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若木:云绕秀木映夕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23:16

 


    于若木,著名营养专家。1919年4月出生于山东济南,陈云同志夫人。先后在中共中央调研室、中科院、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等部门工作过。1980年离休。曾担任中国营养学会会长,现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顾问、中国绿色食品协会顾问、研究员。
    “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这是一位友人赠送给于若木老人的一幅对联。这可谓是对于老献身营养事业20余年的真实写照。
    在中南海陈云同志生前的会客厅,精神矍铄的于若木接受了记者的专访。采访中,她说:“陈云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0个年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萦绕在我身边。他那说话的神态,他爱用的口头语,他平日生活的习惯……这一切对我来说是那样熟悉,仿佛就在眼前。”  
    “近距离接触”所留下的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1937年12月,陈云因过度疲劳,致使在阿拉木图犯过流鼻血的病复发,鼻血出得很多,流血不止,只得停下工作休养。
    为此,组织上考虑要派人照料陈云。当然,担负护理工作,以女性更合适些。于是,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邓洁就到陕北公学五队去挑人。经过五队支部研究,以为最合适的人选,是于若木。邓洁向于若木说,陈云同志是党的重要干部,现在生病,需要人护理。
    “此前3次见过陈云同志,虽然都是听他讲话,相互之间没有交流,但他给我的印象却一次比一次深、一次比一次好。现在他需要一个人去护理,只是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学生,从未学过护理,恐怕难以胜任这一工作。” 于若木得知是组织上的决定,也就服从了。这样,她就到陈云那里报到......
    半个多世纪前的三封信解开婚恋内情
    那时,陈云住在延安城里的一个窑洞里。于若木去了之后,就在窑洞门口摆了张办公桌,值个班。陈云有什么话,就替他传达一下。陈云要找医生,她跑去喊。调到陈云身边,于若木有时一面对他进行滴鼻子药水一类的护理工作,一面帮他处理杂事。不到1个月,陈云病愈了。
    在这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陈云和她之间产生了感情。
    这还得从1939年的3封信说起。这3封信是在陈云逝世后,薄一波之子薄熙成在北京集邮市场上发现的。有一封是陈云写的;有一封是于若木写的,内中都涉及了陈云和于若木的婚恋;另一封则是于若木的妹妹写的。
    薄熙成立即花2000元,买下这3封非同一般的信,转赠给陈云之子陈元。陈元把信交给母亲于若木。于若木惊喜万分,这几封半个多世纪前的信,居然能够完璧归赵! 
    这几封弥足珍贵的信件,真实地记录了陈云和于若木当时在延安的婚恋情况。 
    刚到陈云那儿时,陈云就询问于若木的经历,随后也介绍了自己的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于若木后来回忆说:“我们最初只是相互介绍自己的身世和经历,彼此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后来,比较熟悉了,谈的话题就多了起来,从理想、工作谈到生活、爱好。”空闲时,他们在一起聊天,陈云得知于若木会唱歌时,便请于若木唱歌给他听。于若木十分大方地唱了一首当时流行的苏联歌曲《祖国进行曲》:“我们的祖国多么辽阔广大……”悦耳的歌声在窑洞中回荡。
    一次,陈云问起于若木有没有爱人,谈过恋爱没有。于若木羞涩地回答:“我还不懂。”陈云便小心地说,他现在也没有爱人,问她愿不愿意交个朋友。
    相处久了,陈云向于若木倾诉了他的肺腑之言,他说:“我是个老实人,做事情从来老老实实,你也是个老实人。老实人跟老实人一起能够合得来。”
    不久,于若木的二哥于道源专程赶到延安。陈云认真、坦诚地向于道源讲述了他和于若木相识的经过,并把对方看作女方家长的代表,郑重地征求于道源对两人婚事的意见。于道源久闻陈云之名,深知他是一位很踏实、很稳重、立场坚定的革命者,对他们的结合表示完全赞成。
    1938年3月一个普通的日子,陈云和于若木在延安结婚了。婚礼非常简单,陈云与于若木都不喜欢铺张此事。结婚的那天晚上,陈云花了1块多钱,买了些糖果、瓜子、红枣、花生之类的东西,请中央组织部的同志来热闹了一下。大家坐在一起,纷纷向陈云夫妇致以热烈的祝贺,有的还即兴表演了节目。于若木在晚年回忆说:“事后,消息传开,有人要陈云同志请客。他当时虽然手里有点钱,请得起客,但他不愿意摆场面,所以没有请。”
    1939年5月28日,于若木在信中向大哥报告了她和陈云的婚恋情形:“你问我们小家庭的生活状况么?这里无所谓‘家庭’。陈云同志在工作,我在学习。他住在机关里,我住在学校里,每星期六我到他那里住一天,这是延安所谓‘住礼拜六’。”“我和他是这样认识的:前年冬他回国后看到西北的情形很兴奋,工作过劳使流鼻血之旧病复发,过度的流血病势相当严重,病中需要找一老实可靠的人看护,在学校里便找到了我。(后来,)病人与看护的关系转到了夫妇的关系。”“虽然他大了我14岁,但是我对自己的婚姻很满意。他是一个非常可靠的忠实的人,做事负责任,从不随便,脾气很好,用理性处理问题而不是感情用事。所不痛快的是两人能力地位相差太远,在他面前愈显得自己的幼稚无能。”
    于若木在信中还写道:“这里的生活,除了吃饭穿衣是公家供给外,还发几块钱的津贴。”“你问我们要什么书籍,我们不需要什么书籍,我对你有这样一个希望:希望你送陈云同志一支钢笔,因为他没有。不过,这个希望是在你能力所及的条件下,就是你的债还完以后与寄回家里钱以后有剩余的时候。(如果关税太重或邮寄不便时也请勿寄)。”
    在于若木写上面那封信的前一个星期的一个晚上,陈云给于道泉早写了一封信。信的一开头,陈云写道:“昨天接到由甘肃转来您(于道泉)从伦敦来的信,很高兴。”在说了一大通抗日形势之后,陈云才向这位未曾谋面的大舅子作如下自我介绍:“说了半天,也想介绍一下我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我是江苏人,出身于贫苦的家庭,5岁时父母均去世,依舅父而生。自高小卒业而后,无力继续学业,即在上海书店为学徒有7年余,此后10余年东奔西走直至如今。前年冬由欧返国,病中与陆华认识,于去年3月结婚。我们在政治与性情上一切均很合适,惟年龄相差太远,今年我已35岁。” 
    陈云和于若木结婚不久,邓小平从太行山回到延安,他知道这个事情后,马上就作了一首打油诗:“千里姻缘一线牵,鼻痛带来美姻缘,中山政策女秘书,先生路线看护员。”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概括了陈于二人相识相恋的经过。其中,后两句是说孙中山跟宋庆龄的结合最初缘起于宋庆龄担任孙中山的秘书,而陈云寻找医疗看护结果也促成姻缘。 
    家庭营养师原本在革命洪流中“养育”
    凡接触过于若木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乐于扶危济困。然而,一个人的高贵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艰苦的磨炼、学习中形成的。
    于若木原名于陆华,祖籍山东淄博,1919年4月15日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书香门第。
    因为父辈是教授、学者,于若木在开明、宽松、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以优秀成绩小学毕业之后,于若木北上进入北平女一中继续学习。在此期间,已学业有成并在北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的哥哥于道泉给小妹提供了大量细心周到的照顾。同时,在兄长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于若木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35年,年仅16岁的于若木就在北京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后经北平地下党组织批准,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于若木与其他同学一道南下回到了老家济南,不久和妹妹于式坤一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于若木来到陈云身边工作之后,开始为陈云的起居饮食操劳。为了陈云的健康,她首先要求陈云戒烟,陈云也深知吸烟对健康的危害,1952年,他戒掉了在革命战争年代抽香烟的习惯,而且说戒就戒,一点也不含糊。于若木说:“过去,陈云同志是抽烟的,而且抽得很凶,1天要抽2包,抽得手指头都被熏成了褐黄色。解放后,生活安定了,我向他宣传抽烟的害处,劝他少抽并逐渐戒烟。他听了我的话,逐渐减量,由1天抽2包改为1天抽2支。后来,他说1天抽2支没有意思,嘴里发苦,嗓子发干,不如干脆不抽。这以后,他1支也不抽了。戒烟后,他的体重增加了,不像以前那样怕冷了,身体也比过去好了。他晚年时曾说过,他能长寿,得益于戒烟。”
    新中国成立后,家里有了厨师,但是于若木对家里的营养问题还是一直关心,营养搭配失衡了、蔬菜吃得少了、杂粮少了,她都会提醒厨师注意。她还经常向全家人及厨师宣传营养知识并建议中南海的厨师学习营养知识。 
    也许是因为天生就对营养方面敏感,于若木对生活中的营养学一直没有放弃关注;3年困难时期,中央国家机关好多人得了浮肿病。究竟是什么原因,众说纷纭,有心的于若木便去请教营养学家。专家说,病因是缺少蛋白质,其实每天吃2两黄豆就能解决问题。 
    于若木看到发表在《科学实验动态》上的专家文章,就把文章拿回家给陈云看。陈云看过后,马上起草电报要东北调黄豆进关,支援中央和北京。于若木风趣地说,那时有人管处级以上的干部叫“糖豆干部”,糖是指干部每月会发给一些白糖,豆就是指的黄豆。 
    一个建议,让困难时期的很多干部的健康状况得到了保障,这是陈云在我国3年困难时期的一个重要决策。这里面,也有于若木的一份功劳。
    陈云身体不好,但他给人的感觉总是身材适中,步履轻盈,目光有神,气定神闲,即使是七八十岁高龄依然还思维敏捷,精神健朗,在这当中,于若木确实花费了不少心血,于若木根据陈云身体的情况制定了的十分普通但又有效的食谱,早餐:面包,果酱,黄油,豆浆;午餐:一荤一素;晚餐:豆制品,蔬菜,主食是大米。陈云之所以有称米定量吃饭这种与常人不同的饮食方式,其实就是夫人于若木的功劳,也是中国食疗实践的具体表现。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贤慧的女人。陈云能够以多病之躯寿至90岁,并能卓有成效地管理国家大事,这与夫人于若木这位营养专家的悉心照料密不可分。 
    花甲之年开启自己在营养学界的第二花季
    粉碎"四人帮"后,于若木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科技组任顾问。一次,她到广西参加一个食品方面的会议,主办方安排与会人员参观当地的一家工厂。厂里的同志介绍说,他们这儿分配来两个大学生,但是都是病号,半天工作半天休息,不能正常工作。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京后,于若木走访了一些大学,发现大学生的身体状况普遍不好。因为营养素摄入量不够,大学里患肝炎的病人多,因病休学的也多。国民身体素质不好,就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面对这些情况,于若木忧心忡忡。她来到当时的卫生部卫生研究所,向著名的营养学家周启源、金大勋、沈治平等教授虚心讨教营养科学方面的问题,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营养问题的资料,深入基层考察调研。1983年,于若木写出了关于营养问题的第一篇论文《营养--关系人民体质的大事》,在《红旗》杂志上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营养学界的重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60岁应该是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的年龄,可于若木步入营养学领域那年已经64岁了。众所周知,营养学包括的学科非常广泛,于若木在花甲之年涉足这个领域所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为了掌握更多的营养知识,于若木找来大量的营养书籍,她白天工作,晚上自学到深夜1点。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她就用卡片记下来,并把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记在卡片上随身携带,抽空就拿出来背。比如: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非必需的氨基酸等,她不仅记下了中文的名称,还记住了它们的英文名称。
    于若木倡议成立了学生营养促进会,她主动捐钱设立学生营养餐。她认为,营养应该是第一位的。并提出“营养应成为国策”。
    1997年,于若木从一份资料上得知黑龙江农垦局有两个农场很多人得冠心病和癌症,死亡率较高,人们情绪因此不稳定,纷纷要求请调到其他地方去。于若木说:我一定要去弄个明白。 
    到农场的路很不好走,一会儿是一个泥淖,一会儿是一个大坑,汽车在上边行驶要么颠簸得厉害,要么车陷在泥淖里难以行进。随行的人员担心地劝她,到农垦局里听一听汇报就行了。但于若木说:“没问题,我能坚持,不到现场就不能了解真实情况。”
    经过调查,于若木认为这个地区是严重缺硒地区,建议有关方面对农作物施硒肥解决贫硒问题。根据于若木的建议,有关方面在农作物生长期用飞机低空往叶面喷洒亚硒酸钠,使植物的叶片充分吸收,农作物就成了富硒作物。当地的居民吃了富硒粮食以后,这一地区人们冠心病和癌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人们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也能在这儿安心工作了。“贫硒地区的居民尤其要防止缺硒,这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像抓补碘那样抓好贫硒地区居民的补硒工作。”
    于若木身边的原工作人员高英说,于老对于营养事业的挚爱和对全民健康事业的关爱让人无法不感动,无法不赞叹。高英说:“让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是1996年,那是陈云同志逝世的当天,我突然接到了于老的电话,说第2天有一个关于营养方面的会议,她让我一定代她去参加,而且要做好录音和记录,回来放给她听。”“在那样特殊的时刻,她不顾自己正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还惦记着中国人民的营养事业。”“从那天起,我对这位老人加倍崇敬。只要自己能做到,一定克服困难完成。”高英这样来表达她对这位老人的理解。 
    采访结束时,老人应约为记者所著的、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长篇人物传记《魅力陈云》题词:“魅力陈云,永远怀念。”今天,我们在于若木那亲切、随和、平凡举止中,似乎也看到陈云的另一个背影。她的为人、她的品行,一如记者见面时所送的百合纯洁、优雅,也如那康乃馨清香长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