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观察 美国今夏难逃恐怖袭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14:43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最近的一番警语着实让已夏日炎炎的华盛顿气温又向上攀升了几度。国土安全部部长迈克尔·切尔托夫(Michael Chertoff)近日对《芝加哥论坛报》表示,他的“直觉”(gut feeling)告诉他,美国今夏将面对更高的恐怖袭击可能性。切尔托夫的顾虑凸显了美国情报机构调查结果的严重性。最近一份遭部分曝光的美国官方机密文件--“国家情报评估”(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的草稿警告说,基地组织(al-Qaeda)已经加强了对美国进行恐怖袭击的人员的渗透努力,袭击能力也大有精进,暗示美国本土再遭恐怖袭击灾难的可能性不低。
“恐怖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能力正在增长中。今日恐怖袭击的一大特性就是它难以预测,恐怖袭击随时可能发生。”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的反恐专家彼得·查尔克(Peter Chalk)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表示道,“美国政府的责任是向民众报告恐怖袭击的危险性。毕竟,反恐行动除了情报搜集和分析之外,同公众的沟通也是十分重要的。你宁愿公众是知情的,才能一同承担反恐的责任。”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专研跨大西洋恐怖主义的美欧中心研究部主任杰若米·夏皮罗(Jeremy Shapiro)却认为,美国政府动辄对美国民众给予恐怖威胁警告,并不是负责任的做法。
“我实在不认为切尔托夫的直觉真能告诉我们什么。至于国家情报评估,它虽然要比切尔托夫的‘直觉’要来得严肃多了,但我想国家情报评估对基地组织的评估是过头了(overstated)。”夏皮罗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道,“国家情报评估谈论的应该是美国将持续面对遭遇恐怖袭击的危险性,但要说美国再次遭受9·11恐怖袭击那样大规模的打击,是不可能的。”
美再次遇袭:吓唬人的?
根据曝光的美国国家情报评估草稿,基地组织的势力正在膨胀中,他们在巴基斯坦比邻阿富汗的地方找到避难所,更招募到策划恐怖袭击的领导人和执行恐怖袭击的副手,使得美国受袭的风险随之陡增。美国国家反恐怖主义中心(National Counter Terrorism Center)在今年初撰写的一份题为《基地组织为袭击西方国家做更好准备》的报告近日被曝光。这份报告指出,基地组织今日的运作能力较一年前有长足的进步,甚至已经重新整合到2001年的水平。
由于美国国家情报评估是事关美国国家安全最权威性的报告,集合了全美16个情报机构的研究大成,必须由所有情报机构长官批准同意才能出台,其重要性和准确性都不容小觑。它对基地组织等恐怖组织的计划评估经过媒体曝光后,自然在美国国内引起广泛的讨论。针对美国国家情报评估宣称基地组织再度坐大,夏皮罗说,他不太能同意国家情报评估的观点。
“虽然国家情报评估的消息来源比我多得多,但是它过去就曾经预测美国将要遭遇恐怖袭击,却不曾说对过。”夏皮罗直言道,“如果国家情报评估的立论基础只是基地组织在巴基斯坦重起炉灶的话,我不认为这样的评估有很高的可信度,也不认为它能令人信服。”
夏皮罗承认,美国在阿富汗战场的行动可说是一败涂地,导致今日基地组织得以在巴基斯坦重起炉灶。但是夏皮罗表示,基地组织在巴基斯坦虽然有死灰复燃之势,但是以它的组织能力,要发动小规模的袭击都很成问题,更不用说要对美国进行大规模的袭击了。夏皮罗甚至质疑政府在此时泄漏高度机密的国家情报评估是别有目的,意在吓唬老百姓,以冲高民意支持度。
“自从9·11事件发生以来,美国对外的反恐合作、对内的安全防范都有很大的改进,以至于一件恐怖袭击都没有再发生。”夏皮罗说道,“以去年夏天英国破获的跨大西洋恐怖袭击阴谋为例,该阴谋早在执行前的8、9个月就被警方侦破。再看最近英、美警方揭发的几起恐怖袭击阴谋,都是由技术不熟练或毫无经验者所为,他们的计划看来更是原始到接近可笑的(laughable)程度。”
英国于2006年8月宣布破获一起跨大西洋的恐怖袭击阴谋,称一群巴基斯坦裔的英国公民欲携带爆炸物登上至少10架从伦敦希思罗机场(Heathrow Airport)飞往美国的飞机,企图发动继9·11之后另一场大规模恐怖袭击。2007年5月8日,美国新泽西州执法部门宣布,他们挫败了又一起大规模恐怖袭击的图谋--6名恐怖分子嫌疑人计划潜入位于该州的迪克斯堡陆军基地(Fort Dix),目标锁定为“至少杀死100名美军士兵”。 2007年6月底,一群非英国籍、具医生背景的人士计划以汽车炸弹攻击伦敦和格拉斯哥机场,最后因为车上爆裂物没有引爆而败露行迹。这一连串的失败似乎暗示着,9·11事件发生近6年后,恐怖组织的力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政治系教授约翰·缪勒(John Mueller)也说,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由基地组织和基地组织的仿效者(wanna-be)在全球策划、进行的恐怖袭击,每年至少造成200人死亡。虽然这样的数字并不算小,但相比之下,伊战、苏丹等地区的暴力冲突所带来的死伤更惨重。
“这样的数据显示,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并没有造成天摇地动的结果,可以说,恐怖分子的能力和凶狠性其实不如大众想象中来得高。”缪勒对《华盛顿观察》周刊分析道,“毫无疑问的,恐怖组织是一个存在中的问题,但是它并非如众人所称的严重。”
缪勒著有《过分炒作:政客和反恐产业如何夸大国家安全威胁,以及我们为何相信他们》(Overblown: How Politicians and the Terrorism Industry Inflate National Security Threats, and Why We Believe Them)一书。
“蜕变”中的恐怖组织,更棘手?
查尔克说,他不能认同国家情报评估的评量结果。他认为基地组织并非较以往更强大,而只是在转变当中,以至于我们今天面对的恐怖袭击形式要较过去不同,也更困难对付。
“国家情报评估指出,一批基地组织的中坚武装小组正在巴基斯坦的瓦济里斯坦部落特区(Waziristan)扎根、茁壮成长,但这并不是我最为担心的地方。 ”查尔克说道,“最危险的是,许多恐怖分子和基地组织志同道合(like-minded)但实践中无直接关联,从而成为土生土长(homegrown)的恐怖组织。他们多半自成一家,几个意识形态观点相似的人聚在一起,一个恐怖网很快由此而诞生了。这样各为其政的(disintegrated)恐怖小组才是最大的威胁,因为你很困难及时察觉并予以打击。”
不过,查尔克也表示,像这样的恐怖组织是无法发起如9·11事件一般的大规模袭击的。他们更加将目标转向“软目标”,即一般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防不胜防。
“现今恐怖分子攻击的目标或许不再像世贸大楼、五角大楼一样具有战略意义,但还是能造成众多的人员伤亡。这样的袭击最危险的地方在于它长期下来可能对民众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甚至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作息,伤害不可说不小,”查尔克说。
眼见华盛顿这场“恐怖风暴”越滚越大,布什总统也出面澄清说,基地组织并没有回到他们在9·11事件发生前夕的水平,但可能和9·11事件之后的能力不相上下。布什说,虽然“我们一连串的反恐作为已经让他们不如应有的那般强大,”但是基地组织“仍然是个威胁,也仍然十分危险。”
查尔克直言,恐怖袭击的危险性是无法完全消除的,政府的任务只能尽可能地“管理”(manage)恐怖袭击的风险,并适当地向公众传达这样的警讯,在提高民众警觉心的同时,也无需过分多疑。
“政府在打击恐怖主义上可以做得很多,包括情报的搜集和对恐怖袭击进行预测,但即便是长期受到恐怖主义威胁的国家,到现在都不能完全消除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就象车祸一样,无论汽车的安全性能如何增进,政府都不能说车祸的可能性完全被排除了。”查尔克说,“政府也不应该说我们正在打反恐战,因为这听起来好像恐怖主义是能够被解决的问题,最终一定会告一段落似的。”
伊战削弱美国反恐能力?
围绕反恐的一连串警告性分析评估无疑引来各界的恐慌,布什总统趁机利用美国人对9·11的心理重负来为其政治目的谋分。他丢出这么一个评论:“那些在伊拉克伤害无辜百姓的人,就是在9·11事件攻击我们的同一批人。因此,伊拉克战事对美国本土的安全也关系重大。”
布什总统将伊拉克战争和反恐战拉到一起的做法,马上引来民主党人的强烈抨击。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杰·洛克菲勒(Jay Rockefeller)就批评,美国早该在2002-2003年就把在巴、阿边界的恐怖分子一网打尽,消除基地组织对美国的安全威胁,而不是侵略伊拉克,进而分散了美国反恐的军事和情报资源。
“我不认为伊战很大地影响了美国的反恐效果。”对于民主党人的指控,夏皮罗如此评论道,“我个人同意伊战本身是个糟糕的主意,但是基地组织之所以再次坐大,伊战(分散资源)只能说是个次要的因素,因为我们的假设是伊战若是没有发生,布什政府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在阿富汗战场上打击恐怖组织。”夏皮罗的言下之意是,布什政府不一定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在阿富汗战场上。
夏皮罗直言,伊战已经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大家很容易把任何事情办不好怪罪到伊战的身上。但现实是,布什政府始终没有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战场当作优先考虑,也没有投入足够的外交资源,对巴基斯坦政府强力施压。
查尔克因为兰德公司同美国政府的合约关系,表示不便对现任政府的伊战政策做出评论。但他也不忘强调,不论伊战是否存在,美国政府的反恐作为还有许多需要加强之处。
“美国现在的反恐作为很多是被动地针对单一恐怖袭击做出反应。但我们需要的是建立一个可经实证检验(empirical)的资料库,并从中对恐怖袭击做出持续性的预测,如此我们才能在稳固的基础上对危险做出评估,并排出应对措施的优先顺序,”查尔克说。(作者 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