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我身上的50后、80后冲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39:19
2010年08月06日17:16南方网八喜我要评论(16)
字号:T|T
“父母皆祸害”,也就是50后父母与80后子女冲突的话题,近来持续发酵。这个事情有几方面可说,今天我只从自己的切身经历谈其中的一个方面。
我父亲是1951年生人,我母亲是55年生人,我是83年,标准的50后VS80后,我老家在山西的一个小县城,父亲是老师,母亲是机关干部。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父母对我的主要教育是什么呢?说的不客气点,可以概括为防人术、生存术、钻营术,相信我的同龄人对此有体会,就不展开来具体说了。
直到我大学毕业后进了私企,父母仍然利用假期或者打电话的机会,嘱咐我要和领导处好关系,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非要让我带上家里的土特产,给领导送点礼品。尽管我极力辩称:在我们公司搞这一套是自毁前程,但他们仍然将信将疑,还是觉得是我不成熟不开窍——“你喜得(懂得)甚了”。
说到这里,似乎我的父母思维不那么光明正大,但其实,他们是公认的“老好人”,本质上心地善良。那么,是什么让这些“老好人”要不停的念叨这些防人术、生存术、钻营术呢?
与其说是人的问题,不如说是时代的烙印。我父母这些50年代生人,从政治背景说,经历了大小运动、尤其是文革;从工作环境说,全是“体制内”的“单位人”。我们知道,“那个年代说‘违心’话办‘违心’事司空见惯,出现过‘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的格言,掀起过全民放卫星的说谎比赛。”(注1)单位里面,不靠能力靠关系,同事之间互相猜忌、勾心斗角更是常见。
而这样的局面,其实并不新鲜。可以说,翻开中国2000多年的专制史,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竞次(越坏越容易生存)”史。历朝历代的官僚集团中,善搞权谋者、心狠手辣者,往往才能脱颖而出;不愿遵守潜规则者、心慈手软者,经常落得脑袋搬家甚至株连九族。就连最有权势的皇上,也要时时防人,因为对臣子的不信任,重用外戚、宦官、家奴、秘书,经常搞得后者专权。这样的故事,不也在我们父母生长的那个年代频频发生吗。
专制社会尽管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但人心的实际认同,却可以从这种数量既丰、流传亦久的俗语中看出来:“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假作真时真亦假”……
直言贾祸、真事多磨;防人避险,钻营得福。这样的社会,怎不叫“老好人”也要掌握几门防人术、生存术、钻营术!并且出于对子女的呵护,从小就要不停的灌输呢?
而改革开放以后,体制外开花长叶,西风吹进国门。当80后们长大进入社会时,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的诚实信誉、正直尽责已经在一定范围内颇成主流。80后们的“管理学”和50后父辈们的“关系学”截然对立,“公司人”和“单位人”必然格格不入。
所以说,50后和80后的冲突,在某个方面讲,是社会进步带来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