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我军的军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35:43

第一章 战争年代我军的军衔(1)

选择字号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我军在战争年代由于受历史条件所限,未能实行军衔制度。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抗战初期和抗战结束后我军曾两次酝酿在全军范围内实行军衔制度;并且,当时我军部分人员曾有过军衔,有些高级干部还佩戴过缀有金星的将官领章呢

 一、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里许多中共党员都有军衔

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许多后来的我军将帅当时都在国民革命军任职,并且都有军衔(当时叫军阶或阶级),譬如朱德元帅就曾有过北洋陆军和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从近年发现的朱德亲笔撰写的一块碑联中可以看出,朱德授中将的时间是在1922年春以前。1922年春天,时任云南警察厅秘书长的杨廷材先生要回老家云南凤庆县立款村为母亲祝寿。他的好友、即将赴欧洲留学的朱德知道后,挥笔写下碑联,上联:片瓦传千古,下联:懿型式一乡,横批:云蒸霞蔚。落款是“勋五位三等文虎章陆军中将朱德恭撰”。杨廷材回乡后,很快请人将此联用爨体行书书写并镌刻在一块大石碑上。

后来,朱德从欧洲留学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党代表兼代理政治部主任,1926年10月15日授任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国民革命军中将加上将衔的规定,是沿用了晚清和北洋政府的加衔制度。陆军中将符合晋升上将条件者,因受员额所限可先加上将衔,佩戴上将军衔,享受上将待遇,待上将空出缺额再从中将加上将衔者择优正式晋升上将。

在国民革命军中授过将官军衔的中共党员至少有20多人。他们是:

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刘伯承,1926年12月31日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五军军长(未就职);

贺 龙,1927年6月15日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二十军军长

中将有十余人:

郭沫若,1926年9月25日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1927年7月第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1927年入党);

周恩来,1926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李富春,1926年9月8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林伯渠,1925年8月26日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叶剑英,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新编第二师师长、第四军参谋长;

叶 挺,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李之龙,1926年3月任,国民政府海军局党代表兼代理局长;

刘伯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周逸群,1927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二十军第三师师长。

少将则有:

孙炳文(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季方(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十二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萧劲光(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刘志丹(国民革命军平凉甘军新编第十三师十一旅旅长)、蒋先云(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七团团长,追赠陆军少将)等十余人。

他们的军衔,都是在“八一”南昌起义前获得的,即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武装之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许多国民革命军军官放弃了军衔和高官厚禄,脱下了将校呢,换上了粗布军装,投身革命阵营。被称为“红军之父”、“布衣司令”的朱德有一副对联,生动描述了红军将士同甘共苦的情景:“白军中,将校尉薪饷各有不同;红军里,官兵伕待遇完全平等”。

二、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部分人员曾有过军衔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敌当前,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标志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八路军、新四军的一些高、中级指挥员也曾有过军衔。

从1938年3月八路军一二 师给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的关于营以上干部履历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当时八路军的高、中级干部均

 

上一章 返回目录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