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师王宏民:山沟沟里一曲独特的信天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0:27:06
文/ 李婉君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早些年,父母含辛茹苦、披星戴月、节衣缩食,弟妹放弃学业、打草放牛、挖药捉蝎,供我上中学、读大学的艰苦和辛酸经历,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我今生也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王宏民就萌生了长大后做教师的念头,“站在教室的讲台上,教那些和我一样渴望上学的孩子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引领他们用知识来改变他们的命运,成就他们的未来,那该是多么幸福而光荣的事啊!”

  1993年,25岁的王宏民从延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并在这个县城的最高学府洛川县中学任教。2007年9月,王宏民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教室、办公室、房子,他也就在这几个地方,你自己去找吧!”走在洛川中学的校园,向任何一位教职工打听王宏民,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是这样的。在王宏民看来,这样的生活轨迹虽然简单,但并不单调,辛劳但并不痛苦。

  从初登讲台到现在,王宏民共带过四轮高一到高三的语文课,这期间,“有阳光灿烂的午后,也有静寂落寞的黄昏”。

  洛川中学办学历史悠久,距今已有60多年的文化沉淀。从一踏进学校,王宏民就被该校老师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和满腔的工作热情深深地吸引和震撼。在那个以站在讲台上教书为荣的岁月里,王宏民也曾退缩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最终他选择了留下。“与其因为自卑、怯场而撤出、退却,还不如把自己融入其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入云高手的栽培和熏陶”。此后,王宏民就抱着做一名谦虚好学的学生心态去教书,十五年如一日。

  刚开始工作的几年里,王宏民几乎都是先听老教师的课,然后将自己的教案作了修改才去给学生上课。此外,他时不时地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意见或建议,力求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自觉地扎根于日常课堂教学的土壤。

  现在,王宏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论,“教和学就像恋爱中的一对男女,要想比翼齐飞,喜结连理,必须得你情我愿。要想解决教学中的‘单相思’问题,就要充分了解、引导和帮助学生,不仅要使他们是跟着老师学,还要让他们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学习实际自觉地调整学习策略,探寻到适合自己个性的方法和途径。”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宏民对中国的楹联、民俗、礼仪等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影响。2006年,洛川中学申请的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获得批复,王宏民所在的备课组承担了此项课题。王宏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制订了“读经颂典习文化,修己正行育新人”的目标,和学生一起搜集对联、品读《论语》、整理民俗,并且都自编成教材……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使得王宏民个人获得了三个专诸类国家级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一个论文类一等奖和一个论文类二等奖的荣誉,而且为学校捧回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延安市优秀实验学校的奖牌。

  “我知道王老师的文笔好,经常写一些文章给学生看,我也经常去他们班教室看,也经常念给我们班的学生听,教育效果非常好。”洛川中学体育老师兼班主任武桂萍老师说。

  “王老师是个善于整理、归纳的人,古文中‘一词多义’,高中课本中一共出现了多少次,出处在哪里,王老师都记在一个专门的本上。”同样是语文教师,段菊阳最佩服王宏民的地方可不止这些,“受王老师的影响,我们也经常加班备课、学习,但就是没有他那么执着。”

  在王宏民看来,有些学生,看起来学习很用功,但效果并不是自己和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好,有的学生甚至因此有了厌学的倾向。王宏民引导学生说:“你们看老师的身体怎样?”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苗条”,王宏民则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进而又联系到学生的学习,“如果只知道一股脑地死记,而不知融会贯通,就很难形成解决事迹问题的能力”,接着,王宏民又用顺口溜的形式概括了学习方法及要求:课前预习能到位,专心听讲勤积累,动脑发言不自卑,重点笔记要做对,归纳梳理要融会,强化训练莫荒废,取长补短增智慧,客观自评最珍贵。

  与学生一起成长:不迁怒,不二过

  “不管干什么,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古人云,不迁怒,不二过。”这是王宏民经常说的一句话。1995年元旦,王宏民的一个学生(现在也是一名教师)送给了他一本《演讲与口才》,并且在扉页上写着“祝福老师口才越来越好”之类的话,王宏民马上领会了学生的心意,当年不仅订了《演讲与口才》杂志,还订了《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一有空余时间,王宏民就认真地阅读起来,并且做了很多本学习笔记。

  “我喜欢前后比,不喜欢横向比。一个人能够找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很重要,做教师虽然普通一点。”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王宏民也曾有过3次转行做行政工作的机会,但他深知自己的长处所在,牢牢地守护着教师的职务,耕耘着知识的沃野。

  洛川中学校长吴平评价说,“王宏民是一个土生土长、很质朴、心中充满感恩心态,有着浓郁书香味、书生气的教师”。他说,在洛川中学甚至更大的范围,也曾出现一些教师对所谓的“优秀教师”不满的情绪,但对于王宏民,“全校没有一个有异议,他的存在,具有打破洛川教育沉寂岁月的作用”。

  1999年被王宏民称为生命中最冷酷无情的一年。这年七月,盼望已久的儿子降生了,这本来是一件让全家人都为之雀跃的喜事,却怎料儿子一出生就被诊断为先天性双足马蹄内翻,让王宏民一家陷入了极度苦恼和焦虑之中。为了给儿子治病,可谓举债累累。同年12月,父亲又突发事故客死他乡……

  安葬了父亲,安顿好悲痛欲绝的母亲和弟妹们,王宏民把悲痛压倒了心底,来到了学生的面前。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他把自己平日作为班主任要给学生说的话都付诸笔端,以公告信的形式贴在了教室的黑板上,懂事的学生也领会到老师的用心,学习劲头更足了。

  “每天晚上,宏民都在我的办公室学习到十一点以后;冬天下雪,他会一大早起床打扫操场的雪;为了能弄清学生的情况,他的裤子经常沾满泥水;自己家中压力已经很大了,还要尽力救助学生……”王宏民上初中时,现任洛川中学工会主席的任怀德老师就给他带过课,并且留下了“踏实、认真”的印象。共同在一个学校任教的这些年,“我认为他是做了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但未坚持下来、反倒是别人都未做到的事情”。

  多年来,王宏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学期给自己所带的每个班级都准备一本《学生成长记录》,上面记录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日常表现、应对策略等。只要一有时间,王宏民就和学生一起阅读《学生成长记录》。打开本子,显现在眼前的是一张手绘洛川县地图,王宏民用工整的小楷标注着学生的名字、街道和门牌号。

  2006年5月底,王宏民带班的又一轮学生毕业了,他像往年一样,给学生讲解完考试前注意事项,就习惯性回到自己的宿舍。不一会儿,班上几十个学生提着大包小包涌进了房子,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了水果,一件漂亮的T恤衫和一辆流行的自行车……王宏民很感动也很难为情:“同学们,T恤衫就当作纪念品收下了,自行车还是退回去吧,你们用钱的路子还很多。”

  可学生们却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着王宏民:三年来,您陪我们一起度过,同学中有人没到校时,您就赶到住处去看;有人生病时,您亲自护送到医务室;有人缺钱时,您主动送上……有了这辆自行车,您就可以骑着它代步,省去了不少麻烦。听完,王宏民急忙从衣袋里取出了500元钱递给学生,也被集体回绝了:“老师,这也是学生们的一片心意,您就收下吧。”后来,王宏民得知,这些钱是三年来班费节约下来的,班干部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后,决定留给老师一份“老师用得着”的礼物。

  “现在,每当我穿上学生给我买的T恤衫,骑上学生买的自行车,我就感觉自己的责任重大,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王宏民民说。

  做永远的“老班”

  “王老师性格好,没脾气,有口碑,经常像朋友一样和我们聊天……我们亲切地称他‘老班’。”学生吴龙辉说。

  学生胡利娜是个留级生,以前对王宏民的印象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知道这个老师“比较有亲和力,实打实”。当她真正成为这个班的一名学生时,并开始对王老师另眼相看是因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

  一天,学生们都去多媒体教室上课,忘记锁教室门。可当他们陆续回到教室后去发现,王宏民一人把教室和走廊的地面都拖洗得干干净净,很感动……王宏民趁机向学生发出挑战:“只要你们考试都能在460分以上,以后教室和清洁区的卫生,就不要你们打扫,老实一个人干!”转过身,王宏民向记者解释说,“其实,我也是没事,拖个地能把人累坏了?”

  “王老师每天早上都比我们去办公室要早,然后就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看到这些,我们总是有点不好意思——按常理,这些活应该是女同志做比较好……”和王宏民同一办公室的刘玉红老师补充说,“另外,他对待学生也是特别真诚的。”

  上学期期末,学校给部分贫困学生发放补助,王宏民在办公室里反复嘀咕三天,并和同事一起商议推荐者的标准,然后才拿去班里公示。“这事看上去是小事,可以但处理不公平,很有可能伤害一些贫困学生的自尊心,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团结。”王宏民解释说。

  十五年来,王宏民一直担当班主任工作,坚持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自己带班的德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王宏民的秘诀在于“以身作则”,深受学生欢迎。每天,从早操到晚自习,王宏民都坚持提前到班,检查学生出勤,学习和打扫卫生情况等,王宏民的工作日志中这样描写道:“课间休息时间,我习惯走近学生,与他们平等交流、了解情况,像手足一样把新和他们贴近,像朋友一样与他们风雨同舟,在他们跌倒时,鼓励他们勇敢地站起来。我的儿子八岁,但我和儿子相处的时间还没有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长……”

  “王老师,您能在高二担任我们的班主任,从心里说,我们真的很高兴。从您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可以说,我们在做一些事的时候,都是讲自己的言行与您的所说所为做对比,在您的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了像老父亲一样的呵护与关爱。”一个学生在《班级日记》里描述道。

  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和学习生活习惯,王宏民尝试编写《学生一日常规三字歌》,拟定“学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订立班级“学习常规四查四看”,建立“学生名人录”,鼓励学生书写《班级日记》,撰写班级学生成长记录……这些都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多年的带班实践让王宏民深深地体会到了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2005年,王宏民班上来了一个组合家庭的学生,他对王宏民倾诉了自己的苦衷——尽管继母对自己很好,但他总是看不惯父亲迁就继母的样子,因而总是在家里挑起一些事端让父母吵架,弄得一家人很不开心,他也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就是克服不了心理障碍。王宏民听了之后,就给他讲了周朝人闵子骞“单衣顺母”的故事,这个学生觉得惭愧,慢慢改变了对继母的敌对情绪,一家人相处得其乐融融。

  韩志龙同学的母亲患重病致使家中积债数万元,王宏民为其购买了校服;李强同学的父亲患肝硬化腹水,王宏民不仅号召全班学生捐款,还让儿子也参与这场献爱心活动……每当这个时候,王宏民总会想起自己上学的艰难,想起老师和同学给与的鼓励与支持。其实,王宏民的家庭并不宽裕,全家人现在还住在学校20多平米的宿舍里,同时要赡养膝下无子的岳母和年逾花甲的母亲,他说自己能给学生的帮助也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他认为,作为老师,只要能给学生一丝丝温暖,他也会尽力去做。

  如今,受学者魏书生的影响,王宏民要求自己每天早晨六点左右起床,然后开始跑步,“每天跑在队伍的最前面,努力做一名领跑者,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毅力和耐心”。

  “说句实在话,当教师十几年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其他老师已经做过的或者正在做着的,也是每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份内之事!”王宏民总结自己说,“但是,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学校都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放大了我的优点,我觉得这是一种幸运。荣誉属于所有的教师,我只是其中幸运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