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让你短命的工作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9:55:48

最近,一则网帖《都市白领10种短命工作方式》在社会上引起热议,加之7月5日上投摩根基金投资总监孙延群因过劳突然辞世,使得“过劳死”这一话题再一次受到关注。细数英年早逝的职场精英孙延群、罗京、陈逸飞、王均瑶、彭作义、杨迈、汤君年……这一长串名字无不让人惋惜和感叹。上班族精英离奇猝死已不再稀奇,其中“慢性疲劳症”是造成死亡的因素之一。本期话题就带读者走进慢性疲劳综合征。  

    案例一

    倾诉人:张先生 男 30岁 建筑设计师

    大学毕业后,我在上海一家新加坡华人开办的设计工作室工作。当时的我满脑子都是远大目标和理想,有干劲有能量,因为吃住在工作室,所以对我而言根本没有上下班的时间界限。项目来了,工作室几个伙伴就昏天黑地地干上几个月,待项目结束,庆祝一番后就又开始下一个项目。

    六年间,加班是常有的事儿,每次项目进入倒计时阶段,团队都要集体加班到深夜,连续几周吃住在办公室,那种辛苦真的不堪回首。几年下来,不少同事的身体都出状况了,手腕疼痛、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胃病,还有就是因抵抗力下降频繁发烧、感冒。

    因为长久加班,我时常感觉到自己非常疲劳,原本好好睡一天,精力就恢复了,而现在疲乏的感觉天天缠绕着我,注意力无法集中、健忘、失眠都找上了我。无奈我只好离开了这家工作室,原因就在于担忧如此长久地超负荷工作会把健康搭进去。

    心理点评:在专业分类上,由心理障碍导致的生理问题,称之为心身疾病;由生理导致的心理疾病,称之为身心疾病。本案中的张先生是典型的身心疾病,对于此类情况,张先生所在的公司可以安排员工进行身心健康方面的培训,了解如何释放压力、舒缓颈椎、腰椎等身心疾病的相关知识,并适当采用工间操方式,放松身心,防微杜渐。

    案例二

    倾诉人:马先生 男 31岁 IT工程师

    同事们都叫我“工作狂”,虽然身体上的累常有,但心理上的累我从未感受到。自从做了项目负责人后,生理上,尤其是心理上的疲劳无时无刻不在困扰我。因为赶进度,整个团队加班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情。刚开始,大家并没有太多的怨言,对加班从不叫苦叫累,但时间久了,不少人就开始闹情绪罢工了。一二个人的节奏慢下来了,整个团队的效率自然很难保证。

    去年,下属小王加班时,患了急性阑尾炎,老板闻讯后立即赶来,支付了全额手术费,还付了很大一笔营养费。事后,不少同事都说公司很仗义,很慷慨。但我认为用健康换来的营养费不要也罢。

    晚上三点甚至五点睡觉不稀奇,白天到公司还要强打着精神继续工作。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的有干劲,但不拼不搏又能怎样,如此昂贵的房价、如此现实的女孩、如此高额的生活消费,这一切都需要Money,对于像我这样的外地人来说,想要在上海立足,辛苦劳累、压力大是必然的。

    心理点评:持续的工作狂状态其实就是强迫症的一种症状。强迫症的典型标志就是不接受现实缺陷,害怕任何改变。本案中马先生的问题焦点是不知疲倦、超越极限的工作与放下工作二者之间的心理冲突。此时,马先生最需要做的就是改变。建议他有更合理的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选择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去做,而健康、放松和平衡的生活方式应该列在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案例三

    倾诉人:小婧 女 26岁 销售内勤

    我在一家工业企业做销售内勤,很多人都很难把我的工作和加班联系在一起。可事实上从工作的第一天起,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

    其实工作本身并非特别费脑力,但事之琐碎真的会把人忙昏了头。我时常觉得疲乏和痛苦,白天浑身都不舒服,无精打采,像得了感冒一样。我也曾试图改变这一情况,去年10月份,在和上司要求调岗无果后,我提出了辞职。尽管公司提出加薪想要留住我,我还是离开了这家公司。那时候,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开始凸显,我如果不能很快找到新工作,手里积蓄不过只够撑几个月。无奈之下,我只好找旧同事打听,得知公司面试了很多人但还没有定下新的销售内勤。我只好去找原来的顶头上司暗中帮我说情,重新回到公司工作。如果不是遇上金融危机走投无路,谁愿意拉下面子再走这样的回头路!呵,重新回到公司珍惜都来不及,对工作强度大哪里还敢再有怨言啊!

    心理点评:此案中的小婧非常珍惜现在的工作,她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为了工作而更疲倦地工作是使得她身心俱乏的根本原因。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的工作,那就得注意协调好自己的情绪;并及时调整自己的需求,让自己的需求更接近现在的工作。在工作中找到乐趣,由不爱向爱好的转变可以令枯燥的工作增加些轻松的色彩。如果对自己的工作始终建立不起良好的兴趣,那建议得考虑在合适的时机换一个有些兴趣的工作,做喜爱的工作是降低工作疲乏度的很好的途径。

    职场EQ:  

    面对压力,是束手无策还是积极调节?顾恺颉博士创立的“生活6S法”心理自助法可以帮助你很快缓解职场疲劳和压力:

    1.良好的睡眠(Sleeping)

    临睡前不要去想明天的工作及生活中的不如意,如果失眠,可尝试“思维中断法”。

    2.适当的运动(Sport)

    选择消耗量不大、健体又能防身的运动,比如太极。

    3.良好的自我表达(Speaking)

    保有良好的沟通动机,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适当运用肢体语言。

    4.适当放慢生活节奏(Slowdown)

    对获取尊重的正确认知,腹式呼吸法控制。

    5.停止自我责备和抱怨(Stop)打电话或约谈一个最好的朋友倾诉,思维中断,去做你最爱做的游戏或活动。

    6.自我充实并保有一颗期待的心(Standby)

    而具体对抗疲劳症的减压方式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来调节:

    (1)学会调节,劳逸结合

    劳逸结合,工作之余好好放松身心、到户外走走,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2)均衡营养,合理饮食。

    合理搭配、适量饮水,但切勿暴饮暴食,要定时定量、规律饮食。

    (3)适度锻炼

    步行、游泳或水疗、伸展运动、瑜伽或太极拳等形式各异的运动项目,只要你参与了,就会有良好的收效。

    (4)合理安排工作

    三十岁前拿命换钱,三十岁后拿钱换命是不少都市白领的真实写照。在叫苦工作太多、太繁琐时,不妨先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方式,是否是自己工作安排得不够合理?按照事情重要性和轻重缓急做事情,比大事小事一起做效果要好得多。

    (5)学会解压放松

    保持良好、积极、愉快的状态是增进健康、摆脱疲劳的重要方法,假若你正处于某种“重压”之下难以释怀的话,建议你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让心理咨询师帮助你卸下包袱,找回那份久违的健康与轻松。

    疲劳症的早期检测  

    疲劳症早期是有信号的,我们可根据信号进行自检,以确定自己的疲劳程度与状况。快根据以下20项症状看看自己的“疲劳”状况吧!

    (1)早晨懒得起床。

    (2)电车或公共汽车开来了,也不想跑着赶上去。

    (3)上楼时常常绊脚。

    (4)不愿与上级和外人见面。

    (5)写文章或报告时,总会出差错。

    (6)说活声音细而短。

    (7)不愿与问事们谈话。

    (8)总托着脸呆想。

    (9)过分地想喝茶或咖啡。

    (10)不想吃油腻的东的。

    (11)很想在饭菜上撒上辣味的调料。(12)总觉得手脚发硬。

    (13)眼睛睁不开。

    (14)老是打哈欠。

    (15)想不起朋友的电话号码。

    (16)把脚搁到桌上。

    (17)对烟酒过度嗜好。

    (18)不明原因的肥胖或体重下降。

    (19)容易泻肚子或便秘。

    (20)想睡觉,但上床后却不易入睡。测试结果:

    如果你有2点,说明疲劳是轻微的;如果有4点,就是中等疲劳,可以称为慢性疲劳了;

    如果你有6点以上:那就是过度疲劳了,说不定已经有潜在疾病,必须引起注意,必要时需要上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