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奇才变大学庸才,罪责在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3:44:54
文/艽野尘梦
高校招生在即,人们都在为四川有位“高考奇才”张非的经历慨叹不已,因为他今年又考出了可以进入清华大学的高分。就是这位张非,曾经两次以高分分别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而又两次均因为在进入大学后,沉迷于网络,学习成绩几乎全部“黄牌”警告,最终被学校亮了“红牌”,分别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勒令退学。无独有偶,在湖北也有这样一位“高考奇才”,他的名字叫周剑。他曾经参加过四次高考,在考场上他凭借自己的过硬功夫,真枪实弹的搏杀。分别获得615、628、611、614分的骄人成绩,分别两次都被武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录取。但是,他几度进入大学后,命运几乎都给他安排了被学校勒令退学——除了他沉迷网络难以自拔,还无法适应大学校园的宽松自由环境,以及对学生缺乏约束机制,形成放任不管的现实。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学校与社会,亲人与熟人都给周剑一个相同的评价:高分低能。我们给一位遭遇人生不幸的学生下个简单的结论,似乎很容易。也许周剑与张非真有点“高分低能”,但是,他们的高分是谁给出的?他们的高分难道不是当今教育制度规范下的学校栽培的丰硕成果吗?而他们的低能难道是偶尔才表露出来的吗?一个傻子或低能儿能够在十二年的小学、中学教育中,一直以优异成绩被学校捧为骄傲吗?能给他们无数奖励和表彰的人又是谁呢?他们为什么要追捧一个傻子和低能儿?难道我们的学校是比傻子还傻、比低能儿还低能的人在那里主政吗?
显然,当今的中学教育不是傻子和低能儿在管理教育和教书育人,在学校坚持寒窗苦读的学生也不是傻子和低能儿。那么,是谁将我们中学校园内的那些高级或特级教师变成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而他们又是如何将聪明的孩子培育成傻子,将活泼的少年训练成低能儿的?同样,我们的大学教育为什么会与中学教育几乎完全脱节?当高中生考进大学校园后,面对学校对学生放任不管的宽松自由,他们突然感到从一个极端坠落到了另一个极端:学校不管理,家长管不着。于是,这些刚从紧张的应试教育环境里挣扎着突围出来的幸运儿,突然失去了束缚而轻飘飘起来,先是找不到北,再就是很快学会了放纵自己,正所谓“从善如流,从恶如崩”也!于是乎,不少以前的好学生蜕变成精神流浪者、生活放纵者或玩世不恭者,大学校园也就成为了游乐园、网络园、恋爱园、享受园和孳生人性恶的地盘了。
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体制,目前几乎是完全脱节的。高中教育将应试教育强化到了极端,而大学教育又以素质教育的名义,对学生突然撒手自由——给你一个自己把握的时空领地,学分管束你的一切;你怎么耕耘播种我不管,我到时候就来统一收割;如若你的学习田园里歉收或无收,对不起,我就将你撵出大学校园。
那么,将中国教育硬生生地切割成”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大板块的独裁者是谁?是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机制。而国家教育部就用一根魔杖玩弄着全国的青年学生:应试教育,就让你们在强硬的折磨中神经绷紧到可以断裂的程度,看谁能在摧残中浴火重生;而所谓素质教育,就让那些浴火重生的学子们像随意堆放在空场地上的钢铁块,经受日精月化和风霜雨雪的锈蚀风化,最后能保存完好的才被认定为好钢好铁!再然后,就给你发放材料出场证——毕业证书。拿到证书的毕业生就可以进入用人单位,走上就业岗位了。
难怪那位四次被大学勒令退学的周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了他积郁胸中很久的一句话:“我觉得大学生活有些无聊!”  他还自我解剖道:老师讲得没意思,我确实没找到学习的感觉。
这应该是很经典、很实在的感受。高中与大学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体制和学习生活环境,就是造成这种“无聊”感觉的主要原因。可谁来改变大学教育的“无聊”现状呢?难道光靠勒令几个成绩不合格的张非、周剑们退学,就能让如今的大学成为造就现代科技代人才的园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