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打航母与我军战争潜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1:52:10
即将在10月底出版的《舰船知识》杂志的“蓝色PK台栏目”的争论点是:弹道导弹能不能打航母。认为难以实现的提出了五个难点。
比如在“发现难”中这一点中作者以关岛航线为例认为:关岛与我国台湾岛相距大约2500千米,如果一艘航母在该海域航行时,我们取得了一幅该海域的卫星照片,当拍照的原始照片的长62500象素、宽8333象素时,航母才对应为一个象素点,而此时的照片已经达到5亿2千多万象素(普通数码相机最大成像分辨率仅为500—1000万象素),如果我们用显示设置为最常见的1024×768分辨率的电脑屏幕观看,要看到航母这个点就需要61个电脑屏幕,况且一个象素点是无法判断其性质的,要判断一个卫星照片中船只的性质,一个有经验的图象判读员起码也要有10个以上的象素点,这就要有610个电脑屏幕才能显示。当然,侦察卫星一般采用窄幅多贞的形式侦照,这就会形成一系列的连续照片,但这将使数据量成倍增加,如此大的数据量,无论是对卫星照相技术、卫星与地面的传输技术,还是地面数据处理与判读技术都是巨大的考验。
其实,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要真正地就这个问题深入讨论,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到时看杂志,PK双方的观点和论证都非常专业。我想说的是,弹道导弹的发展,并不能完全代表我军整体装备技术的发展,更不能代表我军战争潜力的增强。而就仅弹道导弹打航母这样一个在十几年没有研制新型飞机和舰艇的背景下应付台海危机的“应急措施”,也涉及到很多基础技术科研的瓶颈。
十七大报告中对我军未来发展提出了这样的标准:“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建军治军特点规律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繁荣和发展军事科学。”同时,在2006年12月最新版《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对装备发展也有这样的描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2010年前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
如果联系到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的主调,从目前到2010年是要结合“科学发展观”、“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打基础的阶段,从2010年到2020年是整体装备论证、研发、试验、定型阶段,之后是整体换装提升阶段。其内在逻辑是:有了坚实的研发、人才和产业基础,才可能在整体上有相对先进的装备,有了相对先进的装备,才会有创新的军事理论,有了创新的军事理论,才会有合理的编制。当然,这也并非是完全线性的递进关系,有些工作是可以同步进行的。
那末现在就有了一个问题:在2020年我军装备大发展前这段时间,怎样在军事上维护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呢?这当然还要靠“弹道导弹打航母”这类的“杀手锏”武器以及十七报告中强调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对于前者,下一期10月底出版的《舰船知识》杂志上有详细的探讨,而且我们网上的军事论坛绝大多数都是在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但对于后者,就要结合十七大报告的主调——坚定不移地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来看了。
“全面小康”包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提升。从物质生活上看,在贯彻“全面小康”的过程中,要注意军人、退伍军人及军人家属的生活保障,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化保障,特别是要安排补偿好前一段时间对退伍、伤残军人的“欠账”,这是人民战争的战争潜力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从中国人口看,具有战时动员几千万青壮年兵员的能力,但是相应的各种保障制度一定要完善,否则我们在装备相对短缺和落后时期的战争潜力就会大打折扣。同时,要对献身国防事业的科研人员、特别在边缘地区的人员补助要建立相应制度保障。    从文化生活上看,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所强调的要“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军事科普工作,让更多的青少年包括壮年热爱国防、献身国防。在这方面北京市报刊发行局已经做出了表率,从今年年初开始,他们对《舰船知识》、《兵器知识》、《航空知识》三大传统军事科普杂志的发行专门做了调研,给予的大力支持。相信他们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会以更大热情和努力支持国防科普工作。
同时,很多军事网站和军迷网友也是未来中国战争潜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点是毫无质疑的。其实增强战争潜力就象弹道导弹打航母一样,涉及到很多基础工作要做。
文章引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