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出处及含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27:53
与时俱进出处及解释2007-12-12 15:25

        老子《道》十四章 与时俱进[原文]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⑴;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⑵;指⑶之而弗得,名之曰夷⑷。三者不可至致诘⑸,故混而为一⑹。一者,其上不悠,其下不忽⑺。寻寻呵⑻,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⑼。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⑽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⑾古始,是谓道纪⑿。
[注释]
   ⑴微:微弱、渺小。涵盖了诸多“弗见”的原因。
   ⑵希:同“稀”,依稀、渺茫之意。其中既有声音传输问题,也有人的听力问题。
   ⑶指:抚摸。转意指体验。
   ⑷夷:本有展开、扩散之意,这里引申为世界太广阔了。
   ⑸可至致诘:(力所不及)不可能搞清楚。诘,究竟。
   ⑹一:一个整体,即整个地球世界。
   ⑺其上不悠,其下不忽:“上”和“下”发方位词。“悠”和“忽”,勘校本做“嗷”和“味”,帛书甲本作“攸”和“忽”。“攸”当为“悠”之误。以为从古本妥。
   ⑻寻寻呵:勘校本作“绳绳呵”,帛书甲本作“寻寻呵”。以为从古本妥。
   ⑼无物:空间景象。无,天空。物,万象。
   ⑽ 忽恍:即惚恍。说的是:消逝的景物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回忆的印象。
   ⑾已知。以,通已。
   ⑿道纪:世间的法则。“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译文]
     看它不见,叫做“微”;听它不到,叫做“希”,;摸它不着,叫做“夷”。这山这三者的形象无法追究下去,它是浑然一体的。它上面不显得光明,下面也不显得昏暗,渺茫幽怨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回到无形的状态。这就叫做没有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叫做“恍惚”。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背后。      根据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
就能够认识宇宙的起始,这就叫“道”的规律。  
       注解:与时俱进这个词原以为是个成语,可在成语辞典和辞海里都没有能够找到答案。后来还误以为是中央领导别出心裁新起的词汇年呐。于是自己就瞎琢磨到,含义是不是到什么时代,到什么地方就说什么话,办什么事啊!明明是自己浅薄,却妄自菲薄地胡乱猜测圣意。坏事变好事了,最近新买了本《老子》,道经第14章题目就是“与时俱进”,终于知道自己书读得少了,也终于弄清楚与时俱进的出现出处和真正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