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10:07
 普米族  族图腾         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云南省怒江州的兰坪县、丽江地区的宁蒗县、丽江县和迪庆州的维西县是主要聚居地。其余分布在云县、风庆、中甸以及四川省的木里、盐源等县。         简    介   普米族主要聚居的滇西北地区,属横断山脉纵谷区中部山原地带。金沙江和澜沧江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多南北走向,形成高山峡谷、小盆地交叉相间的地形。著名大山有老君山、玉龙雪山、雪邦山等,冲江河、巨甸河、白角河、通甸河等河流分别注入金沙江和澜沧江。此外,还有著名的泸沽湖、程海、玉湖等高原湖泊,水资源极为丰富。该地区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山区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各地气候变化较大,高山终年积雪气候严寒,江边河谷地带较为炎热,半山区丘陵地带凉爽,具有立体气候的特征。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适宜玉米、小麦、青稞、马铃薯、荞麦、燕麦等农作物的生长。部分温湿地区还可以种植水稻、棉花、甘蔗等作物。在50年代,森林覆盖面积达50-70%,盛产云南松、冷杉、铁杉、香樟、漆树、花椒等优质木材及经济林木。崇山峻岭是虎、豹、熊、野牛、金丝猴等稀有动物的乐园。铅、锌、铁、锑、金、银、水银、石棉等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普米族有“西番”、“巴苴”、“普英米”、“培米”等称呼,后统称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现在大多使用汉文。  普米族信仰多种神,崇拜祖先,也有信仰藏传佛教的。  普米族的村落大多建在半山腰上,房屋一般采用木结构,墙壁用圆木重叠垒成,再用木板盖顶,四角竖圆柱,中央立一大方柱,普米族人称之为“擎天柱”,认为这是神灵所在的地方。普米族人居室的布局,一般是门朝东方,进门靠右边是火塘,火塘后面有神龛,火塘四周设卧铺。屋外门边,悬挂着牛头牛骨,这是家庭财富的象征。         历    史   先秦时代   盘木共同体的大部分游牧迁入到现在的川西北线一带,与自甘南南下进入川西的“白狼”结合成更大的族体,称“白狼盘木。  1253年 忽必烈进军大理国  1936年 宁蒗发生大规模反土司的斗争  1950年 解放军进驻丽江地区  1960年 正式定名为普米族         起    源   普米族与中国古代氐羌族系有渊源关系。根据本民族的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普米族先民是原来居住在今青海、甘肃和四川交汇地带的游牧部落,后来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逐渐向温暖、低湿的川西南移。公元13世纪中叶,一部分人被征召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从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渐结束了“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状态,开始了农耕生活。  千百年过去了,然而,代代普米人始终怀念着北方。时至今日,在普米族的生活习俗及民族文化中,仍能看到远古游牧民族的遗风,能够体味到他们对民族发源地──北方草原的孜孜眷恋。按照古老的习俗,普米族儿童只能穿长袍大褂,13岁以后才改穿衣裤、衣裙式短装;成年男女无论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带;妇女还以发辫粗大为美,喜欢用牦牛尾和丝线编入发辫之中,盘于头顶;宁蒗地区的普米族妇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长裙,在裙子的中间,通常都横绣一道红色彩线。她们说这是祖先迁移的路线,人死了以后需沿这条路线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否则就回不了老家。  在普米族的丧葬活动中,要举行给死者指路的“给羊子”仪式。仪式开始,巫师先为死者指点祖先的名字,交待归家路线,并牵来一只羊为其引路。先在羊耳朵上撒点酒和糌粑,如羊摇头,就表示死者喜欢领受,全家吉祥平安。随后死者家属跪着请羊喝酒,向它磕头。这时,巫师一刀刺入羊体,迅速取出羊心,放在灵桌上,然后为死者念“开路经”:“快收拾行装吧,由这只白羊为你领路,回到我们祖先居住的北方。那里有厚厚的白雪,有祖先安息的崩崩木扎瓦山。这只白羊是祖先猎获的野羊的后代,它一定对你忠诚,听你的话,把你带回老家”,“只有北方才是安乐的故土。快快活活地去吧,跳跳蹦蹦地去吧,唱唱笑笑地去吧”。最后,还要具体指点死者应走的路线。言语中包含着对死者的安慰,也透露着生者的希望。         传    说   据本民族传说和历史记载,普米族原聚居于青藏高原,是青海、甘肃、四川交界处的游牧部落,以后他们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逐渐向温暖地区迁移,这个过程延续了上千年。一个民族,从大西北到大西南,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不断迁徙,历时千年,然而民族的特色却能保持至今,这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多见。现今生活在云南云岭山区的普米族可以说是中国迁徙最远的民族之一。         服    饰   根据普米族古老的习俗,普米族儿童在十三岁以前不分性别,全穿一件右襟麻布长衫,女孩发饰前留一辫,上拴红绿料珠,男孩则在头部的前边和左右各留一辩,不佩珠。十三岁成丁礼以后才改穿衣裤、衣裙式短装,转为成年人装束;普米族成年男子发服装各地基本相同,上穿麻布短衣,下穿宽大长裤,外罩长衫,束腰带。普米族妇女多留长发并以发辫粗大为美,喜欢用牦牛尾和丝线编入发辫之中,盘于头顶,外包黑布包头;宁蒗地区的普米族妇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长裙,在裙子的中间,通常都横绣一道红色彩线。她们说这是祖先迁移的路线,人死了以后需沿这条路线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否则就回不了老家。男女无论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         舞    蹈   根据来源的不同,普米族的舞蹈可以分为生活舞蹈和宗教舞蹈。  普米族的传统舞蹈“打锅庄”就属于生活舞。一般是傍晚时分在院子或者场坝上举行。跳舞时,在场地中央燃起一堆篝火,因与屋内的锅庄相似,故被称为打锅庄。锅庄舞舞蹈动作大多反映了耕作、狩猎、纺织、洗麻等方面的生产劳动形象。传统的锅庄舞有七十二凋,但是现在一般只能演奏十几种曲调。锅庄舞舞步刚健明快,热情奔放,动作幅度有大有小,边唱边舞,保留了古代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普米族舞蹈大都带有集体舞的性质,无论男女老少都可加入到舞蹈的行列当中。同时普米族舞蹈的动作简单易学,又经常到公共场地进行,因此很容易普及,几乎每一个普米人都会跳锅庄,普米族人聚居地区也因此成为歌舞之乡。 宗教舞蹈是普米族舞蹈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丧葬仪式中为亡灵开路时跳的驱邪舞,进行“送替神”等巫术活动时巫师跳的“醒英嗟”等都属于宗教舞蹈之列。巫舞大都伴以法器或刀剑等器械,通过舞者的舞蹈,力图制造出一种威严而具震慑力的气氛。         音    乐   民歌民乐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普米”意为白人。普米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解放前曾使用一种藏文拼写的文字,但流行不广,后逐渐不用。现普米族大都使用汉文。  普米族民歌,分为时政歌、风俗歌(仪式歌)、生活歌和情歌等四大类。《出嫁歌》、《接亲调》、《宴席歌》、《开门调》、《梳妆调》等风俗歌,反映了普米族的婚姻习俗。《送羊经歌》和《指路经歌》等丧歌,反映了普米族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祖先的怀念。《祭山神》、《祭龙神》、《祭锅庄》、《退口舌》等仪式歌表现了普米族的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此外,还有一些民歌歌颂了普米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品质,表达了他们对旧社会剥削阶级的不满和反抗。  普米族民间歌谣有自身的严格划分,以演唱形式和体裁内容等特点划分为“哩哩”和“格黑”。“哩”是普米语,译成汉语是“吟唱、轻唱或收声唱”的意思,除此外还可以译作名词,指某一歌种的名称。“哩哩”类民歌,演唱者一般是学识渊博的长者和专门的民间艺人,在节日礼仪中和在一些风俗仪式的祭典上演唱。 “格黑”(有些地方称‘啯’)译作汉语即“唱”或放声唱之意,也可以译作歌名运用。兰坪、永胜一带的普米族称这类民歌为“吉哩哩”。“哩哩”有汉族民歌中的小调含义。著名的民歌有《古利歌》、《柞树叶子歌》、《贡嘎岭歌》、《放牦牛歌》、《煮茶歌》、《办酒歌》等。还有许多民间歌手。普米族同胞常常伴随着民歌的演唱,吹奏起笛子和葫芦笙,跳起传统的“锅庄”舞。普米族的民间歌谣还有《哄娃娃调》、《跳舞歌》等。  普米族音乐有各种曲调。例如“推磨歌”,“煮茶歌”,“撒麦歌”,是妇女们喜爱唱的歌,“在皇帝家里”、“贡嘎岭歌”、“外侄给舅舅拜年”等,则是老年男子常唱的歌子;青年人喜欢“阿利约利”的调子。这种曲调的唱词,大多现编现唱,有短的,也有长的,可以表达哀怨忧伤的情感,也可以表达欢乐和爱情,可以独唱,也可以两人对唱。此外,还有 “扎尼笼跌”曲调,是专用于大合唱形式的;由一人领唱,众人随和。“客坦”曲调,是专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演唱的。  普米族的民歌音乐曲调主要有呀哈巴拉、阿辽辽、那布升洛等。  呀哈巴拉,是一种较古老的民间曲调,旋律悠长委婉、节奏自由,高区一般用假声唱,开头常用一个弱起引子作为补充乐句,旋律从低音乐向高音区行进,末尾又回到原来的起音上,前后呼应。  阿辽辽,这种曲调一般不带引子,而是以一个较高的主音作为开头,一开始就给人以热情奔放的感觉。阿辽辽一般用以唱情歌、山歌等抒情的民歌。  那布升洛,是人们对歌时常用的曲调,有鲜明的节奏规范,由一问一答上下关联的两句构成。  普米人能歌善舞,民歌丰富多彩,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反映了普米人的生产、生活、历史、伦理、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民歌中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部分内容都可称丰富多彩,普米族声乐中各种曲调大多已经定型,并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特色。在宁蒗以北各地区的音乐曲调中受到了藏族和彝族声乐的影响,也保持了本民组的特色,兰坪民歌的声乐部分则既有藏族音乐的痕迹,也体现了普米民歌代代相传的风格。  在声乐方面,可以分为民歌(含情歌)、哭腔、礼仪和祭祀四个部分。其中民歌又可以分为山歌、老年凋、出门凋、猎歌、生活(生产)凋、敬老歌、牧歌等;哭腔属于发自内心的声音,不受节奏和音高的约束;礼仪歌则在特定的礼节和礼仪中才可以吟唱,因此流行面较窄;祭祀歌主要由原始宗教音乐为主要成分,内容丰富且风格各异,主要有拜龙凋、祭山神等。  在器乐方面,普米族器乐可以分为弹拨乐、吹奏乐、丝弦乐和打击乐四类。其中弹拨乐又分为四弦、小三弦和口弦,四弦曲有十二种节奏类型,与十二种对应的舞步类型相结合就形成了普米锅庄。此外,笛子、芦笙胡琴、唢呐等也是普米族人唱歌跳舞或进行各种其他活动中经常使用到的乐器。         语    言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尽管普米族居住地分散,但各地方言差别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话,这表明普米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句聚族而居、繁盛发展的时期。尽管拥有自己的语言,普米族人在与周围民族和睦相处的交往过程中也掌握了多种民族的语言。普米男子普遍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  普米族没有流传至今的文字,仅发现有一种处于文字前身状态的刻划符号,在宁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经使用过简单的图画文字,字数虽少,但已经堪称萌芽状态的原始文字。他们又曾用藏文字母来拼记普米语,用以记载本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和歌谣等,但流传不广。后来多被巫师用以书写经卷。现在,普米族地区大都普遍使用汉文。         饮    食   普米族生产的粮食主要有玉米、青稞、大麦、燕麦和荞麦,主要食物就是这些粮食的制成品,糌粑面是普米族传统食品,原料有大麦、燕麦、荞麦、玉米等。  普米族面食类食品的加工方式主要有烤制和煮制两种,各种粮食都可以加工成粉,成年人常食用较硬的烤粑粑,老人和儿童常食用烤稀面饼,普米人也常吃煮面片。  普米族食用肉类食物的数量较大,主要是猪、牛、羊、鸡肉,以猪肉为主。普米人大多集中在冬天杀猪,一方面便于贮藏,另一方面也是为大过年做准备。猪膘肉是普米人加工整猪的一种特殊方法,即将猪杀死后去毛、头、内脏和四肢,加盐进行腌制,再将腐部缝合成即成猪膘 ,猪膘一般可以放置数年不变质,食用时要一圈圈地切下来,一般每个普米家庭每年都要制作一至两个猪膘,猪膘的多少也能反映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  普米人食用牛肉则是随杀随吃,一般是煮牛肉、骨头做牛排汤。普米人吃羊更为普遍,食用方法也与牛肉类似。  普米族已经广泛开始种植蔬菜,主要有洋白菜、青菜、白菜、南瓜、萝卜、土豆等,做菜的方法比较简单,多采取煮、炒、腌等方式。  普米人有喝茶的嗜好,每天起床后以及中午和晚饭前都各喝一次茶。酒也是普米人喜爱的饮料,有烧酒和水酒之分,在婚丧和集会时,使用牛角杯盛水酒,称为牛角酒,主人以将客人灌醉为体面事。  除了通用的烹饪器具以外,许多普米族人家至今还使用着先辈留下来的烹饪器物,如铜罗锅、铜盆、铜壶、土锅、木碗、木指油盐茶具等。  在普米家庭内,火塘是房屋的中心,是全家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平时可坐在旁边烤火、聊天、唱歌、睡觉。吃饭时全家人也围坐在它的周围,由主妇分给饭菜,或大家边吃边在上面烤粑粑、烤肉,红彤彤的火映照着全家人的脸庞。每遇亲友来访,好客的普米人也必先将客人导入火塘边的上座,然后便奉茶献酒,端上热腾腾的牛羊肉、猪膘肉和一碗拌有葱、蒜、辣椒、花椒、香椿的酸辣汤,热情款待,直到客人酒足饭饱,甚至酩酊大醉。         文    学   普米族创造了很多想象丰富、优美绚丽的民间文学作品,长久以来,这些文学作品通过一代代普米族人的口传身教传递至今。  在现代普米族文学之前的普米诗歌,主要是民间歌谣。普米歌谣中有叙述天地形成和人类起源金国的古歌,;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的仪式歌;还有反映普米人民社会生活的婚俗歌、丧葬歌、苦歌、劳动歌、情歌等生活歌谣。  普米族诗歌中有很多经典的作品保存至今,如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的《白狼歌》 ,讲述普米起源的神话《直呆喃木》等都可称为普米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普米族诗歌中有一些关于宗教或历史方面的被用丁巴文或藏问记录下来,人们可以对照歌词进行唱诵,如《古利歌》,是记载普米传统习惯法规的诗歌,叙述了扑民族古代的历史和生活,以及一些古代的传说法规等。  在普米族内还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源于生活本身,经过提炼和发展,最终成为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些反映普米人的向往和追求,有些讲述的是普米族的历史传说,有些则是宗教神话故事,还有一些反映了普米族人的现实生活,如以马帮生活为题材的《赶马歌》等。  神话在普米族民间文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包含田地开辟,人类起源、原始畜牧、迁徙活动以及图腾崇拜等各个方面,展示了普米族先民以幻想的形式解释自然,以大无畏精神征服自然的历程。         居住环境   擎天柱·木楞房   普米族的村落多分布于半山缓坡地带,以血缘的亲疏关系各自聚族而居。村寨之间距离很近,可以炊烟相望,鸡犬相闻。各家又自成院落,互为邻里。  房屋多为木结构。正房一般长6.5米、宽3米许,四角立有大柱,中央立一方柱,称“擎天柱”(普米语称“三玛娃”),被认为是神灵所在的地方。屋脊架“人”字形横梁,用木板或瓦盖顶。四周墙壁均用圆木垒砌而成。这种房子俗称“木楞房子”或“木垒子”。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或堆放杂物。居室的布局有一定格式:门朝东,靠门右方为火塘,用土石砌成,围以木板,称上火塘。两边搭宽约70厘米的木床,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在正对屋门的后墙下砌一与房屋等宽的大床,高约70厘米,上铺木板。在大床的中央再砌一火塘,其上架起三角架,供取暖和烧水做饭之用,习惯上称下火塘。周围设铺位,左为男铺,右为女铺,供全家人起居之用。火塘是房屋的中心,是全家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平时可坐在旁边烤火、聊天、唱歌、睡觉。吃饭时全家人也围坐在它的周围,由主妇分给饭菜,或大家边吃边在上面烤粑粑、烤肉,红彤彤的火映照着全家人的脸庞。每遇亲友来访,好客的普米人也必先将客人导入火塘边的上座,然后便奉茶献酒,端上热腾腾的牛羊肉、猪膘肉和一碗拌有葱、蒜、辣椒、花椒、香椿的酸辣汤,热情款待,直到客人酒足饭饱,甚至酩酊大醉。  普米族的房门外都悬挂着牛羊的骨头,据说这是家庭财富的象征,同时也具有驱邪镇鬼的作用。   成丁礼──人生的新起点   普米族少年儿童与成年人的年龄界限为13岁。13岁前,男女儿童均穿长衫。到了13岁,举行完“穿裤子”、“穿裙子”仪式,即成丁礼后,才能改换装束,步入成年人的行列。  普米族的成丁礼多于大过年(即春节)时举行。仪式多由母亲或舅父主持,简朴而热烈。届时,全家人围坐在烈火熊熊的火塘周围,怀着喜悦的心情注视着这一场面:成年儿童走到火塘前的神柱旁,双脚踩在猪膘和粮袋上。猪膘象征财富,粮袋象征丰收,意味着长大后有吃有穿,生活美满幸福。如果是男孩,还要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银元。银元象征财富,尖刀象征勇敢。如果是女孩,则要右手拿耳环、手镯等装饰品,左手拿麻纱、麻布等,象征着可享受的家庭权力和应承担的劳动义务。接着由巫师向灶神及祖先祈祷,由舅父或母亲换下他(她)的长衫,给他(她)穿上短上衣、长裤(百褶裙)。换装完毕,大家都要赠送给他(她)一点礼物,以示祝贺。小伙子(姑娘)也要向灶神和亲友们一一叩头、敬酒致谢,并希望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继续得到他们的保护与帮助。此后,成年的小伙子或姑娘就可以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交活动了。  据说普米族为年满13岁的孩子举行“穿裤子”、“穿裙子”仪式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当年忽必烈攻打云南,路过川西时,有两位年仅13岁的普米族少年随军南下,出生入死,英勇善战,深得忽必烈的赏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同时也为了教育后代,便于每年的新年为13岁的儿童举行成丁礼,祝福他们健康成长,将来成为有志之士。从此,这种活动便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婚    丧   依据传统的习惯,普米族的婚礼多选择在冬天农闲的季节举行。具体的婚礼形式各地不一。  宁蒗地区保留着古老的“抢婚”习俗。“抢婚”是相爱的青年男女因婚姻受阻而采取的一种“生米做成熟饭”的结婚方式。男女双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结婚那天,姑娘仍若无其事的外出劳动。男方则派生辰属相相合的人暗中跟踪,看准时机后突然抢夺。抢得之后便高声呼喊:“某某人家请你去吃茶!”姑娘佯装反抗,早有准备的亲友们闻讯后也迅速出击,与迎亲的人展开激烈争夺,由于人多势众,终将姑娘夺回,然后簇拥她回家,举行隆重的出嫁仪式。尽管女方家长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此时也无可奈何,只好默认,并准备丰盛的食物,为女儿出嫁进行庆祝。  兰坪、维西等地普米族的婚礼则是在“对歌”声中进行的。从新郎去女方家接亲,到新娘步入洞房的整个过程中,《出嫁歌》、《梳妆调》、《认亲调》、《开门调》、《送亲调》、《聚会调》等欢乐的歌声连绵不断,整个婚礼喜庆、欢乐、吉祥。  在部分普米族的婚姻习俗中,还留存着“不落夫家”的习俗。从新婚之夜开始,新郎新娘可同居一室,但三年内不能发生性关系。婚后第三天,新娘便返娘家“回拜”,并长住于此,过起不落夫家的生活。隔一年后,男方要第二次去迎娶。可新娘在婆家住不上几天,又偷偷地跑回娘家。一年后,男方再次派人接回新娘,此时,新郎新娘方开始真正的夫妻生活。新郎总是希望新娘早日受孕,而新娘却仍要设法返回娘家。当她怀孕后,娘家便通知男方举行坐家仪式,从此新娘才定居男家。按照旧的习俗,姑娘婚后起码要三回三转,甚至七回八转。男家每迎娶一次,她就逃回一次。民间认为,如果一迎二娶后就坐夫家,那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这种婚俗,当地人称之为“三回九转婚”。在这种传统习俗的影响下,即使女方愿意坐夫家,通常也要按四次迎娶的老规矩办,否则,就会遭众人耻笑。  普米族的绘画主要是用于宗教活动,也只有喇嘛能画一些简单的图画,如画老虎、豹子等挂在门上,作为避邪之物。供在锅庄前的灶神“宗巴拉”,是喇嘛绘制的。有经堂的人家,往往在经堂内绘有壁画;以白灰为底,在上面以黑线条作画,有雷公、老虎、豹、牛等,所用颜料有白灰、黑色锅灰和红粉等;最简单的是在墙上画些白点,表示着天上的群星,象征着吉星高照。  普米族有独特的丧葬习俗。在人病危时,要通知近亲进行探视,人去世后,家人立即爬上屋顶鸣枪放炮,吹牛角报丧。同族人闻讯赶来帮助料理后事。先以樟脑树皮加香料煮水净身。然后用酥油、盐涂抹尸体,再捆成坐姿,外裹麻布,放入一糊泥的大竹箩中,存放于后室,择日发丧。  出殡时,由四人将棺木抬至火葬场进行火葬,次日由死者子女到火葬场拣回十三块遗骨,放入骨灰罐中,同一氏族的骨灰罐放在一个坟山上,有的普米村落的丧葬活动中,还要举行给死者指路的“给羊子”仪式。仪式开始,巫师先为死者指点祖先的名字,交待归家路线,并牵来一只纯白绵羊作为死者的化身。先在羊耳朵上撒点酒和糌粑,如羊摇头,就表示死者喜欢领受,全家吉祥平安。随后死者家属跪着请羊喝酒,向它磕头。这时,巫师一刀刺入羊体,迅速取出羊心,放在灵桌上,然后为死者念“开路经”,并具体指点死者应走的路线。言语中包含着对死者的安慰,也透露着生者的希望。“给羊子” 仪式期间老人们要长开天辟地以来的所有古歌,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仪式持续四天,直至将骨灰罐送往罐罐山葬礼方告结束。         宗教信仰   普米族的宗教信仰,既有祖先崇拜,也有信仰藏传佛教的,还残存着对自然的崇拜。每逢节庆、婚嫁、生育、出行、收割等,都要请巫师(汗归)杀牲祭献,诵经祈祷,以便消灾祛难,保佑安康。  普米族神明崇拜:普米族主伙天神创造了人类和万物,山神给人以定居和耕种之地,灶神左右家人兴衰,龙神释风降雨,因而把吉凶祸福与神明的好恶紧紧联系起来,在普米族的潜意识里和言行里无不表现出对神明的敬畏和虔诚。  普米族祭祀神明的仪式分为“祭山神”、“祭龙神”、“祭灶神”、三种。祭祀时首先向天神祈祷、礼拜、贡献各种祭品。  普米族祖先崇拜:普米族相信灵魂不灭,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回到祖先的发祥地或升入天堂,所以以各种方式进行祭祀活动,表明对祖先的崇敬。主要活动有:接祖(除夕)、送祖(从大年初三至十五)、清明上坟、中元节、祭房头、祭中柱。  普米族送替神:普米族称之为“缺青”或“缺代骨”。凡家庭不和睦,争吵多、病多、即家运不好时,常常举行这类祭祀活动,希望把恶神交给“替神”,让好运归自己。仪式一般在家中举行,全家人参加,要用一整天的时间。  普米族凶吉兆预测:普米族一般都相信预兆,有时根据预兆行止,或采取某些防范措施。普遍相信的预兆有:梦兆,如孕妇梦见刀、枪、剑、矛、虎、豹要生男孩子,而梦见蛇、鱼、虾则要生女孩子:物兆,如喜鹊叫为报喜,乌鸦、猫头鹰、狐狸夜间在房附近叫为报丧;人事活动兆,如上眼皮跳为凶兆,下眼皮跳为吉兆。         节    日   普米族人民勤劳勇敢,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其节日活动也是多种多样。  大过年,是普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一般从腊月二十九祭祖先、吃年饭到正月初七过完人的生日为止,要七八天时间。大年初一早上,老人要向宗巴拉(神台)烧香祈祷,祭祀祖先。凡年满十三周岁的男女儿童,要举行“穿裤子”、“穿裙子”成年礼仪式。除此外,还有上山打猎、绕山放牧、玩磨秋、祭山神、跳锅庄等活动。  吃完除夕团圆饭后,年满13岁的男孩子、女孩子,按性别各聚一处,通宵狂欢。待东方发白,各自回到自己家中,由家里人为他们举行“穿裤子”或“穿裙子”成丁仪式。澜沧江畔的普米族在如果是女孩,她便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双脚分别踩在猪膘和粮食袋上,猪膘象征财富,粮袋象征丰收;右手拿耳环、串珠等首饰,左手拿麻纱、麻布等日用品,象征妇女有物质享受的权利和承担家庭劳动的义务。接着母亲把女孩的麻布长衫脱下,换上短衣,穿上百褶裙,系上一条绣花腰带。如果是男孩,他便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旁,双脚踩在猪膘和粮食袋上,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银元,银元象征财富,尖刀象征勇敢。然后由舅父把男孩的麻布长衫脱下,换上短衣,穿上长裤,系上一根腰带。仪式过后,这些男孩、女孩才算长大成人,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社交活动。  每到农历四月初五,普米家便打开用新麦酿就的酒坛,咂出苏理玛,过尝新节。除自家畅饮外,还分别送给亲友尝新。  端阳节这天,孩子们穿着盛装,到野外采来各种鲜花,插在屋里屋外,显得十分美丽。然后全家老少围坐在火塘边吃种类食品。  农历五月五日,是兰坪普米族传统节日——“雪门槛游山节”。“雪门槛”是雪盘山脉第三大高山,海拔3600米,是境内唯一“一步望四乡”的地方,自古就是四乡客商和游客往来的要塞。当春寒退尽,山花烂漫时,四乡普米族群众就会身挎四弦琴,携带黄酒和蛋肉,来雪门槛山顶草地过节。  雪门槛游山节是普米族节日中人数最多而宗教气氛较淡的一个节日。不举行宗教仪式,有病的可上山采挖草药,爱武的人射箭摔跤,比试武艺;年轻人对唱情歌,互诉衷肠;有的人是来谈生意。游山节的高潮是“跳羊皮舞”此舞属于自娱和交际舞种,人群手拉手围成圆圈,圈中一人以折迭的羊皮作“鼓”,另一人边舞边弹四弦琴,羊皮“鼓”伴着琴声,加强了节奏和气势,跳一轮共需弹奏十二个舞曲。队形变化丰富,有单圆、双圆、半圆、对跳、开门、翻身、二龙吐水和满天星等。  转山节,是农历七月十五进行的祭山神活动。普米男女老少以村寨为单位,成群结队,到指定的山头参加各种传统活动。  小过年,又称普米过年,在每年的腊月初六这天,据说这天是普米祖先的诞辰日,所以活动多是进行些祭祖先、驱病魔等的宗教活动。   普米族的天文历法   远古时期的普米族先民通过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来计算一年的时辰季节。他们用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宿辰作为“坐标”推算一年的时令和吉时,但一般是以观测“处紫”星宿为主,这两个星辰与月亮相遇之日过“吾昔”,即过新年。普米人以每年的腊月初六、初七为每年的最美好的日子,按这种历法,每月定为36天。如今,普米人已逐渐采用与汉族同时过年的办法,用以确定新年和岁首。正月确定以后,其余的月份也按汉族的历法类推。  普米族根据海拔地势差异、气温和雨量的变化,结合观察花开、鸟鸣、下雪等物候征兆来判断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安排农事,并通过谚语代代相传。例如,判断季节就有好几种方法,谚语曰:“鸟忙筑巢,人忙种”、“包谷鸟叫,点苞谷时候到”、“银子果鸟到来,春播插秧开始。”等等,春播是最重要的农活,因此,人们都密切注意春播时的物候,以判断播种时日。银子果鸟是一种候鸟,它以准确的季节路过普米族山区往北去,又以准确的时间从北方飞回南方路过该地;它们每次路过该地都要停留半个月左右。所以普米谚语曰:“银子果鸟秋天来,开始翻地。”  他们根据时令农事将一年分为“花开月”、“烧山月”、“醉酒月”等等。春天来了,山花开放,叫“花开月”;上山砍木,开始刀耕火种,叫“烧山月”;“醉酒月”是收获之后,酿酒狂饮的季节。  普米族人通过各种天象的变化来推断阴晴、风雨、晦明,这些知识大多数保留在古老的谚语之中,如“东虹天要晴,西虹天下雨,南虹北虹涨大水”、“山雀叫声变,天气也要变”、“烟袋作响天下雨”、“河水出泡泡,大雨就要到、”“画眉叫鬼鬼,雪花飘满地”等。         禁忌娱乐   普米族人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完备必须尊敬长辈,不能和长辈开玩笑。在日常生活中,普米族人有很多禁忌,如不准摸别人的脑袋,晚上不能扫地,吃饭时不可以发出声响,盛饭时不能反手舀饭,不可以食用狗肉、马肉、青蛙肉和猫肉。不可以从火塘和神龛之间跨过,不能用手摸火塘上的三脚架。在家中落座时,男子要坐在火塘左边,女子坐右边,必须面向火塘而坐,不可以乱坐。  普米族的民间体育运动主要有打秋千、射箭、打磨秋、跳绳等。这些娱乐活动,常带有普米族居住山区和半农半牧生活的民族特点。  打秋千:在形式上与其他民族类似,但是其秋千架很有特色。普米族人把六根长干木料分成两组,每组三根,并分别用竹篾绳栓住一头,竖起来后叉开,形成两个三角支架,中间横搭一根木料,上面栓一根长篾绳套,人就站在绳套上,两手抓住身体两边的篾绳开始荡秋千。打秋千这种运动一般在过大年时进行。  打磨秋:是在一根竖载的短木桩上横扣一根光滑的粗木干,杆两头分别压上一人,旋转起来进行取乐的一种活动。打磨秋大多是节日期间在村边举行,参加者以青年男女和较大的孩子为主。         艺术文化   雕刻艺术,大多掌握在木工手中,他们经常在门窗和神龛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在经堂的门上,雕刻有花鸟等形状。他们以黄泥、马牙石子,海螺等物,塑成宗巴拉(灶神),在里面放置铜钱,外面涂上白灰,供在火塘边。  漆器也是普米族的传统工艺品,远近闻名,通常的制品有漆碗、酒壶、酒杯、漆盒等。他们喜爱以黑色为底,配以红白图案,小巧玲珑,光洁可爱。  四弦琴是普米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传统乐器。普米山村,无论田间地头,还是幢幢木楞房里,常常都能听到纯朴、悠扬的四弦琴声。四弦琴既是普通的乐器,还是小伙子们向姑娘传情示爱的武器。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阿布的小伙子爱上了美丽的姑娘阿乃,但姑娘丝毫不为阿布的真情所打动。阿布忧伤地砍来木头,将它的一端刻成人头形状,用羊皮蒙住“脸”。又把木头的另一端削成人身形状,把四根麻线绷在这根木头上,制成了“四弦”琴。阿布整天忧郁地弹着,弹出了美妙的乐声。弦声回响在普米寨的上空。第四天,阿乃终于被阿布的真诚所打动,接受了阿布的爱情。从此,“四弦”便成了普米人吉祥幸福的象征。  “四弦”音质优美,能弹奏出不同的曲调。当游子归乡,家人团聚,朋友重逢,普米人都用“四弦”来抒发感情。  虽然有了现代化的乐器和音响设备,但普米人仍舍不得放下“四弦”琴。人们用它来赞美新的生活,抒发对家乡的热爱,向姑娘表达心中的爱慕。  音乐人陈哲建立“土风计划”普米族传承小组,为普米族文化传承、环境保护与乡村建设做了很多努力。陈哲说,”所有普米族的歌曲都跟森林有关。于是我开始进入山村去寻找大树。在中国有许多地方,巨大的树已经不存在了。我大概走了十几年,也看到很多片林子,都没有兰坪县的这么丰盛和原始。直径2米、胸围6米多的树很常见。人站在树下很小。而且这片森林是玉狮场的村民用血汗保存下来的,他们曾英勇地和砍树集团作斗争。我们算了一下年轮,村民跟我介绍,这些树很多都有1200到1500年了,唐宋时期就活着的。这种树站到今天,在中国几乎是绝无仅有了。站在树下的时候,想着一件事:如果这样的树给我带来一种震动的话,那么它们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喜悦?一个民族保护了罕见的原始森林,也守卫着他们的传统。可惜的是,这个传统正面临断裂、弱化。他们的作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价值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我们就开始推动土风计划,到今天,很多人参与进来。我们就想通过大树的故事,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还能保留一片完整的精神家园。”         名    人   曹新华         是普米族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外闻名的歌唱家,云南省歌舞团一级演员。1975年春,曹新华从宁蒗彝族自治县文工队被选拔到云南省歌舞团,到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深造,他先后参加过中国艺术节、上海艺术节、云南省艺术节亚运会艺术节的演出,演唱了《远方的朋友,请到普米族花床上坐一坐》等歌曲,在舞台上再现了普米族人民的生活形象。曹新华还曾到缅甸、泰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过演出,受到了各国人民的欢迎。还曾出现表现中国55个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的《东方彩霞》一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尖子独唱演员”。在少数民族青年歌曲大奖赛、首届长江歌会民歌比赛、全国首届海峡同乐优秀民歌大奖赛等赛事中获奖。   杨照辉         普米族学者。1975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汉语文学系,懂普米语、白、傈僳、那马语,对纳西、藏和彝族语也有一定了解。现为云南省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分会、云南省民族学会、云南省宗教学会、云南省伦理学会会员。杨照辉是普米族历史上第一位民族学领域的高级学者,从1980年开始,他从田野考察入手,科学地研究普米族和其他相关民族历史文化的异同,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等课题,先后出版和发表了大量学术专著和论文,填补了普米族有史以来没有由自己的学者撰写的文学、宗教、历史、民俗、语言等领域专著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