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些“控诉父母”的年轻人说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41:57
当下的“代际冲突”是中国社会转型阵痛的一个缩影。
  
  本报评论员 彭晓芸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议题】拯救孩子,还是拯救父母?
   
   这个叫做“父母皆祸害”的豆瓣小组,最近热闹得有点非凡,从媒体开始报道时的成员7000多,不到一个月时间,攀升至目前的18000多。
  
   舆论中不乏用“惊悚”和“离经叛道”来形容这个小组,有的媒体则发出感慨:“也许三十年后,沉醉于‘父母皆祸害’小组的成员们的孩子们像80后现在一般大时,看到这篇文章,将会嘲笑他们的父母居然只会说家乡话、普通话和英语;居然还在看纸质书,听CD;喜欢带副蠢笨的大眼镜,欢天喜地地看一种叫3D的过时电影……”不难看出,这样的喟叹依然停留在“代际冲突是永恒的话题,时间可以化解一切”的陈旧思维当中,而故事的结尾讲述一位80后女子与50后父母的 “矛盾就这么轻易地被一团肉乎乎的婴儿解决了”,似乎这一切冲突全然在于80后子女未能理解为人父母之艰辛,一旦自己转化身份,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场代际冲突的论争几乎就变成了一个伪命题,成为一种历史必然的重复。因此,不难理解有人甚至呼吁这个小组应当解散,还有学者在媒体发表文章认为,“‘父母皆祸害’的说法,就是独生子女不善于处理与父母之间观念冲突的典型表现”,“‘父母皆祸害’说法更大的危害,会不会是以拒绝‘祸害’下一代的名义不生孩子、不养孩子,让‘祸害’自己的父母遭受断子绝孙的报应。”上述这类看法的典型特质便是拿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在衡量、评判这些发出不同声音的80后子女们,与父母发生冲突已经是“不孝”了,如果胆敢“报复性”不生不养,让父母断子绝孙,那就更是“不孝中的不孝”了。
  
   主流媒体发出这样的声音,可见在中国社会,“孝道”是永远的道德正确,根深蒂固,不管孝道传统里面有多少属于专制社会的等级观念和愚忠愚孝意味。如中国的所谓经典《弟子规》所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总之,拿着“孝道”大牌审视一切,便可高枕无忧,不必担心遭受舆论的批评。
  
   但是,这样的道德律令真的是“道德”的吗?恰如经济学家陈志武指出“养儿防老不道德”,历史上被视为天经地义的行为,放到现代社会来看,往往未必是符合现代精神和当前的社会道德的。伦理学家早就指出,“善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能通过发现‘善’这个词是什么含义或人们在习惯上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而得到最终彻底的解决”,也就是说,什么是善,什么是孝,传统和习惯应当保持开放性,急遽变迁的时代需要确立新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基于互相尊重和独立人格尊严以及恰当的体恤之宽容的孝道,可以在亲子关系中得以延续,但基于安全感的匮乏而导致的自私、狭隘、愚昧,则必然引起一场亲子关系的阵痛和变革,这种对峙关系中,父辈值得同情,但同情不等于混淆是非、对错,更不是以全盘肯定中国社会传统的孝道,以小农社会狭隘的血缘观念来看待今天的年轻人到底生还是不生孩子,孝还是不孝。
  
   “代沟”这一主题被一代又一代的人重复演绎,但如果以为此代沟与彼代沟无异,总是用同一套逻辑去诠释,则是无视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艰难和社会焦灼,体制性缺陷的张力像一根已经拉紧的橡皮筋,遭遇全方位的社会溃败,制度的弹性已无再度拉伸的空间,“打你一巴掌,再给点甜头”的执政成本越来越高,在这个维度上,80后90后们在夹缝中生长的诉求就不该再被忽视,代际问题背后的社会悲剧和价值冲突就不仅仅是一个公民私领域的话题,而是关系社会的总体进步和价值观变革。
  
   与亨廷顿合编过《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了人类进步》的哈里森,试图解决该书的遗留问题:我们怎样来灌输和加强能促进进步的价值和观念。在哈里森主持的研究项目中,精神病学专家通过研究诸如哥斯达黎加人为人父母(教育孩子)的行为习惯,并将它们与阻碍整个社会的总体进步的行为模式联系在一起,甚至进而判断,哥斯达黎加民主制度的效率与大多数其他拉美国家差异很大。一个叫做埃雷拉的精神病学专家便指出了哥斯达黎加儿童日常抚育行为中,诸如过分关注孩子的身体、混淆了诚实与聪明的界限、威权主义的家长风格不让孩子有机会商讨行为观念规则,削弱了他们的道德思辨能力等等诸多缺陷。
  
   对照之下,可以发现中国的父母们也常常犯这类毛病,遗憾的是,我们有着更加牢固的文化传统在阻止我们进行这方面的反思。“父母皆祸害”小组在中国社会的出现,其实不过是观念的固化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相互屏蔽,当走出围墙的一代年轻人开始觉醒,价值观变革的需求便破茧而出,他们发出了“让我们不要重复他们的失败人生”的呐喊,摆脱家族咒语和命运窠臼的诉求显然超越了狭义的爱和归顺。
  
   爱,是一种能力,而非自私的占有,需要习得;无论对于阅历丰富的父辈,还是挣扎打拼中的年轻一代,它都需要从学会倾听做起,然后才是同情之理解,乃至妥协。
  
   华人作家龙应台在与儿子对话的书中反复强调一种观念,“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