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我们班的孩子是想之不完说之不尽却写不出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7:58:01

(95)我们班的孩子是想之不完,说之不尽,却写不出来?

      高年级学生写作文往往愁眉不展。愁的是“无米之炊”,而中年级学生却敢想敢写,什么都能入文。如洲渡小学吴美春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语文,她让学生写日记。学生的日记内容非常丰富:写教古诗,写老师当记者,写当心起不来(起得晚,因为读书、写作业),写上课被(语、数)老师看了一眼,写上课跟同学说话,写同学把我的书皮扔掉,写我去邻居家找朋友玩(看影碟《百兽战队》),写童话《可爱的小猫和小狗》,写我跟妈妈去买衣服,写《荷花》读后感,写看游泳,写一天的生活(帮家务、上课、放学路上所见)……学生的日记题材广泛,而且都是他们亲眼所见、所思。所以,学生是有话可说的,可以“想之不完,说之不尽。”

 至于学生写不出习作,我们首先要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词汇积累少,另一方面是缺乏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

        词汇积累不足,储藏的语料找不出来,或者虽然有些词汇积累,可是实际应用时搜索不到,或者搜索到了词语不会写。如此,所学词汇变成死水,烂在肚子里,提笔时就忘得一干二净。

书面语言显然比口头语言难。口头语言只是说话,说话可以不按规律,不按语法的组成,想说就说,所以说,有些不识字的农民比知识分子能说会道,因为他们说的角度不同。农民喜欢就事论事,知识分子喜欢高谈阔论。书面语言符号、信息与口头表达是不相同的。写出来需要组织,也就是“语言组织”。书面语言的表达同样需要组织与安排。哪些话先说,哪些话留在后面说,哪句话开头,接着讲什么,这既有一定的规则,又能灵活变化。书面语言是需要推敲和修改的,而口头语言经常是习惯性说话,说的随意性比较强,口头语言记录少,而书面语言则需要经过大脑的加工,然后提取有用的信息再记录下来。所以,语言组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习作自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想过程。       书面表达能力其实也是一个语言转化的过程,我们要掌握语言转化的规律。语言从想到说,是表达的第一个转化,从说到写是表达的第二个转化。能够实行两次转化,那么就能想之不尽,说之不完,写得精彩。“怎么想怎么说”比较简单,因为想的是心中事,说的是心里话。从想到说可以直接过渡,不求“语言价值”和“语言规范”。只要说得明白清楚,听的人听得清楚就行,但是第二次转化是高级转化,是需要讲究语言规律的,语言表达是有法可依的。书面语言必须遵循一定的语法习惯,按照一定的结构编排、叙述。最好的办法是学习教材范文的语言表达方式,严格书面语的应用和规范。第二次转化是一个加工的过程,提取有用语料,删除无关信息,保留有效资源,把语言梳理出顺序,形成有秩序的语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