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神风队员自认不是英雄:我们也不是恐怖分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50:29
日军神风队员自认不是英雄:我们也不是恐怖分子

今年是日本军国主义投降6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日前,“神风敢死队”幸存者之一、老兵滨园重善向记者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神风’队员并不是什么英雄,后人有必要记住这段历史,以避免悲剧重演。”

余生感言神风队员根本不酷

60年前,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军国主义组建了“神风敢死队”,企图用飞行员的血肉之躯驾驶战机撞沉美军战舰,来挽回他们已然注定的惨败结局。日本战败后,日国内右翼分子将昔日“神风”特工队的牺牲者们描绘成了“英雄”。

现年81岁的滨园重善,是日本战后幸存的少数几名“神风”队员之一。在太平洋战争中,他先后参加了在菲律宾、所罗门群岛、台湾和冲绳战场上的激烈空战。1945年春,滨园驾驶的“零”式战机,在对美舰发动攻击前的激烈空战中被击落坠毁。也正因如此,他避免了和美舰同归于尽的命运。

谈到昔日的战争情景,侥幸生还的滨园表示,成为“神风”队员根本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也不像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以及战后右翼分子宣传的那样,是什么“英雄”。

倾诉心愿我只担心历史重演

他说:“成为‘神风’队一员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尽管我曾经为我们的使命感到骄傲,但这是个错误。”当年坠机后留在滨园手臂里的战机碎片,还时时让已步入暮年的他回忆起60年前的苦痛。

值得一提的是,在战争结束后,几乎所有幸存的“神风”队员都过着平静而孤寂的生活。虽然在二战时期,“神风”队员的“英勇事迹”经常出现在当时报纸的头条,但在战后60年间,除了右翼分子的叫嚣,神风队员已经被日本民众所淡忘。更多的时候,他们被指责为“不人道的”。日本学生的历史课本对“神风”队员也只字未提。

在这种情况下,幸存的“神风”队员们对自己的战争经历保持了一致的沉默。而滨园则是极个别愿意并敢于讲出自己历史的老兵之一。“就我所知,现在还活着的‘神风’队员屈指可数。能够向人们说出他们当年战争经历的就更少。”他说,“我只是担心历史重演。我想让人们知道,‘神风’队员并不是英雄。”

今昔对比我们不是恐怖分子

近些年,随着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日渐猖獗,有媒体把自杀式爆炸袭击者,比如“9·11”事件或伦敦爆炸案的制造者,比拟成当年的日本“神风”队员。

对此,滨园十分愤慨。他说,尽管日本“神风”队员和近年来出现的自杀式爆炸制造者一样不怕死,但两者截然不同。将他们相提并论,是对“神风”队员的“极大侮辱”。

滨园解释说,“神风”队员是在战争期间执行任务,战争一结束,他们的使命也会结束;而且,“神风”队员的作战对象是装备先进的敌军,不针对无辜百姓,更不会杀害儿童。但自杀式爆炸袭击者的恐怖活动是随时可以发生的,而且可能永远不会结束;他们冷酷无情,常常将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列入自己的袭击目标。

对于滨园的观点,另一位名为佐藤的“神风”老队员表示赞同。

学者视点队员不都情愿牺牲

日本战争历史学者正保蓬坂也说,从根本上讲,日本“神风”队员同近年来出现的制造自杀式爆炸的恐怖分子是不同的:后者完全是主动地去实施恐怖活动,尽管他们在制造恐怖活动前可能被“洗脑”了,但至少他们在实施自杀式袭击时是主动的;而“神风”队员有所不同,他们驾驶战机撞向敌军战舰,完全是在执行军事任务;作为一个士兵,他们必须这样做。

据正保蓬坂介绍,在冲绳特攻队和平博物馆中,收藏有大约8000件历史文物,其中有许多“神风”队员出发前留下的遗言。从这些遗言中可以看出,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内心深处并不愿这样做,甚至对自己行为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正保蓬坂说,“神风”队员的遗言大都写在飞机的坐舱里面。一些人留下了“悲壮”的口号,但更多的人却写下了自己的恐惧,流露出了不情愿和痛苦的情绪。

历史链接自杀攻击难挽败局

“神风敢死队”,又称神风特攻队,是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以飞机撞击敌舰的特种航空部队。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连遭惨败,为阻滞美军的海上进攻,日军决心使用潜艇、快艇和飞机撞击敌舰以挽回败局。

自1944年10月起,日本海军先后组建8个神风特攻队,“神风”飞机多由轻型轰炸机或战斗机改装,设备简陋,但装有大量炸药。1944年10月,神风特攻队在菲律宾莱特湾海战中首次出击,击沉击伤多艘美军舰只,使美国海军大为震惊。

1945年4月,神风特攻队在冲绳战役中频繁出击。在莱特湾海战和冲绳战役中,神风特攻飞机共出击2550次,其中475次命中目标,击沉美国航空母舰和其他作战舰43艘,击伤各型舰艇约370艘。

为摧毁设在九州的神风特攻队基地,美国共出动B-29轰炸机约2000架次。太平洋战争结束前夕,日本本土共有神风特攻飞机9000余架,其中5000多架已改装完毕。

神风特攻队是日本落后的军事技术与其疯狂的军国主义思想结合的产物,企图以士兵的生命为代价换取战果,但终究未能改变日本败降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