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圈球的文章和讨论大全333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46:26
弧圈球的文章和讨论大全   Post By:2008-7-2 23:46:00

直板弧圈球经验(回答网友提问)

有很多网友问道弧圈球技术的细节,作为一名大学校园乒乓爱好者,这里回答一些网友问题,也请网友们多多批评指正。
     首先对于弧圈球的初学者来说,要充分发挥要的作用,这也是弧圈球最基本的要求,初学者开始不要用手臂发力,先用腰,接球之前后引拍,幅度不要太大,手腕于手臂保持直线,手指一定要顶住球拍,不要弯。手指一定要顶住球拍。然后用腰带动手臂,摩擦球,摩擦球时手腕千万不要动,照此练习,直到腰部用力自己感到协调为止,然后再用手臂逐渐加力,记住,一定是要带动手臂,先转腰,再收臂,肘部不要太高,手臂收拾腰干脆利落,该收就收,不要拖拖拉拉。开始练时尽量减少撞球的成分,充分摩擦球,拍立一些,在拉球之前还有一点,就是调整好自己的位置,能侧身最好,这样腰用力充分。
      在球感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拉球时撞球的成分,以加快球速,但摩擦还是占主导地位。若球比较下旋,就将拍立一些,若球不太转,将拍平一些。还有一点,就是自己水平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正手直板拉球不要用手腕,手腕始终对手臂保持直线不动。
      对于直拍横打,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尽量忘掉自己的普通反手,在高速球的情况下,两者会混淆,以至于失误。接球时拍要平一些,必要时可以稍稍下蹲,先挥臂,
再用手挽法力(这点与正手不同),尽量使排在触球过程中将球裹住,增加吃球时间,这样才能时球旋一些,有杀伤力.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我是直板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王友们有不同意见景多多指教。
在练习时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刚开始练习的时候要轻拉把动作做对,找到拉球的感觉,待一段时间练的手熟了,要大胆发力拉.练习的时候往往不敢发力比赛的时候好多球你是不敢轻易拉的~一定要多练少比赛,不能以比代练~

请问高手:吊腕、内收、外展是什么意思,谢谢
你手腕放松的时候基本和手臂是直的吧(不是?那老兄你可是天生异禀。。。)如果你把手臂平举掌心向下的话,手臂不动而手腕向右运动就是手腕的外展(向身体外侧运动),反之就是内收。

正手进攻的时候,一般手腕应该稍微紧一点,基本和手臂是直的,如果你太放松了以至于手腕向下垂着,就叫做吊腕。这个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果你很认真的话,可能问问打正胶的人,他们对这个理解会比较深刻。

教拉球的方式:外弧线or内弧线,舔式or裹式,大臂带小臂or小臂带大臂?

昨天有人在跟我练拉球时说我的拉球有点“外包球”,以前也有人说我拉球是“外弧线”,更像欧洲人的拉法。

请教大家,正手拉球,到底哪种方式好,为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打击较多,吃球较深的拉球叫裹式,吃球较浅,摩擦为主的拉球叫舔式,外弧线和内弧线与舔式和裹式有什么联系?

第三个问题:因为我站的较近,要求动作快,所以现在练反手拉时动作较小,以小臂发力为主,肩臂辅助。应该算小臂带大臂吧,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不好,请大家发表意见。

(对了,忘说了,我是横板两面反胶,正在练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外弧也好 内弧也好关键看你在实战中是不是对对手构成威胁

小臂带大臂 没错挺好!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打击较多,吃球较深的拉球叫裹式,吃球较浅,摩擦为主的拉球叫舔式,外弧线和内弧线与舔式和裹式有什么联系?
这个不一定  其实最好是走直线  几乎无弧 打磨呗

记住向前 走直线  
试试看   立马不成也不用急  作为业余选手 包着拉 和添着这种阶段拉肯定要经历的  慢慢的你就会子让发现怎么拉好了  这种情况我也经历过

(zorro)內弧線拉球, 球拍和球的接觸時間比較長, 利於充分發力打磨以及調整弧線。

一些歐洲球員由於身形比較高, 以內孤的形式拉球, 重心就要蹲的很低, 這對移動不利, 所以才用上外弧線的方式。亞洲球員沒有必要這樣啊。

另外, 在處理近台球時, 用前臂帶大臂發力拉比較好, 動作緊湊, 但是在中台發力時, 就要用大臀帶前臂, 以便做出舒展的動作, 充分發力。當然, 不管是近台中台, 發力的大原則是以腰帶手的。  


关于拉球发力问题

现在很多业余球迷都在潜心琢磨拉球发力的问题,追求的越来越细,但还是找不到手感。其实在练球过程中,只要记住一般的发力方法,认真去练习就可以了。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务求把力量全部用到板子上。
    然后你只要明白,第一点一定要扭腰,第二点一定要摆臂,第三点一定要有收小臂的动作。最重要的是扭腰,收小臂,一系列的爆发一定要在同时完成。
   有很多人就是追求的过细,一会想的蹬右腿,一会又觉得扭动的惯性问题没解决好。这样总把自己逼得无所适从。很多小队员发力出色,你去问他,他保证什么理论也不知道。只知道放松--紧张,摆臂--爆发,扭腰--前迎。
  坚决反对在练球时,把注意力放到蹬右腿上,因为在你扭腰时只要有重心左移前移的意识,右腿不会不出力,只要不在发力时重心下挫就行。同时在练球把问题考虑的过细还会不自觉导致发力不集中的恶果。
  平时多做做空动作,体会发力的感觉,练球时注意力集中和发力集中。有一些基本而无误的常识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必会成功。
  恭请大家批评指正!
同意黑風, 基本上每個人的肌肉組織都不同, 一組拮抗肌的彼此的強弱也有所不同, 只要拉球有了感覺, 能夠舒展地發力, 並且力量有效地傳遞到球上的話, 都可以接受.
除非動作存在太大問題, 要不然太拘謹一些細微動作的準備性只會阻礙自己技術的發展.

不過反過來說, 有時我們技術到了某些程度, 覺得很難有突破, 又或者覺得越打越差的時候, 看看一些所謂的"標準"動作, 說不定能回憶起一些發力的要領, 甚至感突破自己固有的技術, 使其更完美有效
试试铁饼式的拉球吧,既有威力,动作也舒展

发力的最高境界释疑之随心所欲

发力最高境界释疑
前几天发表了拉球的最高境界,受到不少质疑,特此进一步补充说明,希望大家能满意。
五弓齐备,劲整合一。脊柱就象一扇弹簧门的转轴,转腰屈腿和伸臂引拍同时作用于脊柱,又通过脊柱相互作用,转腰通过脊柱传递给手臂后摆的动能,手腕外展引拍完全打开,不要内扣,臂与躯干成30度以上夹角,带动肩关节完全打开又通过脊柱使转腰和腿部虚实更充分,使腿弓、腰弓、脊弓、臂弓、腕弓,五弓合一,然后力起于足、发于脊、形于手指,五弓齐发,势不可挡。收即是放,放即是收,还原动作正好相反,但原理一样。五弓齐备不但劲足,而且动作小、速度快、还原迅速,是拉球的最高境界。
注意事项:(一)腿弓   初学者往往只用腰部发力,俗称站着打球,有时屈腿但拉球时却是以腰带腿,而没有腿蹬地的主动发力。一定要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腿部轻微的发力也会大大增加你拉球的质量。其二要分虚实,两腿就是两张弓,一个放来一个收,循环无息妙无穷。
(二)臂弓   臂弓在肩,肩关节不能完全打开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扣腕,一是臂与躯干夹角太小,扣腕则引拍的动能传到肩部的力量大减,夹角小则力矩短,都使肩部打开不充分,肩不全开则臂弓不满,上下劲难合,不但力量大受损失,而且拉球的范围也大打折扣。
理论和实战的结合:五弓齐满威力最大,但首先对手不会让你板板如此,其次从技战术和体力上考虑也要灵活运用,威力最大效果并不一定最好。例如腿弓,考虑到步法的灵活以利于进攻的连续,曲度一般在120度上下,如遇特殊情况才曲到90度左右,或是打高球时伸到180度。五弓须齐备,但根据实际情况,弓满弓浅、放与不放,何为主、何为次,使用之妙,存乎一心。随心所欲才是发力的最高境界。例如孔令辉正手有一板反拉是身往下蹲,臂往上走,是不是就不符合我们的理论了呢?当然不是,双轻双沉不为病手,乃是追身球的一种变例而已。有的初学者喜欢板板这样拉,虽然无错,但连续性和威力不如上述远甚,不可不详辩焉。所以
综述-太极乒乓
太极劲和乒乓劲可谓异曲同工,首先在劲力上来看:太极劲虽分为八,实质上只是掤劲的各种变化而已,掤劲是一种弹性劲,是一种整劲,是各种劲的原劲。在乒乓运动中,不论正手、反手还是搓拉挑打等技术,原劲也是掤劲,即一个弧形弓的状态,然后根据需要将掤劲发出。正所谓极小亦圈,如若纯熟,由其大无外之圈,造到其小无内之境,挨着何处何处去,刚柔无迹可寻,方圆无形可见,或打或拉,或搓或挑,唯变所适,一片神行,无处非太极也。其次太极的舍已从人的思想和乒乓中的抢先上手的进攻意识并不矛盾。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希特勒说过只要有60%成功的把握就可以进攻了,其余的20%靠信心,20%靠运气。在乒乓中,主动进攻不但是主要的得分手段,积极的抢攻还会使对方压力增大、失误增多,但如果没找到对方的弱点而盲目的进攻,却会适得其反。所以不能一味的只按自己的特点来打,一定要先找到对方的软肋,据此来调整自己的技战术组合,无招胜有招,也就是舍己从人在技战术的体现

拉球时重心的转移

拉弧圈没有重心的转移,犹如无本之木,既不稳定,也无威力。
不但拉弧圈如此,快攻也是一样,只是快攻动作较小,不如弧圈明显。
如果用上了重心的转移,就是调动了全身的力量来击球,显然力量会打得多。
大家可以做如下比较:
坐着做拉弧圈的动作,不动腰  vs  用上重心转移,做拉球的动作
比较一下,结论就不言而喻了。
说用上重心稳,是因为用上重心时参与运动的肌群多、质量大,运动起来惯性大,不容易变形,自然就比只用手臂稳定。只用手臂,或是乱甩手腕,灵活则灵活了,可容易变形,稳定性也就差了。
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合理运用,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首先,要保证发力的顺序:从下到上,从大到小,也就是蹬腿-->转腰--->送肩-->大臂-->小臂 。。。>手腕 (水平不到时手腕可以少用) ;
其次,发力时各部位间要保持“紧密联系”,力的传递过程有部位的先后,但不应有明显的停顿和滞后。
至于发力的主要部位,大家听得都很多了:近台在小臂,中远台在大臂、腰,台内则是手腕。
要达到好的发力,可真是不大容易,判断准确、步法到位、协调性和爆发力。。。
我们打乒乓的人容易吗?
尤其是业余选手,要“爽”一板就更不容易了,可以说是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坚苦卓绝,
为了“爽”到这一板,俺们。。。呵呵
最后,建议大家多看看高手的发力,最好用慢动作细细地看,好好地体会。就我而言,老
瓦的技术动作对我的帮助最大。

各位专家,拉球时的拍型是怎样的?是否先后倾,再前倾的划一弧线.  

首先你必须明白的是:判断是第一,判断包括球的旋转,来球的位置。你现在说的拍型,跟来球的旋转的特点而决定的。对方的来求如果很下旋的话,我们的拍形就要相对立些这样你才能击打到球的中下部,才能制造出弧线,命中率也就高,如果不是很转,或者说不下旋的,我们的拍形就可以尽量的往前倾斜些。这个需要去体会的,为什么有些人的命中率跟拉球的质量这么好就是掌握了:一个拍形只能打一种球,要用不同的拍形去处理不同的来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