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生死观 (麦地)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25:56

儒释道生死观 (麦地)

  麦地   2006年10月8日
  古今中外,生死观的表述很多。或悲壮豪迈、或豁达恬淡、或感人肺腑、或飘逸超然,或蕴冥冥珠机、或藏大化自然。如果对此进行梳理,了解其来源,探究其内涵,必定有所获益。中国古代的儒、释、道,即儒家、佛教和道家的生死观可作为代表。在中国从唐代开始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叫做以儒治国,用儒家的理念来治国;以道治身,以道家的理念来养生;以佛治心,也可以说佛教是一种治心的宗教。
  一些学者认为:
  “中国古代儒家学者要求人们在面对必死的结局时,更应该埋首于现世生活,专注于伦理境界的提升和道德的实践活动,从而通过立下不朽的功勋,成为世人的楷模,以及撰写出伟大的著作名垂千古,从精神上超越死亡。
  中国古代的佛家则不然,佛学完全沟通了“生”与“死” ,要求人们完全弃绝只有一生一死的认识,这样,人之“生”就成了生生死死“轮回”之中的“中介” ,人们亦永受苦难。因此,人在必死的结局胁迫下,决不应该孜孜于事功的获取和死后留名,相反,应该窒灭一切欲望、追求现实行为,破“物执” ,亦破“我执” ,从而最终能走向“涅磐” ,通过“寂灭”而获新生--入于不生不死之“西方极乐世界” 。
  儒佛二家学说虽然大异,但在把“生”与“死”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之后,又用不同理念将生死加以沟通。仅就区分生死,再加以和合上,则是一致的。
  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的道家学者提出了完全的不同的看法。他们刻意于填平“生”与“死”之间的鸿沟,抹去人们心灵上对“生”与“死”的区分,从“齐生死”的途径来帮助人们透悟死之性质,让人们能坦然、平静,甚至欣喜地面对死亡、步向死亡。这样,人们也就由对“死”的悟解而达到对“生”的超脱,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道家学者为世人提供的死亡智慧与人生的智慧。”
  下面我们对此作一些叙述和解剖。
  先从儒家中国第一思想家孔子说起。
  (一),儒家,关心生而不必想到死。
  孔子对子路说:“未知生,焉知死?” 。
  网上有一篇文解释说孔子主要是强调勿需追问死后之事,关心生而不必想到死,求知生而不必求知死。这篇文还提到:孟子也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不必过于关注和计较寿命之长短,只须致力于一己之修身立命。孟子还提出“正命”与“非正命”的观点,“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主张为自己的道德理念和信念而死,而不应因逆道非道而死。这和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大体是一个意思。该文认为这种“知生”、“尽道”、“闻道”的观念表现出儒家生死观的鲜明的人本主义特色。
  我大体赞同这篇文中的说法。但用人本主义来概括并不正确。人本主义主要不是儒家的出发点,更多的是体现在佛家和道家思想中。我以为,孔孟时代“知生” 、“尽道” 、“闻道”的观念产生于春秋乱世,战祸频起,所谓春秋无义战,生灵涂炭比比皆是。同时又是百家思想蓬勃发展的高峰时期。
  如何应对乱世?儒家大多无法跻身于诸侯斗争的决策层,施展抱负,又不甘心寂寞,转而宣传“知生” 、“尽道” 、“闻道” ,探求生而求道的人生价值,希望把人们引导到 “知生” 、“尽道” 、“闻道” ,即把追求学问,修身养性,献身正道或理想而立命作为人生根本。虽可有治国平天下之志,但更侧重于个人的自我修养。其中既有求知上进忧国忧民的期盼,却又隐含了避世而独善其身的无奈思想。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最为明确概括了这种心态。
  就生死观而言,孔孟的儒家专注于生的完善化,基本上回避了死的探询。因为他们实际上还期盼混迹于王侯将相大氛围之中,幻想着一展雄才。担心着落寞,潜心于修身、立命的探索,无暇顾及死亡的思考。他们的整体思维虽然博大精深,探究了人类许多深奥的哲理,但相当多的说教,多为立身、治国的规则,是为统治者阶层,士大夫阶层乐于接受的。上面提到的“以儒治国”可能就在于此。死,基本没有进入他们的视野。
  基于上述理念,孔子才回答子路:未知生,焉知死?
  孟子稍进一步说: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又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⑧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代代传承,成为宝贵的精神遗产。成为后来义士、仁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基础之一。至于“富贵不能淫,壮志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更是至高的境界。这些思想与人本主义并无直接关联,甚至有时是对立的。
  总体说来,孔孟的儒家思想是现实而积极的,使人正面积极地生活,把一生融入到道的范畴,真理的探索,知识的追求。这虽是他们的无奈之举,但这种无奈的愁云在“知生”、“尽道”、“闻道”的光辉下,就显得似有若无了。不过“未知生,焉知死”无论如何还是给后人遮上了一层薄雾,回避了探讨死的重要意义,使生死的命题,有一种捉襟见肘、雾里看花的感觉。
  当然,儒家的生死观中也有不少消极的地方。这主要是过分地强调人的社会性(主要是道德性)而忽视、压抑了人的自然性的方面。尤其是其往往根据剥削阶级的政治伦理要求来强调人的社会性,以致过分地压抑了人的自然性(发展到后来便有宋明理学家鼓吹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摧残人性的主张),妨碍了人格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道家,以道为本、清静无为、齐生死,对生死采取超然的态度。
  老子说: “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于人乎!”(《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又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第十三章)。而就庄子来说,庄子在《德充符》中也说:“死生存亡……命之行也。” ;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知北游》)。综合起来就是:不必区分生与死,因为“生意味着我获得人的模式,一生劳苦;死意味着我得到安息,又回到大治中去。因此生死都不值得留恋或厌恶。” 。所以,人应该对生死采取超然的态度,不要强迫生命本身为其所不能为的事,对人间的是非善恶采取中间立场,即所谓“守其环中”(《齐物论》)。这也是道家的“齐生死”说。
  一些学者认为,对于道家所谓“齐生死”一说,必须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认为庄子从自己虚假的前提中所得出的结论,是对于人生的非常高明的洞见;可他们又认为,我们只能够以寓言方式来解读道家的“齐生死”一说,而不能把它视为藐视死亡的大勇气和对死亡本身的超越。“无身”之生命和生死气化说可以说是老庄用以回避死亡本身的遁词,因为从根本上来看,他们仍然相信人的不死--即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且永远存在--是可能的。这些文章自称无意于否认道家“齐生死”一说在认识论意义上的重要价值,老庄在自身的时代中获取这样一种哲学思维,这本身并无可非议,但又说,如果我们在二千多年之后仍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或者出于情感上的因素而不愿意指出)老庄思想上的这一局限,那就不是很正常的事了。
  我考虑,老庄学说从认识论的角度确实是对于人生的非常高明的洞见。之所以是非常高明的洞见,是因为他们的自然主义思维,实际上含有唯物主义的部分真实内涵,即老子说: “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于人乎!”又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
  至于该文提到“我们只能够以寓言方式来解读道家的‘齐生死’一说,而不能把它视为藐视死亡的大勇气和对死亡本身的超越。” 。我以为这不但和他说的“洞见”自相矛盾,而且严重贬低了道家生死观。
  老庄学说,不是没有消极成分,但其精髓在《道德经》中有精辟说明。老子认为人之所以有喜怒哀乐或有患,是因为“有身”,一旦“无身” ;这一切对于人来说也就消失了。特别是老子说: “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于人乎!” 。这难道说的不是十分正确吗!在两千年前,我们的古代哲学不但可比肩于欧洲,而且超越了他们的著名智者。这哪里是可以“以寓言方式来解读”的?相反,这是极高境界的哲学思维,是那个时代对于生死的大思维、大智慧。即使当前许多所谓思想家,也都还没有简明的理清这一问题的内核。
  我们不能要求古人用现代科学如蛋白质、DNA之类分析生命本质。相反,在约两千年前,能达到老庄的认识高度,这是奇迹。博学如孔子者,也曾向老子求教,说明老子的思维已经达到何等高度!
  道家对生死朴素的唯物观点,采取的超然态度,根植于其大智慧,这是对生命本质及其表象的天才猜测与深刻思考。大大超越了人类的当时混乱的思想,如轮回说、不死说、天神说、地狱说以及西方的人生悲剧意识等等。
  道家的生死观,如其所谓方生方死、死生一体的观点,看似荒诞不经,其实确有某些合理的因素。就人的自然属性而言,生是指人的自然生命的开始与生命活动的存在;而死则是指人自然生命的完结、作为个人的自然生命活动的消亡。就这方面来说,生与死是矛盾对立的。然而两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的。无生则无死,无死亦无所谓生。苏格拉底也曾指出:每个事物都有其对立面,而每个事物都只能产生于它的对立面;生出于死,死亦来自生,生与死既是相对立的而又具有相互产生的关系。
  道家这一观点正是揭示了生与死二者的辩正关系中相联系相依存的一面。这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生与死的本质与关系。又如道家所谓不悦生不恶死的态度就显得非常达观。它教人摆脱对个人生死问题的过多的关心与思虑,这对于消除或减少人们对于死亡的苦恼与恐惧,无疑也是有帮助的。此外,道家生死观较重视人的自然性,重视作为一个自然中人的要求,这对于由于偏重人的社会性而忽视了人的自然性的儒家生死观来说,也起着一种互补作用。
  当然,道家的生死观,即“齐生死”观点,正如一般学者所说,“道家刻意于填平“生”与“死”之间的鸿沟,抹去人们心灵上对“生”与“死”的区分,从“齐生死”的途径来帮助人们透悟死之性质,让人们能坦然、平静,甚至欣喜地面对死亡、步向死亡。这样,人们也就由对“死”的悟解而达到对“生”的超脱,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道家学者为世人提供的死亡智慧与人生的智慧。”,显然是太简化了。试问,生与死是可以刻意填平的吗?道家如何能轻易抹去人们心灵上对“生”与“死”的区分,从而让人们能坦然、平静,甚至欣喜地面对死亡、步向死亡?在另文“超越死亡”中,我将再试做探讨。
  (三),佛教的生死观,苦、无常和空。
  简单的说,佛教原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在哲学上对后世起直接影响的宗派有:净土宗、禅宗以及华严宗、天台宗、瑜伽宗等,其中又以禅宗影响最大。“药无贵贱,治病则良;法无高下,对机则圆。” 。又根据缘起法,必有差别的原则,理清佛法的因缘和思路,分清深浅偏圆顿渐。佛学家又认为,虽以尽畅圆融之旨的“圆教”为最圆满,亦予圆教以下的小乘教(藏教)、大乘渐教(或通教)、大乘终教(或别教)以各自的地位和价值一直延续下来。晚唐以来,自称“教外别传”的禅宗与诸教宗(宗与教),及主要流行的禅宗、净土二家的关系,成为大家关注、讨论的重大问题。有代表性、权威性的大德,率多圆融宗与教、禅与净土,如南阳慧忠、宗密、永明延寿等禅师,主张宗、教不二,“教为佛语,宗是佛心” ,强调参禅应以经教印证。延寿、清了、悟新、行秀、惟则、梵琦、圆悟、憨山、真可、莲池、元贤、法藏、彻悟等,皆主张禅、净融通。认为“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 。禅净双修,诸宗融合,成为元明以来中国佛教的普遍趋势。这方面的著述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我自知没有能力和时间进行研读。如果不读原著,很难了解精髓。没有办法,只能做上述抄录以为概括。
  首先,佛教哲学认为,生是苦,死也是苦。
  佛教对人生看法基本认为人生是苦的,这个看法决定了他们对生死的看法。他们认为人一生下来,便是要受苦的,世界到处充满着苦难。他们认为苦难有八种,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盛阴(色、受、想、行、识)。《详见文末注释1》
  那么造成苦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人有“无明”(无知)和“贪欲”。东晋慧远在《明报应论》中说:“无明为惑网之源,贪爱为众累之府。二理俱游,冥为神用,吉凶悔吝,唯此之动。”正因为“无明”和“贪欲”,人们才有苦难。
  那麼为什么人们对外物会有贪欲? 佛教认为是由于人执着自己的身体,正因为有身体,所以才有种种的贪求和欲望,才在人间受苦。
  退而言之,人是不会有完美和完整的生之快乐的。因为,无论在时间方面,还是在空间方面,人都不能得到绝对的自由;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社会,努力的结果,也都无法达到绝对完美的幸福!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有生必有死。这使我们局限在短暂的人生中思索。离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恼。烦恼伴随今生,苦也就难以摆脱了。
  此外,佛教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生与死,具有极大的束搏性,人们无法知道自己生与死的来源和去处,对于过去和未来,都毫无知晓,毫无把握,最多也只是留下一些模糊的记忆,却无法重现它们的真实面目。整体的生命似乎被分割成无数个零落的碎片,随风飘逝。
  我以为,这是什么意思呢,每时每刻,过去的已经过去,逝者已矣,只剩模糊的记忆,而感觉中,我们却总还以为拥有什么似的。其实已经是消失无影,毫无意义,这是中断点以前的片段。而即将来临,因为还没到来,也无从知晓,这就被一系列中断点割裂成无数片段。对于生前死后的凌乱与隔亥,这种无知的状态,有些佛法中称之为“分段生死” 。由此加以引申,现实的人生,就是分段生死的展现。形体的美丑,寿命的长短,知识的多寡,情绪的高低,智慧的深浅,人人各不相同,自有特色,披此之间难以沟通,难以理解,难以想象,种种差别情景,都是“分段”之意。分段生死具有最基本的三种痛苦:苦苦、行苦、坏苦,通常称为三苦。《详见文末注释2》
    佛说,凡夫众生处于生死之中,不知诸法缘起缘灭,未明生命本质内涵,对于身心苦乐感受,产生欣厌,执取坚固,就是如此的习惯成自然!不能从痛苦中认得真相,不能从苦难中锻炼心志,而是苦上加苦,苦不可言。也不能从快乐中悟得真理,不能由快乐中升华生命,而是乐极生悲,徒自兴叹。亦不能从不苦不乐中晓了实相,不能因为不苦不乐而倍加珍惜、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豁达超越之胸怀,而是糊里糊涂、得过且过,浪费生命。于是,受苦固然是苦,就是快乐也变为痛苦的根源,不苦不乐亦成为痛苦的重要因素。
  人生中,最大之苦,莫过于老苦、病苦、死苦!在十二因缘中,“老死”同属一支,当然这一支还包含了出生之后的种种病苦,以及忧悲恼苦。所以,在佛法中正面的临终关怀,就包括了对于人生的老和死的关怀。这就建立在“生死是苦”的基础上来进行。佛法认为,明白生死是苦,这绝对不好似消极、胆怯、懦弱的表现,而是如实观察的结果,正是一种对生命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是对人生的局限充满挑战和大无畏的精神。面对一切事业和行为,就能够坦然地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了。所以,在照见“生死是苦”的黑暗之后,进而就能看到解脱此苦的光明!。
  综上所述的佛法,只是佛学的第一步。是把人生说成是苦恼的集大成。即使有快乐,快乐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而且一定会遭到什麽不愉快的事物的破坏,再加上失去快乐的悲伤,令人感到苦恼的时间是很长的。即使是在现今社会中的贫富差别以及人种与风俗习惯的差异,并不是给人快乐,而是使人实际感受到苦恼。
  同时,人为什麽感到人生苦恼?佛法又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人们这是由于不懂得“无常”的缘故。是说宇宙和人生的一切现象都不是常住不变的。由于不懂得这个原理,所以才产生了苦恼。由此就引出了佛学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理念“无常” 。人生无常,世事无常。也就是说,世事万物,包括人生,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即宇宙和人生的一切现象都不是常住不变的。这无疑是佛教的哲学思维奇妙与合理之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我们踏进同一条河流,但又不是同一条;这是我们,又不是我们。”这与佛教的哲学思维是相通的。
  年轻人必然会衰老,有形的物一定会灭亡。即使现在是健壮的,生病的时刻总会到来,有生必然会有死。佛法认为,忘记这种“无常”的原理,认为它是常住而迷恋不舍,那就是产生心灵苦恼的原因。
  譬如说爱,很少有人从开始就想到自己的爱人30年后、40年后的模样,希望自己的爱人永远保持现在这样的美丽和年轻。这是人情之常。另外,有的人已拥有巨大的财富,虽然他不太可能相信在死后仍会拥有这些财富,但他仍然为此拼命地工作,拼命地攫取,甚至贪婪而不择手段。
  一般人工作是为了想使获得的财富能在自己的身边停留的时间长一些。决不能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毋宁说这是人的很自然的感情。但是,有了这种感情也就有了苦恼,这也是事实。对于爱,由于想把爱情永驻,这就会产生种种的矛盾;当必须要和所爱的人分别时,就会感到最大的心灵上的痛苦。过于想保住财富,就会迷恋这些财富,就会同他人发生争斗,也必然会尝受失去财富的痛苦。?
  当然,死的问题也是同样。我们现在确实是活着,不能活着老是想着死。人们无意识当中会不知不觉地希望自己永远活下去,作种种的努力来保全自己的生命。但是,无可置疑的事实是,这种强烈的迷恋也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苦恼。由于怕死,就会担心衰老,为疾病感到痛苦;由于贪生而在无边的烦恼的泥沼里挣扎。这也可以说就是忘记“无常”的原理,造成“苦”的人生吧。
  佛法告诉人们要清楚地看到这些无常的变化,甚至主张要以巨大的勇气来接受这一事实。也可以这麽说,不是闭眼不看事实,不是追逐变化无常的现象,而是冷静地接受这些事实,就可以从这里打开通向领悟真理的道路。
  人生无常,因而它是苦恼的集大成,而且具有这种现实的肉体的自我,也必然要死去。佛法告诉我们,要不畏惧地凝视这种死,要领会其深处的奥秘。
  对于佛学,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阐述。如上所述,仅只是强调了无常的一个侧面。如果认为这就是佛教的全部,那还只是对佛学的片面的评价。从更高层面上,佛学提倡的是,常住不变的“法”与“大我”,或“人无我”。
  佛学家认为,佛教的真髓不是宣扬斩断烦恼,脱离迷恋。它不是消极地虚无地领悟无常。而是告诉人们,产生烦恼和迷恋等生命活动的终极的生命本体,以及在无常的现实的深处,存在着至高无上的统率这些现实并使之按规律活动的常住不变的“法”。这才是佛法的真髓。
  也就是说,为无常的现象所迷惑,为烦恼所折磨,乃是受“小我”的束缚;悟彻无常现象深处的普遍真理,并在这一基础之上,这样的生活态度才可以说是为“大我”而生。这里说的,不为“小我”、而是为“大我”而生,决不是说要舍弃“小我”。毋宁说有了“大我”,“小我”才得以生存。
  这种对“大我”(人无我)的彻悟,也就是掌握了根本的本体的“法”。乃是宇宙的根本原理。这种理念,可以用有的哲学家的话语来说,称之为“宇宙的终极的精神的实体”。
  我以为佛学的“法”的确有他的辩证的合理性,并且的确达到了一定人类认识世界与自身的高度。如果剖开神秘主义外衣,佛学的“法”,就是指的世界万物的内在规律,这万物的内在规律,主宰一切,无处不在,警示人生;却又无体无形、无踪无影、无处寻觅。或许这就是哲学家所谓“宇宙的终极的精神的实体”的主要内涵。 “无常”就是指的世界万物永远处在运动与变化之中,无恒、无定、无驻、无常。而所谓“大我”也可以理解为,认识了“法”,即认识了人的一切都是自然规律使然,从而能坦然面对、积极面对人生,面对生死的至高境界。不断地包容无常的现象,弃小我,成大我,达到“人无我”,这是什么,这就是辩证法中的“自由”境界,就是恩格斯对自由的解释,即“自由”是“对于必然的认识”的现代哲学的高度。
  当然,从现代文明的角度观察,我们看到,文明之所以发达,也可以说正是由于人们有着迷恋,有着烦恼,有着追求。如果没有对财富的追求和迷恋,就不会有经济的发达;如果没有对于死的恐惧与抵抗,也不会有医学的发展;如果没有爱情的千古烦恼,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恐怕就不会发达;如果没有对现有生存状态的不满足,也不会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的发展。 ?
  一部分佛教在其初期曾考虑要消灭烦恼,甚至为此而试行烧毁肉体。但是,烦恼是从生命本来所具有的根本的本体产生的,是不可能消灭的,它甚至是行动的动力。所以,不可缺少的是给为这种烦恼所束缚的“小我”指出正确的方向。
  如前所述,现代佛学家认为,真正的佛教现在发现了这种根本的“大我”。它不要求消灭“小我”,但也不反过来受“小我”的束缚。而只是抑制“小我”,站在具有正确方向的“大我”之上,文明才能获得正确的发展。
  最后,因为讲了“无常”就不得不提到佛学中的“空”。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这种“空”说清楚,那是很困难的。不过,它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无”。“有”或“无”是可以根据时间、空间这些我们通常的认识尺度来判别的,而“空”是涉及到其深处的本源世界的问题。
  以我来解读,一般认为,因为“无常”,万事万物瞬息万变,世上根本就没有可以驻留的,可以把握的,可以确切锁定的事和物。即使是精神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苦、痛、贪、欲等等,也同样不能长久驻留而变幻不息。没有实在可以留驻的物质与精神,世上一切转瞬即逝。因此作为个体的人,对他(她)、对己,乃至对世间一切,不必执着,也无可执着,不必留恋,也无从留恋。因为所执着、所留恋的一切,瞬间已不复存在。这就构成了佛学的“空”的主旨和内涵。流水落花春已去,悲欢离合从何来?所以“空” 基本也是属于一些哲学家所说的“宇宙的终极的精神的实体”。
  对于佛家学说,综上所述,佛教的主要教义,如果我们拿最简略的话来讲,就是两个字,一个苦,一个空。苦可以说是佛教的一种生命观,空也可以说是佛教的一种世界观、宇宙观。
  稍加梳理,我想,可以认为佛学中,一方面,他告诉人们,人生因为执着“小我”而“苦”,诱导人们,在“法”的总根基上,彻悟“无常”和“空”而回归“大我”(人无我)。“无常”和“空”是相通的,是最基本的内核,或最基本的思维模式,所以说“空”是佛学的世界观、宇宙观。这种世界观、宇宙观,虽然的确体现了辩证法的部分合理内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和平、和谐的进程。但其消极的因素,神秘主义的说教,尚不能跟上现代文明科学的步伐,其繁复的体系,只能是一种虽然博大,但却又被神秘化和极端化的哲学思维模式了。
   本文大致采取了列举法,叙述了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说。仅供参考。
  《注释1》《大念处经》中如此解释生、老、死:
  什么是生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诞生、产生、出现、生起、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那称为生。
  什么是老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衰老、老朽、牙齿损坏、头发苍白、皮肤变皱、寿命损减、诸根老熟,那称为老。
  什么是死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死亡、逝世、解体、消失、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毁坏,那称为死。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称为有贪之苦(saragadukkha),意思是因为执著而产生的苦。
  《大念处经》中如下解释:什么是怨憎会苦呢?在这里,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讨厌的、不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怀恶意者、心怀伤害意者、心怀扰乱意者、心怀危害意者,与这些人会合、交往、联络、结合,那称为怨憎会苦。
  什么是爱别离苦呢?在这里,任何人有想要的、喜爱的、愉悦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遇到心怀善意者、心怀好意者、心怀安慰意者、心怀安稳意者、母亲、父亲、兄弟、姊妹、朋友、同事或血亲,然后丧失了与这些人的会合、交往、联络、结合,那称为爱别离苦。
  什么是求不得苦呢?“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生,希望我不要投生!’;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老,希望我不要变老!’;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病,希望我不要生病!’;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死,希望我不要死亡!’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愁、悲、苦、忧、恼,希望我没有愁、悲、苦、忧、恼!’然而上述诸多念头都无法藉着所谓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注释2》简单的说:苦苦,就是直接的,具体的,客观的,痛苦的感受。一切不如意的感受,具有强烈的逼迫性,逼恼身心,不堪忍受之苦。生老病死谁替得?咸酸苦辣自承担。爱者有别离,怨曾却相会,所求不如意,五阴常绍然,忧悲恼苦,难以尽言。旧苦未去,新苦又来。无论什么身份什么职务,从生到死,总要接受各种苦难的折磨。在一切苦苦当中,老、病死之苦,是最根本的痛苦。
   行苦,就是间接的、无形的、变化的、不苦不乐的感受。一切事物无常变化,没有永恒的存在,亦即这种不知不觉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中,受尽苦楚。时光不待人,渐渐皆远去。看看他人老,不觉轮到己!人生在世,能让自己快乐和痛苦的事情,在时间的比例上并不是最多的,而不苦不乐的感觉,才是最多的。从生到死,能够留下的记忆实在少之又少,因为大部分的光阴,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然而,在生活中,人们却是何等的无能为力?一任时光流失,一任岁月蹉跎。晓镜但愁云髻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何其脆弱!何其无奈!这是行苦。
   坏苦,这是指直接的、具体的、主观的、快乐的感受,必将坏灭,从而产生痛苦。所有的快乐的感受,都会形成感官上的强烈对比,在失去快乐时,内心就产生极大的痛苦。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亲人的离别,相爱的分手,青春的逝去,才华的枯竭,财富的消耗,荣华的衰落,无一不是乐极生悲之惨状。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有快乐,终必损败,无常世间谁能久留!人们只知道追求幸福,却不知道正在幸福的时候,幸福已经渐渐的离去!临死之际,回首人生,一切都是无常、败坏、不安之相。这是坏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