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型男”道“索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21:39
说“型男”道“索女”
 
 
 
 
 
[摘要]本文对新词“型男”、“索女”来源、意义,具体使用情况,产生的原因、途径作了深入的研究,“型男”比“索女”要活跃得多,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关键词]型男
索女
有型
0引言
 
“型男”、“索女”是近几年在网络、报纸等媒体上比较盛行的一对新词,它们有时独用,有时对举,如:
(1)而刘烨和张震、吴彦祖两位型男合作,竟然也“自卑”许多,“他们实在太帅了,压力大啊。”(《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
(2)索女绝非冰山美人,她们的一团火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火花四溅。(《新民晚报》2005年9月2日)
(3)与往年的百事新星大赛不同,此次活动以招募时尚模特为主,吸引了众多型男索女前来参赛,引发一场深圳的天桥风云。(《深圳晚报》2006年9月25日)
“型男”、“索女”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有时可以用“俊男”、“靓女”来替换,如例(1)和例(3),但有时也不妥,如例(2),可见这两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两个新词的来源、意义,具体使用情况,产生的原因、途径以及发展前景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型男”、“索女”的来源及意义
 
“型男”、“索女”这对词首先在香港、广州等粤语地区使用,属于粤方言词汇。近几年它们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它们是否被某些词典所收录呢?我们调查发现:《香港粤语词典》(郑定欧,1997)、《广州话方言词典》(2003)、《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这三部词典均未收录;最新出版的《汉语新词词典》(王均熙编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已收录。
“型男”是一个偏正式合成词,《汉语新词词典》:“有型的男子”【1】【P407】。“型”本义是铸造器物的模子,后引申为类型、样式,或法式、楷模,这些义项显然都无法解释“型男”之“型”。但“型男”之“型”应该是从“楷模”义引申来的,那些时尚、英俊、潇洒的男子是普通男人追求、效仿的“楷模”。张沛指出:“香港人首先将这个意义(时尚、潮流)上的‘style’翻译为汉语的‘型’,并将它的派生词‘stylish’(即has style)翻译成为汉语的‘有型’,指男性相貌、身材和气质具有吸引力。”【2】【P22】  香港人用“型”来对译“style”促使了“型”由“楷模”义引申为“时尚、英俊”义。在粤方言中“型”既是一个词,也是一个构词语素。郑定欧的《香港粤语词典》:“形,指人英俊,潇洒。佢好形(很帅)。”【3】【P279】(郑定欧词条“形”就是“型”,用字不同但所指相同)以“型”为语素所构成的词语、词组还有:有型(时尚、有派头、造型独特)、型款(款式、样式)、型仔(指人英俊、潇洒)、有型有款(指装扮得体,很有风度)。(见郑定欧的《香港粤语词典》,或《广州话方言词典》)可见,“型”在粤方言里是非常活跃的。“俊男”一般指英俊、潇洒的男人,该词用了多年,人们在求新、求异的心理驱使下,便创造了仿词“型男”,来指英俊、潇洒且“有型”的男子。“型男”产生之初多指娱乐界、体育界的男明星,如:
(4)莫文蔚、王力宏、冯德伦三个绯闻男女,昨天齐齐出席型男颁奖礼,前者负责颁奖,在台上更吻贺二位型男,表现得落落大方,毫无半点尴尬。(《青年报青年电子社区》2000年11月20日)
(5)即便在不缺“型男”的羽毛球队里,林丹也算得上是很“酷”的那种。(《新民晚报》2006年6月11日)
“型男”在后来的使用中,人们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不仅指英俊的外表,还指有才华,造型独特,具有个性魅力的男人,如:
(6)周杰伦转行做型男。(瑞丽女性网,2003年10月30日)
(7)台湾型男第二位:任贤齐。小齐的长相让人不敢恭维,但他的性格温柔体贴,甚得欠缺安全感女性的欢心。(《华商报》2005年3月16日)
周杰伦、任贤齐的长相一般,但他们都是有才华、有个性魅力,所以也算是“型男”。
常常与“型男”对举的一个词语就是“索女”,《汉语新词词典》:“个性冷傲独特,我行我素的女子。”【1】【P353】这个解释不够全面,值得商榷。“索”的本义是“大绳子”,另外几个义项是“搜寻”、“讨取”、“单独”等,这些义项都无法解释“索女”之“索”。“索女”的来源是什么呢?张沛提出了两种看法:“在粤语中,‘索’有‘吸(液体)’的意思。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那些骨感的苗条女生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只得用力吸回去。她们因此被称为‘索女’。也有人认为‘索’是麻将中的条子,引申为苗条。‘索女’即苗条的女郎。”【2】【P22-23】这两种意见有点牵强,但也值得参考。我们在这里也提出一说:“索”在粤语中的本义是“大绳子”,粤语区的人们在口语中常常使用本义,即呼“绳子”为“索”。我们知道,绳子的外形是长条形,表面呈现波浪式的曲线,这种外形的特点与女人的苗条身材有相似之处。在相似原则的支配下,便产生隐喻引申,即由工具(绳子)认知域投射到人体(苗条的身材)认知域。因此,像绳索一样修长且有波浪式曲线的身材的女人,就称作“索女”。这种通过比喻方式造词的方法一般称作“比喻造词法”,汉语中使用该方法创造新词例子不少,如:“雀斑”、“梯田”、“驼背”、“月琴”等。“索女”本义指“具有苗条身材的女人”,如:
(8)成年组大多是模特出身的型男索女,自然他们的表现不负众望,令人为之倾倒。(《深圳晚报》2005年10月17日)
“索女”在后来的使用中,人们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不仅指身材苗条的女人,还指时尚、打扮入时的女人,或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对传统有更多反叛的女人,或有冷傲独特个性的女人,如:
(9)美女我是没希望了,才女太花工夫,索女我会扮啊!(《南方都市报》2004年3月4日)
(10)时代在革新,我们在赞赏绅士淑女的同时,似乎更崇尚型男索女的风格。(《新民晚报》2005年9月2日)
(11)可说到底了,如何成为索女的标准关键还看处世态度,酷辣服装不过是载体,有些人哪怕不这么穿仍然非常之“索”。王菲是,张曼玉也是,共同点都在性格独特,个性里有不在乎与冷傲的成分,“人言可畏”四个字碰到她们就像皮球被弹回来。(《新民晚报》2005年9月2日)
 
二、“型男索女”、“俊男靓女”的使用情况调查
 
“型男”、“索女”、“俊男”、“靓女”它们独用或对举时,在网络和报纸上的使用情况如何呢?我们利用电子报纸自带的搜索引擎对“型男”、“索女”等在《深圳晚报》、《青年报》(上海)、《新京报》(北京)2005年1月至2006年11月17日的使用情况作了一个穷尽调查统计,然后在2006年11月21日22点用百度搜索了“型男”、“索女”等,详细结果见下表:
调查对象
型男
 
索女
 
俊男
 
靓女
 
型男索女
 
型男靓女
 
俊男靓女
 
俊男索女
 
年份
 
05
06
05
06
05
06
05
06
05
06
05
06
05
06
05
06
新京报
 
7
3
0
0
0
7
2
3
0
0
0
0
0
4
0
0
青年报
 
0
18
0
0
9
10
14
4
0
0
0
1
12
7
0
0
深圳晚报
 
8
15
0
1
17
13
41
36
1
2
1
1
20
15
0
0
总计
15
36
0
1
26
30
57
43
1
2
1
2
32
26
0
0
51
 
1
 
56
 
100
 
3
 
3
 
58
 
0
 
百度搜索
 
(2006年11月21日)
 
约2,740,000篇
 
约764,000篇
 
约2,690,000篇
 
约5,350,000篇
 
约532,000篇
 
约64,900篇
 
约593,000篇
 
 
181篇
 
从统计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所调查的三家报纸来看:“型男”比“索女”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2005年“型男”15例,“索女”未见,2006年“型男”增加了一倍之多,“索女”仅见1例。“型男”独用时,其在报纸上的使用频率几乎与“俊男”平分秋色,前者与后者相比,约占91%;“索女”独用时仅见1例,而“靓女”独用竟达100例之多。“型男”不仅能与“索女”对举,还能与“靓女”、“秀女”、“美女”对举,而“俊男索女”的用法未见1例。由此可见,“型男”比“索女”活跃得多,人们更愿意接受、使用它。
2.从百度搜索的结果来看:“型男”比“俊男”的网页约多出5万篇,前者与后者相比,多出2%,与报纸的调查结果相比,反超了11个百分点。“索女”与“靓女”相比,约占14%,与报纸的调查结果相比,多出13个百分点。“型男索女”与“俊男靓女”在网络上的使用频率也几乎接近,前者与后者相比,约占90%,与报纸调查的结果相比,多出85个百分点。“俊男索女”报纸上未见1例,百度搜索出网页181篇。更有意思的是,《青年报》的报纸版和网络版对“型男索女”的使用也有不同,“型男索女”2006年才见于报纸版,而青年报的青年电子社区里,2000年就可见“型男索女”的身影。由此可见,在新词使用方面,网络比较超前,报纸稍微滞后些。
3.“型男索女”与“俊男靓女”相比,报纸更倾向于使用后者。“型男索女”在网络上热闹非凡,有超过“俊男靓女”之势,而在报纸上则显得比较冷清,主要原因是“索女”的构词理据对非粤语区的人们来说比较隐晦,人们理解它有一定的难度。“型男”与“俊男”相比,2005年是15比26,2006年是36比30,按发展趋势,报纸更倾向于使用“型男”。
三、“型男”、“索女”产生的原因、途径及其发展趋势
 
“型男”、“索女”为何受到网民的如此追捧呢?我们认为既有社会、心理的外部因素,也有语言的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有二:第一,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越来越张扬个性,对美的理解也越来越多元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普通的人们于是在穿着打扮上紧随时尚潮流,行事展现自己的个性特色,做到既时尚又优雅。他们先天条件虽然够不上“俊男靓女”的标准,但通过后天的努力,也可做一回“型男索女”。第二,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人们的语言观和语言心理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和追求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就词汇的选择和使用来说,许多人趋向于舍弃已有的形式而另造新词语。可以说,求新、求变的心理因素是推动某些新词产生不可或缺的动力。
内部因素亦有二:一是类推机制。利用原有词项和规则创制新词是语言的类推机制表现之一,词汇层面中的“仿词”现象就是一种类推造词法。如,人们由“文盲”类推出“科盲、舞盲”等词,因此人们也就由“俊男”类推出“型男”来。二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型男索女”内涵比“俊男靓女”要丰富,即可指“俊男靓女”,又可指“时尚、有才华、个性独特的人”。
“型男索女”的产生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径呢?我们作一简单梳理:这对新词首先在香港、广东等粤语区的一部分年轻人的口语中使用,随即这部分年轻人又在聊天室、BBS、博客等交互性较强的地方使用,通过网络媒介作用,接触这对新词的人群迅速扩大,从而传播得更快、更广。不久,某些报纸也陆续使用起来,这样就进一步扩大了影响,由网民迅速扩展到能阅读报纸的大众。由于报纸的高频使用,“型男”、“索女”就被《汉语新词词典》所收录。
“型男”、“索女”已被2006年版《汉语新词词典》收录,其新词地位得到了认可,但它们能不能沉淀下来,成为常用词,进而被权威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关键还要看社会语用文化是否认同,这需要时间。
一般来说,构词理据比较显豁的新词,人们语感中的可接受程度也就更高,因此该词出现的频率就比较高,否则反之。“型男”之“型”的理据较明显,非粤语区的人们一接触该词都会把“型”与某物的“楷模”联系起来,意思也就能猜出八、九分了,再联系语境,就基本能理解,因此人们很容易接受它。目前报纸上“型男”与“俊男”的使用频率已平分秋色了,“型男”不仅与“索女”对举,还与“靓女”、“秀女”、“美女”对举,这也说明了“型男”比较受欢迎的程度。“索女”之“索”的理据对于粤语区的人们来说还明显,但对于非粤语区的人们就显得比较隐晦了。由于“索”的本义在普通话里一般用“绳子”,或“绳索”来表示,其引伸义“搜寻”、“讨取”义成了常用义,如:索取,检索等。这样人们一旦接触“索女”时,就很难把“绳索的外表形状”与“女人苗条身材”联系起来,理解起来当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人们也就不太愿意接受它。我们统计的三家报纸“索女”独用仅见一例,与“型男”对举时也仅三例,这说明“索女”想使用开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参考文献:
[1] 王均熙.汉语新词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
[2] 张沛.“型男索女”一箩筐[J].咬文嚼字,2006,(4).
[3] 郑定欧.香港粤语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