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文学对行星逆行的阐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57:36
关于行星逆行现象在古代天文学者中就被争论已久.我在这里要说的仅是管中窥豹仅见一斑而已,疏漏之处望各位更正指出。欧多克斯天球欧多克斯是公元前400年—547年的杰出数学家,他用自己所掌握的数学原理解释了行星逆行的现象,并加以实化,充分表达了当时的5大行星逆行周期。欧多克斯简单的用一对同心圆,就将行星的这种运动效果表达了出来。他想像行星是在匀速转动的天球的赤道上。第一个天球的两极向外投射,植入在其外的第二个同心天球。这第二个天球也是匀速转动的,但转动轴与里面的那个天球不同,当这个天球转动是也带动着里面的天球转动。因此行星的运动就来自这两个天球转动的合成。欧多克斯理解,如果这两个天球的转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并且这两个天球的转动轴(方向)又没有太大的不同,那么行星运动的轨迹将前后往复。呈8字形,即双马蹄形。根据欧多克斯的方案,当时的五大行星中每个模型,其中两层天球中的外侧那层在转动,是由更外层的第三天球层所带动的,这第三球层的转动速度,选择为该星在黄道(即当时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上由西向动运行的平均速度:而这第三层天球的转动,又是由最外层的第四天球层所带动,这最外层的天球提供行星绕地球由东向西的视运动。第三、四球层产生了行星的基本运动,而里面的两层天球至少是定性的——若非定量——描述了行星有时候出现的逆行。PS:从地球上所见海王星在众多恒星间的轨迹,时间在20世纪初。因为海王星绕太阳一周约需165年,所以地球每个1年零2天就会追上它一次(海王星的会合周期为367.5天)而在这个时候从地球上看起来,海王星正在向反方向运行,这就是所谓的逆行。
古希腊时期的人们对于圆周运动是破解和谐宇宙秘密之钥的信念很强烈。发展天文理念的方向是保持对圆周运动的信念,但要引进更有适应性和说服力的方式。途径在哪里?这时的政局为迷茫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亚历山大帝远征巴比伦人引起的文化接触巴比伦人的天文学是注重于国家事务的,以观测为基础的算术天文。所以这时的希腊人引用到了一些巴比伦人在观测计算中得到的参数。发展了圆周运动公有适应性的人,是佩尔吉的阿波罗尼乌斯,他曾在亚历山大里亚生活过一段时间,生平之事鲜为人知。他曾在用于天文学的一个设计中揭示了行星的逆行现象。行星在一个较小的圆周或成为“本轮”上匀速转动,而本论的中心在另一个大轮——成为“均轮”——上携带着匀速转动,地球位于均轮中心。而行星在本轮上的运动,如果相对于本轮在均轮上的运动是够快的话,行星就将出现逆行。这么讲来似乎后者的阐述更加明确,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