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政治部主任的情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17:04

一个政治部主任的情怀

 

这是一篇没有采访主要当事人的通讯,因为本文的主人公不象其他先进人物接受记者采访那样,愿意详细介绍自己的先进事迹,谈自己的内心想法,他非常坚决地谢绝写他,关于自己,他一个字也不谈;而他的爱人,已经被病痛折磨得没有力气说话了,笔者本来想到医院跟她聊聊,进了病房,她正闭着眼睛痛苦地呻吟着……

“平凡之中见高尚,日久天长见品行。”

山东省检察院检察长国家森这样评价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董以志。

 

一间屋

2007年10月1日,“黄金周”的第一天。在别人兴高采烈地休假、逛街或者外出旅游的时候,董以志却悄悄地自己开车,载着爱人,住进了一间12平方的小屋。

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幸福家庭。儿子学习不错,顺利考上了大学,爱人贤惠,两口子很少红脸。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从幸福到不幸,往往只是转瞬之间。

2005年9月之前,于国英就时常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却查不出什么问题,也就没太在意,但身体不适和疼痛的次数明显增多。董以志任反贪局长时,一年总有半年多的时间在外地。担任政治部主任后,出差时间相对少了,但工作头绪更多了,担子更重了。他也想每天多抽出一点时间,陪陪和他走过半生、已生华发的妻子,但工作不容他有丝毫懈怠。理解丈夫的于国英从无怨言,默默地奉献着对这个家的爱,让丈夫每天能吃上可口的饭菜,穿上干净的衣服。

2005年国庆节,董以志终于抽出时间,带爱人到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结果就像一个晴天霹雳,让这个令腐败贪官闻风丧胆的检察官当时就愣住了:胆管细胞癌!

因为“病灶”位置特殊,化疗风险极大,医生决定让于国英先在家保守治疗,他们就这样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两年时间。2007年国庆节,于国英病情加重,不得不住进山东省肿瘤医院接受化疗。

12平方特需病房,包括一个两平方的小卫生间。房间内一张病床,一个衣柜,一个不知用了多少年、已褪去本来颜色的旧布沙发。余下的空间就是只能容身一人的过道了。过道平时还有一个用途:熬稀饭或者热菜时放电磁锅。

一间屋,两个人。

    窗外的小草由绿到黄,又由黄到绿。不论风霜雨雪,不论时间早晚,除了外出开会外,董以志每天晚上都要赶到这个房间去住。

    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12平方的特需病房,一住就是五个半月。

在这五个半月时间里,那个旧沙发成了五十三岁的董以志每天晚上睡觉的床。

沙发长约1.5米,宽约40厘米,或许是坐过的人太多,时间太长,海绵依稀可见。身高1米73的董以志,每天晚上只能蜷着身子,穿着衣服睡觉。

就算条件这样差,能踏踏实实地睡一觉也行。然而,夜里将近一半的时间他还要看着爱人打针,给爱人按摩或热敷,安慰她,照顾她。

她心疼他,他更心疼她。

其实,如果能够一直在这样的房间、这样的“床”上这样休息,对现在的董以志来说,也算是很“奢侈”的享受了。

2008年3月10日,根据病情需要,于国英转到省立医院继续治疗。只是病房更小了,不足8平方,没有卫生间。房间内只有一张病床,一把椅子。

房子小了,情更深了。

    这样的一间屋,董以志陪着于国英已经住了一个多月,他的“床”变成了这把硬硬的椅子,每天夜里,他就坐在上面小憩一会儿。

这样的一张“椅子床”,已经坐了40多夜的董以志,不知道还要坐多久……

一颗心

从2005年9月确诊后,为了让爱人休息好,董以志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爱人,鼓励爱人,给爱人信心和勇气。

2007年10月开始化疗后,于国英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吃东西,体重下降了二十多斤。后来为了增加体力,医生允许吃稀饭。董以志有时从家里煮好稀饭带到医院。由于于国英每次只能吃几口,为了让她多吃几次,他把电磁锅拿到病房,每天熬稀饭,热剩饭。

两个人都是乐观的。不论是在家保守治疗还是住院期间,只要她还清醒着,她给探望的人永远都是一张笑脸。他在单位,在工作中,仍然和人们说着笑话,丝毫看不出他家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作为男人,他不想把自己的痛苦传染给别人,而是选择默默承受,独自坚强面对。

但癌症的疼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最初,依靠杜冷丁麻醉剂来减轻痛苦,后来,麻醉剂也渐渐失去了效果。疼痛难忍的于国英曾绝望地对董以志说:“把针给我拔下来吧,让我赶紧死了算了,让你也跟着受罪,这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每到这个时候,董以志就坐在床前,一只手紧紧握着她的手,另一只手放在她的额头,从前额往后,一遍遍用手指梳理着她已经斑白的头发,轻声安慰她,希望能够让她减轻一丝痛苦。他知道,只有他坚强了,她才能坚强……

疼痛缓解间隙,董以志就轻轻给爱人盖上薄被,让她赶紧休息一会儿。有时也会拉开窗帘,一同看窗外伫立的白杨和树枝上绽放的新芽。每当这时,两个人又好像回到了从前的甜蜜日子。

和他们一起分担痛苦、承受考验的的还有他们的儿子。受夫妻俩的熏陶,儿子董方从小品学兼优。刚进入大学一个月,妈妈就检查出了病症。自从妈妈生病以后,他几乎失去了和同学一起享受大学美好时光的时间和心思,稚气未脱的他,一下子成熟了很多。在济南上大学的他,每到节假日就过来陪妈妈。在董以志出差期间,董方下午放学后就去距离学校二十多公里的医院,第二天一大早再赶回学校。为了上课不迟到,有时凌晨5点多就要出来等公共汽车。冬天的五点,天还很黑,站牌下时常只有他一个人站在寒风中……

一个礼拜天,董方到医院,告诉于国英:“妈妈,咱家养的并蒂莲开花了,两朵!”她听了很高兴。她是多么想回家看上一眼啊!如今却是奢望!

董以志夫妻俩几十年相敬如宾。一次,同事跟他闲聊电视剧《金婚》,对剧中两口子一辈子打打闹闹表示不理解。董以志说:“一家人能够打打闹闹,也是幸福啊!”而现在的奔波劳累,在他看来,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他不能想象有一天于国英不在了,自己怎么能够承受的了。

时间是爱情的试金石。董以志情比金坚。不久前的一天,笔者走进省立医院的病房,于国英正闭着眼睛,痛苦地呻吟着。董以志右手握着她的手,左手放在她的额头,轻轻地按摩着。见我们进来,他对妻子说:“同事来看你了。”也许是太痛苦了,于国英没有睁开眼睛,也没有停止呻吟,董以志的手始终没有松开,一直在按摩,嘴里一遍遍地对于国英说:“医生去拿血浆了,输上血就不会这么疼了。医生去拿血浆了,输上血就不会这么疼了……”

于国英的妹妹感动地说,“我姐夫对我姐姐实在是太好了,象我姐夫这样的好男人真是不好找。这么多天,真是苦了我姐夫了……”

两份情

一颗心,两份情。一份是对亲人的情,一份是对工作的情。

半年多来,即使每晚在那样小的房间,在那样的沙发和椅子上休息,董以志的心里始终装着工作。

从省院到肿瘤医院,单程28公里。他晚上去医院,白天来检察院,每天至少一个来回。

尽管夜里在椅子上度过,但白天却总是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工作岗位上。政治部一年忙到尾,从队伍建设,到人员调配、干部谈心,政治工作无小事,哪件事都要主任操心。

组织部来人了,他陪到工作结束,再赶往医院。

报社、电视台的领导来访,他陪着吃完饭,才匆忙赶往医院。得知内情的媒体领导和记者被深深感动了,一再表示:“检察院有需要我们服务的,董主任尽管说,我们一定尽力做好!”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他把记者送上火车,礼数尽到,才急匆匆地赶往医院;全年23期培训班,他每期都仔细过问;为了协调解决机关部分人员公务员登记事宜,他多次跑人事厅、组织部,磨破了嘴、跑断了腿…….

自己家里碰上这么大的事,他心里还始终想着同志们。谁工作有想法,谁家中有困难,他都惦记着。政治部一名同志的家属怀孕,见面他总不忘叮嘱“要照顾好家属”,得知婴儿出生后,他马上发来短信:“恭喜你!好好照顾母女。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感动,在这位同志全家的心里流淌……

部里的同志们有着同一个感觉:在他手下工作,踏实、温暖。

作为政治部主任,到外地出差是常事。每当这时,他都事先和于国英交待好,安排好医院的事情,才匆匆赶去。

2007年11月,董以志到广州参加高检院组织的一个会议,5天会期,他每天都要往医院打几个甚至十几个电话,空中的电波传递着对几千里外沉重的牵挂。

莒县检察院3月19日上午开表彰会,董以志原计划18日下午赶过去。上午,董以志正在办公室做着准备,于国英突然从医院打来电话,说感觉好像只剩下一口气了,怕撑不过去了,董以志急忙赶往医院……

亲人,工作,董以志都不想耽误也都不能耽误,他竭力在两者的天平上寻找着平衡点。

董以志兼任省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办公室主任,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他结合实际精心组织,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举办了全省专题培训研讨班,省院编发的简报被高检院和省委政法委采用73篇;

他坚持把发现、培养、树立、宣传先进典型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抓典型的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7月,高检院政治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检察日报等六家新闻媒体,组成“张敬艳同志先进事迹采访团”,对菏泽市牡丹区检察院检察长张敬艳进行了宣传报道;

他注重创新宣传形式,带领政治部组织全省检察机关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宗旨先进事迹报告会,首次采用多媒体的形式配合介绍人物事迹;经过他的多次协调,在山东电视台创办了《检察官访谈》栏目,每周播出一期;在山东法制报创办了《检察专刊》,每周刊登一版,宣传了一批先进人物和工作经验。

董以志根据省检察院党组“五个苦练内功”的要求,在全省检察系统积极实施“素质工程”。一年来,对2000年以来充实到全省检察机关的2200余名青年检察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了集中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26期培训2300余人。他立足实战组织岗位练兵实务考评,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岗位练兵和“十佳办案人”、优秀办案人考评活动、基层院主管公诉副检察长案例论辩考评和公诉部门论辩赛。组织了历时半年的全省检察机关“网上办公”基本技能岗位练兵。

病床上与病魔抗争的于国英,心里最清楚相濡以沫几十年的丈夫的心思,每天早晨都催着他快点去上班。她曾对探望她的人说:“我知道政治部的工作很忙,我就怕耽误他的工作!”

 

几多爱

省院领导对董以志给予了很多关心。

省检察院检察长国家森这样评价董以志,“家中有长期住院,多次病危的妻子,单位有繁杂、艰巨的任务,双重担子压在一位年过五十的人身上,靠自己的坚强意志,对爱情的忠贞,对事业的执著承担着,虽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是在时间滋长中的考验,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国家森专门作出批示,对董以志予以资助。董以志把领导的关怀记在心里,把钱退了回去,他不想搞特殊,不想给单位添负担。

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马永胜多次协调解决困难,并代表国检察长和党组去医院看望,给了董以志莫大的精神安慰。

李少华副检察长多次到医院,帮助联系专家诊断治疗。

其他院领导和同事也给了他许多关心和鼓励。

渐渐了解到情况的同志们也纷纷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这位领导、长者的关心和爱戴——

反贪局副局长王志刚经常帮助联系购买紧缺药品;

政治部副主任傅国庆帮助联系护工照顾于国英,他常对部里的同志讲,要多考虑工作,全力做好工作,尽可能地让董主任少操心;

政治部的女同志多次要求排班看护大嫂,都被董以志谢绝了。部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活儿,他不想因为自己的私事耽误大家的时间;

董以志的驾驶员小徐,经常往返于单位和医院之间,送饭、买药,跑前跑后,不辞辛苦,毫无怨言

一位同志的家属在郊外挖了荠菜,包好荠菜水饺送到医院,问她能不能吃,吃了能不能消化。已经在床上躺了半年多的于国英听了,眼睛一亮,说:“我能赶上这个春季儿了,一定要吃几个。”欣喜中流露出对生命的留恋和无奈。

政治部的同志们都被主任的坚强所感动,从副主任到一般同志,都主动思考工作,尽量替他们爱戴的主任多分担一些。大家齐心协力,勤奋工作,成绩不断,亮点纷呈:

在2007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政治工作会议和2007年11月全国文化建设巡礼活动上两次介绍经验;

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发的山东省检察机关构建规范执法长效机制的经验做法,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作了重要批示;

调研材料《基层检察院建设情势报告》,引起了高检院和省院领导的关注,高检院政治部给予转发,省院国家森检察长作了重要批示;

十七大期间,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法制日报记者分别报道了对国家森检察长的专访;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期间,光明日报又刊登了对国家森检察长的访谈。

在高检院组织的考核评比中,山东省检察院获得金鼎新闻奖组织奖第一名;在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奖评选中,省检察院获得优秀组织奖,是省直机关唯一获得组织奖和作品一等奖的单位。

政治部负责的基层检察院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淄博市临淄区院当选为第二届“全国十佳基层院”、有11个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院”。

…….

繁重的工作,多次病危的妻子,常人难以承受的两副重担,年过五旬的董以志“靠自己的坚强意志、对爱情的忠贞和对事业的执着”,就这样硬生生地担起来了。也许这样的日子还要延续很长时间,也许因操劳而生的白发会与日俱增,担子会愈加沉重,但董以志义无反顾,负重前行……

有人说“大爱无边”,有人说“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尽管董以志始终对自己的事缄默不言,但透过这有限的点点滴滴,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一个政治部主任的男儿情怀!

                                      (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