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谁动“太岁”?复合菌类可以大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35:27
谁动“太岁”?复合菌类可以大补?
【专题】长生不老:人类美好而遥远的一个梦
http://www.enorth.com.cn  2003-09-03 14:58

“太岁”为复合菌类
张先生说自己1999年挖出的一块重达14斤的怪肉,直到现在都不腐化,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太岁”。
在张先生家中,记者看到这块怪肉原本为坐墩状,因张先生曾经切割食用现在已经破损。它外皮焦黄褶皱,肉心为乳白色并有纵向纹理,与其说像肉,不如说像个实心大蘑菇墩儿,而且没有任何味道。记者用手捻了捻,质感与蘑菇无异,但非常有韧劲儿,很不容易撕下来。张先生也说,自己几次生食“怪肉”,其味道与蘑菇相近,可肉质筋道得跟板筋似的,很不好咬。
这块怪肉是张先生四年前从南城旧宫一个挖电缆线的壕沟中捡出来的。刚被挖出来时呈肉粉色还流着汤,但是没有异味儿。因为老家传说动了“太岁”会招晦气,直到3天后他才忍不住好奇将怪肉从工地上拿了回来,那时它已经变成了现在的黄色。怪肉捡回后一直扔在房顶上有大半年,奇怪的是周围落下的树叶都已经腐烂变质,可它却一直好好的。后来张先生又把它放在水桶里泡着,水从来都是清清亮亮的也不变混。
“太岁”被人们发现的新闻在我国山东、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均有报道,其被认为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大型细菌复合体,生活于土壤中,生命力极强,并且能够长时间不腐烂、不变质。从当时公布的图片来看,这些“太岁”大多呈红棕色,又软又黏。那么此次北京发现的这块“怪肉”究竟是不是“太岁”?记者就此问题请教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中心研究员胡秀清女士。胡女士听了记者的描述后,认为这块怪肉应该就是民间传说的“太岁”,属于一种复合菌。至于颜色和形状与以前发现的有很大不同,胡女士认为是因为复合菌类的不同造成外形上的差异。至于吃“太岁”是否可以大补,她本人也是道听途说,无法证实。
背景链接一
《山海经》、《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对太岁均有详尽记载,称其为“肉芫”,“视肉”等。晋代著名学者郭璞注释《山海经》时,对“视肉”做的解释是:“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本经上品”,具有“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的特点。
背景链接二
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它和岁星(木星)运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岁到了哪个区域,相应的就在哪个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它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这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会有灾祸”的由来。
稿源:新浪科技   编辑: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