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伪灾难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3:23:47

冯氏灾难片

2010-07-28 09:07:44 来源: 南都周刊 (广州) 

冯小刚说“这绝不是好莱坞式的灾难片。我们更希望把观众真正带入地震亲历者的内心世界。”于是,合乎主流意识形态,不设定灾难的“预言者”角色;大地震灾难场面制作精良,但绝非整片高潮;挖掘中国人心理特点,以“亲情”探讨复杂的人性——“冯氏灾难片”出场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伪灾难片

现实语境中的《唐山大地震》,面对的不仅仅是拉奥孔式的审美问题,它要面对各方力量的考量,既不能往观众的伤口上撒盐,也不能触怒主流意识形态。

南都周刊记者 _ 张守刚 北京报道

“《唐山大地震》毫无疑问是一部灾难片。”冯小刚如此斩钉截铁地说。

这话容易引起误解,因为很多人会忽视这句“毫无疑问”后面还有个“更确切地说”。冯小刚的进一步解释是,这是一部内容大于形式的灾难片。“在表现灾难带来的毁灭性视觉震撼的同时,我们更着重希望让观众感受到地震亲历者内心的创伤。”

去掉那些限定词,将《唐山大地震》与下列电影做一下比较:《泰坦尼克号》、《海神号》、《完美风暴》、《后天》、《天崩地裂》、《凤凰劫》、《龙卷风》、《地心末日》、《2012》……你会发现,在这些横扫票房的灾难片面前,《唐山大地震》无疑是部彻头彻尾的“伪灾难片”。

或许是个不恰当的类比。就像希腊历史上有名的雕刻《拉奥孔》,主人公为何不哀号?被蛇噬咬的拉奥孔,尽管在忍受最激烈的痛苦,“但是这种痛感并没有在面容和全身姿势上表现成痛得要发狂的样子。”温克尔曼将之归结于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冯小刚同样没过分渲染大地震的惨烈情景。但现实语境中的《唐山大地震》,面对的不仅仅是拉奥孔式的审美问题,它要面对各方力量的考量。它既不能往观众的伤口撒盐,也不能触怒主流意识形态。他选择的灾难片的叙事路径,无论是英文名字《After Shock》,还是小说《余震》中,已经隐隐地死死定位。

灾难、英雄主义与预言者

北京电影学院郑洞天教授表示,《唐山大地震》不是常规意义的灾难片,它们是“两码事”。那所谓“常规的灾难片”,又是怎样的一码事?

早在1901年的默片时代,一部叫《大火》的英国电影就成为灾难片的先驱。但当今影坛灾难片的集大成者,无疑是罗兰·艾默里奇。在影史上最卖座的TOP10灾难片中,他竟然有三部名列其上:《哥斯拉》、《后天》、《2012》。

在好莱坞的发展史上,灾难片在数量上难以与爱情片等类型相比,但也算长盛不衰。如果以灾难的缘起分类,可能会有以下类型:

星球大冲撞类,比如《世界末日》和《天地大冲撞》;外星人来袭,有名的是《独立日》、《第九区》;致命病毒侵入,比如《生化危机》、《我是传奇》;怪兽系列,有大家熟悉的《金刚》和《哥斯拉》。

还有一种,就是《唐山大地震》所属的自然灾害类型,这类灾害包括地震、火山、龙卷风、海啸等等。这类灾害在艾默里奇的《2012》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一个古老预言的背景上,火山、海啸、地震、小行星一起上阵,树立了灾难片迄今为止的最高标准。

“好莱坞式的灾难片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对灾难场面的大规模展示,给观众提供一种安全的娱乐感;另一个就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颂扬,肯定要有个正面的主角来拯救灾难中的人们。”影评人张小北概括说。

除此之外,一般的灾难片中都会有一位“预言者”。《天崩地裂》中那位专心研究火山的帅哥专家,《海云台》中那位预测海啸却不被人相信的专家,最近的是《2012》中那个疯狂的查理。他对人透露说,有些国家已经在秘密联合研制可以躲避这场灭顶之灾的方舟。当然,他的话被一笑置之。

对灾难的预言,无论是以科学抑或通灵的名义,都是自然灾害类灾难片不可或缺的因素。这制造了电影叙事的紧张感和纠结感,最终在事件的推进中,以大规模的灾难场面达到叙事表现的高潮。

从以上几条标准来看,《唐山大地震》无疑是部披着灾难片外衣的“伪灾难片”。大地震的灾难场面只持续了大概10分钟,它没有塑造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除了开篇的蜻蜓,它也没提及预言者,就连好莱坞式灾难片的高潮在它刚开始的时候,就结束了。

“如果在片子中出现了预言者,这部片子肯定过不了审查。”张小北说。

有意思的是,接受采访的几位资深影评人,都否定了《唐山大地震》是部灾难片,但对中间那段大约10分钟的大地震场面制作,赞赏有加。

毕成功认为,从电脑特技与场面调度上,都达到了华语电影没做到的水平;张小北说,因为是国外团队制作,“是花钱买到的最好的东西了”;魏君子则说,除了跟顶级的制作有差距,这段特效已经跟一般的好莱坞制作“差不到哪里去”。

真实灾难的“最聪明的拍法”

在15年前,创下3.55 亿美元全球票房的《阿波罗13号》,灾难发生在外太空,主角也只有三人,但仍被认为是灾难片中的经典之作。影片改编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1970 年 4 月,挑战宇宙的阿波罗13号飞船,在外太空发生意外,飞船失去了氧气、动力还有导向功能。三名宇航员在看似绝无生还机会的境况下,凭借坚韧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最终胜利返回地球。

这种大团圆的结局,是面对真实灾难事件改编的一种福音。无论场面表现得如何惨烈,观众心里都有数,他们得到的是一种“虽败尤荣”的感觉。

但当这种真实事件是人们刚刚经历过的巨大悲痛事件,所有导演手中的镜头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了。比如面对“9·11”,过去了9年,已经在众多的电影有所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有《93号航班》、《世贸中心》、《华氏9/11》。美国人是如何用镜头表现这场灾难的?

《93号航班》说的是,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93号航班上发生劫机事件。恐怖分子试图控制飞机去撞击美国白宫,但“众多乘客英勇地奋起反击,与凶残的恐怖分子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最终,以全体乘客和恐怖分子的同归于尽,换来了更多无辜人士的幸存”。

接下来的《世贸中心》则将故事收缩得更小,它将关注点转换到恐怖袭击发生后的拯救行动。世贸中心被撞后,赶来的警察和消防队员冲进去救人,随后大厦坍塌,众多人以身殉职,但有两个受伤的警察受困地下室,最终获救。

这两部影片的主题都是“颂扬”,无论《93号航班》颂扬的“国家英雄”,还是《世贸中心》颂扬的散发人性光辉的小人物。

面对人类史上的空前灾难,导演没有将着眼点放在灾难场面的渲染上,比如《93号航班》中,世贸双塔的镜头只是以电视新闻片断的形式出现,而到了《华氏9/11》,就跟《纽约时报》评论描述的那样:“《华氏9/11》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回放飞机撞向世贸大厦的镜头,而是用特写镜头表现布什总统继续向佛罗里达的小学生们读《我的宠物山羊》,而这时离他获悉世贸大厦被撞已经整整过去了7分钟。”

凭借辛辣的讽刺,《华氏9/11》的票房勉强过亿,其他两部电影的票房则遭遇滑铁卢。这也说明美国人对“9·11”的灾难影像,心理的承受程度仍然脆弱。这,同样是《唐山大地震》遭遇的巨大挑战。

资料显示,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的32年里,有关这次地震的影片有3部。一部是震后不久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的《英雄战震灾》,表现了我党我军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的英雄形象;一部是2002年制作的纪录电影《唐山大地震》,收录了大量官方拍摄的真实场景,以及对当年幸存者的访问,介绍了一些防震、抗震知识;还有一部是2006年香港导演朱家宏指导的故事片《但愿人长久》,讲述了一个母亲和三个孩子在灾难后如何生存下去的故事。

灾难片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灾难是虚构的。观众需要的是安全的刺激,就像你坐过山车一样,翻滚腾冲,但身上都有安全带系着。魏君子说:“《泰坦尼克号》讲述的是100多年前的故事,跟中国没有关系;《2012》场景再震撼,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想象。”

但唐山大地震不仅是真实发生的灾难,而且离中国的观众距离太近了,特别是汶川和玉树地震之后,中国导演已经没有办法让中国观众以看灾难片的心态看唐山大地震。“这是民族的集体伤痛,我们已经没法用消费的心态看地震电影。”张小北说。

所以,当冯小刚将主题转移到伦理和“心理灾难”后,视觉消费的痕迹变淡了。魏君子说,这种拍法无疑是“最聪明的拍法”。

打着灾难片的旗号卖点别的东西

“每个引进大片费劲心思宣传,也就卖个三四千万票房的时候,中影引入《后天》,这似乎完全是个两三千万的片子,也没怎么宣传,但最后怎样?生生卖过了一个亿!那是2004年。”在影评人兼“票房专家”“毕成功看来,这是中国人骨子里喜欢灾难片的一个例证。他说出了一个很多人不曾发现的事实:中国人是多么地偏爱灾难片。

而从电影引进史的角度来看,在2007年《变形金刚》引进前的10年,中国的票房冠军是3.6亿的灾难大片《泰坦尼克号》。到了2009年,灾难片空前巨制《2012》横空出现,国内起初有人说能卖2亿,但后来生生卖了4.5亿,并直接导致同档期的《我的唐朝兄弟》、《花木兰》等国产电影沦为炮灰。

“打好灾难片这个牌,票房就会不错。”毕成功归纳的这个铁律,也许能解释冯小刚为何如此坚决地为新作做了灾难片定位。

但这个铁律有个前提,就是灾难片必须是好莱坞的大制作。除此之外,必死无疑。被称为韩国首部灾难片巨制的《海云台》,在本土没能赚回成本,中国引进之后,票房低得一塌糊涂。“我们还是信任好莱坞,我们不相信韩国靠临摹起家的灾难片水准。”毕成功说。

至于国内,在《唐山大地震》之前,还没有一部国产灾难片在票房上获得真正成功。比如2008年上映的《超强台风》,由知名导演冯小宁执导,号称“中国首部灾难大片”,但粗糙的视觉特效、主旋律的情节以及脸谱化的高大全人物,最终导致该片被观众抛弃,票房仅为1500万元。

在此之前,八一电影制片厂于2003年推出灾难电影《惊涛骇浪》、《惊心动魄》,分别取材于洪水和非典事件。其后出品的《惊天动地》也以地震为题材,情节也是极为老套:“表现了中国某军队在突发地震中冲破重重险阻,对灾区进行救援的故事。”2009年9月上映后,首周票房仅150万元。

“抢险救灾”式的国产灾难片,已经走入了死胡同。

何东平在《中国为什么没有灾难片》一文中分析说,虽然在官方的系统里,一直有着这样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紧接其后的,往往是这样的逻辑,“但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一方面这是人定胜天思想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潜藏的语境却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隐晦表达。

冯小刚当然明白。在面对“中国电影缺的不是技术,是灵魂”的问题时,他认为这两样都缺。“拍《唐山大地震》,用的是外援来做技术效果。就技术而言,我们和好莱坞还差十万八千里。说到电影灵魂这个事……审查机构有时引申联想得太厉害,心理承受也比较脆弱,因此好多人性深处的东西不能碰。”

有人开玩笑说:“美国灾难片动辄将洛杉矶纽约毁灭好几次,哪个中国导演敢将北京上海给消灭了?”

灾难片也许是最能体现大电影工业体系的类型片,分工明确,特效要求高,人性叙事自然。“这个体系怎么也得三五十年才能建立起来。《2012》的目标有点高了,即使出现像《泰坦尼克号》这样将灾难与爱情结合比较好的片子,也得过10年。”毕成功预测说,“中国即使有灾难片,也就跟《唐山大地震》一样,打着灾难片的旗号卖点别的东西。”

(本文来源: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