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极论(43)】论物质的结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30:05
【六极论(43)】论物质的结构 

物质的结构

 

我们曾经说过,物质与意识(心灵)是不可分开的,他们是本真伸出的两条手臂。后面,我们将讨论物质的结构,也是为了回答一些朋友的疑问:一个冷冰冰的铁块,难道也可以用六极论也解说么?是的,可以。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物质,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的概念。这里的物质,不仅包括那个纯粹的物质概念,还包括物质的一切表现。

先看下面这个物质结构图:


像心灵的结构图一样,物质的结构也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外在表现(物层)。
这看似简单的话题,仔细想想,却非常复杂。一块石头,人们可以看到它的颜色,触摸到它的硬度,掂量它的质量,测量它的体积和温度。这些都可以说是石头这个“物质”的外在表现。但我们这个“外在表现”的内涵和外延,与此并不完全相同。因为,我们是以人类的视角去看这块石头。一只蚂蚁对这块石头的外在表现的“看法”,肯定与人不同;一株小草对这块石头的外在表现的“看法”,肯定与蚂蚁不同,也与人不同;更进一步,一粒沙尘对这块石头的外在表现的“看法”,当与上述三者都不同。
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人可以感知、度量、使用这块石头。水獭可以用石块敲开坚硬的贝壳,以食用鲜美的贝肉。而人类对于这块石头的感知,在我们所知的生物中,或许是最全面或最准确的。但这只是我们自身的看法,这种看法也仅仅对于人类本身有意义:对于那块石头没有意义,对于其他生物没有意义。
因此,物质的外在表现,应是脱离开一切参照物的物质本身的表现。一切物质都有其特定的外在表现,且都不相同。
我们都知道,我们看到一块石头,并不是这块石头本身发光,而是借助其他光源,反射进人的瞳孔的结果。在一个没有光线的黑室内,我们看不到这块石头的模样,但这块石头的外在表现依然存在,且没有变样。是的,也许其他生物也是借助太阳等其他光源看到了这块石头,但因为其他动物的眼睛对于光波波长范围的感知度不一样,它们所见的石头的“颜色”与人所看到的颜色,并不一样。这是一种客观的差别。
人类把植物叶片反射出来的光波定义为“绿色”,但其他动物并不是这样“定义”。人类通过这样的定义来认识和区别事物,同时也给自己设置了陷阱和屏障。国旗的红色让我们充满热情和期望,但对于公牛来说,这种颜色代表着危险、死亡和挑战。因此,我们要依赖和相信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同时也要知道,我们所看到的绝非全部。
甚至,任何物质都是发光的,只是人类无法看到而已。科学家发明了红外夜视仪,原理就是利用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这也是一种光线),来照见物体的形状。是的,你的伴侣可以发出光线,在黑暗中,如果你不打开灯,便无法“看到”对方,但对方的确存在着。
物质的外在表现,我们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所占空间的位置和多少,但这并不全是体积的概念。因此,我们把物质的外在表现又叫做“空间层”,或者“物层”。
任何一个具体的物体的外在表现,都是相对的。你看到一面平静的、毫无变化的墙壁,以为那是不变的,但这只是“你”的观察。任何物体,时时刻刻都和周围物体发生着物质上的交换,即使一块钢板,也在发生着波动,像大海一样。因此,一面墙的表面,在A时刻和B时刻,是不同的。墙壁吸附着空气中的分子,墙壁也掉落着自己“死去的皮肤”,这和人体的新陈代谢本来没有特别大的区别。
因此,衰老和新生是同时出现的,就像在一面墙壁表面所发生的一切。

 

第二层:运动层(力层)。
我们知道,任何物质都处于运动之中,一个物质之所以存在,被其他物质所感知,就是因为它是运动的。一个纯粹静止的物体是不会被发现的,只有本真是至静的。一个纯粹静止的物体是无形的,只有本真是绝对无形的。
一般的理解认为,运动是因为力的作用。但这只是一种偏见,事实恰恰想法,宇宙因为运动才产生了力。没有运动就没有规律,没有运动就没有化生,没有运动就没有差别。
运动并不是在一个空间维度上,一个物体从A点到B点的位移,实质并不是运动本身。运动本身就是存在,运动本身就是静止。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运动产生了机缘,产生和恶业和善业。运动产生了归属和控制,产生了秩序。
月亮围绕地球在运动,地球带领月亮围绕太阳旋转;太阳带领着所有行星、卫星围绕银河系中心运动;银河系围绕着宇宙中心运动;整个宇宙围绕着什么运动呢?因此,整个宇宙看起来是静止的,就像你看桌子上的杯子一样。
你不能发现一个事物,不是因为这个事物不存在,而是你没有发现这个事物的运动轨迹和规律。
运动层,实质上是在时间维度中,一个事物所占据的大小位置。因此,我们又称之为时间层,或力层。
一个具体的人,一生中不会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因为运动的存在;一个具体的人,一生中同样不会踏入第二条河,这是因为静止的存在。第一层意思不难理解,已经成为人类的格言;第二层意思很多人难以理解,那是因为我们被“有为法”所控制,被相所迷惑。对于本真(神)来说,任何河流都没有区别,任何人都没有区别,运动和静止是一体的,空间和时间只是不同的街巷。

 

第三层:物化层(性层)
这一层不难理解,就是指任何物质都有其特定的物理和化学属性。例如,大家都知道,价值连城的金刚石和非常便宜的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之所以一个坚硬无比、晶莹剔透,一个很柔软且乌黑没有什么光泽,就是因为原子排列的方式不一样。人造金刚石,就是用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制造的。
因此,物化属性的本质是聚集属性,或者称为聚缘属性。
这个属性同样是相对的,就像人的性格一样。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物化属性是可以发生质的转化的。我们把这个层称为“性层”。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稳定的物质。土壤可以灭火,但在一定条件下,土壤也可以燃烧。极端一些,在一定条件下,任何物质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人可以为马,马可以为骆驼,骆驼可以为蜻蜓,蜻蜓可以为兰花。在深海,可以看到大白菜形状的动物;在我们所不能看到的世界里,还存在着很多物质。这些物质同样有其外部表现、运动层和物化层。

 

第四层:物质场(爱层,知层)
任何物质都有其波动性,因此有了其物质场。我们知道,任何物体都有引力场,并在初中就学习过“万有引力定律”。但引力场只是物质场中的一个具体表现。
物质场中,还有磁场、电场、波动场等。确切地说,就是因为物质场的存在,物体之间发生了真正的关系,有了“感知”。每一个具体物体,包括每一个具体的人,都有其特定的物质场。物质场本身是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只有人类用不同的仪器和测量方式,才会出现所谓的力场、电场、磁场等。
在一定条件下,力场、磁场、电场等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像本真的六个极相一样,这些场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宇宙间,没有单独存在的力场、电场或磁场。而思想,也是一种场。思想场也不是单独存在的。有力场的地方,就有思想场。如果我们把高级生命定义为有思想的物体表现,那么高级生命遍布在宇宙的每个角落。因为,每个角落都有场的存在。
场产生了真正的能量,场产生了物质的差别。

 

第五层:反相(化层)
任何物质,都有其相反的一面,这就是反相。
科学家已经证明,有反物质的存在。早时,科学家刚刚发现电子时,都认为电子都是带有负电荷的。但现在已经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正电子就是负电子的反相。越是微细的物质,越容易发现它的反相。
反相是本真化生万物的一个必然结果。“太极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反相。我们曾经讨论过“石头的记忆”,认为:石头的记忆是这块石头的反相;这块石头的反相的记忆是这块石头。
因为有反相的存在,便有了反空间的存在:即在我们目前所感知的空间之外,存在着一个完全相对应的反空间。
一个具体事物的反相是一个具体的反相。
科学家认为,当正物质遇到反物质,会互相湮灭。事实上,这种湮灭的过程,就是化生的过程。一对正物质和反物质湮灭后,就产生了另外一对正物质和反物质,这就是作为物质的流转。

 

第六层:本真。
事实上不应该称为“第六层”,因为本真是完整的、无处不在的内核。这个内核,与我们在心灵的结构中讨论的本真内核,是同一个内核。
因此,石头也有灵魂。沙也有灵魂。


于是你问:像在心灵结构中讨论的那样,是不是物质的结构的各层间,也存在着制约关系、感应关系、相摩关系?
是的。完全一样。只是,物质的结构中,相隔层间的感应关系更加明显而已。例如,物化层感应着外在表现,这不难理解;物质场感应着运动层,这也不难理解。

0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