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怎么搞成这样?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6:37:36
新版《红楼梦》:怎么搞成这样? 图宾根木匠    发表于2010年07月15日 15:49 阅读(4818) 评论(41) 分类: 荧屏杂谈 举报         吴孟达在《喜剧之王》里演一个资深卧底,临了被悍匪一枪打中肚皮,达叔踉踉跄跄的跌坐在沙发上,口中只呢喃出一句:“怎么搞成这样?”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怎么搞成这样”绝对是一句善意的提点,当我看完李少红版《红楼梦》以及各路媒体上纷纷扬扬的评论时,我脑中蹦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怎么搞成这样?”
        在各种反馈意见中,批评甚至是痛打落水狗式的恶搞漫骂占了绝大部分(当然这也符合传播规律,在网络媒体甚嚣尘上的今天,恶评尤其蔓延得迅速),不过电视剧的受众向来是“沉默的大多数”,对于占收视率主体的群体我们其实不大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我在录制一档有关新版《红楼梦》的电视节目时,曾亲耳听到一位大妈说,在电子游戏和青春偶像剧占据孩子们主要休息时间的当下,她把新版《红楼梦》作为推荐给孙子看的极少数有正面教育意义的电视剧集;而另一位大爷则对“砖家叫兽”们的批评充耳不闻,直言他觉得很好看,干吗要吹毛求疵呢?

        当然,每个中国人都有资格吹毛求疵,毛泽东同志说过:“我国……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以外,很多地方都不如人家。”《红楼梦》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不过,某个事物一旦被神圣化,就难免沾染上“伟大光荣正确”的气息,稍有僭越,就会有人跳出来指摘一番。
        批评新版《红楼梦》的论据无非是两个参照系,一是原著小说,二是87年的旧版剧集。不过说老实话,除了专门的研究人员和铁杆红迷,这年头有几个人能认认真真读完《红楼梦》小说的?且不说《红楼梦》本来就是残稿,各种版本之间也多有歧异,原著小说留下的这一地鸡毛,粉墨登场的批评家们便忙不迭的拾起来当了令箭。而从小说到电影,本就是跨媒介的符号体系转换,雪芹爷爷(如果我们认为他就是小说作者的话)已达明清古汉语使用的极致,寥寥数语,便能引得稍通文墨的国人一阵内心骚动,恁是“多愁多病身”,抑或“倾国倾城貌”,写在纸上总是最能满足国人——用警幻仙子的话来说——“意淫”的,可一旦视觉化,“意淫”可不就成了“皮肤滥淫”?就算全国人民挨个选秀,哪里又能复现大观园里的诸芳胜景?
        旧版剧集确实留下了不错的口碑,不过我们也不要忘记,当初王扶林先生执导时,也是白茫茫恶评一片,得亏当时还没有互联网,不然网友们全组织起来给剧集织毛衣,老先生的日子恐怕更不好过。两部相同题材的剧集当然是可以比较的,不过新旧版之间的区别也必须明确:旧版剧集只有36集,删减了大量内容,八十回后的内容多出自探佚考证(须知所有的探佚考证都是一家之言);而新版剧集明确根据程高本(这也是当今的通行本)拍摄了50集,如果这还批评李少红篡改曹公原意,恐怕曹公泉下也只能苦笑。

        新版《红楼梦》的话柄主要落在风格化的电视语言和演员表演这两方面,所谓的艺术批评是也。不过也不能因此完全否定选秀及相关营销炒作的作用,如今是市场经济,《红楼梦》又不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没有官方资金直接注入,完全在商言商,使用些商业手段无可厚非。至于是否伤害了艺术表达,那没得讨论,要把事情做成,真金白银是第一位的。我在2006年的《电视剧》杂志上就写过关于新版《红楼梦》猜想的文章,当时把国内的一线导演数了一遍,得出结论:李少红最合适。现在看来,这个结论没错。李少红确实不懂《红楼梦》,但是她懂电视剧,电视剧是电视剧,《红楼梦》是《红楼梦》,须知隔行如隔山,就算曹雪芹复活,他也只是个小说家,导不了剧集。
        李少红是个个人风格极强的导演,从那部《大明宫词》就可以看出来,但《大明宫词》并没有文化典籍在先,所以无论怎么拍都行,而且个性越强还越招人待见,但《红楼梦》现在已成民族文化的瑰宝,岂容尔等肆意“篡改”?特别是在全球化日盛的今天,正在崛起同时也是相对弱势的中华民族尤其会有守护经典的冲动,而这冲动背后则是应对世界民族竞争的潜台词。以赛亚·伯林有言,一个社会“当它因自己地位相形见绌而心生怨恨的时候,就会转而求助于它过去曾真正拥有的或者想象中的胜利与荣耀,以及它自己的民族或文化特性中的令人称羡的品质。”【1】所以,当好莱坞用《变形金刚》《阿凡达》这样指向未来时的科幻大片在全世界攻城略地时,华语影视作品不得不重返民族文化的故纸堆中寻求力量,然而影视作品毕竟要在当下流通,传统VS现代、民族性VS全球化是绕不过的两道难题,李少红的《红楼梦》便和吴宇森的《赤壁》、高希希的《新三国》一样惹来了雷声一片的批判热潮。
        新版《红楼梦》中的演员表演确实乏善可陈,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在这个时代,找寻一群青涩的孩子演出那“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其实是个无解的难题。80、90后们在网络社会中沁湮成长,哪里还可能有两百年前满汉贵族的半点余韵?小说是写给二百年前的古人看的,电视剧是拍给今人看的,今人拿着自以为是的古人审美标准来评判今人,厚旧薄今,只能更多的折射出对当今的不满吧。

        《红楼梦》兹事体大,所以“红盲”李少红在拍摄中采取了最“保险”的方法:照念原著台词,同时不惜以广播剧的姿态加入海量旁白。一来减轻表演和改编剧情的难度,二来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的面貌,其实绝大多数观众都是不读原著的,让他们听一听,总有些文化普及之功。
        相较于旧版剧集,李少红在视觉效果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金陵十二钗的册子跟《哈里·波特》中的魔法报纸都能有一拼,这也是国产电视剧的长进(想想续拍版《西游记》里惨不忍睹的特技吧)。而且李少红强烈的个人风格(包括现代派民乐的使用)也为《红楼梦》的艺术表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本雅明在70年前哀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光韵”不再时,新版《红楼梦》多少为我们找回了这么点意思。
        23年过去了,我们还只有两部《红楼梦》电视剧,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既然是民族文化瑰宝,那就应当不断的衍生出各类文化产品,对于艺术家的探索,国人应当宽容些。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一个注意力为王的眼球经济时代,铺天盖地的批评莫不也是为新版《红楼梦》的上星播映做了最好的预热宣传?
        谁解其中味?

       【1】《扭曲的人性之材》,译林出版社2009,p.249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0年7月15日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