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庆 由 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37:52
【节庆 由 来】
在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受人们重视的要算春节了。腊月里,天寒地冻,农活较闲,人们有较充裕的时间,因而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比起其他节日来更为丰富多采,而且这些活动都具有特别浓郁的节日特色。过去,在广大城乡圩镇,卖年画的,卖吊钱和窗花的,卖灯和鞭炮的,卖脸谱和春联的……一片红红绿绿,年货摊一个挨着一个,喜气洋洋,充满着节日的气氛。到了腊月三十日,时针移过午夜十二点(子时)的时候,鞭炮声立即响成一片,迎来了新年的第一个早晨。
春节古时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汉武帝时,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据《诗经》记载,每到农历新年,农民喝“春酒”,祝“改岁”,尽情欢乐,庆祝一年的丰收。到了晋朝,还增添了放爆竹的节目,即燃起堆堆烈火,将竹子放在火里烧,发出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使节日气氛更浓。到了清朝,放爆竹,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更加热闹了。清代潘荣升《帝京岁时记胜》中记载:“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于朝野,彻夜无停。
在我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春节,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汉代,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南北朝时,人们则将整个春季称为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为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这样就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至今,人们仍沿用春节这一习惯称呼。春节,象征着团结、兴旺,寄托着新的一年的希望。关于春节,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虽不足为据,但却为春节的来历增添了神话的色彩。
天干地支早在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就已形成,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见下图)
天    干 (十干)
地    支 (十二支)
干支
名称
甲、乙、丙、丁、戊
已、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干与支按顺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为第六十对,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开始,这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或“花甲子”,其中,每个天干出现六次,每个地支出现五次,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数。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将十二生肖与地支配对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美 丽 传 说】
★ 之一: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 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 之二: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叫“万年”的青年,以打柴为生。他十分聪颖,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决心把节令定准,可是又不知从何着手。
一天,他上山砍柴,休息时又想起节令的事来,他苦思苦想着,两眼望着那树影直发呆。忽然,他从那移动的树影中受到启发。回到家里,他设计了一个专门测日影计天时长短的“日晷仪”。可是,当天气出现云阴雾雨时,怎么办呢?后来在山上打柴时,他到泉边喝水,看见那崖上的泉水很有节奏地往下滴,引起他的兴趣。他望着那滴哒滴哒的泉水出神。回家后,他就动手做了五层漏壶。用漏水的方法来记时。就这样,他通过测日影、用漏水记时的方法,慢慢地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由于节令的失常,影响到农业的生产,老百姓叫苦不迭。天子祖乙也很忧虑,他召集百官寻找节令失常的原因。节令官阿衡说是人们得罪了神造成的。要想节令正常,就得祭拜天神,请求宽恕。天子信以为真,带领百官去天坛祭祀天神,并诏渝全国,设台祭天。
万年认为,祭祀是徒劳的。他带着自制的日晷仪和漏水器去见天子,讲明由于节令没有定准而使节令失常的道理。并根据自己多年测定的结果,说明了冬至点,讲清日月运行的周期。天子听后,感到万年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把万年留下,并在天坛前筑起日晷台、漏壶亭,又派十二个童子给万年服侍听用。
过了一些时候,天子派阿衡去向万年了解制历情况。万年拿出自己制作的草历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荣枯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嫉妒心的阿衡听后,感到忐忑不安,心想:如让万年把节令定准重,就会得到天子的重用,那时我将会怎么样……。他横下一条心,要把万年干掉。
于是,他以重金收买了一个刺客去暗杀万年。可是,万年从早到晚都在辛勤地工作,从不离开日月阁。而日月阁周围又守备森严,刺客找不到下手的机会。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刺客心里很着急,最后决定用箭来射万年。
一天中午,当万年到日晷台观日影时,刺客躲在一个墙角时,拉弓搭箭向万年射去。只听“嗖”的一声,飞箭落在万年的胳膊上。万年应声倒下,童子大叫捉拿刺客。卫士闻讯赶来,捉住刺客,扭送去见天子。
天子从刺客那里获悉这次暗杀万年一事原来是阿衡策划的,便将阿衡处以刑法,并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申星道:“现在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始春,希望天子定个节吧。”
“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天子说,“你到这里已三年多了,呕心沥血,制出太阳历,劳苦功高。今天反而遭暗算,负了重伤,现就随我到宫中疗养好了,跟我共度春节。”
万年答道:“承蒙天子厚爱,只是太阳历还是草历,尚不准确,还要把岁末尾时润进去,否则,久而久之,又会造成节令失常。为了不负众望,我必须留在这里,继续把太阳历定准。”
寒来暑往,春去冬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终于把太阳历定准了。当他把太阳历献给天子时,天子见他满头白发,深为感动,就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今天,人们把春节称为“年”,过年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功高德重的万年。
【佳 节 习 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 祭灶: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 “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 贴窗花: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 挂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 贴福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 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
♣ 压岁钱: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 舞狮子: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为什么在春节期间人们喜欢舞狮子呢?据说,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则在佛山郊区出现,到处糟踏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胜其苦人们就把竹篦扎成若干头狮子模型,并涂上各种斑驳的颜色,事前布置好,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一齐朝着那头怪兽进发,那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尔后,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于是,每年春节打锣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预报吉祥之意。舞狮子,除春节外,在喜庆的日子里,也常以舞狮助兴。民间一般舞狮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有的地区称太狮),一人扮作一头小狮子(有的地区称少狮),另一人扮武士,手拿绣球作引导,并先开拳踢打,以诱引狮子起舞。狮子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在模仿动作上,有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等动作;在技巧上,有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吐球和采青等。
♣ 吃年夜饭: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 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佳 节 诗 词】
新春伊始,大地复苏,万象更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赋诗言志,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春 节 诗 词 集 锦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东风吟》  郭沫若

岭南冬令如初夏,丛菊常开四季花。
春节到来加倍乐,东风送暖遍天涯。

纵有寒冷天外来,不教冰雪结奇胎。
东风吹遍人间后,紫万红千满地开。

青女相欺又几时?眼前百卉竞芳菲。
东风本在胸怀里,何日迎春春自归。

松柏森森气更豪,东风长在朔风逃。
请看珠穆三峰顶,也有红旗雪上飘。
以结寓情送祝福:制作中国结献爱心
快过年了,在我们挂起火红的中国结,穿起崭新的衣裳欢欢喜喜过年的时候,是否想到远方贫困地区的小伙伴了呢?我们平时总拜访社区的孤老们,他们过年会不会太冷清呢?那就让我们将自己动手制作、饱含深情厚谊的中国结,送给远方的小伙伴和孤老院的老人们,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一份心意,把火红的祝福送到他们心里!
【古 韵 今 风】
全国30城市抽样调查:
今天我们怎样过春节(节选)
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代代相传。现代和时尚元素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春节传统节日中来,网上拜年、手机拜年,成了春节新的普遍的拜年方式。
春节关注度高达九成: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流行:“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似乎天天在过年,春节已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春节的功能真的会失去吗?答案是否定的。 81%的人认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要代代相传。认同春节假期有利于亲情交融、构建和谐社会的人也高达79%。但是,春节人们关注的内容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嬗变,如果说过去春节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鸡鸭鱼肉和新衣裳,今天人们对食物的关注大大降低,而通过人际交往增进感情排在了第一位,达到33.6%;排第二位的是调节精神、恢复体力(14.5%);第三位是促进消费、拉动经济(11.3%);第四位是春节能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3.3%)。
传统习俗在各地延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厚重的春节历史和文化。而今,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是否还在延续?我们选取部分传统项目进行调查。
烟花爆竹:  燃放爆竹是春节的一个传统。
年夜饭:饺子、八宝饭和春卷:  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食品和菜肴的内容日趋丰富,年夜饭的品种增加了,但是,传统的春节“主食”,却依然在人们年夜饭的食谱上。
祭灶、秧歌、春联、守岁和烧香祈福:  祭灶、秧歌的传统习俗在北方比较普遍。而春联和守岁的习俗是各地认同相对比较高的传统。尤其是守岁,因为有了春节晚会,生命力更加旺盛。
【活 动 推 荐】
“踩高跷”游戏简介
当春节到来,在我国许多地方流行踩高跷。看,一个个化了装的人,足踩三、四尺的木跷,手执扇子,舞来舞去,有集体对舞,也有三人起舞,引得人们翘首仰望,欢声雷动。在南方,高跷属《插秧歌》的一种。唱者踩高跷是避免秧田泥水溅身,手执扇子是要重心平衡,劳动气息十分浓厚。如今,高跷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已赋予新的内容。
“踩高跷”游戏指导
踩高跷的技术比较简单,我们把完整的技术分为持握高跷、上高跷、踩高跷和下高跷四个部分。
(一)持握高跷
1、下握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腋夹紧扶把,踏板向内,双手下垂,虎口向下,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与肋骨下端同高并紧握高跷,双臂内夹,两眼平视前方。
2、上握式:站立,将高跷立于体前(两高跷宽度为0.5m左右),高跷踏板向后,两手虎口朝上,握紧高跷上端(约肩同高)。
(二)上高跷
[动作要领]
上握式1
上握式2
上握式上高跷:
持握好高跷后,一脚先踏上高跷的踏板,另一只脚稍蹬地,迅速蹬上踏板,同时上臂向肋部靠拢,双臂稍紧张控制好高跷。
下握式1
下握式2
下握式上高跷:
持握好高跷后,一脚先踏上高跷的踏板,另一只脚稍蹬地,迅速蹬上踏板,同时用上臂与肋上部夹高跷扶把,握高跷的双手向内夹控制好高跷。
[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立于练习者体侧,面对练习者体侧,用手扶其肩部,帮助其保持身体平衡。
(三)踩高跷
[动作要领] 站在高跷上,保持身体平衡,两眼平视前方,然后重心左(右)移动,左(右手将高跷提离地面,脚踩高跷向前迈步(迈右步,右手上提高跷,重心向左侧移动)。
[动作关键]  保持身体平衡,提高跷时,同侧脚不离高践踏板。
[保护与帮助] 同上高跷的[保护与帮助]
(四)下高跷
下高跷常用的方法有双脚下法和单脚下法。
[动作要领]   当练习者在行进间或到达终点准备下高跷时,手、脚协调用力,保持身体平衡,左脚左手、右脚右手同时支撑身体重量,双脚向前跳下落地。单脚下高跷时应保持蹬高跷一侧的重心稳定,另一侧脚先下,然后另一只脚同时跟着落地。
[动作关键]  两臂内收挟持高跷扶手,保持重心平衡,单脚或双脚前跳落地。
★游戏准备:
1、器材
高跷由扶把和踏板两部分构成。扶把直径为5cm,长与人的身体高度接近(约1.65-1.80m),在每根扶把距底部约40cm的地方,各钉一块与脚掌宽度相等的板作为踏板。
2、场地
(1)高跷竞赛在平整的空地上进行。
(2)高跷角斗在直径为10m的圆圈内进行。
(3)高跷踢足球在长28m、宽15m的篮球场内进行。
★游戏规则
1、高跷竞速
(1)参赛队员必须站在起跑线后起跑,并在规定的跑道内进行比零,否则判为犯规。
(2)如在比赛中途掉下高践,必须在落地处上高跷,不得趁机向前移动再上高跷。
(3)4×100m踩高跷接力时,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高跷,在接力区以外完成交接的队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4)运动员必须是两脚踩在高跷上跑完全程。
(5)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顺序,是以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位触及终点线垂直面的先后为准。先到者名次列前。
2.高跷角斗
(1)比赛必须在直径为10m的圆圈内进行,出圈者判为失败,负一局。双方比赛时,两脚不能离开高践着地,凡在圈内任何一脚触地均判失败,负一局。
(2)可用身体各个部位撞、顶、拐、挤或用高跷下端绊、扫等方法,迫使对方掉下高跷或出圈。
(3)禁止袭击对方头、腹、档等部位,也不准用拳、脚、膝、足撞击对方。
(4)采用五局三胜制。胜一局为2分,负一局为1分,弃权为0分。
3.高跷足球
(1)比赛在长28m、宽15m的篮球场内进行。
(2)比赛用球必须是标准的足球。
(3)比赛应由两队参加,每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6人,其中1名应为守门员。守门员服装颜色必须同其他队员有明显的区别。
(4)比赛时,双脚踩在高跷上,如果掉下高跷判违例,罚出场30秒后,再入场比赛。违例后由对方在违例时球所处的位置开任意球。
(5)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15方针,中间休息5分钟。
(6)比赛开始前,用投币法决定开球权。下半场开始时,两队互换场地。
(7)计分方法。攻进l球得1分,进球数多的一队为胜队。如球数相等时,则以罚点球来决定胜负,每队可派3名队员罚点球。
(8)犯规和不正当行为。凡队员有以下行为者取消比赛资格:
①踢或企图踢对方队员。
②绊倒对方队员。
③猛烈地带有危险性地冲撞对方队员。
当然可根据实际进行其它方式的比赛和规则的修订。
♣ 接财神: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扫尘: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关键词:吃年糕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quot;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关键词: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一、节庆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日,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叫灯节,旧时称"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 在这春节的最后一天, 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 天上明月高悬, 地上人们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 合家团聚、同庆佳节, 其乐融融; 至此以后一切恢复常态。
二、风俗
( 一)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让我们来了解这一习俗的由来吧。
1、民间相传, 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年正月十五日, 楚昭王经过长江, 见江面有漂浮物, 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 得之主复兴之兆"。2、另一说法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可能始于宋代, 不过当时称做“ 浮元子”, 到明朝才称“ 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 元宝” 。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 、“ 粉果” 、“ 汤饼“” 、“ 圆不落角” 、“ 汤团” 、“ 汤圆” 、“ 圆子” 、“ 水圆” 等。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 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 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由糯米粉制成, 或实心; 或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可汤煮、油炸、蒸食。
1、元宵节, 又称灯节。始于东汉明帝时期, 因汉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 称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 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 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 下令正月十五夜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此后, 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即每到正月十五, 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2、另一说法起源于道教的“ 三元说”: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 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 天”“ 地”“ 人” 三官, 天官喜乐, 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燃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 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 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 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 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 时的开元盛世, 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 燃灯五万盏, 花灯花样繁多, 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 高150尺, 金光璀璨, 极为壮观。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 接汉疑星落, 依楼似月悬。” 到宋元时期, 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 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 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 唐朝延长到三夜, 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 宫廷不再办灯会, 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一直延续到今天。元宵节燃灯的习俗, 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 节日的种类越来越多, 如诗庙的彩灯、店铺的走马灯及儿童的鼓仔灯(因型似鼓锣得名), 基本上可分为两种: 一是形象灯兔灯、水果灯、卡通灯等; 另一是活动灯, 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 现多为电动花灯。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 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
( 三) 、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由来
“ 猜灯谜” 又叫“ 打灯谜” 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 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 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 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 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 四) 、元宵节的民间其他的习俗,有的已经失传, 这里列举二三
1、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 走百病” 又称“ 烤百病”“ 散百病” 参与者多为妇女, 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 目的是驱病除灾。2、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 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 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 将粥用碗盛好, 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 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3、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 正月十五迎紫姑” 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 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 拉着她的手, 跟她说着贴心话, 流着眼泪安慰她, 情景十分生动, 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 五) 、旧上海的元宵节
元宵节,在旧上海城内外好几处闹市搭起高大灯棚, 各种花灯聚集一起, 蔚为壮观。黄浦江上樯帆林立, 有些船只桅杆上挂起了灯。在郊野田间同样到处挂着灯, 称做"望田灯", 也是预兆五谷丰登之意。"耍龙灯"是郊县一项热闹的节庆表演, 在西郊和嘉定南翔一带尤盛,表演时伴以十番锣鼓, 有时数十条龙灯相会表演抢龙珠。上海妇女们在元宵节还要"走三桥", 传说在月色校洁的晚上走过三座大桥, 便可终年除却百病。旧上海城内外, 水渠纵横, 桥梁很多, 走过三桥是很容易的。在当时去小东门外走一走陆家石桥的人就格外多的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 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 将越来越多地给我们带来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三、技艺
教学目标: 1、兔子灯是中国传统节日“ 元宵节” 最常见的一种庆祝灯饰,同时也是中国民间手工艺的精品。2、学会兔子灯的结扎方法, 最终完成兔子等的制作。3、通过掌握扎兔子灯的制作方法, 学生会进行创意灯笼的制作。4、培养学生细心,专心, 恒心的良好品质。教学设计: 重点: 兔子灯的制作难点: 骨架的结扎及外表薄膜纸的封贴准备材料: 一根90厘米长的打包带, 开司米的扎线, 薄膜纸, 皱纸若干, 剪刀,胶水等, 骨架范例及成品范例
四、游戏
1、一人出题全班猜( 写) 。2、分组出灯谜抢答, 哪一组答对最多。3、将写有灯谜的彩灯悬挂起来布置成灯会, 看哪一个人答对最多。
( 一) 、踩高跷游戏的场地和器材:
1、器材: 高跷由扶把和踏板两部分构成。扶把直径为5厘米, 长于人的身高接近,
在每根扶把距底部约40厘米的地方, 各钉一块与脚掌宽度相等的板作为踏板。
2、准备十付高跷。
3、场地: 高跷竞赛在平整的空地上进行。
( 二) 、踩高跷游戏的项目
1、个人踩高跷速度赛(50米获100米) 根据每位队员走完全程的时间决出游戏优胜
者。
2、踩高跷接力赛(4*50米)
( 三) 、踩高跷游戏的游戏规则
1、参加游戏的队员必须站在起跑线后起跑, 并在规定的跑道内进行比赛。
2、在比赛中途掉下高跷, 必须在落地处上高跷, 不得趁机向前移动再上高跷。
3、4*50米踩高跷接力赛时, 必须在接力区完成交接高跷。
4、参加游戏的队员必须两脚踩在高跷上跑完全程。
( 四) 高跷游戏的拓展
1、参与人数: 每组10人左右, 一个班分成四组。
2、时间:5分钟。
3、材料: 每组一副高跷,2米短绳两条,3米短绳两条,25米长绳一条。
4、程序:⑴ 将上述资料发给4个小组;⑵ 每组队员利用所给材料将小组全体队员从
起点“ 运” 到终点(全长30米), 已到达终点的队员不能返回;⑶ 该活动可以给我们
什么启示?团队合作精神, 违反常规式思维在其中分别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 提示: 全程有30 米, 过去的队员又不能回去, 应该怎样选择工具, 将高跷弄回起点呢?将长绳子接上短绳子,利用它将高跷拉回即可!)
五、元宵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法轮天上转, 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 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 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 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上元夜》( 唐) 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 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京都元夕》( 元) 元好问穠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折桂令元宵( 元) 失名爱元宵三五风光, 月色婵娟, 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 人踏春阳。三美事方堪胜赏, 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 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 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 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 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 董舜民百枝火树千金穠, 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 一回微笑, 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 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 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 难畴畴昔, 总是团圆月。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正怜火树千春妍, 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 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 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 来宵还得尽余欢。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 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无月》( 清) 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 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闹元宵, 月正圆, 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 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 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过十五》民间歌谣
过十五,挑花灯,
小朋友们喜盈盈。
跑旱船,放花炮,
欢欢喜喜真热闹。
晚上还要吃元宵,
全家围坐乐陶陶。
六、 模拟过节
( 一) 目标1、通过猜谜等活动培养学生联想、想象、推理的能力,并形成跳跃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通过踩高跷等游戏培养学生肢体的协调性和合理竞争的心理、团体协作的能力。3、通过才艺大比拼,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会参与、会创新的能力。4、通过知识竞赛、看花灯、欣赏高跷表演、参与过节等环节了解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 二) 准备1、有关元宵节的知识竞赛题2、灯谜的准备、制灯工具3、做元宵的材料4、中国闹元宵特色的民间音乐5、以庆元宵为主题事前编一个舞台剧, 并准备好民族服装6、根据舞台剧的人数准备高跷若干
( 三) 、节庆活动1、举行一个班级的灯会: 每个同学都准备一个小谜语, 将制作好的兔子灯悬挂起来,播放一些有中国闹元宵特色的民间音乐。2、元宵节知识竞赛。3、现场才艺秀:
⑴ 做元宵每位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做传统元宵6个和创意元宵4个, 由评委给出分数, 决出胜者。
⑵ 制作创意灯笼每位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创意灯笼的制作,由评委给出分数, 决出胜者。
⑶ 猜谜
⑷ 吟诗比赛4、欣赏由学生表演的踩在高跷上的舞台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