正在比我们还要刻苦地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学生起点已经不占优势,在未来的竞争中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改变自己,用国际一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大三的暑假也许是我最忙碌的一个夏天,不停地飞来飞去,我想我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  (一)感谢失败(1)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古罗马的一位将军被埃及人打败了,逃回了罗马。皇帝不但没有处死他,反而再次给他一支大军,让他继续出征。朝中的大臣纷纷表示反对,认为不能信任他。皇帝问:“为什么不能信任他?”“因为他失败过。”“这正是我相信他的原因。”皇帝说。不久,捷报从前方传来。 失败往往比成功更能够给人教益。成功的时候,很少有人在欣喜之余,还能心平气和地总结原因,而失败却会给你带来心灵上更大的震撼和刻骨铭心的记忆,使你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审视自己犯过的错误。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所以许多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后,才真正遇到了困难与挫折。听说过太多在校园里春风得意的人离校后一蹶不振的故事,于是我经常想,如果能够在学校里面经受过一些困难和失败,应该不是件坏事。然而当失败真的袭来时,我仍然花了不少时间去调整。 大三的上学期,按照传统,法学院的学生会主席都是由刚刚升上大三的学生通过竞选出任。当时的竞选是由全系本科四个年级的班级产生的代表,不记名投票,得票数多者当选。 我知道这比起昌平园里我经历过的那场竞选可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了:这里有四个年级同学的不同利益,有即将“退役”的上届学生会的势力,还要靠自己平时对学生会系统工作的了解和投入,许许多多的因素都可能会左右竞选的结果。 大二的暑假,我在对香港大学学生会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之后,突然觉得北大传统学生会那种“组织讲座+组织晚会+组织比赛”的存在方式应该彻底加以改变,学生们现在需要的已不是单纯的组织文体活动,而是更深层次的与就业、学生权利和自身素质发展紧密相关的综合服务。因此,当暑假结束我回到北大时,突然决定去参加竞选,我认定,只要我竞选成功,就能实现我所期望的那种转型。 那个时候我的竞选对手已经准备了一个暑假了,他们都有着在上届学生会工作的经历,并且和这次竞选的组织者(大部分也是上届学生会的成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竞选也是千方百计去赢得关系和信任的过程,于是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联系。 在我开始宣布竞选之前,我已经明白自己在准备工作上处于劣势了。然而我仍然相信我有优势,我有他们所没有的新的主意和观念,能够用我的竞选纲领和改革计划打动选民。 于是我终于在一片惊讶和不理解的目光中开始了胜算很小的竞选过程:组织竞选班子、准备竞选海报、找各种各样的机会和“选民”接触、向他们讲述我对学生会的新想法,这个过程紧张又有趣,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的过去,我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一)感谢失败(2)  然而在临近竞选之前,一些学生突然站出来揭露有些班级代表并不是通过班级内部选举、讨论产生的,而是通过某些“中介”或者“游说集团”利用竞选程序缺乏透明度来安排自己的亲信担任的,甚至有的学生自己都不知道已经被“安排”成了班级代表。随后,一位参与竞选的候选人,也是上届学生会的副主席,因为不满上届学生会主席有操纵选举的嫌疑,退出竞选以示抗议。 我当然也清楚了其中的一些“内幕”,但经过考虑,决定继续参加竞选,如果我退出的话,整场竞选就成了只有一个候选人的竞选,而如果我留下来,竞争获胜的可能还有百分之五十。不能否认我仍然抱着侥幸的心理,这也成为了我后来失败后总结的教训之一:请果断退出所有存在着不诚实因素的竞争,永远不要对不诚实的因素也许会对自己有利抱侥幸心理。 然而事态的发展越来越超出我的控制和想像,当我走进最后演讲和投票的教室的时候,看着台下那些班级代表的表情,我几乎已经肯定,这场选举我输了…… 失败之后,我不想太多地在别人身上寻找原因,而是在自己的身上寻找原因。我想:准备不足,过分乐观,对竞选规则的不了解,对局势变化分析的失误……许许多多的失误与错误,都值得我去好好回味,通过这次失败,我觉得我在心理和智慧上的成熟都进步了不少。 感谢失败……没有尝试过失败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  (二)跳出大学框子看世界(1)  2001年2月14日至28日,在国际学生组织“学生论坛2000(Student Forum 2000)”的邀请下,我前往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学生论坛2000——长期培训计划(Long Term Training Course——LTTC Project)”。在布拉格的短短15天里,我与来自亚、非、欧和拉丁美洲的19个国家的一共20名年轻人,在一个由6名国际职业训练者组成的训练小组的组织下,进行了整整10天的封闭讨论、学习与训练。在训练结束后,我又花了三天的时间在布拉格——这座米兰·昆德拉和德沃夏克的故乡,卡夫卡与莫扎特的最爱,“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中徜徉,迷失于她那些永远也数不清的书店、咖啡屋、教堂和博物馆里。 就让我们暂时跳出大学这个框子,去看看在大学校园外面发生的,但却和我们的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 “ A) Glob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全球化与整合) 这是我们在10天的讨论中被提到次数最多的两个话题,而实际上整个LTTC Project的背景,整个“学生论坛2000”产生的环境,甚至说整个欧洲社会结构中,强大的NGO(The Third Sector)的兴起,都是“全球化”与“整合”这两个时代主题的深刻反映。 全球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在脑海里,“全球化”直接联系着的概念恐怕是一些诸如“WTO”、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互联网、全球一致或趋近的法律规则等等。它们离我们说近,似乎还谈不上;说远,似乎也不对。在中国,更多的讨论还都着眼于未来会如何如何,所以我们现在要怎样怎样。 然而在讨论中,我有些惊讶地发现,“全球化”这个概念,对来自欧洲、拉丁美洲,甚至是非洲的年轻人来说,就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概念,正在改变着他们每一天的生活、每一年的计划以及这一生的发展方向。他们很认真地在讨论、思考与总结,全球化会让他们身边的社会结构发生什么变化,会让政治规则发生什么变化,会让教育的中心发生什么样的转移,会让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塑造、自我形象的认同产生什么影响,会对每一个青年人的个人发展与生涯设计提供什么新的变化…… 作为对全球化积极的回应,“整合”成为了一种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影响的努力的描述。欧洲——不容置疑,就是区域整合的典范,欧洲社会在文化、价值观念、身份认同上的成功整合,已经形成了欧洲持续整合的强大动力。 同样,以发展中国家为多数的拉丁美洲,也意识到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不整合,不积极应对,全球化将会给他们的社会带来强势文化的侵袭、资本主义道德观的盛行、青年人认同感的丧失与人才的外流,从而可能会使拉美沦为纯粹的劳工输出国与市场消费地,而不是一个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到自豪与幸福的地方。于是,拉丁美洲的年轻人不断地在这个问题上觉醒,他们利用拉丁美洲广泛使用的西班牙语为纽带,进行着自己的整合。  (二)跳出大学框子看世界(2)  我突然想到,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最务实的民族就是中国人,在我们近期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专注于解决着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赢得了整个世界的重视。但是也许我们也应该花一些时间,想一想我们的方向和世界的趋势,试图去发现一些“未来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当世界上的各个部分都在不断的整合时,甚至不同的种族、宗教都试着在保持多样化与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互相整合时,整个中华民族、整个亚洲却仍然远离着整合之路。如果说21世纪真的能成为亚洲的世纪,我想,中华民族的整合,华人力量的整合,必须成为亚洲在世界崛起的基石之一。否则,亚洲的世纪,有可能仅仅是亚洲市场的世纪。 “ B) Non-formal Education (非正式教育) 在10天训练的前半段,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参与者接受了交流技巧、领导能力、团队精神和谈判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Leadership,Teamwork,Negotiation Skills)的训练,这些训练,所采用的方法都是“非正式教育”的方法。 非正式教育,源自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所提倡的“Learning by Doing”的精神,经过系统的研究与归纳,已经成为了一种专门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在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个人教育和跨文化教育的领域中,非正式教育的方法被公认为是最有效、最重要的。 简单对比非正式教育方法与传统教育方法,我们会发现: 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教授学生已经由前人总结好的理论与经验,使学生通过重复或练习掌握与记忆,再在实践中运用。而事实上,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分析,人们成功学习的心理状态是通过“实践—回顾—总结—新的实践”进行学习的。特别对于一些与个人经验、体会和感受密不可分的知识与技能,传统教育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非正式教育正发展出了许多专门的方法与技巧,通过设计某些看似简单的游戏、角色扮演,通过参与者亲身的实践、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个人的心理感受,参与者自己总结出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举个例子说明,当我们在训练“交流技巧”的时候,没有人像我原来预期的那样,在黑板上写提纲分析:什么是交流,它有几个特点,交流的步骤等等等等。我们只是被分为两组,每组里有7个参与者,每人拿到了一个信封,其中有一个信封里装着一个由7个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图案拼成的正方形,其余6个人的信封里装着9个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图案,其中都有能够拼成正方形的7个三角形,而另外的2个三角形则各不相同。这7个人分开坐在屋子的不同角落,彼此之间无法看到其他人所拼的图案。游戏的规则是,拿到正方形图案的人作为“消息源”,通过语言的描述,指导其他6个人拼出同样的正方形,如果6个人全部拼对,则游戏结束。在第一个阶段中,只有“消息源”可以说话,其他6个人不能说话; 第二阶段中,每个参与者可以单独向“消息源”对话;第三个阶段,参与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在整个过程中,还有两个“观察者”,记录每个人的表现与游戏的进度。  (二)跳出大学框子看世界(3)  当游戏开始被介绍时,我们觉得非常的容易,然而在第一阶段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按照“消息源”的指示拼出正方形。尽管“消息源”试图说得非常详细,什么“大的红三角在最下面,上面是一个绿的小三角……”但这时候我们才发现用语言来精确描述一件事情是这么的难,更何况对于“消息源”所使用的视角,我们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在第二阶段,每个人都争着按自己的理解向“消息源”提问,有效的交流仍然无法形成,仍然没有人可以正确的拼出来。到了第三阶段,我们终于开始想办法了,先在参与者之间讨论达成描述这个正方形统一的方法,然后要求“消息源”按我们提供的方法重新给与信息,这一次,终于有好几个人拼出来了,然而有一个参与者由于个人的原因,一直没有办法拼出来,也没有积极的与别人沟通,同时,已经拼好的参与者也没有主动的与她沟通。最终,6个人没有都正确的拼出来,我们成了游戏的失败者。 游戏结束后,更重要的事情是总结,大家坐在一起,回想刚才整个过程,每个人谈自己的表现与体会,也对别人进行评判,总结出各种交流的技巧,并将结论写在黑板上,最终我们写了满满的几张纸。没有人教我们,我们最后自己发现了许许多多的技巧,并且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感觉到真正学到了如何交流,并且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所总结出来的东西。这恰恰就是非正式教育的魅力。 非正式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过程而非教育的结果,强调受教育者的自身感受而非受教育后的改变,能够有效的针对不同的个体,通过参与者自身的反省和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达到在同一个过程里解决不同个体的特别问题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非正式教育在对于个人感悟性知识的启发上,在对个人完善的性格与心理的塑造上,的确有着正式教育所无法达到的功能。 也许我们校园生活中的社会活动、社团活动、学生组织在一定的程度上起着非正式教育的功能。参与社团、组织学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一种拟化的非正式教育模型,参与者在行动之中通过互动来获得知识。 “ C) NGO & Project Management(非政府组织与项目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府从更多的公共权力领域退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日渐清晰和成熟,使得在欧洲乃至西方世界,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都成为了社会结构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部分,被称为与Public Sector(公共部门)、Business Sector(商务部门)并驾齐驱的The Third Sector。在西欧,NGO 所拥有的财富资源已经占到了GDP的3%到5%,他们的活动领域从文化交流、环境保护、促进弱势团体的福利、关注青年人发展,到游说政府立法、促进企业采取新的技术措施等等。  (二)跳出大学框子看世界(4)  这样一个强大的NGO文化氛围,使得有很多年轻人将在NGO里工作视为首选的职业机会,因为在他们看来为NGO工作往往可以从事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在欧洲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往往会像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创业一样,找到几个知己,去成立一个NGO,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NGO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达到改变社会、促进社会进化的目的。在我们训练的后半段,欧盟与欧洲青年中心训练与计划部门的负责人与其他专家们一起,为我们密集而系统地讲述了如何策划与实施一个好的方案。 但我所记忆犹新的是,当我遇到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NGO——World Wild Life Fund for Nature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前任筹款总裁Richard Hamilton时,我告诉他中国现在还没有多少NGO,他对我说: “五年前我第一次去印度时,那里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NGO; 五年后,你猜现在印度有多少注册的NGO?——近一万家。中国,迟早也会有NGO兴起的一天,也许就是在明天。” “ D) Perspective + Identity + Thinking + Practice = Future(视角+身份+思考+实践=成功) 这个公式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在布拉格之行后,当我第一次试着整理自己被填塞了太多新的信息的脑子时,我首先写出的就是这个公式。我希望对这个公式简单的阐释,能够成为这篇冗长文章的一个好的总结。 Perspective: 在西方的教育观念中,一个人的视角永远是决定他思维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永远是在分析问题与做出决策时最重要的依据之一。而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里,Perspective从来都不是一个明显的需要训练与特别留意的思维工具。 当我在布拉格的一家书店里,偶然抬头看见一幅世界地图时,我突然弄明白了一个一直我就不太清楚的问题: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东方?甚至是“远东”?我们明明不是在美国的西方吗?在那幅地图上,我清楚地看到: 地图的中央是欧洲与欧洲下面的非洲,隔着大西洋在地图左边的是北美洲与南美洲,在地图的右边,广阔的欧亚大陆一直延伸下去,穿过荒凉的西伯利亚、蒙古沙漠与青藏高原,中国,北京,远远地处在地图的边缘。 这就是一种Perspective上的差距,我们已经太习惯于看着中国在世界中心的地图,而当我们突然发现欧洲人的Perspective 把中国放到了世界的边缘时,我们真的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其实,无论是以欧洲为中心,还是以中国为中心,都不是正确的。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要具备Global Perspective,特别是当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未来,将与来自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的竞争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二)跳出大学框子看世界(5)  Identity: 中国人的Identity 就是中国人。当我在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人交流时,我突然意识到我多么为自己的这个身份自豪。中国人的Identity 代表着古老的文化,代表着飞速的发展,代表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代表着在国外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对于来自不同文化和种族的西方的年轻人,他们同样也为自己的特殊的Identity感到自豪,尽管他们可能是住在德国的波兰人,住在意大利的爱尔兰人,但是他们从来都不试着去刻意的模糊或是改变自己文化身份,在他们看来,放弃自己原有的Identity,本身是一件极不值得尊重的事情。 Thinking and Practice: 在我们的教育里,学习现成的知识在很长的一个时间里被放在比思考更重要的位置上,但实际上知识比较容易掌握,而创造知识却太难了。在我们训练的时候,就是不断地被要求进行创造性、批判性的思考。而且有了新的想法,就应该去实践,去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获得经验。 中国的青年是中国的未来,世界的青年是世界的未来。当人类社会和历史在不断的总结中逐渐意识到青年对于未来的决定性作用时,这就意味着我们有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大的责任。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世界上都有一些大学生在他们自己搭建的舞台上表演,而作为中国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去参与、去贡献、去塑造中国的形象。请你留心各种信息,有很多好机会在等着你找上门去。  (三)一个人住一段时间  大三是四年中功课最紧张的一年,大三第一个学期就有很多同学考试前在自习室里通宵达旦地复习。无论你是要准备出国,还是要准备考研、保研,大三都是必须认认真真刻苦准备的一年。就在这一年里,我决定做一件大学里应该做的事情——搬出学校去,一个人住一段时间。 决定搬出去住,并不是因为在宿舍住得不开心。恰恰相反,我一直以我大学的宿舍为骄傲和自豪,宿舍里一共六个男孩,六种性格,但是却都互相欣赏、互相佩服,相处得十分融洽。我们宿舍的气氛之好,以至于每天熄了灯之后总有许多别的屋的同学钻到我们屋来参加卧谈会。 宿舍气氛这么好也有它的弊端,中国的大学大都有11点后熄灯断电的制度,而11点对于很多美国大学的学生而言才是刚刚开始读书学习的时间。而熄灯后的时间,有的人习惯于点着应急灯在床上学习,对于我们屋这种总是“卧谈”气氛浓厚的宿舍,想在屋里挑灯夜读,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晚上的时间,我开始考虑搬出去住一段时间。 事实证明,搬出去住的确和在宿舍住有许多不同的感觉,我的生活的节奏和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原先住在校园里,和宿舍的同学在生活节奏、活动内容上都不停地产生着互动,有时候不由自主地就改变了自己的习惯。出去住后,突然多了大段大段没人打扰的时间,可以更有效率地安排学习计划。同时,一个人住,在精神上更加独立,有不受打扰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问题,尽管有时候有些寂寞,但是,我觉得当一个人出国读书或者是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一个人居住也许是一段不可避免的经历,提早尝试一下,对比一下大学宿舍这种半独立的生活状态,并不是一件坏事。 但是,由于住在校园外面会涉及到安全、经济、交通、信息沟通等一系列的问题,我只建议大三大四高年级的学生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尝试一下。而我自己,在外面过完了学业紧张的那个学期后,也无比怀念宿舍里海阔天空神聊的精彩的夜晚时光,同时也在宿舍哥们警告我再不回来就把我的床铺改造成“植物角”的威胁下,搬回了学校。  (四)跨文化沟通(1)  这一年的暑假中,北大又派送了10名学生代表参加由韩国汉城大学组织的东亚四国“国际营”(International Camp)活动,我和其他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和越南的国立最高学府的大学生一起,在韩国参加了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们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因为语言障碍的消失、通讯手段的先进、大量信息的共享,以及主流强势文化的盛行而越来越小。恰恰相反,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构成了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必须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不同的文化在相遇时,能否互相尊重、有效的沟通和理解,成为了跨文化合作成败的关键。诚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所言,文化之间的冲突,将成为全球化世纪中人类面对的最大的挑战。 年轻人是下个世纪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也是全球化最具有创造力的推动力量,同时也是最愿意和最容易去接受新的文化的人群。因此,大学生之间的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我们这次的“国际营”活动,就是韩国政府赞助,韩国最好的国立大学汉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出面组织的,宗旨是要加强东亚四国的青年人的文化交流和互相理解。 “ A)自古强者出忧患 韩国是一个忧患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很强的民族。越深入接触韩国民族和社会,我最初对韩国发展的不以为然就越减少一分。直至最后,我被韩国这个民族的许多精神所折服,以邻为镜,我在韩国这短短的一个月内,遇到了许多令我深受感动和启发的小事情。 在我们“国际营”的第一堂课上,韩国的教授打开了一幅韩国国内习惯使用的世界地图,当然,每个国家都会把自己国家在地图中放到比较中央的位置,这幅韩国地图也不例外。 教授问我们:你们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四个国家是哪四个?我们众口纷纭,但很快达成共识: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 教授指着地图: “请看,在韩国的周围,就是这四个强国。” 而后教授开始讲述朝鲜半岛上的历史发展与国际政治风云变化。的确,对于韩国这样一个处在特殊地理位置的国家,在历史上曾经屈服于每一个强大的邻居。因此,韩国人的忧患意识特别强烈,他们明白,只要自己稍微一落后,就可能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从这个背景出发,你可以明白许多韩国特有的现象。比方说韩国政府扶持了几家大型的财阀。他们几乎垄断了韩国经济命脉的60%~70%。这些财阀由于自身庞大臃肿和与政府密切的关系,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国外金融界和企业界广泛的批评。但在韩国,这些大企业依然能够得到民众很高的支持率,因为韩国人认为,这些政府扶持的大企业才真正是保护韩国经济的本土力量。这种方式尽管可能不是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但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却是非常必要的。否则韩国的市场上可能根本就看不到韩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了。  (四)跨文化沟通(2)  根据韩国法律,韩国的所有成年男子都必须服两年零两个月的兵役。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很大的牺牲。但是,我所接触过的韩国大学生,没有一个表示过想逃脱这个义务。他们更多地把服兵役当作一种军事教育,时刻准备着,当有一天大敌当前的时候,每个韩国的男人都懂得如何打仗。这与我接触的台湾年轻人对于服兵役的态度非恨即躲相比较,对比鲜明。 “ B)泡菜的真味 初到韩国,觉得一切都与中国十分相似,但是最不相似也最不能习惯的就是韩国的饮食。 记得刚到汉大的第一天,我们与韩国的学生一起去汉大的学生食堂吃饭。每人手中发了一张一样的饭票,进去食堂一看,居然如此之大的食堂仅供应一种饭菜,一碗米饭、一盘泡菜、一碗汤和另外一份分量也不多的主菜,仿佛是鸡蛋炒虾米之类的。韩国人在用餐时喜欢喝冰水,所以食堂中还放置了巨大的饮水机。 这初到韩国的第一顿饭我根本没有吃饱,冰冷辛辣的泡菜和冰冷辛辣的泡菜汤实在不对我的胃口,分量不大的主菜也三口两口被我吃完。我们这些中国学生不仅在一起惊诧为什么韩国大学食堂的伙食如此之差——一份菜里连肉都没有几块,然后不禁开始怀念北大食堂里那些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 而后的日子里吃饭成为了我们的一个心病,食堂里的菜除了主菜每天在变外,泡菜是永远不变的。食堂里是永远只供应一到两个菜的。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学生吃得叫苦连天,而韩国的学生却对食堂的饭菜毫无怨言。 我有一天问一个汉大的韩国学生: “你觉得你们食堂的伙食怎么样?” 答曰:“还不错。我们食堂的泡菜很好吃。” 我愕然,韩国人在吃饭上似乎言必称泡菜,记起我前几天和韩国教授出去吃韩国的大餐“韩定食”时,本以为可以大快朵颐一次,谁知到拿上来的主要还是各种各样的泡菜。究竟泡菜除了像韩国人自己认为的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外,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够在韩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据这么不可动摇的地位。特别是在韩国的各种文化都在历史上受到中华文化的强烈影响而显出多种相似性的情况下,以泡菜为代表的饮食文化可谓是独树一帜。 通过与研究韩国史的韩国教授交流和我自己阅读书籍后,这个问题渐渐在我的心中解开了谜底。从韩国的地理环境上看,整个朝鲜半岛多山脉,少平原,自古以来在农业上讲究利用土地、精耕细作,但面对韩国人口的食物要求仍然压力不小。尤其到了冬天,纬度高的韩国由于天气寒冷,几乎没有什么蔬菜可吃,于是腌制的泡菜成为了韩国人家家必备的食物。泡菜的原料为白菜或者萝卜,以及辣椒、盐等其他佐料,制作简易、成本低廉,成为了韩国普通家庭必不可少的食物。在韩国处于日本殖民地时代的晚期及韩国重新建国后的初期,韩国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韩国政府曾经在全国大力推广泡菜,编制手册介绍吃泡菜的好处、腌制泡菜的方法、泡菜的不同做法,分发到每个家庭中去。长此以往,泡菜终于成为了韩国的“国菜”,而韩国人也养成了只需一碗白饭、一碟泡菜就可以安享一顿正餐的饮食习惯。  (四)跨文化沟通(3)  相对比中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指导思想。不用说满汉全席的奢华了,就是中国普通人家请客,做菜时也讲究冷热搭配,色香味俱全,消耗了几倍韩国人消耗的资源和时间。在这种饮食文化之下,滋生了许多奢靡、浪费、铺张和繁文缛节的不良风气,对比韩国简单、朴素、始终鼓励人艰苦奋斗的饮食文化,我真是很难说哪种饮食文化更好一些。 在“国际营”的一次活动中,我们前往韩国的国家议会拜见几位韩国的党派领袖。在参观讨论结束后议会出面请我们这些外国学生在议会的餐厅吃晚饭,当我坐在议会的餐厅里,看到端上来的仍然是简单、朴素的泡菜和其他饭菜时,我突然心生一种敬畏之情,往日不喜欢的泡菜,那天吃起来却体会出了另一番令人难忘的味道。 “ C)亚洲法律学生论坛 从汉城大学的“国际营”回国不久,我又接到了亚洲法律学生协会(Asian Law Student Association)的邀请,再次踏上了去韩国的旅途。 亚洲法律学生协会,是由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的法学院学生发起组织的,以加强亚洲地区法律学生之间交流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现在亚洲法律学生协会的网络已经覆盖了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国立大学的法学院,这次在汉城举行的是亚洲法律学生协会的年度论坛,主办方是汉城大学法学院的学生。 汉城大学法学院是韩国当之无愧的第一法学院。韩国议会议员的三分之二都是从这里走出的律师,而许多韩国著名的政治家也来自这个学院,因此韩国的主办方也相当容易就从韩国几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获得了经济上的赞助。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两个非常前沿的法律问题:器官移植的法律问题和“代孕母亲”的法律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医学、伦理和法律的交界处,因此争议极大,成为各国法律发展的前沿问题。 短短三天的论坛,内容却安排得十分紧凑。又由于都是未来的律师在一起开会,于是在服装上大家一律都是正装,男生们西装革履,女士们也是套装套裙,当坐在一张桌子前面讨论问题时,看上去更像是律师们代表不同的当事人在谈判。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汉大法学院的组织者们,他们和我们一样大都是一些本科的学生,但是把这次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从住宿、车辆、会务,到接待从东亚各地而来的外国学生,还有邀请韩国法律界名人出席讨论并提供与会者参观律所、法院等等的方面,全部是由汉大法学院的学生亲力亲为。我不由在想:如果是我们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学生自己独立、在没有学校老师帮助的情况下组织这样一个国际会议,我们能否表现出汉大的法律学生这样的高效的团队精神,这样高超的国际交往能力和这样良好的语言能力?当国内的教育界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在谈素质教育的时候,当我们和国外同种教育阶段的学生相比较,就会发现像国际交往能力这种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将成为衡量一个“全球化”人才的重要素质的培养,现在在我们的教育中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白。  (四)跨文化沟通(4)  三天的论坛匆匆而过,当我重新跨入北京大学的校门时,我明白,一个新的学期和一段需要更努力学习的日子开始了。当发现自己的异国同龄人正在比自己还要努力地学习的时候,这当然是很强烈的刺激。因为,我们的明天将要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我们将要和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朋友们相互较量。我们的起点,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不如人家,如果还不奋起急追,那就永远只能停留在边缘!  (五)表现一个真实的自己  韩国之行结束后,我又飞到上海参加了联合利华组织的商业夏令营。联合利华进入中国市场后,每年都会在中国各大著名院校挑选商业夏令营的参加者,通过这种方式吸收人才。 来自中国六七所最好的高校大约30名学生通过首轮校园面试进入了这个为期三天的商业夏令营。在互相认识之后,我们被随机分成了6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生产巧克力的公司,组员扮演不同的角色: 总经理,分别负责财务、生产、销售、营销事务的经理,每个人各司其职,目的是和其他公司竞争,获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了解了游戏的规则,公司内部立刻开会,迅速形成一个高效、团结的团队,按照我们的既定战略前进,在一次次的市场业绩报告中获胜。 除了模拟公司运作的竞赛外,每个公司还必须设计出一个有创意的广告,由成员表演出来。尽管平时广告看得不少,可是当你真正坐下来要设计一个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而不借助任何特殊效果的广告,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广告创意比赛之后是一个延续整天的英文小组陈述和面试。上午是每个人单独地向面试官汇报自己在前两天的表现和公司的业绩,同时回答问题。中午是圆桌案例讨论。到了下午的时候,只有一半人才能够进入最后的面试。 进入到最后的面试时,我已经感觉十分的疲惫了。老外面试官的问题无穷无尽,甚至拿出了两种护肤品让我比较分析它们的市场策略的不同,我不断地清醒地告诉自己说,这是一个压力面试,他们就是要用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让你头痛,看你在疲倦之下是否能够情绪稳定、思维清晰和表达周密。终于,漫长的一小时面试结束了。我始终保持着微笑,直至走出面试室。 开学后不久,我收到了联合利华寄来的工作offer,这是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回想起整个过程,我觉得,一个人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最大的秘诀真的只有一条: be yourself。只有表现一个真实的自己,才可能表现得好,才可能打动面试官,才可能让面试桌两边的双方都明白究竟工作和你适不适合。对于那些市面上流传的面试秘诀或者对某些常见问题的标准答案,我持怀疑态度。要知道,在有经验的主考官面前,没有太多经验的求职者,想掩盖与改变的弱点,往往会被加倍地放大出来。  任羽中:  在网站老板那里领到第一个月薪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挣钱其实也很容易,但与此同时我决定辞职不干了,因为如果把这个时间用来读书,那我可能收获更多无价的东西;易教授给我开了一个书单,先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再读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然后才从古希腊的经典开始一部一部读下去;到了汉城大学我才知道,原来还有比中国高考更残酷的选拔考试,原来还有比中国学生更玩命的学法。  (一)大三是关键(1)  如果你要问大学四年里哪一年最重要,我肯定说每一年都很重要;但如果你非要我四选一不可的话,那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大三是关键。 失败的人可能从大一就开始萎靡不振了,而成功的人,一定都是到大三才奠定胜局。 “ 大二的暑假一结束,班上绝大部分的同学就开始忙碌起来。两年的摸爬滚打已经足够让大家变得现实,我们的未来无非就是三种出路:出国深造,留在国内念研究生,或者找工作。 北大、清华以及在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这几个学校出国风气最盛,社会上也有议论。其实如果你稍微懂一点历史,一定可以清楚地看到: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心一直都在西方,而自容闳以降,留学生也一直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无论为个人前途还是国家需要计,出国深造都是正途。但是要想拿到美国大学的Offer,你最迟也必须从大三开始拼命了,仅仅是GRE和TOFEL两个考试,就需要付出旁人难以想像的辛劳。 和所有做着“哈佛梦”的中国学生一样,我当然也希望能够到美国的名牌大学去念书。我认识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一位老师,三十出头的女士,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但她就是下定了决心要去哈佛读Ph.D,寒假里每天都骑车跑很远去“新东方”听课。她看到我就跟我说,你现在开始努力吧,你年轻,各个方面都有优势。可我却老是犹豫,第一我感觉自己专业知识学得还太浅薄,如果把大量时间都花到英文考试上边去,那肯定很少有时间做研究,我害怕会得不偿失;第二我还是认为自己英文底子太薄,像我这样的水平,到了美国大学能听得懂老师讲课吗? 就这样想来想去,总觉得出国没把握,而继续呆在北大读研究生似乎也不坏。于是就做了决定。可这个决定也许就是我大学生活中最糟糕的一个事情,事实上,英文基础比我差的同学,后来GRE考到了2300分;专业书念得很少的同学,也请到了最出名的教授给他写推荐信。假如我早下了决心,未必就如愿以偿,但是不会让自己回想起来后悔。 反省自己,真是一个胆子太小,惰性太大的庸人。而到大四那年的冬天,我还接到了社科院那位老师从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电话里她仍然鼓励我说,在国内念完三年研究生之后,一定要争取出去! 当然,我并不是说出国就真是多么了不得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所谓的“海龟”未必就强于“土鳖”,留学生不学无术欺世盗名的也多了去了。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的竞争早已超越了国家的疆界。你要想把自己锻造成世界第一流的人物,那你起码先要去看一看所谓的“世界一流”是何面目。而对于想做学问的人来说,更必须开阔眼界,以期学贯中西。所以我建议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有一个国际化的视野,争取有一天出去走走看看——这当然也是对我自己的期望。  (一)大三是关键(2)  在很多关键的时刻,我们应该做出一个大胆而且有想像力的决定,挑战自己能力的极限,这样才可能有脱胎换骨般的进步。  (二)主动做社会调查(1)  既然已经拿定了继续念研究生的主意,那么我也要开始着手准备。北大本科生保送读研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不过具体到我们国际政治系还不一样,97级一共70多个毕业生,保送的名额只有5个。系里的政策是按学习成绩排队,学生干部可以有一点点的加分,不过很少,但如果在正式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则可以有很多加分。所以我从新学期一开始就在准备论文——不过还是要说明,写论文、发论文都很可能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但是真要写出好的文章,却完全是因为你对研究对象本身抱有纯粹的好奇心。没有一段时期的积累和思考,肯定写不出什么东西。 对自己的专业——国际政治——我一直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在更多的时候我愿意读国际关系史或者中国外交史方面的文献。在大二上学期的时候我就修了《近代国际关系史》,这在很多同学看来可能是比较麻烦的一门课,因为所谓的“近代国际关系”,实际上就是欧洲大国之间的恩怨纠葛。自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之后,欧洲的事情就像是一团乱麻,有各种各样的王朝战争和分赃会议,也有一大群做外交的天才人物涌现出来。仅仅是各个大国王室的世系图,或者有关战争涉及的地名,就需要一个“Computer一样的大脑”才能记清楚了。不过我学得比较认真,而且也发现了一些“兴趣点”。比如说所谓的“东方问题”——也就是列强如何瓜分土耳其的问题,这是一个时期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它的牵涉面太广了,几乎把所有的大国关系都包括了进去。所以我决心认真做一点分析。 相关的文献当然很多,通过图书馆的几种检索工具,我和我的一个朋友一起,把近十年来国内发表的重要论文都找来梳理了一遍,并且做了这么一个示意图: 简单地说,我把牵扯进来的六个主要国家都用线连起来,省略掉次要的俄—埃连线和奥—埃连线,于是就得出了十三对关系函数(Function)。然后再逐一分析,到底哪些关系是冲突型的,哪些是相互利用型的,这样六个国家可以分为三类:力图破坏现状的俄、奥,希望维持现状并且抵制俄国的英、法,还有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土耳其。这三类追求不同目标的行为体,也就构成了一个国际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每一对函数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其他12对函数的相应变化。 有了这样一个框架,我可以比较清楚地解释几次俄土战争中各个国家的外交行为,也可以说明“东方问题”最终如何引发了克里米亚战争。尽管这个题目已经被反反复复地做过,但是我舍得下工夫,做得比较细致,对相关问题的解释又借用了国际政治理论中的一些术语和模型,所以这个文章不久就发表出来了。后来我还用这个办法来分析了唐代安史之乱后的边疆问题,梳理了唐、回纥、吐蕃、南诏以及河北割据集团之间的关系,结果也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二)主动做社会调查(2)  我想,这可能是本科学生写文章的一种办法。由于我们积累还太有限,要发现一个前人很少涉足同时自己的能力又可以胜任的问题并不容易,所以不必回避那些老问题。在资料搜集方面总是后来居上的,你可以比前人更仔细、更全面,也可以尝试着从一些新的角度,用一些新的模式去说明问题。这样的文章,尽管学术价值不大,但对本科生来说,不失为一种训练自己的方式。 读文献是不嫌多的,尤其要努力读外文的东西,否则自己总也摸不清楚门道,总没办法和国际学术的主流“接轨”。但同时,深入中国的社会去调查研究,那才是发现问题的最好办法。纯粹从理论、逻辑当中是不可能发现新东西的,要想写有价值的东西,对社会存在的体验至关重要。由于我所在专业的特殊性(我没办法到四川农村去调查“大国关系”),所以本科阶段也很少主动做社会调查,但是就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来讲,社会学、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凡是在本科阶段有一点学术成果的,都曾经很辛苦地到农村或者城市社区去呆了两三个月。 此外,文科的学生,无论哪一个专业,我都觉得必须读一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以及《江村经济》。这代表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也是我们所有后学的入门书。而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更应该是摆在案头的教科书。  (三)寻求本领域最好的导师的指导(1)  大三我上了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几门课,也比较多地接触了几位老师。 第一门课是潘维老师的“外国政治制度比较”。潘老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的是“世界政治”专业的博士学位,早年也曾在陈翰笙先生门下读过研究生。潘老师给我们讲课,首先就讲陈翰笙那一代人的学术追求,要我们明白一百多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又为什么做这些。 在很长一段时间,伯克利的政治学系都在全美排第一,于是潘老师对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的掌握十分出色,讲课的时候放得很开,一个人在讲台上来回走动,讲各种各样的笑话,而对于各家各派的学说他都要进行批评,真是很狂的样子。当时他还做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法治与未来中国政体》,主要是批评知识界的“民主迷信”,而我们读了以后觉得很不服气,不仅上课的时候站起来质疑他的观点,而且还写了一篇商榷文章,实际上就想说他的文章太偏颇。后来我才逐渐意识到他那篇文章的可贵之处,同时也后悔发表了商榷的文章——并不是说我觉得老师不能批评,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跟老师辩难是好事情,但我开始明白,要想找出人家的漏洞太容易了,难的是建设一个新的东西出来。你有时间去批评人家,倒不如好好琢磨自己能建设什么。张五常曾经讲了一段话,他说,“我的《佃农理论》发表以后,很多美国的大学学报都有批评我的内容,数之不尽,很多时候,我都不回应。现在过了三十多年,我的文章还在,而那些批评我的文章早就没有人能记得了。我告诉你,历史上从来没有批评或者是回应,能够在学术上做到成功的,从来没有过的。” 他这个话是有道理的,所以我现在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商榷、批评性质的文章一律不写。 这一门课听下来,我感觉自己收获很大,尽管心里还是不服气,但是你要想找他的错误,首先就必须去读他读过的那些书,必须很仔细地去想有关的问题。照他的话说,你要不努力读书,就只有被他牵着走了。 第二门课是许振洲老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许老师在法国念过博士,因此很有一些名士的风度。他讲西方的政治思想,但总是拿中国的事情来印证;他说话也特别注意精炼,因为“话多伤神”。话讲得越少,就可能越精辟,往往一个已经有定论的事情,他也能发人所未发地讲出新的意思来。我们上他的课,先从《雅典政制》读起,最后到福山的《历史的终结》,确实也读到了很多有趣的思想。 第三门课叫做《翻译理论与实践》,但是上课的唐士其老师一上来就让我们读《政治学》的英译本,半期考试是翻译《联邦党人文集》的一篇,期末则要翻柏克的一封信。他上课的时候,先把材料发下来,让大家看一会,然后每个人都站起来翻一段,翻完一段他再讲一段,翻不出来的同学就很尴尬。可能是他这样要求比较严格,同时大三下学期大家都忙着考外语找工作去了,所以坚持上这个课的人不多。而我意识到这个课能使我有机会去熟悉经典,所以一直上得很认真。  (三)寻求本领域最好的导师的指导(2)  唐老师在东京大学接受过严格的训练,除了英、俄、日、德四门外语之外,他还一直在自学拉丁文,所以他写文章一般都能用第一手的材料,认真到了苛刻的地步。后来他帮我改本科毕业的论文,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 这三个老师对学生也都特别好——有一次学生问潘维,“您认为在国外教书和在国内教书有什么区别”,他说在国外教书的时候,学生也喜欢他,不过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老师说话很有意思,带着一些外国口音,挺逗的;回北大教书则总是充满了成就感,走在大街上觉得自己教的就是身边这些芸芸众生的孩子,都是“自己人”。 上完这三门课,我对于“什么是学问”的认识就深刻得多了,也使我在后来决定研究生专业的时候选择了比较政治学方向。可以说,好的老师可以给学生指出一条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道路,一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生活方式,让人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没有老师的点拨,你在求学的道路上可能要多走好多弯路!你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求本领域最好的导师的指导,不管他看起来是多么高不可攀。  (四)我的网站经历  前一章里我提到了“跨世纪的中国”系列讲座,因为这些讲座的缘故,我和几位学者有了联系。北大社会发展研究所的易杰雄教授当时给我们讲了国家创新战略的问题,后来我就经常到他的书斋去聊天。他还给我列了一个书单,教我先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因为这本书文字最生动,容易读; 再读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对整个西方的哲学史有一个通盘的印象,然后才从古希腊的经典开始一部一部读下去。读不懂的时候也要硬着头皮往下读,反复几遍之后总会想出些道理的。 放寒假之后我就在北京多呆了一段时间,准备趁着学校里人少、安静,一个人读读书。可是没两天一个清华大学的朋友找到我,要我参与他们的“创业计划”。原来,有一个在中关村做电脑生意的老板希望搞一个教育类的网站,而且拿了一笔钱出来找大学生做。这个时候国内的“网络经济”泡沫还没有完全破灭,各种网站仍然此起彼伏,大家都准备进去分一杯羹。 可我是念政治的,哪里懂什么网络啊。朋友却说什么也不用懂,做网站就是一句话:想方设法把老板的投资“烧掉”,然后争取能制造一些新闻,看起来很火的样子,再然后就等着别的老板来高价收购——两年以后,我看《大腕》的时候,听到精神病院里边那段著名的对白,周围已经笑成了一片,但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笑。因为我算是看明白了,冯小刚、英达他们做的艺术,根本不是夸张,根本就是真实。 说好奇也好,说碍于情面也好,我开始帮着朋友张罗起来。先是策划网站的开通仪式,我们找到怀柔县的一个农村中学,拉了一卡车初中生来“壮声色”,连哄带诓地让他们听了半天老总训话、各界代表人士致辞;然后我又想办法请了几个同学去做“高考状元在线咨询”,希望能靠这个来提高点击率;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写一些莫名其妙的吹捧文章,比如某某网站引导信息教育新潮流之类的,写完了连带着红包送报馆去,不久可以在中缝或者广告栏的旁边看到,我的署名一般是“任言实”。 这个样子稀里糊涂过了二十几天,老板带着财务来发薪水了。一个月我居然挣了两千多!签完名字以后我就想,原来钱这么好挣?朋友拍拍我的肩膀说,“怎么样?还成吧?下个月争取再加点。” 我摇摇头,“我还是觉得干不了,反正网站也开张了,你就放我回家过年吧。”走出写字楼我就想,这个样子玩下去,恐怕过不了多久我做学问的功夫都得废了。如果把这个月的时间用来读罗素、黑格尔,我会收获更多无价的东西。这个账,我还是算得明白的。  (五)要有一点“呆气”  总而言之,大三这一年我读书和写作比前两年更加卖命。大一、大二的时候,毕竟还没怎么入门,读书很多时候就浮在面上,现在总算能读出一些味道来了。而要完成一篇论文往往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前几周一直在图书馆里泡着整理文献,最后真正开始写的时候,一般早晨七八点钟爬起来就把电脑打开,然后一直弄到中午。有时候会忘了吃午饭,到下午两点觉得饿得受不了了,就煮一大锅方便面解决问题——顺便插一句,大三可能是我有史以来食量最惊人的时候。我记得以前看庄则栋的回忆文章,他说1965年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时,天气很炎热,大多数人都吃不下饭,但是他一顿饭还是能吃十七个馒头,所以他精神很好,能够拿冠军。 《三国演义》里边还有一个小故事,说司马懿听说诸葛亮的饭量很小,管的事情太多,马上就高兴起来,因为他算是看透了对手,吃得少肯定难以持久。而舅舅给我写信的时候说,要“每天长跑三千米,散步三千米,吃饭一斤半,学习十二小时以上”——惭愧得很,我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文思枯竭,实在写不下去的时候,我会到南门外边的“风入松书店”或者东门外的“万圣书园”看一个钟头的新书,在书店里站一会,可能就又有想法了。 后来我还和四川师大的王川教授聊过几次。他的房子很大,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自己的小书房里,书放得满屋都是,看累了就躺在地上睡觉。晚上熬夜不说,白天他也很用功,为了把时间省下来,他就规定每一顿自己只吃一种菜,比如早晨他到楼下买了一斤苦瓜、一斤南瓜,那么午饭他就把一斤苦瓜全部吃掉,晚饭则把南瓜全部吃掉。更让人吃惊的是他很少吃主食,因为已经做了一样菜了,再弄主食就“麻烦”。 所以——我想,一个人真要做点学问的话,可能必须要有一点“呆气”,有一点疯狂的精神。我当然也主张在大学里边全面发展,不过该你读书的时候就必须像谈恋爱一样,早也想她晚也想她,为了她甚至可以不吃饭不睡觉。 这一年系里的学生会已经轮到我们这一届来唱主角,于是我做了一年的学术部长。不过我也不会当“官”,不想指挥别人去做什么,完全是无为而治。有的师弟师妹很有热情,希望也做个什么什么“工程”,我就尽量帮他们争取系里的支持,让他们能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看见他们有了成绩,我会觉得非常开心,因为我坚信,在一个团队中,你的收获和你对别人的帮助是成正比的。  (六)(1)  到暑假的时候,我得到了两个很好的机会。第一是“明德”基金决定继续资助我们进行暑期考察,而且大家都希望去四川,于是我当了一回导游;第二是韩国的汉城大学准备举行一个东亚四国(中、日、韩、越)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系里决定让我去。非常巧的是,这两个活动也都有张锐参加,所以这个暑假我们在一起住了一个月。 去四川的考察时间只有一周,去之前我们在一起讨论了好几次,最后拟定了一系列的主题:一、当时四川的遂宁市有一些乡镇正在搞基层民主选举,海外的学者都很关注,而我们中间学政治和法律的希望去实地了解一下,争取和当地的有关人士谈一谈;二、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非常突出,所以我们联系了四川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想和他们座谈一次;三、四川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在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方面有很多经验,四川省人大也就遗产保护问题专门立法,在全国是领先的,所以我们联系了都江堰市政府和旅游局去了解有关情况;四、成都报业竞争全国闻名,我们打算拿出一天的时间,去《成都商报》“实习”,跟着老记者出去跑跑,除了了解市民报的新闻运作方式之外,还可以对成都的市井风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按照这个计划,我们在成都以及附近地区开始了活动。时间虽然短暂,可是我却发现,我这个四川人其实一点也不了解四川。比如说,在我从前的印象中,地方官员就是喜欢说大话、空话,只会钻营不做实事,但这次考察中接触到的各种级别的官员,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而且思想观念解放,业务精通,谈吐很让人佩服,对于各种社会问题以及体制弊端,他们的认识也并不模糊。所以我就想,我们在学校里边总是自命为精英,喜欢批评时弊,而且非常容易偏激起来,但是“坐而论道”的人更应该体会一下“起而行”的难处,批判当然是知识分子的天职,但除了愤世嫉俗以外,你更应该有一种建设性的态度。 从四川回北京以后,我紧跟着到了韩国。汉城大学把我们安排在学生宿舍里住着,并且发给若干饭票,每天自己去食堂吃饭。所以在这里的二十天,我吃够了各式各样的泡菜,只有8月15日韩国国庆日那天,食堂里除了泡菜还有一碗参鸡汤,让我有了久旱逢甘霖的感觉。 汉城大学作为韩国第一的国立大学,学生的素质也是非常高的。因为国立大学学费低廉,一般平民家庭的子弟都把汉大作为第一目标,所以入学考试竞争极其残酷。负责接待我们的一位学校行政人员就讲,他的女儿在考试前一天只能睡四个小时,简直就是玩命一样地学。我们认识的韩国学生,有的家住在仁川,每天需要坐很长时间的地铁来上学(汉大只为一年级的新生提供校内宿舍),而在地铁上,所有的学生都在背书。  (六)(2)  韩国人的民族精神也实在让我们吃惊。刚到汉城的时候,中、韩两国就正式就教科书问题向日本提出了抗议。而第二天报纸上出现了一张大大的照片,原来一些韩国的社会青年为了抗议,集体跑到公园里边,每个人都切掉了自己的一个手指头! 我们当然不觉得这样的做法怎么恰当,但是你也可以想见,这个民族是根本受不得一点轻慢和侮辱的。就是靠这么一种不服输的骨气,他们在短短几十年间跻身于富国之列。 在韩国期间,我们参观了国会、宪法法院、证券交易所还有各种各样的名胜古迹,但是给我最深印象的还是到现代集团听到的郑周永的故事。 和大部分奇迹的创造者一样,郑周永出生贫寒。他儿时生活极为贫苦,并且是家里八个孩子中的老大,所以他只念了小学。后来怀抱着改变命运的梦想,从农村跑到汉城做小工。当时的工人集体宿舍臭虫非常厉害,咬得根本无法睡觉,于是工友们都睡到饭桌上,可是臭虫居然能沿着桌腿爬上来。郑周永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桌子的四条腿都放在盛满水的盆子里,这样臭虫爬上来之前就先掉水里淹死了。可是睡了两三个安稳觉之后,不知从哪儿又钻出许多臭虫,打开灯一看,郑周永“惊呆了”: 原来臭虫改变了方向,它们先从墙角爬到天花板上,然后冲着人掉下来!小小的虫子却有如此的智慧与毅力,这对郑周永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从此他开始相信,为了达到目的,没有想不出的办法,而只要用尽了全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此后即使是战争摧毁了他辛辛苦苦耗尽积蓄建立起来的工厂,他也没有低下自己的头。 郑周永后来建立起了空前庞大的现代集团,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实际上主要就是靠现代集团一家之力争取下来的。可以说,驱使他创造奇迹的力量,是那旁人不敢有的梦想、是超过任何人的自信心、是坚韧的毅力、是忍耐的精神、是冷静的计算、是冒险家一样的勇气、是以大局为重的胸襟、是不达目的绝不回头的魄力! 回国前,我专门买了一本英文版的郑周永回忆录。我想,我们,尤其是事业还正待展开的大学生,除了看《我的野蛮女友》或者《加油站袭击事件》之外,真的应该“以韩为师”,学学人家的那种男子汉气概。  是该你做决定的时候了!  张锐VS任羽中:是该你做决定的时候了! 张:看来这一章里边我说得多了一些,那些在国外遇到的人物和故事实在太精彩了,我没办法节省笔墨。我们中国大学生走出国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多了解外面的精彩,做好准备。 写了那么多,我想最后的道理其实就是一点:不要觉得哈佛或者东大的学生离我们有多远,几年后大家很可能就要竞争同一个工作岗位或者在一家公司里边合作!今天的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地使自己“国际化”。 另外,我想读者也已经看到,我们两个在这一年里已经各自选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开始过不一样的生活。 任: 确实,我认为最晚到大三寒假的时候,就必须决定自己两年后要达到的目标,并且要开始用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去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做准备,早一点动手才能心里有数。而且,我们都已经是20岁的人了,应该也必须自己拿主意、做决策。 张:还要千方百计地寻找锻炼自己、挑战自己的机会,把自己的眼界放宽一些。 任:话说回来,一般的大学生未必能得到你那样多的机会,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很多时候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不必太勉强自己。但我想我们在这里讲的,关键还是一种意识和自觉。你要敢想敢做,机遇才会偏爱你;你要对自己有更大的信心,别人才可能刮目相看;你决定了的事情,就要百折不挠地做下去! 张: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  张 锐:  竞争的激烈,不得不让我们早早地开始计划和很市侩地盘算。请不要说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功利”,而要问这个一日千里的时代可以让谁平白无故地浪漫起来?Morrison问那些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和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你们为什么不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呢?你们为什么要到美国去读书呢?你们不知道这个世纪最大的机会是在中国吗?”  (一)走出决定性的那一步了  不管你之前有多少梦想也不管你之前设计了多少套方案——现在,大四,你就要走出决定性的那一步了。 决定总是困难的,因为一旦决定,即意味着你失去了其他的选择。 实际上,任何的选择都不容易,只有许多大四的学生才知道那个把university翻译成“由你玩四年”的笑话多么的恶毒——一直玩到大四毕业哪里还有好的前途?美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竞争的激烈,不得不让我们早早地开始计划和很市侩地盘算。请不要说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功利”,而要问这个一日千里的时代可以让谁平白无故地浪漫起来? 我一度在出国还是保研这两个选择中间犹豫不决。先排除了直接工作这个选择,倒不是我觉得还没有在能力和心态上准备好,而仅仅是因为觉得自己在大学期间书读得还不够多,这也许是一种很奇怪的对学校生活的留恋吧。无论如何,我希望能有一到两年的时间来过一种更加专注于书本、更加简单的生活。 现在回想起这个决定,应该还是明智的。尤其是上了研究生后,我才发现中国的就业市场上人才高消费的确愈演愈烈,硕士学位的普及化使得本科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这种追求高学历的现象,简直已经走向了畸形: 一方面,由于大学教育对于本科生的培养不够,使他们在适应市场和适应雇主方面出现了偏差,许多本科生在进入就业市场后表现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都不够,用人单位于是就不断提高门槛,明明专科毕业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现在却只要博士;同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政府在本科生和硕士生两个层面都大量扩招,甚至硕士生的扩招规模比本科生还要大,而且大量在职、委培等等“特色”硕士生项目的存在,也变相降低了硕士的门槛。硕士学历的大量供给,必然导致它在市场上的进一步贬值,其实,许多用人单位给予硕士和本科生的薪酬待遇几乎没有区别。 如果你已经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你又确实无意成为学者的话,那么直接工作会比读硕士更节约时间。也就是说,对于得到相同工作机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来说,尽管学历上有差距,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的起点,却是一样的。 不是说现在大家都拼命地去考研不对,而是希望提醒:上了研究生之后,并不意味着你对未来的期望值就可以调高很多。这很可能只是两三年的缓冲期,你应该做的,是对照那些本科毕业就能获得很好的工作机会的同学,尽可能地充实和提高自己。  (二)加强我的“中国背景”(1)  接下来可以说说出国的事情了,在我看来,很多人认为只要出国深造就能够获得好的前途的想法,可能犯了同样的错误。 对于一些基础性学科,国外的实验室和研究条件很好,要想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取得突破,那么出去确实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一些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比如法律、商业、新闻传播,如果你希望攻读博士学位,那么直接申请国外的Ph.D Program 是最理想的选择,这些项目由于需要花费的时间长,同时人家也希望你接下来能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所以一般比较容易申请到奖学金。当然,你需要弄明白的是:你是否真的打算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比方说在美国,一般的观念都会认为在名校读完了博士的人应该进入大学去做教授,如果要在私人部门找工作,难度很可能大过本科生。 其实,更多的人出国考虑的是开阔眼界、提高语言能力、了解西方文化,同时希望在国外获得工作机会。如果是以在国外就业为目的的话,那么你最好考虑去读国外的MBA、MPA或者J.D这样带有professional training性质的学位,获得这些学位的学生被认为已经获得了成为professional(职业经理人、律师、公务员等)的资格,在就业市场上有优势。然而,申请这些学位的竞争十分激烈,往往有专门的入学考试,同时学费高昂,也很少有奖学金(你学这些的目的就是将来去赚钱,因此没有道理给你奖学金)。 此外,国外还有各种硕士项目,往往由于其时间短(只需两年甚至一年,短于国内的三年硕士项目)、门槛相对较低(比较容易申请,特别是英国的学校)、成本低(尽管没有奖学金,但是相对于职业学院的学费较低),越来越受欢迎。但是,国外的硕士学历在就业市场上也越来越疲软,硕士毕业的外国学生在美国、英国都很难找到工作。 因此,要在外国得到一份好的工作,实在很难。我想,今天出国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更多地应该着眼于如何在回国后更好更快的发展。 ——这就是我为什么最后选择了留在国内而没有立刻出去留学的一个原因。继续在北大呆两三年,能够给我更充分的时间更多地了解中国——硕士生毕竟比本科生有着更成熟的形象和更高的社会认可度,更可能了解到社会中真实运作的一面,而了解中国、能够在中国做成事情,其实才是我们这代人和我们国际上的同龄人竞争的相对优势所在。 当一年后我在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部实习时,二十多个实习生中仅有两个来自大陆的高校,其余的都是哈佛、斯坦福、哥伦比亚等美国顶尖学校的亚裔学生,也有在大陆读完了高中而后去美国直接读大学的中国学生。说实话,刚一开始我就立刻能够感觉到自己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劣势,因此不免在交流中有些气短。然而,渐渐地我也发现,就我们在大学里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言,我丝毫不落下风;而当具体在做项目的时候,大量的涉及到中国的情况,这个时候作为“中国专家”我的竞争优势就慢慢凸现出来了。  (二)加强我的“中国背景”(2)  特别难忘的是所有的实习生和摩根亚洲区的主席Alasdair Morrison 一起吃午饭的时候,Morrison居然问那些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和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 “你们为什么不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呢?你们为什么要到美国去读书呢?你们不知道这个世纪最大的机会是在中国吗?”谁也没有料到他会问这样一个毫不顾及大多数人面子的问题,一时气氛有些尴尬。于是有不少人发言说,在美国接受教育同时又有中国背景,可以最终成为中美两国之间交流的桥梁,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看得出Morrison对这种说法不置可否,只是继续强调他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中国。他还说,如果年轻人只是希望过幸福舒适的生活,那么留在美国或者欧洲发展当然不错;但是想要有自己的事业,中国就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地方。 想想Morrison的话中其实大有道理,长期以来出国发展的模式一直被强调为“桥梁模式”——引进国外的新的先进的,改变中国的旧的落后的。事实上对于“海归”的期望,人们更多也是在“引进”的部分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但是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深化和扩大,原来那道存在于中国和世界之间的鸿沟正随着英语的普及、通信和交通的便利而越来越狭窄,桥梁作用的淡化也自然表现得十分明显。另外,大量的“海归”派回国,一方面给中国的确带来了新的思维、观念、技术和动力,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也看到,在“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环境下竞争,“海归”也并非总是能马到功成。其实,在中国能否成功,无论是对于有“杂交优势”的“海归”派,还是对于气势咄咄逼人却也在大力推行“本土化”的跨国公司,关键的关键还是要具备了解中国、在中国境内把事情做成的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特别要强调的是:对于出国要有一个客观、平和的心态,不可简单地把国外的文凭看成是一把可以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另外,无论你将来是打定了主意留在国外发展,还是准备深造后回国大展宏图,都请记住,你的“中国背景”的强弱永远会对你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你不能改变你的肤色与种族,那么这一点你也无法改变。 加强我的“中国背景”是我选择留在国内深造的一个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有幸能够遇到吴志攀教授并且成为他的弟子。吴老师是一位睿智而深邃的法律学者,同时也是知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照顾,让学生有机会在他的指导下完成许多有挑战性的科研项目,并且注意对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他的教育思想大大超前于传统的大学教育思想。因此,当我得知可以忝列门墙之下时,心中的高兴程度不亚于得到了美国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对于我而言,这是本科生活结束时最棒的选择。  (三)大四的你,更需要总结  大四的你,需要选择,更需要总结。很多人会忽略这一点,他们在准备出国、找工作或是考研的繁忙中奔波,或是在牌桌前酒桌前昏天黑地,却丝毫没有想过总结一下过去四年里的得与失、对与错。其实大四与其说是大学生活的结束,不妨说是“后大学”生活的开始——因为你接受的教育和训练还远远不够,如果把大四当作世界末日前的狂欢,那就太不积极了。 大四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其实这也是对自己在大学四年里专业知识学习总结的一个方式。有的同学仅仅花了一个星期就剪刀加浆糊地完成了自己的论文,我觉得这既是对自己大学四年学习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最终获得的大学文凭的不尊重。尽管本科阶段并不存在特别严格的学术训练,但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现一个自己的确感兴趣的问题,独立地搜集资料、研究分析,哪怕这个问题已经被很多著名的权威反复论证过了,但是即便你仅仅是做了一个严谨、全面的文献综述型的论文,也一样会给你带来额外的收获。 保送研究生之后,我平心静气地花了两个月时间来写论文,而在此之前的思考和相关的实习时间就更长了——这个文章,也成为我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四)敢说北大学生不会玩(1)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每写完一段,就发给我的几个好朋友一段,让他们给我提意见。一个朋友在email里回信告诉我: 怎么读着你的文章,就觉得你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学习狂工作狂——太正襟危坐了,说点我们怎么玩的事情。 这本书当然不是一副板起面孔来说教的书,确实该说说大学里玩的事情了,这可是大学教育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平心而论,我觉得中国的学生真可怜,从小就不太会玩; 到了北大之后我更发现,在一个将近200人的年级里,没有几个学生真会玩。奇怪了,玩还有什么不会的?你难道没看见北大每个男生宿舍里的电脑屏幕上闪烁的都是游戏爆机的画面?不知道北大学生中有多少“双扣”、“拱猪”甚至麻将高手?不知道北大有这么多的社团,从漫画到街舞都有一批追随者和爱好者?你居然还敢说北大学生不会玩? 嗯,看来我必须要先界定一下“玩”的概念。的确,在宿舍里打牌、玩游戏、和一些兴趣相同的好朋友在一起消磨时间,这些都是玩,而且,只要心情愉快、让时间过得更快,玩什么、怎么玩,并没有什么条条框框。但我的观察和我的感觉是,这些大学生所习惯的“玩”,更多的还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封闭式的、消极被动的娱乐,比起我们的国际上的同龄人,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差异: 第一,玩的精神。有一次和美国朋友聊天,我谈到北大的学生往往在玩的时候有一种“罪恶感”,一边玩一边怪自己“堕落”,因为大部分中国学生都经历过漫长痛苦的应试教育阶段,在他们的心中,玩总是有一种负面的色彩在里面,必须节制。美国的朋友大声惊呼,这正好和美国学生对玩的态度相反,美国学生觉得不能够出去玩、不得不天天学习是一种很不“酷”的事情,他们经常抱怨的是“I can’t believe I haven’t gone out for two weeks!”(我简直无法相信居然有两周没出去玩了!)。而且,对于那种埋头读书的人,在大学中被称为“nerd”(猥琐的书呆子),每个人都尽量避免被别人看成nerd。因此,play hard是一个成功的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之一。后来在我去美国Tufts大学和在摩根实习时,都有机会和美国孩子一起同住同玩,即便是在最繁忙的工作和期末考试阶段,大家仍然有一种“work hard, play hard”的精神。我们在实习的时候往往工作到半夜两点下班,然后大家去兰桂坊狂欢到三四点,第二天继续九点半回来精神抖擞地上班,公司的美国高层就非常欣赏这种“硬朗”的作风。中国的学生,如果没有在大学里养成良好的“玩”的习惯,看起来还是要适应一段时间的。  (四)敢说北大学生不会玩(2)  第二,玩的文化。在中国的大学文化中,玩的功能就是娱乐消遣;在美国的大学生文化中,玩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功能:社交。这也许不仅仅是文化差异,事实上我们看到,中国大学生交际的圈子比较狭窄、固定,而美国的大学生交际的圈子一直处于高度流动的状态。这两种不同的人际交往的常态文化,既决定了“玩”的功能不一样,也反过来决定了玩的内容有所不同。在西方文化中,玩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去新的地方、认识新的人、和新的人一起体验新的好玩的感觉。尽管这些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是一想到我们98级法学院毕业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同学之间从来没有说过话或者彼此不认识,我就不由得苦笑。 其实,扩大自己人际交往的范围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关键在于要有积极参与的心态,每个人都要有乐于互相介绍朋友认识的热情。在大学里有的人甚至连班级组织的春游活动都没兴趣参加,这种在人际关系上的懒惰和消极实在不好。另外,除了和你班级里、同宿舍、老乡、高中同学之外的朋友一起玩,想一想为什么你在和你的朋友玩的时候不带上他们不认识的新朋友去呢?或者为什么不主动提出去参加和你并不那么熟悉的朋友的活动呢?也许一开始感觉有些不自在,但是当你能够很快习惯并和他们打成一片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已经得到了提高,而也许正是由于你交际圈子的扩大,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机会和故事出现在你本来平凡的生活里。  (五)辩论的话题(1)  辩论,是我希望与大家分享的最后一个话题。 从我的初中开始,“大专辩论赛”就突然成为了中国电视收视率极高的一个节目。电视媒体惊喜地发现,大学生辩论赛拥有吸引观众的所有要素:衣冠楚楚的辩手和富丽堂皇的辩论会场构成了优美的形式,引经据典的辩词和唇枪舌剑的辩论构成了令人愉悦与刺激的内容,优雅的主持人和幽默的嘉宾带来了明星效应的光环,另外,任何观众能够对每个台上的辩手品头论足并且做出自己认为谁该胜利的判断,甚至还可以意犹未尽地和家人同事对辩题继续讨论——这一切正符合电视节目参与性、互动性的国际潮流。最后,家长们一般还会结合节目对孩子们做出种种鼓励或者教育,节目的寓教于乐性又成为了一个亮点。而大学生辩论赛的辩手借助媒体的强势,也迅速成为了许多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辩手身上被认为集中体现了口才、机智、渊博、好学等等优点,成为了许多不能上电视而内心深处渴望被关注的学生模仿的对象。辩论之风一时间也风靡校园。 到了北大之后我进一步发现:北大人好辩,北大人也辩得好。长于思辨,勇于怀疑,敢论天下事,一直就是北大学生心中自我定位的形象和气质。北大的一位教授说,北大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培养训练有素的怀疑者。怀疑者当然比较喜欢和人辩论。 而我参加辩论赛之初,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好玩的游戏。游戏总要有输赢,目的是满足人类争强好胜之天性。不管辩论双方如何斗智斗力,或者口若悬河,有战国说客纵论天下之势,或者言辞恳切,有良臣忠相痛陈时弊之风,但游戏终归只是游戏。可是,当辩论赛由于承载了太多成败胜负的患得患失时,就如同本来是弘扬大众体育精神的奥运会,最后变成了专业运动员一生荣辱所系,其结果必然是游戏精神的丧失和游戏规则的异化。 在辩论时,一个人的反应、性情、价值、涉猎、词锋……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千人辩论,应有千种风格。然而,在几届新加坡大专辩论赛之后,许多人在听到中国国内的任何大学生辩论赛都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过度繁复的修辞、华丽押韵的词藻、朗诵似的语速与表情、生搬硬套的名人名言,还有在自由辩论中的自说自话,使得听众觉得双方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支离破碎。这种辩风在一段时间内如此之盛行,孙东东老师干脆一言以蔽之:“花辩”。 “花辩”之风为什么会产生、盛行以至于到了最后泛滥成灾呢?究其原因,一是过分的追求辩论的观赏性,双方辩手在准备的时候更多地是考虑如何把话说得更漂亮,而不是如何把话说得更有道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后来的辩论队伍对“花辩”刚刚出现在辩论场上所获得的成功的迷信,对权威经验的盲从,束缚了辩论思路和语言上的创新,最后导致的是亦步亦趋带来的沉闷与乏味。  (五)辩论的话题(2)  与“花辩”相比较,有时候从台湾地区来的辩论队伍朴实无华的辩风、幽默生动的语言、临场发挥机智的妙言妙语,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惊喜,这种辩论,我称之为“素辩”。但是从比赛结果来看,“素辩”遭遇“花辩”时,后者胜出的概率却还大一些。 这是因为“花辩”的另一个特点在起作用: “花辩”一般都会为自己的立场设置一条固若金汤的逻辑底线,尽管面对一个充分辩证的辩题,任何只站在一方的逻辑都是不全面的,但是花辩的高明之处在于总是会寻找到一个价值立场,来弥补自己逻辑上的漏洞。当自己的逻辑被攻击时,价值就可以跳出来阻挡对方的进攻。这个策略本身是没有什么好值得质疑的,但是在辩论中辩手过分依赖逻辑+价值的“黄金组合”时,特别是如果辩论的内容大部分是在价值层面上展开时,辩论有很大可能陷入到某种形式语言暴力的滥用中。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面对“加强环境立法会促进还是会阻碍经济发展”这样一个命题,正方的逻辑可以是:加强环境立法——保护资源和环境——带来更大的经济发展,反方的逻辑是:加强环境立法——限制对环境资源的使用——对经济发展带来客观的限制作用。反方的逻辑漏洞在于:对经济发展短期的限制,从长远来看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反方把用于弥补逻辑漏洞的价值设立为:对经济发展短期限制导致的成本的承担者与未来长期的获益者并不必然是相同的,因此必须承认牺牲者短期遭受的经济发展不利的后果,否则无法实现应有的社会公正。这个看上去颇为复杂的价值在辩论中可以被简化抽象成为:加强环境立法,依靠环境资源生活的穷人会更贫穷,这就是对经济发展的客观阻碍。 有了这样一个看上去无法辩驳的价值后,在辩论中,反方一切攻击、防守的立足点都可以放在对弱者的保护这样一个简单的思维定势上,再加上鲜明、极端的例子,对对方逻辑的极端归谬,反方明显由于占据了道德上的优越地位从而在辩论中抓住了主动。 然而这样的逻辑和价值的设定,事实上是一种巧妙的篡改辩题的方法,或者说,是把辩题的重点巧妙地放在了一个可能并非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上。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为了满足己方获得更多话语空间和话语正确性的立场,其次也是因为在一场短短的辩论赛中,在每个辩手仅有2到3分钟发言的时间里,想要把现实中或者哲学意义上一个辩题的丰富内涵和其中复杂的相互作用剖析清楚是不可能的。因此,从取胜的功利角度出发,必须把辩题本身可能复杂的、多层次的逻辑和价值选择简化成一个主谓宾俱全的简单句,把复杂的制度选择简化为一个简单的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事实上,这也可能正迎合了大众的需要,在短短的时间内,事先对问题背景一无所知的大众需要能够迎合他们常识判断、易于理解并产生认同的东西。  (五)辩论的话题(3)  各种技巧、布局、推敲已经把辩论向着“真理越辩越明”的反方向越推越远。而大四最重要的一场辩论赛之前的小插曲,更真正地让我触动,由此决心不再参加这种被异化了的游戏。 辩论赛开始的前几分钟,由于休息室让给了对方的辩手,我在法学院办公室里紧张地踱来踱去,背诵着稿子。也许是听到了我的声音,也许他也正好要离开办公室,法学院的院长——朱苏力教授向我走了过来。苏力教授文风犀利,他写的文章从来以无可置疑的逻辑和思辩的力量征服读者,在上课的时候也如同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辩手。我颇带自豪地向苏力教授讲述了我们的辩论,请他给我一些指点,要知道,如果我们赢了,可是代表北大法学院赢了! 苏力教授并没有像我想像中的那样热情地鼓励或者回应我,他淡淡一笑:我是不懂辩论的。我懂得分析问题,但辩论并不是一个分析问题的好办法。理屈词穷者并不一定真正被说服了,辩论得很精彩可能讲得都不是道理。很多真理不是在辩论中可以辩出来的,也不是越辩越明的。 我被这个意外的、直率的评论打得有些转不过神来,但是隐隐又觉得这个道理其实是我一直怀疑和思考的,颇合我心。苏力教授向外走,半路转个身又说:在中国这种有着特殊辩论传统的国家,辩论中体现、强化的一些思维习惯不见得是好事。不过,祝你们好运。 看着朱教授的背影渐渐远去,我回味着他刚才这几句平淡中亦有深意的话,低头看见我准备的卡片,上面密密麻麻的用红笔写满着符号、例子,突然一种虚无的感觉在我的心底升起:我是在为了说明道理去辩论,还是为了辩论去说明一个道理? “ 米兰·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古希腊的雄辩家克雷西多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当我一开口,我便觉得空虚。 一个辩论了许久的年轻人对自己说: 青春辩论当歌。恣意与激情之后,思索还需要向踏实与理性的成熟前进。 于是我不再参加任何辩论赛了。曾经的,已成为了青春的记忆;未来的,将翻开崭新的另一页。  任羽中:  大四了,课堂上再也没有老师点你的名字了,在这个学校里边,你什么都已经看透,即使是看门的老头习惯抽哪个牌子的劣质香烟你都清清楚楚;在《中华读书报》面试的第一天,会议室里坐了40多个人,但是三个月以后,只有七八个人坚持了下来;同学们都穿上学士服的时候,我却在颐和园里找导游说明中的英文文法错误,四年的生活,就这样划上了句号。  (一)关于保研  9月中旬,系里就开始张罗保研的事情。一年以前我已经详细了解了有关的政策,并且认真地做准备,所以这个时候心里是踏实的。果然,我的专业课成绩排在全班第三名,加上有5篇公开发表的论文,便成了第一。 保送本系的研究生没有什么经验好说,只要学习上用功就成。而在我们班,还有好几个同学保送到了清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国际问题研究所,也有人民大学的学生保送到了我们系,我想他们的经验很值得大家揣摩。如果你也希望能够跨学校跨专业保送研究生,请注意以下几个事情: A) 你需要比其他同学更早确定自己的目标,并且尽可能地搜集有关信息,包括现在学校、院系的有关政策和你目标学校、院系的情况,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你最好能专门去研究生院或者院系教务那里打听打听,认认门儿。 B) 你应该有针对性地准备简历。所有的大学都希望研究生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所以如果你有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者“挑战杯”的奖励那是最好的; 你的外语水平应该不错,6级证书是必需的,面试的时候也很可能需要你讲英文;你还需要有两封由本领域知名学者写的推荐信。 C) 如果有可能,你最好能够单独写一封信给目标院系的院长,内容是简单介绍自己的有关情况,并陈述自己未来的研究计划,一定注意自己的语气,不卑也不亢。 D) 大部分学校都会有针对保送生的考试,考试的内容五花八门,复习必须全面,为此你应该了解目标院系的课程设置情况,购买他们使用的教材,熟悉那些教授的研究方向。 只要这个考试你发挥出色,那最后问题就不大了。 当然,在做所有这些事情或者决定考研之前,我想你还需要问自己一个更加关键的问题:上研究生干什么呢? 由于本科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大家都有一个错觉,认为有了更高的学历就会有更多的机遇。其实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更强调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如果你根本没有做学问的兴趣和能力,那么只有稀里糊涂地混个含金量很低的学位。而此时你已经相对失去了年龄优势,自身的可塑性变得更差了。在竞争公务员或者教学、科研岗位的时候,你或许比本科生有优势;但在市场的标准面前,你却仍然没有资格骄傲。 对于本科所在大学或者专业不理想的同学,我想考研确实会是人生的重大转机。但是,假如你仍然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在哪里,仍然没有找到未来的方向,那么两三年之后,你很可能还是会痛苦地徘徊在十字街头。  (二)你可以抓住的机会也还很多  保研这个事情一完,班里的同学实际上也就“各奔东西”了。申请出国的同学开始没日没夜地准备材料;要工作的同学则在想方设法找一个实习的机会,希望能在简历上多增加一点砝码;而打算考研的同学也很少再在寝室出现,他们的生活就是“王长喜林代昭”,日子甚至比高三还要辛苦。所以学校里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保研的过着猪一样的生活,找工作的过着狗一样的生活,考研的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对于有的大学生来说,大四这一年真的就是“猪一样的生活”。考研太折磨人,复习一段时间就放弃了。找工作呢?总是碰壁,接起来的每个电话都说麻烦你叫一下隔壁的小强。课堂上也再没有老师点你的名字了,这个学校里边,什么都看透了,即使是看门的老头习惯抽哪个牌子的劣质香烟你都清清楚楚;而那些注定要分手的情侣,此刻已经视若路人,伤感早已变成了麻木。除了日复一日的“双抠”、啤酒和电脑游戏之外,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打发时间。 是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摆脱这些专属于年轻人的颓废和堕落。上帝都会原谅你,但是你却不能原谅自己。正如这本书扉页上引用的那句话一样,“记住:你们永远年轻,永远有责任!”大四的你,其实什么也还看不破,其实怎么样都麻醉不了自己。不要以为已经可以逃避什么了。在这一年里,你必须直面的事情还很多,你可以抓住的机会也还很多。  (三)有些经验教训和你分享(1)  确定保研之后,我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也相对独立于同学间的各种利害关系之外。所以我可以更客观地观察和思考。看了很多同学一帆风顺或者功亏一篑的例子,真觉得有好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 A) 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讲究诚信 有很多很“牛”的学生,但是他(她)却有一些不够诚实的地方,结果就为了这一点点的“聪明”把自己给害了。 比如说,有一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去之前信誓旦旦地对教授讲自己多么多么热爱学术,可是一旦有了高薪的工作机会,他们就会马上要求离开学校,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抛在一边。我们系有一个教授,他推荐过去念政治学的三个学生最后全部都转出去读商学了——于是他决定再也不给任何学生写推荐信。而美国人也会因此感觉中国的学生不可信,假如一个大学多遇到几回这样的事情,他们很可能拒绝再收中国的留学生。 某些中国学生的推荐信也有问题,因为那些溢美之辞根本就出自学生自己之手,甚至还有伪造教授签名的事情发生。要知道,西方人,尤其是西方学者在这些问题上最敏感,你这样子玩火,能不出问题吗?还有的同学做简历,总希望编造更多的光环,但只要人家认真一查,对你的印象肯定彻底坏掉,很可能你在这个行业内再想求职都难了。我就知道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青年学者,因为简历作假被别人揭发,结果在圈子里很长时间都抬不起头。 老实有些时候会吃亏,但长远来看,心里边是安宁的,不会导致大起大落。 不管自己的欲望多么强烈,也不管别人都怎么玩花样,自己的道德底线还是要守住,在任何时候,谨慎一点都没有错。 “ B) 社会上的标准和校园里边的标准是不同的,你要调整心态 很多北大的学生,在学校里是第一流的,但是到了社会上却总是受人排挤。我们固然要责怪这个社会的弊端,可也得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的一个同学,修了经济学的第二学位,成绩不错,口才也好。考研失利之后,他打算先随便在北京找一个工作,落下户口,等两年再考。于是他到了一所中学去面试,人家就让他试讲一次政治课,抽到的题目大约是价值规律什么的。这对他来说当然是A Piece Of Cake,一堂课旁征博引,整个班上的中学生都听得入了神,而且下课的时候还拼命鼓掌。 可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听课的校长和德育主任都脸色铁青。他们对我的同学说,你讲得不错,但是你今天讲了这节课,我们可能需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把学生们的思想给“纠正”回来,我们请的老师,必须深钻课本、紧跟形势。  (三)有些经验教训和你分享(2)  我知道,这个同学不过讲了一些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引用了几个教科书上回避的例子而已。尽管我也和他一样感到很委屈,委屈得想哭,但我们无可奈何,因为这就是现实。在无力改变它之前,请你暂时收起那指点江山粪土王侯的傲气。 “ C) 在绝望之前,请再坚持一分钟 哪怕是北大的学生,找工作也可能充满了周折,面对挫折,我们必须有不折不挠的毅力。 我的一个同学,从最早的宝洁公司校园招聘会开始,北京的大部分招聘活动他全都参加了,而且寒假还到广州和上海去转了一圈。应该说,他英文不错,能力也挺强,几乎所有的公司也都通知他参加第二轮的面试。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面试以后就没有了下文。一直到4月份他还没拿到一个Offer,人烦躁得不得了。 最后国内一所著名的高校到我们系来,准备招一个男生去做外事秘书,待遇相当优厚。到面试的时候人家说,这次来,“原则上”他们只要研究生,本科生“暂不考虑”。可这个同学并没有转身就走,他对人家说,我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尤其是外语水平不比研究生差。 结果负责面试的人事处长一笑,当场让他用英文介绍一下北京大学的历史。而等他讲完以后,所有的考官都点头了。 很多事情都要到最后的时刻才会决出分晓,所以哪怕已经“知其不可为”,你也要再坚持一分钟!  (四)实习的心得(1)  寒假过后,我的毕业论文初稿已经写完,其他该忙活的事情也都差不多了。于是我决定找一家单位实习,最开始我希望能去《读书》杂志,但是写了信过去人家没给回音。后来看到网上有一个《中华读书报》的启事,说愿意要一些大四已经保研的学生,我一看正合适,于是把简历发给报社。很快他们就通知去面试。 到了报社一看:居然来了40多个学生,把一个会议室都坐满了。报纸的主编梁刚健老师乐呵呵地走进来给大家介绍了读书报的情况,然后就让我们挨个儿发言,说说自己最近看到听到的和出版界、学术界有关的新闻,我们一边说他还一边记。当时《在北大听讲座》系列刚开始卖火,于是我就讲了这个事情,并且分析了这种“大众学术书”热销的原因。没等我讲完,梁老师马上说,好,你下周把这个稿子交上来。 这就是《中华读书报》的风格,也是梁老师的风格。跟所有的编辑记者以及我们这些学生打交道的时候,他都特别爽快,而且他脑子转得特别快,你不经意间说起的一件小事,经他一分析,很可能就是最好的新闻线索。 按照报社的规矩,每周三中午实习生要到社里开个碰头会,跟版面编辑坐在一起谈谈自己的选题,梁老师一般都会抽空过来参加。听他一条一条地分析上一期报纸的得失、点评大家的投稿,我觉得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在读书报的实习使我养成了一双“新闻眼”,开始对自己周围的世界敏感起来,有很多大家熟视无睹或者视若无睹的事情,其实往往能挖掘出丰富的内涵。有一天我看到北大出版社的一个招聘启事,要求应聘者必须是有德语、韩语、电子等专业硕士以上学历者,我就想,北大自己不是有编辑出版专业吗,为什么出版社不招“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呢?我又把一段时期以来各家出版社的招聘广告找来分析,发现居然没有一家点明要编辑专业的学生,于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接下来采访了一些出版社的老总,听他们讲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又采访了几所大学编辑专业的教授,也听他们对人才培养的意见,最后写出了一个头条《编辑出版专业面临就业市场考验》。 实习还使我有了很多接触出版界人士的机会。比如接力出版社的老总白冰先生,印象最深刻的是听他打电话,无论说什么事情,当电话快结束的时候,他总是非常热情地连说“好!好!好!好!”声调越来越高,让人觉得很振奋,哪怕你是在讲困难诉苦心里也踏实了。还有金丽红女士,她在华艺出版社的时候我曾经见了她一面,只听她说了十分钟话,但却仿佛看到了解放前那些著名出版家的遗风。  (四)实习的心得(2)  做出版或者做报纸的这些长者,他们一方面是市场中的成功人士,是商人,一方面又有学问,懂得文化的价值,因此在他们身上真能学到很多好东西。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一直坚持在报社的这份工作,而最初一起去参加面试的同学,到三个月之后可能就只有七八个人还常去,一年以后更只剩下我和清华的一个朋友。  (五)“体验中国”夏令营(1)  毕业的时刻一天一天临近,我已经开始在隔三岔五地吃散伙饭了,结果又来了一个事情。北大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要在暑期举行一个名为“体验中国”的夏令营,有二十多位香港的学生来参加,北大也派出二十多个学生,一对一地全程陪同。主持此事的是香港来的S女士,张锐和她很熟,所以竭力推荐我去参加。看了活动日程表之后,我觉得实在有意思——尽管只是在北京一地“体验”,但单单是每天的晚餐安排就煞费苦心,北京各个最著名的食府都有机会一一吃过去。假如我自己掏腰包,在若干年内是肯定没有这种奢侈的权利的。 夏令营开始之后,我们很快和香港来的学生成了好朋友。三周时间里边,我换了两个partner:在DUKE大学念政治学的Z和港大的K。因为彼此专业背景接近,所以我们总有很多共同话题。我有些吃惊地发现,我们对香港政治体制的评价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引起了我此后长期的思考。而这些香港的学生,尽管普通话讲得不好,但也决不同于我们原先的印象,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并不亚于内地学生。我也想,虽然我们不停地批评香港是文化沙漠,是浅薄的商业城市,但最近二三十年来,是谁为华人世界制造了那么多的“流行”呢?在这些流行文化的下面,恐怕还是有某些深厚的积淀。 参加夏令营的大部分北大学生都是经济学的教育背景,这使得我们之间的交流也非常有趣。比如,政治学从来没有所谓“理性人”的假设,这一点却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当我们在讨论问题甚至是决定乘车路线的时候,往往都会激烈地争论。这期间我还有幸聆听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演讲,也得到了和林毅夫教授、海闻教授等国内主流经济学家接触的机会。他们有很多很精彩的思想,但同时也刺激我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事实,从我的角度来看会得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和评价?或者是同一段历史,我们看到的却是不同的侧面?我因此决心读一些经济学的书,想弄清楚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其实,无论哪一个专业的大学生,都有必要了解一些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经济学在现代社会科学中的地位正如日中天,而其他学科纷纷借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实现本学科的“科学化”,这很有点像后进国家的知识分子学习英文的劲头。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学的语言也成了精英们的“普通话”。尽管我认为坚守本学科的传统和特色是必不可少的,但经济学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严密的思维逻辑也应该是共通的,尤其对于那些希望在学术上发展的同学。 夏令营还有一个竞赛项目。我们所有人被分为几个小组,大家在各个名胜地游览的时候,要认真阅读当地设置的英文导游说明牌,如果其中有文法错误就拍下照片来,并尽可能地改得地道一点,最后看哪一组找到的错误最多改得最巧妙。结果我们仅在故宫、颐和园还有天坛三个地方就发现了一百多处错误,实在让人汗颜。最后我们把“成果”做成册送到了有关部门,希望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再不会因为蹩脚的英文而闹出笑话。  (五)“体验中国”夏令营(2)  夏令营结束的时候,我的大学教育也正式画上了句号。其实,这个夏令营就好像是我全部四年生活的一个缩影。简单地说,它们的意义都在于:我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之中,与各种背景各种性格的人物交流、竞争、冲突、合作,从中我获得大量从前未知的信息,并逐渐适应这个环境,最终影响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  且行且珍惜。  张锐VS任羽中: 且行且珍惜。 张: 你对经济学的看法我完全同意,我觉得,学习经济学绝对是一种最好的头脑训练。 任:现在市面上经济学的书很多。我比较喜欢梁小民教授写的几种入门读物,包括《经济学是什么》(北大出版社)和《宏观经济学纵横谈》、《微观经济学纵横谈》(三联书店)。 张:张五常和林行止的经济学随笔也很好看——当然,读这些随笔主要是为了引起你的兴趣,进一步地还是要读一些严肃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任:你在这一章里谈到的“玩”的问题,还有对辩论赛的思考,也让我很有感触。本书的第一章里边我们就说,性格和习惯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实际上,性格和习惯往往就是在“玩”的过程当中培养起来的。经常听说有北大、清华的高才生,因为玩电脑游戏入迷最后被迫退学的事情,其实真的是因为不懂得怎么去“玩”,不会“玩”。 张:这个方面我最佩服美国的大学生。你看美国人一个个都像大孩子似的,但他们就是这样大大咧咧地培养了创新的意识、探索的精神。 任:我们中国学生,有的时候老成得可怕,有的时候又太单纯了。 张:不扯远了。总算写到了毕业,我们的大学教育可以画一个句号了。 任:又要告别已经熟悉的生活和人群,进入新的环境当中,这真有些伤感。而我想最需要强调的还是——请珍视同学间的情谊。 张: 大学时代结成的友谊往往会终身保持,而且,这也可能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际关系的基础。 任: 大学生活不是世外桃源,大家在一起呆四年,难免有很多利益冲突,有的时候关系还弄得比较复杂。所谓的“校园政治”,其实回过头来想幼稚得可笑。无论如何,在毕业的时候我们都应该选择宽容和谅解。 张:做一个自信、大度的人——大学教育最终的目标就在于此了。  (结语一):张 锐(1)  我能够与你分享的 大学是有形的,大学教育是无形的;大学生这个身份是有时间性的,“大学生精神”这种心态却是没有时间性的。 什么是大学教育?大学教育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塑造“人”的教育。与其他职业教育不同,它对人的塑造过程,是一种自主的、全方位的、与“人”互动的过程。人们有时候说,经历某件事情,某某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大学教育独特的功能,就在于它能够改变一个人,让他(她)变成另外一个人,变成他(她)自己想变成的“人”。这个过程,当然不仅仅只是多学到了一些知识、技能,而是真正地改变了人的视野、思考问题的方式、行动的习惯、对生活的态度。 什么是大学生精神?我想,应该是一种总想改变自己的心态,是一种总想尝试新事物的心态,是一种如同画家面对白纸、雕刻家面对璞玉那样来面对自己的心态,是一种在实验室里把所有的试剂互相调配的心态,是一种什么时候都还觉得有机会、有时间、有可能创造奇迹的心态,是一种总想试试看自己最多能够做好多少事情的好奇心,是一种给自己定下完美的目标并向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结果并不重要,但是这个过程,已经足够完美。 最后还是回到这本书的题目——什么是完美大学必修课? 完美的大学教育,就是你自己努力教育自己。一千个观众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有真正大学生精神的人,会为自己量身定做出一千种完美的大学教育。 而我能够与你分享的是: 要训练出强健的体魄,培养热爱运动的精神。当你在奔跑时,你会感觉到原始祖先为我们留下来的直觉和本能永远是我们继续进化的基础。 要永远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对这个世界,我们知道得太少,我们花在思考与阅读上的时间命中注定永远也比不上我们花在睡眠与娱乐上的时间,因此请格外珍惜你的好奇心,它是驱动你大脑进化的原动力。 要平衡自己的左脑与右脑——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情感、创造与欣赏,文字与图像,视觉与声音。平衡才能给你带来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要尽可能地去了解并贡献你所在的社群,并把这种融入群体的天性当作你的使命。一个能够在环境中健康发展的物种,从细胞到植物到动物到人类,一定是对自己所在的环境有贡献的物种。无论你是身在你的宿舍、你的班级、你的城市、你的国家,都请了解它们,并问问自己,你能为它们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要相信,你的努力通过一个复杂的反馈机制,一定会改变到你自己。  (结语一):张 锐(2)  要教育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力和执行力的人。无论是去削一个苹果、写一篇论文、组织一次郊游、还是管理一个公司,把事情做好的本质要求都是一样的。你要自己不断地总结,怎样把一件事情做好,怎样在一件很多人都做过的事情里留下你独特的做事的印记。 …… 当这本书已经到了结尾的时候,我和羽中一半欣慰、一半忐忑地发现,它可能与市面上常见的“成功手册”有很大不同。我们讲了太多自己的故事——尽可能地涉及到了大学教育的每一个时间段与每一个层面,但我们很少列出“步骤A、B、C……”然后把“法则”摆在桌面上。因为,把我们的体会通过故事讲出来,让读者先去评价我们的体会,再去追问其中的道理,会更符合self-education的精神。 去年的这个时候——2002年9月11日,我正在从东京回北京的飞机上,那次是去参加亚洲法律学生联合会的日本会议。而在过去的十二个月里,我在美国呆了四个星期参加TILIP、在维也纳呆了两个星期代表北大参加一个国际模拟仲裁比赛、在香港呆了十一个星期在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部实习,同时我也基本上修完了法学硕士学位所需的学分,准备提前毕业。并且,我还有幸成为了北大法学院2003级1班37名聪明可爱的本科生的班主任,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最让我满意的是,我的笔非常勤快,写出了大量的东西——从给《时尚》写稿到现在写这本小书。写作是一个逼着自己去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在痛苦中获得升华的过程。 而未来的十二个月,一切似乎都还在迷茫的大雾之中。我也许会继续读书深造,也许会开始工作;也许会留在中国,也许会去外面住得久一些;也许要做一名律师,也许要和朋友合伙开一个酒吧……一切都还在不确定之中。但我仍然充满了自信,因为我觉得,即便我走出了大学的围墙,我也仍然年轻,仍然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仍然在学习,仍然在追寻我的完美的“大学教育”。  结语二:任羽中(1)  五个关键词 “各位一定要立定一个可以终生追求的目标。21世纪的中国提供给各位北大毕业生的是无数的机会。在人的一生中,工作的位置、性质可以因时因地不同,但是,追求的人生目标则应该始终如一。处顺境时,不要忘记了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处逆境时,更要把逆境作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考验,不要因为困难而放弃对自己的人生终极目标的追求。这样在这个充满机会,也是充满陷阱的时代里,一个人在忙忙碌碌中,才不会迷失方向,到各位年老时,也才会觉得不枉此生。” “ 这是林毅夫教授在2002年北大毕业典礼上讲的一段话,很巧,我们的这本小书,也正可以借用其中出现的一些概念来作为“关键词”: 中国机会 是的,大家都知道,现在有好多大学毕业生连找一份糊口的工作都困难。但你也必须承认,今天的中国、未来的中国,正存在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有无数的人已经抓住这个机遇,成就了辉煌。而你也已经看到,摩根士丹利这样国际性的机构也在强调雇员的“中国背景”,那么你是否具备这种背景呢?你了解中国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则吗?你懂得中国人的心态与习惯吗?你能够毫无障碍地与社会上的各色人等交流吗?你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的网络吗? 另外,当你眼睁睁地看着机会被别人得到时,除了抱怨自己的起点不高或者社会不公之外,有想过自己努力得不够吗?你可能会说自己“没有关系寸步难行”,但是所谓的“关系”,很多并不来自先天的赐予,而是自己后天一点一点去建立的。请你问问自己,为了争取那个机会,你做的准备工作是否足够充分?你的简历上有哪些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和面试官在一起的时候,你讲话是否睿智而得体,你的举止是否大方而优雅? 中国的机会,当然属于每一个中国的年轻人——只有一个前提,你不能在大学里边就把自己淘汰出局了。 目标·方向 去一家年薪最高的外企,到哈佛读博士,当一个体面的公务员……这些都可以是我们的目标。我也相信,本书的每一个读者,都有着或大或小的“野心”。 那么,你知道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哪些准备,你有一个详细的计划了吗?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你都完成了哪些任务?你确信,你现在是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吗? 我们认定,大学四年里必须踏踏实实地进步。不管是写论文还是参与“校园政治”,都要平心静气,不要急更不要虚、浮,不要试图欺骗别人或者自己,而要把每件事情都想深想透。否则,你很可能在距离目标最近的时候,发现自己功亏一篑。  结语二:任羽中(2)  大学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起步阶段,所以除了那些近在眼前的目标以外,你还要有“人生的终极目标”——比如说,做一个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有了这样的目标或者说气魄,你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才能经受得起未来狂风暴雨的考验。 顺境·逆境 还是要重复那句已经提到过几次的话: 越是胆子大的时候,越要细致、谨慎;越是风生水起的时候,越要气沉丹田。 什么是谨慎?谨慎就是你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无论你是多么春风得意人们对你多么赞不绝口。 我们不相信命运,大学生还没有听天由命的资格。但不可否认,人生总有高低起伏。在大学里边也免不了有倒霉的时候,你可能很穷,可能连续几次考试都失利,可能总也和老师说不上话,可能老被寝室里的人欺负嘲弄。但要知道,出了大学校门,路上的崎岖坎坷可能更多。 请你不要害怕逆境,在校园里边碰壁一点都不可怕,这个时候的失败,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你要把自己磨练得无比强韧,哪怕毕业之后不得不像陆步轩一样要靠杀猪卖肉为生,你也照样能挺起胸膛,打拼出新的天地! “  这本小书终于写到了尾声。  书里边没有风花雪月爱恨情仇,没有网络写手那么漂亮的文笔,但我相信,“两个北大学生的四年”,其中的故事会和小说一样耐人寻味。 我们也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地去编什么成功法则,因为我们只希望把自己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经验与教训都说个明白,那么有心的读者,自然会从中发现“完美”的秘诀。 当然,从脱稿这一刻起,我和张锐就已经失去了对这本书进行评判的权利。它是属于你的,完美的大学教育,也应该是属于你的。end【《TXT论坛》www.txtbbs.com , 欢迎您来TXTBBS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