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瑞应图》5824万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04:51


 宋画《瑞应图》          

昨天(5月31日),中国嘉德2009春拍结束,在其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卖上,宋画《瑞应图》经过32次叫价,最终以5824万元高价成交。

《瑞应图》是清宫散佚的重要文物,从乾隆皇帝到嘉靖、宣统皇帝共计钤盖御玺24方。中国水墨山水和花鸟画的起源、山水画“皴”笔法的形成、被称为“画中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入画以及“墨竹”的画法,均发端于五代之际而成熟于宋。

此次上拍的《瑞应图》长近15米,绘人物400余人,人物数量可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媲美。其树石画法和人物线描在细缜绵丽之中蕴含遒劲静穆之致,目前在《清明上河图》、南宋《女孝经图》卷中可以见到这种类似的画法与风格,估价为650万元至1000万元人民币。 这幅作品从600万人民币起价后,场外电话委托买家直接出价到1000万元人民币,随后由几位场内买家和电话委托轮番加价。起拍之后的4分钟之内,报价即从600万起拍提升至4900万元人民币,经过32次叫价,最终以52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高达5824万元。

近17米长的明代吴彬《临李公麟画罗汉》卷在经过35轮激烈争夺后,最终拍出4480万元。董邦达《雪后悦心殿诗意图》拍出795.2万元。3件清宫旧藏书画总共拍出1.11亿元。


老龙认为,文物与艺术品不同,文物属于属于不可再生的,可以说是卖一件少一件。诸多业内人士认为经历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古代书画应是书画投资者的首选。从近几年的拍卖成交价来看,古代书画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古代书画还没有达到应有的价位,特别是古代书法,仍然是艺术品投资的一个价值洼地,增值潜力极大。

从嘉德、保利等的春拍可以看出,藏家对于中国书画价值的认知在不断提升,也更趋成熟和专业,不仅仅关注画作的质量,还更多地关注画作所承载的历史分量及文物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书法作品表现极为突出,明显有上扬趋势,可见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书法作品的魅力和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藏家所关注并认识,发展潜力巨大。

《瑞应图》最早见于唐代。在《九成宫醴泉铭碑》碑文中,有这么一段:“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水而无之,在乎一物,,,,,《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瑞应图》:梁孙柔之撰一卷。今传清马国翰辑《玉壶山房辑佚令》本。属阴阳五行类。 ”

意思是:但是过去的池沼,水都从涧谷引来,宫城里面,本来就缺乏水源,想求得水源结果又没有,(要解决这一问题),既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皇帝心里对此一直念念不忘,,,,《瑞应图》说:帝王生性纯正平和,饮食不用臣下贡献的珍奇之物,那醴泉就会出现,喝了它能使人长寿”。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楷书24行,行49字。

 据了解,此次拍卖的《瑞应图》是宋高宗赵构为巩固皇位而授意臣子和宫廷画师编写的“自传式”作品。根据文献资料,嘉靖、万历时《瑞应图》在民间至少流传5卷,但目前国内仅见2卷,一为天津博物馆所藏,现只存3段,而此次拍卖的是全本12段。

徽宗在中国历史上以精于绘事而著名。在徽宗的画中有这样一类作品, 它们对于物象的描画往往是真实细致的,而所要传达的意图却是特意虚构的。像这样带有明显吉祥征兆,歌咏太平盛世的作品史称瑞应图,它是不需要有客观事实为依据的。

那么,瑞应图对于徽宗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哲宗死后,后继无人,本应由哲宗亲弟即位,但皇太后以“端王(徽宗即位前被封为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为由力保徽宗当政。掌权后,并不是特别名正言顺的徽宗当然要显示出众多瑞兆以表明自己乃上天注定的真命天子。而且在他统治期间,王朝又常年遭受着持久的外敌入侵,并且被迫进行了一系列屈辱的政治妥协。为了维护皇权的尊贵与威严,徽宗颁布了许多公众节日以营造欢愉祥和的盛世气氛,并且特别着眼于绘事,委托了上千张瑞应图以创造出一番太平的视觉幻象。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说这些作品大多在形象上非常写实而内在意图上又非常理想。

有学者就认为《清明上河图》其实也是属于这类瑞应图之一种。它表面上是对东京汴梁的如实描画,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祥瑞的标志,它为徽宗的统治高声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